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四川省中厂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言

四川省中厂铜矿床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黎溪区中厂乡,距会理县城直距约42 km;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1′52.59″,北纬26°19′48.10″。中厂矿区铜矿体产于中元古界通安组中,矿床受地层层位控制明显,同类铜矿在川滇交界地区广泛分布,资源量丰富,是一种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在云南省称为“东川式”铜矿,在四川省内则被称为“黎溪式”铜矿[1]

尽管名为黑洞,超大质量黑洞其实是宇宙中最为明亮的天体之一。物质掉入其中时会释放出海量能量。这些能量足以制造出类星体。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类星体这种遥远的微弱射电信标就一直令地球上的天文学家困惑不已。

多年以来,四川省地质局力马河队、四川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黎溪区农工商总公司、四川省地质矿产局403地质队先后在矿区所在区域开展了大量基础地质调查和铜矿找矿勘查工作,一些地质科研机构和地学院校亦开展了多项专题性地质科学研究,研究成果相当丰硕[2-15]。2003—2014年,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六大队在中厂矿区开展了综合性地质普查-详查工作,查明铜矿体的赋矿层位和主要赋矿岩石类型,圈定了4条铜矿体,探获铜矿石资源/储量(332+333)332.03×104 t,确定铜矿床的规模为小型,具有较好开发价值

前人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围绕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区域地层对比、区域成矿规律,铜矿地质研究多集中于云南省东川地区的“东川式”铜矿和四川省拉拉IOCG型铜矿床,而对四川省的“黎溪式”铜矿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且多为20世纪80年代的文献[10-15],关于中厂地区铜矿床的专述性文献尚未见及。本文旨在中厂铜矿的勘查工作基础上,主要对中厂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矿床成因进行讨论,为区域同类型铜矿地质勘查和区域找矿提供参考。

1 成矿地质背景

中厂铜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即传统所称“康滇地轴”的中段。在纵贯川、滇的狭长地带中以元古宇为基底,包括中元古界下部(>1400 Ma)的东川群、河口群和通安组,中元古界上部(<1400 Ma)的会理群等。盖层包括下震旦统澄江组、奥陶系红石崖组、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上三叠统白果湾组,以及零星出露的寒武系和白垩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分布于新生代盆地中。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工作不够重视,使得单位不能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国家传达的各项政策。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国家政策中的核心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进而在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上产生消极的态度,不能很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真正作用。

由于三江造山带的影响,在扬子地块西南缘发育大量近SN走向的区域性断裂,如攀枝花断裂、安宁河—绿汁江断裂、汤郎—撮科断裂、皎平—铜厂断裂、小江断裂(图1)等,这些断裂多具长期活动的历史,将中元古代各地层单元切割错断,增加了各地元古宇对比方面的难度。

图1 会理—东川地区中元古界分布略图(据文献[3],改编) Fig.1 Map showing distribution of Middle Proterzoic strata in Huili-Dongchuan area 1.新元古界上部及以上盖层;2.新元古界下部盐边群;3.中元古界上部会理群;4.中元古界下部河口群;5.中元古界下部东川群;6.中元古界下部通安组;7.古-中元古界下部汤丹群;8.混合片麻岩;9.闪长质片麻岩;10.花岗闪长岩;11.花岗岩;12.超镁铁质岩;13.区域性断裂:①攀枝花—楚雄断裂;②安宁河—绿汁江断裂;③汤郎—禄表断裂;④皎平—铜厂断裂;⑤麻塘—汤丹断裂;⑥小江断裂;14.中厂铜矿区

区域自早元古代以来,发生过多期岩浆活动,以浅成、喷发为主。岩类以玄武岩、辉绿辉长岩、花岗岩分布最广。它们主要沿区域性大断裂、断裂交叉处、区域复背斜轴部等部位产出,呈岩床、岩墙、岩盘、岩基出现。主要分布于区域的北西部地区(图1),与区域内生金属、非金属矿产具有成因关系。

(1)Ⅰ号铜矿体的矿石结构以自形粒状为主,金属矿物粒度一般为0.2~0.05 mm,多为不规则状的集合体,不均匀的充填于岩石孔隙之间。除此之外尚有少量微粒及隐晶质结构;矿石构造以致密块状、浸染状为主,次为细脉浸染状。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层特征

