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拉卜楞寺辩经及其教育启示*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中国、印度和古希腊,历史上都出现过规模宏大的论辩思潮,形成了世界古代三大辩学体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论辩传统也蔚然成风。拉卜楞寺辩经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拉卜楞,系藏语“拉章"之译音,意为“学者聚集之地"“学府",为历世嘉木样活佛住所息地,18世纪初始建。“作为寺庙,此地所以被选用,因为他有八种幸运记号:南方的曼陀罗山作为莲花,东方有茶西哥作为法螺,西边约为八十里陆地作为花瓶,玛沙得瓦作为伞,九家的红石作为底,八沟作为轮,赵湖塘的堂笛作为鱼,三科塘的甲夏作为幸福结。”[1]120今天拉卜楞寺变成一个包括显、密二宗的六大学院(闻思学院、续部下学院、续部上学院、医学院、时轮学院、喜金刚学院)及108个属寺和八大教区的大型宗主寺院,鼎盛时期仅寺内的僧侣便有三千人之多,朝圣者更是络绎不绝。

在本次设计中,把室温标准值与当前室温值的差值e和差值变化率ec作为输入值,输出值取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Kp、Ki、Kd的偏移量,其中Kp控制器的比例系数,Ki为控制器的积分系数,Kd为控制器的微分系数。系统模糊PID控制图如图3所示。

拉卜楞寺远离拉萨,地处偏僻,却是众多活佛的首选住息地,其连绵不绝的僧舍间处处遍布求学弘法的足迹。那么,三百年来拉卜楞寺为什么会延绵不断,且在偏远的地带后来居上,成为一座令人神往的佛学圣殿呢?拉卜楞寺辩经到底是如何进行的,根据什么辩,辩的过程中有没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对今天的教育意味着什么,对学校教育有什么启示?为此,特深入拉卜楞寺,观察辩经过程中“心”的运作,以期为当下学校教育提供思考和借鉴。

辩经拉卜楞寺藏传僧人的养成教育

成才先成人。拉卜楞寺在经过长期的积淀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灵活性和相对完整的养成教育体系。从而保证这些藏传僧人在雄辩中逐渐养成智慧、仁慈、勇敢等可贵品格。

(一)活的教育:辩经在生活中进行

寺庙集体活动期间,作为“曲扎”,也就是学习班级,其复习、辩理等各种学术活动都安排得紧凑。教务长(法台)每天出席一次集会。学院和寺庙内的学术权威及所有的僧众,都是以学生资格参加广场辩经学术活动的。没有教学任务的各任课教师也得参加。早晨的讲经活动叫“乔曲扎”,在清晨宗教活动后进行;中午的讲经活动叫“公剃曲扎”,在午间宗教仪式之后进行;晚间的则叫“卡扎”。

进行早晨“曲扎”时,学院的学监(“辖尔俄”)早早就站立在大经堂门口亲自察看。早晨“曲扎”,学院规定要坐成面对大门的半月形。领诵师居中,四周坐着十三年级和十二年级的学僧,在他们后面坐的是按从高到底顺序类推的低年级学僧。进行“曲扎”的程序是先由领诵师领诵,然后全体齐诵课文。诵读完就是对答辩论。两人一对,一人提问,一人回答。

脱了衣服,竹韵才发觉刚才的热水已经给龙斌洗澡用完了,于是,她干脆扭开自来水龙头用凉水冲起来。水虽然有点凉,但还能适应,她边洗边想,下个月领了工资,首先得买台热水器,免得天天要烧水。

