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潜意识视域下的茶道情感体验

更新时间:2016-07-05

《中国唐宋茶道》将茶道的概念阐述为“在一定的环境气氛中,以饮茶、制茶、烹茶和点茶为核心,通过一定的语言、身体动作、器具和装饰表达一定思想感情,具有一定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综合文化活动形式。”从该茶道的概念可知,茶道体验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其核心是情感。情感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的关系[1],是个体对外界的调节系统,也是人类潜意识满足与否的反映。一般而言,人类的活动总是趋于满足潜意识,若潜意识得到满足,则生成诸如美感、快乐等正向情感体验[2]。满足潜意识的方式可以是现实中真正满足,也可以是艺术、梦和幻想中的虚拟满足。茶道体验是人们满足潜意识的一种活动,人们在此过程中产生美感与欢乐。

1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对国人潜意识的影响

潜意识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的部分,从属于人的本能。其由欲望所激发,且欲望通过遗传途径得到继承和固化 [3]。荣格结合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因素综合解释潜意识。他以人的社会特质为依据,将潜意识分为“个人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人的心理活动的最底层是“集体潜意识”而非作为个人“情节”的“个人潜意识”。早期种族生产、生活的经验经由遗传保存并得到积累,形成“种族记忆”。这种包含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种族记忆影响了后世人们内心最深层的价值取向,并为人们提供行为依据。因此在人的集体潜意识中,个体受集体制约,社会影响个人心理的发展,“后天”体现“先天”因素 [3]

美籍华人许光烺在《文化与自然》中提出了基于社会文化的人格研究理论。他结合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社会人格论”,阐述了社会对个体人格的影响。在该理论中,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类似多层同心圆 [4]:在这个七层的同心圆中,最里面的第六、七层分别为“潜意识”和“无意识”,即精神分析学派所谓的“潜意识”;第四、五层是“可表意识”和“不可表意识”,是“个人”;最外面的三层则代表“自然、历史和社会”。第三、四层及部分扩散到第二、五层的部分,方是社会文化人的核心本体,即可称作“人”。按照该理论,可以解析社会文化与社会个体心理人格的密切关系。

社会环境因素对潜意识内容形成的影响大致有以下方面:一是源于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影响潜意识;二是个体受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熏陶形成的潜意识;三是个体通过遗传而继承的人类共有的潜意识。此外,中华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大脑结构,从而影响到心理结构;个体通过生理遗传,继承了这种承载着历史文化信息的大脑结构和心理结构,从而使得每个个体的潜意识生理倾向都具有民族特色[5]。虽然每个个体的早期生活和社会环境熏陶等虽不尽相同,但民族历史文化对社会环境和教育等具有广泛的引导作用,因此其对个体也产生普遍影响。总体而言,民族历史文化是影响个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社会的有序发展需要形成自己的社会规则,而人的社会性则要求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个体需遵守这个社会规则才能更好地生存;个体在遵循社会规则的过程中,个体的价值观、人格等必然会被社会规则所影响甚至改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规则的直接体现,并随时随地作用于国人的潜意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压抑、多次重复和权威等途径,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潜意识[2],在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上又形成了本民族特色的心理图式,形成了共性潜意识。

2 茶道基本精神契合中国传统文化

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2015年中国政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经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全民阅读”两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军校学员作为一个担负特殊使命任务的群体,更应该文武兼修,既有过硬的军事技能,还有较高的军事和人文素养。而多加阅读熟悉世界军事名著,是提高军校学员军事素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从获得原汁原味信息的角度而言,军校学员更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加阅读世界军事名著的原著。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主要内容的儒释道思想,内化为民族性格特征,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潜意识。国人潜意识发展过程中,儒释道思想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国人的心理人格结构,进入潜意识。在体悟茶道中,人们会受到带有儒释道思想主张或者价值取向的茶事环境所感染,而这思想主张或价值取向在人们成长过程中早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人们的潜意识。因此,在体悟“和”“静”“雅”等茶道思想中,茶道的思想主张或价值取向满足了参与者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契合了人们的道德欲望、美的欲望或者认知欲望,引起情感共鸣。在此过程中,人们感受到美感与愉悦,引发正向的情感体验。

为了在将来实验中更好的识别和研究第五主族原子(N、P、Sb、Bi)替位掺杂对砷烯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影响,模拟计算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图像,如图5所示. 在1 V的正偏压条件下,其STM图像较容易识别,并与其晶体结构相对应. 从图5可见,4种不同的掺杂晶格的STM图像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为实验时辨别砷烯材料中的这些杂质提供了参考.

