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初中生校园霸凌现状调查分析*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样本的构成主要抽取了山东和湖南两个省份,采取横纵交叉的方式选取山东省的烟台、淄博、日照三个城市以及湖南省的长沙、永州、怀化三个城市,以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及职业中学12-16周岁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共计发放纸质问卷900份,回收848份,回收率为94.2%,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818份,有效率96.4%。校园欺凌的调查问卷参照国内外初中生校园欺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奥维斯欺负问卷(初中版)的基础上,将调查内容本土化与中国化,切实了解与反映当代初中生校园欺凌的演变实情。

二、数据分析结果

(一)调查样本行为特征分析

第一,言语欺凌比重居高不下,欺凌认知逐步提升。从数据可知,在欺凌行为中,言语欺凌的均值最高,表明初中生言语欺凌仍占据较高的比重,其次是通过肢体和社交欺凌的方式。通过数据分析和个别访谈得知,肢体欺凌具有欺凌场所空旷且隐秘,手段暴力且粗狂,群体力量对比悬殊,被欺凌者多未反抗,施暴者女性比率剧增等特点。青少年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内心敏感且多疑,虽然言语欺凌只是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向对受害者不见得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但心理损害却可能伴随被欺凌者一生不能愈合的。

第二,“隐性”欺凌逐渐崛起,欺凌治理防治结合。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初中生已成为新一代的网络公民,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多样性为欺凌埋下了隐性发展的种子。伊安罗蒂等人在《青春期健康期刊》(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网络欺凌的受害人可能看不到欺凌者,或者无法辨识其身份。线上传媒作为价值观输出的重要出口,对初中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网络欺凌不同于普通的言语欺凌,它借助互联网的隐秘性、开放性的特点,多为匿名进行不实传播。欺凌者也许只是在网上跟帖、顶帖等,随流言蜚语起哄,却在有意无意中对当事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二)初中生校园欺凌总体态势与特征

1.初中生对校园欺凌的知晓程度

光头小子把一张油光光的脸伸到雪萤脸下,认真地看了看,又皱皱鼻子嗅了嗅,回头冲同伴说:“是个美女!”另外两个人便散散松松地折回来,把雪萤围在人圈中,把一杭围在圈外。

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公众的道德意识的觉醒,初中生校园欺凌事件的曝光率居高不下,影响着每一位青少年及其家长、教师对类似事件的处理态度。通过对校园欺凌知晓度的调查,“从来没听说过”校园欺凌这一名词的初中生仅占被调查对象的9.2%,有90%以上的初中生听说过“校园欺凌”这一名词甚至知道了解校园欺凌是怎样一回事。其实,校园霸凌的过程中双方都是受害人,一方因被欺凌遭受了身体上的蹂躏和精神上的摧残,另一方则因欺凌他人获得实质性的处罚,失去家人的关爱和自由生活的可能。青少年是关乎国家未来和社会进步的始动力。但是,近年来校园霸凌犹如一根“毒刺”深深插入校园这方净土之中,不断蔓延,制约着青少年健康成长。

从发病的原因分析,犊牛腹泻的爆发多与恶劣天气有密切关系。虽然气候条件不可预测,?但是犊牛出生的外部环境可通过严格的管理做到可控。犊牛需要温暖、干燥、清洁环境;犊牛岛是犊牛不错的“别墅”,单独饲养阻断相互舔舐传染机会。这需要专人尽职尽责管理,定时清洗喂奶用具、查看温度、清理粪便、定期消毒,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

2.初中生的校园欺凌的变化趋势

在所设计的模糊器1中,ΔSOC、ΔT和Uq的隶属度范围分别为{0,10,20,30,…}、{0,5,15,20,…}{0,0.5,1,1.5,…}。

第一,传统“男欺女”向“同性欺凌”“女欺男”的方向发展。社会逐渐发展,女性更加希望社会地位的独立和平等,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在现代家庭的发展痕迹中越来越浅,对女性“三从四德”的要求也日渐宽松。在调查过程中,某校初二男生表示: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女生是弱势的一方,很难对男生产生实际的威胁,忽略了一部分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男性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在调查中,对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性别统计中,女生为欺凌者,男生为被欺凌者的有8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0%。同性之间的欺凌比重尤为明显。男生之间的欺凌/被欺凌活动占总调查样本的60.4%。尤须注意的是,女生之间的欺凌/被欺凌有14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7.5%。这与传统观念中,女性在校园欺凌中是弱势的一方的观念存在较大的出入。

第二,传统的“一对一”向“多对一”的群体化欺凌方向发展。对于被欺凌者而言,在调查问卷的收集过程中,有不少初中生对调查问卷的作答持犹豫态度,存在一定的保守成分。从对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的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没有欺凌他人”,但有5.3%的被调查承认在欺凌过程中有两个及以上的同学共同实施。与此相对应,有99位初中生认为“在欺凌的过程中只有一个学生被欺凌”,而只有39人反映身边被欺凌行为发生时,有2人以上的被欺凌者。这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校园霸凌群体化的欺凌模式更加常见。

[ 参 考 文 献 ]

[1]埃里克·H·埃里克森(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50.

[2]Kroger.J.Identity in adolescence: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M].London,New York:Routleder,2004.82.

于佳楠
《法制博览》 2018年第14期
《法制博览》2018年第1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