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粤港澳大湾区总体思路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粤港澳大湾区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个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8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基础条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粤港澳地区的综合优势,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以推动粤港澳协同开放、全方位开放和高水平开放为主线,探索“一国两制”体制下的深度融合发展路径,创新粤港澳建设开放型经济新模式,培育粤港澳引领开放发展新优势。打造区域开放新高地,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提升大湾区在全方位开放中的引领作用。

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主要实施于华北和华东地区,侧重带动我国内陆与沿江发展。大湾区位于华南地区,直接面向海洋、面向国际。大湾区建设通过充分发挥粤港澳各自优势,构建联通内陆与国际的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体系,共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上述三大区域协调战略从地理布局与功能定位上具有明显互补性,共同构成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战略。通过推动珠三角地区乃至我国推进国内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粤港澳一体化市场,实现区域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探索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区域联动新模式、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先行探索

建设大湾区有利于探索新一轮改革开放政策体系。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开启了新时代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行之地,在新的时代征程上,有条件也有责任引领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通过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构建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体制。

2.全面了解信息,确认培训及内容。培训项目开始前,尽可能地了解培训对象。通过需求分析,能够确认员工从事的工作岗位所要求的工作态度、知识和技能与员工现有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差距,进而确定需要进行的培训及内容。

(三)深化“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创新举措

大湾区建设是加强港澳同内地紧密合作,夯实“一国两制”经济基础的需要。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要在与内地紧密合作中实现港澳经济持续发展,这是成功实现“一国两制”的经济基础。港澳地区与广东、福建等地产业互补性强,产业联动能力突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促进内陆与港澳地区紧密合作,对于有序推进民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经贸往来,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内地与港澳地区合作桥梁,深化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构建区域繁荣、政治稳定、民心团结的“一国两制”良好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经贸规则主导权是大国间的主要角力点。大湾区建设要在经贸和制度层面全面对标国际一流湾区,以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为代表的国际一流湾区都是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跃升的典范,顺应、引领了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的发展趋势,创造了营商环境优、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水平高、公平竞争、国际商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完善、风险防范能力强的创新高地。大湾区建设应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服务贸易为主导扩大开放,积极打造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对内促进以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为重点的体制机制改革,为各类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及优化配置提供最佳环境,为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湾区大市场先行先试。大湾区在双向开放和参与全球治理、构建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继续积极探索,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建设大湾区为对台合作提供借鉴,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需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带动港澳两地经济发展,保证香港、澳门回归后长期繁荣稳,对于促进与台湾交流合作,维护台湾政治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港澳社会稳定、政治团结、经济繁荣,可以有效消除台湾内部思想负担,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具有巨大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也为台湾内部的政治走向指明道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大湾区将辐射台湾地区,促进台湾与大陆、港、澳经贸往来,将把台湾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融入国内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共同分享发展红利,从长远看,对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大湾区彰显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责任与担当。世界已形成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各地区之间利益相关、命运相连。中国致力于携手全世界解决碎片化问题。通过推动打造大湾区,本着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精神,着力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区域性命运共同体,这与我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脉相承,这充分彰显了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可为我国深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累经验。

(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大国担当

从世界大湾区发展历程看,基本经历了从城市到城市群、都市圈、都市圈集群的演变过程。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湾区经济国家正在形成引领世界工业和城市化的超级都市圈集群。大湾区要根据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要求,加快城市群融合发展,建设成为世界级都市圈集群。依托港澳作为全球自由开放经济体和广东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优势,更好融入全球市场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优势,破除影响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瓶颈和制约,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按照国际化规划、现代化建设、生态化发展、高端化配套、智慧化管理的城市发展理念,以改善社会民生为重点,打造国际化教育高地,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产业创新引领、全域协同发展、生态安全永续、功能国际接轨、社会包容共享、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态型湾区和世界级都市集群。

建设大湾区可成为我国引领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构建的重要尝试。中国倡导构建更具活力、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大湾区建设涉及一系列国际、标准、政策对接与经贸市场一体化内容,是推动我国经贸规则国际化,面向世界,辐射周边,输出中国方案,参与全球经贸规则治理和引领国际规则制度的试验田。

3.会计行为主体方面。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产生和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紧密的关系,很多时候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不够,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这也就使得金融会计行业整体水平的下滑,所以要从根本出发,从提高金融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抓起,营造出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与此同时,企业对于会计这个岗位要进行一定的考核,不管是自身道德素质还是专业技能上,只有全面的考核才能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粤港澳大湾区的功能定位

(一)“一带一路”建设核心支撑区

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以构建新机制、打造新平台、强化新基础和优化新环境为基础,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发展新活力,推动大湾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新支撑。