午间“曲扎”仍在原地辩经广场聚会,不过座次已经改变。低年级的学生坐在中央。随着呐喊声,辩论开始了。低年级学生可以寻找高年级学生辩论,通过辩论以求得更深的理解和领会,提高自己的思辨水平。低年级学生对高年级的弟兄态度必须谦虚,得将袈裟一端悬提到对方面前,表示敬仰并提出邀请。高年级学生则要拍手表示欢迎。礼仪完成后,低年级的学生把袈裟重新披肩,这意味着两个人已经完成了对子,辩论正式开始。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年轻者向年老者的发难,而是年老者首先向年轻者提问,年轻者回答后由年老者再提出质疑,一问一答,逐步深入。这种形式藏语叫“打姆夹”,其含意是年老者为年轻者转入智慧,年轻者借此机会获得智慧。教务长(法台)在辩经快结束的时候来到会场。教务长的到来,使这个聚会的队型变了。因为教务长要演讲,高年级学生被优先安排在最前面,其他的按顺序依次推后。教务长演讲的内容,是固定的经典课文内容。基本上是开导性的教育,主要提倡言行一致、严守戒律、尊师重道等,要求僧侣努力祈求众生福利,牢记祷告,积累优点,发展善根,获得解脱。

2.异质同构,即兴创造

取宰后成熟度好的莱芜黑山羊后腿肉,将其分为3组,每组包含7个样本(200g±0.5g)。在填充空气的条件下将样本用不同的气调包装膜进行气调包装试验,检测新型包装材料与普通包装材料对冷鲜羊肉的贮藏效果。包装好的样本按照包装膜的编号分为A组、B组、C组,统一贮藏于0~4℃,有待进一步检测。

1.拉卜楞寺辩经是人类口头传统的遗产

数据显示,孕妇和家人对护士的赞同比对照组高得多。以前的医院妇产科方法是分娩前、分娩时和分娩后服务分部,都是服务对象。婴儿洗澡、按摩、母婴分离实施脐部护理和治疗。[3]这种方法,导致医生与产妇沟通障碍,分离护理不连续,不能变成整体护理,没有体现真正的服务。为了对母婴进行护理,婴儿不必离开母亲,减轻母亲的忧虑。今天,卫生服务有了新的需求,要有知情和选择的权利、监控母婴床边护理的方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孕妇很喜欢这种服务。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只有与生活相联系才有意义。拉卜楞寺教育从早上的“曲扎”,中午的“曲扎”,到晚上的“卡扎”。这种时时刻刻在生活中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员的养成教育,无疑对身心处于其中的藏传僧人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五部大论”:辩经的主要内容

辩经教育内容以“五部大论”为依据,分为十三级进行学习,至少需要15年才能修完。所谓“五部大论”是指:因明论,般若论,中论论,俱舍论,律学论。因明论需要5年的学程,每年一级。先是辩论的方式,后是原理,前四年学集类论,包括释两论、集量论等辩论方式,以启发理智;第五年学因明论,即复杂的逻辑学原理。第一学年学“辩红白下”,第二学年“辩红白上”,这是学习的初步或者入门,第三学年学“集下品”,第四学年“集上品”,这有了相当规模的辩论;第五学年学因明论及释量论,这时才真正进入逻辑原理的修习。般若论的学习需要4年,每年一级。“般若”大概有智慧的意思。般若论修炼大乘六度和四摄,以及广大法门。所谓大乘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广行,四摄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广行。般若论基本的课本为《现观庄严颂》,总共才五十多页。言简意赅,逻辑连贯,有条不紊。第一年“精新下”,学第一品上半;第二年“精新下”,学第一品下半;第三年“第一品”,学第一品至第三品;第四年“第四品”,学第四品至第八品。中论论的学习需要两年,每年一级。即中论新级和中论旧级。所谓中论,就是抛弃断见、常见和偏见,而取其中道。就是清空大脑,把自己的前见“悬置”起来,以便理解新事物。俱舍论的学习需要四年,只有一个级别。第一年学初四品,第二年学后四品,最后两年总复习一次。俱舍论,精密周详,三十卷如数家珍,意义相承,因此又称聪明论。律学论的学习只分一个级别,一年一个班,毕业时间不限定,若能够考取多让巴或者昂让巴的学位资格,就可以超出律学论的班次。

