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旅游亲和力的“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品牌形象构建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5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最新《旅游业竞争力报告》,中国从第45位升至第17位。“中国正在进入全球旅游强国之林。”[1]然而,作为旅游目的地而言,中国旅游大而不强,面临中国旅游国际化从资源吸引、市场吸引到综合吸引的总体走向[2],稳中趋降、持续低迷的中国入境旅游正在逐渐回暖[3],进入平稳发展、效益提升阶段。展望“十三五”,我国旅游业步入国际化发展新阶段,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一个紧迫的重大课题和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4]

国际旅游是塑造国家品牌最重要、最有效的“助推火箭”[5],入境游客的视角与语言,是传播中国核心文化价值观的最佳诠释[6]。自2009年,《全球旅游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旅游业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但“旅游亲和力”(affinity for travel and tourism)指标表现最差,连续排名后位,这一重要旅游资源及品牌资产亟待重视、培育和提升。

资源需求情况分析:各施工过程开展所需的人数都为3人,即各专业施工队遵循施工工艺顺序依次投入作业,并在不同施工工段上平行施工。流水施工可以充分利用工作面,使施工生产均衡,有序,不间断地进行,从而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旅游亲和力”视角探讨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亲和力培育和提升,进而对“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品牌形象的科学构建,在理论及实践上展开系统阐述。

4.3 因地制宜,分类治理 消落带类型多种多样,不同消落区域由于坡度、湿度、土壤类型、消落程度的区别而千差万别,同一区段不同高程的水淹环境和土壤基质也有一定区别,因此消落带的治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治理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好客中国”的国家旅游品牌形象构建,是对中国好客文化价值的重新解读和重构,并把入境游客的互动体验感知纳入其中的过程。从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设施、旅游资源、旅游开明度、旅游服务、旅游安全等方面,从客主双向关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入境游客体验质量管理、入境游客关系与体验营销、旅游主客舆情监管等措施,提出中国旅游目的地国际亲和力的培育策略与管理方略。

1 “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品牌形象的学理渊源

作为传播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渠道,发展迅猛的国际旅游为改善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成功的国家品牌化和促销方面,旅游品牌化和促销是开展得最好的。”然而,著名旅游服务与营销专家莫里森(Morrison)却直言“中国旅游目的地定位与品牌化仍很滞后”,尤其是要倡导品牌目标定位与品牌化应以研究为基础而非局限于“猜测”,中国许多著名景区在游客管理方面仍存在严重问题[7],对入境游客的文化感知、旅游体验和跨文化行为尚缺乏深入了解。

匡林在其专著《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研究》中提出:“构建一个清晰的、能折射出国家旅游品牌核心价值、具有与众不同的目的地个性、进而能影响目的地选择和旅行决策的国家旅游形象,并基于这一形象和由此形成的国家旅游品牌化战略来展开国际竞争……应成为各国国家旅游组织开展目的地营销的统领战略。”[8]继我国2003年对外推出“中国,魅力永存” (China Forever)的入境旅游宣传口号后,2013年,中国确立了“美丽中国之旅”(Journey of Beautiful China)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标识,并大力开展了相应的国内国际推广活动。这是中国国际旅游的形象营销集大成者,也是旅游强国转型的国家形象战略提升的必选路径[9]

陈增祥和张晓倡导从美史、美食、美景和美人等“四美”建设中国旅游吸引物,强化入境游客的文化旅游及情感体验[10]。“以文化推广促入境旅游。”可见,美丽中国涵盖着中国山水之美、文化之美、好客之美和体验之美。而“好客中国”(Smiling China)可作为“美丽中国之旅”中主客体互动构建的主题性国家旅游品牌形象。

黄崴提出应高度重视“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养、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友善真诚以及旅游者自身的素质及被认可度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的旅游“软环境”,通过入境游客的亲身感知处处感受到温馨、好客、文明的人文环境,“软环境”对入境游客满意度更具影响力[11]

