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知识生产理论框架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变革探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见》出台,标志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到纵深发展阶段。《意见》要求高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并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点做了调整,提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的战略发展思路。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高等学校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和团队的重要基地,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自身应具有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勇于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的尝试,新的实践,更好地履行高校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社会职责。

从目前来看,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态度和行动都较为积极,很多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强化了创新创业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少高校仍对此存有认识上的模糊和改革上的疑虑,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本质上并未能突破传统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局限。鉴于此,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有必要从认识根源上入手,借助前沿理论和实践,理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发展逻辑,真正实现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变革,建构根植于大学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一、新知识生产理论框架下知识形态的转变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确立,起源于20世纪末新知识生产模式对高校所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新知识生产模式在一些方面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冲击了大学的传统,也对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提出了新的需求。

(一)知识概念的转变

新知识生产模式来自于知识与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确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知识视为核心战略资源,重视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的巨大作用。一批主要依靠知识投入的现代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软件、信息产业等,需要更广泛地具有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社会成员参与其中。这种需求对传统的“以学科分化为中心的、具有稳定组织边界的、封闭的、象牙塔式的大学知识生产方式”造成了猛烈的冲击。一些学者(Fuller,1993;Barnett& Green,1997)毫不讳言地指出,新知识生产模式的产生意味着‘知识的消亡”,即“起源于柏拉图与启蒙运动时期相关的知识概念的终结”。[1]后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生产和传播知识的“知识社会”,知识不应再局限于智力活动,而应进入到知识生产过程,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大学作为知识生产者和运用者之间的重要调节器,应更多地融入大众社会的公共领域,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知识生产方面的“溢出效应”。

(二)知识生产主体的转变

新知识生产模式下,虽然国家和政府仍然是知识生产的主要资助者和提供者,但由于其它社会机构、团体可以通过知识生产(创造)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和发展机会,因此,更多新型知识生产者不断涌现,并参与到知识生产和创造的竞争队伍当中。知识生产场所从大学转向非大学领域,如工业实验室、研究中心、智囊团和咨询机构,打破了大学作为知识生产者的垄断地位。知识成为竞争性资源,促发了大学的“自反性”。大学迫切需要整合和利用资源,转变知识生产的模式,以保障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最高可能度的证明自己的“有用性”。另一方面,“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大学、企业都有可能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及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经济生活中去的可能,”[2]又为大学和企业由知识竞争转变为知识联合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知识生产界限的逐渐消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大学和企业之间的知识屏障,使知识流动和转化的过程更加有效,从而形成有利于双方利益的合作关系。

(三)知识转化周期的转变

知识转化的周期,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三段发展模式。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应用研究的原理探讨和开发研究的技术发明,相互联系越紧密,转化周期就越短。如1831年科学发现的电机原理,在1872年才转换成发电机,经过了41年的时间;而到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基础研究的成果到技术开发产品的转化只需要5-10年左右的时间,如1987年发明的多媒体设想到1991年多媒体电脑产生,仅花了4年的时间。[3]同时,知识转化周期的三段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应用研究既可以转化为开发研究,也可以直接走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一些科学发现可以直接跳过应用研究,进入到开发研究阶段。知识转化周期的变化,一方面取决于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个体或团体能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一种有效的组织机制以联系知识和市场,激活知识生产的芯片,这是新知识生产模式下发生的第三个显著变化。

