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保障武器装备科研试验的顺利有效实施是科研试验后勤职能使命的核心。科学界定和有效提升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对实现科研试验后勤建设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全面推进武器装备科研试验后勤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1 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的含义

1.1.1 核心能力概念的提出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

核心能力最早是针对企业提出来的。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教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企业的核心能力》,首次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其基本观点是“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核心能力概念一经提出,便被美国军方所关注,并被迅速应用到军事领域。尤其是“911事件”爆发后,美国对国家安全概念重新思考,其军事战略及作战思想由原来的“基于威胁”转变到“基于能力”,核心能力理论在美国军事上的应用逐渐发展成熟。

1.1.2 美军后勤保障方式变革与核心保障能力

在军事后勤方面,核心保障能力的提出和发展是与后勤保障方式变革紧密相关的。进人21世纪以来,新的军事思想、作战理论和战术战法,特别是保障对象性质和结构的变化,要求美军对传统后勤保障方式进行变革。美军后勤在提出“聚焦后勤”、“后勤平等论”、“指挥后勤观”、“后勤威慑力”的同时,大量借鉴并运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以及网络经济中的商业运营模式和物流管理理论,先后提出了“以部队为核心的后勤企业”、“以绩效为基础的后勤”、“速率后勤”、“供应链管理”等新概念,对指导军队后勤保障方式变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从“以防万一”到“精确保障”再到“感知与响应后勤”;从“管理补给品”到“管理供应链”,从“功能性管理”到“全寿命管理”,从主要管理“物流”再到主要管理“信息流”,信息社会和新军事变革条件下的美军后勤经历了从“概略保障”到“精确保障”再到“实时保障”的变革过程。

还可以从设计阶段来合理控制建筑结构设计对造价成本的影响。设计阶段需要充分关注建筑物的空间高度、使用功能以及内部平面设计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科学合理设计可以促进结构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在高层建筑中,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多,水平荷载也成为建筑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

1.1.3 科研试验后勤保障特点及其核心能力的内涵

深刻理解核心保障能力科学内涵,除了吸收借鉴以美军为代表的外军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充分认清我军特点:一是平战体制同构。我军科研试验部队一直处在执行武器装备研制试验任务过程中,且高频度、高强度运行态势已经成为常态,科研试验后勤保障体制本身不区分平时战时。二是任务计划可控。战争是敌我双方的较量,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军事后勤保障需要根据敌我双方的共同态势作出快速调整,期间充满着各种不稳当、不确定因素。而对科研试验后勤来讲,其保障任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虽然科研试验本身具有一定风险性,后勤工作需要针对试验进程适当调整保障方案,但后勤保障任务的执行总体上是可控的。

(1)保障物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把保障物资需求作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起点,使所有物资都有与之对应的保障需求,是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后勤保障效益的重要前提条件。(2)保障人员的专业化动态化管理能力。保障人员的专业化动态化管理是指通过对科研试验后勤保障业务内容的专业性划分,建立以专业属性为基础的保障人员管理体系,并以保障任务为中心对保障人员实施动态化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利用的优化组织与配置。(3)保障经费的全程跟踪管理能力。保障经费的全程跟踪管理能力是指从制定经费预算,到经费的划拨、使用、结算、审计等全过程进行跟踪定位的能力。

肝内胆管细胞癌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临床应用氟尿嘧啶、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等药物治疗胆管细胞癌,但总体预后仍不满意。临床亟需新的治疗思路、治疗药物给以突破。

1.2 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的基本特征

精确的科研试验后勤保障需求获取能力,是指以科研试验后勤保障任务为牵引,全面准确及时获取完成保障任务所需要的人员、物资、经费等保障资源的能力。

在国家大力推进“双创”工作、社会逐渐形成创新创业之风这一背景下,做好高校青年工作、为其提供平台,是关系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大事。高校关工委作为关心下一代成长工作的一支独特队伍,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即“五老”为队伍主体,发挥其自身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时空优势、亲情优势,在教育培养青少年工作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但是在青年学生主力已经是“95后”的情况下,高校二级关工委把握大学生时代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特征,搭建平台,发挥老“导师”经验作用,进而构建适应时代发展和大学生需要的思政教育模式,为创新创业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的构成

首先,从题目the Monster来看,学生可能会预测到本文写的是怪物,很少会联想到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

2.1 精确的保障需求获取能力

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战略价值性。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对武器装备科研试验后勤保障具有关键性、根本性、全局性的作用,关系到武器装备科研试验的成败,进而关系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全局。同时,提高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事关科研试验后勤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后勤建设与保障的效率效益。(2)综合集成性。信息化战争是体系的对抗,是综合能力的较量。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的综合集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核心能力本身是由层次更低的基础能力集成而实现的。二是核心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各种核心能力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核心能力体系。(3)延展性。核心能力是一种带有根本性、决定性、全局性的能力,除了具有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外,还能够对非核心能力起到增强与促进的作用。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不仅对科研试验后勤建设发展具有导向与引领作用,而且对后勤工作的全面建设同样具有促进与增效的功能。(4)长期性。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取决于后勤保障长期积累的经验、教训、知识和理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5)动态性。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在保障方式、保障手段、保障环境、保障对象等方面上必然产生新的变化,这就要求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要主动适应发展变化,适时调整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的构成要素。