中厂铜矿区出露的地层有中元古界河口群(Pt2H)、通安组(Pt2t)和第四系(图2)。根据中元古界区域岩石组合对比、形成地质环境以及最新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资料[3-6],中元古界的通安组与河口群均为中元古代早期产物。

2.1.1 中元古代河口群(Pt2H)

河口群呈NW走向分布于矿区西部边缘,下部为灰黑色碳质片岩,上部为银灰色云母片岩;矿区内出露厚度约125 m。

2.1.2 中元古代通安组(Pt2t)

那个晚上我和王登佩一伙人打着电筒在红提园里忙到了大半夜,找出病因之后我又把喷洒药水的方子交给了老王,然后才给颖春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我已经到王家庄的红提园来了。颖春在电话中说,你到那里去撞鬼哟!我叫你去做的事你不做,那些农民杆子放个屁你就往他们那里钻,你以后不要回来了,跟那些农民杆子过生世算了。说完她就把电话挂断了。

通安组是中厂矿区的主要赋铜层位,岩石类型以含碳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体,常夹火山-火山碎屑岩薄层,后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一套浅变质沉积岩系。本区只发育通安组的第一段—第三段,从岩石序列、沉积特点、赋矿特征和演化规律上分析,可分别与云南东川群的因民组、落雪组和黑山组对比[14]。通安组与下伏的河口群呈平行不整合的接触关系(图3)。研究表明,通安组为一套低-中压型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区域动热变质岩系,原岩为沉积于闭塞非补偿性深-次深海盆中的还原性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沉积岩石中有明显的火山活动产物,并普遍含碳,千枚岩中含碳可超过25%,并见有团块状黄铁矿。

(1)通安组第一段(Pt2t1):呈NW走向分布于矿区的西部,岩层产状倾向NE,倾角60°;下部为灰色变质砂岩,上部为灰黑色砂质板岩,表现为滨海相变砂岩-泥质岩的沉积环境,出露厚度约292 m。

在古代中国,这样的表达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③.虽然在这样的表达中出现了数字,但这些数字都依附于具体的现实背景,因为在数字的后面都缀有特殊的量词,可以把这样的量词看作度量单位的称谓.在现代汉语中,一些后缀量词被根深蒂固地保留下来,比如,“一粒米、两条鱼、三只鸡、四个蛋、五匹马、六头牛、七张纸、八顶帽子、九件衣服、十条裤子”,等等.

图2 中厂铜矿区地质略图 Fig.2 Geological sketch of Zhongchang Cu deposit 1.中元古界河口群;2.中元古界通安组第一段;3.中元古界通安组第二段;4.中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5.辉长岩、辉绿辉长岩;6.辉橄岩;7.地质界线;8.逆断层及编号;9.岩层产状;10.铜矿脉及编号;11.铁矿体及编号

图3 中厂矿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Fig.3 Integrated column of Zhongchang Cu deposit

(3)通安组第三段(Pt2t3):出露于矿区的中部及东部,分布面积较大,总厚度约1 670 m。自下而上可分10个岩性层,即黑色碳质板岩、浅灰色绢云千枚岩、灰色变质砂岩、深灰色石英变粒岩(Ⅱ号铜矿体赋存于此岩性层中)、灰白色变质砂岩、银灰色绢云母千枚岩、浅黄绿色绿片岩、灰黑色石英变粒岩、灰白色含石英大理岩(Ⅳ号铜矿体赋存于此岩性层中)和灰黑色绢云板岩。该段形成于浅海盆地相-深海盆地相的沉积环境中。

2.2 矿区构造特征

中厂铜矿区总体构造特征为一套单斜岩层,由于后期断裂的破坏,致使地层产状的局部紊乱,总体产状为倾向NE,倾角50°~70°。矿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走向主要为NW向。受断裂活动的影响,岩石中节理、裂隙发育,在岩层中常形成层间破碎带或滑动带,为铜矿化提供了重要的储矿空间。区内较具规模的断裂有2条(F1和F2)。在矿区范围内,F1断裂发育于通安组第二段的近顶部部位,其性质属逆断层,NNW走向,倾向NEE;F2断裂发育在通安组第三段岩石中,为逆断层,断裂呈弧形,总体走向为NNW,倾向NEE,断层将矿区内主要的Ⅱ号铜矿体切错为2段,即Ⅱ-1矿体和Ⅱ-2矿体。