可见,旅游亲和力的评价对象在于目的地及其居民,且核心在于游客的评价导向。可以理解为旅游目的地品牌是在游客和目的地之间的联系中建立起来的,而且与游客的旅游体验以及对服务水平的感知密切相关。这与当前国家旅游局所提倡的能够全面动员资源要素、全面创新产品配置、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开放式的全域旅游目的地[34]不谋而合。

总之,根植于我国“宾至如归”的好客礼仪的厚重文化传统,经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国际节事“当好东道主”的常态化礼仪普及运动,“好客中国”对我国国民具备易于接纳并易于行动的文化感召力。在国际旅游竞争力语境下,必须有效融合《全球旅游竞争力报告》的“旅游亲和力”指标系统,以高位构筑“好客中国”的良好国家旅游形象品牌。

2 旅游亲和力研究述评

十七大报告指出,把中国建设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从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政治层面上,国家亲和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16-18],这种实力可以在各种层面被感知认可[19]

追溯亲和力(affinity)这一核心概念,Mehrabian最早在其专著《无声的信息》中做了论述,随后被使用于营销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中。首要指出的是,亲和力在营销学研究中得到了深入探讨。首先,从情感亲和力、文化亲和力[20]、亲和力营销到亲和力营销合作[21],亲和力营销研究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其次,品牌亲和力的系统研究值得关注。薛倚明构建了品牌权威度、品牌认同度和品牌认可度等三维度的品牌亲和力感知模型[22]。此外,综合运用Oberecker等的顾客亲和力感知[22]以及跨文化亲和力,Nes和Yelkur等从国家层面上构建了消费者对原产国的亲和力感知模型,划分了文化亲和力、国民亲和力、旅游亲和力、政治亲和力等基本维度[23]

自2009年,WEF视旅游亲和力为旅游资源的重要支柱,并用于《旅游竞争力报告》,由此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对旅游亲和力的关注和讨论。但国外对亲和力在旅游领域的研究却依然相对有限,涉及目的地文化亲和力[24]、旅游决策的宗教亲和力[25]、可持续旅游的社会与环境亲和力[26]、国家公园亲和力[27]和博物馆播客亲和力[28]等研究主题,且置亲和力于旅游资源的必备要素,理论建构及专题研究相对弱化。

刘德谦首先敏锐关注到这一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的重要构成元素,把旅游亲和力的学术理念引入国内旅游学界,同时对旅游亲和力的概念、生成、构成和培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及实践探讨[29]。国内学者仅有李平和杨松[30]、单霁翔[31]、李平和王蕾[32]针对旅游目的地亲和力的概念构建和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相对细致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但略显粗略。唐夕汐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较为细致地结合昆明游客的情感态度,整合出旅游亲和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游客-目的地双向互动的旅游亲和力评价模型[33]

无论对错,我们总会为自己做出的决定来寻找理由。有些理由听上去合情合理,但有时候,有些理由会因为过于牵强而变成借口。就像绝大部分男性都愿意选择一辆SUV成为自己的座驾一样,他们会为这个选择提供数不清的理由—空间大、视野好、乘坐舒适、道路适应性强……但这些数不清的理由归纳到最终,最具说服力的,也许就是一个简单的车名—路虎发现。

如上所述,在《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中,旅游亲和力既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服务的重要构成元素。在“好客中国”旅游系统中,作为旅游亲和力核心的好客精神是一种无形的旅游资源, 构成了旅游目的地的一个比较优势与品牌竞争力。

归纳其学术概念,旅游亲和力可基本定义为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对旅游推介的无形投入,衍生亲切感的系列措施和制度安排,居民对入境游客的好客度[29]32以及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关注度、亲切感、信任感、互动性、满意度和忠诚度。旅游亲和力包含旅游开明度、居民对游客的态度、旅游推荐度、游客导向程度等四大维度(WEF,2009;2011;2013)。

王大悟较早关注旅游环境的“好客性”(hospitality)[12]。“好客旅游就是一种游客参与建构互动本真性的形式。”[13]马红丽探讨了中国热点旅游城市居民好客度的入境游客感知,构建出好客度评价模型[14]。黄萍主张,“好客中国”可纳入中国国际形象展示的重要战略资源,其切入点是目的地与入境游客整体互动的好客认定,存在核心要素、支撑要素和辅助要素等系统要素[15]

