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56例宫内节育器子宫外异位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异位指IUD离开正常子宫腔,部分或完全嵌入肌层,或异位于腹腔、阔韧带者,包含部分异位、完全异位和子宫外异位[1]。相关文献报道IUD异位发生率为0.3‰~2.6‰[2],IUD子宫外异位发生率更低。有研究报道哺乳期置器妇女IUD子宫外异位发生率为4.5‰,非哺乳期置器妇女IUD子宫外异位发生率为0.6‰[3]。但是IUD子宫外异位一旦发生易造成邻近脏器的损伤[4],需要宫腔镜或者腹腔镜取出,有些甚至需要开腹取出,取器难度、手术风险和医疗费用均会相应增加。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置器者技术不熟练[5]、哺乳期置器[3,6]及置器距末次妊娠时间短[3,7]等因素能增加IUD异位的风险,但是国内还未有大量数据分析了解IUD子宫外异位的风险。本研究从基层上报的IUD不良事件中选取IUD子宫外异位数据,从流行病学角度了解IUD子宫外异位者的临床特征。

阿花趁势抓住我的手,说,你不是不会心疼女人吗?这不挺会讨女人欢心嘛。然后就破涕为笑,往我身上靠,一双手箍在我的脖子上。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2005年10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共收集到56例审核合格的IUD子宫外异位报告,报告来自北京、天津、吉林、辽宁等17个省市的46个监测点(包括原计划生育指导站和医院)。

1.2 质控方法 根据避孕药具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因果分析及关联性评价指标,对国家卫计委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我中心)收集到的56例IUD子宫外异位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进行评价。

2.4 取出的方法 22例(39.29%)经腹腔镜取出,21例(37.50%)经开腹手术取出,7例(12.50%)经膀胱镜取出,3例(5.36%)经阴道后穹窿取出,3例(5.36%)经宫腹腔镜联合取出。

本次研究结果均由专业人员将数据录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通过相应方法分析和处理本次数据,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分别是(均数±标准差)和率,检验值分别是t和x2,组间比较经P值检验,差异显著,则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3.1 相关因素 对IUD异位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一直很少,而近些年欧洲开展了对IUD使用的主动监测,比较了左炔诺孕酮IUD(LNG-IUD)和含铜IUD的异位情况,研究发现,哺乳是IUD异位的危险因素[1]。本研究共收集了56例合格的IUD子宫外异位报告,20例(35.71%)为哺乳期放置,而多篇文献均报道了哺乳期放置IUD是IUD异位的危险因素[3,6,9]

2 结果

本研究发现IUD子宫外异位者中首次置器的有24例(42.86%),所占比例较高。而欧洲主动监测结果也发现,首次置器者异位发生率高于非首次者[2,6],调整了哺乳和距上次妊娠时间因素后,风险比(HR)=2.6,95%CI为1.5~4.4[6]

2.3 异位的部位 IUD子宫外异位的部位有腹部和盆腔,56例报告中详细描述了IUD异位部位有:膀胱10例(17.86%),子宫韧带4例(7.14%),直肠3例(5.36%),子宫直肠陷凹3例(5.36%),阴道后穹窿2例(3.57%),膀胱子宫陷凹2例(3.57%)。

 

表1 IUD子宫外异位者的一般特征 (例)

  

特征及分组 n 开放型年龄(岁)<30 18 16 30~ 30 23 40~ 8 2孕次≤1 14 12≥2 23 16不详 19 13产次≤1 23 19≥2 14 9不详 19 13放置时期一般经后 21 15哺乳期 20 16流产后 1 1不详 14 9闭合型2 7 6 2 7 6 4 5 6 6 4 0 5特征及分组 n 开放型 闭合型首次置器否8 6 2是24 16 8不详 24 19 5疼痛否25 17 8是31 24 7出血否47 33 14是9 8 1妊娠否40 31 9是16 10 6按时随访否10 6 4是37 27 10不详 9 8 1