2.3 矿区岩浆岩特征

中厂铜矿区的岩浆岩为辉绿辉长岩(βν4)和辉橄岩(φσ4),均呈岩脉状侵入于中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Pt2t3)中。由于对岩体的研究资料有限,尤其是缺乏同位素测年数据,所以暂沿用前人资料,将其归属为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同期异相产物。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的研究显示,区域侵入于中元古界河口群、通安组和东川群中的中-基性、超基性岩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多集中于1 400~1 750 Ma,为中元古代产物;河口附近的辉长岩体在东川一带,还见到辉长岩体被震旦系地层不整合覆盖的现象。所以,中厂矿区的辉橄岩和辉绿辉长岩的成岩时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厘定。

(1)铜矿体严格受地层层位和岩性的控制。“层控”是沉积型层状铜矿床的基本特征。中元古界通安组中有多个含铜层位,从黑菁铜矿向南东,通安组赋铜层位断续延展,形成数个铜矿床(点),中厂矿区位于这一含矿层位的东南端,构成沿通安组走向(NW向)延展的一个含矿带[1,11]。在中厂矿区共有3个含铜的层位,分别为通安组二段第1层的下部、通安组三段第4层和第9层。3个层位的岩性分别为白云石大理岩、石英变粒岩和含石英大理岩;铜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地层中,倾向NE,倾角较陡,矿体均受岩性层的控制;产于石英变粒岩中的Ⅱ号矿体工程控制长度已达998 m,平均厚度6.37 m,平均品位0.72%,矿体的厚度和品位都很稳定,层位和岩性的控制作用相当显著。

年轻组患者的血脂异常、吸烟和冠心病家族史所占的比例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只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比例要低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年轻组患者中有明显诱发因素的有26例(86.7%),其中过度劳累有9例(30.0%),情绪异常有6例(20.0%),大量饮酒有5例(16.7%),短时间内大量吸烟有3例(10.0%),长时间熬夜有3例(10.0%)(见表2)。

(2)辉绿辉长岩:呈脉状-似层状侵入于通安组三段的黄绿色绿片岩中,辉绿绿辉长岩呈绿-暗绿色,具辉绿-辉长结构,块状构造。其矿物成分为拉长石(30%~60%)、普通辉石(25%~50%)、橄榄石和磁铁矿(5%~15%)、黑云母(3%~5%)和角闪石(1%~5%),副矿物有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等;橄榄石具蛇纹石化,辉石具绿泥石化和黑云母化。

图4 中厂铜矿床赋矿层位剖面图 Fig.4 Section of the host stratum of Zhongchang Cu deposit a.Ⅰ号铜矿体赋矿层位剖面图;b.Ⅱ-1号铜矿体赋矿层位剖面图;c.Ⅳ号铜矿体赋矿层位剖面图 1.大理岩;2.白云石大理岩;3.含石英大理岩;4.石英变粒岩;5.硅化;6.绢云母化;7.白云石化;8.铜矿体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中厂铜矿床的含矿层位为中元古界下部的通安组,目前共发现4条工业矿体(见图2)。

3.再热油锅,入干红椒、花椒煸香,倒入炸过的鸡翅,调入香辣酱,注入少许高汤烧开,以大火收汁,起锅摆入盘中,撒上熟白芝麻即可。

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情况,持续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3]。

北斗多功能手杖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智能拐杖终端,另一部分为手机端监测软件。分别从拐杖智能终端以及手机终端监测软件两方面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1)Ⅰ号铜矿体赋存在通安组第二段(Pt2t2)白云石大理岩(原岩为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的层间滑动带中(图4a)。在矿区西部呈NW向延伸,出露长度约600 m,矿体厚度1~2 m,倾向38°~80°,倾角50°~77°;矿体的顶底板均为白云石大理岩,有硅化和退色现象;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次为斑铜矿;黄铜矿呈他形粒状集合体产出,斑铜矿呈星点状分布,矿物生成顺序:黄铜矿→斑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石英,次为白云母、绢云母等;矿石中有用组分为Cu,品位为w(Cu)=0.49%~4.59%,平均品位0.97%,沿倾向Cu的品位有升高趋势,矿体的南东端Cu的品位略有变低;地表有10个槽探工程进行控制,深部有坑道工程进行深部控制,控制程度较高。

