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荆州汉绣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引言

汉绣是流传于江汉平原、汉江流域等地的一个地域性绣种,荆州、沙市为汉绣的发源地。荆州是璀璨的楚文化发祥地,也是楚国国都之所在。楚国刺绣与同时期的丝织工艺组合构成了楚文化“六大要素”之一。楚国灭亡后,其刺绣艺术仍在荆楚民间广为流传。

晚明时期,刺绣艺术作品成了人们礼俗、戏曲、宗教活动中装饰物品的首选,需求量激增,专职绣工大量涌现,汉绣得以依附于荆楚民俗文化、都市市井文化、宗教文化、演艺文化等在荆沙地区发生和流传。

汉绣的创作题材十分自由、广泛。艺人们可以将各种自然物象和生活事象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转化为具体的图纹,借以表达独特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汉绣的工序流程一般为“一画、二绣、三收拾”。汉绣的创作理念则为“花无正果,热闹为先”,设图造型源于自然,又不拘于自然形态,表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汉绣的针法精巧繁复,据考据多达四五十余种,如“铺垫绣”“锦织绣”“钉盘绣”“绕结绣”等针法。汉绣底面多以红、藏青等深色为主,以红、黄、蓝、白、黑五原色为主,杂以其他混合色,通过块面分层破色的处理方法来达到富丽堂皇、热闹喜庆的效果。

汉绣与两千多年前的“楚绣”有着密切的关联。汉绣的实用性、艺术性和灵活性又使得汉绣艺术具有显著的平民化特征。它吸纳、借鉴、融合了国画、浮雕等诸多民间工艺美术技巧,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欣赏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如今,曾在荆沙盛极一时的汉绣处境濒危,掌握汉绣技艺的老艺人屈指可数,汉绣的自然传承模式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与创新如何有效融合从而促进保护、传承,促使汉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是各级政府、高校和传承人群都应认真思考、并携手共谋的责任与担当。

行业自律是为了规范行业行为,协调同行利益关系,维护行业间的公平竞争和正当利益,促进行业发展。行业自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业内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遵守和贯彻,另一方面是行业内的行规行约制约自己的行为。而每一方面都包含对行业内成员的监督和保护机能。评估专业人员作为所加入评估行业协会的会员,应当接受协会的自律管理,履行协会章程规定的义务。

二、荆州汉绣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何为汉绣?汉绣是一种起源于荆州、沙市,兴盛于湖北地区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具有浓厚的荆楚文化特色。它以楚绣为基础,融汇、揉合了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汉绣主要流行于湖北的荆州、荆门、洪湖、潜江、仙桃、武汉一带,曾与蜀绣、湘绣、苏绣一起并称为“长江流域四大名绣”,2008年汉绣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荆州之地,种桑养蚕,缫丝织帛历史悠久,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广植桑林,养蚕业很盛。《管子·小匡》记载:楚国曾“贡丝于周室”,可见楚国当时就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蚕丝产地。据《礼记·王制》载:“南海(即云梦)有羽翮、曾青、丹干焉”,楚国有丰富的矿植物染料。从出土的实物中得知,楚国当年设有“织室”“中织室”等专门机构管理丝织手工业等生产。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缫丝织帛技术已为列国之首。缫丝染织技艺的兴旺,为刺绣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促进了刺绣业的飞速发展。屈原曾在《楚辞》中对当时的服饰绣品有大量描述:“翡帷翠帐,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帱张些。篡组绮缟,结琦璜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1]20世纪80年代,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数十件保存较好的衣服、衾被、锦绣,这些出土的丝绣珍品为我们提供了楚地刺绣技术的真实面貌,它们技艺精巧,纹样瑰丽,构思新颖独特,充分展示了楚国织绣的高超水平和审美情趣,堪比“地下丝绸宝库”。楚国刺绣在中国刺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对楚国腹地的湖北、湖南的刺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59-61