1942年,赵欣伯夫妇携其独子赵宗阳回国生活,再未返回日本。1951年,赵欣伯去世后,赵碧琰与在日的财产托管人失去联系。直至1964年,她才重新向日方提出了收回财产权的请求。这时她才得知近几十年内原来已经有20余位自称为赵欣伯家人的“权利人”向法庭主张过这笔巨款。

3 在茶道体悟中得到正向的情感体验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Supercritical Working Fluid Brayton Cycle ZHENG Kaiyun(42)

3.1 茶道之“和”满足国人潜意识

著名美学家周来祥认为和谐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华文化是一种泛“和”文化,“和”的思想始终伴随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世俗生活,并已进入人们的潜意识。在甲骨文中,“和”的字形与演奏乐器相关;《尚书》记载:“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和”体现的就是音乐的和谐;西周时期,史伯提出“以他平他谓之和”,认为不同事物的结合才能协调发展;而在《礼记·中庸》中提出“中和”的概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中和”是自然界和社会共同的规律,能达到这种和谐状态,万物就会得到共同发展;此后,“中和”的思想向艺术延伸,如《文心雕龙》等著作;至宋明理学,“中和”思想从哲学艺术走向世俗生活。道家也十分重视“和”。《道德经》中提出“贵在守和”“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等观点。佛教也强调“和”。释迦摩尼倡导“中道”,主张人们和睦相处。“和”本质上是一种“共存机制”,是有益于人们生存的。因此,“和”的理念顺理成章进入人们的潜意识。

不同人对茶道精神有不同理解。日本学者认为日本茶道是饮茶与“侘”观念的结合,如久松真一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总和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和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9]。中国有很多学者对茶道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吴觉农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10];丁文认为饮茶有两个目的,一是物质的,止渴、疗病、强身;一是精神的,传播文化,修身养性,教化熏陶,所以他认为茶道是一种文化技能,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手段[11]。以上关于茶道的理解因观察角度不同而详略不同,但均侧重精神享受和哲学层面。结合茶叶的自然属性、茶艺的艺术特性和茶道的哲学属性,可至少总结出三个最重要的特征:和、静、雅[12-13]。这三个特征均与儒释道有直接的联系。

中国茶道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儒释道思想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丁文在《茶乘》中认为:大唐士子——三教合流的推动者,其儒学根底通常较为深厚,他们有的是纯粹的儒者,有的自儒入道、入佛,有的杂糅三教。唐朝茶风风靡之时,他们受此影响并参与茶事,同时将自身受到儒释道影响的思想和理念灌输到茶事中去,并以此规范茶事。如此,儒释道思想便水到渠成地融入到唐朝茶文化,唐朝茶文化由此也构成中国茶道的“形而上”的主体[8]。在上千年的演化过程中,茶道的基本精神风貌始终未发生大的变化。在体悟茶道的茶事活动中无论是环境氛围还是语言、器具、装饰或身体动作,人们都能感受到儒释道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

“静”是道家的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德经》:“不欲以静,天下自归正”,老子认为人欲望少则心静,天下就自然会安定;庄子也强调“静”。《庄子.天道》提出:“以虚静推与天地,通于万物,此谓之天乐”,即进入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需有虚静的心态。此外,儒和佛思想中也蕴含着“静”,如荀子的“虚壹而静”,禅宗讲究通过静虑追求顿悟,即“静坐”[12]。赖功欧先生认为人性中有“静、清、虚、淡”的一面[7]。儒释道思想之“静”结合人性中的“静”,“静”因此顺其自然成为潜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语堂认为,儒释道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其中,以儒家世俗思想为主体、道家遁世思想和佛教神学思想为补充 [6]。儒释道思想深刻地影响和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包括茶道在内的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风貌。关于儒释道思想与中国茶文化的关系,正如赖功欧在《茶哲睿智》中所述:“儒释道都与中国茶文化有甚深关系……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7]