总之,国内外关于旅游亲和力的综合研究方兴未艾,整合性和深入度较为欠缺,基础理论亟待系统化和规范化,当前旅游亲和力培育的系统构想与实证研究亟待深化,旅游亲和力的产生机理、内涵组成、评价方法、培育模型等方面亟待强化,跨文化视角的入境游客感知研究亟待增强。

3 基于旅游亲和力的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品牌形象构建

综合梳理旅游亲和力的现状纵览、问题剖析和综述评述,本文全面整合分属不同学科领域的核心概念,通过剖析其概念辨析、理论渊源、概念范畴、学科系统、维度取向、研究方法、影响变量、指标体系、测量手段和模型框架等,以求系统形成理论体系。

笔者以国际社会的目标国家受众为建构目标,系统探讨了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原生形象和投射形象如何生成、传播和修正的机制与逻辑[35]。在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双向感知系统中,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与外国人建立品牌关系,人-地感知系统是指入境游客与外国人感知入境目的地的旅游吸引物、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服务、目的地文化氛围等;人-人感知系统是指入境游客与外国人、境外受众与民众同境内目的地中国人、境外中国人(出境游客、境外留学生与公务人员)的感知与交流。并基于寻求打造强势自主品牌的CBBE模型,提出了“基于品牌-受众关系的目的地旅游形象”(Brand-Audience-Based Destination Image),构建BABDI模型,着眼于目的地旅游品牌形象的认知、涉入、体验和认同[36]

无论是国家旅游形象的“我形象”还是“他形象”,其传播效果关键在于入境游客和境外目标受众的接受与认同。倡导实施全球旅游亲和力提升计划,制定和贯彻“好客中国”的全球旅游亲和力管理战略,切入点即在于入境游客感知的中国旅游目的地好客度监测。

以“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品牌形象的构建观照旅游亲和力的培育(见图1),其中的核心维度是:文化涉入度包括文化熟悉度、文化适应度、文化体验度、文化愉悦度等;客主交互度包括交互意愿、交互深度、交互障碍、交互冲突等。以这两大维度刻画旅游目的地的吸引物亲和力、接待亲和力、文化亲和力、社会亲和力等侧面。从人-地感知系统的功能性维度、象征性维度和核心性维度,进行“好客中国”的国家旅游品牌形象和入境游客满意度测评。

  

图表来源:作者绘制。图1 旅游亲和力的国家旅游品牌形象构建框架

3.1 “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品牌形象的指标体系构建

国家旅游形象是“一个国家选择、提炼、整合自身各种文化和旅游资源,并对境外目标受众进行构筑、推介与传播的具备代表性与系统性的旅游口号、视觉符号与形象组合,亦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个国家旅游相关资源、产品和服务所获体验感知与情感倾向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综合评价与总体形象”[37]。旅游亲和力可激发游客心目中的目的地形象,尤其是“好客中国”的国家旅游品牌形象,好客精神成为旅游目的地有优势的来源之一,也是影响目的地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组72例患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包括腹部包块、肠梗阻、腹痛、消化道出血。小肠癌以肠梗阻及腹痛为主要症状,而小肠高危间质瘤以腹部包块及消化道出血多见。见表1。

张仲平咳嗽一声,道:“我告诉你徐艺,拿它去砸你刚才提到的那两个人,风险会更大,那是一种法律上的风险,我们做生意的,冒不起。”

依据旅游亲和力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全球旅游竞争力报告》的四大三级指标,访谈专家、学者、相关人员等逐步完善评价指标,查漏补缺,通过德尔菲法再进行多次指标的筛选,最终确定“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品牌形象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目的地和东道主两个层面、文化和社会两项核心维度,形成“好客中国”亲和力的人(当地居民、接待人员、当地商贩、其他游客)-地(接待设施、旅游景区、节庆演艺、民俗风情、美食餐饮)系统,初步拟定接待基础设施、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涉入度、客主交互度、安全感及适应度等五大类评价指标。

