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上海金融人才国际化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选题的意义

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近些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果明显。

按照设计尺寸加工组装好的超声换能器如图5所示,换能器的振动性能还需要实际的检测[10]。采用HIOKI IM3570型阻抗分析仪对换能器进行测试,测得换能器阻抗频率曲线如图6所示,在频率为22.713 kHz时换能器的阻抗值最小为11 Ω,即为换能器的串联谐振频率。通过多普勒激光测振仪测量换能器在功率分别为10 W和30 W时的振幅频率曲线如图7所示。当超声功率为30 W时,换能器最大振幅为23.89 μm,谐振频率为22.543 kHz,与设计频率差异较小,振子带宽适中,表明换能器整体性能良好。

第一,上海已成为国际上金融市场体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集聚了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外汇、票据、期货、黄金、保险等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

第二,上海已经形成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截至2017年6月末,在沪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519家,在沪各类外资金融机构总数达431家,占上海金融机构总数的近30%,各类国际性、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

第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2017年,英国的金融智库Z/Yen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城GFCI)排名中,上海位居第6,前5名分别是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东京。

1.扎实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金融业的国际化带动人才国际化

4.上海引进海外金融人才的优势和劣势

现象2:近年来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上海千人计划”)金融类申报人选中,符合条件人数变化呈逐年递减趋势。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金融人才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体,其国际化水平和发展状况决定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为什么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金融机构引进海外金融人才的需求反而下降?上海金融人才的国际化水平是否能够为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他们一直看着明珠塔走,走啊走,近两个小时才到。风大得方玫眼睛都睁不开,两人的头发乱飞,互相笑得像个傻子。

2.对金融人才国际化的认识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围绕“上海金融人才国际化发展”这个课题展开调研。梳理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国家战略在国际化和相应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建设方面的要求,就金融业国际化、国际化人才、金融人才国际化三方面问题,分别与海外、领军、青年三类金融人才,金融机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市金融办和银行、证券、保险行业重点金融机构领导,万宝胜华、罗盛、中智、猎聘网等人力资源中介机构,以及金融类教育培训机构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金融社团上海金融业联合会负责人,共35家机构的39人进行了访谈交流、问卷调查,基本覆盖了金融业相关的各类机构。通过鲜活而真实的数据、案例,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

(1) 当今,在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和消费中,塑料居首位,其次橡胶。随着消费量的逐年递增,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橡/塑废弃物回收与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其一,可解决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其二,塑料、橡胶材料的合成主要来自于石油资源,能减轻对石油资源消耗和依赖的压力;最终,使其成为可再生利用的资源。

二、上海金融人才国际化的难点和主要问题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依托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展开,因此金融机构国际化以及金融机构人才国际化就成了此次调研的应有之义。

1.对于金融业国际化的认识

调研中,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由于性质不同,对国际化的认识和需求有所不同,两者差异在于金融要素市场国际化是必然趋势,而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并不必然走国际化道路。此外,目前国内金融市场上,国资金融机构在规模上占比很大,在国际化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1)金融要素市场认为国际化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市场是开放的,境外机构可以交易境内市场产品;二是市场参与者品类齐全,既有中资也有外资;三是市场提供的产品服务相对标准、国际认可;四是境内外市场是互通的,突破时区、国界,既可以境外机构交易境内产品,也可以境内机构交易境外产品。

(2)金融机构认为国际化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有内生的国际化发展需求,并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二是要有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文化或国际通行的金融业价值观;三是资本补充和资产配置的国际化;四是组织机构设立的国际化。

