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文庙建筑的空间记忆和文化传承* ——以福建泉州府文庙为考察对象

更新时间:2016-07-05

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再体验,记忆研究与认识历史、与文化认同有关。文化记忆理论认为通过客观化的媒介载体(文字、图像、仪式、纪念性建筑等)和制度化的交流渠道(观看、朗诵、庆祝等),可以在反复进行的社会实践中使历史在一定的框架下以记忆的形式与现实进行对接,从而实现知识的代际性延续。因此,跨越时代和地域的鸿沟建立记忆,需要依赖某种实践和媒介才得以实现。记忆的空间隐喻就在于以结构化的空间表征建立特定的物体参照系统,从而触发人们的“视觉联想”实现记忆的构建。纪念性建筑、与某件重要事件有关的地点都能成为记忆之地,比如功德祠、纪念剧场和图书馆都是建筑式的记忆隐喻[1]。进一步说,作为对过去事件或人物表达哀思、怀念和崇敬的纪念空间,因为具有调动情感、引发思考、唤起并塑造记忆的功能[2],而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认同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府文庙为例,将其置于社会和历史变迁的视角下,从空间秩序的构建和空间实践的演变,体察其在记忆功能以及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建置和历史沿革

文庙因“文宣王庙”的简称而得名,作为祭祀孔子和孔门圣贤的祠庙也称孔庙,又因为常与地方官学和书院并置一体而被称为庙学、府(州)学、学宫、泮宫等。文庙之设,始于曲阜孔子家庙。东晋太元十年(385),第一座京师文庙在江宁国子学建成,打破了此前祀孔仪式客居于学校而进行的格局,也成为孔庙走出阙里、与国学并设的滥觞之举。南北朝时期,北齐下诏“郡学则于坊内立孔、颜庙”[3],开始了在地方学校建设孔庙的历史。唐贞观四年(630),唐太宗诏令天下“州、县学皆作孔子庙”[4],从此正式在全国各州县构建起庙学体制。宋朝倾向文治,庙学建制在这一时期大为完备,至明朝则又迎来大发展时期,各地文庙建筑群体的大体轮廓基本定型。

活动三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本节课对棱柱和棱锥的第三次认识.通过触觉,感受它们外形上的特征,完成触觉感知后,在头脑中想象它们的外形,这一环节的想象过程,要比前面的活动更为高级.第二个环节是同桌间进行的活动,完成“摸模型——想图形——说特征”这个过程,活动中学生会再一次认识到棱柱和棱锥的特征,完成了本节课对棱柱和棱锥的第四次认识过程.活动中,学生除了摸到棱柱和棱锥以外,还会摸到不仅仅由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模型,如圆柱、圆锥、球等.学生会用展开和折叠、描述截面等方式来表达图形,这些都是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朝开元(713—741)末年,址在衙城右(今泉州第六中学一带),时称鲁司寇庙。这也是福建地区最早兴建的孔庙。[5]五代时,改称宣圣庙。北宋太平兴国初,郡守乔维岳迁于子城崇阳门外的三教铺,即今址。太平兴国七年(982),郡守孙逢吉“即庙建学”,庙学并设由此完成。祥符年间,郡守高惠连曾将府学迁于“西北四十余步”的育材坊。大观三年(1109),仍迁回现址。南宋绍兴七年(1137),郡守刘子羽重建左学右庙,庙学面貌整修一新。按照唐制规定,“二百人以上许更置县学”,“惟倚郭县皆不置”,紧靠州(府)城的倚郭县生员与州(府)城生员一起就读于州(府)学。南宋绍兴年间打破了倚郭县不设县学的限制后,刘子羽随即“附建(晋江县学)于府学之东,淳熙四年(1177),县令林奭移建于行春门内东仓隙地(今泉州军分区所在地)”。因此在府文庙历史上,曾有二十多年时间里是一庙两学制,即县学和府学同在一所文庙里。