(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区

粤港澳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试验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连接世界的核心枢纽。当前,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是最紧迫的要务。大湾区主动实现从珠三角城市群向大湾区都市圈的转型,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引领者、国家战略的试验者、世界强国建设的推动者。构筑湾区经济,从而引领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全方位扩大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格局,继续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路径、创造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牢牢坚持这项基本国策,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符合外来投资者利益。大湾区的建设,最大的特色在于“一国两制”,在湾区内部城市还需进一步协同发展,实现完全要素和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公平配置。大湾区建设要以市场化运作为路径,通过体制改革、突破制度障碍,实现湾区城市群错位、互补和协调发展,实现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加快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打造粤港澳区域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推动大湾区的一体化,创新“一国两制”合作模式,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三)“一国两制”区域合作示范区

(1)用户手机上的应用发现存在延时与卡顿,发起QoS能力调用以提升质量,发送请求到互联网服务器,请求中携带了手机IP地址以及手机号码。

盐湖股份采取国企、民营混合所有制模式,开创了钾肥合作的新篇章,用资源、股份、品牌等优质元素绑定市场、绑定客户,形成强有力的市场拉动力。这种全覆盖式的网络格局,为快速启动区域市场起到了巨大作用,更缓解了青海地区淡旺季明显的运输环节时间差,大大降低了中间环节费用,提高了产品竞争力。作为钾肥行业的龙头老大,盐湖营销队伍俯下身姿、以市场为师,意味着“盐湖”品牌和产品的真正入市。

(四)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创新区

大湾区建设是深化粤港澳“民心相通”,更好践行“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需要。粤港澳地区血脉相连、文化相近,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通过三地经贸合作,尤其是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对促进地区间民众的交流、加强理解与互信,形成文化互通、政治互信、民心相通的文化交流格局,坚实“一国两制”的民意和社会根基具有重要作用。

(五)建设世界级湾区都市群试验区

建设大湾区是我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具体行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挑战,我国作为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愿与世界分享经济发展红利,推动全球化发展。大湾区建设以开放合作为鲜明导向,促进我国内地向港澳进一步开放,推动我国形成更自由、开放、包容、便利的政策制度环境。大湾区将成为以开放为驱动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典型,与“逆全球化”“保护主义”“以邻为壑”的经贸主张形成强烈反差,是我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积极行动。

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任务

大湾区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家对粤港澳深度合作提出的新概念,其目的在于突破当前粤港澳合作中存在的制度障碍和发展瓶颈,更好地发挥粤港澳地区在“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构建以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加快形成以核心城市和其他中心城市为支撑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推进与“一带一路”,重点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和便利往来,强化国家战略性通道和国家门户枢纽功能,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核心支撑区。

(一)构建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新机制

一是建立国家层面粤港澳大湾区统筹协调推进机制。推动建立由中央领导同志总牵头,由各相关部委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强化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统筹指导,协调解决涉及中央事权的各类事项。二是建立四方联合工作机制。根据权威、务实、高效的原则,按照《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参照在香港举办推进大湾区建设系列活动的成功做法,成立由国家相关部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参与的四方联合工作办公室,由各方共同选派专门工作人员集中办公,组织召开四方年度磋商会议,落实会议议定事项,研究推动设立基础设施、口岸通关、创新、金融等专项小组。三是建立地方统筹推进工作机制。成立广东省推进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作为省委、省政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常设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研究确定全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总体工作。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工作,珠三角九市相应建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协调机制。四是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强化粤港澳合作咨询渠道,吸纳内地及港澳各界代表和专家参与,研究探讨各领域合作发展策略、方式及问题。发挥粤港澳地区商会、行业协会、智库等机构的作用,支持工商企业界、专业服务界、学术界等社会各界深化合作交流,共同参与大湾区建设。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顺利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就需要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在历史教学中经常运用投影仪、多媒体等设施进行辅助教学。历史史料能够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生动形象的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理解史料知识时将更加容易。历史情境的创设应该与教学内容相符合,引导学生融入历史环境中,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打造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新平台

一是加快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加快推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建设,强化扩大开放、促进平台合作的试验示范作用,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二是推进重点合作平台加快发展。支持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毗邻的深圳科创园区建设,促进港深及国际创新要素资源有机对接。加快建设东莞滨海湾新区,打造高端智造业总部集聚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支持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加快发展智慧经济。三是推动特色合作平台建设。加快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佛山南海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肇庆新区等特色平台建设,发挥试验示范作用,探索粤港澳协同发展新模式。四是建设粤港澳青年创业基地。为粤港澳青年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前海蛇口片区和横琴新区片区分别设立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三个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五是举办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贸易博览会。充分利用香港的国际贸易中心,澳门的中葡商贸合作重要平台,广东省的先进制造业优势、巨大消费市场和商品集散辐射作用,成为粤港澳合作展示海丝沿线国家及世界各国特色优势消费品和粤港澳创新技术和产品的重要国际贸易平台。

