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贵州文化自信发展路径之思考 ——以做大做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尤其是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上,应在实现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进程中,走出自我前行的路径。

正在逐步“走出贵州经济洼地,构筑精神高地”的贵州人民,在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正努力后发赶超,迈向“百姓富、生态美、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新征程,高度重视贵州文化挖掘传承、发展繁荣,打造出了以体现贵州大地为元素的文化品牌,即“多彩贵州”文化。

“多彩贵州”作为一个文化品牌,于2005年启动兴起,历经13年“风雨兼程”,已逐渐获得人们认可。目前“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开发了一系列文化子品牌,已成体系,形成了“多彩贵州·风、艺、赛、会、游、味、酿、茶、养”等子文化产业体系,随着文化品牌的溢出效应,贵州人的文化自信陡然提升,“新时代贵州精神”逐渐得到培育和弘扬。

一、“多彩贵州”兴起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展示

(一)“多彩贵州”兴起

“多彩贵州”的兴起,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对贵州悠久历史的探寻梳理、多姿多彩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展示、丰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三个方面。贵州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多彩贵州”兴起的历史基础,多民族和谐共生是“多彩贵州”兴起的文化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则是“多彩贵州”兴起的物质基础。

“老太太再婚也不是她一个人的事,很多情况下,子女也是不太同意的,有谁家的儿女愿意自己的妈再去改嫁呢?”(C8,男,62岁)

1.贵州历史文化是“多彩贵州”兴起的历史基础

贵州文化形象的塑造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纵观贵州历史,贵州是一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宝地,现代化工业化未开发的处女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贵州曾经拥有丰富多彩的穿洞考古文化、夜郎文化、土司文化、阳明文化、沙滩文化、屯堡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等等,每一种文化都是“多彩贵州”的文化载体,增添了“多彩贵州”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是“多彩贵州”兴起的历史基础。

2.2 超声微泡造影剂携RPM对T24细胞周期分布与凋亡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经RPM和超声微泡造影剂携RPM处理过后的处于G1期的T24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T24细胞出现大量凋亡(表3,图1)。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外界仍存在对贵州的地域歧视、主观地为贵州贴上各种落后标签。多年来,贵州一直缺失一个对贵州文化形象特征的完整的准确的概括,贵州一直没有一个能为学界认同和接受的省域文化符号和形象名片。因此,需要我们对贵州文化形象进行感性和理性、具体和抽象相统一的全面诠释。一提到贵州,外界就会联想到关于贵州的“三言两语”,对这个美丽的神圣的省份“说三道四”。无论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2]10,还是“黔驴技穷”“夜郎自大”,这些都是对贵州的主观、刻板印象。没有真正了解贵州,认识贵州,接触贵州,就没有资格妄加评判,任何一种单一的主观评判都是对贵州的不准确认知。

当某些地区轰轰烈烈、大干快上发展工业生产之际,贵州在韬光养晦,明确思路,将眼光关注贵州多民族文化“富矿”和自然生态中的“金山银山”。自2005年“多彩贵州”正式亮相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贵州在国际国内声名鹊起,侗族大歌以其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亮相巴黎;贵州雷山苗族文化宣传片《千户苗寨 悠然雷山》,2016年12月4日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广告屏上以每天18次的频率滚动播放,贵州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和清新脱俗的山水田园风光吸引美国众多市民驻足观看。《纽约时报》贾斯汀·伯格曼评价贵州说:“原生态的中国山区村寨,尚未经过大规模旅游开发,贵州的苗家山寨保留了不紧不慢的舒适节奏和最淳朴的真实感。”[20]贵州雷山县苗族歌舞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为美国人民带来一场原汁原味的富有神秘色彩的苗族歌舞展演,美国人民沸腾,世界人民沸腾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是“世界的十字路口”,这里是“吸引世界目光”的最佳窗口之一,贵州苗族歌舞能在这里展示,有利于我们将贵州苗文化推向全世界,让世界知晓不一样的贵州。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18个世居民族长期生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除世居民族之外,贵州大地上还生活着其他大大小小的民族或族群, 50余个民族在贵州大地上均有身影。众多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犹如一个天然的民族文化博物馆,内涵丰富,内容充实。

“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十三年来虽然取得显著的成绩,但依然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的现实。主要表现在:第一、从事“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数量不足。在文化资源挖掘传承、文化形象塑造传播、文化品牌多样化拓展、文化市场文化业态打造等方面人才不足。尤其是能对“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进行整体顶层设计,并具有全球视野、把握市场走向的领军式人物少之甚少。第二、贵州各高校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限。目前,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等七所高校均设置有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每年的招生数额为200~300人左右,大多数是近十年开始招生的,毕业生有限,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尚未开展。仅仅有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的民族学、民俗学、民族语言学等相关硕士研究生专业中设立有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