摇菌山人:把一个缺德草包高富帅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看完之后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对豪门生活的厌恶感。女主角冷清秋在前80%章节中都十分懦弱,但后来展现出的傲骨和勇气实在值得点赞。作者文学水平很高,尤其是一百零七回的书信,既沉痛又掷地有声,读之大快人心。

(1)全面获取保障需求能力。科研试验后勤保障需求的获取,不仅要全面掌握完成保障任务所需要的人员、物资、经费等保障资源,同时还要明确保障对象、保障时间、保障地点等面向保障任务的所有相关信息,从而建立完整的科研试验后勤保障需求体系,确保需求信息的完备性。(2)准确获取保障需求能力。科研试验后勤保障需求的准确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需求要素的准确性,要能够完整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信息;二是需求数量的准确性,要能够准确获取各种资源数量。(3)及时获取保障需求能力。精确获取科研试验后勤保障需求对时效性要求很高。一方面,在获取后勤保障需求的过程中做到及时迅速,为后勤保障工作的后续展开争取充足时间;另一方面,及时对原有的保障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确保后勤保障任务的有效完成。

2.2 精细的保障资源管理能力

精细的保障资源管理能力是实现提升后勤保障效益、提高后勤保障效能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核心能力。提高保障资源管理能力,目的是实现对保障资源的可视化、动态化、精确化、专业化管理。

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可以概括为精确的保障需求获取能力、精细的保障资源管理能力、精准的保障物资配送能力、高效的保障指挥控制能力等四种核心能力,并对每种核心能力又分别建立支撑其实现的子能力,进而设计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核心能力体系。

借鉴以上核心能力的定义,尤其是美军对相关核心军事能力的表述和理解,结合武器装备科研试验后勤保障实际,我们认为,所谓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是指基于平战体制同构、任务计划可控和高新技术密集等特点,在遂行后勤保障任务过程中,处于关键环节并对遂行任务全过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带有根本性、决定性和全局性的能力,是实现持续、并行、聚焦、机动和应急保障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2.3 精准的保障物资配送能力

精准的保障物资配送能力是指按照后勤保障需求,适时适地、适质适量地配置和投送保障物资的能力。一般情况下,科研试验部队部署分散,保障物资配送的压力大、要求高。因此,精准的保障物资配送能力应包括以下内容:(1)保障物资的优化配置能力。保障物资的优化配置是指根据科研试验后勤保障任务需求,基于物资储备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投送途径、费用及风险等条件因素,合理规划面向任务的保障物资调配方案,实现保障物资配置的最优化。保障物资的优化配置能力是实现精准投送的基础和前提。(2)保障物资的多途径投送能力。保障物资的多途径投送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投送手段的多样性,综合利用陆路、铁路、海路、航空以及河运等多种投送方式,努力实现各种投送方式的无缝对接,确保物资投送的连续性;另一个是路径选择的多样性,通过构建基于多种投送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使之在物资投送的过程中能够适应各种情况变化,及时对投送路径进行调整,确保物资投送的可靠性。(3)保障物资的应急调度能力。保障物资的应急调度能力是科研试验后勤保障应急处理能力的核心,是面向突发性后勤保障任务的物资管理能力、调配能力和投送能力的集中表现,是适应任务变化,实现保障物资精准配送的重要保证。

2.4 高效的保障指挥控制能力

后勤保障指挥控制是提高科研试验后勤保障效能,确保后勤保障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后勤保障任务的密集性和复杂性对后勤保障指控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1)后勤保障指挥决策能力。后勤保障指挥决策包括根据科研试验任务制定后勤保障计划、设计后勤保障方案、部署后勤保障力量等。后勤保障指挥决策是顺利开展和有效完成后勤保障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提高科研试验后勤保障指挥决策能力是实现高效的保障指挥控制能力的重要保证。(2)后勤保障组织协同能力。后勤保障组织协同贯穿于科研试验后勤保障的全过程。当情况发生变化,原来的协同计划不适应新的情况时,应及时组织新的协同,始终保持后勤行动的协调一致,以提高完成保障任务的效率。(3)后勤保障应急处理能力。科研试验后勤保障指挥者应根据试验发展变化和后勤保障的现实可能,及时对保障决策及后勤保障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并采取相应的应变措施,如变换保障重点,变更后勤部署,调整保障关系及保障任务,修正保障标准,改变保障方式等措施。