在学习辩经的过程中,学习者要花不少时间在思辩上。平常上课的日子里,早上从八点到十一点,晚上从七点半开始,到半夜十一点,基本上都是辩经时间。对于刚进入格鲁派寺庙学习的僧人来说,他们也得花三四年的时间,一边学习小理路、中理路乃至大理路,一边熟悉辩经的模式,再带着这个逻辑工具去深入学习“五部大论”。这三四年的训练,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感度及组织能力,也能够学到理路当中的基本法相及思路。在思路展开的状态下,当他们去探讨经论当中深奥的内涵时,就能够迅速抓住其背后的思路关键。

(三)严格而健全的学位制度:辩经的制度保障

宗喀巴于公元1409年建立格鲁派,格鲁派以严谨的学风而著称。三百年前,一世嘉木样大师俄旺宗泽把格鲁派的严谨学风带到了甘南草原。1668年,俄旺宗泽千里迢迢来到西藏哲蚌寺学习,他坚忍不拔,锐意进取,他的学识得到了藏王的赏识,被授予为嘉木样亚巴(大师)。公元1709年,一世嘉木样回到故乡甘南,建立了拉卜楞寺。目前拉卜楞寺有标志性建筑的大经堂,供堂宝塔,拥有48个殿,6个学院,成为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知名学府。

多让巴学位考试非常严格,每年只有两名候考人,并且所学的内容浩繁精深,求学之路异常艰难。从入寺开始,系统学习显宗经典“五部大论”,至少需要15年;而那些想成为多让巴的僧人,毕业后修习20年才能参加格西学位考试。从而形成了极其严格的绕杰巴—多让巴—昂让巴学位制度。绕杰巴相当于显宗硕士学位,第八级以上的学生皆可以参考。考试的内容以因明学和般若学为主,考试的方式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全寺学者(“格西”)的质疑。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一次是在正月祈祷法会中,从正月初三到初五;一次是在七月的大法会中,从七月初一到十五。如果应答失败,全场哄然大笑。多让巴相当于显宗博士,多让巴的意思是神圣的地方。凡是修完俱舍论的学生(一般是十三级的学生)皆可以参加此项考试,考试的内容是所有的“五部大论”,考试的方式是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全体学者的问难,要求考生态度端庄并能运用自己的佛学知识和辩论技巧将诘难一一化解。每个月都有在讲经台集体诵经活动。大经堂前的多让巴考试,考生每天与12位高僧辩论。面对诘难,答辩者要运用自己的佛学智慧一一化解。经过5天的辩论,合格者就会美名远扬。昂让巴相当于密宗博士,已经获得显宗博士学位之后考取该学位的就称为昂让巴。考试的科目主要为密宗知识。参加考试的主要是续部院和金刚部院两个密宗学院,每院每年有一个名额。考试的方式是在辩经场接受全寺“格西”的诘难。

拉卜楞寺辩经教育影响无处不在,它通过教育塑造一个强大的民族文化心理场。辩经在这个心理场里进行,反映了藏传僧人对生活意义的追寻,对自由思想的渴望。它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看教育,而是要把生活作为一切教育认识及其活动的根源和终极意义。然而这种自由容易受到破坏,因此需要严格的制度为保障。

拉卜楞寺辩经的规则与策略

对话是人类认识自我和探索宇宙的重要途径。智慧从对话中产生,思维在对话中碰撞,情感在对话中共鸣。对话就是把学习者头脑中的思想“引”出来,这是西文educate的本来含义。而对话是有条件的。对话,对话,有“话”才能对,没“话”,就无话可对。这就像想要帮别人生孩子需要别人肚子里有孩子,若肚子里没有孩子,想生也生不了。“话”是什么,“话”是知识,是经验。“话”从哪里来,从经典中来,从阅读中来,从细节中来。因此,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与“经典”进行对话,与“他人”进行对话,与“自己”进行对话,是人类以不变应万变的智慧法则。对话不仅需要批判性地思考,而且需要创造性地表达。“中国传统修辞与古希腊哲学修辞,尤其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修辞,是相通的。简单地说,柏拉图的修辞是通过言说打通两个人的灵魂,使人的灵魂转向,即从感觉世界上升到理式世界,这恰恰是柏拉图对教育的定义。修辞的语词或者言说,是本体论,它是哲学意义上的两个人在灵魂上的相通。”[5]

