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离岸式填海项目海域使用竣工验收测量中的技术方法探讨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海域开发利用的增长需求,沿海地区大型填海造地项目日益增多。同时国家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岸线资源,逐步严格限制顺岸式围填海行为,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向离岸式填海造地转变。离岸式填海造地相对于顺岸式的填海行为,呈现施工周期长、难度大、成本高和隐蔽性等特点,各省海域管理部门组织填海项目竣工验收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1]。根据《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号)的有关规定,所有填海项目需在竣工后3个月内进行竣工验收,验收时需对项目实际的填海边界进行测量核查,以便核对项目填海面积是否与海域使用权证书相符[2]。尽管在2016年出台了《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技术要求》(2016)等一些技术规范文件,但在测量工作中仍存在具体技术方法可行性和验收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以秦皇岛某个典型填海项目项目验收经验为例,就验收测量的技术方法的若干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

1 离岸式填海项目用海特征

根据围填海工程平面设计和工程实施,围填海造地可分为离岸式围填海、顺岸式围填海、截弯取直式围填海[3]。其中本文针对的离岸式围填海有如下特征:

(1)离岸填海造地失去了对自然岸线的依托,岛体四周面临水域,建设围堰保护,填海区域水深增大,海域地形复杂,动辄数年的填海施工周期,随着时间推移,海水动力作用,海底产生淤积或冲刷,泥面与斜坡护岸相交的水下外缘线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必然对项目实际用海范围产生影响[4]

(2)出于填海项目外观需要,其规划设计方案中不乏圆形、椭圆形、弧形等不规则形的填海单元,对填海施工和最后的海域竣工验收测量产生较大的困难。

韩培森(1860-1900),字承如,又字樾樵,号子侨(子峤),又号紫樵,浙江余姚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江西道监察御史。善书法,宗二王。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巡视城防积劳,城破后绝食而死。

通过将实际填海面积与海域使用权证批复面积进行比对分析,从而确定填海位置及面积是否与权证相符,这是填海项目竣工海域验收测量最终目的。

公众平台,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典型代表,包括百度百家、QQ公众平台、今日头条公众平台、易信公众平台等众多平台,是一种一对多的媒体平台,广泛应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对特定群体实现沟通,互动形式丰富,支持图文混排、视频、音频、短视频、HTML5页面等。

第四次收集整理,是云南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年,受《阿诗玛》成功的影响,云南省委宣传部统一部署,组成了多支云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队(7组,116人),分赴云南各地。云南不少的民族民间文学的经典文本,都跟这次收集整理有关。负责楚雄地区的是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和昆明师范学院,以55级学生为主。其中有后来留在文化岗位,担任领导职务的郭思九等(上述提及的《彝族文学史》就由郭思九参与编写)。此前在马游住过一年的郭开云也参与了这次调查工作。

2 离岸式填海项目界址范围界定

报道说,金正恩夫妇提前在机场迎候。军乐队、仪仗队和市民为文在寅举行了机场欢送仪式。7点30分左右,文在寅与金正恩一道乘车前往白头山将军峰。若天气良好,他们将在下山途中经过天池。文在寅结束登山后,将从三池渊机场乘机回国。

表1 离岸式填海造地的界址分类

界址分布与原填海造地项目相接独立填海造地项目界址类型陆域界址1、成陆区2、直立式护岸1、直立式护岸水域界址3、填海工程围堰4、堤坝基床5、回填物倾埋水下外缘线2、填海工程围堰3、堤坝基床4、回填物倾埋水下外缘线

3 填海项目界址施测

以上,我们从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专业化生活教师师资队伍、完善寄宿制的管理制度、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注重日常安全教育和安全演习这几个方面就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展开了探究。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恰当的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3.1 已成陆区界址测量与判定

界址点比对必须在同一参数环境下,形成准确详细的坐标较差表。陆域界址点只需与对应批复界址点比较,比较差值在测量误差范围内,以批复界址点为准即可;若超出限值,判断其不符的合理性并说明原因。而对于海域的填海界线由于其水下不可见性,测量结果往往存在与批复成果有较大差值。如前所述,这种差值包含诸多因素,尽管在测量成果无误的基础上准确判断,目前对作业人员来说不能不说是一项挑战。不同的处理人员看法不尽相同,对水下外缘线的判断存在些许差别[10],从而造成比对结果的差异。经实例验证,通过合理加密水深数据生成等深线和三维海底地形走势,同时依据实测数据生成典型护岸断面图,进一步分析和判断,从而来确定填海水下界址线(图4、5)。