此后,经过历代历任地方官员的扩建、重修和重建,如饰礼殿,设两庑,易庙门,修文昌阁,作棂星门,修贡院,辟武斋,增小学,建六经阁,立先贤祠,增基高,作石桥于方池,建会馔堂、护学祠、会讲堂、祭器库、训导廨,增建号房,改建教授厅,设神厨宰牲所,辟射圃,疏河道通潮汐于方池,增置器物等等,至清代,形成一个南临涂门街(原称通淮街),东至百源川池,西抵泮宫,北接打锡街,原有占地范围达一百多亩的庞大建筑群。府文庙的建制历史悠久,规制逐趋完整,至今仍保留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建筑形式,成为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在国庙——州庙——县庙的文庙三级规格中,府文庙属于州庙层级,它深刻影响了晋江、南安、安溪、永春、惠安、德化、同安、仙游等县级文庙乃至台湾地区文庙的建置和发展。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列入“古泉州(刺桐)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之一,其文物和历史价值不言自证。

2 空间属性和记忆的构建

自宋朝奉行尊孔崇文的政策,并先后在庆历、熙宁、崇宁年间发起了三次兴学运动,特别是学田、学官、师资、生员等配给制度的确定,推动了包括官学和书院在内的地方学校教育的发展。然而,在历代战乱发生和世代更迭失修后,却往往呈现出学毁庙存的现象,这又与科举制度兴盛所带来的民间对孔子祭祀的逐渐认同有关[17]。从文庙的运行经费来看,其来源主要包括朝廷拨赐的儒学粮、地方编排的徭役、现年里甲负担的纲银以及或官置或官绅和师生捐献的学田。[18]明清以后,随着民间力量在地方社会事务格局中的崛起,乡绅、商人甚至平民不仅主动参与到文庙的修建事务中,也更加积极地捐田捐租。清朝乾隆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761—1768),府文庙的重修工程历时七年多才完成,从《修建庙学出入账目碑》查得共费银17974两多,除了柴花银237两多和惠安、安溪、同安、南安各县的解银759两多外,其余的16977两全部来自府城和晋江等县乡绅、平民和商铺的劝捐、开捐和认捐,人数多达2500多人,其中深沪渔船也缴银210两。四年之后,晋江国学生萧世芃为“念敬圣尊师”,又将祖上遗下的三块田租捐出,“充为文庙香灯之用”。[19]

探究组(n=50),手术创口愈合时间(7.03±2.04)d、住院时间(11.09±2.23)d;参照组(n=45),手术创口愈合时间(9.87±3.41)d、住院时间(15.64±3.45)d;(t=4.983,P=0.000;t=7.709,P=0.000)经组间比较显示探究组手术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 庙学合一的空间秩序

在唐朝推行的庙学体制中,“县必有学,学必有庙”,庙一般依附于学而设,后来庙在建筑上逐渐独立,至宋代形成了庙学并立的建筑格局。庙和学既各自拥有专门的建筑又并立存在于城市格局之中,庙学合一成为传统学制的基本形态。从各地文庙的创设历史来看,有的先学后庙,也有的先庙后学;从布局形式来看,大致分前庙后学、左庙右学、右庙左学三种。泉州府文庙坐北朝南、先有庙后建学,建筑形制主要参仿山东曲阜孔庙,现存建筑为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时的基本格局,右庙左学布局则是因为南宋时期南方地区普遍受到临安国学的影响,福建的建宁府文庙和泉州府文庙均采用这一布局。原本区隔庙与学的红墙经过历史变迁已经从中断开,形成了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文庙广场,从而打通了原来相对区隔的庙学空间,使之融合为一个视野阔达、围合完整、单元明确的建筑群落。

刘诚龙善用对比,爱用对比,或古今对比,或正反对比,褒则极具颂扬的智慧,贬则极具进攻的威力。《比好官更好的官》题目便是对比,而魏象枢和王永吉更是鲜明的对比。《大清相人陈廷敬》更是几番对比:或横或纵,或古或今,或实或虚,滴溜溜转——与同朝群臣横比,与晚清名臣曾国藩纵比……几番对比,这位大清相国的风范如明镜高悬,让人肃然起敬!

此外,文庙广场与周边的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宫活动中心、涂门街繁华商业区融合一体,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发生着积极而密切的联系,南音演出、文艺舞台、艺术展览、公益活动在这里常态举办,每年的元宵传统灯会和民俗踩街也如期在这里举行,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社会活动空间共享畅通,使这里成为游客和市民欢迎的庙市广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园区。