(一)辩经的规则

虽然“五部大论”内容不多,大概一个布袋子就能装下,但对之阐释的书籍却汗牛充栋。作为流传至今的佛教经典,非常不容易背诵理解并贯通,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然而一旦化为自己的智慧,就犹如活水源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贴身肉搏”式的“记忆”

(二)辩经的策略

在藏传佛教中,运用辩经深入义理一直有其相当的重要价值和实用性,不仅有助于僧人深化解读佛典,而且能够从中了解自己思路或行为上的盲点。辩经的语言是一种因明语言,是一种以逻辑的方式进行讨论的语言。首先,辩经是一种深入佛典的工具,是检查和审视自己思维的工具。辩经的语言是一种分辨性的语言,它能够经过语言以及人们的思路以文字与对话的模式呈现,进而提出讨论而验证,培养学僧分辨各种法相的智慧。其次,透过逻辑的思辩与引用经典来作为讨论的依据。总的来说,辩经的过程主要以以下根据作为讨论的基础:一是因明逻辑思辩。透过种种不同的因明逻辑来质询,以大家普遍公认的道理即公理来做讨论的基础。二是引经据典。从共同承认的经典当中,引用佛陀及各历代圣贤所论述的文字,如此对比,可以推敲出许多经文中的细微涵义。

在平时辩经中,每班学生轮流坐在中央,充任答辩者,其他学生争先恐后起来提问。提问者将僧服披单脱下缠于腰间,拍掌蹬脚,以洪亮的声音提问。答辩者端身正坐,头戴黄冠形僧帽,认真倾听以便针对性回答。如遇答非所问,或者文不对题,或错误百出时,提问者则用手上的辩论工具——念珠,在答辩者头上绕三圈,口念“科尔松”或者“擦”(其意为羞),整个辩论场上的气氛十分热烈。辩经时,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在每一个提问前都要先说一个“di”,再将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那一声“di”相当于开启智慧,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di”音可以启请心中的文殊菩萨,开启人们的智慧。高扬的右手说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后。两手相击,有三层正意,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仁,驱走“你”的恶念。右手向下后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智慈把苦难中的众生救出来。拉卜楞寺教育中,一直以这种“贴身肉搏”式的辩经,强化对浩繁经典的记忆,领悟佛学的精神。执行严格,学业精进。目前,拉卜楞寺培育了80多位佛学大师,著撰了178套经典,成为了安多地区真正的“莲花圣苑”。

听完演讲,高年级学生回到自己原先的位置。班长居中,大伙团团围住,齐声诵念教务长演讲过的经典。学院规定,教务长讲解完后,要背诵这段经典。教务长离开,学监(“辖尔俄”)得脱帽礼送。寺庙中的僧官是有等级的,下级对上级得脱帽致敬,这是戒律的体现。然后学监(“辖尔俄”)拿着帽由左向右一挥,表示可以散会,所有班级井然退下。

辩经的主要内容是“五部大论”,总共加起来也只有三百多页,僧人的一个经书袋就能够装下。然而为弄懂“五部大论”的精髓,高僧为之所作的阐释和注解就可以堆满一个房间,慢慢积淀成经典文化。“经典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慈悲、仁德、宽容、博爱等文化精髓,涤荡被物质充斥下的社会败德行为。集各种思想观念于一体的传统文化能够充实当代灵魂空虚的青少年,使其感受到先哲的伟大及懂得做人的标准。”[2]要成为多让巴学者,需要把这些艰深的典籍“化”为自己的智慧。

“读到对我们族裔并不了解的人的作品,或者单纯了解我们族裔却不了解我们族裔女性的拉丁裔男性作家的作品,常让我无法忍受。在我看来,这些男作家歪曲了拉丁裔女性形象,特别是历史中女性的缺失,让我沮丧。通常当你寻找拉丁裔妇女的信息时,她们常以某人的母亲或妻子出现。”(石平萍,2005:17)