旅游亲和力包含于旅游六大要素之中,“好客中国”的国家旅游品牌形象聚集着好客精神的核心要素、支撑要素和辅助要素等系统支撑要素。具体而言,遵循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本文构建“好客中国”目的地品牌旅游指标体系,包括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目的地接待设施和目的地旅游环境等准则层,含旅游产品质量、旅游线路、可体验程度、目的地知名度、目的地美誉度、交通便捷度、食宿满意度、旅游人员服务、居民好客度、游客安全感、气候舒适度、游客反馈机制等[38]

常见有毒气体有液氯、氨气;可燃气体有液化石油气、氢气、溶解乙炔;氧化性气体有氧气、氧化亚氮;可窒息气体有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一旦大面积泄露且集聚,极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GB 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要求“液氨储存、装卸的场所区域内应按照要求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GB 27550—2011也要求“有毒可燃气体的充装站和氧气及可窒息气体的充装站,应设置相应的气体危险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通过蓝墨云班课App推送考核试题等设置课程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任务要求,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方式有目的开展学习。

3.2 “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品牌形象的文化涉入维度

在消费行为学中,涉入(involvement)是消费者态度改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中介变量,涉入度被用于评价消费者对于目标产品的兴趣、热情和兴奋程度等,它受到个人价值观、自我投入程度和目标产品的感知重要性等因素的影响。在休闲和旅游研究中,涉入是游客满意度、忠诚度、地方依恋、目的地形象感知等的前因变量。

综上所述,在现下网页制作中,CSS技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便捷手段,其不仅可以提高网页设计的灵活性和功能性,而且还能增强网页浏览速度。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CSS技术在网页制作中的实效作用,不仅要对其应用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还要重视其代码优化方法的有效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网络需求。

入境游客需求的实质是现代体验时代跨文化域的实践形式,其核心是跨文化域的沉浸和经历[39]。国内外旅游学界研究表明,旅游形象在游客涉入度、文化认同和重游倾向间发挥着中介功能,文化涉入与文化认同对构建目的地旅游形象具有特殊作用。Lee等探讨了日本游客对韩国影视明星的文化涉入对国家旅游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感知的影响,发现明星涉入对目的地的熟悉度和旅游意向有显著影响[40]。吴姗姗和吴晋峰等认为欧美游客的总体中国形象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其具体化为长城、兵马俑和美食等,中国整体的情感形象为“人民热情、感觉美好”,但存在拥挤和吵闹等不良情感体验[41]

《导基》作为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主考科目之一,内容繁杂,知识面广,记忆难度大。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可以设有知识测试环节。课前考核知识储量与之前所学内容的熟记程度;课中考核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辨析与掌握;课后对之前所有所学内容总结归纳,复习与巩固。全过程帮助学生预习、学习、辨析、复习、巩固、熟记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在介绍完桌上的祭品之后,三位演员开始倒酒,点香烛,跪拜。祖、父、孙三位演员在主持人的介绍下先后走到桌边,双手合十面朝外跪拜三次,后又起立拜了三次。跪拜完毕,就是散福。据主持人介绍,按照传统,散福就是家人一起吃用鸡、鹅的汤汁烧的年糕,而在景区就以花生替代了。主持人的一句“大家把干果放在口袋里,就是把福带回家了”引来游客纷纷索要花生。刚才的几个演员一把一把地把花生分发给游客,但还是有外围的游客没有拿到。他们争着往里面挤进来,伸着手臂,把围在八仙桌外的护栏带都挤垮了。工作人员只好马上停止散福,游客散去,“祝福”仪式就此结束。