府文庙典型地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关于中轴和对称法则的强调,中轴是为体现权力和奢华,对称则与阴阳二分法有关。祭祀和教育双重功能依托在礼殿院落和讲堂院落两个主体上,并以此在空间和功能两个层面上进行秩序和层次的界定。以现在的建筑布局来看:大成殿、拜庭、两庑、大成门组成的祭祀空间和明伦堂、两斋、育英门组成的学署空间以左学右庙的组合形成对称之效,两者在各自单元内又分别以大成殿和明伦堂为轴心形成相对固定的空间序列;六柱五开间的庙门以恢宏气势标榜孔子功德和文庙圣域,又等同于棂星门的作用标志着庙学的入口;洙泗桥、露庭以及泮池、泮桥、学池、学桥作为次要建筑和空间转换点,以美观协调、层落有序的视域效果导引和烘托出人们的崇敬之意;崇圣祠是供奉孔子五代先祖的专用祭祠,彰显儒家孝悌伦理的建筑属性使其在整个文庙建筑系统中独居一格;乡贤、名宦和状元祠虽是附属建筑,重在以有功于当地、有功于圣门的德业或功业或学业,引导士人学子敬仰、追随先贤先哲的道德和功德,从纪念功能上讲是主殿的重要补充。整体来看,庙门、照壁、大成门、大成殿、泮池、育英门、明伦堂、崇圣祠等儒家建筑保存完整,构成了一个集入口、前导、祭祀、学署四种建筑类型于一体的文庙建筑群。

2.2 建筑特色的地域考量

殿内造像几经历史改动,现今供奉的是孔子木刻坐像,其余呈拱辰之势环绕孔位,四配列侍于东西两边的四个木龛中,十二哲塑像分列于四配之后,七十二贤木刻像则环列于大殿墙壁上。造像前的案桌上摆设有铜豆、铜簋、铜爵、铜象、铜牛尊等祭祀礼器,编钟特钟、编磬特磬、古琴古瑟、排箫洞箫、笙、建鼓唐鼓、埙等乐器则布设在四周空地。享祭者、祭祀礼器和乐器以及悬挂在檐下高处的历代帝王题匾安然有序地呈现于荦荦大殿之内,营造了一种位高极尊、以礼乐统筹条理的视觉氛围,令人身处其中即有肃穆之感,生发敬畏之心。

从文庙的选址上看,根据中国的风水理论,文庙的空间营造事关地方科举的兴盛与否,因此相地择址是首要的大事。根据成一农和沈旸从《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及《续编》的数据统计,全国各地文庙的选址方位中以东为最多,其次是东南、西。[6]福建是风水理论中理气宗的发源地,讲究以阴阳五行八卦为根本择地相宅。泉州府文庙择址府城东南,正是从“水归东南”的堪舆角度考虑,因为东南巽位既是水口、门向,也是文昌位,“凡泮宫多居治廨之东南,取其文明之方乎”[7],很多地方为祈祝文运而建的文昌阁、魁星楼也依此择址。唐时的鲁司寇庙在衙城右,地处偏西显然并非最理想,因此在北宋初福建兴起修建文庙的第一轮热潮时,府文庙即迁到子城南门——崇阳门外的东南之地,几年后又在庙旁建学,成为有宋一代福建省内第一个完成府级庙学构建的州级文庙。这个位置是地方官员与堪舆家经过慎重考察,“卜云其吉”而选择的风水宝地,与周边的清源山、紫帽山、晋江等山水环境以及府城里的府衙、开元寺、元妙观等建筑人文相互协调。大中祥符四年(1011),府学曾往西北方向迁到四十余步之外的育材坊。尽管在此后98年间,泉州府保持着年均3.81人中进士的科举成绩,比之前的50年整整提高了2.77人的比例[8],地方人士仍旧以“士气伊郁”“衣冠遂减畴昔”等各种理由,促使告老还乡的龙图阁学士柯述在大观三年(1109)主持迁复。直至绍兴七年(1137),又以“未仍旧贯”在原来基础上大兴修建工程。

从南北文庙的建筑艺术差异上看,南方文庙受干栏式建筑风格和气候影响,建筑比较高大,空间比较宽敞,多楹柱和走廊,装饰也比较华丽精美。[9]泉州府文庙的东、西两庑以长条型的纵向延展拉长了祭祀院落的深度,泮池上的弧拱形梁式泮桥舒挺在院落之中,形成了气势庞大、环境美雅的廊院式围合。主体建筑大成殿采用抬梁穿斗混合的大式木架构造手法,突出而繁密的斗拱还饰以绚丽彩画,装饰功能已经超出了构件的支撑作用。府文庙总体上遵循了文庙建筑的朴素风格,但在细节处理上又不失雕琢功夫,在尾梁、墙脊、屋脊、台基、栏杆等地方,或雕饰以龙凤、花卉等奇花异兽,或以彩色碎瓷片粘结成“彩剪”。建筑外观以艳丽的红、黄两色为基本色调,红砖地面和红砖拼镶嵌的墙面迎合了闽南民间崇尚喜庆、追求吉祥的审美心理,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建筑风格。墙体上的“出砖入石”,屋顶上的坡屋顶、燕尾脊等都极具闽南传统建筑特色,是宋代以来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

