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郭沫若的集外书信六封

更新时间:2009-03-28

郭沫若生前曾有《沫若书信集》行世,1980年代编辑出版的《郭沫若全集》未将书信入编,1990年代由黄淳浩先生主编的上下两卷《郭沫若书信集》,荟集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全部书信,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以后又陆续在各类书报杂志上见到郭沫若的一些书信,数量亦甚可观。笔者所提供的这六封书信,多得之于网上检索,并有手迹为证。

一、致陈开仪

陈开仪老大哥:

你三月十四日的信接到了。看到了你的相片,和几十年前的样子差不多。我多谢你,祝你至少活到一百岁。

二十几年前,你帮助我们好几位同志逃出虎口,我是经常留在记忆里的。引我们到你家的那位青年的朋友,姓名不记得了,不知还存在否?神泉那家陶器店的老板,也不知还存在否?

我现在也送你一张相片,恐怕我的样子和从前大不相同了。我现在也有六十多岁了,但我想活着看到中国走入共产主义社会。

敬礼!

郭沫若

一九五六,三,廿四,北京。

 
 

1927年九十月间,郭沫若随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汤坑一战失败后,流沙善后,辗转来到神泉,得有陈开仪掩护,潜伏十日,脱离险境,抵达香港。“我是经常留在记忆里的”,此言不虚。1947年11月,郭沫若因国民党宣布“民盟非法”而由上海抵达香港,在配合中共宣传“新政协”的同时,撰写了大量回忆性文字,其中《流沙》《神泉》两篇发表在《小说》月刊上的纪实文字,对这段经历有翔实而生动的描述。二十年后,郭沫若笔下的陈开仪:“陈老板也来和我们打了招呼,他是老人(帮助郭沫若一行联系陈氏的农会干部——引者注)的忘年的好朋友,年纪恐怕要小二十好几岁。他是一位小城市的小商人型,个子很小巧,给人的印象很清晰,显示得他为人精明,但丝毫也不奸猾。他很诚恳地接待着我们,并不感觉到唐突,也没有那种畏首畏尾的神气,怕受什么拖累。他还很客气地说:怕招待不周到,要请原谅。他这倒也并不是俗套的外交辞令,看他的神气,他是说得非常诚恳的。”临别一夕,“我们都由衷地向他道了谢。十天的掩护是够他提心吊胆的,然而他从不曾吐过一句怨言,露过一丝愠色。谁能说市井里面没有圣贤呢?”潜伏期间有一个插曲:天气转凉,郭沫若衣着单薄,不能御寒,陈开仪即以一件半新旧的洋缎夹衫见赠,郭以书法回报,“字是写了,但没有图章可盖。我的大小图章都完全丢掉了。我更明确记得,我说过这样的话:‘将来有机会,我希望重到神泉,到那时候再来盖章吧。’”

陈开仪当过普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失败后流亡海外,坐船往马来西亚投奔亲戚,打工谋生,1949年之后,返回祖国。在致郭沫若的信中,陈氏附上自己的照片,也许为的是“验明正身”。郭沫若亦以近照回赠(在照片右侧以毛笔书写“陈开仪老朋友惠存”字样),算是礼尚往来吧。遗憾的是,在回赠照片的同时未能书赠字幅。1965年6月,郭沫若偕夫人重游故地,访普宁县治而有“三十八年如转瞬,流沙胜地我重来”的吟咏,看来未到普宁治下的神泉,亦未约见陈氏,1948年写《神泉》时写下的这段文字终究未能兑现。

“那位青年朋友”对于郭沫若一行脱险至为重要,但在《神泉》篇里似未写到他与陈氏有直接联系;至于“陶器店老板”则无只字涉及。

2.晚餐有助于增强人体抵抗力。不吃晚餐容易诱发低血糖,导致器官营养供给不够,人体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特别是中老年人,营养不容易吸收,所以晚餐一定要吃。想要通过不吃晚餐养生的人,可以把重点放在晚餐吃什么上面。

二、致陈白尘

陈白尘同志:

主席词一首中的“一枕黄梁”,梁字应作粱,我想是打字的错误。又三首中“此行何去”下应打问号,应该也是打字的错误。

此致

VOCs中的气体以微量存在,但具有毒性、强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会强烈地影响皮肤和黏膜,对人体产生急性损害;VOCs通过氧化、吸附、凝结等与空气中的氧化剂、硝酸、臭氧发生反应,生成包含PM2.5和PM10的二次有机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当VOCs通过光照与氮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发生反应后,产生的臭氧及俗称的光化学烟雾是夏季污染的重要成分。总之,VOCs是一类重要的空气污染物,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环境都有巨大的危害,减少VOCs的排放和有效地对其进行净化处理是涂料行业的当务之急。

敬礼!

