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发展向度

更新时间:2016-07-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一八年三月八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与此同时,习近平还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马闯、马喆:《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引发代表强烈共鸣》,中国之声,2018年3月9日,7:13,http://china.cnr.cn/yaowen/20180309/t20180309_524158246.shtml。这是针对乡村振兴进行的较为全面细致的阐述,不仅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在可操作性和实施方向上也更加具体明确。不过,目前到底如何振兴乡村文化,还缺乏更为深入的探讨;以往,关于乡村文化虽有不少研究,但因观念性模糊甚至方向性失误,以至于不少地方在乡村文化建设实践中步履艰难。本文认为,必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而其关键是在文化向度上的正确站位与定位,这样才能避免乡村文化建设陷入困境与迷阵。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乡村振兴首在人才培养,关键要有文化支撑。没有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不重视文化,所有努力都不可持续,也难达到理想高度和境界。目前,乡村文化到底怎样发展,人们众说纷纭,各有主张。不过,无论如何它都必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如果这对关系处理不好,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振兴,不仅难以奏效,甚至会出现逆转和南辕北辙的后果。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中国乡村文化主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以至于千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传统文化基本未变,一直得到久远的承传。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古代乡村文化与传统文化一起,与世界现代文化处于疏远甚至隔绝状态。只有当西方文化全面进入中国,乡村文化与传统文化才开始受到冲击,从而出现后来的历史巨变与分崩离析。可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开天辟地的革命,它一下子冲破了中国乡村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罗网,并使之获得了新生。也是在此基础上,现当代以来的中国乡村文化改变了以往的航道,在现代文化的引领下走上新的征程。不论后来政局如何改变,也不管社会经济怎样发展,中国乡村文化整体走的是一条背离甚至否定传统文化的道路,即使到新时期以来也不例外。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例,乡村社会一方面获得了经济发展,农民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也逐步走上富裕之路。但另一方面,广大农村被拆得七零八落,不少土地荒芜,河流污染,乡村精英尤其是年轻人纷纷外出,群体性事件频发,道德文化水平下降。乡村经济与文化处于一种二律背反状态,功利主义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将乡村文化推向了消极甚至危险的边缘。在乡村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抵触与对立的情况下,乡村社会发展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瓶颈问题。

透水性沥青路面作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人员需明确其施工使用性能的情况下,着手开展拌和、摊铺以及碾压等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然而,在施工实践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这与施工建设人员未重视施工工艺方法的优化运用密切相关。为此,施工质量控制人员应从实践角度出发,以提高措施运用实践的科学合理性,保证透水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建设质量,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对道路交通系统运行环境所提出的安全可靠需求。

在乡村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中,“现代文化”起了巨大作用:一方面,它确实推动了现当代乡村文化走出传统,获得了新生;另一方面,它在获得解放的同时,逐渐将传统抛于身后,成为现代文化的追随者甚至仆从。最明显的是乡村社会传统的孝道,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强烈批判与否定,以至于出现对父与子、母与子、婆与媳、兄与弟等关系的全面解构。在现代文化看来,传统之“孝道”似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剧毒,它让中国农村甚至整个国人陷入困境和沉沦,必须彻底清除而后快。即使现在这种情况也没得到根本改变,因为在广大农村有多少子女与儿媳,对父母毫无孝道,有的甚至张口就骂、抬手即打。这一恶劣行为与长期以来现代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简单否定有关。

乡村文化振兴还不得不面对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如果只注重地域文化,而缺乏世界文化视野,不仅地域文化难以显示其价值,也会因跟不上时代发展和人类步伐被历史淘汰;若只有世界文化的价值追求,或过于强调世界文化一体化,那么地域文化就会快速消失,世界文化和人类文化就会陷入类同化、单一化,从而失去长远发展的生命动力。因此,乡村文化的振兴必须考虑地域文化和世界文化这两个变量,并在二者的互动融通下进行有机对话,从而形成不断创新的多边增值。