2.3 神圣空间的纪念意义

宗教人类学在讨论空间时,认为神圣空间是实存的神明显现的地方,它既包含具象的空间(即使没有人来祭拜,这个空间的神圣性也不稍减损),也包括仪式的空间(一个普通空间在举行仪式的时间内,也是一个神圣空间)。[10]文庙的祭祀功能决定了它的神圣性,庙学合一又决定了它融合祭祀场所和教育场所于一体的礼制建筑性质,它的空间表达以国家权力为保障,借助象征、文化习惯、阶序等系列机制构建、传达儒家的礼乐文化,进而发挥礼教作用。

祭祀作为中国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形式。古代祭孔礼仪有释奠、释菜、释褐、朔望祭、遣告、遣祭、行香、诞辰祭等,释奠是其中礼节最重、规格最高的祭祀活动,又因多于春、秋仲月的上丁日举行而称丁祭。释奠在古代国家祭祀体系中位居中祀(在宋、清时期曾两度升格为大祀),在国家行政等级中处于下游的州县则行小祀。现今,每年阳历9月28日举行的诞辰祭仍行释奠礼,并取代丁祭成为各地公认的祭孔大典。

透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乔做”就是假装、装作,“乔公道”意为装好意、假作公平。“乔坐衙”亦作“乔作衙”,其字面意义为假装坐堂问事,深层的隐含意义为装模作样摆架子。

府文庙首先于2005年恢复了中断百余年的入学祭先师仪式,通过传统的入学礼仪:游泮、拜孔子、送红蛋、开笔礼等仪式,对学童进行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教育。2009年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年的9月28日首次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场,联合祭祀孔圣先哲。府文庙也在这天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释奠仪式包括祭祀和乐舞两个部分结构交叉、相互附着。祭祀采用初献、亚献和终献“三献礼”,初献前众人就位迎神,初献后献祭者进行饮福受胙,终献后还要送神、彻豆、赐胙、瘗币、燔祝版,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天地人“三才一体”的理念。三献礼和饮福受胙是整体仪式的核心:三献礼分别由不同行政级别的官员担任献祭者和赞引者,进行祭祀孔子的正献礼和祭祀配享者的分献礼;以三次献礼表达典礼之隆重,展现至诚之崇敬,并借由奠币、奠爵、读祝等仪式跨越俗世与圣域的鸿沟,达至人与神祇的交通;而饮福受胙则象征着人接受了神祇之赐福。祭祀过程中,还在大成殿外的拜庭中配以八佾乐舞行礼演乐,乐器和文武舞生均按序设位,有序演奏。奏乐按清制分六章,分别是迎神之《昭平》、初献之《宣平》、亚献之《秩平》、终献之《叙平》、撤馔之《懿平》、送神之《德平》。八音雅乐传达了儒雅平和的礼乐气度,章赋歌辞则颂扬了孔子的卓越功德,舞蹈队形的左右对称和规则变换承袭了阴阳调和、“中和之乐”[11]的美学观念,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与和谐思想。乐以主和主顺,舞以主节主敬,在广大平和的音乐中演绎一个个进退谦让的舞蹈动作,象征着以一定的仪礼履行和实践着“和同”的礼乐治道规范。历代以来,释奠仪式均慎重其事,依一套严谨的仪节顺序进行,形成一种由浅入深的礼数。乱用品数、违逆程序都是不允许的。