郭沫若

四、二十二

谢谢您廿三日的信。初稿大可作为研究的线索,很有帮助。润色过的地方实在太好了。

廿三

 

郭沫若4月22日致陈白尘的这封信,显然是在收到陈的邀约函并附寄《词六首》初稿的打印件之后的回复。未及寄出,次日又收到陈函并附寄《词六首》的修改稿,于是在行将寄出的信后附言。记得1990年代中期《中流》杂志曾刊登过专文,披露《词六首》的初稿。因是传抄得之,故初稿甚为粗糙。毛泽东一旦决定公开发表,对于修改甚为重视,在4月下旬分别致函陈白尘和时任《诗刊》主编的臧克家,一再要求“给我认真地修改一次”,“请费心斟酌赐教为盼”;称赞臧克家“细心给我修改的几处,改得好,完全同意”,表示“深为感谢”。故郭沫若所激赏的“润色的地方实在太好了”,看来并非全然出于原作者的手笔,而对打印件上错讹的指正,又与后来公开发表的文字形成了有意味的反差。

(二)?

1962年5月号《人民文学》发表毛泽东作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词六首》。其时,副主编陈白尘主持该刊。郭沫若致陈白尘的这封信正与《词六首》相关。1958年,《人民文学》编辑部曾将收集到的十余首毛泽东词录呈中南海,请求发表,但无下文。1962年1月中旬,该刊编辑部再度致函毛泽东,并附上“最近我们辗转搜寻找到了您的几首诗词”。4月间,在得到同意发表的回复后,陈白尘函请郭沫若写一篇诠释文字。郭沫若欣然接受,这就是连同《词六首》一起发表的《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4月23日,在函复陈白尘的同一天里,郭致函秘书王戎笙,就《词六首》各篇的写作时间及相关史实征询意见,要求“帮忙查考”。郭沫若在写出这篇万言长文并收到《人民文学》编排的小样后,即于5月9日致函毛泽东,希望作者“能抽得出时间批阅一过,加以删正”。毛泽东基本认可郭的诠释,1963年12月编辑出版《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时,对这六首词的具体写作时间,采用了郭的考释。这正是郭作为历史学家的当行本色。

“主席词一首中的‘一枕黄梁’,梁字应作粱,我想是打字的错误。”这是《清平乐·蒋桂战争》中的词句,梁字之误,郭沫若推测错了,此乃出自作者的手笔。这原本是一件极普通的事,任何人都可能出现笔误。毛非圣人,孰能无过。1957年1月致《诗刊》主编的信中有“遗误青年”一句,后读者去信,指出应为“贻误”,毛即予改正。郭沫若准确地指出梁字之误,并归诸“打字的错误”,也并非不可理解。问题在于他明了并非“打字的错误”之后的反应。1965年春节,光明日报在头版发表这首词的墨迹,郭沫若应约撰写题为《“红旗跃过汀江”》的诠释文字,内中有一段文字专门评论这幅墨迹:“主席的墨笔字每是随意挥洒的。主席更无心成为书家,但他的墨迹却成为了书法的顶峰。例如以这首《清平乐·蒋桂战争》的墨迹而论,‘黄粱’写作‘黄梁’,无心中把粱字简化了。龙岩多写了一个龙字。‘分田分地真忙’下没有句点。这就是随意挥洒的证据。然而这幅字写得多么生动,多么潇洒,多么磊落,每一个字和整个篇幅都充满着豪放不羁的革命气韵。”明明早已认定是错别字,却以“简化”曲为之说,并进而美化成为“生动、潇洒、磊落”的例证。郭沫若以书法行家的身份鼓吹毛泽东的墨迹“成为了书法的顶峰”,为个人崇拜推波助澜,一至于此。这是最为后人诟病的做派。

罗译:...which is not propagating the doctrine...[6]63

三、四、五 致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

1、谢谢您们的校改,大体上都照改了,只有极少数例外。无暇再核对原本,请您们酌定。

2、封面设计6种都觉太鲜新,请朴素老到一点;建议用绛色或芝麻酱色之类,外用透明薄膜套皮,如何?