近些年,乡村文化建设开始反思现代文化的不足,出现更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倾向。比较典型的有建立农村私塾、乡村图书室、以孝治村、推崇汉代礼仪、发挥乡贤作用,等等,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文化”对于包括中国乡村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简单否定和异化状态。不过,也应该看到,在将乡村文化与传统接续时,存在着一个巨大危险,那就是对于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甚至不加择取的“拿来”,对现代文化有一种无知甚至粗暴的拒绝和否定,从而走向新的极端。这与以往的用“现代文化”否定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如出一辙。比如,在乡村文化治理中,不少村庄不顾乡贤文化品质,只要有名气,哪怕是些反面人物也拿来作乡村文化名片大肆宣传。还有,为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全国不少地方都将“二十四孝图”上墙,不加区分的给予宣传和赞扬。殊不知,“乡贤”并不是以名气大小进行论定,“二十四孝”也不是都值得肯定,有的甚至包含了封建愚忠的迷信思想,这是被鲁迅早就严厉批判过的。鲁迅说:“《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鲁迅:《二十四孝图》,《鲁迅全集》第2卷,第253-25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这是因为“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以所谓的虚伪残酷之“孝”,愚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纯真。因此,“二十四孝”不可以不加选择,随意无知地用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如果没有现代文化的烛照,就很容易陷入封建思想迷阵,有时甚至会开历史倒车。还有,时代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不少农村让孩子读四书五经,甚至穿上古人衣服,摇头晃脑、颠三倒四地读“经”。这名之谓是“启”儿童之“蒙”,其实是一种复古倒退,是残害孩子心灵的荒唐做法。

在此,最重要的是,需要辩证地理解和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文化健康发展,不至于失去正确方向。我们既反对五四运动以来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做法,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又不能失去现代文化精神,使之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参照和有效动能。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有以下方面值得注意:其一,不是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好的,优秀文化可以继承发扬,但封建思想糟粕必须进行清理,并引起高度警惕,否则又会回到传统老路。就如有人说的:“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脚在文化。”“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科学中国人》2003年第4期。显然,诸如“忠孝观念”之类的文化内容中,有的是好的,有的就不是,需要加以甄别。只有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可为乡村文化重建和振兴服务。其二,不可简单否定现代文化。有一种观念倾向和做法是,既然要向传统学习,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那就要拒绝甚至否定现代文化,以至于中国传统文化什么都是好的,现代文化可有可无,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不少新儒学就坚守这样的观点。其实,现代文化虽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局限,但其价值不应否定,尤其是其中的科学、民主、平等、正义等都应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和关键。其三,如何对待“五四新文化”这一问题。如果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大传统”,那么“五四新文化”就是“小传统”,二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站在“现代文化”角度说,“五四新文化”又是现代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开端。因此,既不能将“五四新文化”看成神话,过于忽略其传统文化的部分;又不能简单否定它,而应看到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和超越,即现代性问题。换言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一个桥梁或媒介,它具有沟通、承继、超越之功。其四,乡村文化的重建和再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不是最后目的,虽然“五四”以来走了一条不断突破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迈进的征程。事实上,今天我们在现代文化建设上确有较大提升。但是,毕竟“五四”开始的新文化以过多否定传统、简单理解现代文化为前提,这就需要以更加科学、合理、健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任何一方的倾斜甚至偏离都是有害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自觉来对待传统与现代,并通过融通、对话、激活进行再造和创新。只有这样,乡村文化振兴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近几年党和国家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开始辩证理解城乡关系及其发展,尤其是将乡村看成整体中国发展的基础,并将之置于优先发展地位加以重视。这就是十九大报告中为什么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等理念。因为不改变城乡文化的偏好,不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不要说城市文化很难发展,即使有所发展也没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因此,进一步强调乡村文化发展优势至为重要,这是一个世纪以来我们所忽略的,也是在过于追求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和盲点。乡村文化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第一,中国乡村地大物博、天高地远,它有助于培育自然生态和绿色农业,也有助于吸引城市的目光,这是“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表征,也是乡村文化最为诱人之处。可以说,乡村文化这一独特优势是时空逼仄甚至缺乏阳光的大城市永远无法比拟的。第二,中国乡村是个熟人社会,它远比冷漠的城市来得亲切自然,互帮互助与团结友爱有利于人们有一种亲切感、融入感和归宿感,亦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幸福指数的提高。第三,不论是自然生态还是文化生态,乡村都是丰富多彩的,它们的传承是保持健全人性和饱满心灵的关键之所在。然而,当那些乡村建筑、戏曲、手工技艺等都迅速消失,一个博大深厚的乡村文化与文明也就一下子被抽空了,剩下的则是文化的表皮甚至泡沫。因此,未来乡村要通过战略振兴,尤其是要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改变其劣势地位和自卑心理,不仅使之成为具有独特优势的魅力所在,大力吸引城市资源介入,还要以其自身的文化自信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二、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