(1)对继电保护不确定的流向以及灵活的运行方式进行综合的考虑,在实现电流保护以及距离保护的原理时要做好实时的调整,来对定值的适应功能进行确定。

图5 中厂铜矿Ⅱ-2矿体勘探线剖面 Fig.5 Section of ore body Ⅱ-2 of Zhongchang Cu deposit 1.第四系;2.变质砂岩;3.石英变粒岩;4.矿体及编号;5.钻孔及编号;6.探槽及编号

(2)Ⅱ-1号和Ⅱ-2号铜矿体赋存在通安组第三段(Pt1t3)灰色-深灰色石英变粒岩(原岩为硬质砂岩)中(图4b),位于矿区中部,为中厂矿区的主矿体,矿体NNW向展布,呈层状、似板状产出。矿体倾向38°~55°,倾角57°~64°;工程控制长度998 m,钻探工程控制延深79~83 m,厚4.67~8.02 m,平均厚6.37 m,矿体的南段略厚,北段略薄,偶含夹石,夹石厚度约2 m(图5);矿体顶底板均为石英变粒岩,一般石英含量较少,伴有绢云母化、白云石化;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次为辉铜矿,极少量孔雀石、蓝铜矿等氧化矿物,黄铜矿多呈他形粒状集合体、浸染不规则状分布,斑铜矿呈他形粒状集合体分布并交代黄铜矿,辉铜矿主要呈隐晶质烟灰状分布于脉石矿物晶体中;矿物生成顺序: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斜长石、白云石,次为绢云母、绿泥石、石墨等;矿体有用组分Cu的品位为w(Cu)=0.49%~0.97%,平均品位0.72%;沿走向品位变化不大,沿倾向延伸品位略有增高,厚度亦略有增大。地表有18个槽探工程控制矿体,深部用8个钻孔和坑探工程进行控制,对矿体的控制程度较高。逆断层F2位于矿体的南部,把Ⅱ-1号和Ⅱ-2号铜矿体错断,Ⅱ-2号铜矿体向南西方向相对错动了约20 m,断裂除了对矿体的形态有所影响外,对矿体内有益元素的富集状态、分布规律和矿体的厚度没有太大影响。

(3)Ⅳ号铜矿体赋存在通安组第三段(Pt2t3)含石英大理岩(原岩为碳酸盐岩)中(见图4c),NNW向展布,呈似层状产出。矿体倾向36°~56°,倾角53°~59°,工程控制矿体长度274 m,钻探工程控制延深74~86 m,厚1.29~2.03 m, 平均厚1.87 m;矿体顶底板均为含石英大理岩,硅化较强,并伴有绢云母化;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有少量孔雀石,黄铜矿主要呈他形粒状集合体,偶呈星点状,孔雀石与黄铜矿紧密相连,矿物生成顺序:黄铜矿→孔雀石;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石,次为绢云母;矿体有用组分Cu的品位为w(Cu)=0.41%~1.42%,平均0.88%,矿体厚度较为稳定,沿走向和沿倾向厚度和品位变化不大。矿体在地表有5个槽探工程和两个老硐控制,深部有3个钻探工程控制,对矿体的控制程度较高。

综上所述,中厂铜矿床历经了多期成矿作用,勘查工作中发现至少2期成矿作用。一为沉积期的铜成矿作用,表现为斑铜矿、黄铜矿相伴生呈条带状顺层分布;二为后期有改造作用,表现为斑铜矿、黄铜矿呈脉状、团块状、斑点状充填于岩石的后生裂隙中。

(2)通安组第二段(Pt2t2):,分布于矿区的西部,岩层产状倾向NE,倾角70°左右;出露厚度约205 m。下部为灰-灰白色白云石大理岩(Pt2t2-1),厚约90 m,细-中粒状变晶结构,厚-巨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方解石,白云石大理岩层间滑动带中有星点状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化,并在局部富集成工业矿体,此岩性层为矿区的Ⅰ号铜矿体;上部为灰色大理岩(Pt2t2-2),厚约115 m,细粒变晶结构,薄-中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方解石,局部含燧石条带和结核。该段形成于碳酸盐岩台地相环境。

