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基于意识结构的视角

更新时间:2009-03-28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的持续交融,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多元的文化呈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思政工作者正在为坚守育人阵地,保护育人果实而加倍努力。众多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边界、实践共生角度进行了关系研究,论述了二者的理论基础、工作方法的差异以及工作态度、教育目标上的趋同。对于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及路径选择研究不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既是提高二者科学性、实效性的根本需要,也是基于大学生意识结构的理性思考。为此,笔者将从意识结构的角度出发,进行一些尝试性探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均具有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组织按照既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行为规范,对其所属组织成员进行的思想、观点、行为的干预活动,使个体形成符合组织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依照一定的心理学原理,采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帮助个体预防、改善、消除心理困扰,提高心理素质,关注潜能开发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知识性的说理和事务性的管理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疏导、情感关怀等为主。[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思想,其中转化思想就是可以解决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它可以让小学生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比如,通过转化思想,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把一个问题,转化为另一个问题;把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内容梳理,进而转化成多个简单的问题,进行解决;把不规范的问题转化为规范的问题,等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力所不及”。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少面临三种冲突,一是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差异;二是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背离;三是网络媒体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冲击。受此冲突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正逐步弱化,重要阵地正逐步丢失,已有果实正逐步溃烂。[2](p66-67)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拾与强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也发现这种现象——即无论站得多高、看得多远;无论事实处理多么有理有据,也会经常出现受教育者心里明白,行为上做不到的失效现象。这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思政工作者明明说得有理,做得在理,学生也明明承认,就是做不到的问题。例如大学生明明知道自己应该听老师的话,努力学习,思想进步,提高成绩,不负众望,可学习时就是坐不住,忙忙碌碌,空有志而行未果;有的学生明明知道在寝室里只要稍稍为人宽容一些,就会让自己和他人都海阔天空,可就是放不下,想不开,斤斤计较,纠缠不放……这些现象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力所不及”。

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及时调节由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而引发的消极情绪,以平和的心情面对压力。同时,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也有一定的帮助。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引领大学生朝着理想、积极、健康的方向阔步前进,能够大大降低高校大学生因心理困惑引发恶性事件的概率,有利于高校树立和维护良好的公众形象。[3](p63-65)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内容,其实质是思政工作者通过依照一定的路径,运用一定的方法,开展一定的活动,引入一定的思想,来影响、教育人们,转变他们的思想行为,培养社会和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的教育。如果按照发生学的角度来讲,因为代表意识形态的理想信念、政治观点等位于个体整体结构的最外层,意味着社会文化素质在人的头脑中不容易自发产生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教育者长期的知识传授、理念熏陶和价值影响等外在的方式进行落实,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显”的特点。

二、意识结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梳理

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其“力所不及”,都迫切寻求改革之法、解决之道,在探寻的过程中,势必还原于教育的初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而“怎样培养人”的前提是要了解人,了解人整体的意识结构,认识事物的方式。因此,可以说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这一问题的出发点是对个体意识结构的层次性,认识发生的顺序性的把握。

(一)意识结构与认识发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但个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不是线性对接,而是具有逻辑层次性。它既含有在思维逻辑、意志努力等层面上理性的“显意识”反映形式,也有处于情绪体验、情感冲突等层面上非理性的“潜意识”反映形式,也就是说个体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是“显意识”与“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显”与“潜”动态组合的过程。

显意识是指个体在意志努力控制下进行的思维活动。因为有显意识的存在,个体的思维更有逻辑性;因为有显意识的存在,个体的行为更有目的性;因为有显意识的存在,个体展现了更强的专注力……基于此,显意识在个体认识世界、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一个初学驾驶的学生,他不仅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油门与刹车踏板的位置,控制汽车前进的方面,也要同时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意识”性。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个体的成长它是按照“生理—心理—社会”的顺序发展的,人的整体素质也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三层素质结构中,最早发展的是代系遗传的生理素质,它位于素质结构的最内层,体现的是生物本能;晚些发展的是位于中层的心理素质,它是随着生理素质的成熟而进一步发展的,是先天生理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最后发展的是社会素质,它位于三层素质结构中的最外层,体现个体的理想、信念等内容。三层素质结构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协同作用、展现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即从心理症状严重程度来看,学生的问题并不是特别严重,但经过短期咨询很难见效,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学习动力缺失,人生无方向;二是价值观取向扭曲,人生无意义;三是理想信念动摇,人生无盼望。有人说,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在多元文化冲突下,在舆论煽动过程中,那些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部分青年学生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消极思想; 也有人将目光直指西方的教育思想,认为因个别学生对西方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理解得不够,导致学生个人主义盛行,久而久之,形成了梦想没有追求感、生活没有幸福感、未来没有存在感的“三无”困惑。[5](p16-23)“三无”困惑的存在意味着,即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消除掉学生的负性心理症状,即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使学生“恢复”到从前的状态,但“从前”的状态也有违社会期待。

