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以强化监督促进党风建设常态化

更新时间:2016-07-05

强化监督与党的作风常态化机制建设的关系

(一)作风建设运行规范化离不开监督。大量领导干部违纪事实证明,领导干部不良作风出现与权力失去监督密切相关。孟德斯鸠说过: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一旦失去监督,不良作风就会出现,“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进而产生腐败。因此规范权力运行,不仅要进一步改造权力观,完善规范权力运行的体制和机制,更要强化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首先,国内企业在沿线国家的主要投资去向就是投资期长、回报较慢的中长期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企业所得税法仅允许5年的结转期,漫长的海外投资往往导致无法抵扣的税额累计得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无法抵扣而内化为企业的成本。

(二)作风建设执行有效性离不开监督。要长期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必须有好的制度作保障。早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就鲜明提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特别注重用严明的纪律取信于民,形成了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度一经形成,关键在严格遵守。

(三)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离不开监督。自律是一种修养,是廉洁从政的铺路石。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章要求,自觉践行中央规定,体现的是干部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自警自律,慎独慎微。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按照十九大精神要求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主动接受监督。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牢固树立严是爱、宽是害的意识,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监督管理,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当前党的作风建设中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作风建设落实效果不明显,接受监督意识需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虽然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以来作风建设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例也时有发生。比如有的单位依然存在变相公款消费的情况;有的单位滥发津贴补贴;有的单位私自组织工作人员公款旅游等等。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不少单位认为抓作风建设是纪委的事,主体责任意识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对“一岗双责”意识淡薄;不少干部群众缺乏监督的责任感和主动监督意识;也有不少领导干部从思想上不愿接受监督,虽然近些年随着党风廉政形势要求不少领导干部接受监督意识有所增强,但认为监督是增加工作麻烦、不信任等情况也是有所存在的,对监督工作认识不够。凡此种种。

(四)当前作风建设监督过程中难以发现问题线索,监督实效性还有待提升。虽然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监督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采取了诸如明察暗访、提醒教育、督察督办等多种方式,但实际工作中纪检部门还存在作风建设监督过程中不能有效发现线索、线索渠道来源单一、停留在等群众的举报主动上门等情况和现象。当前纪检监察机关作风建设相关问题线索主要来源于来电、来信、来访、网络举报等渠道,一些举报信线索笼统,可查性不强,难以发现有效问题线索,开展进一步的调查核实工作。在作风建设监督过程中,监督方法和手段不足,监督办法不多,通过监督主动发现的问题就少,常规监督多,有针对性的专项监督少;被动监督多,发现问题的主动监督少,监督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液压系统的散热方式为发热源(泵、阀、管路)的散热和油箱的散热。系统产生的热量一部分散热到外界环境中,剩下的热量留在系统中使液压油温度升高[6]。油箱为液压系统的主要散热方式,油箱散热由自然对流换热和热辐射两部分组成。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监督意识。针对目前存在的有的党委没有把党风廉政责任当作分内之事要强化“两个责任”意识的情况,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必须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抓党风廉政建设是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承包地,责无旁贷。针对党员干部接受监督意识不强、对监督认识不到位等现状,切实加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廉洁自律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树立适应经济的社会发展要求的、民主的、高效的监督氛围。要通过监督工作成果,取信于民,提高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使干部群众体会到监督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监督对于作风建设、对于消除腐败的重要价值,进而关注监督工作,参与监督工作。

(二)当前对作风建设监督制度的系统性、关联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目前党内制度从单个来看都非常清晰,但从多个文件整体来看,不乏文件打架现象。这边是严禁如何如何,那边是事物在发展,可以如何如何,使得监督的制度边界不清晰,体系有冲突。一些制度具体条款规定不太精准,用词定性而非定量,如“造成恶劣影响的”、“情节特别严重的”、“一般不得”等等,弱化了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加人为因素,影响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目前专门针对作风建设开展监督检查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对作风建设有效性执行过程中“监督什么、怎么监督”没有明确界定;八小时以外的作风问题如何进行监督等等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加强监督促进作风常态化机制建设

(三)当前对作风建设监督的渠道还有待畅通、监督方式还不够丰富。当前,对党员干部的作风监督已形成立体式的监督体系,既有党内监督,也有党外监督;既有主管部门的监督,也有新闻媒体的监督;既有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也有人民群众的监督。貌似条条大道通罗马,实则不然。由于党务政务公开不充分,决策议事不透明,非“局中人”经常是语焉不详,能真正有效监督的事项少。又由于怕信息泄露、怕官官相护、怕打击报复,怕伤和气,怕惹麻烦,不敢不愿进行的监督也有之,致使部分监督渠道实效性差。监督过程中不乏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监督方式不够多元,尤其针对作风问题的特点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多样性的监督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虽然,近年来巡视制度、派驻制度、空降制度等制度的实施,对“一把手”监督问题有较大改善,但对“一把手”作风问题的监督力度仍需加大。

(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科学严密设计监督管理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之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强作风建设根本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尤其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相关制度安排,为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打牢基础。

(三)畅通监督渠道,健全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健全监督网络,加强各方监督,使各种监督形式互相补充、协同作战,形成一个系统严密、立体式的监督网络。要建立巡视巡查制度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实现全覆盖要求,用好巡视这把利剑。加大阳光行政力度,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坚持和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并进行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就主要领导干部个人监督而言,探索实施县处级以上主要领导干部任前、任中、离任个人重大事项申报并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质询,发挥好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和同级相互监督等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要更加重视群众监督工作。要尽早推进并通过立法程序出台《群众监督条例》,明确普通群众在监督工作中的权利、义务;保证普通群众参与监督的权益保障,消除参与监督工作顾虑。

“救死扶伤,是我们救护队员的职责,没有不方便的。”李晓英一边利索地替陈山利处理手上的烫伤,一边回答恭建兵,“你哪儿受伤了?快让我看看!”

(四)突出作风问题整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要加强督查督办。要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基层意见最大的问题改起,从群众要求最强烈的事情做起,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一个一个加以整改,并请群众予以监督,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加大整改力度,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找准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持之以恒,久久为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第一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1

[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周萍,陶于祥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年第9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