由此,当发生同极性的两点短路,可能短路的两点直接短接了该回路的继电器节点,导致保护误动。当发生正负极两点短路,除可能导致电源熔断器熔断外,还会导致保护拒动。所以,直流系统运行种,必须避免发生两点接地故障。

贵州素有“民族之都”“文化千岛”之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错综复杂的民族分布格局,形成了贵州地域上若干的“文化孤岛”,“孤岛”上的情景不但与外界有区别,而且与它周围的文化形貌也不一样,它“奇中有奇”,不同凡响。可以说贵州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节的天堂”,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集中体现最为典型的是五彩缤纷的民族歌舞、民族节日。“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4]187无论是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戏剧、民族风俗、民族技艺、民族信仰等均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态,彼此互相交融,和谐共生。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地开拓创新,形成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局面。贵州有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黎平天生桥,有东方最古老的“姊妹节”,有延续时间最长的“十三年过一次、一次过三年”的苗族“鼓藏节”,有世界上延时最长的从头至尾长达49天的水族端节,有神奇的戏曲活化石变人戏威宁彝族“撮泰吉”,有象形文字的最后领地——水书。“这里的草儿会跳舞,这里的石头会唱歌”,贵州至今流传着起源于宋代的布依族说唱艺术《八音坐唱》;保留有侗族青年男女传统婚恋习俗“行歌坐月”以及中外闻名的侗族叙事宏伟篇章“侗族大歌”。这里的傩戏遍布山乡,形制完整,类型多样;这里的“东方踢踏舞”反排苗族木鼓舞闻名海内外;这里的多民族的原生态文化遍布全境,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众多。[5]

综上所述,多民族共生是“多彩贵州”文化兴起的基础。多样性、原生性的民族文化资源,不仅是贵州发展旅游的重要支撑,而且也是“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塑造的核心力量,是“多彩贵州”民族文化大观园的展厅,是贵州文化品牌构建和形象塑造的文化基础。

3.贵州特有的资源禀赋是“多彩贵州”兴起的物质基础

贵州独特的自然地理形成了许多绮丽多姿、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景和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有世界自然遗产荔波绿色喀斯特景观,有声名远扬“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的黄果树瀑布,有“迷宫王中王”的织金洞又名“梦幻织金洞”,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有雄、奇、秀、美的水中溶洞龙宫,有“地球上一道最美丽的伤痕”的马岭河峡谷,有融高原湖光山色、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有世界十大观鸟圣地、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的“百鸟之都——阳光威宁”高原淡水湖泊草海湿地,有素有云贵“高原明珠”美誉的花溪,被陈毅元帅赞为“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有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享有“地球彩带、世界花园”美誉之称的百里杜鹃,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等诸多高原湖泊、洞穴和山间清流以及各种名贵动植物生长栖居地,众多妙趣天成的自然景观。一山一景、一湾一滩、一水一景,是贵州的真实写照,贵州由此博得了“公园省”的美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1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国家湿地公园6个国家地质公园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7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 个省级森林公园26 个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数据库、地区数据、贵州省年度数据。

贵州特有的资源禀赋是“多彩贵州”兴起的物质基础。贵州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适宜的经纬度,成就了贵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区的事实,同时也成就了隆起于武陵山脉中部,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之一的梵净山。2018年7月梵净山还成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与此同时,贵州完美的自然生态,成就了美丽贵州各级别的自然风景区。列表如下:

综上所述,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数不胜数,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多彩贵州”兴起的物质基础,它为多彩贵州游、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艺等一系列子品牌的塑造奠定物质基础,增强了贵州文化实力,有利于提升贵州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彰显贵州新形象。

(二)“多彩贵州”发展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塑造

如今,“多彩贵州”发展态势、发展前景良好,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打造初见成效,通过“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塑造,各种“多彩贵州”子文化应运而生,多种产业群相应的形成,目前已初成体系。

看花却忆去年事,空堂听履声登登。 鼠姑万朵香烂漫,文梓双干阴清澄。 重寻古寺饯残暑,低葵疏蓼秋花凝。 惟有青松与红杏,摩挲画卷情难胜。 倚树老人捻须笑,龛中岁月传千灯。 吾侪衣鉢今有托,藉湜幸免韩门憎。 壮游山水我更羡,秀语寒饿人将惩。 闍黎有意工阅客,展卷苦道题名曾。[11]