祭孔仪式以活态的仪式操作,将儒家的社会秩序建设理念巩固于仪程范式中,以经典化的仪式形式为天下人作出礼仪的示范[12]。而在仪式之外的日常形态里,文庙则以特有的建筑表征宣示着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褒扬尊崇。比如,照壁又称作“万仞宫墙”,取自子贡“夫子之墙万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的称颂;讲堂命以“明伦堂”,因为《孟子·滕文公上》提到古代学校之设:“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明伦是儒学的基础;泮池在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改方形为半圆形,是为古代泮宫的正确形制;泮桥上横铺72条石板,隐喻孔门72贤,外行第7条石断为两截,象征了被逐的樊迟;“金声”“玉振”两门,出自《孟子·万章篇》:“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玉振之也”,说明孔子学说已达至尽善尽美。而文庙建筑艺术之“集大成者”当推祀孔正殿——大成殿。

作为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位居中轴线的核心位置,体现了传统的“北屋居尊”“居中为尊”观念,它的建筑形制蕴涵了国家一统的等级表征。面阔七间(35.3米),进深五间(22.7米),空间高度达9米,站在大殿入口处向殿内的最远水平视角和最高竖向仰角均为30多度,是理想的视域角度。殿身为斗拱抬梁式木结构,48根古朴的白石柱匀称分布在殿内,既起承重作用又避免产生视觉冲突,横梁与纵架以宋元时期的“圆作厅”规制组合,斗拱和雀替繁复交替,饰以绚丽彩画。内檐保持了宋代真昂形制,铺作总高为柱高的34%,比例为宋制。正殿前檐下有两根浮雕盘龙金柱和六根浮雕盘龙檐柱,造型生动优美,保存了古朴的宋代风格。殿顶铺黄琉璃瓦,为全国比较少见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这也是目前闽南地区唯一存留这种结构的建筑。在以建筑配置乾纲的礼制规范中,七开间数、龙雕柱、密集的斗拱、重檐庑殿式屋顶、黄琉璃瓦等高级建筑规格,无处不凸显了文庙建筑的礼制等级和官方身份,体现了对孔子的极度尊崇和对祭祀仪典的高度重视,也渗透着儒家思想主次尊卑、内外有序的社会主张。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兴修于宋,完备于明清,至今仍部分保留了宋构建筑,作为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学教育的礼制建筑,它既遵从了全国统一的大式建筑规制,在建筑手法上又流露出福建和闽南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无论是从发展历史、规模体量和建筑特色,还是从对振兴地方文教的作用上看,它在福建乃至全国众多文庙建筑中都具有独特性,是南方文庙的重要代表。

3 空间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文庙入驻学校是传统政治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产物,特别自宋朝扭转唐朝的重庙轻学做法以来,各地庙学应运而生,文庙作为官学教育的组织机构不折不扣地传播着儒家思想。晚清以来,为挽救国势衰微,在中西“体用”的争论和政统道统之变中,尊孔读经随着儒家道统的败落而不再是士人学子奉为圭皋的求学之道,传统儒学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引进而遭受冷落,原本庙学合一的庙学制走向解体,文庙这一曾经的圣域之地也频作他用。但总结其历史变迁,它的建筑用途始终没有脱离官方藩篱,仍旧发挥着与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有关的作用。

依据使用目的,因子分析分为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探索性因子分析偏重理论产出,目的在于确认量表的因子结构,决定因子数以及因子负荷;验证性因子分析则是偏重理论检验,在经分析后因子数目已固定的基础上分析因子是否相关。研究进一步考察了混杂原因、混杂偏好和混杂态度三部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适配度,以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的8项观测变量维度是否合理,采集Amos Output中的Model Fit栏目指标,结果如下:

3.1 儒家正统思想下官民共同维护文庙运转

“郡邑之设学宫,所以范天下之学术,一以洙泗为归也。学术本于洙泗,而人心由是而正,文章由是而纯,礼乐由是而兴。斯道得也。”[13]祀孔仪式和儒学教育的有力推行,体现了文庙借助儒家思想进行礼乐教化的官方政治色彩,也在相当程度上暗合了民间对官方礼制和儒家思想的认同心理。