“五部大论”的经典是辩经大厦的结构,而后来贤者所阐述的就是大厦里的无数石木材料。如果五部大论是“地图”,那么在实际辩论中的认知博弈就是地图的运用,因情因景而不断即兴创造。“地图”抽出了结构,却省略了许多细节。这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是一个用一根红线把珍珠串起来的过程。一种思想或者观点就如一个棋盘,主要由规则和策略两部分组成。规则即框架、柱子,不变或者很少变,是程式化的东西,而策略或者方法是变化的,是因情因景而即兴产生的内容。规则与策略是不变与变的关系。这是一个集合“投射”的推理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式没有变,内容却变化多端。

(三)拉卜楞寺辩经教育的意义

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拉卜楞寺辩经是甘南藏族人民留给人类的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的教育是指大教育,而不仅仅是学校教育。

晚间“曲扎”称为“卡扎”,“卡扎”辩论与午间“曲扎”辩论基本相同,只是经典有所不同,辩论双方由学监当场决定高低。正式辩论结束后,一些刻苦求学者仍留在广场上自由结合辩论到深夜。先由一个人阐述命题,而对方则从中挑剔。双方都从经典中寻找证据,回驳对方的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集体聚会十分严格,没有特殊情况,绝对不能请假。有事必须向训导长禀报,若请假三日,得向学监请假,三日以上必须向教务长请假。辩论结束时,优胜者会被当场表扬,而失败的一方会受到批评和指点。低年级升入高年级要公开考试,考不中的会失去继续学习的机会。在四年级时候,若不理解经典的意义,则不能升入高年级。若其诵经的声音好听,则允许留在大经堂当经头。其他年级考试不及格者,要留在大经堂当三年看守才有机会参加二次考试。至于那些已经入寺又喜欢钻研经典的,寺庙可以按其个人志趣,给予不同的工作,如制作日历、充当会计、印刷雕刻等。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中,究竟是何时才开始说话的?对此科学家长期以来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英国牛津大学遗传学专家安东尼·玛纳克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一项最新专题研究证实,人类开始说话始于20万年前。在《NATURE》杂志上,他们公布了这项权威的新发现。该研究小组发现,老鼠和所有灵长类动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语言表达行不通的属于5%最稳定遗传物质的FOXP2基因。在生物进化史上,当人类、黑猩猩跟老鼠分道扬镳之前的13亿年中,FOXP2蛋白质只变了一个氨基酸。而在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分手的400万到600万年间,两个语言基因中的氨基酸在人类身上却发生了突变,并最终成为遗传性基因。而在同时,其他灵长类动物却没有受此影响而发生基因上的变化。[3]一般说来,好的读者是从好的演说者和背诵者中成长起来的。背诵是儿童最自然的天赋,发挥了人类口口相传的先天条件。背诵是叙述性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富于节奏的。儿童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应该寄希望于重新体验人类的口头天赋及其语境。拉卜楞寺辩经是FOXP2基因的延续,是对人类与生俱来的口头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2.拉卜楞寺辩经是印度因明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论者,语言之精华;辩者,是非之明辨。论辩之说,亘古有之。在中国、印度和古希腊,历史上都出现过规模宏大的论辩思潮,形成了世界古代三大辩学体系。即中国的名辩学、印度的因明学和古希腊的逻辑学。论辩现象之所以能够“亘古有之",是因为其背后有“道"。《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正因为背后有“道”,“论辩有特定的原则,不是愤怒之下的争执,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思辩规则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加深认识。通过反复辩论,论辩能手不仅达到深刻理解原典的目的,也实现了融会贯通,增强了思辩能力。”[4]因此,拉卜楞寺辩经成为人类“对话的逻各斯"的孜孜追求,成为印度因明学的继承和创新。

3.拉卜楞寺辩经与苏格拉底对话教育的同质性

拉卜楞寺辩经过程中认知的博弈,像在不断击掌中擦出智慧火花,如同下棋中的棋盘和棋子,在规则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智慧、谋略与勇气。