建立校外资源资源拓展中心,作为整合校外企业、资金、项目资源的载体,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委员会负责。①校外资源拓展中心下设1个或多个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主体,采取公司化、企业化运行方式,能够对外完成商务谈判、项目协调、责任风险评估、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等工作;②负责高校与校外组织的各种联系,了解校外组织的创新创业需求,为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合作共赢搭建桥梁,加大校外组织对创新创业经费的引进渠道,推动校外组织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资金、项目、技术、实践等方面资源的支持与合作;整合政府、校外企业、校友、基金会、风投公司、民间社团等各类资源;③强化校友资源,建立“校友联盟”,形成校友网络,校友团体可以通过自己创立的企业为母校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各类机会,或通过成立基金会或以资金捐赠的方式支持学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二、基于新知识生产理论框架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组织特性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校在应对新知识生产模式压力下的自反性选择,是高校除了学者、教授和基层科研组织机构之外,致力于将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学生大军融入新知识生产模式的一种改革。高校创新创业的育人机制,是基于新知识生产(创新)形态的教育,也应具有新知识生产的组织特性。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法治文明的进步,网络社会已渐趋形成。不仅是在两会期间,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日益关注国家法治建设,特别是刑事立法政策的制定。然而由于民意是主观的内容,是社会大众主观反应的集合,有着主观性、易变性、群体的非理性以及伪代表性,与刑事立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存在冲突,这无疑给刑事立法政策制定的民意考量带来诸多难题。

(一)异质性

创业能力培养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积累经验,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处事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把课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因此旅游专业应该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通过实践锻炼、创业训练、工程训练等活动,提供创业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为旅游专业学生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流动性

知识不仅在异质性组织中产生,还要在异质性组织之间流动才能实现创新和再生产。知识生产周期理论认为,知识生产至少要经历由研究活动——形成概念(创新)——工艺过程——产品开发——生产营销五个基本阶段形成的完整过程,才能由科学研究转化为市场产品。知识在不同的组织间流动,也在流动中不断地创新。当某个知识生产周期结束之时,知识流动又会产生回路,展开新一轮的研究活动,以此形成持续的创新流。知识流动速度越快,知识创新的时滞就越短,知识转化效率就越高;反之,知识流动速度过慢或“粘滞知识”过多,就会导致“系统失灵”而创新中断,造成知识流动枯竭或闭合。知识流动的过程,既是大学生体验创新创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获得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

(三)耦合性

耦合性,也叫耦合度,是对模块间关联程度的度量。知识生产由不同的阶段组成,各阶段在结点上的耦合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流动的效率。“高校和市场之间的裂口,包括理念的裂口、技术的裂口、制度的裂口,大学中获得并生产知识的个体或团体与那些在工商业、政府和职业生活中实际应用的个体或团体之间的裂口”,[5]是造成知识流动过程中各组织模块耦合程度不高,知识流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弥合裂口”的解决办法在于打造知识流动过程中衔接各知识和组织模块的耦合场域,“即一个由行政组织、产业实体和大学组成的场域。一个以项目为基础,能横跨技术范式自我更新,拥有各种机构和高技术产业集团的区域空间。”[6]创建耦合度较高的区域空间,是实现个体、团体和组织获得开发知识和创建知识的能力,促进区域内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等实现动态组合并顺利流动的组织路径。高校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打造耦合场域,弥合大学生创新创业体验和能力提升过程中与外界存在的诸如知识、文化、技术、以及理念等方面的裂口,通过增强耦合度,促进知识创新的频率和知识流动的效率,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组织的适应性变革。

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适应性变革

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必需在认识、理解新知识生产组织特性的基础上,对培养机制做出适应性改变。如何科学合理的明确介质要素、构建组织架构、设置运行模式,是高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实现培养机制深化、全面变革的逻辑起点。

(一)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介质要素

1.以项目为基础实现新知识生产的耦合性

耦合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知识生产的异质性和流动性,因此,以项目为基础,建立知识生产的耦合场域,是带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最有效的组织方式。项目通常是在应用语境下产生,伴随需求而来的,是实现个体、团体和组织获得开发知识和创建知识能力,促进区域内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等实现动态组合并顺利流动的组织路径。根据知识生产主体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以校内教师、学生为主发起的项目;以校外组织,如企业、校友、基金会等为主发起的项目;根据知识生产需求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体验项目、孵化项目和市场营销项目等等。这些项目,增强了高校创新创业体验与市场的耦合度,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高成效的基础性平台,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管理,满足不同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与企业项目所区别的是,创新创业项目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的,兼顾双赢的项目,需要进行适当的筛选和必要的条件保障。