汉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其色彩鲜明富丽、线条挺拔分明、造型生动拙朴、绣功奔放粗犷、气氛祥和热烈、针法规范灵巧,其专于装饰、充满世俗风情的特点在中国刺绣行业中自成一格。其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粗”“俗”“满”“奇”。

汉绣的针法。汉绣用针讲究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以“平金夹绣”为表现特色,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绣品纹样形象丰满、色彩富丽堂皇,呈现出热闹、喜庆气氛。绣品还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再出枝,以浑厚、富丽的色彩,充分再现“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4]38-41

并购重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领域,在国内外趋势的变动影响下,国内这些方向的业务也越发的频繁。国外的一些学者研究中,Paul和James分析了并购重组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分析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影响的重要问题。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做了相关的研究。袁洋认为面临财务困境的企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能够帮助企业自身解决这个难题。刘凌波结合经济新常态的背景,分析了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与职能,可以在并购重组方面有更大的发展。冯晨楠从新的角度分析了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尝试了信托的角度。

汉绣技艺发展到今天,要感谢仅存于世的两位汉绣老艺人:从汉口绣花街走出的汉绣大师任本荣先生和沙市汉绣传人张先松先生。两位老人年龄都已七八十开外,汉绣艺术传承的重任可谓肩负在这两位高龄艺人身上。张先松先生一直担心汉绣因找不到传承人而失传,为挽救这门传统技艺,他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努力。他自己招收徒弟,免费传授技术,但即使这样,前来学习的人员最多时也只有一二十人,且大多数人还因无法忍受学习的艰辛而半途而废,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传承人综合素质欠佳,生活来源不稳定也影响了汉绣的传承。张先松老人说:“汉绣的发展速度不太理想,这主要由汉绣这个作品的性质决定的,工作太细致太古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耐心,而且对于生产者来说的话,回报周期长,年轻人不愿从事这种费时费工的活儿,所以难以坚持下去。” 现实生活中,汉绣存在的难题确实如此,汉绣学徒学历普遍不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低,他们的学习目的就是谋生,但现今汉绣行业不景气,这直接决定了手工艺人们的经济收入。因此,愿意学习从事汉绣技术的人就越来越少,这使得汉绣人才流失现象特别严重。[10]110-112

清末民国时期,沙市的绣业仍很兴旺,沙市丝线街一带比较知名的绸缎铺有“徐万源”“九和”,丝线铺有“张义盛”“王兴记”“杜记”,有“聚咏染料店”,有李祥盛绣店、李长顺绣铺、李万源绣局、祝源兴绣店。直到建国前夕,著名汉绣艺人李玉山、李银杰、祝敏福、张继良、沈斌盛等都在沙市丝线街一带开有绣花铺。他们主要承接城乡居民民间婚嫁绣品,戏衣、宗教用品,民间大件绣活等。旧时在荆沙,与绣花店铺的专职绣工同时存在的还有城镇乡村中大量擅长刺绣的少女村姑,她们的绣品多为自用的手巾、鞋面、鞋垫、兜肚、枕头、围裙、小儿衣帽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初,以沙市几家知名的老绣铺为主组成了合作社,并培养了绣工70多人,主要生产戏服、枕套、被面、帐帘等。1956年,合作社改建为沙市绣品厂,70年代有职工160多人。到20世纪80年代初,该厂生产的具有浓郁荆楚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刺绣产品不单畅销国内,还远销欧美、中东、日本等地,该厂也培养出了张先松、余承云、代登秀、兰绮华等一批图样设计及刺绣能手。20 世纪90年代,沙市绣品厂改制撤销,老职工退休,青年人改行。现在在沙市仅剩一家小型家庭作坊继续从事绣品生产。而汉绣艺人张先松则一直没有停下汉绣研究的脚步,不单设计出了一批优秀的画稿,更有一批汉绣作品问世,还撰写了不少汉绣理论文章,目前他在沙市中山公园开班授徒,培养汉绣接班人,颇有成效。