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焦点和难点。新世纪以来,城镇化道路、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城乡关系的新亮点,也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乡村二元对立理念,并形成了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城乡关系最大的问题是简单理解“城镇化”,尤其是不适当地将“城市”置于“乡村”之上,甚至出现治理实践过程中的“祛乡村化”弊端,以至于在乡村形成乱拆乱建、村庄快速消失的情况。可以说,一面是城镇化道路和城乡统筹发展方向的确立;一面是城市疯长、乡村凋落,从而导致乡村越来越失去价值魅力的情况。长此以往,乡村就会在城镇化大潮中快速衰落甚至消失。据统计,我国自二○○○年至二○一○年的十年间,自然村从三百六十万个锐减到二百七十万个,平均每年约消失九万个,到目前为止剩下不到两百万个,几乎每天都有近一百个村庄在快速的消失。 《每天有百个村落在消失 知了知青在干一件“了不起”的大事》,2017年11月15日,22:39,http://www.sohu.com/a/204572230_141588。山东省诸城这个被称为“全国首个撤销全部建制村的县级市”,已将一千二百四十九个建制村合并为二百零八个农村社区。 秦庆武:《撤村建社区的诸城模式及启示》,《中国乡村发现》2011年第1期。表面看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巨大进展,但实际上,这样的发展思路是很可怕的,它是以原有乡村文化的快速消亡为代价的。

今后,乡村文化发展必须作出科学有效的战略规划:一方面,站在世界文化发展的高度考量乡村文化发展,即哪些地域文化需要保存,应该怎样保存,哪些可进行统筹规划甚至拆迁并村,建立更加现代的农村社区,或让农民变为城市市民,这样就可以大量整合、盘活、共享农村经济文化资源。如现在有不少农村破破烂烂,也没多少独特文化遗产需要保护,这些村庄就可进入整体规划中。又如有的村庄闲置着大量的房屋、土地,周围村落的文化差异并不明显,也可在有保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整合。如铜城市委于二○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出台了《关于盘活农村闲置房屋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试行)》,即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中国广大农村过于分散、零乱、破败、无效的居住情况,融入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洪流。不过,在世界文化一体化进程中,一定要让乡村发展放慢速度,进行科学有效的乡村文化保护工作,尤其对于那些代表着中国乡村文明优秀文化的部分,不要说不能简单拆除,就是花再多的钱进行保留也是值得的。因为乡村文化传承了数千年,一旦毁掉就再也找不回来,会永远的消失了。因此,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乡村广大干群一定要树立这种乡村文化保存和抢救观念,避免乡村文化在一夜间丧失殆尽。以冯骥才为代表的文化名人在此做了大量工作,他们有的下乡考察和收藏乡村优秀文化遗产,有的抢救和录制那些即将失传的民间技艺。然而,与疯狂的破坏者相比,我们所做的抢救工作真是太微不足道了,甚至令人有些绝望。这最突出表现为,以地方政府和乡村官员为代表的强行拆迁大军,极其粗暴地加速度破坏乡村文化遗产,而农民要求、抗议甚至以性命维护都无济于事。关于这方面所引起的农村群体性事件举不胜举,反映了一些地方政府和乡村干部对于乡村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的愚昧无知,也反映了其功利贪婪心驱使下的胡乱为政和胡作非为。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 马闯、马喆:《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引发代表强烈共鸣》,中国之声,2018年3月9日,7:13,http://china.cnr.cn/yaowen/20180309/t20180309_524158246.shtml。这就为乡村文化发展尤其是地域文化保护确立了大政方针和基调,为今后建设丰富多彩、个性鲜明、影响深远的新农村指明了方向。但问题是,如何将这一精神落到实处,真正从观念、实践上使广大乡村干群有所提高和超越,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2.2.1 评价单元划分 采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的空间叠加,共划分16 536个评价单元。