2.以学科为支撑实现新知识生产的异质性

赵集手忙脚乱,说:“做做,今儿喝肉汤的人多。”从筐里拎出几根猪腿棒子,搁墩案上,举起斧头,砰、砰砍,骨渣飞溅。

校内资源集成中心,作为整合校内学科、组织资源的载体,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委员会负责。①校内跨组织资源的集成。是指分散在各业务部门的创新创业资源和项目,可以适当的做出调整和组合,如分散在学工部、人事部、教务处、科研部门以及校团委的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或项目,应进行统筹管理,形成体系;②校内跨学科资源的集成。是在保持原有学科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分化出来学科组织形式。跨学科资源集成中心由若干跨学科集群组成,与学院在同等水平一同进行运作,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可以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开展特定主题的教学活动,独立的创新创业项目,也可以直接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委员会提出与企业产业合作的项目申请。

(3)建立校内资源集成中心

以企业为主的校外组织的参与,是实现知识流动的重要环节。企业、校友、基金会可以通过项目、资金捐赠、风险投资等手段和方式,激活高校知识流动的渠道,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注入活力。一方面以学科知识作为智力资源的大学,可以为企业的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另一方面,企业有较强的市场敏感度,可以为学科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企业具有大学缺乏的市场开发与运作的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可以通过企业的发掘和引导,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拓宽思路,增强体验和提升实践能力。

  

图1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介质要素

4.以学校为统领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涉及到多个介质要素的参与,以及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的建设,需要大学对此进行顶层设计,做出决策,并实施监督和管理,才能保证组织机制的运行,不偏离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的的轨道,并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以往,高校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也借助大学科技园、技术转化孵化园等外围组织来实现。 大学科技园被公认为是推动科技创新、孵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一定环境下也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但是,在实践中,这些组织与高校人才培养组织仍存在着质的差异性。首先,管理主体存在差异。大学科技园、孵化园虽然依托高校,但高校只是智力参与与设备投入的主体,不是进行决策和实施管理的主体,这意味着高校无法按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决策;其次,组织和管理模式存在差异。大学科技园、技术转化孵化园的组织形式多样,有的内部组织紧密,有的松散,有的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园区,有的则是一个很小的孵化机构,并且,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园依循商业逻辑进行市场营运,一旦转化过慢,企业就会撤出园区而另寻途径,这违背了大学人才培养的初衷,也增加了人才培养的功利性和不确定性;再次、组织目标存在差异。大学科技园、孵化园大多是以“物”为产出,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而高校则是以“人”的产出,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的组织。以大学科技园、技术转化孵化园为主体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不具备人才培养的组织特性,只能作为辅助体系予以支撑。因此,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仍需回归以大学为中心的组织模式。

新知识生产概念的转变,强化了知识创新在社会领域的应用价值,是知识领域向产业领域的延伸。新知识生产实际是在一定“应用语境”下运转的生产模式。为解决实际问题,与知识生产有关的内容、人员及组织结构都会以动态的形式进行组合。知识生产会因此跨越学科和组织的边界,出现异质化特征。首先,从学科边界看,“应用语境”下的知识生产是根据应用情景来确定知识界限的,知识内容常常是以具体情境下的问题为中心,由目标客户和用户群所决定。[4]在此背景下,新知识生产很难依赖于一个学科或专业来进行,“学科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失而让位于更加开放的组织结构,在新的组织结构中各种不同的知识又以全新的方式联合或重新结合起来”;其次,从组织边界看,“组织竞争优势是建立在组织间资源以及资源特性之上的”。同质性的知识组织由于信息交流局限,人员组成相近等方面的限制,并不利于创新思维及新创意的交流、扩散和提升。异质性知识生产组织在知识的容量和分布、知识流动的规律与效率、知识收集与处理的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更有利于增强观念,互通信息,整合资源,而产生创意和加速创新。大学需要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应用语境”,培养大学生基于“应用语境”下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需要异质性组织的介入与融合,打破传统学科和封闭组织的边界,实现知识组织模式由同质性向异质性发展的转变,使学生在跨学科、跨组织联合培养中获得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养。