1. “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发展状况

自2005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启动以来,“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就初现雏形。在“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集中影响下,贵州各子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11月,“多彩贵州”文化商标注册成功,开启了中国省级文化品牌产业运作的先河,逐渐形成了“品牌入股、商标有偿使用”的产业发展模式。同年贵州省委宣传部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并提出要“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的重大决策[6]164,倾贵州全省之力打造“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推进品牌引领战略,继续做响做强多彩贵州品牌,实施百佳文化品牌培育工程,推动形成以多彩贵州为主的品牌集群。”[7]23如今,“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更加成熟与全面,文化产业链衔接合理,初步形成“多彩贵州”旅游文化、演艺、会展等品牌产业集群。通过大数据、大旅游、自媒体、互联网、政府公关、公司营销以及形象代言人等诸多传播方式齐发。“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已经走出山门、踏出国界,走向世界,已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高度的赞誉。

2.“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塑造与展示

“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塑造,以贵州现有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以及生态文化资源为基础,大力打造各子文化品牌。通过贵州文化历史性、原生态、神秘性、民族性、地域性、和谐共生、多元互动等文化特点,融入贵州民族文化传统技艺以及特定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加入现代化元素,实行“三元融合”的塑造方式,把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起来,塑造完美的贵州文化新形象,增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多彩贵州”文化通过大型歌舞诗《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艺》,多彩贵州歌、舞、小品三大赛事,多彩贵州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多彩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多彩贵州城”以及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多彩贵州民族服饰设计大赛、多彩贵州艺术节、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作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载体的展示平台,使“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声名鹊起,贵州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展示。特别是多彩贵州城的建设与开发,它作为贵州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在全省旅游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性。按照一个品牌、多种元素的思路,坚持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因地制宜、乘势而上,更加突出贵州特色的文化品位;其目标定位是把多彩贵州城打造成为贵州全域旅游的风景眼和集散地,努力让多彩贵州城成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功能中心,将“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更好的推出山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上这些平台,无不为“多彩贵州”文化的宣传、展示以及市场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多彩贵州”走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重要渠道。

二、“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内涵及核心价值

(一)“多彩贵州”的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故而需要探索、挖掘才能发现文化的内在核心元素。“多彩贵州”是一个以贵州原生态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关系、多样文化生态、多种文化现象、多类产业样态的地域文化概念,有其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8]65“多彩贵州”文化的原生态、神秘性、多民族和谐共生、多元互动是“多彩贵州”的文化内涵,对文化内涵的探索和挖掘,是“多彩贵州”文化发展的必然。

“向2号地区搜索,查看情况。”9月6日下午,在昆明供电局500千伏宝峰变电站内,巡检机器人听到指令后迅速出发,前往检查。机器人能够拍摄红外照片、及时发现设备是否发热、及时跟踪设备状态,进行设备重点管控及全生命周期管控。实现可见光拍照以及设备外观、表计识别,实时采集数据,而运行人员再也不用去抄表了。

1.“多彩贵州”文化的原生性

“多彩贵州”文化的原生性是强调它的原生态内涵。原生态指的是:“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它包括原生态唱法、原生态舞蹈、原生态歌手、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等。”[9]159朱炳祥认为:“原生态的创意有三个特征:(1)以某一地区的真山真水作为表演舞台与表演背景,呈现的是‘原风貌’式的异域风情;(2)时间上的古,让本色的当地民众参加演出;(3)方式上的‘土’,采用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土的艺术形式进行表演。”[10]当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已成大趋势之时,多彩贵州亮出了原生态文化的大旗,为多元和谐共生的人类发展指示了新的世纪路标。“原生态文化”的提出,旨在强调人类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交叠,强调传统面向与未来面向之兼蓄,强调多元文化之对话与共存,因而具有促进人类发展的共同价值。[11]1在此意义上,“多彩贵州”文化的原生性更体现“多样性的文化自由、包容的文化共生、平等的文化对话、共有的文化赋权、文化保护的可持续性”[11]等内涵。

随着人才强医战略的持续推进,国家已部署建立全球卫生后备人才库。作为融合性的新兴产业,健康旅游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一批人才培训基地如全国中医创客训练营、泰康亚太水疗康复培训基地等相继成立。目前,兼具医疗健康和旅游管理等专业知识的人才相对紧缺,尤其是懂外语、懂健康、懂旅游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更是稀少,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还不完善,成为制约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11]。