3.2 直立式护岸界址测量与判定

填海造地形成的直立式工程结构(直立式码头或防护堤),由于坡顶线和坡脚线在同一个垂面上,通过测量其护岸坡顶线即可量算出整个填海项目的实际填海范围[7](见图1a和图1b中B点)。对于规则型的直立式护岸结构只需量其现状拐点或标志点,以便和批复界址点形成对比;而对于不规则直立式护岸结构,比如圆形、椭圆形、圆弧形、圆曲线形等混合形的码头,在测量时尽可能加密测点,同时在弯曲弧形处作精确标志,必要时也可通过测设批复界址点,依此来比较竣工验收测量界址点和界址线。

图1 离岸式填海项目陆域界址点

3.3 斜坡式护岸水域界址测量

如前所述斜坡式结构填海项目水下外缘线为水下斜坡工程结构与海底泥面相交线。如下图2所示:其中“A”代表“批准界址点位置”,“A′”代表“实际填海界址点位置”。

图2 填海项目-典型斜坡式护岸结构实际填海断面示意图

对于采用斜坡式护岸结构的填海区域,需获得沿填海造地区域的水深测量成果,反映水下地形地貌,以作为判断护坡水下外缘线的依据。在验收测量中,若具备相当条件,斜坡式护岸的水下坡脚线采用单波束、多波束和侧扫声呐往复测方式进行扫测,同时结合项目施工设计资料,再通过水深规律性变化或声图影像解析合理准确判断坡脚线位置,即实际填海区域界址线。笔者认为考虑到声呐扫测成本高易损坏、作业程序复杂等因素,可以只利用单波束或多波束测深系统代替水底扫测,经后期数据处理同样可以达到目的[8]

在测量船安装单波束或多波束和GPS导航定位等设备,测前将批复界线输入到测深采集系统,以确定测量大致范围,随后分别沿平行和垂直护坡断面方向均匀布设的测线进行水深测量,保证测量范围覆盖护坡水下工程部分结构、水下坡脚(泥面线)及坡脚外一定宽度(图3)。单波束(多波束可全覆盖,但是浅水区其优势不明显)测深尽可能设置点距和线距较小,并往返复测,可为后期的界址分析和判断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图3 水下斜坡式护岸结构及海底地形测量布线示意图

对于某些确实无法开展水下地形扫测的填海海域,可采用GPS-RTK法通过精确测量合理标志点(图2中的标志点“T”),结合标志点对应范围内的工程结构断面图等资料推算确定填海界址点[9]。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缺乏水深资料,而且难以判断填海施工是否如实按照设计图进行,因此推算得到的界址点真实性相对较低。

4 实测用海与批复用海界址的比对

填海项目验收时,由于填海区域一侧与原填海造地区无缝衔接,相接处的批复边界消失,除非设有明显标志点。通常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此类填海区的采用项目用海批复中的批准界址线或毗邻用海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的界址线;而对填海区的外侧界址则应采取放样并核测原批复界址点,若核测结果合格,可认为填海位置、面积无误,采用批复界址点作为验收测量界址点(见图1)。

图4 某填海项目典型斜坡式护岸结构设计测量断面平面布置图

图5 某填海项目典型斜坡式护岸结构部分测量断面示意图

5 实际填海面积与批复面积的对比

5.1 实际填海面积计算

面积计算的内容应包括实际填海面积、超出批准范围的填海面积(即超填面积)、批准范围内未填面积(即未填面积),其中实际填海面积的计算是验收测量中面积比对的关键步骤之一。实际填海面积的计算方法为:“实际填海面积=批复面积+超填面积-未填面积”。

(1)

(2)

式中,S宗海面积:单位m2;xiyi宗海第i个界址点坐标:单位m;n界址点数。宗海面积最终以公顷为单位,保留4位有效数字。

填海面积计算采用专业软件。面积计算方法采用坐标解析法:对于有n个界址点的宗海,计算面积S的公式如下:

人始终作为一个物质实存,在历史的轨迹中茫然前行,人的本质是主体,而人的自由则是生存的路标。在空间与时间的维度中,人类总是在过去、当下、将来三个维度中循环往复地生存着。人在过去的时间中已然生成,对于当下来说过去的人是一种已然状态;人在将来的时间中未出现,对于当下来说将来的人是一种应然状态;人在当下的时间中已然处之,对于当下来说是一种实然状态。当下是对过去的见证,是对未来的憧憬。人类在过去、当下和未来的三个历史维度中,不断对过去总结,并在当下的努力中实现对未来的超越。在持续地总结与超越中,当下的人才是自由的人,才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责任所在。