(二)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组织架构

依循自上而下的机制变革逻辑,明确以项目为基础,学科为支撑,企业为平台,大学为统领的介质体系,并因此产生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

1.组织架构

(2)建立校外资源拓展中心

“营改增”背景下增值税税务筹划分析——以PF银行为例…………………………………………………………… 史露露(3/36)

(1)在学校层面设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委员会

李耕老师签字赠我的散文诗选集名《爝火之音》。这是自谦。“爝火,犹炬火也,亦小火也”(成玄英《庄子·逍遥游》疏)。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中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1;同时护理干预针对性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观察组治疗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2分,对照组22.7分),差异显著(P<0.05)。

①实行委员会制度,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消除学校各行政单位和学院基层单位之间的层级界限和条块分割的管理障碍,通过管理委员会下设机构或中心,直接进入企业界面和院系界面,提高顶层设计向培养对象渗透的管理渠道;②委员会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任主席,包含部分学院院长和学术委员会中的权威教授代表,以及部分校外人士(企业代表、优秀校友)所组成的核心成员,法定成员不超过10人,以保障决策效率;③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从学校顶层设计层面共同规划并决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组织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④委员会下设两个中心,校外资源拓展中心和校内跨资源集成中心。

根据“业主有需求、生产有必要、建设有基础、资金有保证、绩效能实现”的原则和各类项目指南要求,积极帮助地方政府和农业企业申报各类中央和省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支持企业建设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提高资源化利用能力。同时,努力争取扬州市财政每年安排扶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农业生态环保资金规模逐年增长。积极探索根据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模进行奖补,以及社会化专业服务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稳定持续开展。

新知识生产的本质就是将知识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社会活动。新知识生产模式下知识形态的转变,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知识概念的转变,强化了知识的社会价值和功用,使高校进一步明确,将提高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之中,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知识主体的转变,为高校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与企业、社会各生产部门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提供了可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为学员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为广泛的学习体验,以此激发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活力和效率;知识生产周期的转变,说明有效的机制建设是关键。建立更为开放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切实提高学生、高校及企业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效率,实现三方共赢的积极局面。

3.以企业为平台实现新知识生产的流动性

项目只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最基本的组织形态,而项目的持续动力则有赖于学科组织。学科知识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异质性组织之间流动的核心要素。从项目驱动的来源看,无论是以校内人员为主发起的项目,抑或是以校外企业、基金会为主发起的项目,其项目驱动的来源,都在于看重了学科在知识创造或技术创新方面的价值及其隐藏的市场潜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学科组织,以适应项目为需求,进行跨学科资源整合,最终形成跨学科集群。在国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较为成功的高校中,每一个项目团队都是一个独立的跨学科集群。这种跨学科集群,或以重点或优势学科为主导,辐射多个相关学科而形成;或以多个学科协同整合资源形成。如慕尼黑工业大学单独设有3个整合型研究中心、6个科学研究中心和卓越集群,它们作为跨学科研究机构和集群在学院的同等水平一同进行运作,构成了慕尼黑工业大学“大学—学院&研究中心”的跨学科矩阵式学术组织模式。[7]跨学科集群可以自发形成创新创业研究项目,也可以增强企业、风投基金组织在高校合作项目的意愿和参与程度,是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注入的内生性资源平台。

  

