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滁州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滁州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发展现状

2013年7月,安徽滁州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这是安徽省第一家省级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该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能够加快滁州市职业院校办学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化、连锁化、集约化发展,逐步构建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美好新滁州建设培养更多、更好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1]。在此背景下,滁州市教育体育局为进一步提升滁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依法治教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门制定了《滁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18年)》。按照实施方案,从2016年开始,滁州市教育体育局依托安徽滁州职业教育集团院校合作委员会每年对滁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两次工作检查和视导。根据《滁州市教育体育局 安徽滁州职教集团院校合作委员会关于开展集团内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检查和视导的通知》,2017年11月上旬,专家组对滁州市8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检查与视导。笔者作为专家组成员,在检查与视导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随机进入课堂听课,参加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以及对学校领导层进行访谈等,获得了较为翔实的调查资料,对滁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总体情况有了大致了解(见表1)。

二、滁州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最近几年滁州市职业教育资源的不断整合,滁州市各县市区都至少开办了一所职业学校,虽然在办学规模上部分学校差距较大,但在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方面都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与时俱进、务实创新,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枫桥经验”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顺应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推动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形成新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从而使生命之树常青。

1)影响驾驶员交通特性。驾驶员交通特性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视觉、反应、注意、疲劳等内容。恶劣天气事件通过能见度的变化,造成视力水平和视力适应能力的下降,进而增加驾驶员反应时间,损伤人的判断与知觉能力,同时,也会增加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一)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师资发展制度有待完善

通过对滁州市8所中职学校的教学视导,发现各校在办学定位上还存在偏差,主要表现为:以升学教育为主,偏离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以学科教育为主,专业教育相对缺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弱化。这种重“升学”轻“职业”的办学现状,对于中职教师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以致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按照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重讲授轻实践,课堂教学中坚持“满堂灌”。在随堂听课中发现,个别教师教学中一切围绕“对口高考”,进行典型的应试教育。通过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大多数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入中职学校,主要还是因为孩子在中职学校也可以参加高考,而且按照国家政策,还能够免除学费。学生家庭的教育需求已成为现在中职学校办学中重“升学”轻“职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教师则是满足这种需求的主要执行者。在对部分毕业班(三年级)进行调查发现,有些班级在学期初就进入了“对口高考”复习阶段了,原中学的语数外任课教师在中职学校成为学校取得高考业绩的主力。学校办学定位的偏差,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已成为当前中职学校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障碍。

表1 滁州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情况一览表 单位:人

序号 学校名称 在编教职工数 专任教师 外聘教师数 高级职称人数 在校学生数1 滁州机电工程学校(安徽滁州技师学院) 268 223 42 110 55802 滁州市旅游商贸学校 90 85 42 43 22003 滁州市应用技术学校 122 116 8 65 16214 天长市工业学校 202 178 106 70 61005 滁州市信息工程学校 137 120 24 65 22796 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 173 147 20 34 27007 凤阳科技学校 107 103 24 28 13408 定远化工学校 213 195 32 77 4069

另外,滁州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也是各校的普遍问题,不仅表现在学历结构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较少,也表现在专业课教师与理论课教师比例严重失调。而且,各校教师职称结构也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学校高级职称教师早已超过人社部门核定的比例,导致青年教师多年职称晋升无望,教师的发展缺乏动力。

(二)教师总体数量相对不足,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和制度、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成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任务[5]。对于当前滁州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必须多措并举,积极探索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教师的发展还需要有制度的保障,而目前滁州市中职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教学视导中发现,一半以上的学校办学以来还没有制定出台学校的章程,没有研究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发展规划。有的学校在提交的材料中,所谓的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只是一份打印稿,与学校的发展实际明显不符。几乎所有的学校至今都没有出台“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规划,没有建立教代会制度,没有建立系统的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的规章制度。制度建设的滞后,是制约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现有制度的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到位,也是阻碍中职教师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专业实训教师相对匮乏,实践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2]。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侧重于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生产现场的经验。实践教学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训大纲对学生实施专业技能训练,并在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从而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实训实习是职业学校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彰显职教特色的重要依托,承载着实践教学、职业训导、技能鉴定等过程[3]。总的来说,职业学校如果脱离了实践教学,舍去了专业实训实习,也就脱离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轨道,改变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性质。通过教学视导发现,当前滁州市大多数中职学校在办学中最主要的困境就是专业实训教师较为匮乏,学校正常的实践教学难以开展;在硬件上,不少学校实训实习条件十分简陋,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实习的需要;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高,实践教学质量较低。随着近几年滁州市职业学校的整合调整,职业中学、县级职教中心以及少数普通中学的相互整合,各学校教师的来源复杂多样,不少教师是原普通中学的学科教师,没有职业教育教学的经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环境。另外,个别学校校长是从普通中学调任,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对实践教学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将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抓学生的“升学率”,而不是“就业率”。

