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如皋市现代蚕桑技术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更新时间:2016-07-05

进入本世纪以来,农业部大力推行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蚕桑技术推广服务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较大,较为落后,如何实现科普惠农,解决蚕桑技术指导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已成为当今需要攻克的难题。因此,为了实现蚕桑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的稳定发展,增加蚕桑产业在如皋市农业现代化的贡献份额,迫切需要构建现代蚕桑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加快提高蚕桑技术推广面,加快提高全市广大蚕农蚕桑生产技术水平,让广大蚕农足不出户了解掌握市场信息、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加快实现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变。

1 建立现代蚕桑技术服务模式的切入点

现代蚕桑技术服务模式以科普惠农为抓手,以市场要求、生产需要、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服务于蚕桑产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装备蚕桑产业,实现蚕桑业信息化、组织化、一体化、示范化的技术服务新格局。

1.1 以现代媒体为媒介

蚕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导入互联网、移动手机,实行信息服务电信、电话、广播、电视“四电”联动,加速信息入户步伐,构建立体化的蚕业信息传播网络。

1.2 以专业组织为桥梁

建立蚕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实行统一供应蚕种,统一消毒防病,统一小蚕共育,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蚕茧收购,提高蚕桑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制约产业稳定发展的蚕农老龄化问题。

1.3 以优质基地为抓手

以优质茧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广“品种+基地+公司+农户”的产业化形式,形成公司、蚕农互惠互利的共同体,建设一体化市场导向型发展格局。

1.4 以服务体系为载体

通过“四电合一”如皋蚕业信息技术平台建设的推广应用,调频98.3MHZ让蚕业专家与蚕农听众互动,增强信息服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12316”服务热线知晓率、使用率和服务效果得到同步提高;“如皋蚕业服务网”服务功能更强;如皋电视台“农事广角”一月农事早知道以及蚕业专家坐堂办得更完善、内容更丰富。让蚕农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蚕业技术信息服务,加快信息进入千家万户的步伐,有效破解蚕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增加蚕桑产业的生命力,增强蚕桑产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 现代蚕桑技术服务模式的应用

2.1 构建快速便捷技术服务新格局

结合如皋实际,从网络、专家、面上生产采集的蚕桑方面信息,通过电视、电台及时发布,并充实到“12316”热线电话数据语库,实现“四电”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提升如皋市蚕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蚕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蚕桑重点地区劳动力资源与农业生产矛盾突出,现代蚕业服务组织平台的建设,是实现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的转变,是提高蚕业技术服务组织化程度的关键,我们结合本市实际,从蚕农最薄弱的技术环节出发,全力推进蚕业合作社、专业服务队等多种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在全市蚕桑重点村建立村级服务组织,以村委会为依托,建立了蚕桑专业合作社,吸引所有蚕农都加入到合作社,蚕农与合作社之间形成契约式关系,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建立合作社成员档案,根据各自特点、蚕农的需求进行分类,以村级农业技术人员和养蚕能手为骨干,建立专业化服务队伍,开展多种专业化服务。

(2)建立蚕桑“企信通”短信平台。将如皋市各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蚕桑农技人员、各蚕桑村干部、蚕桑科技指导员以及从7万多养蚕农户中筛选全年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1800多名蚕桑科技示范户,纳入蚕桑手机短信平台发布信息范围,分别将他们的手机号码录入信息平台数据库中,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发布市场行情信息、政策扶持信息、桑蚕病虫防治技术、紧急生产技术措施等,满足他们对技术信息的日益渴求,将为农服务深入到千家万户,短信平台的投入使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1)利用电信“12316”蚕业热线,让蚕农及时掌握所需蚕业技术信息。充分利用如皋农村电话普及率高的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通“12316”蚕业一线通热线电话。该热线电话内容丰富多彩,为蚕农提供直接拨号查询、语音提示查询和专家咨询等服务,语音提示查询中包含了桑树培管、养蚕、桑蚕病虫防治以及桑园综合利用等技术。同时开通了蚕桑专家24 h热线电话,养蚕生产期间蚕农如果遇到难题,只要轻轻松松拨打热线电话就可与蚕桑专家交流、咨询,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到所需蚕桑技术、农业政策和蚕茧市场行情等蚕业信息,农民亲切地称之为“贴心热线、解忧热线、致富热线”。

因此,产生了由物流服务集成商、物流服务提供商构成的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用于满足零售商面向客户的个性化、多样化的物流服务需求。由此形成了两级产品供应链与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联动与融合,本文将重点研究两者联动的利益协调问题。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效应,以省蚕桑科技入户工程、市驻点兴园及百名专家兴百村为载体,全体蚕桑科技人员挂钩联系到镇,驻点到园区、村,指导到科技示范户、生产大户,亲自做现场,树典型,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蚕桑重点村、园区、科技示范户既是科技的受益者,同时更是蚕桑科技进步的辐射源,每个示范户必须带到周边10个以上养蚕农户,形成技术共进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示范和互动对话,大力开展多形式技术培训、指导,解决蚕农关心的突出问题,针对蚕桑生产的季期特点,到镇、村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从2010年开始,每年全市科技培训不少于500场次,受训人员达8万多人次,发放《蚕桑科技》、《桑病虫情报》等科技资料及技术明白纸10万多份,深受群众好评。