图2 创新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组织架构

(三)设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模式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组织架构,是从纵向的维度探讨双创人才培养的机构设置、权力分配及隶属关系;而运行机制,则是从横向的维度,探讨各组织机构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其目的是搭建起不偏离人才培养目标,灵活且高效的运行模式。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中,血小板作为评分项目中的一个,是脓毒症患者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研究显示,ICU收治的患者中血小板下降越快,其病死率越高。目前临床中,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处理,多结合患者自身病情,视血小板下降程度给予输注血小板。药物治疗相对较少,但与其相关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1.统筹机制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委员会以五年为一个周期,规划并决定双创人才培养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以校内(学科)资源集成中心为依托,结合地方知识,对学校学科或专业优势进行资源整合,组建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形成中长期建设方案;以校外拓展资源中心为依托,对校外企业、产业和校友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校外拓展资源中心下设公司与对应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合作,并签订中长期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共同拟订《双创人才培养计划书》,《科研成果产业化》、《技术配套与整合》、《项目合作》等多方位内容。*胡赤弟、黄志兵:《知识形态视角下高校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组织化治理》,《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第76-81页。所得收益用于教师及学生激励,改善双创人才培养环境,校内学科资源集成中心建设投入等。

2.集成机制

由校外资源拓展中心和校内资源拓展中心抽取成员组成策划小组,在《双创人才培养计划书》的基础上,共同制定《项目策划书》。项目开展策划可以分为两种机制,一种是以学科为主导,根据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优势,与市场联合产生开发项目;一种是以企业为主导,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调整学科研发方向和重点,形成新的项目。项目策划书需要对项目开发和建设内容、项目实施现有基础和技术方案,项目组织形式和人员安排;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资金需求及来源、项目经济和人才培养的效益,以及项目风险及应对进行说明。 项目策划书制定之后,交由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委员会审定,并依此集成资源,开展项目。

  

图3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机制

3.监督和评审机制

二维路由是一种新型路由协议,它在进行路由决策的时候,不仅仅考虑目的地址,还要考虑源地址。传统路由协议中,去往相同目的地址的报文的下一跳往往是相同的(不考虑等价多路径);但是在二维路由中,目的地址相同、源地址不相同的报文,其下一跳可能不同。二维路由的这种特性带来2方面的好处:一是流量控制的粒度变细,网络管理者可以更加灵活地管理网络,如进行流量调度、策略路由等;二是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可以被更好地满足,例如:享受专门的转发通道等。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委员会全程对培养计划书、项目开展策略书进行审定,对项目开展进行追踪和监督。组成项目专家监督和评审小组,由校内人才培养委员会成员和企业负责人士组成,依据学校《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双创人才培养计划书》、《项目策划书》,进行双创人才培养指标及项目创新及成果的相关指标,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对项目成果进行评审。保障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偏离双创人才培养的目标;保障项目能够增强学生的双创体验和实现能力提升;保障项目成果能够符合主要知识或技术的权威指标;保障项目成果能尽可能兼顾多方主体的利益,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回流机制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既存在很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只有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服务乡村振兴,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和绩效。

回流机制是指一轮项目结束之后,项目专家小组应针对项目实施的过程、结果、成效、障碍,形成综合的评估报告,并反馈到学校创新创业委员会,以此作为创新创业环境治理的依据,进一轮调整和修改《双创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组织框架,完善运行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杰勒德·德兰迪. 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8.

[2] 苏竣,何晋秋. 大学与产业合作关系——中国大学知识创新及科技产业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9.

[3] 吴季松. 知识经济学[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9-11.

[4] 胡赤弟,黄志兵.知识形态视角下高校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组织化治理[J]. 教育研究, 2013(1):76-81.

[5] 伯顿·克拉克. 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1.

[6] 伯顿·克拉克. 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 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1.

[7] 张炜,钟雨婷. 基于跨学科学术组织变革的创业型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 2016(7):115-128.

[8] 李志峰,高慧,张忠家.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与大学科学研究的模式创新[J]. 教育研究, 2014(3):55-63.

[9] 郑刚,郭艳婷.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打造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斯坦福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 2014(9):25-31.

[10] 王凯,邹晓东.大学和产业知识生产模式的异质性与融合性研究[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6(1):110-115.

[11] 顾新,李久平,王维成. 知识流动、知识链与知识链管理[J]. 软科学, 2006(2):10-12.

 
万华
《贵州社会科学》 2018年第04期
《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