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水平及倾斜圆管中油水两相分层流界面波对摩擦压降的影响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 言

分层流是水平和倾斜管道中两相流的基本流型,而波状分层流由于界面发生波动而产生界面波增加流动的复杂性。油水两相流实验研究表明,油水两相流管道从水平变成倾斜时,油水两相分层流达到的最大流速减小,油水界面变得更加起伏和不规则[1-4]。水平管道波状分层流界面波振幅随着油水表观速度增加而增大,但随着油水入口含水率增大而减小;水相(油相)表观速度从小于油相(水相)表观速度增大至两者相等时,界面波长随之增大,而当水相表观速度从等于油相表观开始增大时界面波长减小[5]。当管道从水平发生向下倾斜时,油水界面波振幅增大,波长减小,向上倾斜时则相反[6]

水平及倾斜管道油水两相分层流流型和压降数值模拟也得到了相应的研究结果。基于Bond数的油水界面形状研究揭示随着Bond数增大,油水界面趋于水平[7-8]。在摩擦压降方面的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有均相流模型(homogeneous flow model)[9-10]和双流体模型(two-fluid model)[11-12]。Al-Wahaibi[13]利用均相流模型模拟了水平管道油水两相分层流压降,预测结果表明,油相和水相表观速度范围分别为0.05~1.5 m/s和0.04~1.25 m/s,当油相黏度为1~28 cP*非法定计量单位,1 cP=1 mPa·s,下同,油水两相流在不同管道材质和管径(14~82.8 mm)的摩擦压降预测结果较为合理。Rodriguez和Baldani[14]采用双流体模型预测了水平和倾斜管道摩擦压降并与实验对比,吻合程度较均相流模型高。油水两相波状分层流在相同流量和含水率下随着管道倾角改变而发生界面波振幅改变,但现有文献包括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没有考虑界面波对摩擦压降的影响。本文利用实验中测量得到的不同倾角中的界面波和压降,研究油水两相波状分层流界面波对摩擦压降的影响。

1 实验系统与数据采集

实验采用油水两相流进行水平和倾斜分层流流动测试,实验中油水两相总流量Qm为5~40 m3/d,含水率Cw为0~100%,油相密度为856 kg/m3,黏度为11.98 mPa·s,水相密度为998 kg/m3,黏度为1.0 mPa·s,油水界面张力为35 mN/m。实验系统由控制系统、循环管路和测量装置组成(见图1)。实验管道为内径20.0 mm的有机玻璃管,测试段长度为5.0 m。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系统设定管道倾角,给定油水两相混合流量以及含水率,由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流动控制。油水两相分层流动特征采用高速摄像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试验测试段总压降使用差压计测量和记录,管道截面持油率利用快关阀技术进行采集得到。试验中使用的差压计为Rosemount3051CD型电容式压力变送器。该压力变送器总体性能指标为±0.15%,精度为±0.075%,差压量程为0~13 800 kPa,绝对压力量程为0~27 600 kPa。快关阀的工作原理:在通有两相流的实验管段两端安装2个快关阀门,正常情况下使这2个阀门处于常开状态,保持气液两相流的正常流动,当需要测量相含率时同时快速关断这2个阀门,将流动的气液两相流体封存至实验管段内,然后通过分离气、液相介质计算获得实验管段内气液两相流的相含率。电磁快关阀的最高动作频率为5次/s,快关阀间距为2 m。

1.3.1 比较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患者在治疗后舒张压降低≥10mm Hg并降至正常范围,或者降低≥20mm Hg;有效:患者在治疗后舒张压降低<10mm Hg以内但血压处于正常值,或者降低10至20mm Hg;无效:患者在治疗后血压降幅未达以上标准。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图1 实验装置图

图4所示为油水两相分层流在θ=10°管道中波状分层流界面波特征图。θ=10°管道中分层流分布的流量Qm为4~30 m3/d。由图4可知,θ=10°管道中的分层流都为波状分层流,不存在光滑分层流。界面波振幅在不同流量中基本相同,由此可知重力分力成为界面波形成的主要作用力。图4(c)和4(d)中,界面波振幅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这是由于含水率增加导致油层变薄。在θ=10°管道中界面波非对称性进一步增强,波峰指向重力方向,这是由于重力分力具有单一方向性。对比其他倾角中的界面波可知,随着管道倾角增大,界面波振幅增大。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波状分层流界面波振幅特性

自此,林蓝很注意花时间和大赵聊天。比如:今天堵车了,堵车时他都干了什么来排解烦闷?今天的工作顺利吗?有什么小插曲?