3 提升科研试验后勤核心保障能力的对策建议

3.1 着力构建面向任务的后勤保障需求管理体系

面向任务的后勤保障需求管理是以科研试验后勤保障任务为核心,针对保障任务制定保障需求,并根据保障任务的变化,适应性地调整保障需求,实现对保障需求的标准化和动态化管理。一是建立后勤保障资源标准化体系。要对保障物资的类型、量纲、性能指标等特性,对保障人员的业务类型、专业水平、隶属关系等信息,对保障资金的性质、来源、用途等属性进行量化处理和标准化编码;二是建立科研试验后勤保障任务清单。要对后勤保障任务进行系统分析,将每个类型的保障任务分解为多个“原子型”子任务,并对每个原子任务进行标准化建模,描述原子任务所需的保障资源、对应的保障对象以及保障时间空间要求等信息,从而为迅速获取某一具体保障任务需求提供标准和基础。三是建立动态需求管理机制。针对应急保障任务以及保障过程中的任务调整,要建立基于原子任务动态组合方法的保障需求快速生成机制,要建立与保障任务执行过程相同步的保障需求动态调整机制,从而提高保障需求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动态适应能力。

3.2 不断完善基于信息系统的保障资源管理体系

基于信息系统的保障资源管理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保障资源,在后勤保障需求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对保障物资、保障人员和保障资金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管理。基于信息系统的保障资源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保障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要建立保障物资信息库,对物资的生产、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和状态记录,支持保障物资状态的全网查询和统计,并实现与保障任务物资需求管理的无缝对接,确保物资的使用效率。二是建立基于虚拟组织的保障人员管理系统。要按照业务领域、专业背景和技术等级等建立相应的保障人员专业体系,根据保障任务对保障人员的专业和技术要求,优化配置保障人员,建立面向任务的跨组织的专业保障队伍,实现对保障人员的虚拟动态管理。三是建立保障资金电子化全程跟踪管理系统。基于现有的后勤财务管理系统,规范保障资金的申请、报批、划拨、使用、审计等程序,实现保障资金的电子化流转,建立保障资金信息库,全程跟踪资金的流转情况。

3.3 深入拓展基于军民融合的保障物资投送体系

基于军民融合的保障物资投送体系是以铁路、陆路、海路、航空以及河运等民用交通运输网络为依托,以物资储备基地和科研试验基地为基本节点,构筑一个全程跟踪定位的保障物资投送网络。在此基础上,根据保障任务物资需求和物资储备情况,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物资配置方案,合理规划投送路径,动态调度应急物资,实现保障物资投送的科学性和应对复杂情况的适应能力。一是结合民用物流网络建立保障物资立体投送体系。依托民用交通网络,实时掌握交通网络状况,为优化调整投送路径,全程跟踪保障物资提供支撑;深化与民用物流行业的合作机制,进而缓解保障物资投送压力,提高任务执行效率。二是建立保障物资优化配置与投送路径规划系统。在保障物资投送网络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对象、时间要求,以及保障物资储备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情况等,对保障物资进行优化配置,对保障物资的投送路径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提高保障物资的高效利用和快速投送。三是建立保障物资应急调度机制。针对突发性保障任务,以及试验过程中保障物资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要建立保障物资申报、征调以及后期增补等一整套应急调度机制,确保物资保障的动态适应能力。

3.4 全面建立灵活机动的后勤保障指挥控制体系

灵活机动的后勤保障指挥控制体系是以后勤指挥控制网络为平台,根据科研试验保障任务的需要,以及后勤部队的实际情况,以任务团队的形式构建指挥控制体系。建立灵活机动的后勤保障指挥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面向任务的后勤保障预案管理系统。针对不同保障任务类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后勤保障预案,并根据当前或未来可预见性的任务需求、保障力量、保障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实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调整,实现对保障预案的动态管理。二是完善基于指控网络的后勤保障指控系统。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后勤保障指挥控制系统,基于指控网络,将保障资源管理系统、保障物资投送系统等相关后勤保障信息系统与指挥控制系统对接,使指挥员全面掌握保障物资和保障人员的实时情况,全景掌握保障任务执行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三是建立跨组织跨编制的动态指挥控制机制。定岗不定人,根据保障任务的实际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后勤部队和保障人员执行后勤保障任务,并根据保障预案进行指挥控制协调,做到岗位随任务定,人员随任务走。

参考文献:

[1]廖锡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J].后勤,2006(8).

[2]沈根华.论信息时代的核心军事能力[J].中国军事科学,2011(2).

[3]朱会田.现代后勤装备体系发展研究[D].后勤指挥学院,2008.

[4]The Warfighter's Logistics Combat Support Agency:FY2006-FY2013 Strategic Plan,the Defense Logistics Agency,December,2005.

[5]Office of Foree Transformation of DOD:Operational Sense and Respond Logistics:Coevolution of an Adaptive Enterprise Capability,CONCEPT DOCUMENT(Long Version),6,May,2004.

[6]Jerry Beck,OADUSD,transforming logistics:Achieving knowledge-enabled logistics,April,2005.

[7]苏明兴.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后勤建设的历史经验[J].军事历史,2007(5).

 
丁丁,张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17期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年第17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