3.2 矿石特征

中厂矿区的铜矿石仅在地表附近有一定的氧化,氧化深度较浅,一般不超过0.5 m。槽探和钻孔中所取样品的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铜的氧化物所占比例很低,均小于10%,说明0.5 m以下的矿石均以硫化矿为主。矿石的有益组分比较单一,以铜为主,其他有益组分极少。铜矿物多以黄铜矿、斑铜矿、少量辉铜矿、极少量孔雀石的形式存在,矿体单工程平均品位(质量分数)最低0.22%,最高0.97%,平均品位0.72%,品位变化系数23.63%,属于均匀类型。

3.3 矿石结构构造

区域矿产以铁铜为主,主要分为2种类型:一为产于中元古界下部通安组和东川群等地层中的层状铜矿床(SSC矿床);二为产于中元古界下部河口群中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矿床)。中厂铜矿区周边的已知铜矿(床)点有黑箐铜矿、中厂铜矿、老棚湾铜矿、红铜山铜矿、南充铜矿、莲塘铜矿等小-中型铜矿床及铜厂沟、青矿山等矿点[1]

(2)Ⅱ-1号和Ⅱ-2号铜矿体的矿石结构为自形或他形粒状;矿石构造主要为稠密浸染状、马尾丝状、网脉状、条带状,次为星点状、散星状(图6)。

(3)Ⅳ号铜矿体的矿石结构为半自形-他形粒状、自形晶、针状纤维状;矿石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稀疏浸染状,偶有细脉浸染状。

3.4 围岩蚀变

矿床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黑云母化及重结晶、褪色现象。与铜矿关系密切的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白云石化、绢云母化及褪色。

4 矿床成因讨论

中厂铜矿与其他沉积型层状铜矿一样,矿床成因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多年以来先后有沉积成因、喷流沉积成因、海相火山热液沉积成因、沉积-变质成因、沉积-改造成因等不同的成因观点。本文仅就中厂铜矿的地质特征,结合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中厂铜矿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作以下讨论。

图6 中厂铜矿区的铜矿石野外照片 Fig.6 Photo of ore taken in field a.灰色-深灰色石英变粒岩中的石英-黄铜矿呈细脉状、条带状, 有些黄铜矿细脉明显受岩石裂隙的控制;b.含石英大理岩中的石英-黄铜矿呈团块状、浸染状产出

(1)辉橄岩:呈岩脉状侵入于通安组三段底部的黑色碳质板岩中,岩石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橄榄石,次为普通辉石。

(2)矿化明显受到后期构造-热液的改造。矿区附近的NW向断裂发育,地层中常见到层间破碎带、层间滑动带,岩石中的、裂隙发育,这为后期热液运移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图6a清楚地反映出,石英-黄铜矿细脉常沿裂隙充填,受裂隙的控制;围岩蚀变在川滇地区层状铜矿中普遍存在,铜矿体附近都伴有明显的硅化、碳酸盐化和褪色现象,部分蚀变(如硅化)亦沿层间破碎带或岩石裂隙发育。地层的破碎和围岩蚀变均明显晚于地层的区域变质,由此看来,沉积-变质的成因观点显然有欠妥当,矿床的热液改造期是晚于区域变质期的,沉积-变质期后的构造-热液改造作用是中厂矿区成矿的重要时期。

图7 “黎溪式”铜矿与国内外层状铜矿硫同位素值对比(“黎溪式”铜矿数据据文献[11],底图据文献[15]) Fig.7 Sisotopic values of Lixi style Cu deposit and other stratiform Cu deposits at home and abroad

(3)成矿物质显示多源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主要包括成矿元素铜和矿化介质元素硫的来源两方面。根据目前的研究,通安组中的铜元素几个可能的来源为:①古老基底岩石来源;②火山物质来源;③中-基性、超基性侵入体来源;④热液期对流循环系统来源。研究表明,通安组形成于非补偿的还原性海盆环境中,因此还原剂对成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安组岩石中的碳质含量较高[16],同时在黑菁和中厂矿区的包裹体中发现存在CH4[11],碳酸盐中丰富的叠层石等微生物可以提供大量的有机碳和CH4,吸附并富集海水中的成矿物质。“黎溪式”铜矿床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分布范围大,δ(34S)=-3.46×10-3~27.19×10-3,与东川铜矿的硫同位素很相似(图7)[15],但多数数据都集中于-3.46×10-3~5.5×10-3之间(图7中的粉红色线段),显示深部源的特点,有研究者认为反映了沉积成岩期火山物质中硫的参与[1],但作者认为不能忽视构造-热液改造期硫的作用。总之,影响硫同位素分馏的因素较多,硫具有多源的特点。