潜意识即是一种未被意识到或意识得到却又无法控制的意识,它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反映形式。需要说明的是,潜意识并不等于无认识,而仅相当于“下意识”,它体现了个体对客观信息的潜控制以及外在事物对个体内部体验的深层次影响。潜意识共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来源于个体生物属性所形成的体现个体欲望、需求、满足相关的生物驱力;二是觉察于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但靠个体意志努力又无力控制的认识;三是呈现于显意识的内容,由于时间、事件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进入潜意识记忆中。这三种情况的存在至少说明了以下事实,即潜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为个体的发展注入动力;潜意识的改变需要技术,意志努力略显无力;潜意识的力量可以被“唤起”,重新进入意识世界。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潜意识”性。

本文通过多QOS评价模型运维策略的算法和策略评价模型的构建,模拟人眼技术以及图像智能分析技术的研究,在变电站内实现了大数据运维的研究。同时,通过对丰富站内数据采集手段,优化运维策略,研究设备数据智能预警技术,实现故障告警和顺控操作验证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的安全管控。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障碍处理、潜能开发等内容,其实质是心理工作者通过依照一定的理论、运用的一定的技术、引发一定的思考、改变一定的行为的影响、干预个体、疏通心理障碍、调节情绪行为、呈现更好个体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以人本主义等思想为基础,注重个体成长的过程影响与内在需要,偏向于个性化教育。如果从个体的成长顺序这一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更关注于较高层次的实现与较低层次的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或者说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个体成长顺序里的最内层、中间层投入的更多。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了更多“潜”的特点。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之“显”性,心理健康教育之“潜”性为两者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然而,实际的融合过程中仍存在着价值偏向、问题归属两种困惑。两种困惑的产生影响了二者融合的进程,迫切需要问题澄清。需要指出的是,对两种困惑的理论澄清进一步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异同,这也为二者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在汽车领域,舍弗勒一直是一家技术领先的优秀供应商,主要提供发动机零部件、变速器、底盘零部件及电驱动产品,在生产方面,舍弗勒同样具有前瞻眼光,密切关注智能制造的发展和IT技术的应用,希望在制造技术方面同样保持领先。

(一)价值引导与价值中立——同为价值教育。

为了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各高校相继构建了校——院(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工作体系,并通过校级心理教育发展中心——院(系)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室——班级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等载体进行体系运行。校级心理咨询中心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宏观规划、组织协调与监督指导。院系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室是院级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备场所,他的主要成员为各学院的党、团书记,辅导员。班级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由大学生心理社团与班级心理委员组成,旨在发挥学生主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三个队伍的构成上看,院级网络的队伍不仅拥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同时因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又具有思想政治相关学术背景,我们可以称之为“双肩挑”队伍。“双肩挑”队伍不仅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陈述与心理咨询的情绪调节有机结合,还能够有效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着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背离”现象,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大大增强了高校育人工作的实效性。[7](p3-5)因此,这支队伍更最容易使学生“显意识”和“潜意识”进行有效沟通,达成显意识与潜意识的根本统一。

(二)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意识结构两个层次。

意识结构由显意识与潜意识组成。显意识向潜意识之沉淀,潜意识向显意识之跃迁,构成了人类意识思维演进中的“潜”与“显”的双向动态推移。并经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双向推移,催生了显意识的指示性认知与潜意识自组织化认知的同步共振效应。[6](p45-48)对于同步共振效应的理解、运用不仅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提供基础条件,也能够为其深度融合提供实施路径。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之实施路径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体成长的经历,注重个体的内在需要,体现了对独立个体的接纳与认可。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强调外在教化的重要作用,更加关注社会组织或群体层面的共生发展。但是,如果对一个“问题”学生进行深入剖析就会发现很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区分。教育者往往认为如果学生在理性思考他面临的成长问题时,是有“思想问题”;而当成长问题引发个体较强的情绪反应时,是“心理问题”。无论是“思想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其根本目标具有一致性,因此,当教育者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施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易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的人才。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矛盾的,这恰恰反映了个体意识结构的两个层面。