3、不题字,不签名,请用铅印。《李白与杜甫》横排,“与”字可用小号字。用金色或其他颜色,请酌。

现刊本中改引了萧氏研究的第二版,引文中引用了李白的全诗。这样,下文就成问题了。想删改一下:

敬礼。

郭沫若

1971,9,5

 

通过引入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外部监督和约束。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的引入,在保证其独立性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的审定,夯实财务数据。完善外部治理机制,提高外部监督管理效率,加大惩处力度,健全外部信息披露制度,不定期的对外披露企业经营情况等信息,使企业能够接受外部的监督,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由表3可知,复合氟化物的加入对硅含量的影响较大,对铁的含量影响不大,含量均在0.15%以下,反映了复合氟化物对钼精矿中硅的化合状态转相效果突出,使得在复合氟化物存在下酸浸除硅效果非常理想,随着复合氟化物加入量的增大,硅含量逐渐下降,当加入量为14.0g时,产品中SiO2含量降低到了0.03%。继续增大复合氟化物的用量,产品中硅含量下降趋势不明显,同时产品收率有下降趋势,考虑产品综合指标和成本因素,确定为复合氟化物的最佳加入量14g。

同志们:

《李白与杜甫》的出版,深深感谢你们的协助。

用第三国的葡萄品种来酿酒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然而葡萄还是经常从不同的产区运到酒窖进行加工。理论上,在冷冻状态下运输葡萄汁和果汁是可以保证质量的(有些人也许还主张保留风土特征)。建立在大都市里的酒庄也正在涌现,比如建在伦敦、悉尼、温哥华和华盛顿等地的城市酒庄(Urban Wineries),他们使用的葡萄通常来自不同的国家,我们在香港也有自己的城市酒庄计划。如果这些大城市的消费者都接受这些城市酒庄,那像探索海角、双岛和普拉加这样的酒庄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看了一遍,在182-183页看出了一点毛病。有关萧涤非《杜甫研究》的引文,我引的是初版,其中引李白的诗只是“却君山好”一句,故我在下文里说“李白的那句诗”云云,接着又说“不妨把全诗抄在下边”……。

4、遵嘱另外送上两册“未定稿”本,备用。

李白那四句诗是《……》的第三首。……不妨再把全诗抄在下边,

在农村“以今钱换古钱”姥爷坚持了很多年,1995年又是他收藏经历的一个转折点。那时他出差,坐火车去西安,办完事后他在闲逛时见到一个小铺,小铺上有一本讲收藏的书和一些制钱。姥爷细细一翻书才知道,原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收藏钱币已经成为一些人用来赚钱的途径。这样的见识对他的触动很深,姥爷打算一闲下来,就把他的兴趣爱好变为一项真正的事业来做。

以醒眉目:

此外尚有三处,是否字误,请查核。

76页 2行 纡汇六十里“纡汇”是否“纡洄”?

167页 2行 与倾尽醉 “倾”是否作“饮”?

195页 10行 视盗之眼 “眼”是否作“貌”?

敬礼!

郭沫若

1971年十一月十五日晨

 
 

(三)

文学出版社的同志们:

十五日复信收到。

敬礼!

小字本望能给我20~30册,大字精装本已经够了,将来如有需要时,再请补给。

关于萧涤非《杜甫研究》中引李白诗的那一节,我觉得再版时,照我原稿的旧样,改用1957年版要顺些。不然,上面引了全诗,下面又引全诗,在文章是成问题的。请酌。

本文基于建筑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介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开设情况,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从课程定位、围绕建筑类高校环境类专业培养目标强化课程教学、强化实际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践以及加强同建筑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

三处“主守”,我也注意到,请均改为“主管”,以期划一。

郭沫若

十一,十七日

这三封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信,均与1971年10月由该社出版的《李白与杜甫》有关。

根据上文对于医药B2C平台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提升医药B2C平台顾客忠诚度的策略,来帮助医药B2C平台更好地进行经营管理。

 

9月5日的信写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给他的请示信函(打印件)末页的空白处,故无抬头(然结尾有问候语、落款和日期),格式亦类似批示,逐条答复。兹依次说明相关情况。

1,关于书稿的编辑与校改,当年参与此事的著名学者周汝昌在1990年代末发表过《李杜公案与碎叶考》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王(致远)社长发布一事:郭沫若夫人交他一稿《李白与杜甫》,看看如何出书……。当时组成四人组,实际主要是我与戴(鸿森)二人看稿。二人对此稿意见极大,贴出的意见签,大小长短,纷如牛毛一般。但到‘定规’时,某晚(彼时‘革命办公’不讲时间,有时整日整夜)召集多人开会研究。王致远社长逐一听取那么多的审稿意见,从整部观点到个别学术、文字问题,但他十二分谨慎,结果是‘不提了吧’,‘省掉这条吧’,一条又一条的意见签往下撕,只剩了极少数‘无关大局’的‘无甚痛痒’的几条——他才敢去交给郭老。”按此说法,郭“照改”的只是无关紧要处,而“极少数例外”似乎也非关大局。

2,封面设计根据作者的明确要求,采用绛色;可能是出于成本或规格的考虑,“外用透明薄膜套皮”则未予采纳,然而出了平装和精装的不同版本。

(1)为观测桩-土界面土体位移,在模型桩内部装置红外微型摄像头,通过观察窗口记录土体位移.记录图像后通过改进型DIC方法可计算得到土体位移场,并可绘制位移矢量图和云图.位移云图表明桩体在沉桩过程中,桩-土界面土体竖向位移远大于水平位移,并呈现局部化特征.