礼是为了规定事物的差别和秩序,礼制就是对这些差别和秩序的社会规范。独尊儒术的政权意志导向使孔子在逝后倍享尊崇,赐号从“先师”到“至圣”乃至封王(文宣王),文庙的修建、祭孔仪式的举行对于地方上来说都是重要的文教工程。文庙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式将官员、文化精英和平民阶层拢聚一起。“夫州县长佐之吏,考绩于三载,必曰文庙有无增葺”[14],文庙的修整与官员的政绩相挂钩,地方长官不仅要定期视学、祭孔,还要适时修庙,以确保教化得到有力的推行。泉州是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外国商人和宗教人士在此云集后得以在“城南”[15]居住,“化外之教”的清净寺、番佛寺(印度教)、基督教堂等也逐渐分立于城外四周,唯独文庙作为官设的郡庠与历史更为悠久的开元寺、元妙观等释道庙观同居郡城,儒家文化统领地方政教的治理理念得到官民的一致认同。南宋绍兴(1131—1162)初,有外国商贾贿赂官员,在庙学之前建层楼(清净寺),地方士子认为该层楼破坏了府城内的八卦巽位,影响了庠校科第人文,“乃群诉于部使者”,最后通判傅自得判决“化外人,法不当城居,立戒兵官,即日撤之,而后以当撤报”,清净寺由此迁建于罗城外濠,以“峙文庙青龙之左角,为府学增胜”。[16]这场中外文化的较量,最终以官民一致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而告终。

建筑物即是记忆的象征。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和孔门圣贤的专门场所,也是古代施行教育的官学之地,它以特定的建筑符号、空间序列和仪式活动营造了神圣的记忆空间,向人们传达官方礼制和儒家思想,从而达到文化教育和社会形塑的记忆目的。泉州府文庙在空间秩序上呈现了庙学合一的传统规制,在建筑手法上体现了闽南传统建筑特色,在空间实践上表达了神圣空间的纪念意义,展示了传统建筑丰富的空间隐喻。

3.2 近代新式教育体制下庙学制走向解体

同治元年(1862),恭亲王奕奏设的京师同文馆开办,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开始发轫。[20]此后,随着戊戌变法(1898)、颁布学制(1904)、废除科举和设立学部(1905)、辛亥革命(1911)、祀孔典礼一度废止(1928)等系列变革,庙学制在近代学制的冲击下逐渐走向解体,“‘庙’的要素与儒教主义要素退为次要地位”[21]。总体来看,府文庙的传统儒学教育功能虽然自此废止,但根深蒂固的教育性质使其成为中、小学堂的首选之地,发挥新学教育功能,个别建筑还被征用作为行政办公场所或者其他公共活动场地。

新中国成立后,进驻的机构显然比民国时期更加多元,这一时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为被占作或改建作为他用,文庙建筑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空间因此更加挤压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有所改观,入驻机构也以文教单位为主。期间,府文庙先后于1961年和1985年列为泉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和福建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遗产价值开始得到重视。20—21世纪之交,市政府斥资1.28亿元、历时一年多实施府文庙广场复建专项工程,文庙建筑才算收归专用。2001年,府文庙历史文化建筑群升格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又被列入“古泉州(刺桐)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之一。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诏令各州县改设小学堂之前,泉州地区就出现了不少由基督教会创办的新式小学,如铸英义塾(晋江安海)、培英女校等。癸卯学制出台和科举废除后,新式中、小学堂纷纷涌现,安溪、德化等县学就直接改办为新式学堂,府文庙也作为多所学校的校址继续发挥教育功能。学制颁布的第二年(1905),地方人士倡办的“泉州公立中学堂”经泉州府治批准,以蔡文庄祠作为校址设立,秋季,由于蔡文庄祠不足以容纳增多的生徒,移设到清源书院(今晋光小学)。民国元年(1912),泉州第一所公立中学——“泉州府官立中学堂”(泉州市第五中学的前身)由新府口左侯祠迁到贡院,并改称为“泉州中学校”。[22]1921年,以府文庙创办平民小学,以后改为平民中学,后来又复为平民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又改为第二中心小学。而学署主体建筑明伦堂的命运更加多舛。根据当地文史研究者林胜利的回忆:五四运动反孔反礼教对文庙的波及很大,周围一些建筑物逐渐被改作他用甚至被拆除;明伦堂于1921年被一所中学借为校舍,1922年被北洋军阀部队征用作为军营,后来成为福建省国民抗敌自卫团闽南区司令部,1927年中共泉州特别支部又设在这里,1942年被改作为中山纪念堂,至解放前夕,明伦堂已经破损不堪,乡贤祠也所存无几。