(1)不同类别金融机构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差异较大。一是从行业来看,市场类机构需求较大,主要是国际交易市场起步早、经验丰富,国内金融市场需要学习国外交易所的运行、监管规则等,与国际接轨;证券类机构与金融市场关联度高,需求也比较大,主要集中于合规风控、海外投资管理、金融衍生品等国内相对稀缺的金融人才;银行中五大国有银行总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有需求,一方面是总行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化布局和海外上市、资产配置,另一方面总行金融服务伴随着客户走出去,需要招聘海外当地人才和把本土人才派驻海外工作,其他商业银行需求少;保险类需求主要涉及保险精算、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领域,产险、寿险业务集中在国内,基本无需求。二是从企业层级来看,公司总部层面有权限引进国际化人才,分支机构受制于经营范围、管理权限,引才需求小。三是从资产属性来看,国企需求不大,主要涉及总部个别专业技术领域;外企需要熟悉外企规则、懂中国市场的国际化人才;民企金融人才储备少,有需求,主要涉及资管类企业和个别专业技术领域。

(2)关于国际化人才,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认为可分为几个层面:一是有海外学习经历;二是有海外金融机构工作经历;三是有国际化的视野、心智模式、客户资源,熟悉当地文化和监管规则,善于与海内外的政府、客户对话沟通;四是高端的国际化人才能带领企业走出去与国际一流机构同台竞争,在国际市场有领导力、影响力。大家普遍认为,国际化人才的核心是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化能力,国际视野体现国际化人才的水平,本土化能力体现国际化人才的绩效。

(4)国资金融机构国际化的问题:一是有国资管理、行业监管等政策限制,国企在决策上普遍是风险厌恶型,海外投资风险大,试错成本高,国企容错机制不健全,国际化的政治风险大;二是从全球来看,海外市场低迷,中国市场发展最好,中资机构首要任务是抢占国内市场,国际化发展动力不足;三是国际化是长期战略,谋划上执行上都要求管理层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国企干部任期的不确定性会造成战略摇摆、缺乏长期性和定力,难以聚焦国际化战略;四是企业发展的国际化需要有国际化人才的储备,但国际化战略不清晰、业务不充分、文化不宽容,没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国际化人才很难留下来。

当出雾口管径为51 mm时,则所需吹气流量Q为:Q=π×(0.051÷2)2×0.27=33.1 L/min由式(4)可得出式(5):

(1)人才国际化和国际化人才是两个不同概念。人才国际化是一种过程,重在能力和素质的国际化,有从国外引进国际化人才和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两种实现方式。相应的,国际化人才也包括国外引进国际化人才和本土培养的国际化人才两部分。调研中,金融机构普遍认为,本土人才是企业人才结构组成的主体部分,人才国际化要以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为主要实现方式,从国外引进国际化人才作为补充,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做好了,企业的国际化人才储备会更扎实,为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提供更持久的支撑。调研了解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在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都有比较系统的梯队建设安排。

(3)金融机构对近年来上海金融业国际化的成效评价一般,认可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不够,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大,但国际市场间的交易量占比小;二是国内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的业务量占比小,尽管有些金融机构在世界排名不低,但大而不强,国际影响力小,国际交往少且主动性目的性不强;三是中资机构走出去的效果不理想,有些还在收缩撤回;四是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十年来由于监管限制和不接地气,业务发展缓慢,尽管机构数、资产量增加,但行业占比不升反降。

(3)大家对近年来引进的海外金融人才的作用发挥评价并不理想。主要缘于几个方面:一是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经营管理方式、监管规则和文化氛围与国外差异较大,海外人才的适应性不够,不接地气、水土不服;二是企业引才用才策略不明确,缺乏用其所长的准备和支持保障,也缺乏容其所短的胸襟雅量;三是金融机构业绩导向,市场竞争激烈,对引进人才缺乏耐心;四是引进人才早期有新东西带入,后期衰减,企业认可度下降;五是引才信息不对称,引进的人才不如想象中优秀;六是企业国际化战略不清晰、业务不充分、文化不宽容,国际化人才没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很难留下来。

3.金融机构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状况

所有患者均接受1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卧床期间压疮发生情况,对比发生率。采用QOL量表帮助患者在治疗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