1.门槛值估计结果。由表3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当东道国各项制度指标分别作为门槛变量带入式(3)时,各制度指标均存在单一、显著的“临界值”,无双门槛或更高阶的门槛值。这说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东道国各项制度指标在影响改善东道国基础设施的中国OFDI的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上均有U型拐点。只有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越过门槛值,中国用于改善东道国基础设施的OFDI才能带给东道国一定的经济增长,否则中国的这部分直接投资将带给东道国经济增长负面的影响。可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东道国制度对中国直接投资的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荆州汉绣的艺术特色

(一)汉绣的针法和配色

沙市有句民谚:“陈丝如烂草”,说的是有机质的丝织品在自然状况下很难长期保存。楚国灭亡后,曾在楚国宫廷和官宦群中盛行一时,构图精美、针法奇巧、但成本昂贵的“楚绣”织品便难得一见了。直至明清时代,与“楚绣”关系深厚的汉绣才在荆楚大地上兴盛起来。千百年来,生长在同一块荆楚大地上的汉绣与“楚绣”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渊源,由于“陈丝如烂草”,缺乏文字记载等原因,已很难考查。但有专家学者从构图、纹样、针法、色彩等方面对比古代之“楚绣”与近现代之汉绣,试图从今日之汉绣破解古代“楚绣”的一些信息,希望借以领略余韵悠长的楚风,可以说,同在荆楚大地上生长起来的汉绣与古代“楚绣”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血脉和渊源关系。

2.3.5 SaO2 纳入4篇文献,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P<0.000 1,I2=9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见图5。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试验组SaO2增加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32,95%CI(3.14~7.50),P<0.000 1]。

因而,目标达成度的“S-E-C-G”模型(S-student,E-expert,C-company,G-grade)为:

沙市至唐代时已发展成“三楚名镇”,成为长江中游一个重要的水路码头,“宾客扬帆而来者多至数千艘,向晚蓬灯远映,照耀常若白昼”。据清代王百川的《沙市志略》明代中叶以后,“天津、沙市、西安等城市,商业手工业也都逐步地发展起来”。明清时期,荆州的种桑养蚕仍很普遍,有的地方还有专门的养蚕“基地”,沙市有“前、后桑园”。荆沙的丝绸织纺业十分兴旺,《荆州府志》载:“布帛之属,方文绫《唐书·地理志》: 江陵府土贡……罗纱(土丝所织,著衣甚轻,宜夏),绢、绞、纺绸、绵绸……通海缎,捻抽茧”。又据《东方杂志·沙市》载,直到民国初年,沙市“手工业最有名者:荆缎织纺。此种织坊采用本地所产之丝……称曰‘荆缎’……亦荆沙一重要出品”。

面团搅拌有6个阶段,当面筋达到完全扩展阶段时,这是制作大多数面包的最佳筋力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面包品种都要搅拌到面筋完全扩展,比如辫子面包,如果面团筋力太强,整形过程中容易收缩,造型不佳;起酥面包既要有一定的筋力,又要防止筋力过强,面团收缩变形严重,通常可以搅拌到扩展阶段即可,经过包油反复折叠,筋力还要适当增强。吐司面包、甜面包面团都要使面筋达到完全扩展,如果采用一次发酵法,面团还要在完全扩展的基础上,稍微再搅拌久一点,这样面团松弛的时间就会缩短,方便整形操作。

汉绣的配色。汉绣色彩的选用也极为考究,选色以民间纯朴的配色方法为主。在绣花鸟时,多以红色系与绿色系的鲜明对比为主题,辅以紫色、蓝色、绛色、灰色等颜色[5];绣人物则把常用色分为“上五彩”“中五彩”“下五彩”三大类,按所绣人物的地位分别配色,表现出极强的阶层性和社会性,体现出粗犷、豪放、鲜明的人物形象。汉绣配色多以重色为主,或大红大绿,或大红大紫,颜色艳丽多彩,给人艳而不俗、明快清新的感觉。汉绣的配色艺术使之成为丰富多彩的艺术百花园中一朵靓丽的奇葩。