经研究,根据粉煤灰中煤炭的粒度而选用不同的浮选方法:当粉煤灰中0.2~0.5 mm粒级占90%以上时,一般选用XJM系列浮选机;若小于0.2 mm粒级占90%以上,一般选用FWX系列浮选柱。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粉煤灰粒度主要分布在0~0.2 mm粒级,尤其是循环流化床燃烧后的粉煤灰更细。

为客观了解滁州市中职学校教师科研情况,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对几所学校教师近三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进行了检索与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底,各校近三年来发表论文情况如下:

(四)教师科研意识相对缺乏,教师科研能力有待加强

当前,提高职业学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将教师安排到行业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但这项工作多数学校没有开展或流于形式。近年来,职业教育界对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情况进行过很多调查,总体情况还是不容乐观,比如四川省职业学校教师近3年参加了企业实践的教师还不足45%,一半以上专业课教师近3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实践[4]。从对滁州市中职学校教学视导情况来看,这种状况更加令人担忧,如果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上不去,这势必会影响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表2 滁州市中职学校教师近三年论文发表情况一览表 单位:篇

序号 学校名称 2015年 2016年 2017年1 滁州机电工程学校(安徽滁州技师学院) 12 12 322 滁州市旅游商贸学校 1 5 53 滁州市应用技术学校 1 7 44天长市工业学校 5 11 165 滁州市信息工程学校 0 0 26 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 2 0 57凤阳科技学校 0 1 28定远化工学校 1 3 2

新一代智慧图书馆中的资源首先应当被重新定义,既包括电子书、读者信息、借阅记录等虚拟资源,也包括图书、电脑、桌椅等实体资源。所谓一切皆数据,数据即资源。

从对滁州市中职学校教学视导情况来看,师资问题已成为当前滁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师资素质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瓶颈,而师资质量的提升则取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因此,各中职学校必须革新观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努力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的过程,是社会为提高教师地位而努力的过程[6]

从表2不难看出,近3年来,滁州市中职学校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总体较少,科研水平不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刊登的期刊级别不高,除了安徽滁州技师学院每年有教师可以在三类以上期刊(普通本科高校学报)上发表几篇论文外,其他学校教师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发表在四类期刊上;(2)发表的论文整体学术水平不高,通过对发表论文的下载次数和被引用情况的分析,各校教师近三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下载次数一般在都20次以下,很少有文章被引用,教师发表的论文篇幅也相对较少,一般多为3000字左右的论文,很多为经验总结性的文章,学术价值相对不高;(3)从发表论文的作者情况来看,主要为30-45岁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访谈中也了解到,现在很多中职教师不会写研究论文。

三、滁州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的出台,特别是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的实施,滁州市各中职学校在招生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学校建成了新校区,其余学校也都在建设或规划新校区,办学条件正在逐步改善。相对于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学校教师总体数量相对不足的问题对学校发展影响较大,调查发现不少学校的生师比超过20:1,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虽然各校这些年的发展与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但是由于不少学校的编制方案核定较早,原有的编制数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最主要的影响就是没有空余的编制用于招聘新教师。这样,有的学校教师的工作量过大,不得不从社会上招聘临时的代课教师,其中不少是大学毕业还未正式就业的大学生,教学经验较为欠缺。有的学校代课教师数量较大,加之代课教师的待遇较低,以致代课教师流动频繁,严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职业教育的办学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然而各中职学校却难以从行业企业引进“能工巧匠”,学校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又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导致了各校理论教师比例过大,实践教师不足,外聘教师难以胜任教学需要。