(2)各类金融机构引进海外人才的需求有相似偏好。一是主要引进华人金融人才而非“老外”,华人在文化思维、工作方式、适应能力等多方面更接中国市场的“地气”;二是瞄准前沿领域,金融机构需求主要集中于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品、跨境并购、技术架构、保险精算等国内发展尚不成熟,但国外已积累成熟经验的专业领域,特别是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提出全面合规要求后,国内对海外风控人才需求增加;三是聚焦成熟专业人才,金融机构进行海外招聘主要聚焦在拥有海外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管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熟练型专业人才。

(3)在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上,上海金融机构在两个方面的需求比较突出。一是希望有更多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多层次的国际间交流、学习、考察、培训项目平台,比如金融业务方面的国际性论坛,与国际知名高校、商学院合作的培训项目等,帮助人才提升国际化水平;二是金融机构开展国际化业务,在出入境的便利化、高效率上需求高,因为“商机稍纵即逝”。

采集回来之后的下一步就是存储了。因为只有自己有了才能供自己使用的同时还可以提供给他人[1]。因此,大数据的另一个特征是存储功能的大。毕竟和我们所使用的其他电子类产品一样,存储的区域和能力是我们的科学技术所赋予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大数据的这一特征才会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这也是技术进步的证明。

现象1:2008年欧美金融危机时,不少国外知名金融企业相继破产大幅裁员,市金融党委组织上海金融机构去海外“抄底”引进了一批金融人才,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后,市金融党委定期组织上海金融机构通过网络形式继续开展海外金融人才招聘活动。近两年来上海金融机构招聘海外金融人才的需求,包括机构数、岗位数、人数及招聘岗位层级都明显下降。

阶段2过弯分析:通过几何法分析可知,当导向轮部分夹着直线轨道,部分夹着弯曲轨道时,轨道两侧导向轮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即导向轮A与B或C与D之间,且变化量等于弹簧的形变增量;弯轨外侧导向轮B与轨道会发生脱离,如图6。弹簧形变增量及导向轮B与轨道之间的偏移距离计算如下:

对国际化人才来说,上海具有更为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和更为开阔的视野,交流、培训发展和选择的机会较多。此外,上海社会治安稳定,政府服务高效,城市文化底蕴浓厚,医疗社会保障先进,城市国际化进程加快,生活工作环境优越,也是发展的更好选择。上海在“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的评选活动中,2012-2015年连续4年获得第一名。

从国内金融发展环境看,上海对海外人才吸引力还不够大。事业发展方面,相较于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金融市场发展成熟度方面还有一定差距,金融开放程度还不够高,一些国际化、创新性金融业务尚未开展,一些金融业务运行和国际通行规则还有差异。政策法制方面,金融监管体制、政策和配套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一些政策的稳定性还不够。股灾之后,监管层对股指期货持仓规模作出限制,股指期货交易规模不足原来1/10,导致从事期现套利等量化交易策略失效。由此,一些人才考虑到政策的不稳定性,重新返回国外。配套服务方面,海外引进人才子女入学、住房、医疗、落户、居留、出入境等公共服务和配套措施不够完善,许多归国人才觉得不够便利。当前企业引进海外人才,解决子女就读问题是最大的吸引力。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方面,上海国有金融企业尚未形成体现行业特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和股权激励制度。此外,国内个税起征点低、税率高,金融人才整体税负水平较高,也是制约海外金融人才回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推进上海金融人才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2017年11月,外交部和财政部分别表示,我国将大幅度放宽外资进入金融业的投资比例限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币作为计价、支付、投资和储备货币的职能将明显增强。金融与信息科技加速融合,金融创新潜力较大。“一带一路”、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都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重要机遇。

但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金融市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明显不足,制约了金融中心配置全球金融资源、服务人民币跨境使用以及代表我国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并且调研组成员在工作实际中也强烈地感受到了以下两个反差现象:

(1)在政策规则层面:通过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加快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金融服务业开放,不断完善与国际接轨、公正透明、规范有序的金融法治、税收、会计、信用、监管等制度体系,着力营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

(2)在要素市场层面:建设全球人民币基准价格形成中心、资产定价中心和支付清算中心,丰富人民币产品,扩大市场规模,提升上海金融中心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能力和影响力。

1.1.2 实验材料 云南省8个地区所得苍耳子经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生药学教研室高级实验师杨月娥老师鉴定为苍耳子。见表1。干燥、粉碎,过60目筛,于密封袋保存,备用。

(3)在金融机构层面:引进更多具有更强资源配置能力和更高战略决策能级的金融机构总部或二总部,建设全球跨境投融资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和国际竞争力。

2.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政府搭台服务企业,共同推进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建设

(1)不断引进海外金融人才。要尊重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不简单强调大力引进海外金融人才。一是深入实施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上海海外金才开发计划,完善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政策与配套措施,同时注重海外中层金融人才的引进,简化出入境、居留等办理手续。二是发挥驻外各类机构、海外华人金融社团、国际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的作用,通过合作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引才大使等方式,搭建常态化的海外金融人才引进平台,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搭建金融业国际交流平台,加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国际推介力度,系统宣传引才、用才、留才政策措施和典型案例,打消海外金融人才回国顾虑。四是整合人力资源中介机构资源,为金融机构引进海外金融人才提供就医、子女就学等专业服务。五是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宣传典型案例和典型事迹,帮助海外归国金融人才解决本土化问题。六是发挥市区两级政府各自优势,加强资源协同、服务联动,帮助海外金融人才解决归国初期的过渡性住房需求。

(2)不断加大本土金融人才国际化培养力度。一是依托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等,打造一批与国际接轨、具有较高培训能级的金融人才国际化培训和实训基地。二是加强与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合作,开发金融人才城市间合作培养和交流项目。三是鼓励本市金融企业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金融国际组织、高校、研究机构等加强合作,探索研发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求相适应、符合上海金融行业发展实际需求的海外培训项目和课程。四是推广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等国际资格认证项目,支持本市金融人才参加金融认证培训工作。五是积极吸纳国家和上海“千人计划”、上海海外金才加入上海金融人才讲师团,发挥其国际化优势,在行业内、金融类院校开展培训,与本土优秀青年金融人才结对带教。六是对金融监管人才的国际化需高度重视,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应对和防范金融风险,对金融监管人才的国际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3.金融机构用人主体要认真研究应对国际化问题

(1)根据企业实际,认真研究制定系统性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国际化不是靠几个国际化人才来解决的,是多维度同步推动,速度不匹配会有问题。推进上要有耐心和包容性。

倾斜35~45°斜栽时甘草产量分别比直栽、平栽方式下增产430 kg/hm2、649 kg/hm2,增产13%、21%,差异显著。在不同育苗移栽方式中,斜栽效果最好,可作为本地区及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主要栽培方式推广。

(2)国际化人才队伍是多层次的,要注重梯队建设,并早做储备。人才国际化的长期方向上要有高端、中低端战略的统筹推进。企业领导层、管理者的国际化思维和理念直接决定了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成败。中低层国际化人才的稳定性较高,可以为高端人才提供有力的团队支撑。

我有一件开心的事,想说给你听,让你同我一起开心;我有一件失落的事,想说给你听,希望你可以理解我的失落;我有一件义愤的事,想说给你听,希望你能感受到我的义愤。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6例,年龄65~78岁,平均(71.45±12.76)岁;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68~75岁,平均(70.69±13.14)岁。本次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金融服务的标准要国际化。金融业是高端服务业,服务的专业性、细节性是成熟市场和成长市场的最主要差别。中国服务求快、求效果,但服务标准不够清晰。

牛韧,刘永琴,马晓宾
《党政论坛》 2018年第05期
《党政论坛》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