因此,乡村文化振兴要进入与城市文化的辩证发展中。一定要确立这样的理念:努力向城市学习,重视其开放性、创新性、公民意识、公平正义,通过吸引城市文化下乡,最大效率地提升农村农民文化品质。在这方面,我们不乏成功的典型例子。以山东省为例,自二○○四年全省全面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采取“阳光采购”和“菜单式”服务,从而达到科学管理和有效监督。二○一七年,全省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在80%以上。另外,全省七千零五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已有六千六百个完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达标率为94.22%,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 《山东:真抓实干,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中国文化传媒网,2018年3月10日,http://www.ccdy.cn/guancha/201803/t20180310_1378091.htm。不过,就全国而言,在农村文化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多年来重视得还远远不够,更缺乏向城市进行逆向文化传播的向度、意识与能力。在将乡村文化向城市传播中,影响较大的节目有毕铭鑫和肖东坡分别在央视主持的《乡村大世界》和《乡约》,通过这两档节目,城市市民与乡村农民一样均可分享乡村文化的魅力。只可惜,由农民自己创作的乡村文化平台,直接为城市服务的节目还比较少见。这充分说明,在城乡文化传播过程中,农村文化的弱势地位以及二者交流的不对等状态。关于这一点,今后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确立明确目标、加大发展力度和速度,进行全面、整体和深入推进。

当然,如过于局限在乡村文化的格局中,不考虑世界文化发展大势,必然导致另一困局,即过于被动甚至保守的文化价值选择。这样的文化理念往往强调中国乡村独特的地域价值,拒不接受世界变革与发展,从而形成新的文化保守主义。在这些人看来,工业化、城市化甚至于现代化都不会给人带来幸福,也不适合农民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所以拒绝拆迁和加入新农村社区建设,更不愿跟着城市上楼。有的村民多年独守山中,尽管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有时甚至连饮用水都没有,即使这样他们也不愿下山,加入政府为他们规划好的社区安置房中。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近些年农民搬迁难、钉子户增多、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而农村干部强拆强搬、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乡村改革发展中遇到的这些困难,有时很难理解。但站在地域文化保守性对于世界文化的天然拒斥上看,这一点就显得自然而然,不难理解了。例如,浙江宁波市不能说不发达,但其中有不少山区、海岛的人仍不愿搬进新社区,尽管所居偏僻、条件差、信息闭塞。其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安土重乡,不愿离开故土。象山港西周镇的栲树岭村就曾是“不愿移”和“移不了”的高山村。这是全县惟一的一个无法直通汽车的地方,整个村庄仿佛“挂壁”在陡峭的山体上,从山脚到山顶有百米落差,凡是稍平之地都被废颓墙壁所覆盖。全村共有百余户人家、两百多位村民,但因年轻人多外出打工,有的连过节都不回来,村里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常住人口往往不到三十人,一派残破颓废景象。即使这样,村民也不愿下山,迁到政府为他们建成的新社区。 郑丹凤:《“最后的山民”何时能够下山来?》,中国象山港,2013年11月13日,08:40,http://xs.cnnb.com.cn/system/2013/11/13/010801499.shtml。不仅如此,一些年轻农民往往对外在世界也存有排斥,而觉得农民身份有其优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十一万农民中,七○后和六○后不愿农转非的竟然高达80%,八○后农民工不愿农转非的占到75%,如需要上交承包地才能转户口的,不愿农转非者则占90%。 《户籍改革调查:9成受访农民不愿交出土换非农户口》,人民网,2014年8月1日,8:37,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801/c70731-25383208-4.html。何以会出现这一怪现象,我认为,除了他们觉得城市没安全感、就业难外,对于农村的土地眷恋和保守观念可能是主要的,只是它深潜于内心深处,一般人甚至连他们自己也难以觉察罢了。如作家苇岸曾这样表达对于乡村文化的留恋,以及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拒斥:“二十世纪这辆加速运行的列车已经驶到二十一世纪的门坎了。数年前我就预感到我不是一个适宜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甚至生活在二十世纪也是一个错误。我不是在说一些虚妄的话,大家可以从我的作品中看到这点。我非常热爱农业文明,而对工业文明的存在和进程一直有一种源自内心的悲哀和抵触,但我没有办法不被裹挟其中。” 苇岸:《太阳升起以后》,第285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在一个著名作家那里,乡村文化与全球文化就存在着这样激烈甚至不可调和的冲突,作为普通人尤其是广大农民面对全球化的态度就更是可想而知了。应该看到,在全球化过程中,农村固然有其优势,但如果农民如此固守农村文化,缺乏世界眼光,没有开拓性、进取心和冒险精神,那也就会失去战略性发展机遇,被前行的滚滚车轮远远甩到时代后面。关于这一点,在世界文化面前,地域文化呈现的负面力量不可小视。