(二)汉绣的楚文化内涵

汉绣诞生于荆楚大地,源于楚绣,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楚地文化元素,以楚文化内涵来充实自身,形成自身特点,因而汉绣的楚文化特色十分鲜明。汉绣的发展与楚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楚地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出来的杰作。

汉绣绣品的配色。汉绣配色与楚艺术色彩观是一脉相承的,都追求热闹明艳、多姿多彩的效果,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注和热忱。楚人尚赤,可能与崇拜火神祝融的原始信仰有关,也可能是取用方便,亦或是视觉效果的选择,体现出强烈的生命力量和情感冲动。

汉绣绣品的图案。汉绣素以“龙凤呈祥”“莲生贵子”等吉祥图案为主,龙凤更是汉绣制品的首选图案,这或许与楚人的凤鸟崇拜相关。

汉绣绣品的民俗信仰。汉绣绣品所蕴含的民俗信仰与楚人的生命意志力紧密相联。汉绣的表现题材及纹样、图案造型多以湖北风俗事象为主,其有关麒麟、龙凤的汉绣图案均与楚地民间的祖先信仰及巫术祭祀活动密切相关,都是人们崇尚神灵、祭奉神灵的结果。同时,其图案造型也多受楚地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的制约,如蝶恋花母题图案、鲤鱼跳龙门、鸳鸯戏荷等都已成为固定的模式样板。

(三)沙市汉绣与楚绣的联系与区别

汉绣虽兴盛于明清时期,但其形成的确切历史时间上限尚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昔日辉煌的楚绣与今日之汉绣一定有着深厚的渊源。

楚绣,亦称楚地刺绣,即战国时期楚国境内的刺绣。可以说,战国中晚期的楚地刺绣在中国刺绣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楚绣与楚国丝织技艺一起构成了楚文化的“六大要素”之一。在湖北马山一号等楚墓中发掘出土的绣品,其绣工精美,纹样华丽,构思设计大胆诡谲,为荆楚地区汉绣的渊源辨析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史料。在出土的楚绣实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其针法繁多,但以辫子股绣、平绣、钉线绣和环编绣等为主,它们与汉绣的主要针法颇为相似,具体如汉绣的齐针绣与楚绣的平绣,汉绣的环针与楚绣中的辫子股绣和环编绣,汉绣的钉金绣与楚绣的钉线绣等。楚绣与汉绣同属楚地,汉绣确实是在继承传统绣技的基础上,经过一代代绣工们口传心授、不断发展,才形成了具有浓烈楚文化风格的刺绣图案纹样和色彩搭配技巧。至今,虽已时隔两千多年,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当今汉绣绣品中捕捉到鲜明的楚绣文化特色,楚风所及,余韵悠长,汉绣以其鲜明的个性、强烈的本土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其突出的特征。[6]50-53

第一类“根据材料回答”类,我一般会告诉学生答案就来自材料,要求学生分析材料,找出试题设问与材料中一致的内容。如2009年安徽省高考卷第36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通过阅读材料可以很容易得到答案:广南市舶(即市舶使),得居停十三行(即十三行)。这类题型比较容易做答,但是许多同学都会犯同一个错误,就是照抄材料,这样答题在高考中是规定不给分的,所以学生要注意一定不要照抄材料的原文。

四、荆州汉绣遭遇的发展困境

刺绣艺术一直伴随着物质经济基础、相关发展政策的优劣迂回向前,但从未消亡。[7]190-1921943年,汉口绣花街毁于战火,这是武汉汉绣史上遭受的首次重创。汉口汉绣事业的衰败,也必然会波及沙市的汉绣发展。沙市后来历经“文革”及现代工业发展的危机,沙市市绣品厂倒闭,大批设计师、绣工下岗,导致沙市的汉绣产业一蹶不振,从此走向衰落,汉绣这门古老而富有生机的艺术形式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直到2008年荆楚传统民俗技艺——汉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才重新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也使得汉绣这一传统民间艺术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如今汉绣的生存和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汉绣的自然传承模式面临挑战