2.2 一般特征 56例IUD子宫外异位者的年龄分布为22~54岁,中位年龄33.0(28.5,37.0)岁。IUD的使用时间为 41 d~30年,中位时间2.67(0.66,7.12)年;孕次1~5次,中位孕次2(1,2)次。产次为1~3次,中位产次1(1,2)次。21例(37.50%)月经后放置IUD,20例(35.71%)为哺乳期放置,1例(1.79%)流产后放置。所有对象中有24例(42.86%)为首次放置IUD。发现IUD异位时有出血症状者9例(16.07%),有腹痛症状者25例(55.36%)。16例(28.57%)使用IUD期间发现妊娠。按期随访者37例(66.07%)。见表1。

(2)在NE向断裂构造体系,特别是新老地层呈压性断裂接触时,也就是说在封闭的构造条件下,有利于含矿伟晶岩的形成。含矿伟晶岩的规模及铌钽矿化受其严格的控制,特别是靠近断裂处,更有利于铌钽元素的富集。

2.5 IUD使用时间与IUD子宫外异位的关系 将IUD使用时间分为4组发现使用时间在10年以下组的开放型IUD发生子宫外异位的比例高于闭合型IUD,而使用时间在10年以上组则是闭合型IUD发生子宫外异位的比例高于开放型IUD。见表2。

SAR装置在开车过程中进行再生炉升温,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水汽和灰尘,随着工况稳定,燃料油、硫磺等介质在高温燃烧下,会附着在再生炉炉内壁,法兰孔周围会出现结焦挂壁现象,此时往往会使透光率变得很低,因此需制定周期性维护计划。

 

表2 IUD使用时间与IUD子宫外异位的关系 [例(%)]

  

IUD使用时间(年) n 开放型 闭合型<1 17 14(82.35) 3(17.65)1~ 22 19(86.36) 3(13.64)5~ 10 6(60.00) 4(40.00)10~ 7 2(28.57) 5(71.43)

3 讨论

三、综上所述,贵州省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自身农机化技术,希望从政策到技术全面提高农机管理优化水平,保证省内农业化发展的有序性与高效率。本文所提出的多点农机化发展优化方法希望为贵州地区所用,以达到快速缩短南北差距,强化省内农业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

2.1 涉及的IUD 56例子宫外异位IUD共涉及18种,其中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TCu220C(11例,19.64%)、爱母功能型IUD(10例,17.86%)、HCu280(4例,7.14%)、活性165(4例,7.14%)和爱母MYcu功能型IUD(4例,7.14%)。按照相关文献将IUD根据构型分为闭合型、开放型及固定式[8],TCu220C、爱母功能型IUD、HCu280及爱母MYcu功能型IUD为开放型,有41例(73.21%);活性165为闭合型,有15例(26.79%)。

本研究显示,发现IUD子宫外异位时有腹痛症状者占一半以上(55.36%),而我中心课题组之前对IUD异位的1∶1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置器后疼痛的发生增加IUD异位的风险[10]。国外研究也发现,疼痛是发现IUD异位的重要线索[11],故在IUD使用者临床随访中如发现腹痛,应警惕其发生IUD异位,特别是子宫外异位。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 3.1统一录入报告,双人双机录入后进行对比和矫正,要求符合率达到100%,并抽取0.5%数据与原始表格进行对比,要求符合率达到100%,之后建立数据库,并锁定进行分析。应用SAS 9.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2 相关症状 有学者研究发现IUD子宫外异位无症状者比例较高[7,12],有学者认为IUD异位如果没有导致严重并发症无需取出[13]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一旦发现IUD异位应立刻取出,而本研究中所有子宫外异位的IUD均已取出。

3.3 发生时间 本研究发现,IUD的使用时间在41 d~30年,中位时间2.67年,对使用时间分组发现,使用时间在10年以下的开放型IUD子宫外异位者占比高于闭合型IUD者,而使用时间在10年以上者中则是闭合型IUD占比高于开放型IUD。与本中心之前报道一致[14]。有研究发现近一半的IUD异位发生在使用1年[5],但欧洲的研究则显示,1/3的IUD异位发生在1年内,使用1年和5年后异位发生率没有区别[6]