3.3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段波动终显文物价值

(4)要加强地质人才培养,引进人才激励机制。地质人才是理论创新、技术变革的重要基础,也是进行深部找矿的关键,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地质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地质人才去为深部找矿发展做贡献。一方面要采取相应的鼓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人报考地质领域的相关专业。另一方面要保障地质工作者的各方面待遇,在改善他们生活条件的同时也要加强队伍培养和人才业务能力建设。鼓励更多专业素养过硬、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年轻人加入,同时也要完善相关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技能培训力度,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只有人才得到保证才能使我国的地质事业更好地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据《泉州府文庙修建大事记》,这一时期除了平民小学(1955年改称第二中心小学)和泉州中学校(1957年迁到桂坛巷伯府埕新校舍)借驻外,还有《泉州电讯》报社、市文化馆及所属图书室(后升为图书馆)、市科技委员会等进驻。改革开放以后,入驻机构以文教单位为主,如泉州市科技协会、青少年宫、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打城戏剧团、南音乐团、文物商店等。1985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粮食仓库、图书馆、青少年宫、文化馆等20多家单位、公房和住户先后迁出。2000年以后,博物馆、中菜市场以及羽绒、木器、塑料厂、省五建第四分公司等也集体迁出。2002年,府文庙广场复建专项工程完工,修复庙内传统建筑,剥离庞杂机构,拆除、改造周围违章建筑物,拆并中菜市场等建成文庙广场,并成立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专门负责府文庙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自此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走上正轨。

3.4 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历史文化园区

大学四年,金钻明用“绝不轻松”来形容。首任终身校长钱伟长将清华的教育理念带到上海大学,标准高、要求严、节奏快,本科教育实行短学期制、选课制和学分制,10周上课2周考试。物理基础课程很多,除了经典的“力热光电”物理课程外,还有原子物理和物理四大力学等,因此大学一二年级的学业比较重,三四年级上专业课时稍微轻松一点。由于兴趣加上把主要时间都用在学习上,金钻明说自己对物理越来越感兴趣,特别在毕业设计阶段越来越进入状态。

首先,庙内开辟的“府文庙文物陈列馆”“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以展览和讲座的形式宣传、展示传统文化知识。从2017年开始,为配合“古泉州(刺桐)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原来三个展馆的基础上整合开辟了“四海人文第一邦——泉州教育史话”展示馆,提升展示了文庙的遗产价值和泉州的教育发展历史,而不定期举办的国学讲堂和其他各类展览,还突出了闽南文化、海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历史文化教育。

其次是打造兴学重教的特色活动。每年为纪念孔子诞辰而举行成年礼和拜师礼,春秋两季举行的“新学年·拜孔子·送红蛋”也深受中小学生的欢迎。从2010年开始设立了“泉州府文庙奖学金”,为每年度市里高考文、理科状元和中考状元,以及泉州艺术学校年度10名优秀特长生颁奖鼓励。

据乾隆二十六年的《泉州府学宫平面图》,府庙以大成殿为核心构成祭祀建筑群,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庙门、洙泗桥、露庭、棂星门(现已废,遗址上辟有活动舞台)、露庭、大成门、泮池、泮桥、拜庭、露台、大成殿,金声、玉振两门分列大成门两侧,东、西两庑在大成殿与大成门之间分列左右,礼门、义路两门(现已废)分列在棂星门与大成门之间露庭的两侧。府学以明伦堂为核心构成学署建筑群,由南向北依次有学门(原在庙门左,现已废)、海滨邹鲁亭(现已废)、夫子泉、育英门(初时有藏书阁,建成尊经阁后即废)、学池、露庭、明伦堂、教授署(现已废),东、西斋分列露庭两旁,育英门门外广场通青云路,表示府学是培育英才之地。此外,崇圣祠位居大成殿东北侧(旧址在道南祠前、尊经阁后,万历十一年、乾隆二十六年皆有移建),名宦乡贤祠、福德祠、道南祠、训导署、尊经阁分布于府学东侧(这些祠署现皆已废),周边还有蔡文庄、陈紫峰、苏紫溪、何镜山、顾新山、庄羹若、李文节、蔡忠毅、周忠愍、詹咫亭、洪文襄等十几座乡贤、名宦和状元祠(现存李文节祠、蔡文庄祠、庄羹若祠三座)。

综上,近代以来由于制度转型和思想转型,儒学的政治意识形态主导地位逐渐让位,文庙的礼仪教化和传统儒学教育功能也退居次要地位,但新式学堂和文教团体借址办学办公、文庙园区融入市民公共文化活动等等情况,说明文庙的文教功能历久弥新,还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作为标志地方历史和人文昌盛的重要建筑,府文庙的保护工作从遗产本体和历史环境的多层次保护理念出发,制定了国保单位保护规划,严格实施“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的“四有”保护。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它又发挥了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有效对接市民日常活动,相较于古代相对封闭的空间活动,在社会教育和信息传播方面显示出大众化组织和社会化渗透的新动向,发展形成古色古香的府文庙文化园区。