一直以来,汉绣技艺都是以传统的自然传承方式为主,但是在现今全球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滋养汉绣的原始环境已随着精神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而改变。单一的、传统的自然传承模式日益显露出其不足之处,汉绣的生存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汉绣诞生于中国早期的农业社会,以手工作坊为主要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当时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爱好的,因而发展良好。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机器大生产已经普遍代替了手工劳动,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汉绣要想在此种环境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适时调整,做出改变。

明清时期,沙市庙戏会戏极多,仅沙市可供演出的场所就有“九宫”“十八庙”“十三帮(商会会馆)”,还有家庭堂会。清代不仅有常住的荆河戏“三元班”“泰寿班”、汉剧“太和班”“同乐班”等,还有不少外来戏班。沙市是“天天有戏,六腊不停”;“酬神名庙常多戏,唯有祭辰锣不开”。寺庙的大量存在,需要大量的绣花帐帷幡幢,桌围椅披,蒲团坐垫;大量戏班的存在,更是需要大量的绣花戏衣;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百姓对婚嫁礼仪绣品的需求。民间分散的以自产自用为主的绣品加工,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对绣品用量和质量的需求,商品绣作自然而兴,绣花作坊和绣花店也应运而生,顾客对绣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也促使刺绣艺人们不断提高和改进刺绣技艺。长期在荆沙民间流传的刺绣技术经一代代刺绣艺人的不懈努力,构图设计更加奇巧精美,色彩更加瑰丽丰满,针法更加丰富精妙,最终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汉绣,因荆沙为汉绣的早期发生地,故民间也曾称荆沙汉绣为“荆绣”。

(二)汉绣的销售地点分散,且都是小作坊经营

沙市的汉绣传人张先松先生自沙市市绣品厂退休后,就一直在沙市中山公园里的中山纪念堂经营汉绣工作室。工作室深居中山公园中心,地处偏僻,少有人问津。除非顾客特意听说或者专程前来拜访,否则根本不可能得知这一非遗瑰宝。2017年,工作室辗转搬迁至中山公园的松涛阁,虽然工作室地方相比之前宽敞了一些,但与张先松先生在汉绣方面的成就和贡献相比,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他提供的待遇和场地非常不匹配。

(三)汉绣绣品完成时间长,而且辨识度不高

汉绣绣品完成时间长,辨识度不高,不易形成集聚效应,因而很难打开汉绣销售市场,吸引顾客前来采购。同时,“伪汉绣”产品充斥汉绣市场,而大部分顾客并不具备专门知识,因而真假难辨,难免造成负面影响。武汉纺织大学的冯泽民教授曾对武汉汉绣市场进行调查,发现目前武汉市场上的汉绣绣品七成是“伪汉绣”,正宗汉绣仅三成。[8]且相当一部分本地人士都不知“汉绣”为何物,有的甚至将其误认为是“汉秀剧场”,由此推测汉绣无论是在武汉还是在沙市知名度都较低。这一现状致使汉绣难以打开销售市场,更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此外,在现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汉绣产值低下也是其一大尴尬。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武汉汉绣产业年销售额不到500万元,与苏绣的10亿多元、湘绣的4亿多元相距甚远。[9]沙市的年销售额就更低了,根本谈不上产业化发展。

《伊朗制裁法案》第5(a)(7)和(8)条规定,对将伊朗原油承运至其他国家的如下行为人员,总统应对其施加5项或更多制裁:1)对船舶有控制权的受益人且明确知道该船舶被用于此目的;2)拥有、营运、控制或为该船舶提供保险、知道或应当知道该船舶被用于此目的的人。同时,对上述人员隐匿相关石油或石化产品来源的行为(包括允许船舶营运方关闭卫星监控设施、掩盖和隐匿船舶的身份等),可以追加额外制裁措施,包括禁止船舶在美国港口停靠、被列入受制裁者名单等。