2.2 构建集约高效型技术服务新格局

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烟气成分复杂,为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SCR系统通常布置在袋式除尘器后端;为增强SCR系统稳定性,通常将袋式除尘器出口150℃的烟气经过烟气再热系统加热至170℃以上,再进入SCR系统脱硝。SCR系统常用的烟气再热系统是蒸汽-烟气加热器(SGH)与烟气-烟气加热器(GGH)+蒸汽-烟气加热器(SGH) 2种方式,通常采用SGH加热烟气,SCR催化剂运行温度为170~200℃;采用GGH+SGH加热烟气,SCR催化剂运行温度为220~240℃。

2.3 构建市场导向型技术服务新格局

近年来,现代蚕桑技术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应用不仅使如皋市广大蚕农能快捷的了解掌握所需蚕桑生产技术知识,促进了全市蚕桑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且蚕茧产量稳定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据2011~2015年定点抽样调查比较,5年每667 m2桑园年均增发蚕种0.26张,产茧增加18.9 kg,每kg茧节约管桑养蚕等可变性成本0.24元,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88620亩次,新增收益14541.469万元,年经济效益2908.294万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12.43。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构建示范引导型技术服务新格局

(3)构建蚕桑专业网络平台。依托如皋农业信息网站,做强蚕桑实用技术栏目。具体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每月将当月蚕桑工作以及生产知识发布在网上;二是将每期的桑树病虫害情报、蚕桑科技通过信件寄到各个蚕桑重点镇的同时及时发布在信息网上;三是将从如皋蚕桑重点镇了解的蚕桑需求信息发布要信息网上;四是遭遇晚霜为害、家蚕中毒等突发事件时,及时将应对措施和处理方法发布在农业信息网上。

3 现代蚕桑技术服务模式应用的效果

为了稳定蚕桑生产,如皋市蚕桑技术指导站与如皋市新丝路茧丝绸公司开展合作,推广“品种+基地+公司+农户”产业服务模式,充分发挥该公司茧站遍布全市重点镇和重点蚕区的资源优势,将基地与茧站对接,形成产销结合的机制,巩固和发展了搬经、江安、东陈等地区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为进一步巩固如皋市优质蚕茧基地成果,通过加大投入,开展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技术服务,推广优良蚕品种,选择江安镇周庄社区为试点,对蚕农实行统一供应蚕种、统一供应蚕药、统一桑园治虫、统一蚕室蚕具消毒、统一管养技术指导、统一蚕茧收购的标准化服务。同时派技术人员驻点进行技术指导,手把手地教给蚕农消毒及饲养技术,使蚕茧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成为能缫出5A、6A级高品位白厂丝优质茧基地,也成为全市、全省、全国的亮点。

掘进机自动导航技术从原理上可划分为3类:基于光电原理的导航技术;基于惯性元件的导航技术;多信息融合的导航技术[3-6]。

3.1 蚕桑生产技术得到快速传输

以驻点兴园、科技入户、百名专家兴百村为载体,以产业需求为目的,建设示范引导型技术服务体系,促进蚕桑新技术的推广,全面提高蚕桑产业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全市蚕桑技术水平。

3.2 蚕桑生产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企业转移,农村栽桑养蚕主要是五六十岁的农民,文化程度决定了他们对蚕桑新技术的掌握程度,通过建立合作组织,让一部分掌握现代蚕桑技术的能手实施专业化服务,解决了部分蚕农因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等因素导致的技术不到位问题,蚕桑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到2015年,全市以蚕桑专业化服务为主体内容的合作社、服务专业队等已覆盖全市蚕桑重点镇、村,共建成各种蚕桑服务组织169个,在全市蚕桑村覆盖率达到96%以上。

3.3 蚕桑优质茧生产基地得到建设

“品种+基地+公司+农户”产业服务模式的推广,将基地与茧站、公司对接,形成产销结合的机制,充分利用好技术、市场、效益优势,达到公司、蚕农双赢,至2016年底,形成了东陈、城北街道、搬经、江安、磨头、石庄、吴窑、城南街道为主体的优质茧生产基地,占全市蚕桑生产规模的95%以上。

3.4 蚕桑实用型机械设施得到推广

通过实施促进了服务组织的建设以及驻点兴园、科技入户等活动的大力开展,集聚了资本和技术优势,增加了科技投入和设施投入,增加了蚕桑实用机械的推广使用,同时也解决了一些机械设施购置成本高、使用率低的问题。至2015年底,全市共推广小蚕共育加温补湿器5200多台(小型可移动),共育测控加温补温降温等设备25台套(固定),电动桑剪3600多台,电动喷雾器4100多台,机动弥雾机980台,专业化治虫机680台,蚕用消毒机330台。

同样利用图1实验平台,还测试了薄膜对出射功率为8.4 W的CO2连续激光的透过率和反射率随辐照时间的变化情况.发现薄膜对10.6 μm远红外连续激光的透过率接近于0,在受辐照的60 s内几乎保持不透,而反射率则会有一定幅度变化,结果如图9所示.

3.5 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得到推广

现代蚕桑技术服务模式的推广,让广大蚕农足不出户了解掌握市场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解决了蚕桑技术指导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提高蚕桑技术推广覆盖面,提高了全市广大蚕农蚕桑生产技术水平,实现了科普惠农。五年来,我们大力推广了“苏秀×春丰”、“苏豪×钟晔”等新蚕品种,大力推广了桑蚕病虫综合防治、小蚕共育自动控制技术、小蚕一日二回育及大蚕斜面条桑育省力化技术、省力化上蔟营茧技术等。同时,针对产业发展的要求,推广适度规模、园区建设等规模养蚕技术。

陆琴,孙锋,高国兴
《蚕桑通报》 2018年第1期
《蚕桑通报》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