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古城边缘带乡村聚落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以陕西韩城庙后村为例

更新时间:2016-07-05

乡村聚落是大部分人曾经的生活场景。在全球急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人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以此引发学者对于“乡土聚落”的高度关注[1]。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学者对乡土聚落展开了大量研究,对各种聚落形态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要素进行了广泛的挖掘和探寻,新的研究视角、思路和方法不断涌现,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论述[2-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乡土聚落的研究逐渐兴起,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4-9],但针对古城边缘带乡村聚落的研究相对较少[10-11]。本研究选取陕西省韩城边缘带的庙后村为研究对象,以揭示古城近郊聚落在城市化历程之中的聚落形态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为古城边缘带乡村聚落未来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和依据。

1 庙后村聚落概况

韩城是陕西省渭南市所辖县级市,位于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隅。韩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周边存在大量传统乡村聚落并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12-14]。庙后村位于韩城古城南关东南角,曾紧邻古城城墙,是连接古城南部聚落与古城及东部山西、川道等地通往古城的重要驿道[15]。该地区东高西低,横跨澽水下游河谷川道和黄土台塬两种地貌类型,黄土台塬、河谷川道呈南北向自东向西条状分布,台塬平坦处是聚落主要分布地。聚落现包含老村,新村和寨子3个自然村(图1),具有古城周边聚落形态的典型性——村寨分离型聚落。聚落内现存大规模新石器时期遗址,明清时期的寨堡以及诸多传统宅院,又是清朝宰相王杰的故里,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积淀。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在聚落的动态变化中,一直受到自身和古城发展的双重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聚落形态呈现不同以往的演变特点。

图1 庙后村落区位及现状 Fig.1 Location and status quo of Miaohou Village

2 庙后村聚落演变的过程及特征

2.1 历史演变

庙后村自聚落建立,历经数世的演变,经历了聚落的形成阶段,生长阶段,定型阶段和突变阶段。

2.1.1 聚落形成阶段。聚落伊始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的穴居及原始农业,聚落大范围现存的新石器时期遗迹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东汉初年,韩城迁移到现今城区,隋至唐初古城筑城墙,元朝城内广建寺院。聚落由原始聚落逐渐发展为散落的宗族聚落。最早的陈氏宗族在一级台塬崖壁上凿洞靠崖而居,以传统农业为生,因近古城,之后逐渐成为古城内外的要塞之地。

2.1.2 聚落生长阶段。明初,朝廷重农开荒,聚落与城内流通频繁,山西王氏宗族因在城内从商迁入聚落,在陈氏家族领域附近逐渐扩张。随着技术的发展,先辈们开始在窑洞前平坦地段建院落,居住形式逐渐由窑居演化为屋居。家族血缘聚居使聚落形态具有较强的自发性。以各自宗祠为中心,同时受地形所限,逐渐形成线性的聚落布局。明末,社会局势动荡,防御性需求强烈。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在距村约1 km处的三级台塬处建造寨子[14],三面临崖,地形险要,满足防御需求。至此形成村寨分离型聚落格局。

2.1.3 聚落定形阶段。根据族谱记载,明崇祯十六年(1644年),王氏宗族规模不断扩大,受地形所限,一部分族人迁至二级台塬的平坦处,相较之前的“老村”,被称为“新村”。因新村所处位置是当时古城与外界互通的必经之地,此处商贸经济活跃,大量达官贵人、商贾巨头迁入,在此修建多进多重院落,并形成各自领域。新村逐步发展为一条非常繁华的商贸通道,曾被称为“新村市”(聚落内尚现存一处形制较高的当铺库房)。对其他宗族的接受和包容,使聚落的文化系统有所开放。同时各种公共防御设施、祭祀建筑依然使聚落保持了很强的封闭性扩展。明末清初,老村,寨子,新村的格局基本稳定,老村以居住为主,新村以“市”为主,寨子以防御为主,聚落发展逐步达到鼎盛。

2.1.4 聚落突变阶段。清光绪年间连遭大旱,回民起义,人口大量逃亡,贸易通道“新村市”逐渐衰落。抗战和文革时期,受到城市文化浪潮冲击,大量大宅院和公共设施遭到破坏,甚至解体。改革开放后,城市与聚落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随着古城旅游发展,聚落的扩张势如破竹,形态突变明显。聚落功能以居住为主,各种防御设施逐渐消失,居住的集聚现象更为明显。寨子因不利于生活而被逐渐废弃,在距离寨子较近的平坦耕地内建立寨子新村,形成了现在以村委会为中心的4个组群并立的集村式聚落形态。