(四)汉绣的学艺之路单调、漫长

随着戏曲艺术由荆沙流向武汉,汉绣也流传到了武汉,并在那里生根,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据《中国戏曲志·湖北卷》载:“荆绣戏衣比汉绣戏衣的历史更为悠久,在针法上保持了战国刺绣遗风,如人字针、辫字针等。”[3]荆沙不少刺绣老艺人及其先辈大多从事戏衣制作。沙市一位老荆河戏艺人手中保留着一幅沙市古老郎庙遗留下来的桌围,红缎底,用钉线绣,上沿为双狮抢绣球,中间为象托宝瓶、“连升三级”,周边有蟠桃树等图案,十分精美,是一幅传世百年以上十分珍贵典型的荆沙汉绣作品。

(五)荆州缺少汉绣博物馆

武汉现有一座汉绣博物馆——汉阳区江堤中路江欣苑社区,地处武汉市西南部,远离市中心,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僻,降低了市民的观赏欲,从而使汉绣博物馆的存在感微弱;而且该座博物馆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设施单调,难以达到集中展示的目的。[10]110-112尽管如此武汉还是要强于荆州沙市,沙市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座汉绣博物馆。作为汉绣的发源地,一座专业、藏品丰富、功能设施齐全的汉绣博物馆才有可能为汉绣保护发挥应有作用。

(六)汉绣传统与创新的矛盾

武汉地区的汉绣传承目前就出现了两大风格:以汉绣非遗传承人任本荣为代表的传统风格;以汉绣工艺大师杨小婷为代表的创新风格。以这两位大师的创作风格为主,汉绣形成了传统与创新两大发展领域。这两大领域之间曾就汉绣的发展之路展开过争论:以任本荣为代表的传统汉绣坚守者认为汉绣是一门传统工艺,不宜使用现代科技进行产业化开发,否则就会改变这门传统工艺的传统面貌,从而使其艺术魅力和遗产价值不复存在;以杨小婷为代表的现代汉绣创新者认为汉绣虽然是一门传统工艺,但是要在现代的复杂环境中生存,就必须适时而变,进行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产业化开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专业角度来看,他们二者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中权衡好“原真性”和“活态性”两大要素。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保护中最注重的是“原真性”保护,即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11]6传统汉绣工艺传承者强调注重汉绣原真性发展,但是他们在发展传统汉绣的过程中可能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个特性,那便是活态性。一切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变化、变异和创新,这也说明了它要永远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这也说明了仅仅进行历史的原样传承是不够的,还必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进行发展和创新。[12]151-152

(七)荆州汉绣缺乏专业的管理组织

传统手工艺品缺乏与现代文化、新兴旅游业的结合,大多数企业的产品还是老形式、老面孔,导致传统工艺品市场日益萎缩。[13]20-25现行政策对传统手工艺行业特性缺乏应有的保护,基本都是任其自生自灭。具体到汉绣,汉绣虽然文化价值高,但应用范围却很小,缺少了政府或有关机构的扶持就难以立足。其次,国务院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之后,一些地方出台了本土、本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办法,《湖北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现也正在制定之中,荆州市还没有相关方面的保护措施和扶持政策。最后,汉绣的行业管理组织机构薄弱,没有建立专业的管理协会,这些都需要政府明确部门指导,强化其职能,充实其力量,加强建设。

本报讯10月30日,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发布《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根据三季报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02.56万元,同比上涨57.21%;基本每股收益0.3602元,同比上涨57.22%。

为什么单独说这一句呢?因为这句让我特别有感觉,大家猜个脑筋急转弯,请问初一和十五,什么时候月亮更圆?正确答案是,什么时候的月亮,都是一样圆。

五、荆州汉绣的保护与发展对策

民间传统技艺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社会发展不可遗失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非物质的形态传承于际代之间,代表着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汉绣作为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当代各方面的影响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针对汉绣在保护与发展中所遭遇到的种种瓶颈,在此就荆州汉绣保护和发展的意见进行简要阐述。

