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国家宝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表达

更新时间:2016-07-05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类探索节目。央视携手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立足中华文化宝库资源,每家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予民众甄选。每件宝物都拥有自己的明星“国宝守护人”,他们将倾情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不同于《鉴宝》《故宫》《国宝档案》等传统的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从博物馆“文物”入手破题文化综艺,用戏剧化的表演方式带领观众走进博物馆,力图对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进行梳理和总结,赋予了每件文物崭新的生命力,让文物不再只是博物馆的陈列品,而是勾连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载体,也让观众在一眼万年中,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节目一经播出,就凭借着独特的呈现模式,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可以说《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记录的气质,用现代性的方式解读传统文化,创造了一种文博类节目全新的呈现方式。

59岁的魏银仓是河北武安人,1997年在家乡开始从商,他创办的中兴汽修厂曾是当地最大的汽修厂。2004年,魏银仓南下广东,借房地产项目在珠海打下商业根基。

一、文化的内核

对于什么是“文化”,现代学术界对此没有统一的定义。总的来说,“人类文化内容指的是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同时,经由后人创造的精神成果也应视为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即人们所熟悉的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1]因此《国家宝藏》以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密码——文物为表现主体,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精选文物

和《鉴宝》等“收藏”层面的文博节目不同,《国家宝藏》展出文物是9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几乎涉及了整个文博领域的珍贵藏品。节目目的也不在于讨论文物的真假物质价值,而是为了让这些摆在博物馆里的东西,能跟每位普通中国人建立起一些活生生的血脉勾连。无论这样的文博类节目如何变化表现形式,真正的主角永远是这些历经几千年岁月依然熠熠生辉的国宝。它们虽然沉默不语,但都活在每一段历史中,都在讲述记忆,讲述故事。

《国家宝藏》对国宝的选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九大博物馆分别从自己的上万件馆藏中,精选出了长长的备选名单。为了从不同层面表现中国传统文化,节目组对每一件文物都做了深入的资料考证,并反复挑选,甚至最终选择了一些开始并没有出现在推选名单中的文物,既有瓷器、乐器、书画,还有兵器。有的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有的具有开创先河的文化价值,有的则具有历史学术价值。而且《国家宝藏》所展出的器物背后均有一段故事,可以说节目不仅从艺术更从人文层面全面地表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灿若瑰宝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如首期节目中展出的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年间所制造的釉彩大瓶,人称“瓷母”,这个看起来浮夸而且花哨的花瓶,其实集合了乾隆年间多种最好的陶瓷工艺和题材,是中国瓷器技术的顶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贾湖骨笛,看似貌不惊人,实际上却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甚至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它的出土,是中国音乐文化有九千年文明史的最直接的佐证;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唐朝“王羲之一门生翰卷”,虽是临摹卷,但勾摹精妙,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之间书风的传承关系;而有“天下第一剑”之称的“越王勾践剑”、战国时期调动千军万马的“杜虎符”和“云梦睡虎地秦简”等器物,则展现了战国时期烽火连天的历史,涉及政治、军事、法律等许多内容,历史学术价值极重。这27件“国家宝藏”身上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表现了穿越古今而永存的民族精神。

(二)解读文物

《国家宝藏》为向来不了解文物的观众们解读其背后的故事,除了邀请明星嘉宾来情境表演外,还邀请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馆长组成“点评团”,同时还请了北大考古系的老师和博士作为长期顾问,力求从专业和科学的角度来解读文物,从而让节目内容更准确。节目有专家们从专业的角度来解读文物,还有素人“守护团”从“文物与人”的角度来解读文物,使节目更添文化性。

图2为车钩处于未压缩与未拉伸状态时,车辆在R=30 m的圆曲线上的几何状态图。通过该图可测量线缆固定点间的距离变化。

文物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文化的角度加以考察,必然要求宏大的视野。但“厚重的历史绝非是某一个人所能承担的,它需要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个体参与其中”。[2]因此,无论是专家的“点评团”还是素人的“守护团”,都是联系起古今历史的生命个体,以他们作为表现对象,将普通人、事件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解读出文物背后的人文性,成了节目文化表达的恰当选择。