(一)育人队伍深度融合,显意识与潜意识无缝对接。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的教育,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而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个别化教育,倾向于价值中立。两种价值定位看似具有较大区别,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中没有绝对的价值中立,即使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刻意地“隐藏”自己的价值观念,但在何时提问、怎样提问等内容上也在“暴露”个体价值观念,进而影响来访者。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者,无论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土壤,还是深受西方文化之熏陶,必然打上深深的文化痕迹和价值烙印。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是解决学生“应该怎样”的问题。如果一定要厘清二者的价值区别,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具有明确价值追求的显性教育,它强调行为规范的具体性、思想境界的崇高性、道德领悟的准确性等,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没有明确价值要求的隐性价值教育,它更关注于个体发展的如何,着重强调情绪调节的合理性、客观认识的多渠道性等等。

(二)育人方法深度融合,显意识与潜意识优势互补。

“双肩挑”队伍虽然能够在工作中使学生的显意识与潜意识实现无缝对接,从根本上高效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但是目前来看,高校的“双肩挑”队伍不足,严重拖累了高校育人工作的持续落实。从实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互融可视为解决此困境的出路。这样方法的相互融合可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如把心理健康教育中已广泛使用的心理剧展演、心理测量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借助心理剧展演来进行学生理想、信念等演示,使学生将理想信念教育形象化;借助心理测量工具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全面掌握学生的人格特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生、发展规律,体现更多的对个体成长心路历程的关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更加形象、科学、全面。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扎根于各行各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然也不例外。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方法的融合不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互相学习育人方法。

(三)教学主题深度融合,显意识与潜意识内容一致。

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所述观念通常不是短期教育就能确立的,只有在长期的持续教育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加以内化,沉淀为潜意识,达成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共识,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地实现外化于心、内化于形。从认识发生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过程正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双向动态推移过程,动态推移得越快,学习效果就越好。而动态推移的速度取决于“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内容的一致性程度,因此,探究动态推移的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共通性分析的过程。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方案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四门课程为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程。“05”方案“附属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但在课程体系中并未体现明确要求。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更加明确、规范。即使“05”方案施行以后,思想政治教材不断修订,但基本目标仍然没变。在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存在较多的交集,如人际交往技能、生涯规划技能等等。这些交集正是意识结构中的显意识与潜意识的成分。也就是说,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交集部分得以充分利用,那么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疏通将更加顺畅,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将大大提高。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河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配水资源,实现对农业生产所需水资源的供给和满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要。但随着水资源枯竭和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河道的水资源调配功能大幅度降低,河道淤积问题在很多农村较为常见。这些趋势不利于农村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农村河道整治工作十分必要。

(四)活动体系深度融合,显意识与潜意识沟通顺畅。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两个阵地,通过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大学生人文素质建设工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等项目付诸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依托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和心理文化节活动两个阵地,通过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班、心理成长小组活动等项目得以实现。这些项目的运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但从实践过程来看,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一方面,组织者费尽心思提供活动平台,另一方面,学生似乎并不“买账”。这种窘境如果持续下去将使高校的活动运行体系难以为继,失去前进的动力。而解决之道唯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系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既能够让全体人员积极地参与,进而产生普遍影响,又能顾及个体的感受。比如可以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寝室文化展示。通过设计具有寝室文化内涵的作品,如文化衫、寝标等来展现寝室成员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内涵。这些作品的设计,从显意识程度来讲,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意识,从潜意识来讲,寝室成员绘画的过程也是潜意识内容呈现、沟通的过程,是个人潜意识与他人潜意识、个人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碰撞的过程。

2018年8月,天红镇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总人数5651人,统计结果显示,16—30周岁参保人员15人,占总参保人数的0.3%;31—44周岁参保人员1043人,占总参保人数的18.5%;45—60周岁参保人员4593人,占总参保人数的81.2%。可以看出,30岁以下的青年居民参保积极性很低,极大部分是45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参保。

同位素是指一类原子核内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的核素。其中,某些核素会因其不稳定的性质自发衰变成新核素,同时放出一种或多种射线,如α、β-、β+、γ、X等,这种特性称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同位素,不具放射性的核素称为稳定同位素。

参考文献:

[1]王荣,滕飞.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5,(3).

[2]黄伟良.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传承,2013,(11).

[3]王珲.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5,(14).

[4]胡博.让信仰生长:“空心病”现象背后的教育回归问题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6).

[5]金洪源.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实效化及其发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0).

[6]王延华.论显意识与潜意识的辩证逻辑——以认识的发生学为视角[J].理论月刊,2012,(11).

[7]詹小平,丁立平,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元结构”实践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8).

 
徐伟,王云峰
《湖北社会科学》 2018年第04期
《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