为保障互动博弈顺利展开,法律应当建立均衡双方博弈实力的机制。一方面,对作为强者的监管者行为进行约束。除把监管者权力行使限制在法律范围内之外,还需要对监管者行为进行合理性评价。评价方法主要是运用一定指标来判断民间融资监管结果是否符合法律目标,是否维护了融资主体正当利益,是否促进了民间融资自由,并根据评价结果促使监管者改进监管策略,理性选择博弈行为。另一方面,对作为弱者的融资主体博弈能力进行提升。改变民间融资主体分散、弱小局面的办法包括成立行业协会和鼓励相互间联合,目的是为了提高弱势的民间融资主体博弈能力,以使其在博弈中有效影响监管者选择理性的行为策略。

(4)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复杂性。据仇定茂[11]对黑菁和中厂矿区的“黎溪式”铜矿床包裹体的研究,成矿流体的盐度w(NaCl,eq)=32%~41%,均一温度Th=100~295℃,其具中-高盐度和中-低温度的特点与东川地区铜矿床[17]很相似(表1)。从表1可以发现,黑菁和中厂矿区包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可能是沉积成岩成矿期和构造-热液改造期的叠加,只是因为研究程度的关系,两期的成矿作用还有待加以区分和揭示。

(5)成矿时代具有多期性特点。川滇地区层状铜矿床的成矿时代是随着矿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发展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多认为这类矿床是沉积成岩成矿的,所以往往将地层的形成时代当作成矿时代。但80年代未期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矿床有成岩成矿和构造-热液改造两期成矿的特点[13,15],随着测年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逐渐积累了一批成矿年代的数据。中厂铜矿床赋矿地层通安组的形成年龄被限定在1 806~1 513 Ma之间[3,4],即原生沉积矿体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沉积成岩以后,

通安组先后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和基性-超基性岩侵入等动-热事件,通安群中的原生铜矿化(体)在新元古代1 068~711.5 Ma的构造-热事件中得以改造并基本定型,目前黎溪地区尚未见到有成矿时代的报道,但因通安组一段—四段与东川地区因民—青龙山组可以对比,东川地区的成矿年龄数据(表2)也基本代表了“黎溪式”铜矿的改造期时间。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中厂铜矿床在沉积成岩期间有了铜的富集,形成原生的铜矿体(胚),后经构造-热液期的进一步富集和改造,构成目前所见铜矿床,因而将其厘定为沉积-改造型层状铜矿床是适宜的。

5 结论

中厂铜矿床的铜矿体既有受层位和岩性控制的特点,又明显受到后期构造-热事件改造,成矿物质呈现多期、多来源的特征,围岩裂隙和蚀变发育说明改造期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为中高盐度、中低温压环境,且晚于区域变质-岩浆活动,沉积成矿期和构造-热液改造期的时间厘定于1 806~1 513 Ma和

4.坚持群众公认和民主集中的原则。胜利油田分公司纯梁采油厂(以下简称采油厂)在干部选拔上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群众公认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使选拔上来的干部能经得起改革风浪的考验,能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努力开拓,不断进取。同时,做到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加强干部的考察工作,防止把工作能力不强、业务素质不高的同志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做到既充分发扬民主,又不简单地凭票取人。

表1黎溪式东川式铜矿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对比 Table 1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 of Lixi style Cu deposit and Dongchuan style Cu deposit

矿床/矿体类型均一温度Th/℃盐度w(NaCl,eq)/%密度/(g/cm3)资料来源"黎溪式"铜矿体100~29532~41文献[11]“稀矿山式”铜铁矿体180~28015.81~33.921.01~1.10“东川式”铜矿体成岩成矿期137.6~214.35.71~20.220.97~1.06构造-岩浆改造期235.9~281.3文献[17]

表2 东川地区铜矿床成矿时代数据统计 Table 2 Statistics of isotope-dated age of Cu deposits in Dongchuan area