贵州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特定的地域环境、千奇百怪的喀斯特地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让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原生态文化资源富集的大省,同时贵州也是较早开始原生态文化发掘保护和利用的省区之一。贵州“原生态文化生长于乡野民间,有着深厚的民众根基,是集体智慧和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隐藏着一种不为人力所及的天工之美”。[11]同时这种原生态文化“它清新刚健,血脉旺盛,饱含天真烂漫的情致和跃动不已的生命力,推动了人们对当下文化观、科学观、发展观和现代性话语的深入反思”。[11]在科技革命推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人类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怪象,人与人之间关系变成金钱至上,人类基本的伦理道德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不得不使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文化的生命内涵,寻求生命的本真,开始把眼光转向原生态领域 ,以寻求不一样的生命体验、文化体验。贵州拥有类型多样的“原生态文化”,是贵州“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今天,基于如何做大做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探讨,以提升贵州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势在必行。那么“多彩贵州”如何基于现有的文化资源,重新激活蕴含本土智慧的原生态文化,充分挖掘贵州本土文化的地方性知识,从中寻找更为科学的、适宜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贵州各界开发利用、研究保护和创新发展贵州原生态文化的动力。

2.“多彩贵州”文化的神秘性

文化的神秘性“是指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大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从本质上讲,它所指的却是一些常识性的逻辑推理所不可解释的奇特行为和思维方式”。[12]贵州民族成分众多,民族风俗、民族节日、民族语言、民族传说以及民族宗教信仰的复杂多样,很多奇特而神秘的古老的禁忌仪式、戏剧以及民族古歌、古老的民族怪俗、古老的民族祭祀活动以及延续下来的奇特的原始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造就了“多彩贵州文化”的神秘性。

同时在贵州不少传统民族村寨,还留有部分习惯法,如苗族的“议榔制”、侗族的“款组织”、彝族的“家支制”等各具特色。戏剧方面,有彝族的傩戏 “撮泰吉”,安顺屯堡人的 “跳神”地戏;原生态古歌、大歌方面,有黔东南诸地的苗族古歌,侗族的侗族大歌;语言文字方面,有彝语、苗语、侗语、布依语、水族的“水书”等;图腾崇拜方面,有瑶族的“盘瓠崇拜”,苗族的“蝴蝶妈妈”、枫树,彝族的“鹰”等;史诗方面,有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爱情史诗《阿诗玛》等。贵州民间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民族节日、神话传说、图腾崇拜、民族史诗等,无不体现“多彩贵州”文化的神秘性。这些文化现象、文化景观、文化符号对外界来说,是神秘的,它能勾起游客无限的好奇心,每一类文化均让其震惊、赞叹,它们是组成“多彩贵州”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集中体现了 “多彩贵州”文化的神秘性。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塑造,打造、传播等诸多方面都注入了贵州特有的神秘的文化元素,是“多彩贵州”文化重要的文化内涵之一。

3.“多彩贵州”文化的和谐共生

和谐,意为和睦相处;共生,即主体之间利益交换和分享保持相对平衡。和谐共生的宗旨就是相互享受利益。这就意味着,贵州的49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共荣共生、交相辉映的状态[8]51,贵州各民族之间相互依赖,各自创造不同的民族文化,合理分享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促进贵州各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多彩贵州”文化更好的凝聚民心功能。“多彩贵州”文化的和谐共生体现在贵州各民族的基本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两个方面,贵州各民族都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系统之中,遍及贵州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各个领域,其表现更是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既是现代社会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又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基础。”[13]429这在今天的贵州得到完美诠释。深究这其中的原因:“由于贵州复杂多样的地理单元与生态结构本身具有小规模多样并存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地理单元与生态集合在贵州相互穿插、密集分布,且很少相互干扰、相互排斥。”[13]429这种状态随着贵州外来移民增多、经济圈、婚姻圈的扩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先封闭地域单一特点的民族文化受到一定冲击,不过这些影响有一个缓慢的推进过程,使得贵州各地域的世居民族“拥有充分的调试时间和空间,最终能够做到对外来的文化影响做出较为理想的消化和吸收,而不会在突发的文化冲击面前丧失自身的文化特性”[13]429,从而形成了今天贵州民族文化的共荣共生的局面。“多彩贵州”文化的多元并存,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冲突、碰撞和磨合而达成的理想状态。[13]429“多彩贵州”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共生系统,各民族在贵州大地上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创造出一套有别于中原文化的多民族文明画卷和多元文化图景。

