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分辨CT对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更新时间:2016-07-05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不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性药物,使得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在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或长期卧床的患者中,更为常见[1]。IPA合并基础疾病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可超过50%[2]。IPA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因此,痰培养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成为其确诊的主要手段。然而两种方法耗时较长,并且仅能确诊病变,无法显示肺部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CT,MSCT)的出现,提高了对IPA的认识,由于含气肺组织与肺部血管、气管构成纹理对比明显,通过调整窗宽、窗位可准确观察肺部病变的分布及形态特征,从而对IPA进行定性诊断。基于MSCT的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具有快速容积扫描、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扫描野大、薄层等优点,为IPA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查手段。本研究就HRCT对IPA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并分析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IPA患者与未合并血液系统疾病IPA患者的影像学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病原学检查确诊为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中IPA的诊断标准[3]。50例患者中,男41例,女9例,年龄26~72(42.65±0.7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胸痛、咳嗽等,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35例(70.00%),其中粒细胞缺乏症9例(18.00%),贫血14例(28.0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6.00%),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9例(18.00%);未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15例(30.00%),其中恶性肿瘤7例(14.00%),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6.00%),糖尿病4例(8.0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2.00%)。

1.2 设备与方法 设备采用PHILIPS MX16 EVO 16排螺旋CT成像系统(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检查前向患者简要介绍检查目的、方法及需注意的问题,并进行碘过敏试验,摘去扫描范围内的金属异物。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头先进,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肋膈角下水平。扫描参数:球管电压120 kV,电流370 mA,层厚5 mm,层距5 mm。平扫后,高压注射器团注造影剂碘海醇80 ml,流速2 ml/s,延迟45 s,行肺部CT强化扫描。检查结束后,将图像以层厚0.625 mm和层距0.625 mm进行标准重建,然后将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R)等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IPA患者肺部感染病灶分布、形态特征及HRCT征象,对比分析合并血液系统病的IPA患者与未合并血液病的IPA患者肺部病灶的HRCT形态特征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2 IPA患者HRCT征象分布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HRCT主要征象包括斑片影、实变影、团块影、空洞、结节、晕轮征、枝桠征等。其中斑块影为双侧、多发,上肺多见;实变影为单侧、多发,上肺多见;团块影为双侧多见,上肺为主;结节病灶单侧多见,呈多发,各肺叶分布情况相当;空洞病灶上肺常见,呈多发;晕轮征上肺多发;枝桠征以单侧上肺单发为主。

IPA发病率逐年提高,若能及时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因此,早期诊断对IPA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4]。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发展,扫描时长、层厚等参数也在不断优化,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后期工作站的图像处理技术也日臻成熟,各种CT定量检测在临床医学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5]。目前,IPA的临床表现尚缺乏特征性,实验室检查阳性率也较低,很难适时明确诊断。近年来,CT检查在IPA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CT是诊断IPA的重要方法,有学者报道,CT对IPA有高达100%的阳性预测值[6]。它可以对病灶定性、定量和定位诊断,通过其特征性的表现并结合临床,做出正确的诊断。

从用户层面上说,视图是用户直接见到的HTML网络页面,从程序层面上说,视图主要负责是形成用户界面,一般按照数据模型当中的信息转变成界面传给广大用户。视图可以准许用户用不同的方式输入信息,但信息自身并不是由视图进行处理,视图仅仅是用来呈现数据与信息。在具体应用当中,有时会存在多个视图同时访问统一信息模型的情况,如果用户在该信息模型中,便会生成具体视图,用来显示用户详细的信息表格,便于管理员监控。

1 50IPA患者感染病灶分布情况

病灶部位 例数 分布率(%)左肺 1224.0右肺 2244.0双肺多发1632.0上叶3774.0中(下)叶1326.0外周带3672.0内中带1428.0

2.1 50例IPA患者感染病灶分布 见表1。病灶位于一侧肺部者34例(其中左肺12例、右肺22例),双肺多发者16例;病灶局限于上叶37例,累及中(下)肺叶13例;肺野外周带36例,肺野内中带14例。

2.3 合并与未合并血液系统疾病IPA患者HRCT征象分布情况比较 见表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35例IPA患者,其斑片影、实变影、团块影比例均高于未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15例IPA患者(P<0.01),两组结节、空洞、晕轮征和枝桠征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合并与未合并血液系统疾病IPA患者HRCT征象 分布情况比较 [例(%)]