(一)增加汉绣传承与发展的保障措施

动员政府、高校乃至全社会都参与到汉绣的活态化传承中来。汉绣产业的复兴与繁荣离不开政府部门政策的支持、高校的学术理论研究以及人民群众在产业传承与发展中的再创造。地方高校可以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承担培养非遗保护与发展管理方面的人才,这是一项耗资高、收效长的科研任务。政府部门必须与高校、传承人群通力合作,提高传承人技术水平、建设好实践教育基地、完成教学范本的编制、确定合理的产业化发展路径,这些都是汉绣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所作为的方面。

(二)合理整顿,打造汉绣生产、销售的“多元一体”格局

汉绣具有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其各类产品适合景区、景点和商业区。在多方联合的支持与保护下,设计汉绣工艺的连锁门店,形成集设计、制作、教学、体验、展示、交流、销售等为一体的汉绣产业聚集地。加快汉绣的绣制技术创新,使现代化科技融入汉绣传承之列。确保传统与现代双向发展,既保护传统风格、古法技艺,又在不改变其本质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组建一支专业化的汉绣市场运营团队,打造汉绣产品的产业链,利用网络、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满足各层次、各地消费者的需求。汉绣产业链条如下图:

 

(三)着力打造汉绣的品牌形象

打造响亮的汉绣品牌,向世人展示汉绣的艺术魅力。当代传统技艺行业逐渐被人工智能制造行业所代替,但传统的汉绣技艺是无法被取代的。“非遗项目”正逐渐成为各地打造文化品牌的有力武器,尤其是各地景区。有些地方为了提升本土经济效益,大量运用非遗技艺生产相关产品,所以难免会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市场状况。在汉绣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必须制定汉绣产品市场规则、正确宣传汉绣历史,不能打着汉绣技艺的旗号,使用简单花样、技术粗制滥造的方式生产、销售汉绣制品,加大力度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四)培养荆州汉绣传承人群

制定汉绣传承人群系统化、职业化、青年化培养方案,争取汉绣传承人群的社会福利补贴。参与评选、竞赛提升个人社会名誉,增强传承自信心与认同感。争取政府部门提供的相关政策、资金、场所的扶持,协助传承人群体制定汉绣传承与培养的方案,推动荆沙地区含有技艺类、艺术类专业的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传承人群也必须提升文化自信心,认识到责任的重大,扎实学习技艺,提升设计能力,创作出更多主题鲜活、具有浓厚时代气息、风格迥异的汉绣系列作品。2018年,沙市凤台社区联合汉绣传人举办的“荆楚汉绣展新颜——汉绣技艺表彰”活动就是社区参与保护活动的一个成功的尝试。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深圳市星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信丰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研报告”,并通过了专家评审。该项目采用富氧侧吹熔池熔炼协同处理危废物料技术,处理包括含铜、镍、铬、污泥、医疗废物、有机废料和废矿物油在内的各种危废物料,产出黑铜、冰铜和炉渣,彻底实现了危废物料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该技术属于固废行业的重大创新成果,是一种环保、节能、高效的技术创新。

(五)打造双线汉绣数字化博物馆

通过线上和线下两方面打造数字化博物馆。线上,通过利用新媒体技术、VR技术等,提升汉绣在网络上的宣传力度,传播汉绣知识,跨地域提升汉绣的知名度。线下,将汉绣的发展历史以博物馆的形式纳入到地方民俗馆陈列主题之中。逐步运用新媒体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定期面向社会普及汉绣常识,占领网络、线下宣传高地,使之形成有效的宣传渠道,将汉绣文化植入青年一代的认知领域。