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认为只有在对话式的讨论当中才能发展人的智慧,用智慧去刺激智慧,引起学生的思考,继而生成学生的智慧,实际上是在“交心”。这是一种“对话式的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6]3真正的思想是对话,它是一个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论辩尚在学校教育之外,没有进入学校这个系统,却仍然保留着对话的形式。“我们绝不可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本性的方法来发现人的本性。物理事物可以根据它们的客观属性来描述,但是人却只能根据他的意识来描述和定义。”[7]8苏格拉底哲学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新的思想活动和功能。哲学,在此以前一直被看成是一种理智的独白,现在则转变为一种对话。真正的思想是对话,只有靠对话式的亦即辩证的思想活动,才能达到对人类复杂之本性的认识。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幸福的重要论述反映了我们党“为了谁”“依靠谁”“谁享有”的根本价值取向,彰显了党执政能力的新提升,凸显了党对发展观认识的新境界,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的新认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幸福的重要论述,扎实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会展现出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拉卜楞寺辩经教育的启示

拉卜楞寺之所以后来居上,成为一座令人神往的佛学圣殿,有赖于嘉木样等大德的崇高信誉和感召力。一方面,它有某些民主的特点,寺院领袖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即采取活佛转世的办法;另一方面,它的威望较贵族统治高得多,活佛是继承的,有威望、有能力的。更为重要的是,有赖于政教合一的组织及其严格的学习制度和方法,以及以辩经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学习共同体。

3)持续监测及空洞探测。在盾构完成穿越高铁桥梁桩基后,持续进行自动化监测,至监测数据稳定后方可减少监测频率,监测结果显示桥墩变形量均在允许范围内;对盾构穿越铁路影响区域进行地层密实性和空洞情况雷达地质扫描后未发现地层空洞。

今天,人们生活在一个应接不暇的网络信息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人人都在“读图”,人人都在微信,人人都在微博,人人都在QQ,注意力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缺的资源,人们总在感叹时间去哪儿了。在这样一个消费的时代,热闹非凡的校园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座椅。在这样一个数码时代,精神和物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而有智慧必须有知识。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再到当前的什么样的知识最有力量,反映了人类知识观的变迁。在这样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如何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放慢脚步,认真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需要选择的智慧,需要一双能够辨别是非真假的“慧眼”。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处理日益增长的知识和处理这些知识的智慧之间的矛盾,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拉卜楞寺辩经教育与当前学校教育形成鲜明的对照,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学校教育的不足,给人以启示。

(一)教育内容丰富、方式多样

拉卜楞寺的辩经教育内容丰富,主要以“五部大论”为依据,分为十三级进行,至少需要15年才能修完,对于每个年级的学员需要学习的内容及晋升的条件有严格的规定,学习的内容特别注意道德和知识并重,而不像当代教育大多过于重视传授知识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拉卜楞寺的辩经教育方式灵活多样,注意将教育融入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善于运用实际生活本身及身边各种事物对学员进行口头语言表达和思维训练。辩经教育类似“贴身肉搏”,强调学员全身心参与,这种方式让学员对教育内容体验更深刻,收效更好。从早上的“曲扎”、中午的“曲扎”、到晚上的“卡扎”,从早上八点到十一点、晚上七点半到十一点,无时不刻不在生活中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员的教育,其教育影响无处不在,通过这种辩经教育塑造了一个强大的民族文化心理场,这对于建立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很有启示意义。

(二)师生关系民主,追求文化多元和思想自由

从师生关系来说,拉卜楞寺的辩经教育,师生关系相对民主。其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渴望基础之上的,免除了物质上的负担,学习很少受考试分数制度和商业气息的污染。公私分明,没有私下人情等照顾的余地。师生都享受个人自由,排除了形式主义的限制。

(三)回归简单生活,享受悠闲的公共生活

从教育环境来说,拉卜楞寺的辩经教育氛围里思想决定物质,而不是物质决定思想。没有你追我赶的竞争,没有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没有太多的欲望,没有太忙的感觉,只有“从容地赶快”,简单而悠闲的思想辩论时光。他们的特点是欣赏简单的生活,满足于享受生活。公开辩论活动中,每个人都参与到活动之中,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辩经场这个公共场合中证明自己的论题,那么这论题就变成了公共财富。这里没有妄想理论的余地或者个人欲望的满足,而只有朴实平静的自由思想。