4.“多彩贵州”文化的多元互动

贵州社会的多元,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多元。对于贵州当地各民族交错杂居和立体分布的关系格局,费孝通先生曾引用贵州谚语来描述:“苗族住山头,仲家住水头,客家(汉族)住街头。”[14]258在贵州这样一个多民族交互共生的地方,由于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民族“都不能构成独立的政治及经济单位”[14]258,因此“多彩贵州”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活态的多元互动型文化。这种动态的、活态的多元互动型文化,用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观来阐释,那就是指“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多元”是指贵州这块地域悠久、丰富、多样、神奇的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8]51贵州民族成分众多,继承和创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应就更多,是“多彩贵州”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同时贵州复杂多样的地理单元,各个民族生活在相同或不同的地理区域,继承不同的民族传统文化又各自创造了不同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如民族节日“三月三”,既是苗族的节日,同时也是布依族的重要节日。“四月八”“六月六”等诸多民族节日,如今已经发展成多个民族共同的节日了,不单是某一民族特有。“多彩贵州”文化在民族节日方面,更好地体现了贵州文化的多元互动。同时,在各民族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存在多元互动的情况。每个节日都不单是某一特定民族的文化元素,而是融入了贵州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但又表现出各自民族的特色,这是“多彩贵州”文化发展壮大的又一内在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的IoT匿名支付方案,可在IoT支付双方(即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引入区块链代理节点。以智能电网供需电为例,如图4所示,无论是家庭业主还是电动车车主,都具备独一无二的加密身份标识,而该标识不能反映其他信息。当业主或车主向智能电网购买电力资源时,双方的交易信息通过区块链代理节点进行确认。在此期间,智能电网无法识别业主或车主的身份,因为它只需向对应的电力输出设备供电即可。在这种情况下,IoT用户的身份信息、用电规律、驾车习惯等隐私在没有暴露给智能电网的同时,仍然有效地获取了电力资源。

(二)“多彩贵州”文化的核心价值

1.“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让位于主体,知为良知,行为人的实践活动,知与行的有机结合,是认识事物道理与实践中运用道理的结合。“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5]9近年来,贵州深知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贵州的真实写照,在贵州文化“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的引导下,贵州各民族充分运用其智慧,将原有的优势资源科学的开发利用,将“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发扬光大,积极转换固定思维。贵州山多水美,这在以前可能是劣势,但是在今天多山这个劣势却已经成为贵州的优势,喀斯特地貌的山造就了贵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贵州的一大宝贝。在贵州人民的不懈努力下,贵州的“山字经、水字经”念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成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贵州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清晰地认识到,学别省走工业强省的道路,我们在工业道路上已经落后发达省区较远了,任我们如何发展,如何赶超,超越难度太大。贵州应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16]108以往我们追求“弯道超车”,现在我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贵州的省情民情,我们追求“换道超车”,仅一字之差,就能感受贵州发展模式的转变,贵州走上了一条有别于其他省份的发展道路。如今,贵州以“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作为平台,凭借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已取得不错的成绩。加之运用现代科技大数据,拓展“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多彩贵州”各子文化品牌取得快速发展,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特别的贡献。

2.“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族群、一个人的文化品格的核心内容, 是衡量其文明、道德、修养、品味等等的重要尺度。”[17]贵州“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亦是如此。“天人合一”最早是由哲学家庄子对其进行阐述,庄子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大天地里面的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得出一切人和事均要顺应自然规律的结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自然生长、萌芽于贵州大地,善于运用自然生态的特点和优势,服务于贵州社会的发展,同时又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纳入其中。“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将贵州各民族节日、歌谣、舞蹈、绘画、蜡染、服饰以及各种神奇的民间故事等,融入其体系里面,向外界展示了不一样的贵州,贵州美好的外在形象得到更好的宣传和展示,直接和间接拉动贵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说过:“没有生态的地方,就没有文化。”可见,生态的完整性是人类进行文化创造的根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是人文与生态的完美结合,主要体现在“多彩贵州”涵盖“古色”的历史文化、“原色”的民族文化、“绿色”的生态文化、“红色”的长征文化等诸多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多彩贵州”文化的有机部件。[11]64“古色”历史文化彰显了贵州历史文化的悠久,“原色”彰显的是贵州民族文化的朴素的原始美,“红色”则是彰显贵州文化刚劲的灵魂美,“绿色”彰显的是贵州山水风光的自然美,是“基于人与自然万物同根同源的诗意栖居的绿色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彰显了对外在宇宙的绿色优思,是‘多彩贵州’之灵”。[11]64基于此,2016年1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陈敏尔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一个地方的人文精神,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动力”和“软实力”。构筑贵州“精神高地”,弘扬贵州人文精神,有利于提升“多彩贵州”的“颜值”和“气质”,为贵州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贵州的发展要将贵州 “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物化为力、转化为果,不断增强全省各族人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18]

现行立法关于非法集资犯罪涉案财物的规定集中在对其权属的认定上,对具体的追缴、处置程序缺乏明确规定。基于前文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非法集资犯罪涉案财物处置机制。

3.“天道酬勤”的拼搏精神

例(6)需要表述否定情况,在商务信函中,说话者会尽量在措辞方面避免“you”,以保护读者的“自我”,该句采用了无灵主语you flexible spending并使用被动语态,语气上避免了责备,双方合作才能由机会顺利进行。