5.2 实际填海面积与批复对比分析

(3)相关规范中将“水下外缘线”定义为实际填海造地用海范围(实际填海界址线),笔者认为应该是指斜坡结构在施工时,填海抛石时沉入海底泥下的真实坡脚线(简称泥下外缘线),属于测量仪器不可达部分。而水下护坡结构沉降稳固后与海底泥面的交界线外缘线(简称泥面外缘线),是可以通过水深扫测的测量手段获得。因此,以目前科学调查手段,在验收测量时暂不考虑泥下外缘线的测量,明确泥面外缘线即为水下外缘线的概念[5],从而保证验收测量的统一性和可行性。

规范要求验收测量的平面坐标系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测量作业时通常应优先利用当地CORS服务定位,陆域界址点(标志点)定位误差不大于±0.10 m,水域定位测量误差不大于±1 m[6],测深误差不大于±0.20 m。

离岸式填海造地分两种期况:(1)与原离岸式填海项目相接的填海项目,应以通过竣工验收测量的界址线为界;(2)完全独立的填海项目。第(1)种涉及到与原填海造地毗邻形成的陆域界址线、外侧填海工程围堰和堤坝基床或回填物倾埋水下外缘线。第(2)种则纯粹的以填海工程围堰、堤坝基床或回填物倾埋水下外缘线为界址线[6]

批复时海域使用证的坐标系统不同、界址坐标成果表达不规范、离岸式填海施工的不确定性以及海上测量的动态性引起的误差,导致填海项目实际填海面积与批复面积不可避免存在差异。特别是由于含有弧形形状的填海项目,要明确批复面积为以弧形边界围成的面积,而实际填海界址线围成的面积只是近似弧形的多边形面积[11],二者结果比对存在一定差异。笔者认为处理办法是首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密实测界址点,其次要判定其填海行为的合理与否,最后在实际填海面积与批复范围面积的对比图中标注超填或少填的面积(见图7),在测量结论中明确给出超填或少填的原因及面积差异率,而无须过度对弧形面积计算方法不统一产生困惑。

不同学者从各个角度对组织承诺的内涵做了介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态度说,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的一种内心倾向,包括乐于接受组织价值观、乐于投入精力到工作中和作为组织成员的内心自豪感三个方面;另一种是行为说,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为了不放弃现有工作位置和福利待遇而不得不留在组织中的一种承诺。各国学者对组织承诺的定义具有以下共同点:第一,着眼于员工心理和行为的研究;第二认为组织承诺具有多重维度;第三,认为组织承诺可以测量;第四,考察组织承诺产生的自发性与强迫性。

图6 某填海项目实际填海全貌图

图7 某填海项目实际填海与批复填海面积对比图

6 结束语

本文针对离岸式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中技术方法进行了归纳:

(1)陆域界址点测量优先选择CORS服务下的GPS-RTK方法实地核测批复界址点[12],依此判断填海边界是否合格。

(2)海域界址点测量尽可能利用GPS结合多、单波束测深设备采集水下工程结构和地形数据,依此来判断批复界址线的距离和方位偏差,进而对设计或施工有一定的验证。

(3)实际填海面积和批复面积的对比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超填或少填的合理性,明确给出面积对分析过程和面积差异结论。

最后笔者希望国家海域使用管理部门能够出台更加完善和细化验收标准,给出判断是否为合理填海行为的原则和面积超填比例取值区间,从而规范海域使用管理,保障海域使用权人权益。

参考文献

[1] 刘文勇,钱立兵.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4):39-40.

[2] 国家海洋局.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号)[Z].北京:2016.

[3] 国家海洋局.海域使用分类体系:HY/T 123-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 李永维.钦州市似大地水准面优化成果在填海项目竣工验收测量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7):567,680.

[5] 刘苏,植江瑜.我国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方法现状及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2):39-42.

[6] 国家海洋局.海籍调查规范:HY/T 124-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7] 胡灯进,杨顺良.海域使用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10):33-38.

[8] 汤民强,刘文勇.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的技术方法[J].海洋技术,2009(2):80-83.

[9] 徐国强,杜军.侧扫声纳技术在水下界址线测量中的应用[J].海洋技术学报,2017(3):18-22.

[10] 夏万沼,王志良.无人机摄影测量在填海竣工验收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042-1043.

[11] 刘修锦,邱若峰.唐山市海岛岸滩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2):31-35.

[12] 崔丹丹,吕林.JSCORS在填海项目海域使用竣工测量中的应用: 2014年GPS、大地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JSCORS技术交流大会集[C].江苏南京:2016.

王利锋,李兆均
《北京测绘》 2018年第5期
《北京测绘》2018年第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