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通过重量法测出滤筒总增重后再减去硫酸雾的质量,可以修正因硫酸雾对闪速炉电收尘出口烟尘浓度结果的影响。

(四)以辩经激发乐趣,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辩经教育带来了学习乐趣。学习中学思并重。学僧颂经、背经、辩经时就像唱歌一样,非常好听,能全身心参与记忆。在实地考察中,学僧告诉笔者,这样辩经过后,学习效率就很高,若被人突然发问,还能调动自己的记忆能力,迅速将其加工。仅读书背诵很容易遗忘,而辩论过的内容,理解加深了,一般就再也忘不了。并且,辩论过程能给学习增添很多乐趣,甚至产生诗意,学习起来也不觉得枯燥了。“也正是由于‘诗意’的课堂,将本原的存在呈现到人的意识之中,注重人的主体意向,课堂的体验状态才易于推广到外在的生活状态。人必得向另外一个方向去寻得自我,即不再以物质的力量去接近世界,而‘诗意’的教育,正好帮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去亲近世界。”[8]为什么现在学校教育中许多学生害怕背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坐在教室里,动都不能动,身体僵硬,不能参与记忆,没有乐趣,其效果当然可想而知了。

当然,拉卜楞寺辩经教育的不足也明显。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方面,限制太多,规则太多,不能让学生得到适应社会的必要知识;更为严重的是,知识和学者都集中在寺庙里面,与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相脱节;藏传佛教在波普尔所谓的“第三世界”数码时代里,主体自身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不能用科学对自然进行有效适应,等等,不一而足。一言以蔽之,从外部来看,拉卜楞寺以宗教为中心,这从位于拉卜楞寺中心的那根顶天立地的经幡就明显可以看出来;从其社会内部来看,拉卜楞寺社会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整个社会结构是以“知识”组织起来的,具有“知识的性格”。也就是说,在拉卜楞寺,知识的分配方式导致了社会的分类。谁拥有知识,谁就对当地“文化空间”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谁的社会地位就高,谁拥有的政治权利就高。“求知若渴,虚怀若谷”,以知识为根、以知识为本,更为重要的是,熟记在心,身体力行,“转识成智”,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这可能是拉卜楞寺这棵“生命之树”几千年来经久不衰、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拉卜楞寺辩经教育给我国当前学校教育最大的启示。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的记录更有意思了,“小经纪”逐条罗列了杭州城的各种小商品与宠物服务,其中有“猫窝、猫鱼、卖猫儿、改猫犬”,猫窝、猫鱼、卖猫儿的含义好理解,“改猫犬”很可能是给宠物猫、宠物犬做美容。《宋史·孝义传》记载,“江州德安陈昉”之家,“有犬百余,共食一槽,一犬不至,群犬不食”。养了一百多条狗,恐怕就不单纯是出于实用目的,而应该对狗有特别的感情。又据洪迈《夷坚志》,宋人员琦,“养狗黑身而白足,名为‘银蹄’,随呼拜跪,甚可爱。忽失之,揭榜募赎”。这条“甚可爱”的小狗,有名字,有一日丢失了,主人还贴出启事,悬赏寻狗,显然员家已将“银蹄”当成宠物来饲养了。

参考文献

[1]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王君秀,李西顺,杨 娣.对当下精神教育的再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8):20-26.

[3]林 静.人类开始说话始于20万年前[N].光明日报,2003-2-14(11).

[4]顾尔伙.人类心智的“论辩性”及其培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6(1):38-44.

[5]毕世响.人的心性、知识、灵魂、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8):1-10.

[6]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 进,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7]卡西尔.人论[M].甘 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8]陈六一,张乐天.诗意的教育:基于科学知识论的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1):25-30.

 
顾尔伙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8年第05期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