贵州是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多民族聚居,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致使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近年来,贵州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在中央财政及各发达省区的对口支援帮扶的大力支持下,在贵州各民族共同努力下,以“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19]的新时代贵州精神为思想引导,贵州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交通、科技等各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后发赶超,换道超车”,连续多年,贵州经济发展增速稳居全国前三甲;贵州交通网四通八达,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与此同时,各种高精尖桥梁技术在贵州大地开花结果,使贵州一跃成为世界桥梁博物馆;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大数据产业等一系列高科技落户贵州,推动了贵州科技发展的水平,贵阳国际生态文明论坛、多届民族文化博览会的举办,推动了贵州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上述系列建设成果无不体现“多彩贵州”文化“天道酬勤”的实干精神,贵州将其演绎到完美境界。

2.贵州多民族共生是“多彩贵州”兴起的文化基础

特别是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35年来首次将分会场设在贵州黎平,首先是基于贵州黔东南民族原生态文化种类的多样性。贵州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民族技艺、民族戏剧、民族文学、民族音乐、民族歌舞等独具特色、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落户贵州的重要原因。其次,基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打造,贵州文化品牌日益完善、文化的溢出效应日渐显著,“多彩贵州”新形象逐渐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认同。“多彩贵州”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气息浓重,旅游资源丰富,已形成集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历史人文于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体系。这些均是“多彩贵州”文化天道酬勤,厚积薄发、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成就了“多彩贵州”文化今天的辉煌,我们将一如既往为之努力。

三、做大做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

做大做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是我们的初衷,但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发展贵州经济,繁荣贵州文化,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进各民族对贵州文化认同,筑牢“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21]的新时代贵州精神高地,汇聚起贵州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凝聚力、向心力、发展力。

(一)“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1.“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产业链依然薄弱

从产业发展看,“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依然处于大众化文化发展的初期,发展方式较单一,对市场的依赖性较大。“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链依然不完整,价值链条较短,文化衍生品较少,附加值较低。贵州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性较差,对其他与文化相关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强,资源利用不合理。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多彩贵州”文化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在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本投入方面存在资本过剩,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因此,“多彩贵州”文化的资源整体配置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努力搭建和巩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产业链,要加大贵州文化的传播力度,优化文化传播渠道、增强贵州文化品牌的知名度。针对文化创意不足的缺陷,要发展新型文化创意产业,体现“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文化内涵。当下“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链存在着文化品牌定位尚未明确、文化产业链处于割裂状态、文化基地数量与众多民族文化数量不成比例、文化传播、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等。基于此,要强化“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链建设举措,统筹规划,致力于培养文创高端复合型人才,充分挖掘贵州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一系列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子品牌;多方拓展,利用贵州大数据,开拓“多彩贵州”文化传播新途径;聚焦“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内核,发挥“多彩贵州”文化产品产业链的粘合作用,开创贵州文化发展的新未来。

2.“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专业人才队伍依然匮乏

“多彩贵州”文化的兴起,源于天然的民族文化博物馆。贵州文化处于“民族文化的大走廊上”。首先是南方古代四大族系“苗瑶”“氏羌”“百越”“濮人”在黔地汇集;其次是从四面八方进入贵州的汉族,各种优秀、多彩的文化都在这里集中展现出来,显得格外多姿多彩。“拿百越文化来说,尽管有很多相同的文化基因,但因民族的形成条件和文化背景不同,故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布依文化、侗文化、水家文化。”[3]192“又如苗族、瑶族、仡佬族,由于支系特别繁多,因而在同一文化体系内演绎出许多‘子文化’,更显得五彩缤纷。”[3]192“在许多民族‘又杂居,又聚居’的情况下,文化交融现象异常复杂,但往往又会在文化圈的边缘接触点上产生出‘融而未合,分而未化’的现象。”[3]192

(二)做大做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路径选择

优化财税政策,强化文化政策落实效果。文化政策要以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配合文化行业布局及“多彩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配合人才政策、研发政策的需要,支持贵州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建立财政资金投入的评估制度,改变贵州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重审批、轻管理的现状,完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督体系,提高财政资金高效利用。出台的文化政策要经过充分的社会实践调研,经过有关专家、学者层层论证后实施,提高文化政策的落实效果,强化政府的文化服务职能。

由此可见,泰国凭借总体理想的地缘环境和较强的文化影响力在同中国开展文化外交时采取了积极互动合作的行为,不仅合作的领域广、程度深,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也较大。泰国既通过引进中国的文化和知识成果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容,又通过积极向中国推广泰国文化来追求经济收益和积极国家形象的塑造,致力于在文化资源的互补中实现共赢。