二、综艺的外壳

(5)加强护生护理道德规范教育。教育是立法、执法、守法的基础。护理工作是以人为中心的服务,而许多纠纷的产生,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处事不当所引起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了道德基础,才能为进一步自觉守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观众与文物间的距离其实是非常遥远的,除了在博物馆走马观花式地游览一番外,追求新兴文化的年轻人很少对这些文物产生兴趣,更不要说主动去了解它们。在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即使是传统文化,在没有新兴文化与之融合的情况下,难免走向被现代人遗忘的尴尬境地。要让传统文化重新回到现代人的视野,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就需要借助现代化的表现方式。因此《国家宝藏》的节目特色就在于将文博类题材的节目在保存其文化核心的前提下,以综艺的外壳加以呈现。节目的制作团队对于年轻观众的审美有着精确的把握,所以《国家宝藏》采用了情景剧的方式,演活了文物背后的故事。节目还在文物背后见人、见情,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和思考,才让节目更加打动人心。

其实明星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或者迎合观众喜欢的,而是明星和他们所守护的国宝,气质要非常契合。如辽宁博物馆选送的铜鎏金木芯马镫,就找了马术运动员华天当守护人。还有演员梁家辉,虽生活在香港,但因为常年拍“古装戏”,故宫的每个角落他都一一走过,对故宫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因此在对国宝的整个演绎过程中,始终饱含深情。

如首期节目里,为了展示乾隆年间的“各种釉瓷大瓶”,王凯扮演了偏好“热闹浮夸”的乾隆皇帝,剧情充满了小品的元素但又完全遵循史实。其实这段表演的信息量极大,不仅有对“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的介绍,更包含了许多乾隆的趣闻轶事。这期节目一经播出,就在豆瓣拿下9.4分,B站播放次数22万,弹幕3万,“王凯”和“国家宝藏”都因此上了微博热搜。

这些素人“守护团”均是各个领域中,和文物有着今生故事的人。他们有的是对色彩着迷的艺术家:在首期《千里江山图》中,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冯海涛,他专注《千里江山图》卷的青绿之色长达4年,耗时两个月复制了1/10的《千里江山图》卷;非物质文化遗产“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唯一传人仇庆年老先生惊讶于《千里江山图》卷色彩不腐的技艺,在深山老林独自寻找矿物颜料,探索让颜色“千年不腐”的绝密。有的是一群热情的博物馆志愿者:故宫年轻的志愿者张甡,在故宫博物院做了5年志愿者讲解员,号称“瓷器问不倒”。还有的是一辈子在故宫从事文物管理的工作者:梁金生来自一个“故宫世家”,自其高祖父始,梁家连续五代人都在故宫工作,而他自己在故宫工作了33年,负责过故宫一百五十多万件文物的保管。这些与文物发生故事的今生人物,代表了文脉不断,代表了传承和守护。

“综艺即综合性文艺,既是一种内容,也是一种节目类型。作为节目类型,综艺节目更强调不同文艺样式的组合与调整。综艺节目在日常生活和电视节目中都是颇受观众欢迎的娱乐样式。”[3]《国家宝藏》所展出的27件文物,其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而这段历史故事恰好就是观众了解文物的线索。如何让观众特别是追求潮流的年轻观众对这些“老古董”产生兴趣,如何让国宝“活”起来,这都成为节目呈现方式的关键。其实,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央视出品的文化综艺节目,早已被观众挂上了“良心综艺”的标签。特别是《朗读者》邀请明星作为朗读嘉宾,产生了极大的文化效应和社会效应。但《国家宝藏》这样专业性极强的文博类节目与大众娱乐、综艺形态相结合的播出模式是前所未有的。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节目组大胆设计将“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相结合,并采用了综艺、戏剧、纪录片等多种表达形式,将每件国宝的故事娓娓道来。其中精彩也最吸引观众的部分,应该是邀请了梁家辉、李晨、刘涛等重量级的明星演员作为“国宝守护人”,他们用戏剧的形式演绎出每件国宝的“前世传奇”,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关小美1986年6月出生于洛阳市某县,家境富裕。2008年从洛阳市某大学毕业后,被安排到某企业做行政工作,单位还给她分了一间单身宿舍,工作轻松又体面。