总之,在振兴乡村文化时,一定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第一,以自卑心态看待乡村文化,不能与城市文化达成平等交流的意识、能力和水平,这是乡村文化永难实现突破和超越的盲点所在。其实,要有乡村文化建设的自信与自觉,相信数千年的乡村文化有着深厚的土壤和魅力,这是尚属年轻的城乡文化无法比拟的。但如何保护、发掘和创新乡村文化的丰富内容与审美趣味,使之成为城乡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至为重要。第二,以虚怀若谷的开放、包容心态对待城市文化,并大胆地拿来、积极的汲取有价值的营养为我所用,以便从整体上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品位。应该承认,乡村文化自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封建糟粕和世俗思想,这是限制乡村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主要障碍。未来的乡村文化应更多融入城市文化元素,以便适合不断变动的新时代和日益提高的人民群众文化品味。如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绿色二人转”,名之曰“绿色”,实则是世俗甚至是恶俗的,因为它缺乏都市文化的现代性,而将忽悠、说笑、玩耍、模仿秀和杂技堆积在一起,将乡村文化水准大大降低了。我们需要的乡村文化是既能保持乡村特色,又能从城市文化中受益,还能在城乡文化的互动中进行对话、交流,尤其是要进行大胆的探索创新。

三、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和高级日常生活能力。其中基本日常生活能力是老年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所必备的能力,主要包括穿脱衣、进食、行走、洗漱、沐浴、上厕所等方面,自理能力是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6]。如果老年人不能独立完成或者依赖别人辅助也不能完成这些日常活动,就说明老年人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需要补偿服务。养老机构应该将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和康复训练作为维持和提高老年人基本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方面。老年人只有拥有基本日常生活能力,才有可能具备服药、购物和乘坐交通工具等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娱乐、参与社会活动等高级日常生活能力。

高温对体外唾液链球菌clpP基因表达的影响 … ……………………………… 朱铭慧,等(12):1396

目前,乡村文化振兴最直接、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恐怕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这是因为:一方面,大众文化有席卷中国之势,这当然包括广大乡村,互联网的兴起与广泛使用加速了这一进程;另一方面,干部下乡、硬性实施扶贫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使精英文化向乡村基层推进和渗透。可以说,在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同时在乡村交汇之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1.What’s Beauty Salon? Why are there so many beauty salons nowadays?