图2 水平管道波状分层流

图3 倾角3°与5°管道中Cw=0.3的波状分层流

管道发生向上倾斜时,出现界面波的流量Qm随之减小[见图3(a)],管道倾角θ=3°时,出现界面波的流量下降至5 m3/d,同时随着流量增加,界面波振幅增大。这是由于重力在流动负方向上产生分力,而重力分力成为产生界面波的动力,在θ=3°的管道中重力分力与湍流力对产生界面波的作用在同一量级上。由图3(c)和3(d)可知,管道倾角θ=5°时,界面波振幅明显大于θ=3°中的振幅,这是由于重力分力随着管道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其对界面波形成的作用力增大。油水界面波振幅在θ=5°管道中受流量和含水率的影响很小,这是由于管道倾角增大,增大后的重力分力对产生界面波的作用远大于湍流对界面波产生的影响,因此,由流量增加而增强的湍流在界面波形成中的作用相比重力分力可以忽略。

图4 倾角10°管道波状分层流

高速摄像系统采用德国HSVISION公司的MacroVis EoSens高速相机,最短快门为1 μs,在512像素×512像素时拍摄速度为5 000 FPS。试验开展了4种管道倾角θ分别为0°、 3°、 5°和10°的油水两相分层流动特性研究。每次试验在流动稳定达到5 min后进行压降测量和流动特征图像采集以及截面持油率εo测量,为消除系统和随机误差,每一流动重复2次试验。

2.2 油水两相分层流摩擦压降

图5 油水两相分层流的摩擦压降与截面持油率的关系

油水两相流动的总压降由摩擦压降、重力压降和加速压降组成,在常温流动中可以忽略加速压降。水平管道中由于重力垂直管道,因而摩擦压降即为总压降;当管道发生倾斜时摩擦压降为总压降与重力压降之差。水平及倾斜管道油水两相分层流摩擦压降与管道截面持油率εo的关系见图5。由图5(a)可知,当Qm=5 m3/d以及截面持油率εo<0.6时,倾角θ分别为0°、3°和5°管道中的摩擦压降差值很小,随截面持油率εo增大发生小幅波动,在εo>0.6时,三者发生分离,摩擦压降随着管道倾角增加而增大;倾角θ=10°管道中的摩擦压降大于相同持油率下其他3种倾角管道中的压降,并且随着持油率增大,摩擦压降迅速增大。

油水界面长度Si采用式(13)进行修正为考虑界面波振幅的油水界面长度

图5(d)显示了当流量增加到20 m3/d时,所考察的4个倾角管道中的摩擦压降基本接近,随着截面持油率的变化而小幅波动。由此可知,随着流量的增大,摩擦压降受管道倾角影响减小。

2.3 界面波对摩擦压降影响分析

紫阳道长从天问大师出阵就注意到了萧飞羽身后和他曾有一面之缘的黑白双煞。正在寻思何以纵横天下,连黑旗会也忌惮的黑白双煞是安和庄所属时,没想到萧飞羽的目标竟然转向了他。他凝视萧飞羽如星辰一样宁静的双眸惑然了,因为他在那里看到了心悸,可又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他略为迟疑道:“没有暗通款曲之说,贫道来此是因为贫道与天问大师是方外至交。”

一维双流体模型被广泛用来预测油水两相分层流摩擦压降。油水两相分层流摩擦压降由3个部分组成,即油水界面、管壁与水、管壁与油之间的摩擦;分散流由2个部分组成,水包油分散流为管壁与水、油滴与水,油包水分散流为管壁与油、水滴与油。因此,不同流型对摩阻压降的影响不同,进而对其测量存在影响。模型方程[12-13,15]

为简化表述,只考虑某在装发动机E的涡轮WL、燃烧室RSS、减速器JSQ三个部件,假设E目前处于第1次装试的部装状态,WL部装已开始但尚未完成,RSS,JSQ部装已完成。发动机E的数据世系如表1所示。

(1)

τiSi=0

(2)

式中,AwAo分别为水相和油相管道截面面积,为摩擦压降;τwτoτi分别为水相和油相与管壁剪切应力、油水界面剪切应力,Pa;SwSoSi分别为水相、油相的管壁湿润周长、油水界面长度,m。

油水与管壁剪切应力用流体摩擦系数形式fwfo给出

(3)

(4)

(5)

(6)

界面剪切应力为

(7)

平均绝对偏差百分比AAPE

(8)

(9)

(10)

(11)

(12)