2.2 聚落形态的时代变迁

2.2.1 1949年前。解放前,老村,新村,寨子三足鼎立的格局依然清晰。每个区域相对集中地分布在三级台塬的平坦地段,呈现团状的聚居形态。3个组群相对独立,相互之间及与古城通过主要巷道相互联系,且只有西侧唯一一个村入口。组群之间分布大量耕地。组群内部通过不规则的支巷区分不同宗族领域。

2.2.2 20世纪50—70年代。50年代初期,古城城墙和护城河被环城路替代,聚落沿环城路的部分宅院扩张改建为沿街商铺。老村受地形及环城路等南北边界所限,地块主要在原有宅院周围空地以“插入”或“填充”的方式拓展,逐渐趋于饱和。新村在距离老村较近的区域向北侧扩张,两组群有融合之势。这时期,为了便于生产劳作,改造澽水河,修建沿河道路。新增多条与古城的联系巷道,每个组群都有了与古城联系的独立巷道,加强了聚落与古城的联系,聚落开放性逐渐增强。

2.2.3 20世纪70—90年代。这时期,聚落扩张迅速,逐步侵占耕地,重心整体逐渐向东侧偏移。老村和新村连为一体;寨子受地形所限,生活不便,部分居民逐渐迁移至寨子东侧的平坦耕地处建立宅院,形成“寨子新村”,寨子内部开始出现“空心化”[16]现象。随着聚落的拓展,聚落内部增加了大量较为规整的支巷,老宅院的部分支巷也被调整以适应新的巷道形态。新村的主巷道形态发生剧变,寨子原有入口被完全废弃,新增寨子及寨子新村东侧、南侧道路与其他2个组群联系。

2.2.4 2000年至今。受快速城市化发展影响,大量居民迁居韩城新城或外出打工,地块拓展逐渐缓慢,新的地块大多沿着聚落外边缘拓展,并形成新的支路,进一步加强与城市的联系。聚落规模达到最大,但聚落内部“空心化”问题凸显,尤其是传统老宅院。“饼”越摊越大,实际是“有皮无馅”。

庙后村院落演变(图2)描述了庙后村整个自然生长的过程。可以看出,宅院建筑沿道路发展布局,以户为单位,从内核发展到外围。村落主路系统的发展与城市紧密相连,支路在主路的基础上分支发展,不断细化,与主路交错穿插,使道路系统逐渐成熟。

现在,研究人员受自然界中猪笼草的液态润滑界面启发,开发了这种纳米机器人。猪笼草表面具有纳米厚度的液体润滑层,使得落到植物表面的昆虫很容易滑落到植物的“口中”。研究人员使纳米机器人表面存在模仿猪笼草的液态润滑层,大大降低了生物分子的黏附,使机器人可在玻璃体中运动。

图2 庙后村不同时期院落演变 Fig.2 Evolution of the courtyardin different periods of Miaohou Village

通过对院落历史演变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不同时期院落数量,院落数量随时间的增长而不断递增(图3)。1979年以前增长速度较缓,1980—1989年迅速增长,之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不同时期院落增长数量不同,1980—1989年增量达到峰值。

2.3 聚落形态的演变特征

2.3.1 格局由传统的“单核心”到“多核心”。庙后村最早以老村为核心发展,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老村、寨子和新村三足鼎立的“多核心”空间格局。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历了寨子的废弃、寨子到寨子新村的逐渐迁移以及老村、新村规模的不断扩大等一系列的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了老村、新村、寨子及寨子新村4个组群并立的“多核心”集村式空间格局。

图3 庙后村不同时期院落数量变化

Fig.3 Quantitative change ofcourtyard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Miaohou Village

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是维系聚落空间结构的坚韧纽带。庙后村历史悠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文化的发展影响着聚落空间的发展,其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空间特色、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特色、观念意识对聚落的演变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历史时期的庙后村在宗族血缘的组织模式中,家族规模较大,形成以家族为单位的集聚形态,宗族、礼法等传统思想对物质空间的生长具有很强的制约性,使聚落内部具有很强内聚性,聚落的拓展相对稳定且有秩序性。解放后,大家族逐渐分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家庭结构逐渐向小型化转变,家庭人口的增长加速了聚落住户的增长,聚落空间急速扩展。

