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蔡圣朝分期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经验

更新时间:2009-03-28

蔡圣朝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江淮名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工作40多年,学验俱丰。蔡老根据不同分期论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跟师随诊,受益匪浅,现将蔡教授分期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基于无人船的水质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无人船自主航线规划及精准控制、多传感器集成与信息融合以及远程通信与实时多模控制,实现自动化、全天候、高精度水文监测,实时提取被测数据,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对特定时段水文情况进行分析。将该技术应用于水利环保等行业部门,可解决人工无法在恶劣天气或危险水域进行水样提取、水质监测等技术壁垒,覆盖全面范围水文监测的死角。

1 病因病机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属中医学“偏枯”“痹证”范畴。《黄帝内经》曰:“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本病患者平素易存在肝肾诸脏阴阳失调,进而肝肾阴虚,阴虚阳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火挟痰,横窜经髓,闭阻清窍,窍闭神匿,发为中风。机体正气未复而邪气独留,神不导气,邪气偏盛,痰浊瘀血易聚于患肢,而发为本病。《明医杂著》曰:“中风偏枯、麻木酸痛、不举诸证,以血虚、死血、痰饮为言……邪入血脉经络,则手足指掌肩背腰膝重硬不遂,难于屈伸举动。”《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曰:“偏枯者,由气血偏虚……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邪气独留,则成偏枯。”蔡老根据自己临床经验结合经典论述,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血流通不畅,筋脉、关节失养,不通、不荣皆可致痛,如诸阳受损,周身气血运行失调,脉络阻滞,而致肩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气滞则生血瘀,血运不畅,水液代谢失常,手肿而痛;肢体活动受限,有形之邪郁久化热,热灼肌肤,故见皮肤发红、肤温升高等改变。

2 治疗方法

2.1 分期论治 针灸治疗本病能养血活血、散瘀通络、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从而提高肌肉的张力,恢复肢体功能。蔡老强调该病在不同的发病时期其病理特点不同,若要较好地提高治疗效果,需在不同分期配合适当的治疗方法。蔡老在梅花针灸学派几代人的临证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将肩手综合征分为三期(早期、后期、后遗症期)论治。早期,多发生在中风后3个月以内,因痰浊瘀血等有形之邪痹阻脉络,血脉受阻,枢机不利,患者出现患侧肩部疼痛,手腕、指肿胀,皮肤潮红、皮温上升等血管运动性改变,以手指强直伴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给予电针结合药饼灸活血化瘀、通痹止痛,以改善关节功能障碍、缓解疼痛为目的。该期如果治疗不当,会转至后期。后期患者阳气大伤,气血不足,血行不畅,筋脉失荣、失养,皮肤及肌肉萎缩明显,手指活动较早期更加受限,但肩部、腕部和手部的自觉性疼痛肿胀感消失。这个阶段大约持续3~6个月,治疗上给予电针结合通脉温阳灸,以达温阳活血、益气通痹之功,若患者没有得到合适的医治,病情会进展到后遗症期。后遗症期患者手部肌肉皮肤萎缩,手指萎缩程度进展到最重,出现畸形,腕关节背屈几乎完全受限,前臂旋后受限,掌指关节僵硬,屈曲功能基本完全丧失,大小鱼际肌萎缩变平。此期患者采取任何治疗均很难起效。因此早期正确治疗,最大程度地使患肢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2.2 特色疗法

2.2.1 电针法 穴取肩二交(肩贞与肩髎、肩前与肩髃之间连线的中点,2个中点取穴合称“肩二交”)、肩前、肩贞、肩髃、肩髎、肩井、臂臑,八穴又称之为环臂八针[1],加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环臂八针”采用1.5寸(中美合作泰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 mm×40 mm)毫针直刺1~1.2寸,手三里、外关、足三里直刺0.8~1寸;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劳宫针刺,以得气并见针尖顶起对侧皮肤为度,不可刺破对侧皮肤。将电针仪(达佳牌G680-D型)连接肩髃和曲池、合谷与手三里两组针的针柄上,应用疏密波,频率为20 Hz。治疗强度以上肢肌肉微颤,患者耐受为宜,时间20 min。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1 d后,再进入下一个疗程,一般治疗4个疗程。

患者,男,61岁,2017年1月20初诊。患者有脑梗死病史半月余。刻诊:左侧肢体活动无力,肩部疼痛,手腕、指肿胀疼痛伴有僵硬不能屈伸,患处皮肤出现潮红,手关节僵硬不能屈伸,饮食可,二便调,舌质淡有瘀斑,苔白,脉细涩。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7分、手部水肿分级评分5分、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20分。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痹。蔡老指出此患者为肩手综合征早期,治疗上当针刺环臂八针、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将电针仪连接肩髃和曲池、合谷与手三里两组针的针柄上,应用疏密波,频率为20 Hz,结合药饼灸。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屈伸亦好转,VAS评分4分、手部水肿分级评分3分、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32分。继续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肢体疼痛、肿胀基本消失,VAS评分1分、手部水肿分级评分0分、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共量表评分46分。

以活化后的目的菌株菌落为模板,细菌按照DP302试剂盒提取DNA,进行PCR扩增16S rDNA片段,引物为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引物序列如下:

3 典型病例

2.2.2 药饼灸 药饼制作方法:取红花、羌活、透骨草各500 g,地龙、全蝎各250 g,将其打成粉末混合搅匀,取鲜生姜汁与生理盐水各250 ml,将两者混合搅匀后到入粉末中捏成厚约5 mm、直径约2.5 cm的药饼,并用棉签扎孔晾干备用。患者取健侧卧位,取患侧肩髎、臂臑、曲池、合谷及病灶压痛点为主穴,将药饼放在腧穴上,并将艾炷(直径为1.5 cm,高2 cm)放在药饼上,自上而下点燃,共灸5壮,疗程同电针法。

2.2.3 通脉温阳灸[2] 定位:督脉、膀胱经循行区域,涵盖膀胱经第一侧线、督脉、夹脊穴,从“大椎”至“腰俞”穴之间。操作:①用75%的酒精在上述范围内常规消毒,并将灸液(药物组成:红花30 g、虫 30 g、怀牛膝20 g、鸡血藤20 g、冰片10 g,把上述药物倒入500 ml 95%的酒精中泡制24 h即可)均匀涂于所灸部位。②再将一层纱布(80 cm×100 cm)与自制灸盒(专利号:ZL201020259893.9)放置于施灸处,把准备好的1.5 kg的生姜粒(0.5 cm×0.5 cm×0.5 cm)铺在灸盒内。③在生姜上放置提前捏好的锥形艾炷(直径2 cm×高2.5 cm),自上而下点燃。④采用大纸盒扣住铺灸部位并连接排烟系统。灸完第1壮后重复第③、④两步,共灸3壮,约2 h。从就诊的第1 d开始,每5 d灸1次,4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的LVEDD为(56.34±4.78)mm,LVESD为(41.01±6.67)mm,LVEF为(52.43±5.32)%,血清BNP(309.77±104.44)pg/mL,6MWT为(389.32±70.32)m;对照组的LVEDD为(58.54±3.98)mm,LVESD为(46.32±4.01)mm,LVEF为(45.78±4.78)%,血清BNP(695.33±321.34)pg/mL,6MWT为(312.45±72.12)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按:蔡老结合四诊,将本病辨证为气虚血滞、脉络不利。本病因气血不足,血液运行不畅,瘀阻不通所致。气虚为本,血瘀、水湿内停为标。给予电针结合药饼灸治疗以益气血、化瘀通痹。其中肩髃、肩髎、肩二交可祛风湿、利关节,臂臑舒经活络、理气止痛,肩井祛风、通经理气,肩贞止痛、消肿,肩前可疏通经络。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可益气活血,又可通调水道,行气利水,通阳维脉,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痹之效;曲池为合穴,能通手阳明经经气,又能疏通局部气血,缓解臂肘部疼痛、麻木。配伍手三里,有通经活络止痛之功,足三里有补益气血、柔筋缓急之效。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采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药饼灸中红花具有活血化瘀之功,地龙、全蝎可通经活络止痛,羌活、透骨草有祛风湿、通经络之效。药饼结合艾灸的温热效应易使药效透皮吸收,具有温经通脉、益气活血、化瘀通痹之功。

4 小结

对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上常予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康复训练,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等物理疗法,主要以减轻水肿、缓解疼痛、改善肢体功能为主。但分析显示,西医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并未优于传统药物治疗[3]。蔡老根据本病病因病机采用分期治疗,并强调早发现早治疗。早期采用电针结合药饼灸以活血化瘀、通痹止痛,后期采用电针结合通脉温阳灸以温阳活血、益气通痹。研究表明,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通过影响大脑皮层生物活动,促进大脑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脑部供血,改善中风患者的功能障碍[4]。电针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采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将刺激通过脊髓神经传入大脑,提高痛阈,减轻疼痛,改善肌肉组织的供血,加快对炎症物质的代谢,同时对消除交感神经非正常兴奋、血管痉挛有良好效果[5]。药饼灸是一种集穴位刺激、中药药效、光疗和热疗于一体的特色疗法,其温热效应易使药效透皮吸收,改善局部的血流,消除水肿,使痹阻的经脉气血得以畅行,关节、筋肉得以温煦荣养,进而缓解疼痛、改善组织水肿、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6-7]。通脉温阳灸施灸面积广,时间长,温通力强,艾灸督脉可振奋一身之阳,调动机体内因,恢复五脏功能,使阳气强盛,五脏振奋,平衡阴阳,气血调和,经脉畅通。足太阳膀胱经所过之背俞穴可疏通调节膀胱经所过之处的经络气血。通过对膀胱经、夹脊穴及督脉的温灸,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等作用,能够升血中之气,通气中之滞,而达到通诸经、除百病之功。针灸治疗本病优势突出且简便易行,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明明,蔡圣朝.针刺“环臂八针”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3):57-59.

[2]王明明,蔡圣朝,黄雪珍,等.通脉温阳灸临床操作及机理探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1):88-90.

[3]Ada L,Foongchomcheay A.Efficacy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preventing or reducing subluxation after stroke:a meta analysis[J].Austr J Physiother,2002,48(4):86-88.

[4]高翱.不同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7,34(2):176-177.

[5]姜殷.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9):176-177.

[6]王磊,李学武,张莉.艾灸疗法作用机制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1,21(9):567-570.

[7]王明明,魏宝强,蔡圣朝.电针结合药饼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8,34(2):12-15.

 
王明明,费爱华,傅裕,陶香,蔡圣朝
《广西中医药》 2018年第02期
《广西中医药》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