采样地点样品名称产状测年方法年龄值/Ma资料来源东川落雪矿区绿泥石化辉长岩铁铜矿化辉绿岩黄铜矿铜矿石石英硅质角砾石英岩脉,边界平直,被断裂破坏岩脉,边界不平直,已矿化团块状黄铜矿,与热液蚀变矿物共生落雪组白云岩中的铜矿石脉状铜矿石中的石英包体硅质角砾层状铜矿体中的石英LA-ICP-MS锆石U-Pb法LA-ICP-MS锆石U-Pb法Re-Os法Pb-Pb法等时线年龄40Ar-39Ar法等时线年龄40Ar-39Ar法坪-反等时线年龄40Ar-39Ar法217.3±1.71068±5.1879±70794±73711.5±33.4691±7,696±571470,810~770文献[17]文献[7]文献[19]东川桃园铜矿石英黑山组似层状矿体中与铜矿共生的石英40Ar-39Ar法坪年龄768.43±0.5840Ar-39Ar法等时线年龄770.00±5.44文献[7]稀矿山铜铁矿铜矿石黄铜矿脉状①铁矿体中的呈细脉状浸染状黄铜矿②磁铁矿中的团块状黄铜矿③与硅化蚀变共生的黄铜矿Re-Os法Re-Os模式年龄826±2301841.56~1831.111600.94~1553.87989.76~860.82文献[17]文献[20]

1 068~711.5 Ma两个时限范围内。因此,认为中厂铜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沉积-改造型层状铜矿床。

注释

①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六大队. 四川省会理县中厂矿区铜矿、铁矿补充详查报告[R]. 成都: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六大队,2014.

参考文献:

[1] 王彬. 四川会理黑菁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6:1-56.

[2]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 四川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1-662.

[3] 耿元生,旷红伟,柳永清,等. 扬子地块西、北缘中元古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J]. 地质学报,2017,91(10):2151-2174.

[4] 耿元生,柳永清,高林志,等. 扬子克拉通西南缘中元古代通安组的形成时代:锆石LA-ICP-MS U-Pb年龄[J]. 地质学报,2012,86(9):1479-1490.

[5] 尹福光,孙志明,张璋. 会理—东川地区中元古代地层-构造格架[J]. 地质论评,2011,57(6):770-778.

[6] 范宏鹏,朱维光,陈才杰. 扬子地块西缘康滇地区古-中元古代地层和岩浆活动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5,37(5):17-30.

[7] 王生伟,蒋小芳,杨波,等. 康滇地区元古宙构造运动I:昆阳陆内裂谷、地幔柱及其成矿作用[J]. 地质论评,2016,62(6):1354-1377.

[8] 吴健民,刘肇昌,黎功举,等. 扬子地块西缘铜矿床地质[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1-210.

[9] 沈苏. “康滇地轴” 地区主要铜矿类型及分布规律[C]∥铜铁矿床专辑:5. 北京:地质出版社,1975.

[10] 盛东劲. 康滇地轴中段西缘“黎溪式”铜矿床的岩相控制特征及成因[J]. 四川地质学报,1984,4(2):48-53.

[11] 仇定茂. 黎溪式铜矿的有机-成岩成因[J]. 地质与勘探,1989 (4):23-25.

[12] 朱志敏. 四川黎溪地区沉积岩中的层状铜矿床[J]. 矿物学报,2013(S2):893.

[13] 华仁民. 东川式层状铜矿的沉积-改造成因[J]. 矿床地质,1989,8(2):3-13.

[14] 辜学达,刘啸虎. 四川省岩石地层: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51)[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6-27.

[15] 阮惠础,华仁民,倪培. 东川式铜矿的成因再探[J]. 地质找矿论丛,1988,3(1):9-22.

[16] 阚泽忠,乔正福. 四川会理—河口地区褶皱基底的双层结构[J]. 四川地质学报,1999,19(3):204-209.

[17] 朱文兵. 云南因民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18] 黄永平,吴健民. 西昌—滇中元古界铜矿床铅同位素成矿年龄探讨[J]. 地质地球化学,1996(5):9-14.

[19] 邱华宁,Wijbrans J R,李献华,等. “东川式”层状铜矿40Ar-39Ar成矿年龄测定[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20(4):358-359.

[20] 李元龙. 东川稀矿山式铜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控矿模式分析[D]. 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

张淑花
《地质找矿论丛》 2018年第01期
《地质找矿论丛》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