334例住院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钱懿轶等(13):1816

书稿排印时的技术错误也可能会导致“正字误录”现象,《中华道藏》中反复出现一些常用字反而被录成了形体相近的罕见字,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归咎于点校者,更可能是排印过程出现的错误。

2.3.3 界域性由强到弱,增长力依然受到阻力制约。庙后村形成之初受自然地理条件、人为防御设施及古城城墙护城河边界等因素制约,具有很强的界域性,后期受政治活动及社会发展影响,边界因素发生变化,如地形改造、防御设施拆除、环城路建设、聚落拓展及对外道路增多使村落的界域性逐渐减弱。但南侧遽水河、台地及城市环路依然成为限制聚落无序蔓延最主要边界因素。

2.3.4 功能性由“多功能”到“单一功能”。历史时期,不同的地理区位特点使得不同组群满足不同功能。老村近城,便于生活,用于居住;新村连接南北、东西通道,用于商贸;寨子地势险峻,用于防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内部功能也由原来的居住、商贸和防御的多样化功能转化为以居住功能(自住及出租)为主、少量沿街商业为辅的单一功能布局。

2.3.5 空间外拓模式多样(不同组群呈现不同的生长模式)。聚落形成3个组群的增长核之后,以增长核为中心进行外拓。每个增长核占据最佳区位,受到自然、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制约向着最有利的轴线拓展。受地形所限,老村以原聚落中心为核心,最初主要沿东西轴线生长,之后向南北方向逐渐拓展,呈现鱼骨状线性生长模式;新村先是以最早的组群中心为核心,受原有“街市”轴线和西侧地形限制,由南至北就近填充,之后冲破原有斜向轴线,一直向东侧扩张,呈现轮形团块生长模式;寨子因时势变迁,失去防御作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扩展受限,内部生活也不方便,呈现迁移式生长模式,寨子内部空废化严重。受现代城市规划影响,寨子新村的扩展呈现带形阵列式生长模式(图4)。

当车轮以很高的速度沿钢轨滚动时,它受到的轮轨作用力是一个沿其滚动圆高速移动的荷载。这个相对车轮快速旋转的作用力不但包含一个静力成分,即一半的轴荷载,同时也包含许多由于轮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高频成分,其频率高达4~5 kHz。移动荷载会给车轮产生波动效应,同时,车轮的旋转会引入离心和陀螺效应。可以设想,高速旋转车轮的动力学特性一定不同于非旋转车轮的动力学特性,而且前者比后者更复杂。

图4 不同组群呈现不同的生长模式 Fig.4 Different growth patterns of different groups

3 聚落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3.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聚落空间分布和形态发展演变的基础。农耕文明时期,聚落往往会选择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作为最早的发源地[17]。庙后村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且有利于农业发展,成为聚落最佳选址。依塬傍水的地形地貌也一直影响和控制着聚落的演变和格局。另外,依据自然界“区位择优”的法则和边界效应,自然资源在自然系统中的分布有差别,不同的资源在空间发展过程中会选择相对适宜的区位,从而充分利用资源以达到相对最优的发展路径[18];一般河、山等都会形成明显的聚落边界,限制聚落的扩张。由于三级台塬不同的地势特点,也导致了聚落多核心组群形成的次序及发展演变的不同模式,同时遽水河一定程度形成明显的聚落边界,限制了聚落的无序拓展。

3.2 文化因素

2.3.2 聚落中心由“血缘型中心”到“地缘性中心”。早期老村的陈氏宗族为聚落最初的增长核,随着王氏大家族的迁入,形成以王氏宗族祠堂为中心的新增长核,宗族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以祠堂、庙宇、戏台等为中心的宗族血缘型聚落中心。解放后聚落规模逐渐拓展集聚,形成以村委会为中心的地缘性聚落中心。聚落中心向东迁移,基本居于聚落重心。

3.3 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是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人口的迁移使聚落不断分化,如新村的建立及寨子新村的形成,形成多核心格局,造成聚落分布聚集区范围扩大。历史上自然及人为灾害导致人口数量减少,聚落形态解体重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急速增长导致聚落快速无序蔓延。2000年前后,村民大量外出打工或进城经商,聚落增长速度减缓,导致内部大量院落“空废化”。

3.4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聚落形态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聚落的拓展。明末清初时期,“新村市”成为连接其他聚落和古城之间的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和集散场地,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极大推动了聚落发展。清光绪年间的天灾人祸,导致经济发展迅速衰退,聚落逐渐衰败。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状况好转,住宅建设有了经济支撑,导致聚落迅速向外扩展。

