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向善”成为孩子行为标杆——昆明“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成果显著

更新时间:2016-07-05

慈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慈善文化引入校园,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越来越多的人把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自2013年,昆明市“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昆明9所学校开始试点,4年、21所学校、4万余名中小学生……昆明“慈善之花”开遍校园,“慈善文化”已深入学生心中。孩子们言语轻轻、以礼相待、助人为乐等行为表现令人欣慰,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下,“向善”已成为孩子们的行为标杆。

春城小学:与父母共读《慈善读本》

在春城小学,《慈善读本》进校园后,孩子们不仅与父母进行共读,还认真地写了读后感。很多孩子读了《慈善读本》后表示,不仅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还明白了爱是这个世界的“通行证”,有了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工程质量的人员保障,同时也不应当放弃对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提升质量管理的效果。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管理非常复杂,其管理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果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可能导致整个公路工程建设停滞不前。可见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下的工程施工。对于整个工程质量能够进行有效管理。企业也应该定期举办专业讲座,邀请行业内顶尖的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有效培训,让员工紧跟新的管理理念的步伐,增强自身对于先进管理经验的敏感程度,时刻保持对先进管理理念的热情。

“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地读完了学校发的《慈善读本》后认为,在生活中,只要随手拾起一片地上的垃圾,在公交车上给需要的人让座,往募捐箱中投入十元钱,就足以表达对他人的爱、环境的爱、世界的爱。我要积极地尽微薄之力,帮助他人。还要号召其他人一起,将小爱汇聚成大爱。”春城小学六三班马昊洋在给校长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校长给学生回了信:“要做一个有爱心的学生,因为有了爱心,大家才能学会宽容、懂得感恩,爱心就是指引你学习知识、学会做人的那颗北斗星。”

据介绍,自“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以来,各试点学校研究如何科学地将慈善文化渗透到学科之中,认真组织教师率先学习研讨,成为慈善文化善念善行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在抓好学生慈善理念教育过程中,做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各学校还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刊、LED滚动屏、班级文化宣传栏、读书角、墙壁、楼道阶梯等宣传媒介,通过班队课、国旗下演讲、课间操等形式,开展宣传。

将悬浮细胞培养液进行镜检,选择培养至2,6,12 d时间节点进行观察,由图4A~C 可知,悬浮培养的细胞在可视范围内逐步由单个变为多个,体积由小变大。培养至12 d淡黄色的小颗粒是由一个单细胞分裂形成,并且在细胞增殖期间,悬浮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球形或椭球形为主,其次为杆状(图4 A~D)。

明通小学北辰二部副校长胡蓄芳介绍,学校把慈善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养,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在“慈善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不仅让全体教师学习领会慈善文化的根本,还通过校级宣传发动、班级主题活动、家庭社区活动,积极营造了人人参与慈善的校园慈善环境。

明通小学北辰二部:“慈善不必等到长大时”

日前,在石林县“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中,县慈善协会向石林县8所小学捐赠了《慈善读本》。石林县慈善协会副会长潘云刚表示,学校应是青少年学习、获得系统慈善知识、接受慈善理念教育的主要渠道,不仅要通过专业的慈善课程,将慈善种子种进孩子们的心中,更要通过慈善活动,让孩子感受慈善的力量与温暖。

供水安全与防洪安全并列为两大主体性、基础性的水安全,是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等涉水安全不可分离的基础,是影响国家安全的支撑性因子,供水安全与否不仅关乎基本人权和社会公平,影响到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能力,同时也是衡量一个社会福利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因此保障供水安全成为世界各国治水实践的中心任务,供水安全战略作用示意见图1。

无论学生还是校长,字里行间满满的“向善”温暖着这所学校的每一个人。学校还把慈善文化渗透到各种德育和课外活动中,推广慈善理念,积极开展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系列慈善活动,在学生中营造出了“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浓厚氛围。

石林8所学校学生畅谈感恩

2017年3月,明通小学北辰二部五二班孙若曦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明通小学与禄劝民安乐小学一对一定点帮扶慈善活动;同年7月,她又参与了赠送自种有机蔬菜进明通巷“三无老人爱心食堂”活动。通过两次活动,孙若曦的心中已经种下了“慈善”的种子。“当我还不知道慈善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总觉得它离我非常遥远。自从我参加学校举行的慈善活动,并慢慢开始了解慈善到底是什么,我才明白,慈善从小做,不必等到长大时。”孙若曦说。

启动仪式后,石林县鹿阜小学全校各个班级举办了以“感恩校园”为主题的中队活动,孩子们将自己对学校、对老师、对父母的爱,用不同形式表达出来。“孩子长到这么大,第一次对自己说出了爱,感动之余,觉得孩子也长大了懂事了。”在五(2)班的活动上,学生家长张女士很受感动。

接下来,石林县还将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慈善征文、开展一次演讲比赛、上一堂慈孝课、开展一次慈善义捐、唱一首慈善歌曲”为主要内容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在充分了解慈善文化的基础上,做到慈善与学生思想品德课、与班队会、与主题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与家庭教育、与学校总结评价相结合,让慈善精神内涵贯穿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通过慈善宣传与善言善行,使得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慈善观念,将教育化为师生及家长喜欢的活动,让参与者在看书、听故事、做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中感受爱、表达爱,激发爱的情感,提升爱的能力。”提起“慈善文化进校园”,春城小学负责人颇有心得。

陆游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一个越人之眼,比较着、衡量着梁益地区的各个方面,而他的比较与衡量中总带着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优越感。这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让陆游在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梁益地区生活以及书写时,时常具有一种有意无意地居高临下式的审视与判断,将原本可以更加客观的比较衡量,变成带有明显偏爱色彩的俯视性考量。

作为这项活动的倡导单位,昆明市慈善总会表示,慈善文化引入校园是慈善组织为孩子们送来的精神食粮,各个学校将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全省、全国起到示范作用。从小给孩子们树立慈善理念非常有必要、有意义,活动将一直推行下去。

背 景

2013年,昆明市“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昆明市9所学校开展首批试点工作;2014年,总结第一批试点经验基础上,活动扩展至全市12所中小学校;2016年,在昆明全市21所中小学4万余名学生试点基础上,在全市学校推进。

昆明市领导对“慈善文化进校园”工作非常重视,对昆明市慈善总会联合昆明市教育局多年来推进的这一工作表示肯定,要求各学校继续以《慈善读本》为载体,因地制宜,将慈善教育与德育教育、学科教育紧密结合,使同学们从小孕育善的心灵,在学习与生活中懂得感恩,多做善事,从帮助他人中感受快乐。

吕文康
《慈善》 2018年第02期
《慈善》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