3,书名横排,乃至连“‘与’字可用小号字”都一体照办。所谓“不题字”是指书名用铅印,“不签名”是指作者署名亦用铅印。作者文革前出版的著作,多用自书题签,署名亦多用手迹。以封面设计的视觉效果而言,用自成一体的郭沫若手迹当然醒豁。何以如此明确地表示“不题字”、“不签名”,当与毛泽东的一则批示有关。(1967年12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向中央请示,要求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为行将落成的韶山火车站等建筑物题字;毛在请示报告上批示:“我们不题字。”)这与出版社请长于书法的作者题签其实是不相干的两回事,但郭沫若谨言慎行,还在1969年5月复胞弟郭翊昌的信中便以此为由,“你要我为你(将毛主席诗词集句)写成对联,我不便写”。但在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批判极左思潮的1972年之后,郭沫若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下,不仅为几家新出的文艺期刊题写刊名,而且将自作诗词的墨迹以插页刊登在《文物》月刊上,似乎不再有所忌惮。

《李白与杜甫》于10月出版之后,11月中旬,郭沫若就有关萧涤非《杜甫研究》的引文,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书信往还,几经斟酌,务使行文简洁。据现已见到的相关资料,人民文学出版社直至1973年夏,还就该书的其他引文等相关问题与作者交换意见,而郭沫若则以八十高龄作细致的校订。由此可见,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作者本人,对这部出版于特殊年代的学术著作均颇为看重。这些书信成为务使完美的敬业精神与一丝不苟的学术品格的物证。

六、致张立

病后手战,不能成字,如不可用,请扔换。

《望海潮》拜读了。

BSA323S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RVA-TecMaster快速粘度仪,瑞典波通仪器公司;DHR-1流变仪,美国 TA仪器公司;X'Pert3 Powder10300 X射线衍射仪,荷兰帕纳特有限公司;CT3质构仪,美国Brookfield公司。

郭沫若

十二、一

张立同志砚右

用时请剪集整齐之。

1.4 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 采用 SDS 法提取水稻基因组 DNA。以基因组DNA 为模板进行基因片段扩增,PCR 反应体系参照范方军等[11]的方法。反应产物经 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溴化乙锭染色,在紫外凝胶成像仪上观察并照相。

 

1974年,沉睡了近七个世纪的宋代海船在泉州后渚成功发掘,被《考古》杂志列为“197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时任福建晋江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兼文管会主任的张立,对古沉船的发掘极为重视,指示以晋江地区文化组的名义向省文化组报告。张立学识丰富,博洽经史,在对古船的挖掘和保护过程中,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博采众议,严谨务实,事必躬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古船的发掘自1974年6月9日开始,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于8月25日顺利结束。在张立的领导下,宋代古船的发掘、修复和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有条不紊地进行。他带领工作组做了大量后续工作,主持召开“宋代泉州古船学术研讨会”,还积极筹建古船陈列馆。1974年10月,张立派人前往国家文物局汇报古船出土情况,争取国家文物局拨款,古船陈列馆筹建经费遂得以落实。张立给郭沫若写信,请求题写馆名,随信还附上了歌咏古船的《望海潮》。大病初愈的郭沫若于这年12月1日,在宣纸上题写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八个大字,寄给张立。张立收到后,立即让人翻拍放大照片,交泉州市海交馆收存,留待古船陈列馆建成后使用。1979年10月,郭沫若题写馆名的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正式开馆。

三月十七日,孙山在电话中跟沈敏讲述那个故事进入第六天了(中断了两天),故事的发展逐渐进入纵深,越来越复杂,沈敏听得津津有味,孙山讲故事的热情也丝毫不减——

《泉州晚报》于2015年6月12日发表《泉州湾宋代海船出土记》,并同时刊出郭沫若题字墨迹,但对致张立的信件内容未作只字说明。这可能多少与复信的款式较为别致有关。在自左至右题写“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八个大字的下行,因书者感觉“湾”字不甚满意,遂在此字之下重写并以箭头标示。复信即书于题字下端,以自右至左竖行写就。所谓“用时请剪集整齐之”,指的就是重写的“湾”字。

 
冯锡刚
《郭沫若学刊》 2018年第01期
《郭沫若学刊》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