3.5 政策因素

政策制度对聚落发展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土地改革政策的影响,聚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公社化时期被压制的住宅需求强烈,聚落发展呈填充式扩张与外溢式蔓延。庙后村正是受此大潮影响,聚落从建国初期的150户增长到400多户。

3.6 城市因素

由于庙后村位于韩城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的地理区位,聚落的演变一直深受城市发展演变的影响。历史时期聚落的发展也与在城市近郊的地理优势有关。明朝战乱时期成为守城的主要军事要塞,和平稳定时期作为城市与周边聚落最主要的贸易通道及集散场所,聚落发展迅速。解放后,城墙拆除后,城市与聚落关系更为密切,产业也由原有的农耕经济发展为农业与少量商业并存的多元化组织形态。聚落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边界形态产生明显变化。2000年后,外界刺激因素较多,村落对外开放性增强,外力影响加强,村落受到城市发展模式、村民受到城市意识的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聚落形态发生巨变。

4 聚落演变的驱动机制

4.1 内部驱动力

第二,聚落形态演化主要特征。(1)总体格局由传统的“单核心”到“多核心”演变;(2)聚落中心由“血缘型中心”到“地缘性中心”迁移;(3)界域性由强到弱,增长力受到阻力制约;(4)功能性由“多功能”到“单一功能”转变;(5)空间外拓模式多样,处于不同区域的不同组群呈现不同的生长模式。

4.2 外部驱动力

外部驱动力主要包括政府调控,城市发展等。政府通过制度、政策、规划和建设等手段对聚落的发展及演变施加影响和干预,政府职能作用发挥得好,推动聚落演变的优化;作用不到位,可能导致盲目无序甚至严重破坏。早期聚落生长具有较强的自发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解放后,政府的各种制度政策间接导致很多传统空间被破坏,聚落文化特色削弱;另外,聚落在新宅院规划建设时,村委会以传统院落为模板,适当继承发展当地特色,使其拓展一定程度延续原有肌理,体现引导的积极作用。城市一直是聚落形态演化的重要外部驱动力。城市与聚落的紧密联系形成聚落演化的动态因子,推动聚落的动态演化。聚落物质形态演化中一直受到城市阻力及引力的双重作用。作为聚落的外边界,城市一定程度制约着聚落的无序蔓延,且推动聚落的交通发展。同时随着古城城墙的拆除,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的兴盛,聚落被纳入城市交通网络中,聚落边缘区受到城市外向力的作用,开始表现出一些异质化。而聚落内部空间则趋于均质化,呈现明显的城市同化现象[16]。如寨子新村的建设完全模仿城市模式,呈现出简单行列式布局形态,与聚落原有的形态有较大差异。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第一,聚落历史演变经历了形成阶段,生长阶段,定型阶段和突变阶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龙岩高中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对六个年级发放问卷,每个年级50份问卷,共300份。回收问卷295份,回收率98%,其中无效问卷25份,实际有效问卷270份,有效率90%。其中男生185人,女生95人,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人类的各种需求是内部最主要的动力。在聚落的演变过程中,在文化观念、人口变化、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聚落居民成为其演变的主要驱动者,其根本动力来源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早期聚落形态的生长主要受到风水观念、宗族血缘、传统民俗等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自发地组织聚落营建,聚落形态演变呈缓慢有序的发展。解放初期,经济发展缓慢,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不强,主要是对原有宅院的重组或少量扩建,新建院落以村内传统院落为原型进行,继承与发展地方传统建设经验,说明聚落的生长依然以满足传统文化思想影响的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驱动力,表现出聚落演变的内部原动力——自组织性[19],聚落的发展演变呈现有序的状态,遵循着聚落生长的内在秩序,仍能保持其相对稳定和自主演变的一种动态变化。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以及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居民生活观念变化,聚落急速拓展,从内核发展到外围,新建宅院与巷道肌理单调或无序,部分区域无序蔓延。

第三,聚落演变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不同时期各因素耦合关系及主导因素也不尽相同。(1)自然因素是聚落空间分布和形态发展演变的基础;(2)人口对聚落发展起着主要作用;(3)文化、经济、政策、城市等因素都对聚落发展演变起着重要的影响。

贵州观赏石资源受控于省内三大岩性、地貌单元和两大地表水系。这三大岩性、地貌单元是:以碳酸盐岩类为主的喀斯特地貌单元,主要分布于贵州西部、南部和中部,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以红色砂岩和页岩为主的丹霞地貌单元,主要分布于贵州北部地区,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以元古代浅变质岩为主的苗岭地貌单元,主要分布于贵州东部地区,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

第四,在文化观念、人口变化、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聚落居民成为聚落演变的主要驱动者,人类的各种需求成为内部最主要的动力。政府调控,城市发展成为其发展演变的主要外在动力,导致聚落总体生长从相对稳定、有序的自组织特征到均质、无序的增长模式。城市及聚落的历史文化基础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聚落的无序拓展。

5.2 展望

例1.Young born of females that had eaten their partners had a 48%chance of making it through their first month of life.Those born of females who had let their partners live,had only a 12%chance of surviving that long.