近现代以来,我们往往遵从西方的价值理念,简单地认为:城市就是先进的、现代的;而乡村就是落后和传统的代名词。乡村的大量存在也就意味着发展的落后。所以,必欲清除并且要快速清除乡村而后快。而城市发展尤其是大量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也就意味着发展进步速度。也因此,当今的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一方面,大城市、极大城市甚至超级大城市快速生成,令人惊诧得目瞪口呆;另一方面,乡村尤其是一些边远偏僻的村落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消亡,从而产生乡村社会的荒原现象。在此基础上,城市文化快速崛起,乡村文化加速度凋谢。问题的关键是,如果站在城乡文化的关系,尤其是中国是建立在数千年农业文明这一根基之上进行思考,我们的农业文明及其乡村文明是不是消失得太快了,是不是被不加思考地简单删除掉了,是不是被严重误解、误读和低估了。作为一种乡村文化,一种农业文明,中国广大农村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基于土地、自然和宇宙所建立的文化根脉是中国乃至于人类的底座,不是快速膨胀的城市文化能够简单代替的。如果说城市文化是生命之树上的花果,那么乡村文化则是其树干和根系。失去了乡村文明作为强有力支撑,不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城市文明都将会如假花和枯藤一样难以生长,也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四、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世界文化一体化的强烈冲击与巨大影响。由于我们过分相信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世界文化一体化价值观,以至于形成某些盲目崇拜的思想意识。于是,中国地域文化不断丧失其自信与价值追求,并在西方文化为代表的世界化影响下形成深刻的焦虑和变动,其丰富性、多元化、独特性快速减少甚至消亡。以手工艺产品为例,由于西方工商业文明的发达和冲击,我们原来生产的手工艺品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于是不少在中国传承了数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纯手工技艺快速失传。有人这样感叹:“传统民间手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以及日益式微乃至消失灭亡的困境,无疑是中华民族不能承受之痛。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当下,如何拯救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艺,传承那些独特美丽的绝活儿,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留住,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叶淑惠:《拿什么拯救你 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艺》,中国文明网,2014年11月10日,http://www.wenming.cn/wmpl_pd/yczl/201411/t20141110_2280479.shtml。又如世界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强调新媒体传播,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发展更是彻底改变了乡村面貌,这是世界大势之所趋;不过,它带来的方言等地域文化的快速消失,其损失也是巨大甚至无法挽回的。中国古代存在着“鸡犬之声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而同为一村,因仅隔一水的两岸,却语言不通,也是常有的。这说明乡村社会有着多么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化生态。如今,互联网早已将这些边界化为乌有,而随之而来的是独特乡村文化的快速消亡。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文化一体化带给乡村文化的“幸”中的大“不幸”。这也是“五四”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中国乡村文化所面临的最大损失与困惑。如贾平凹曾表示:“从理性上我在说服自己:走城镇化道路或许是中国的正确出路,但从感性上我却是那样的悲痛,难以接受。”他又说:“当下的农村现实,它已经不是肯定和否定、保守和激进的问题,写什么都难,都不对,因此在我后来的写作中,我就在这两难之间写那种说不出的也说不清的一种病。” 贾平凹:《当下的汉语文学写作》,《美文》2017年第5期。这既是作家的感受与困惑,也是整体中国乡村治理中面临的阵痛与困境。这是全球化一体化文化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强烈的压迫感和文化焦虑症。

至于说什么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这是一个相当复杂问题。对此,中外不同人有着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看法。我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理解这两个概念,而是要赋予其明晰的内涵。所谓“大众文化”重点在“大众”,是关于多数人和低层社会的文化,它比较重视文化的实用性、世俗性、生活化、通俗化。换言之,“大众文化”是关于普通百姓的文化。而“精英文化”是关于“精英”的文化,这个“精英”主要指的是政治精英、思想精英、文化精英、社会精英。“精英文化”代表的是精英阶层的价值观、审美意识和社会担当。中国乡村文化与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关系密切,有时是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必须进行明确辨析。

改革开放前,中国广大乡村主要接受的是精英文化教育。因此,那时人们的公心和道德思想文化水平是较高的,个性和私心受到相当的抑制甚至批判否定。可以说,精英文化对于乡村社会的熏染已达到了空前高度。但其中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由于那时大众文化并不发达,以至于精英文化传播并不深入,不少仍停留在表面甚至宣传口号上,难以产生深刻影响和长久生命力。这也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伊始,人们的个体意识和功利之心猛然发展和膨胀起来,并以摧枯拉朽的方式席卷了中国乡村大地。后来大众文化随着新媒体快速传播,乡村文化的世俗化越来越明显,并出现人的欲望的空前发展状况,金钱至上与道德滑坡也就变得不可避免。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广大乡村在取得巨大的物质成就的同时,大众文化所带来的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是不可忽略和否定的,同时世俗化、功利化、娱乐至死等亦成为乡村社会的顽症。由此可见,大众文化在广大乡村是把“双刃剑”:它一面劈开了精英文化导致的铁板一块,催生了像广场舞、麻将、游戏、微信等生活方式;一面又滋生了地下赌博、性交易等恶瘤。以广场舞、合唱团、“暴走团”为例,许多人总停留在娱乐性上,有的甚至追求娱乐至死,成为扰民、自私自利的典型,难与国家社会发展尤其是精英文化联系起来,从而无法起到“寓教于乐”的艺术效果。