式中,D为管道直径,m;hw为油水界面高度,m;A为管道截面面积,m2;Qm为油水混合流量,m3/d;ReoRew分别为油相、水相雷诺数。由式(1)至式(12)可以看出,一维双流体模型的摩擦压降是关于混合流量和截面持油率的函数。本文实验中观察到界面波振幅随着管道倾角改变而变化,摩擦压降在相同混合流量和截面持油率时与管道倾角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此,一维双流体模型中的Si参数需要考虑界面波导致的长度增加。本文通过实测界面波振幅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给出修改Si参数并进行不同倾角管道的摩擦压降进行数值计算,采用平均绝对偏差百分比(AAPE)评价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吻合程度。

例如,“观光游玩”指设施园艺景观可以给游客提供一些游玩的场所,游客可以进行一些亲子活动,一起观光,欣赏美景;“娱乐放松”是指可以通过一些当地的民风展示和娱乐设施等让人们放松身心;“健康休闲”是让游客能够在闲暇的假期拥抱大自然,享受休闲的时光,品尝绿色、无公害的蔬菜水果;“体验乐趣”是指景区内会开展一些体验式活动,如体验园林师修建花草树木,创造一种体验式的家庭庭院;“感悟生活”是指人们可以自己参与到瓜果蔬菜的种植过程中或者体验果蔬的采摘过程,感受劳动人民的生活,重拾劳动生活的乐趣。

由图5(b)可以看出,流量Qm增加到10 m3/d时,管道倾角θ分别为0°、3°和5°中的摩擦压降与截面持油率的关系与流量Qm=5 m3/d时的关系相似,而倾角θ=10°管道中的摩擦压降在εo>0.6时迅速增大,增加的幅度比流量Qm=5 m3/d时更大。图5(c)为摩擦压降与截面持油率在流量Qm=15 m3/d的相互关系,管道倾角θ分别为0°、3°和5°中的摩擦压降随着持油率增大而围绕一定值波动;同时,倾角θ=5°中的摩擦压降和波动幅度均比其他2个角度中的值大。管道倾角θ=10°的摩擦压降在持油率εo>0.6时明显大于其他3个倾角管道的压降。

油相两相波状分层流摩擦压降的产生是由于流体存在剪切应力,而剪切应力由流速、管径、黏度、管壁粗糙度和两相接触面积等参数决定。由波状分层流界面波振幅特性和摩擦压降分析可知,保持流速和界面持油率不变时,随着管道倾角增大,界面波振幅增大;流量Qm分别为5、10 m3/d时,管道倾角θ=10°的摩擦压降显著大于其他倾角的压降,并且持油率εo>0.6时,管道倾角θ分别为0°、3°和5°的摩擦压降随着倾角增大而增大。与流量相对应的界面波振幅随着管道倾角增大而显著增大;随着持油率增大而增大。由此可知,油水两相波状分层流摩擦压降受到界面波振幅影响。

(13)

式中,fi为油水界面剪切应力摩擦系数;ρwρo分别为水相和油相密度;ρf为流速较快相的密度;DwDo分别为水相和油相的水力直径,m;vovw分别为油相、水相速度,m/s。式(1)至式(7)参数由方程(8)给出

(14)

式中,N为对比数据数量;下标mod和exp分别表示计算与实验数据。

实验中油水两相流量从小到大,每一流量下含水率Cw从0到100%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图2为水平管道中油水两相流在不同流量及含水率下的分层流动特征图像。由图2可知,在流量较低时,油水界面在界面张力与重力共同作用下保持水平,为光滑分层流;当流量Qm=20 m3/d时,湍流对两相流动的扰动增强而产生对称的油水界面波;随着流量的增大,界面波振幅增大。对比图2(b)和图2(c)可知,同一流量下不同含水率的界面波振幅变化不大。由于水平管道中重力在流动方向上的分量为0,因此,在水平管道中重力起抵消产生界面波的扰动作用,即重力是界面波形成的阻力。

图6 摩擦压降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

图6为修改后模型对不同倾角管道摩擦压降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偏差范围在±15%,管道倾角θ分别为0°、3°、5°、和10°的最大偏差分别为14.33%、18.19%、19.06%和17.34%,而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6.05%、6.91%、6.58%和7.15%。由此可知,修改后的模型对油水两相波状分层流在不同倾角管道流动的模型压降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建筑木模板组件,包括呈圆形曲率的胶合面板,在胶合面板外侧上固定木枋次楞,并贯穿有2根以上的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由上往下等距排列并且均与胶合面板和木枋的中心轴垂直相交,每根对拉螺杆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均紧邻配合有1条呈搭接封闭状的环形紧箍,并且均独立抱紧设置在胶合面板外表面的木枋上,对拉螺杆段上均套接有与2条环形紧箍配合的“山”形压接件以及位于“山”形压接件外侧并对“山”形压接件进行限位的锁紧螺母。该环形紧箍优先选择钢筋,由于钢筋是柔性的,可以沿胶合面板的曲面弯曲并且在施工完成后也方便进行矫直以备作下次使用,而且钢筋和“山”形压接件可以很好地进行搭接封闭。

