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吉林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理论和战略导向

对于如何缩短文化产业的发展差距。利用现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性发展思路。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存在一群有关联的产业部门和相关机构;这种相对的集中是因为这些企业和机构有一定的共性或者互补性;产业集聚会使集聚区域内的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同时产生对外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这一术语一般多用于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中,管理学则多用“产业集群”,而经济地理学多用“产业综合体”。不同的称谓在其学科领域内都有各自的侧重。在文化产业领域往往是“文化产业集聚”和“文化产业集群”两个概念等同并通用。

“集聚”和“集群”两个名词的内涵还是不尽相同的。“集聚是指产业在空间上集中的过程”“产业集群是指大量的专业化的产业或相关性、支持性的企业一级机构在一定范围内的柔性集聚并结成合作创新网络。”进而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高级阶段。”[1]

在学理的分析上二者确实存在不同:集聚侧重于空间上的集中,集群侧重于区域内企业和机构的合作;集聚的优势重点在于运输、原材料价格等成本的减低,集群的优势重点在于信息沟通、创新等竞争优势的获得。从产业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遵照市场规则而产生的产业集聚必然会造成集聚区域内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宏而观之,除非存在外在的强制力量,产业集聚的过程必然会存在产业集群的形成,“集聚”和“集群”实际上是同一过程。

韦伯在1909年的 《工业区位论》一书中,从工业区位理论出发,第一次解释了产业集聚的现象,并建立了产业区位理论,该理论是最早的关于产业集聚的系统理论。韦伯认为,产业集聚分为简单扩张阶段和现代化建设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企业对于交易成本敏感,自身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水平较低,自身规模的简单扩张引起了产业的集中化趋势;在第二阶段,大企业会将产品的生产地点集中在某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之内,这就引发了更多的同类企业不断在该地区集聚,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是为这一个大企业提供配套的零部件和元器件,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就发展成为大规模生产的经济优势。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主要取决于技术设备的发展、劳动力组织和配套条件的成熟、完善的市场化机制、经常性开支成本的降低 [2]

文化产业集聚是指在文化产业领域,在一定的区域内,众多独立而又有关联文化企业,再加上大学、科研机构等支撑部门,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合作而形成的产业组织。一般认为文化产业的集聚是受到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动力驱使而形成的。内部动力包括产业知识学习的愿望和参与产业创新的愿望。产业集聚区内部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企业之间、企业核心成员之间、辅助研究机构之间联系密切,相互的了解与学习造成了知识与技术的扩散要远远快于非集聚区。同时集聚区内由于竞争压力大、资讯畅通加快了创新速度,使企业竞争的层次更高,区域竞争力也就更大,形成集聚区内部的多赢。外部动力包括低交易成本、上下游产业链密集、区域品牌效应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因此,产业集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吉林省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园区——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2004年至2012年,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五批共计269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吉林省拥有8家,分别是吉林省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吉林歌舞剧团集团有限公司、中筝文化集团长春光明艺术学校、显顺琵琶学校、吉林省宇平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吉林省禹硕动漫游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林田远达形象集团有限公司和长春知和动漫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12]

首先,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要与城市功能转型相结合”[3]。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特别需要所在城市提供的外部资源,包括物质上的公共基础设施、流动人口、交通网络等;制度上的商业资讯、市场、政府软环境等;精神上的区域文化氛围、教育水平等。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战略必然根植于城市功能的转型和自我定位。

第五,文化产业统计严重滞后,缺少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权威数据,文化产业的动态分析和科学决策受到很大影响。

最后,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要形成区域的组织构架和创新模式。引领集聚区内部的企业和个人释放创新活力,带动周边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使集聚区具有旺盛的创新能力和独具一格的竞争优势。

在宏观层面上,必须要解决战略方向和管理机制的问题。

第三,骨干企业的产业带动性差。小微企业活跃度不足,表现为“小、散、弱”,缺少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文化产业发展地域不平衡。市、县之间文化产业发展差异较大,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发展较快,县城发展较慢。

在t=0时刻,假设团队A为LT和FT的概率相等,则在第i次维修中,团队A负责的运行单元数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二、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探析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人口2753.32万人。2015年,吉林省GDP总量为1.406313万亿元 [5],排名全国第21位,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470亿元,占GDP比重3.6%[6]

为发展文化产业,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在 《吉林省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改革和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 《吉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提速计划,发挥吉林文化知名品牌效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重点产业,形成具有吉林特色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产业……,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以上。”[7] 《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 (2011—2015年)》把文化产业列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2013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 《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集聚等十大方面、三十五个要点上给予优惠政策。

文化产业集聚区内部企业的关系可以分为垂直关联型、水平关联型和龙头企业带动型。垂直关联型是指上下游企业由于产业链的合作关系而形成的集聚;水平关联性是指生产和经营大致相同产品的同一产业群体的集聚;龙头企业带动型是指一个核心的大企业带动与其相关联的小企业向它集聚而形成的集聚区。吉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多为龙头企业带动型,特别是由于传统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而使其形成了带动性的龙头企业,囿于传统政绩思维,这种龙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无法生产出高品质、高利润的文化产品,也无法带动小微企业发展。

