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更新时间:2016-07-0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属于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其在恶性肿瘤中占比约为0.3%,在成年人白血病中占比约为20%,临床表现以贫血、反复感染、出血为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故临床上需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行积极治疗[1-2]。近年来,甲磺酸伊马替尼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逐渐得以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为此,针对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比较,具体可见下文报道。

用语言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在学习使用这种语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教室参加有意义的互动互动。增加学生发言时间,减少教师发言时间。这种交流也包括适当的母语及语码转换等,这些主要是帮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教师用母语发出指令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尽力减少使用母语和语码转换。学生如果能较多地使用目标语讨论学科知识内容,则教学目标相对较好地实现了。

“互联网+教育”为民办高校教育打造优质教学品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无限可能,民办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时机,迎接挑战,只有这样才能顺应高校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培养出优秀的民办高校毕业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选取该阶段内在本院治疗的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骨髓象、外周血象等检查,明确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排除药物过敏患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本研究在患者知情同意后开展,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从农业时代到机械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我们今天正处于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的交汇口),越来越多种类的劳动逐渐被技术替代。这对就业有什么影响呢?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经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累及骨髓和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其临床特征以不成熟白细胞增多为主,不成熟的白细胞在患者骨髓内聚集,对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产生影响,导致患者出现感染、贫血、出血等症状,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其在慢性期的进展缓慢,一旦发展至加速期,其病情进展快速[4-6],因此,临床上需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行深入研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以延缓其病情进展,尤其是在加速期、急变期,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十分重要。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皮疹、恶心呕吐、下肢水肿、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其中,疗效可划分为完全缓解(治疗后,白细胞计数降至10×109/L以下,血红蛋白水平增高至100 g/L以上,骨髓中未见Ph+细胞)、部分缓解(治疗后,临床表现、骨髓象、外周血象中至少有1项符合完全缓解要求,骨髓中Ph+细胞不足35%)、未缓解(治疗后,临床表现、骨髓象、外周血象中均不符合完全缓解要求,骨髓中Ph+细胞达到35%)[3],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免疫功能指标包括T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NK细胞数值,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生存质量评分采用GQL-74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项目,单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越高。

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注意监测血常规。

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口服,慢性期患者每次400 mg,每天1次,于早餐后30 min服用;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每天1次,初始剂量为400 mg/次,如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可在1周内将给药剂量增至600 mg/次。

2 结果

2.3 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objective remission rate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项目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未缓解客观缓解率比率(%)13.33 63.33 23.33 76.67a对照组(n=30)例数2 13 15 15比率(%)6.67 43.33 50.00 50.00观察组(n=30)例数4 19 7 23

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中共有女18例、男12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6.45±13.29)岁;观察组中共有女17例、男13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45.94±13.4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观察组(n=30)例数项目皮疹恶心呕吐下肢水肿肝功能异常总发生率发生率(%)3.33 6.67 0.00 3.33 13.33a对照组(n=30)例数44121 1发生率(%)13.33 13.33 3.33 6.67 36.67 12014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76.67%,对照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0.00%,经比较,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3 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x±s) Table 3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indexe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CD4/CD8项目CD3+(%)NK细胞(%)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30)35.43±5.93 43.12±7.58a 1.05±0.18 1.27±0.24a 30.29±3.58 35.07±4.20a观察组(n=30)35.61±5.86 51.84±8.65ab 1.09±0.19 1.53±0.28ab 30.47±3.35 39.78±4.51ab

2.4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x±s) 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项目躯体健康(分)心理健康(分)物质生活(分)社会功能(分)观察组(n=30)73.25±7.85 89.47±8.69ab 68.86±6.74 84.56±8.21ab 71.37±8.04 88.16±9.24ab 68.07±7.64 85.46±8.95ab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30)72.73±7.42 80.58±7.93a 68.35±6.90 76.72±7.82a 71.08±8.21 79.28±8.57a 67.59±7.19 75.92±7.85a

3 讨论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分期选择相应的化疗药物治疗,慢性期选择干扰素、羟基脲治疗,加速期和急变期采用VMP化疗方案(长春新碱+6巯基嘌呤+强的松)治疗。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张根据其病情分期治疗,慢性期治疗目的以控制疾病进展、维持血细胞正常水平为主,加速期和急变期的治疗目的则以清除白血病细胞、促使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为主,多采取化疗治疗,但其疗效并不十分理想[7-8]。近年来,甲磺酸伊马替尼逐渐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该药物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作用于白血病病毒癌基因激酶,阻断其ATP结合位点,对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予以有效抑制,进而对粒细胞的增殖进行抑制,同时,由于甲磺酸伊马替尼具有高度选择性,可有选择性的作用于癌基因激酶,对正常细胞的生长不会产生干扰,安全性得到保障[9-10]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且在治疗后,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其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促使其临床症状缓解,有利于延缓其病情进展,且安全性可靠。

(1)子宫内膜息肉病理基础与造影表现。子宫内膜息肉是导致阴道异常出血的常见原因,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子宫局部病变。子宫内膜息肉为位于子宫内膜底层出现的局限性增生,向宫腔突出,有长短不同的蒂,其内有血管。病理检查证明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厚壁血管、内膜腺体和致密纤维组织3种物质的混合物,属于少血供病变。彩色多普勒检查时,子宫内膜息肉在某些时候和黏膜下肌瘤及其他病变难以鉴别。本研究中的7例子宫内膜息肉造影剂消退和增强相比子宫肌层晚,同时分布稀疏、不均匀,比肌层增强强度略低,反映了子宫内膜息肉少血供的特点。

产品策略:神农谷旅游区以自己的核心吸引物为基础,应开发多种旅游产品,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例如在秋冬季人数比较少且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开展观光旅游+体育探险的组合,在春秋气温比较舒适的时间开展康养+研学的组合方式[7-8]。

综上所述,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还可有效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阿荣.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6例[J].中国药业,2013,22(19):99-100.

[2] Sun J,Wang Z,Luo Y,et al.Prolonged survival with imatinib mesylate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and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de novo Ph+acute myeloid leukemia[J].Acta Haematologica,2012,127(3):143-148.

[3] 吴健晖,林丽娥.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晚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7):522-524.

[4] 朱晓明,程辉,游泳,等.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4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2):95-96,118.

[5] 黄琴,刘虹,李燕,等.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早期效果[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6,28(12):811-814.

[6] Yhim HY,Lee NR,Song EK,et al.Imatinib mesylate discontinu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who have received front-line imatinib mesylate therapy and achieved complete molecular response[J].Leukemia Research:A Forum for Studies on Leukemia and Normal Hemopoiesis,2012,36(6):689-693.

[7] 吴东升,王前,丁茜,等.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32):134.

[8] 杨艮平.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措施[J].当代医学,2017,23(3):148-150.

[9] Kim JH,Song M,Kang GH,et al.Combined treatment of 3-hydroxyflavone and imatinib mesylate increases apoptotic cell death of imatinib mesylate-resistant leukemiacells[J].LeukemiaResearch:AForumfor Studies on Leukemia and Normal Hemopoiesis,2012,36(9):1157-1164.

[10]张雪飞.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6):43-45.

顾丽丽,何涛,王涛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5期
《当代医学》2018年第1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