入境旅游的跨文化传播是一种直接接触“真实世界”的传播方式,而非映像式的“媒介世界”。这种文化之间和人际的直接、亲身、感知、互动、即时的交流与传播,无疑对构建“好客中国”是最具亲和力的。从好客旅游营销内容上看,依托对西方游客有很强文化亲和力和旅游吸引力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兵马俑、少林寺、孔庙、莫高窟、平遥古城等旅游吸引物,以文化涉入充分展示“美丽中国”。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入境游客的文化感知,使其学习和体验京剧、太极拳、禅宗、美食、书法、方言、中医、茶道等传统文化,了解和欣赏旅游演艺、节事、丝绸、陶瓷、纪念品、文物复制品、山水字画等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针对入境游客的个性化需要,有针对性地挖掘更大的旅游潜力,开发诸如“游北京,钻胡同;玩苏州,走小巷;逛上海,串弄堂”等活动,让入境游客深入品味当地生活,充分提高文化体验情趣。在娱乐、教育、逃避、审美、移情的入境游客体验类型外,应更加重视异域风情主题塑造和氛围营造,如开展“中华美食全球推广项目”活动,又如曲阜2014年12月26日起开展了“外国游客背5句《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提炼文化体验主题,营造文化体验氛围,设计个性化、参与性及互动性文化体验项目,提高入境游客文化体验质量。

3.3 “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品牌形象的客主交互维度

对于创建一个热情好客而富有向心力的软环境来说,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好客态度不可忽略。入境旅游的文化传播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借助历史文化遗迹、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等目的地背景,通过导游、服务人员和居民等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的人际渠道,对入境游客有针对性地、直观形象地传播社会文化,使入境游客在不同程度获得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印象和更好享受,塑造和传播旅游、民族和国家的美好形象。

维萨国际组织(VISA International)与亚太旅游协会(PATA)于2010年联合开展亚太区旅游意向调查,数据显示,异域文化体验、沉浸式文化参与和优质服务是入境游客极为看重的3项旅游要素。如韩国以“韩流”文化推广促进入境旅游,倡导宣传“六韩”,即“韩文、韩食、韩服、韩纸、韩屋、韩乐”。

世界旅游日2015年主题宣传口号即为“十亿名游客,十亿个机会”,Smith更是提出游客是“文化交往使者”这一概念,均呼应出客主交互(tourist-host interaction)这一命题。客主交互即客主间的接触、交流与互动,是游客与居民在旅游目的地直接或间接接触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甚至行程结束后维持的后续行为,包括两者之间的示意、交互、冲突等行为以及交互意愿、交互与否、交互方式、交互程度、交互体验及交互限制等。

好客是旅游人类学“主-客”范式中的关键问题[42]。一般来说,大众游客面对的是“最为肤浅的文化相遇形式”,只是旅游目的地“舞台真实”的“旅游泡泡”(tourist bubble)和跨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旅游亲和力所导向的“好客中国”,则可能是旅游本体、旅游环境以及游客体验三位一体且最接近目的地“原汁原味”的旅游原真性。

就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评价而言,游客自身的态度最具发言权、说服力和传染力,正面或负面的口碑效应更为显著。Hottola认为旅游交往的文化差异能给游客带来文化冲击,从而对游客的目的地形象感知产生影响[43]

马诗远提出人作为一种媒介是“活媒介”和“积极的受众群体”,也是国家旅游形象传播中最深刻的“亲历”媒介,特别是客主交互成为入境游客零距离感知国家“本真性”的手段与渠道[44]。培育“好客文化”,主客双方都有义务维护目的地的好客边界,以达成传统意义上的互惠礼仪之道,好客边界既是对目的地社会关怀的边界,也是旅游原真性得以持续的边界[45]

4 总结与启示

旅游亲和力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术概念,理论框架构建尚不成熟。本文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和品牌化理论为研究基础,将旅游学、人类学、跨文化传播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应用于旅游亲和力的综合研究,探索旅游亲和力入境游客感知中人-地及客-主间的影响机制和基本原理,形成旅游亲和力跨学科的前瞻性学术领域和突破性研究成果。