参考文献

[1] BRUNSKILL R W.Vernacular Architecture:An Illustrated Handbook[M].London:Faber & Faber,2000.

[2] CONZEN M R G.Alnwick,Northumberland:A Study in Town-Plan Analysis[M].London: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Publication 27,George Philip,1960.

关于读者是否关注了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调查结果为约70%的读者已关注,约29%的读者没有关注。已关注的读者中约有60%对该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和信息表示满意;约40%的读者表示不满意。

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党员管理上存在“一轻一重”的问题,对在职党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比较重视,对离退休管理、教育和服务有所忽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离退休党员的流动性变大,原单位很难掌握他们的去向,相当一部分离退休党员成了“自由人”、“口袋党员”和无人管的党员。而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仍不够完善,一些年老体弱、卧病在床、子女下岗、企业改制的离退休党员们晚景确实困难,有的甚至难以保障基本生活,急需党和组织的关怀帮助。

狮子纹的艺术价值蕴含着中华民族千年的艺术精神,其在不同时代表现的不同外在特征对于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来说也是值得借鉴的。现代陶瓷装饰的手法亦可以从此汲取新的灵感,创造出更好的陶瓷艺术作品。

[6] 刘克成,肖莉.乡镇形态结构演变的动力学原理[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4(6):14-19.

[4] 车震宇,翁时秀,王海涛.近20年来我国村落形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4):35-39.

[5] 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传统聚落规划的再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6(1):102-107.

庙后村的演变是中国西部乡村聚落发展实践的一个缩影,其形态演变可成为一种参考。通过对聚落形态变迁的研究,认识和把握聚落演变的过程、特征、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以期对中国西部聚落发展实践及古城、中小城市边缘区的研究提供借鉴。有利于在聚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着重考虑整合其演变过程中有价值、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性竞争优势,有效地把控和引导聚落空间的理性拓展和重构。

[3] 原广司.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于天炜,刘淑梅,译.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何郑莹,徐建刚.基于文化生态的客住核心区聚落时空演进规律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4):168-172.

[8] 王传胜,孙贵艳,朱珊珊.西部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进研究的主要进展[J].人文地理,2011,25(5):9-14.

基于ALARP准则的某土石坝运行期风险评价………………………………………………阿依古丽·沙吾提(2.40)

情境教学的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地促使学生带着好奇心理解教材,但是每个人的认知心理又有一些差异,所以要有相应的策略和优化方法。简单来说,教师要把握一定的技巧来激发学生的感悟和思考,鼓舞学生大胆想象,享受审美的乐趣。

[9] 李骞国,石培基,刘春芳,等.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特征及格局优化——以七里河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1):126-133.

对照组病患吞咽不适例数与观察组相比,P大于0.05,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病患的切口黏连例数与观察组相比,P大于0.05,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病患的伤口疼痛例数与观察组相比,P大于0.05,无明显差异;但是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10] 荣玥芳,郭思维,张云峰.城市边缘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1(4):93-100.

[11] 张建明,许学强.城乡边缘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1997,12(3):5-8.

[12] 薛引生.韩城古城[M].韩城:韩城市文史资料委员会,2004:132-134.

[13] 青木信夫.中国陕西省韩城地区村落和住宅研究[J].建筑师,1996(4):18-20.

[14] 周若祁,张光.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8-129.

[15] 韩城市志编纂委员会.韩城市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282-283.

[16] 雷振东.整合与重构: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17] 周庆华.陕北城镇空间形态结构演化及城乡空间模式[J].城市规划,2006,30(2):39-45.

[18] 王路.村落的未来景象——传统村落的经验与当代聚落规划[J].建筑学报,2000,25(11):16-22.

[19] 张建.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形态演变初探[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8(3):222-226.

席鸿,肖莉,刘瑞强,余咪咪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年第02期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