英美文学课程涉及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英美文学史、经典作品选读。在大多数院校,英美文学课程设置,最多只有两学期,授课时间大致是每周2-4节,对于大多数院校来讲,英美文学的课时严重偏少;而传统的仅仅依靠课堂传授知识的方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对课程量的需求。笔者认为,英美文学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微信的订阅号来实现。英美文学的微信的公众平台可包括以下几个内容,“e课堂”“电子教材”和“课后练习”。

3 结 论

(1) 油水两相分层流在重力、表面张力和湍流共同作用下产生界面波,在水平和3°上倾管道中,界面波振幅随着入口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在5°和10°上倾管道中界面波振幅随流量增加而变化微小,但随截面持油率降低而减小。随着管道倾角增加,其对界面波振幅的影响显著增大。

(2) 油水两相波状分层流摩擦压降随流量增加而增大;在中高持油率时,随着管道倾角增加,摩擦压降增大。流量较低时,摩擦压降受管道倾角影响显著,表明油水两相界面波振幅对摩擦压降的影响较大。

(3) 基于油水两相界面波振幅,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分析对一维双流体模型油水界面长度参数进行改进,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考虑管道倾角和界面持油率对界面波振幅影响的改进模型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油水两相分层流摩擦压降。

参考文献:

[1] ULLMANN A, ZAMIR M, GAT SBRAUNER N. Multi-holdups in Co-current Stratified Flow in Inclined Tub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2003, 29(10): 1565-1581.

[2] LUM J Y L, LOVICK JANGELI P. Low Inclination Oil-water Flows [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4, 82(2): 303-315.

[3] LUM J Y L, AL-WAHAIBI TANGELI P. Upward and Downward Inclination Oil-water Flow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2006, 32(4): 413-435.

[4] KUMARA W A S, HALVORSEN B MMELAAEN M C. Single-beam Gamma Densitometry Measurements of Oil-water Flow in Horizontal and Slightly Inclined Pip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2010, 36(6): 467-480.

[5] AL-WAHAIBI TANGELI P.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terfacial Waves in Stratified Horizontal Oil-water Flow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2011, 37(8): 930-940.

[6] DE CASTRO M S, PEREIRA C C, DOS SANTOS J NRODRIGUEZ O M H. Geometrical and Kinematic Properties of Interfacial Waves in Stratified Oil-water Flow in Inclined Pipe [J].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2012, 37(0): 171-178.

[7] NG T S, LAWRENCE C JHEWITT G F. Laminar Stratified Pipe Flow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2002, 28(6): 963-996.

[8] NG T S, LAWRENCE C JHEWITT G F. Interface Shapes for Two-phase Laminar Stratified Flow in a Circular Pip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2001, 27(7): 1301-1311.

[9] XU J Y, LI D H, GUO J, et al. Investigations of Phase Inversion and Frictional Pressure Gradients in Upward and Downward Oil-water Flow in Vertical Pip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2010, 36(11-12): 930-939.

[10] MUKHAIMER A, AL-SARKHI A, EL NAKLA M, et al. Pressure Drop and Flow Pattern of Oil-water Flow for Low Viscosity Oils: Role of Mixture Viscosi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2015, 73: 90-96.

[11] KHALEDI H A, SMITH I E, UNANDER T ENOSSEN J. Investigation of Two-phase Flow Pattern, Liquid Holdup and Pressure Drop in Viscous Oil-gas Flow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2014, 67: 37-51.

[12] EDOMWONYI-OTU L CANGELI P. Pressure Drop and Holdup Predictions in Horizontal Oil-water Flows for Curved and Wavy Interfaces [J].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2015, 93: 55-65.

[13] AL-WAHAIBI T. Pressure Gradient Correlation for Oil-water Separated Flow in Horizontal Pipes [J].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2012, 42: 196-203.

[14] RODRIGUEZ O M, HBALDANI L S. Prediction of Pressure Gradient and Holdup in Wave Stratified Liquid—liquid Inclined Pipe Flow [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2, 96-97: 140-151.

[15] AL-WAHAIBI T, AL-WAHAIBI Y, AL-AJMI A,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low Patterns and Pressure Gradient Through Two Pipe Diameters in Horizontal Oil-water Flows [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 122: 266-273.

王强,张宏兵,潘益鑫,凌燕,刘兴斌,李雷
《测井技术》 2018年第1期
《测井技术》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