进行入境游客对中国旅游接待环境的专项研究,对构筑“好客中国”国家旅游品牌形象和开展入境旅游国际营销意义重大。运用入境游客感知解析这一重大现实课题,探寻提升旅游目的地亲和力的实践机制与战略对策,为我国旅游部门开展旅游目的地亲和力测评和亲和力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优化我国的国际旅游亲和力、旅游吸引力及美誉度,凸显国家旅游形象“美丽中国之旅”的文化之美、好客之美和体验之美,有益于提升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亲和力指数与好客品牌价值。

就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而言,“好客中国”的国家旅游品牌建设为入境游客营造一种美好体验、难忘经历和快乐舞台,无论旅游目的地的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打造,都要以游客为本,凸显其好客性的旅游亲和力。

在旅游目的地居民态度层面上,主客交往的礼貌待客、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微笑待人、乐于介绍家乡、讲究诚信是游客认为居民好客的具体表现;而居民的冷漠、排外、无礼、欺骗游客是居民不好客的主要表现。同时,旅游目的地居民、接待人员和入境游客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只有较好理解和处理双方的文化差异,才能有效实现双方的顺利交流,避免入境游客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消除文化误解与冲突,增强目的地旅游亲和力,提高入境游客的目的地旅游体验。

在旅游目的地公共管理层面上,首先,高水平的国际旅游管理与服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表达、跨文化交流与营销能力。通过居民和接待人员的专题培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和好客意识,培育旅游目的地跨文化的好客精神和国际亲和力。其次,着重建立诚信服务体系。通过建立诚信服务体系培养游客对目的地的忠诚度;通过好客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强化,在入境游客群体中树立良好的感知形象和信任美誉,形成满意的旅游体验和良好的口碑效应,提升入境游客的忠诚度和重游率。第三,规范网络评论、旅游投诉和质量监控等,从3个方面体现全域旅游目的地的运作与管理水平。可使用深度访谈和线上线下互动的推广方式,鼓励和刺激入境游客通过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和体验心得。

勘探布置1孔,孔深15m。闸基高程5.8~6.8m主要为第②1层粉土,构成地基主要持力层,具中等压缩性,中等透水性,渗透稳定性较差。高程1.7~5.8m为第②层壤土、第③壤土,具中等压缩性,微弱透水性,强度较高。高程1.7m以下主要为第③1黏土层、第③壤土层,具中高压缩性,微弱透水性,工程地质相对较差。

注释

①在《旅游竞争力报告》中,一级指标“旅游人力、文化、自然资源”下属的4个二级指标之一“旅游的亲和力”的全球排名:2009年我国位于133个国家的第127名,2011年我国位于139个国家的第124名,2013年我国位于140个国家的第129名。[资料来源:World Economic Forums. 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9-2013).]

参考文献

[1] LIU D Q.2015 glob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China's leap[EB/OL].(2015-05-09)[2017-06-08].http://liudeqian.blog.sohu.com/308750559.html.[刘德谦.2015全球《旅游竞争力报告》:中国的飞跃[EB/OL].(2015-05-09)[2017-06-08]. http://liudeqian.blog.sohu.com/308750559.html.]

[2] SONG R, LI W R. How the world sees China’s tourism, how to let China’s tourism towards the world[C]//Song Rui.2013 ~ 2014 China tourism 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forecast. Beijing: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2013:58-72.[宋瑞,李为人.世界如何看待中国旅游,中国旅游怎样走向世界[C]//宋瑞.2013~201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58-72.]

[3] Tourism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2014 -2015 China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new environment, new normal and new stage[C]//SONG R.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forecast(2014-2015). Beijing: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2015:1-22.[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2014~2015年中国旅游发展:新环境、新常态与新阶段[C]//宋瑞.2014~201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22.]

[4] SHI P H. "13th Five-Year"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ning: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EB/OL].(2015-10-15)[2017-06-08].http://www.chinacity.org.cn/cspp/lypp/263886.html.[石培华.中国“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的思考与建议[EB/OL].(2015-10-15)[2017-06-08].http://www.chinacity.org.cn/cspp/lypp/263886.html.]