注释

① 关于国学立庙的时间历史上有不同记载,详见董喜宁.孔庙祭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39。

这一系列的试验,为掺砾心墙料的大型三轴试验的可行性提供了参考。而目前关于掺砾心墙料的冻融循环试验方面的研究不多,从黏土和粉细砂的冻融循环下的强度与变形、渗透性的变化规律,可以考虑不同掺砾量、冻结温度、冻融次数、围压等情况下冻融循环引起掺砾心墙料的强度与变形,以及渗透性的变化进行进一步的试验探讨,根据以上掺砾心墙的三轴试验需要注意的加载速率、砾石含量、围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对于冻融循环条件下掺砾心墙料的大型三轴试验的开展是可行的。

该项目的磨浮厂房是一栋大型联合厂房。建筑占地面积14389m2,总建筑面积17672m2,建筑高度30m,最大跨度30m,柱距9m,吊车最大吨位100t。磨浮厂房属于单层厂房,局部设备用房三层;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丁类,厂房分为三个防火分区,主厂房(含磨矿厂房、浮选厂房、药剂厂房和鼓风机房)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12300m2,磨矿配电室和浮选配电室各自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分别为3582m2和1790m2。磨浮厂房防火分区见图1。

② 明朝洪武年间,因为被府衙占地,晋江县学又迁到行春门外衮绣铺的泉山书院,晋江县学由此形成完整的文庙建制,建有大成殿、明伦堂等建筑。

③ 南宋乾道年间,落成于肃清门附近(现西街菜市场一带),经过历史迁废,又于清朝乾隆四年(1739)移建至集贤铺(即府文庙北边,现打锡街旧鲤城区政府一带)。

④ 行政区划史上,同安、仙游两县曾长期归泉州管辖。

⑤ 福州文庙于唐大历八年(773)建州学,唐末、五代各地文庙因战乱多有废弛,福州文庙在宋朝统一后仍长期停废,直到北宋仁宗朝(1022—1063)始修。福建各地庙学始建情况可参见田志馥.宋代福建庙学的历史地理学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袁家村铁矿主峰高1 810 m,以此为分界线,地形向南和向北两个对应方向倾斜。南侧坡陡峭,北侧坡平坦,并和大面积黄土丘陵连接,逐步过渡至该村河谷,其海拔高度为1 400 m,和主峰相比低410 m。

⑥ 关于孔子的诞辰说法不一,民国以来由于推行阳历,官方经过几次更改,最终确定在9月28日。

[1] 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74

[2] 陈蕴茜.纪念空间与社会记忆[J].学术月刊,2012(7):134

[3] 隋书.卷九·礼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3:181

[4] 新唐书.卷一五·礼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3:373

[5] 何振良.略论孔庙与闽台文化交流[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1):14

[6] 沈旸.东方儒光——中国古代城市孔庙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183

[7] 企徽.杜侯兴学记[M]//全元文.卷五十八

[8] 林振礼.宋代泉州府学、石笋变迁管窥[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5):52

[9] 高文,范小平.中国孔庙[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4:26-27

[10] 张珣.大甲妈祖进香仪式空间的阶层[M]//黄应贵.空间、力与社会.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5:351-390

[11] 江帆,艾春华.中国历代孔庙雅乐[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110

[12] 张璨.祭孔礼乐文化的形态与价值传承研究——以浏阳文庙祭孔礼乐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7(1):187

[13] 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九·学校志[M].

[14] 陈镐.阙里志,卷一八·历代碑记[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972

[15] 泉州府志,卷七十五[M].

[16] 朱熹集,卷九十八[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5012

[17] 成一农.宋、辽、金、元时期庙学制度的形成与普及[M].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4-182

[18] 许莹莹.明代福建府、州、县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83-96

[19] 泉州文庙香灯田亩记[M]//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泉州府文庙历代碑文集录.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146

[20] 熊贤君.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43

[21] 高明士.中国教育史[M].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6:209

[22] 杨清江.泉州府文庙修建大事记[M]//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泉州府文庙历代碑文集录.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182-201

李双幼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