1.政府主动作为

推动“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做大做强,需要省委省政府的积极作为。在政策层面,政府各部门应强化服务和宏观调控职能,优化财政税收政策,科学规划和引导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各部门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更新“多彩贵州”文化管理理念,理顺文化管理部门与企业、中介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职责明确、运转有序、管理有效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同时政府文化部门应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纲要,规范文化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原则,鼓励各类文化市场的公平竞争。建立建设文化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多彩贵州”文化资源的联动和共享,促进文化资源在全省范围内整合。

规范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发挥产业凝聚效应。对文化产业园区进行统筹规划,加强特色定位,打造特色风格,实行特色战略。结合各地、各产业园区情况,理顺管理部门的职能,增加产业园区的文化内涵,实行差别化发展。建立文化公共服务平台,为“多彩贵州”文化提供展示平台,让“多彩贵州”文化子品牌共享市场信息、互通有无。完善文化产品销售、投资融资制度建设。建立文化评价体系,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进行科学评估,使真正有前景的园区得到更多的政策照顾,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进行严格的整改或撤销、合并。

做大做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是目标要求,也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责任担当,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市场主体功能的发挥,需要调动贵州各民族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现代科技的助力,应在充分汇聚各种资源和要素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多彩贵州”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培育新时代贵州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22]131的共同体意识。

2.市场主体激活

“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创新发展,既要提高“多彩贵州”文化的品质,同时还要促使贵州文化积极主动融入文化市场,适应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市场最大需求,扩大文化溢出效应。紧扣不同的文化主题,开发优质文化,力求市场需求与文化需求达到协调统一,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同时注意市场对文化资源的调节作用,认清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有效避免市场的自发性引发的供求不平衡,实现“多彩贵州”文化产品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注重文化产品的均衡发展,要实现文化产业的科学规划,比重均衡,不能厚此薄彼,避免“多彩贵州”文化发展走入死胡同。

激活市场的主体作用,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换代。科学规划和引导文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创新能力消化和吸收产业过剩供给,不断提升“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链各环节的附加值,通过创新带动文化产业结构、文化品牌内部结构的优化,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大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原则,对具有创意的文化产业,降低市场准入标准,牢牢抓住文化市场的风向标,准确判断市场走向,为“多彩贵州”文化发展作出合理科学的市场导航。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如果老师在接触新班级的初级阶段就为学生留下深刻明晰且富有特点的第一印象,这将为未来的课堂管理、教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3.民族成员参与

付军科体会最深的是肺栓塞的发生。肿瘤患者很容易形成血栓,再加上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猝死现象时有发生。临床重视ERAS后,猝死发生的几率越来越低。“ERAS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只要应用得好,会真正为患者带来好处。”付军科这话朴实中也透着异常的恳切。

多民族的存在,是贵州文化发展的一大优势。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手工艺传承和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各民族中形成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据统计:贵州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人,贵州省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5人,贵州省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9人,贵州省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1人,贵州省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9人。同时,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3人,第二批省级非遗传承人有105人,第三批省级非遗传承人有50人,第四批省级非遗传承人101人,共计445人。[注] ① 贵州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数据,来源于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非遗传承人遍及贵州苗、布依、侗、彝、水、瑶、汉等众多民族,涉及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多方面。一群群土生土长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要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资金上的投入,让他们有事业发展的机遇、有展示才艺的平台、有创作作品的激情、有拓展市场的冲动,通过他们的努力,以此影响、带动本村、本乡的群众都参与到“我展示、我自豪、我演绎、我自信”的文化活动中来。进一步夯实“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发展的群众基础。

4.科技引领贡献

“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发展壮大,必须要以现代科技为引领。近年来,贵州大数据发展势头良好,作为西部首个搞大数据的省份,将科技与贵州文化融为一体是发展的必然。贵州将依托大数据这个平台,拟建“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利用大数据的大量、高速、多样、价值与真实性等特点,利用自媒体传播的便捷,将“多彩贵州”文化的各个环节与大数据有机结合,既推动贵州文化的发展,又彰显贵州大数据的优势,二者相得益彰,大数据助力“多彩贵州”文化发展,“多彩贵州”文化发展必然占据发展优势,会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有数据显示,仅2014年具有贵州元素和贵州符号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的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企业户数超过2 400户,带动直接和间接就业近200万人。[23]2015年继续加强国内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的交流合作,深化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创造力、竞争力。据《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规划》内容提要表明,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总产值突破1 000亿元,带动就业人员100万人以上。[23]