随着对于乡村文化负面作用的深入认识,精英文化慢慢被输入广大乡村,于是改变了乡村文化的世俗、庸俗和恶俗,不少地方出现风清气正的局面。最有代表性的家风家教的全面推行,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使许多地方世情民风得到好转。不过,也必须承认,乡村精英文化传播尤其是党的文件传达在乡村社会还比较生硬,形式主义之风还较为突出,这必然导致精英文化在乡村面临着新挑战,使之很难真正落到实处,达到预想的效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为例,广大乡村与城市一样使用的是树立广告牌的方式。这表面看来动静很大、覆盖面广,也运用视觉文化的长处,但其最大问题是浪费、污染、形式化。不要说广大农村干群不一定去看,就是看了又能理解多少内容?因为所谓的爱国、民主、富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时仍停留在广告牌上,不要说入心,就是让广大村民过脑也不可能。又如,每次国家举行重要会议,乡村社会往往采取的是与城市以及高层级一样的宣读、传达方式,这就很不利于乡村干群的吸收和掌握。不要说那些长长的报告内容,就是政治化和学术化的语言表述,就很难引起乡村干群的兴趣,更不要说深入理解了。还有知识下乡、演出下乡、宣讲下乡,许多都停留在表层的喊口号上。即使那些通过歌声歌唱党和祖国,也因其走过场的单调形式,以及歌唱者的金钱化、贵族化、明星化,很难得到广大乡村的真正拥护和赞成,反而引起广大干群的反感和厌恶。

其实,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关系的失衡问题,也在各自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上不接地气,缺乏乡村文化场景与实践作为支撑,从而造成乡村文化的矛盾性、单一化、类型化、表面化。未来应在乡村的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建立辩证发展关系,并深化其内容,优化其形式。如可以通过大众喜闻乐道的艺术形式,诸如戏曲、比赛、评奖等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扬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社会正能量,这比口号式的宣讲一定会更有效果。如在春节期间,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地扪侗寨开展侗戏表演活动,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敬老爱幼、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通过侗戏表演方式进行传播,当地群众在享受侗戏这种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受到了政治文化教育。 《贵州农村多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 文明网,2016年9月8日,11:22,http://www.wenming.cn/syjj/dfcz/gz/201609/t20160908_3675342_2.shtml。又如在向乡村社会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也要创新宣传形式,既可使用通俗易懂的简写的宣传材料,也可通过举办文艺活动进行传播,还可紧紧围绕广大乡村干群感兴趣的焦点问题展开。总之,不能简单、惯性地搬用高层级的开会和宣讲方式,而应紧紧贴近乡村干群的实际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传达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样才能收到实效,将国家方针政策扎根于广大乡村干群心中。另外,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还要掌握大众文化的分寸感,一方面,可借助大众文化灵活、便捷、有趣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其世俗化与庸俗化,克服低级趣味与封建思想观念的负面影响。

在竹韵胡思乱想间,海力笑容可掬地坐到了她对面,并提来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这是送给你的,啊,不,是送给你家先生龙斌的。”

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乡村文化更是千变万化、丰富多样。要振兴乡村文化,大政方针和战略构想已经明确,一些具体的细枝末节也容易操作,唯有一些重要的复杂的文化关系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这是需要进一步研讨的。以上提到的有关乡村文化的四对关系,长期以来我们既有一些成功经验,但也留下不容忽略的难点和困惑。只要确定中国立场,采取辩证思维、着眼于中国具体的实际问题,采取创新的理念,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乡村文化振兴也就会获得实质性进展,乡村振兴也就有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和保障。

赵秀玲
《东吴学术》 2018年第02期
《东吴学术》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