HRCT征象合并血液病(35例)未合并血液病(15例)χ2P斑片影35(100.00)2(13.33)40.99<0.01实变影24(68.57)3(20.00)9.97<0.01团块影28(80.00)2(13.33)19.44<0.01结节 26(74.29)12(80.00)0.19>0.05空洞 24(68.57)10(66.67)0.02>0.05晕轮征25(71.43)11(73.33)0.02>0.05枝桠征23(65.71)8(53.33)0.68>0.05

3 讨 论

王维用色尚冲淡,在色彩意识上受到中国道家的“尚黑色、五色”的影响,作为水墨画创始者其画与诗在审美取向上表现出高度的契合。但王维也不排除“五色”的运用,在中国传统中,曾经有过以“错彩镂金”为美的时代,王维没有单纯摈弃,而是将它运用到了闲适愉快的田园风景描写中,给人明丽清新的感觉。在这点上王维表现出比芭蕉更丰富、包容力更强的审美感。

应用HITACHI HI VISON 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5.0~13.0 MHz。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后仰或垫高肩部充分暴露颈前区[1]。平静呼吸,甲状腺二维超声扫查发现结节后,首先用二维超声观察其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等,然后切换到弹性模式,行甲状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显示结节并尽量固定探头位置,手持探头在结节部位做微小运动,使显示屏压力指示条的数字控制在3~4[2],并使感兴趣区域大于结节的2~3倍[3],用双幅实时显示功能动态观察声像图,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弹性分级。

本项研究中,IPA感染病灶分布以右肺居多,且以多发为主。上肺叶病灶多于中下叶,外周带病灶多于内中带。提示,IPA感染特点双肺上叶、外周带多发,中下叶、内带发病较少,推测原因,可能与侵袭性肺曲霉菌在乏氧潮湿环境中生长有关,而外周带及中下叶血供少,利于其生长繁殖[7,8]。侵袭性肺曲霉菌形态学表现也具有一定的特征,研究结果显示,IPA患者肺部CT征象包括斑片、实变、团块、结节、空洞等,斑片影为双侧、多发,上肺多见;实变影为单侧、多发,上肺多见;团块影为双侧多见,上肺为主;结节以单侧多见,呈多发;空洞以上肺较常见,呈多发;晕轮征上肺多发;枝桠征以单侧上肺单发为主。这些征象反映了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对肺组织的浸润、损伤导致肺间质和实质损伤、实变、坏死、肺小血管破坏出血以及代偿性肺气肿等。进一步将患者按照是否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分为两组,对比分析发现,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IPA患者肺内斑片影、实变影及团块影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IPA患者(P<0.01)。表明,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肺内病变程度更严重,因斑片影、实变影及团块影强烈提示肺内病变的浸润和增殖[9,10]。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化疗后易发生粒细胞缺乏,增加感染机会且治疗困难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在对IPA感染的诊断中,HRCT可以显示肺内病变的数量、部位及形态学特征,且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时,影像学表现更为明显,与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存在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甘文忠,张盛.多层螺旋CT对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病灶分布及征象显示特征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13):2666.

[2] 崔喜民,郭士伟,喻骏,等.多层螺旋CT在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病情和预后预测的价值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9):1990-1993.

[3] Yu VL,Muder RR,Poorsattar A.Significance of isolation of Aspergillus from the respiratory tract in dia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Results from a three-year prospective 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1986,81(2):249-254.

[4] Liu G,Huang X,Yikai XU.CT features of early and progressive stage of the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us infection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J].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2011,30(8):1128-1133.

[5] Kuhlman JE,Fishman EK,Burch PA,et al.CT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J].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1988,150(5):1015-1020.

[6] Xu PF,Zhou JY,Zhou H,et al.Serum antigens assay combined with chest CT scan in dia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2012,41(3):332-338.

[7] Busca A,Locatelli F,Barbui A,et al.Usefulness of sequential aspergillus galactomannan antigen detection combined with early radiologic evaluation for dia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2006,38(5):1610-1613.

[8] Castagnola E,Furfaro E,Caviglia I,et al.Performance of the galactomannan antigen detection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aspergillosis in children with cancer or undergoing haem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n,2010,16(8):1197-1203.

[9] Staples CA,Kang EY,Wright JL,et al.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n AIDS:radiographic,CT,and pathologic findings[J].Radiology,1995,196(2):409-414.

[10] Horger M,Einsele H,Schumacher U,et al.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frequency and meaning of the “hypodense sign” on unenhanced CT[J].Br J Radiol,2005,78(932):697-703.

高峰,彭荣华,黄永穗,沈小斌,谭传允
《白求恩医学杂志》2018年第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