三、记录的气质

虽然说《国家宝藏》无论是从呈现内容还是呈现方式都带有“综艺味”,但笔者认为该档节目是以珍贵的国家文物为表现主体,且在文物的“今生故事”的表现上,纯粹是纪实性的叙述,所以说节目的本质仍然是一档纪录片,且是一部摒弃了传统纪录片的框架,将厚重悠远的历史进行个性化表现的接地气、有味道的纪录片。

当前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习惯用宏大的叙述视野来处理题材,一般是历史资料、现实镜头与人物采访三者结合,再配以解说,缺少和观众的互动。如2005年的纪录片《故宫》,就采用高端摄制技术,从宏大的叙事视角出发,追求震撼的视听效果。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国家宝藏,文博类题材纪录片选择气势磅礴的风格固然有合理性,但内容上的宏大铺陈不等于鸿篇巨制,也不等于对历史史实的真正展现。“新时期纪录片创作应突破一味对历史的建构与描述,向现实生活深处延伸探寻,记录现实,反思现实,为改造现实提供镜鉴。”[4]

《国家宝藏》创新叙述的视角,突破了以往常用史料堆砌与生硬讲说的方式,采取“以人鉴史”的创作思路,在文物的“今生故事”板块,以文物为切入点,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讲述与文物有关的普通工作者的故事,赞美普通工作者的精神,同时善于运用影像讲故事,用镜头语言呈现故事原貌。这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欣赏视角,还启示着我们,即使是陈列在博物馆的文物背后也有很多鲜活生动的故事,纪录片创作也可以从微观的普通人视角切入。纪录片需要有故事才能打动观众。如果《国家宝藏》没有故事,就成了一档枯燥单一的文物节目或历史节目。看似在讲文物,实际上是在讲述人物的故事,讲述现代人与珍贵文物之间的故事,这才是观众需要的,才能博得观众的共鸣和认可。通过节目观众所了解的不仅是珍贵的文物与璀璨的文化,更是一群热爱文物、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并视其为一生事业的普通人。他们有的是对色彩着迷的画家,有的是在故宫担任讲解员的志愿者,有的是一家五代都在故宫保管文物的工作者,还有默默无语修复壁画的年轻团队。这群在外人眼里做着平凡工作的人,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职业,但却与文物有着切身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讲,这群人是每个中国人的代表,他们与文物的故事,意味着即使到了五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血脉永远不会断。

结语

《国家宝藏》的成功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节目的固有模式,敢于创新,以文化为内核,综艺做外壳,还不缺少记录的气质,对传统文化做出了现代性的表达,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这档雅俗共赏的文化节目,把我国辉煌的历史与当代文化完美融合,让国家级文物从冰冷的橱窗里“活”过来,让人感知其澎湃的生命力。同时也让国家宝藏真正生发其独特的价值,从未褪色的文化自信,在一眼万年间迸发出时光攒积的震撼。

参考文献:

[1][2]贾文广,景义新.文化视野下的《我在故宫修文物》[J].当代电视,2017(6):37.

[3]胡智峰,邓文卿.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的新探索—以《朗读者》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7(4):7.

[4]刘蒙之,刘战伟.新时期我国纪录片创作由“宏达叙事”到“平民视角”的嬗变——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谈起[J].电视研究,2016(11):63.

胡奇军
《电影评介》 2018年第01期
《电影评介》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