[5] ANHOLT S. Competitive identity the new brand management for nations,cities and regions[M]. Shanghai: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西蒙·安浩.铸造国家、城市和地区的品牌:竞争优势识别系统[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6] WU J M, DING N. Interpreting core values of Chinese culture by tourism[N]. China tourism news, 2012-01-02(2).[吴建民,丁宁.用旅游诠释中华文化核心价值[N].中国旅游报,2012-01-02(2).]

[7] MORRISON A. Chinese tourism destination: still lagging positioning and branding[J].Tourism tribune, 2013,28(2):6-9.[Alastair Morrison.中国旅游目的地定位与品牌化仍很滞后[J].旅游学刊,2013,28(2):6-9.]

[8] KUANG L. Research on Chinese national tourism image[M].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13:164.[匡林.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164.]

[9] TAN Z X, SUN G N, FENG Q. “Beautiful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J].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2014(10):61-66.[谭志喜,孙根年,冯庆.旅游视角下的“美丽中国”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4(10):61-66.]

[10] CHEN Z X, ZHANG X. National tourism image: measuring tools and its application[M]//BAI C H, CHEN Y, CHEN Z X. National tourism image: strategy research and Chinese practice.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15:90-115.[陈增祥,张晓.国家旅游形象的测量工具及其应用[M]//白长虹,陈晔,陈增祥.国家旅游形象:战略研究与中国实践.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90-115.]

[11] HUANG W. Hospitable soft environment of tourism destination[N].China tourism news, 2013-05-01(11).[黄崴.旅游目的地“好客软环境”的营造[N].中国旅游报,2013-05-01(11).]

[12] WANG D W. On the environmental hospitality of tourist cities[J].Tourism science, 2001(2):8-9.[王大悟.论旅游城市环境的好客性[J].旅游科学,2001(2):8-9.]

[13] WANG N.Interactive authenticity in tourism:a case study on hospitality tourism[J].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07,29(6):18-24.[王宁.旅游中的互动本真性:好客旅游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18-24.]

[14] MA H L. Hospitality perception of inbound tourists in China's hot tourist cities[D]. Xi'a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2010.[马红丽.中国旅游热点城市入境游客居民好客度感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15] HUANG P. Hospitality China[J].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2,34(5):2-9.[黄萍.好客中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5):2-9.]

[16] XIAO F, ZHANG L. Promoting national affinity in the Olympic communication[J].The press, 2008(5):22-24.[肖峰,张璐.在奥运传播中提升国家亲和力[J].新闻战线,2008(5):22-24.]

[17] ZHANG G J, TIAN Z X.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state affinity[J]. Journal of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2010, 29(5):152-154.[张国锦,田仲勋.论来华留学生教育与国家亲和力的关系[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 29(5):152-154. ]

[18] WANG C. Rar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and good national image[J].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2010(7):4.[王晨.抓住难得历史机遇,塑造良好国家形象[J].对外传播,2010(7):4.]

[19] XUE B S.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national affinity[J]. Outlook, 2007(43):8.[薛宝生.百姓乐闻国家亲和力[J].瞭望,2007(43):8.]

[20] SWIFT J S.Foreign language competence and cultural affinity: a study of U.K. executives in foreign markets[J].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2002,9(2):4-24.

[21] FOCK H, CHAN A K K, YAN D F.Member-organization connection impacts in affinity marketing[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1,64(7):672-679.

[22] XUE Y M, HAN L.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n the brand affinity and repeat purchase inclination of common toothpaste[J]. Management review,2011,23(2):93-99.[薛倚明,韩琳.常见牙膏品牌亲和力与重复购买意愿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1,23(2):93-99.]

[23] NES E B, YELKUR R, SILKOSET R.Consumer affinity for foreign countries: construct development, buying behavior consequences and animosity contrasts[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4,23(4):774-784.

[24] VILADRICH A,BARON-FAUST R.Medical tourism in tango paradise: the internet branding of cosmetic surgery in Argentin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4,45(5):116-131.

[25] MOGHIMEHFAR F, NASR-ESFAHANI M H.Decisive factors in medical tourism destination choice: a case study of Isfahan, Iran and fertility treatments[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6):1431-1434.