量测更新过程为:对Pk|k-1作Cholesky分解,得到Sk|k-1,进而得到令i=1,2,…,2t,选择容积点为权重计算量测预测:

在土木工程建设结构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结构方案整体性比较差的问题尤为突出,不能对土木工程建筑整体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结构设计时产生零散问题,让许多区域设计规划出现各为其主的现象,致使土木工程建筑不具备整体性,完成的建筑本身会表现出一些特别明显的缺陷。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整体形不强,不仅会在结构自身各个组成部分带来缺陷,还会使土木工程建筑整体与建筑周边造成不协调现象,会降低居住者生活幸福感,导致土木工程建筑本身不能得到长久发展。另外,这些问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人文损坏、能源浪费等不良影响。

虽然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跨越前进,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吉林省与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省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产业内部的体制、机制仍存在大量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痼疾。一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主体任务虽然已经基本完成,但是一些政策没有完全落实,某些遗留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部分关系尚需磨合理顺,文化企业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尚需完善,如何发挥新的体制、机制优势,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改革来加以解决。

治疗前,2组患者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本体感觉评分、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4周治疗后,2组患者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本体感觉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第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274亿元,还不足辽宁省的一半,GDP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9个百分点 [9]。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2013年发布的 《201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 (CCIDI)》显示,2009-2011年吉林省CCIDI指数排名分别在全国的第18位、17位、21位,稳定处于第三梯队中游水平 [10],产业增长乏力。贾斯汀·欧康纳文化传媒和创意产业研究中心2012年发布的 《我国31个省市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显示,2010年我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23位 [11]

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会提高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是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手段。

对标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阐明的选人用人方针原则和本质要求,针对系统内存在干部梯队结构不合理,年轻干部培养力度不够大等问题,及时发现、合理使用、科学配备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第四,文化专业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人员队伍整体水平较低,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

其次,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必须“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4]。劳动分工才有效率,才能增进国民财富。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才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解决长期发展的问题。要战略性的把区域文化产业集聚嵌入到国际文化产业价值链之中。

三、吉林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趋势与特点分析

目前,吉林省文化产业出现了集聚发展的趋势,在地域分布上出现了明显的条块划分。长春市、吉林市两个中心城市成为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延吉市及周边城市成为了区域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串联起吉林省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带。吉林省还存在以长白山、白山市、通化市为核心的森林特色文化旅游带,促进人参文化、松花石文化、高句丽文化等的发展,包括旅游产品、演艺娱乐、休闲度假等产业;以松原市、白城市为核心的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带,促进蒙古民俗文化、渔猎文化、湿地生态文化等的发展,包括生态环保、湿地旅游、野生渔猎产品等产业;以四平市、辽源市为核心的满族特色文化旅游带,促进满族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发展,与辽宁省满族自治县联动,包括特色旅游、演艺娱乐、影视创作等产业的三大文化产业带。

推动文化产业集聚也是培育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手段和方式。“从文化产业贡献值的绝对值和相对比重的角度看,文化产业对GDP贡献值越大的国家,恰恰是文化产业集群比较发达,产业集聚度比较高,产业集群对地区和世界辐射力比较广泛的国家。”[3]要通过一定的战略手段,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

截至2012年,“全省共有60家文化产业园区和23家文化产业基地,其中投资超10亿元的园区达14家”“重点规划建设了一批特色文化创意园区 (基地)、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文化遗址公园和文化商业街区。”[13]拥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6个,分别是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长春东北亚艺术中心、通化文化产品交易市场、长白山奇石文化城、吉林青年创业园和四平动漫基地。对8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8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统计,长春市独占21家,集聚效果明显 [14]

2011年长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29.93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7.4%。第二位的松原市只有31.89亿元。九个市州中,四平市、吉林市在20亿元以上,通化市、延边州、辽源市在10亿元以上,白山市、白城市都未超过10亿 [15]

吉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重硬件、轻软件,集聚区成为硬件堆积基地,盲目批地盖楼,而忽视软件建设,筑巢引不来凤,造成了大量固定资产投入闲置,后期维护问题巨大,更无法获得投资回报;盲目规划产品,缺乏科学有效的市场需求调查,科技力量薄弱,无法推出大众喜闻乐见、知识含量高、利润独占性强的极具地域代表性的拳头产品;产业链配套差,缺乏整体规划,造成一个园区一家企业,自己配套自己,失去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甚至还存在借文化之名“圈地盖楼”,把文化产业集聚区变相开发为房地产项目的倾向。这些现象表明,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集聚战略有待进一步明晰,管理机制仍需进一步理顺。

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政策主导型和区位诱导型。政策主导型是指文化产业集聚是政府战略规划的结果,同时也会附带一些倾向性的扶持政策。区位诱导型是指一个区域凭借得天独厚地拥有某种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而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吉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明显表现为重视政策主导,轻视区位诱导,政府指向哪里,集聚区就开向哪里。导致缺乏产业配套,形成投资闲置,造成盲目建设。

十年来,吉林省文化产业上升为新的战略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持续繁荣发展。“全省建成了以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知和国际动漫产业园、吉林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园区12个,在推动我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8]