六、结语

汉绣是以流行地域命名的绣种,主要分布在以荆州市所属之沙市区、荆州区、洪湖市、石首市、监利县、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以及武汉市为中心,辐射至汉江流域、江汉平原长江中游的湖北大部分地区。荆州地区广泛的蚕桑养殖,丰富的矿植物染料,发达的缫丝织帛手工业,丰厚的文化底蕴,聪慧的手工艺人,高档次的需求,造就了楚国丝绸业和刺绣业骄人的成就。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民众对刺绣商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使得在荆沙地区流传的民间刺绣工艺不断提高和快速发展,这也促成了荆沙成为汉绣的诞生地。

明清时期军事重地汉口镇的兴起使得“九省通衢”的武汉商贾云集,一跃而成为湖北政治经济文化的新中心。汉口镇的兴盛与繁华带动了汉剧的传播,而汉绣不但广泛应用于民俗装饰、宗教祭祀,更是地方戏剧行头(剧装)的主要材料之一。汉绣伴随汉剧的发展,随汉剧戏班扩散、流传到汉口,并在武昌形成了生产基地。[7]190-192

早在1910年,沙市就有李祥盛、李长顺、祝源兴几家绣铺店。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仅1925年一年,荆州地区就生产土丝443.6吨,总产茧量达5 323.2吨。占全湖北产茧量的2/3。抗战期间,汉绣艺人们为了逃命,四处流散。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沙市的绣铺店经营者基本以汉口来沙市谋生的艺人为主。其中著名的有李玉山、李银杰、祝敏福、张继良等先生,都集中在沙市丝线街(现崇文街)和城隆庙(现觉楼街)一带,这促进了沙市汉绣的繁荣。1953 年四家老绣铺店主成为刺绣互助合作社的骨干力量,发展民间绣工70人,1956年刺绣合作社改建为沙市市绣品厂,同时加强机绣技术学习应用。1973年创作丝绣画屏《听琴》《江南春潮》,向法国、澳门等地出口330余幅,李玉山先生教授徒弟有王德风、余家云和张先松3人;张先松同时师从张继良先生学艺数年。[7]190-192张先松和绣花能手代登秀、兰绮华等与画家合作绣制了《地下长城》《董老在学习》等作品。

荆沙汉绣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如今它的自然传承模式萎缩,而汉绣的产销都是小作坊经营,汉绣绣品完成时间长,汉绣的学艺周期漫长,缺少汉绣博物馆,汉绣传承有传统与创新之矛盾,汉绣缺乏专业化的管理组织等问题,我们应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积极增加汉绣传承与发展的保障措施,合理整顿并打造汉绣生产、销售的“多元一体”格局,着力打造汉绣的品牌形象,培养汉绣的传承人群,打造汉绣的双线数字化博物馆方面多下功夫,以此促进汉绣新的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璐. 《楚辞》服饰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2]唐韵,熊兆飞. 楚文化丝织刺绣探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1(9).

[3]邓文婷. 汉剧服装解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4.

[4]冯泽民,李健. 汉绣艺术初探[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08,21(9).

[5]张舒.传统汉绣艺术在现代婚庆礼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4.

[6]冯泽民,赵静. 汉绣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发展[J]. 丝绸,2010(4).

[7]叶云,叶依子. 汉绣的娩出与发展变化[J]. 湖北社会科学,2009(6).

[8]荆楚网新闻.楚文化瑰宝“汉绣”该如何发展传承[EB/OL].(2015-03-26)[2018-11-10]http://news.cnhubei.com/news/csy/84/index.shtml.2015-03-26/2018-11-10.

[9]苏州游客买汉绣回家发现是苏绣 汉绣遇“伪绣”尴尬[N].湖北日报,2015.

[10]王易,李知檀. 荆楚地区汉绣的生产性保护及对策[J]. 文学教育(上),2015(9).

[11]刘慧. 关于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C]//博物馆学文集:10,2014.

[12]刘清泓,郭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汉绣的传承与创新[J]. 科教导刊(中刊),2018(2).

[13]李登祥. 关于传承与发展武汉优秀传统手工艺的调研报告[J]. 中国集体经济,2011(8).

 
桑俊,谢圣心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