(三)强化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新基础

一是联手打造世界级海港群。巩固香港作为国家航运中心的引领地位,提升广州、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港口资源优化整合,推进广州港深水航道、深圳港铜鼓航道、珠江口公共锚地等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南沙、蛇口邮轮母港建设。强化国际航运高端服务的融合发展,共同打造联通西江、服务泛珠区域的世界级港口群。二是共同建设世界级空港群。扎实推进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深圳宝安机场扩建、忠州机场扩建、珠海机场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展空铁经济融合发展试验。统筹规划空域资源,优化调整空域结构和航路航线布局。遵循市场化原则,推进机场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和协同合作。三是构筑大湾区道路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等跨江通道建设,推进环线+放射线的珠三角城际铁路网建设和客运公交化运营。有效提升跨界口岸通关能力,加快推进深圳东部过境高速、莲塘/香园围口岸、粤澳新通道、广深港高速铁路等新口岸项目的规划建设。构建现代货运体系,加快推进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广州第二机物流体系,加快发展铁水、公铁、空铁、江河海联运服务。四是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粤港澳网络互联宽带扩容,实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在城市群热点区域和重点线路全覆盖。加强粤港澳智慧城市建设合作,推进智慧市试点和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通信资费合理下降,切实降低并逐步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

(四)培育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新动能

一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系统集成能力、智能装备开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等高端要素集聚平台作用,联合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在新一代显示、新一代通讯技术、蛋白类生物药、基因检测、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引进、培育和建设两批重大产业集聚项目。三是加快发展以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逐步扩大区域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金融产品互通机制。支持内地与香港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研究进一步放宽港澳投资者在珠三角九市设立银行业保险业的准入门槛。研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保险、黄金、珠宝、钻石等交易所,推动域内资源的合理流动。四是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以资源服务、会议展览、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等为重点,构建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娴熟的连接技术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中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集成方案在设计时需要将不同形式的连接方式和所需的管理系统配合,不同的侧重方向决定了它们的设计方式。HTTP-RFC方案是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专业术语和编程技术,充分调用系统之外的应用编程模块,在设备维护装修的时候也不会对它的操作产生影响,执行客户端发送信号和服务器接收信号时,保证它的及时性尽量减少误差的发生。Proxy-Soap方案是一种基于命名空间XML的简单的访问网络的协议,很好地解决了HTTP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与部分网络技术的互不容性,它是不同种类的编程和技术交流沟通的一大平台,高效有序地完成了信息的交汇。

(五)增强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新活力

一是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大湾区加快布局建设,向港澳有序开放国家在粤科研设施。推进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建设,依托大科学装置群加快建设产业创新和转化平台。二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共建高水平的技术研发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等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三是优化区域创新环境。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粤港澳创新资源和科技合作供需信息共享,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整合和共享政务、科技创新、商务等方面的数据资源。实施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和粤港联合创新资助计划。积极探索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改革举措,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流,研究实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工作、居住等政策和税务措施。加强粤港澳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搭建大湾区知识产权信息交换机制和共享平台。

(六)优化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新环境

一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进一步优化珠三角九市营商环境,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共创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新优势。二是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推进投资便利化,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投资系列协议,推动对港澳在金融、教育、法律及争议解决、航运、物流、铁路运输、电信、中医药、建筑及有关工程等领域实施特别开放措施,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提升区域投资便利化水平。实现贸易自由化,探索在符合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加强与服务贸易相关的人才培养、资格互认、标准制定等方面合作。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认可范围,拓展一试三证试点,推进人员往来便利化,创新三地口岸通关模式,改进和优化通关管理流程,共同制定实施有利于三地人员、货物便利流动的通关安排。三是提升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提高《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便利化使用水平,争取港澳居民可在大湾区范围内换补发《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取消大湾区居民赴澳门个人游调控政策,大湾区户籍居民(国家工作人员除外)可以办理香港、澳门1年多次个人游签注。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上叠加身份证功能,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乘车、住宿及办理相关业务,让港澳同胞切实感受一国的便利。简化有关车辆检验和清关手续。四是促进高层次人才自由流动。放宽大湾区港澳商务签注办理政策。将广东自贸试验区赴港澳商务签注办理政策复制在9个大湾区城市适用,便利商务人士往来。畅通港澳等海外人才到大湾区内城市流动渠道。完善港澳人员来粤就业创业政策。五是携手加强对外开放。携手港澳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联手走出去,引导华侨华人参与大湾区建设。加强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直接紧密联系,加快吸引欧美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直接投资,吸引集聚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总部落户大湾区。充分发挥港澳全球贸易网络作用,探索联合走出去新模式,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等方面合作,在大湾区内试点建立“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共同开拓新兴市场。六是进一步深化口岸通关合作。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口岸查验通关模式改革。推进“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在条件成熟的口岸实施。支持横琴口岸开展“入境查验、出境监控”试点。探索推进香港与广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模式对接交流,推进粤港口岸通关信息互联互通。七是建立跨境知识产权和跨境消费维权合作机制。建立大湾区跨境投诉咨询平台,推进大湾区消费维权区域一体化建设。

 
课题组
《国际贸易》 2018年第02期
《国际贸易》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