3.4 发生部位 本研究发现,IUD子宫外异位部位中膀胱所占比例最高,为10例(17.86%)。Zakin等[15]在1981年对356例IUD异位研究发现,IUD异位最常见的部位是肠道。可能由于Zakin等[15]的报道包含了IUD部分异位和子宫外异位,而本研究仅分析子宫外异位数据;也可能与本研究中有部分报道未描述IUD异位的具体部位有关,仅描述了异位于盆腔或腹腔。

3.5 处理原则 Zakin等[16]在报道中提到子宫外异位取出方法有宫腔镜、腹腔镜、开腹手术及子宫切除术。国内一项对80例IUD异位分析的研究发现,30例(41.77%)行经超声监视下宫腔镜下取出[17]。本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是腹腔镜取出IUD,为22例(39.29%),未发现需要子宫切除的。

本课题研究的是基层上报收集的数据,IUD异位大部分数据来源于指导站和医院的被动监测,存在部分数据缺失的情况。今后应加强基层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数据缺失率,为以后数据分析提供更科学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瑛,王兰明,张世琨,等.避孕药具不良事件监测与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Heinemann K,Reed S,Moehner S,et al.Risk of uterine perforation with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and copper intrauterine devices in the European Active Surveillance Study on Intrauterine Devices[J].Contraception,2015,91(4):274-279.

[3] Heinemann K,Barnett C,Reed S,et al.IUD use among parous women and risk of uterine perforation:a secondary analysis[J].Contraception,2017,95(6):605-607.

[4] Norman WV,Stothart D.IUD String Perforation Through Anterior Cervix:A Case Report[J].J Obstet Gynaecol Can,2015,37(4):345-348.

[5] Harrison-Woolrych M,Ashton J,Coulter D.Uterine perforation on intrauterine device insertion:isthe incidence higherthan previously reported?[J].Contraception,2003,67(1):53-56.

[6] Barnett C,Moehner S,Do Minh T,et al.Perforation risk and intrauterine devices:results of the EURAS-IUD 5-year extension study[J].Eur J Contracept Reprod Health Care,2017,22(6):424-428.

[7] Van Houdenhoven K,van Kaam KJ,van Grootheest AC,et al.Uterine perforation in women using a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J].Contraception,2006,73(3):257-260.

[8] 金琴,康建中.常用IUD的种类、结构和性能[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11):643-645.

[9] Kaislasuo J,Suhonen S,Gissler M,et al.Intrauterine contraception:incid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uterine perforation--a population-based study[J].Hum Reprod,2012,27 (9):2658-2663.

[10]孙志明,王冠融,施雯慧,等.宫内节育器放置后副反应与异位发生风险的1∶1病例对照研究 [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6):384-387.

[11]van Grootheest K,Sachs B,Harrison-Woolrych M,et al.Uterine perforation with the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device:analysis of reports from four national pharmacovigilance centres[J].Drug Saf,2011,34(1):83-88.

[12]Yang X,Duan X,Wu T.Ureteric Obstruction Caused by a Migrated Intrauterine Device[J].Urol Case Rep,2016,10:33-35.

[13]Sun X,Xue M,Deng X,etal.Clinicalcharacteristic and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of uterine perforation patients in using of intrauterine devices(IUDs)[J].Gynecol Surg,2018,15(1):3.

[14]张敏,周健,李瑛.宫内节育器异位影响因素的分析[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2,31(4):284-287.

[15]Zakin D,Stern WZ,Rosenblatt R.Complete and partial uterine perforation and embedding following insertion of intrauterine devices.I.Classification,complications,mechanism,incidence,and missing string[J].Obstet Gynecol Surv,1981,36(7):335-353.

[16]Zakin D,Stern WZ,Rosenblatt R.Complete and partial uterine perforation and embedding following insertion of intrauterine devices.II.Diagnostic methods,prevention,and management[J].Obstet Gynecol Surv,1981,36(8):401-417.

[17] 伍欣.宫内节育器异位80例临床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2.

 
张敏,杨月华,许豪勤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