[26] PASSAFAROP, CINIF,BOI L,et al.The “sustainable tourist”: values,attitudes, and personality traits[J].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15,15(4):225-239.

[27] ARNBERGER A, EDER R, ALLEX B,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tional-park affinity and attitudes towards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of visitors to the Gesaeuse National Park, Austria[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12,19(3):48-55.

[28] KANG M, GRETZEL U. Perceptions of museum podcast tours: effects of consumer innovativeness, Internet familiarity and podcasting affinity on performance expectancies[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2, 4:155-163.

[29] LIU D Q. Affinity and kindness: the first attraction to be cultivated for tourist cities[J].Tourism tribune, 2012,27(5):32-40.[刘德谦.亲和力与亲切感:旅游城市有待培育的第一引力[J].旅游学刊,2012,27(5):32-40.]

[30] LI P, YANG S. Affinity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 Taishan scenic area as an case[J]. Tourism overview, 2013(4):109-111.[李平,杨松.旅游景区亲和力建设研究:以泰山景区为例[J].旅游纵览,2013(4):109-111.]

[31] SHAN J X.Consideration on increasing social affinity of university museum[J].Museum international,2015(21):128-132.[单霁翔.增加高校博物馆社会亲和力的思考[J].国际博物馆,2015(21):128-132.]

[32] LI P, WANG L. Research on affinity of theme hotels[J].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2015(5):65-68.[李平,王蕾.主题酒店亲和力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65-68.]

[33] TANG X X. Research on tourism affinity of Kunm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D]. Kunming:Yunnan University, 2015.[唐夕汐.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昆明旅游亲和力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34] LIU F X, HUANG C. New tourism work under the reform of supply side:tourism public service construction system[N]. China tourism news, 2016-01-08(A02).[刘馥馨,黄翠.供给侧改革下的旅游工作新抓手新思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针与措施[N].中国旅游报,2016-01-08(A02).]

[35] CHEN M C. China destination tourism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 research and design[J]. Tourism forum, 2013,6(5):51-55.[陈麦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研究与设计[J].旅游论坛,2013,6(5):51-55.]

[36] CHEN M C. China’s image as a tourism dest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stination branding:a perception system[J]. Journal of Sichuan Tourism University, 2017(1):67-71.[陈麦池.基于目的地品牌化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感知系统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7(1):67-71.]

[37] CHEN M C. Elucidation and review on the theory of China's destination tourism image[J].China development,2013,13(4):54-58.[陈麦池.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理论阐释与研究综述[J].中国发展,2013,13(4):54-58.]

[38] LÜ C Q. Construction of the“Friendly Shandong” tourism destination br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D]. Jinan: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2:44-46.[吕翠芹.“好客山东”旅游目的地品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 2012:44-46.]

[39] ZHANG H M, LU 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bound tourists: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M]. Wuhu: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5.[张宏梅,陆林.入境旅游者心理特征研究:基于跨文化的视角[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0] LEE S, SCOTT D, KIM H. Celebrity fan involvement and destination perception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35(3):809-832.

[41] WU S S, WU J F, WANG Y D, 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tourist' perceptive[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5,29(4):202-208.[吴姗姗,吴晋峰,王云弟,等.国家旅游竞争力与游客感知的关系研究:以旅华欧美游客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4):202-208.]

[42] LI C X. Hospitable hosts: reflections on the host-guest paradigm in anthropology of tourism[J].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2,34(5):23-28.[李春霞.好客的东道主:旅游人类学“主-客”范式反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5):23-28.]

[43] HOTTOLA P.Culture confusion: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in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2):447-466.

[44] MA S Y. National image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M]. Beijing: Guangming Daily Press, 2010:145-146.[马诗远.国际旅游传播中的国家形象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45-146.]

[45] LIN M X. Hospitality “boundary” and modern tourism[J].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2,34(5):29-33.[林敏霞.好客“边界”与现代旅游[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5):29-33.]

 
陈麦池
《旅游论坛》 2018年第01期
《旅游论坛》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