3.2 茶道之“静”满足国人潜意识

中国茶文化“和”是传统“和”文化以茶为载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以茶叶生产及相关的茶事活动为依托,并结合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儒释道思想,形成了自身的哲学内涵。它反映并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诸方面的和谐关系[14]。茶叶不论自然属性还是茶具选择、饮茶环境设置等均体现“和”的特点。性中和的茶结合中国“中和”的文化及茶艺表演中茶具、表演和环境使人们不难在茶事活动中体悟出茶道之“和”。这样,人们在体悟茶道中,“和”之思想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出来,使得茶道体悟者产生共鸣,满足了人们潜意识。同时,人们还生成美感,获得愉悦的享受,进而产生正向的情感体验。

人们在长期接触茶叶的过程中已然发现茶叶“静”之属性。三国时期吴普在《本草》中记载:“苦茶味苦寒……久服心安益气”。深受儒释道影响的文人发现茶叶“静”之自然属性与儒释道思想和情趣有共通之处,以这些文人为主体而发展而来的茶道便包含了“静”的思想。中国文人历来强调茶之“静”,“静”也成为人们对茶的主要印象之一。在茶事活动中,人们通过细腻、繁琐的流程和规则,并结合相应氛围的音乐,使人逐渐心静。因此,人们体悟茶道“静”也满足了潜意识中的“静”的需求,产生了正向的情感体验。

3.3 茶道之“雅”满足国人潜意识

“雅”的审美观,发源于先秦文化[15]。“雅”是在“和”“静”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神韵和气质 [16]。“雅”是儒家的主要概念之一。《尔雅》中对“雅”的定义为“雅,正也”。“雅”的本意是高尚、美好、规范和正确等。儒雅也是文人在审美实践中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

可是“偷情”两个字还是狠狠地刺中静秋。事实上,假如没有楚墨的死缠烂打,现在,他们完全可以当着念蓉或者萧健的面,毫无顾忌地开着彼此的玩笑。

茶与儒家的“雅”具有共通之处,《大观茶论》中将茗饮称为“雅尚”;在佛家看来,禅茶文化的核心可以归纳为“正、清、和、雅”。儒雅并非仅仅是茶事活动的一种外在的表象特征,它是与审美对象(茶艺)的客观属性(清静)和审美主体(茶人)的主观修养(中和)密切相关而呈现出的美学特征[12]。茶艺师在茶艺表演中通过肢体语言所表达的也均为“雅”的气质。因此,人们在体悟茶道中,茶道之“雅”在满足人们潜意识中对于“雅”的需求外,还能体验到浓郁文化韵味的儒雅之美,使人产生正向的情感体验。

4 结语

虽然茶道体悟者由于其个性、年龄、生活的区域社会环境等不同造成潜意识存在差异,但由于共同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人们的共性潜意识仍具有普遍性。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茶道体现的基本精神风貌满足人们的潜意识,因此人们能够在茶道体悟中得到愉悦的享受和正向的情感体验。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冲击也不断加重,由此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潜意识。为此,茶文化应根据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潜意识需求,这样方能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发挥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厚道.心理学概论(2)[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国芳.艺术接受的心理—生理学深层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 2006.

[3]胡义成.中国地域文化:作为“集体潜意识”系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2004, 27(1):35-39.

[4]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5 ]董建新.潜意识的形成与作用[J]. 现代哲学, 1995(04):81-83.

[6]姚传德.林语堂论儒、释、道与中国文化[J]. 苏州大学学报,2005(02):109-112.

[7]赖功欧.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9.

[8]丁文.茶乘[M]. 安康:陕西省安康市第一文化馆, 1999.

[9]久松真一.茶道の哲学[M].講談社学術文庫, 1987

[10]吴觉农.茶经述评[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11]丁文.中国茶道[M],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8.

[12]陈文华.中国茶道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0.

[13]陈梧桐.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中国茶文化——读《长江流域茶文化》[J].农业考古, 2005(04):219-221.

[14]孙嘉. 论中国茶文化的“和”思想及其启示[D]. 西安:陕西科技大学, 2016.

[15]吴雪美.“雅”与儒家诗学之教化观念[J].长治学院学报,2014, 31(4):59-61.

[16]卢益飞.茗香雅韵, 修身养心[J].青年文学家, 2010(14):185.

雷郑延,詹丽玉,蒋慧颖,马玉仙,高水练,杨江帆
《茶叶通讯》 2018年第1期
《茶叶通讯》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