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更新时间:2016-07-05

【简介】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有着优良的学术传统和厚实的学术积淀,其渊源可溯至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先驱之一的林惠祥先生。在近90年的传承和发展历程中,荟萃了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的知识资源,拥有国内少见的人类博物馆、人类学研究所(教育部批准设立)、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三位一体”的完整学科建制,并设有中国人类学学会、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两个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以及人类学研究中心、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客家研究中心、医学人类学与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拥有从人类学本科到人类学、民族学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专任教师及技术人员29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3名,助理教授7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3名,师资队伍中不少是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国际学者。95%以上的教学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经历,同时还吸纳整合南洋研究院、台湾研究院、国学研究院等机构科研力量,形成了雄厚的学术阵容,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南方重镇。

学术成果

长期以来,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立足东南与侨(乡)、台(海)、特(区)、海(洋)区位特色,在文化人类学、旅游与文化遗产、应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东南汉人社区、东南民族研究、闽台族群关系、南方民族史、民族艺术等领域成果卓著,已承担了包括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在内的国家级课题近40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横向课题10余项,出版各类著作200余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中国社会科学》等SSCI、SCI、A&HCI、CSSCI及其他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0多篇,获得国家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及其他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林惠祥先生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人类学研究所成立30周年纪念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研究方向

本学科立足于人类学“四分支”即文化、语言、考古和体质学科传统,在继续保持建制完整、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以及传统优势地位的同时,开展跨学科优化整合,积极建设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医学与应用人类学、考古与遗产保护、基因与族群历史四大学科群。社会和文化人类学是传统优势领域,侧重通过深度的田野经验以探究人类发展诸问题;医学和应用人类学侧重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疾病、健康、治疗、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考古与遗产保护侧重田野考古与文物、博物馆、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等领域研究;基因和族群历史则从体质人类学基础结合古DNA和群体遗传学方法来探究东亚古今各族群的起源、迁徙、混合和演化的历史。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第03期
《地域文化研究》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