四、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思考

为了实现吉林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努力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针对吉林省文化产业目前的整体发展情况、集聚趋势与存在问题,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产业集聚发展建议如下:

2.4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清IL-6、IL-8、IL-10水平的升高与TNF-α呈正相关关系(r=0.553、0.751、0.662,P<0.05)。

在战略方向上要首先认清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外国文化产业集聚“经历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文化区的创建、旧式建筑和遗迹的重新利用以及多样化和数字化的文化集群趋势四个阶段。” [16]作为经济后发地区,我省的文化产业集聚区面临着迭代发展的挑战,必须以国际最先进文化产业集聚区为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吸收先进经验,自身定位要有足够的高度和远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功能转型战略,突出城市的文化中心功能,由“生产型”城市转化为“创意型”城市,以文化产业集聚区为中心布局相关产业。实行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分工战略,以国际大分工为视角,寻找适合吉林省的产业链位置,尽量谋求利润率较高产业链位置,而避免高人力投入、高污染、低利润的生产环节。实行创新型的组织构架模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创新、创业平台。

在解决管理机制问题的态度上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扫除不适合市场和文化发展的管理症结。政府对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管理机制要由“办文化”转换为“管文化”:对文化产业的管理要逐渐放开有形的手,多使用无形的手,在市场的竞争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无形的手主要体现在完善落实公平合理、公正透明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避免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切实实行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体制改革。加强软环境建设,因势利导,结合本地文化资源,使适合本地区优势条件的文化产业集聚区脱颖而出。创办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组织,理顺政府和行会的关系,形成政府拨款和监督,行会操作产业扶持具体工作的新模式。同时,绝不能放松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扶持,政府要不断提高文化事业投入的力度,保障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福利性供给。

在微观层面上,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实施人才战略: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既需要文化生产者,也需要产业经营管理者,既需要引进高端人才,也需要培养一线工作人员。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发展高等学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给予额外的招生名额和配套资金。二是引进国内外文化产业界高端人才,给予人才落户、住房、金融优惠政策。三是加强文化产业从业者培训,委托相关高校承办主题培训班,补贴培训费用。

淡蓝的天、橙色的阳光、温和的风、眼前散发青春气息的女孩,我仿佛是要出发到远处旅行,而不是要到学校上课。

同时,在国家现代林业湖北东宝森工科技产业园基础之上,当地新增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建材产业园,顺应了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增强了产业发展带动功能。2016年,东宝区绿色建筑建材家具产业成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吉林省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以北京798、上海田子坊、伦敦西区等国内外一流文化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建立具有高竞争力的文化集聚区品牌。在城市规划上,要特别照顾到传统建筑群和自发形成的文化集聚区。形成特色文化园区,利用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着重特色旅游和地方传统文化的开发,形成“人无我有”的产业集聚区。

有人指出,网民并不需要官员微博能为自己做什么,他们需要的只是信息的互动和交流。地方政府官员只有做到对网民答疑解惑,解困谋利,才能真正树立起自身的亲民形象和公信力,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J是被解释变量,表示本科生考研行为,该变量作为一个二分变量,只区分本科生是否参加考研,具体表现为考与不考两种情况。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大项目产生的集聚效应带动文化相关产业的联动,形成纵横交错的企业集聚态势,形成政府基础建设搭台,小微创新企业唱戏的合作模式。政府和大企业要敞开门来做项目,鼓励工作室、创客空间等小微创新企业通过项目与大企业合作。

最后,发展吉林省文化产业一定要牢记“二为”“双百”方针,把社会效益放首位,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避免仅以GDP为指标,避免仅为政绩服务,切实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层次,扩大产业规模。

参考文献:

[1]蒋三庚,张杰,王晓红.文化产业产业集群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3.

[2]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129-138.

[3]花建.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 [J].社会科学,2011(1).

[4]胡惠林.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文献研究综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04.

[5]吉林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6:16-17.

[6]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4[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10.

[7]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吉政发 [2011]6号)[EB/OL].http://www.jl.gov.cn/xxgk/ghjh/fzgh_47736/201503/t20150327_1963245.html,2011-03-03.

[8]赵晓辉.坚定前行能量喷涌——我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综述[N].吉林日报,2013-12-17.

[9]张晓明,王家新,章建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46.

[10]胡惠林,王靖.201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6.

[11]贾斯汀·欧康纳文化、传媒和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济南中心.31个省市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 [EB/OL].http://www.ccitimes.com/chanye/chanye/2012-06-29/6774667746.html,2015-08-26.

[12]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H7laqe0Osm2-Wochesl-EcF5uHZ5XxFGKMLrEa8MheVHJvFvJ-DvMmj-NROc-p-o3fs-tmlm82vR4W71uGNz0C7-Ta.

[13]杨莹.全面发力产业腾飞——文化产业硕果喜人[N].吉林日报,2012-04-30.

[14]张宝宗.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D].长春:吉林大学,2012.

[15]张红漫,包世荣.吉林省文化产业集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3).

[16]王婧.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及集群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左雷,徐光志
《大连干部学刊》 2018年第05期
《大连干部学刊》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