(一)革新观念,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滁州市中职学校教师的论文情况也反映了学校总体科研情况,教师的科研意识较为薄弱,多数教师没有主持或参与教科研课题的经历,也没有发表过研究论文。很多青年教师工作之初还有科研的热情,由于学校科研没有形成氛围,也没有较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时间久了,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也就没有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与学校的科研环境是分不开的,学校没有建立教师教科研的激励机制,也是导致中职学校教师教科研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

随着近年来滁州市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正在逐步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迈进,并对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诉求。如何破解长期困扰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是中职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严峻问题。为此,各中职学校管理者首先要革新观念,处理好“升学教育”与“技能教育”关系,重视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到企业或生产一线去工作锻炼,丰富实践经历,改变教师理论知识较扎实、实践能力不足的状况,解决教师专业结构失衡的问题。在影响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制度与机制是最为突出、最为重要的掣肘因素。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是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的核心,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则是保证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中职学校教师更要更新观念,将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锐意进取。

(2) 不同赋权法各有优缺点,为了取长补短,改进一般组合赋权法的不足,本文分别采用最小平方法和层次分析法两种主观赋权法以及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两种客观赋权法进行组合。对比一般组合赋权法,具有以下优势:①模型的建立基于矩估计理论,通过求解主、客观权重的相对重要性系数以及模型的最优解来确定最优组合权重,两组主(客)观权重可以相互制约,同时为解决线性加权法在确定权重相对重要性方面提供了解决思路,优化了组合权重确定方法;②文中所采用的方法操作性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可塑性,为今后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研究提供了参考。

(二)引培并举,构建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针对当前滁州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总体数量不足,专业课和基础课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实训教师匮乏的问题,学校要坚持“引培并举,重在培养”的思路,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一方面,学校要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争取政策,做好教师的引进,特别是加强专业课教师的引进,地方政府也要为中职学校的发展创造条件,建立有关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的“能工巧匠”愿意到中职学校成为“师傅”,提升学校的实训教学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必须对接企业,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推进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常态化、制度化,将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情况与教师的年度考评、职称晋升挂钩,以五年为一周期,确保专业课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累计不少于6个月。对于教师赴企业的实践锻炼,学校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不断加强督查,保证实效。各学校一定要改变教师培训碎片化、形式化的局面,建立校本培训、省培、国培以及参加企业顶岗培训的科学体系,做好教师培训的评估工作。各校要科学构建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要合理制定教师培养培训的规划和计划,每位教师也要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学校的师资队伍发展规划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要能够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发展方向。

(三)理实一体,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当前滁州市中职学校教师普遍缺乏企业的实践经历,实践教学能力不足,这个状况是很难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的。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职业院校的教师,既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专业的实践技能,职业院校的教师成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不仅要帮助学生对口升学,更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准确地向学生进行现场操作与榜样示范,借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生产实践训练是培养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很重要的途径,通过生产实践训练可以加强教师与企业技能人才的联系,促使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以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各学校要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工作制度,把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纳入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要针对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内容、时间、考核办法等,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实践教师汇报制度和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各校要采取积极的鼓励性措施,将到企业实践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考核、晋级和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7]

(四)营造氛围,搭建教师科研创新平台

中职学校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不高、科研精神缺乏,归根到底就是教师的科研素质不高。一般而言,教师的科研素质包括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等方面的要素,其中,科研意识是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师的科研意识一般包括自身角色意识、问题意识、信息意识、合作意识和反思意识,良好的学校科研氛围是形成教师科研意识的重要基础。各中职学校要积极为教师参与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研究出台科学合理的科研奖励政策,不断调动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学校在为教师参与科研营造氛围的同时,还要积极为教师进行科研创新搭建平台。中职学校教师的科研工作,不仅要研究职教领域的教育教学与发展规律,还要积极投入产学研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做好社会服务工作。中职学校要积极为教师与企业牵线搭桥,开展生产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生产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是直接为企业技术发展服务,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研究支持,是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科学研究因素,所以这方面的研究项目一般都是企业急需的,或能够直接得到运用的,这与一般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项目相比,更具有转化周期短、适用性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齐巧云,穆松.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安徽滁州职教集团建设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5(1):89.

[2]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7.

[3]胡斌武.职业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73.

[4]谭宏,李守林.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2):64.

[5]鲁昕.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9):6-10.

[6]金本能,强晓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35.

[7]金本能.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创新模式构建[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8.

金本能,江洁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