四、贵州文化自信与走好新时代贵州后发赶超之路的思考

(一)构筑“精神高地”,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展示当代贵州新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24]6文化是国家的根与基,是民族的魂与脉,对民族具有强大的引领力量,它能使一个民族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打心底里散发出自信、包容、大度、奋发、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作为贵州特有的人文精神,演化为今天的“新时代贵州精神”,更需要我们做大做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以文化魅力、文化诠释、文化彰显,筑牢“贵州精神高地”,让更多人热爱贵州、向往贵州、建设贵州、靓丽贵州。

(二)发展贵州特色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目前,就贵州现有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来看,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是贵州特色文化产业的两个方面,贵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风光旖旎、山河锦绣占据独特优势。民族众多、文化异彩、美不胜收,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是贵州人民的责任担当,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举措,将源源不断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能量,努力将“多彩贵州”文化推向市场,推向全球,让世界各国人民享受“多彩贵州”文化的同时,为“多彩贵州”文化“买单”,增加对贵州文化系列产品的消费和认同。同时政府、高校、各类社会组织要激发民众的文化创新活力,实现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履职、社会参与的文化创新机制体制,实现“多彩贵州”文化创新发展,促进“多彩贵州”文化与经济的高度融合。

(三)推动贵州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好新一代贵州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教育大发展。长期以来贵州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民族地区教育更为明显,民族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设施落后,教学环境较差,因此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迫在眉睫。

近几年来,贵州不断加大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各项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丰富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工作。在民族地区各类学校普遍开设民族语言文化、民族舞蹈、民族传统工艺、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医药等课程,同时邀请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乡土人才及专业人才给各高校民族学生授课或演示各种传统手工艺技法技能,各民族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不断获得眼见为实的生活体验,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不断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不断为新一代贵州人的文化自信打下更坚实的群众基础,不断为新时代贵州实现后发赶超,接续发力“培土育苗”。

虽然近些年开始实施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党员干部在村级事务管理、发家致富、农村环境治理方面起到好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党员不但起不到模范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部分党组织书记安于现状,对村内事务管理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严重制约了村集体发展。

五、结语

新时代新作为,唱响“多彩贵州风”,做大做强“多彩贵州品牌”,已经成为贵州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加速器与助推力。在促进贵州文化产业大发展、助推贵州扶贫攻坚、做大做强贵州支柱产业、培育后发内生动力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作用;同时在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文明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展示贵州新形象、提高贵州知名度、美誉度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打造“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进程中,贵州人的“精气神”与贵州人的文化自信实现了质的飞跃。“走遍祖国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让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向往。而《我在贵州等你》一曲动听的歌谣,让越来越多的“贵漂一族”在贵州置业定居、事业拓展,贵州正在成为新一轮加速发展的首选之地和投资热土。

未来,我们依然要在做大做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中,更加注重“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文化涵养、文化设计、文化培育、文化运营、文化增值,增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演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独特魅力,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范同寿.黔史掠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

[3]申满秀.贵州历史与文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4]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贵州改革开放30年[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5]多彩贵州风[EB/OL].(2018-06-15)[2018-09-25].https://baike.so.com/doc/6728944-6943228.html.

[6]吴海进.文学传播学视阈下当代贵州文学发展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

[7]李裴.《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关键词解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

[8]喻健,唐亚娟.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传播研究[C]//张学立,袁华.多彩贵州文化学刊: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9]钟小勇.傣族民族民间音乐美学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10]朱炳祥.何为“原生态”?为何“原生态”?[J].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丛刊,2010(3).

[11]索晓霞,李菲.多彩贵州——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2014)[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2]胡晓春.梅山文化的神秘性[J].邵阳师专学报,1996(6).

[13]杨廷硕.杨廷硕民族学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14]费孝通.费孝通文集:6[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5]王守仁.传习录[M].张怀承,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3.

[16]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贵州发展解读2013[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

[17]徐圻.谈贵州人文精神——关于“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解读[J].当代贵州,2016(14).

[18]杨正平.“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J].理论与当代,2016(12).

[19]岳振.后发赶超:贵州在新时代必有新作为[J].当代贵州,2017(43).

[20]李雪.贵州“千户苗寨 悠然雷山”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EB/OL].(2016-12-04)[2018-09-28].http://www.chinanews.com/sh/2016/12-04/808329.shtml.

[21]顾海凇.团结奋进 拼搏创新 苦干实干 后发赶超 新时代贵州精神[J].当代贵州,2017(48).

[22]中国民族年鉴编辑部.中国民族年鉴2016[M].北京:中国民族年鉴编辑部,2016.

[23]举办“民博会”改革开放创新并举[N].贵州日报数字报,2015-09-23.

[24]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刘吉昌,聂开吉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