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更新时间:2009-03-28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中耳(常含乳突腔)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而非血液或脑脊液)及听力下降[1]。临床上常常根据病程长短将其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指病程超过8周以上者,多因急性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者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原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研究显示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及免疫反应等三大因素关系最为密切[2-3]。其中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其最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在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为慢性的过程中,其作用尤为突出。目前西医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特别是病情较长、反复发作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并没有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4]。其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口服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以达到稀释黏液,改善咽鼓管黏液纤毛输送系统的清除功能,促进分泌物经咽鼓管排出等目的[5]。若病情迁延,反复发作则采取咽鼓管切开加置管术。其治疗效果不确切,且手术对鼓膜有创伤。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其证型多属气虚痰凝血瘀,因此,运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该病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相关医学研究也表明,中医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突出[6]。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医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其中c表示地理坐标与平面投影坐标之间的转化率,本文按1°=111千米进行设定,同时本文假定在东西方向上,自西向东移动时,移动距离大于零,自东向西移动时,移动距离小于零;在南北方向上,自南向北移动时,移动距离大于零,自北向南移动时,移动距离小于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耳鼻喉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15~68岁,平均(33.1±5.7)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1.6±0.6)年。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益气化痰祛瘀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5~68岁,平均(32.5±2.4)岁;病程4个月~10年,平均(1.7±0.5)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16~67岁,平均(33.3±2.5)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1.5±0.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 带入监测断面序列历史洪水资料,进行非稳定流模拟,得出研究区河道在特定时间段和时间步长条件下的流量模拟,并与实际监测流量进行对比。

1.2 诊断标准

2.2 两组患者的咽鼓管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咽鼓管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2.2 气虚痰凝血瘀证型诊断标准 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泛恶欲吐,面色萎黄或苍白,或肌肤甲错,唇色晦暗,鼓膜混浊,内陷,可见有钙化斑,舌淡暗,舌边可有齿痕,或舌体有瘀点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或沉弱[5]

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是目前较为主流的企业级架构方案。标准的MVC设计模式,将整个系统划分为显示层、Controller层、Service层、Dao层四层,使用SpringMVC负责请求的转发和视图管理,Spring实现业务对象管理, MyBatis作为数据对象持久化引擎。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运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即予中药陈夏六君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陈皮10 g、姜半夏10 g、党参10 g、白术10 g、茯苓10 g、白扁豆10 g、石菖蒲3 g、路路通10 g、桃仁10 g、红花6 g、川芎10 g、当归尾10 g、升麻3 g、葛根6 g)每日1剂,1周为一疗程,治疗6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软胶囊一次1粒(300 mg/粒),一日2次,1周为一疗程,治疗6个疗程。

1.4 排除标准 (1)合并有鼻咽部肿瘤,腺样体肥大,鼻中隔偏曲,鼻咽部瘢痕等一系列引起咽鼓管机械性阻塞的疾病;(2)合并有粘连性中耳炎及鼓室硬化等慢性中耳炎后遗症的情况;(3)孕妇或者哺乳期患者;(4)精神疾病或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5)不遵守治疗方案,影响疗效判断者。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P<0.05),见表1。

1.2.3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实践指南:分泌性中耳炎(更新版)[8]

1.7 咽鼓管功能评价 采用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量表(ETDQ-7)[9]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咽鼓管功能进行评价,该评分量表分为7个检查项,每项满分为7分,总分为49分。其中得分越高患者的咽鼓管功能越差。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者;(2)病程大于3个月,符合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者;(3)符合中医气虚痰凝血瘀证者;(3)性别不限;(4)年龄15~68岁。

目测法是通过视觉对颜色标准参照物与目标物进行比色,从而得到目标物色度值的方法[26]。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较多。人眼对物体颜色的感知过程为:光源→物体→眼睛→脑→表达,此感知过程受身体状况、视觉适应性、年龄、眼的光谱响应等主观因素以及不稳定的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27]。因此,仅通过目测法来进行修复体比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结果

1.6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疗后患者听力测试具有正常的听力或具有较高的气导听阈,骨气导差在10 dB以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则评定为痊愈;治疗后患者听力测试气导曲线提升了至少10 dB,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在极大程度上减轻,则评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听力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均没有改善,则评定为无效[6]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全文)耳胀耳闭中医诊疗指南[7]

 

表2 两组患者的咽鼓管功能评分比较(分,±s)

  

?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按病程的长短不同,可将本病分为急性(3周以内)、亚急性(3周至3个月)和慢性(3个月以上)三种。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小儿的发病率比成人更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10]。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听力下降、耳痛、耳闭塞感和耳鸣等,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被阐明。一般认为本病的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与以下三个因素关系最为密切:①咽鼓管功能障碍,包括咽鼓管的机械性与非机械性阻塞,以及咽鼓管的清洁和防御功能障碍;②感染因素,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③免疫反应,包括Ⅰ型变态反应和Ⅲ型变态反应。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以上3种致病因素中咽鼓管功能障碍,特别是其清洁和防御功能障碍是分泌性中耳炎慢性迁延的主要原因[11]

在我国的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隧道的坍塌问题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也成为近年来威胁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的事故数量约占安全事故总数的64%;由突水突泥引发的安全事故占约12%。此外,还有洞内火灾和火工品爆炸等,也是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1]。

针对上述病因,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桃金娘油及咽鼓管吹张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若遇到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的病例则采取鼓膜切开术、鼓膜切开加置管术等手术治疗[12]。本病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减轻传导性聋和预防慢性咽鼓管阻塞导致长期后遗症,但是内科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慢性患者并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而且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外科治疗方案如鼓膜穿刺置管会对鼓膜造成一定的损伤,可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继发性胆脂瘤、永久性鼓膜穿孔等并发症,况且其临床疗效也不十分确切[13]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中医“耳胀、耳闭”范畴[14]。在历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耳胀、耳闭”的论述,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痞塞不宣,故为风聋。”《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上焦风热,耳忽聋鸣”。明代《医林绳墨.卷七》:“耳闭者,乃属少阳三焦之经气之闭也。”《灵枢.刺节真邪》有咽鼓管吹张法的最原始记载。这一系列的论述涵盖了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于临床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临床总结耳胀多为病之初起,以耳内胀闷为主,或兼有疼痛,多因风邪侵袭而致,所以古人又有“风聋”之称;耳闭多为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听力明显下降,多为耳胀反复发作,邪毒滞留耳窍,迁延日久转化而致,故古代医籍中又有“气闭耳聋”之称[15-16]。究其病机,耳胀多为风邪侵袭,经气痞塞而致;耳闭多为耳胀反复发作,迁延日久,邪毒滞留,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不化,内困于耳窍,阻于脉络,气血瘀阻以致耳窍闭塞失用。由此可见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所对应之耳闭,其病机总为气虚痰凝血瘀为主[17]

但在综合考量了公司的整体情况后,卢春泉认为外部资金的注入对公司发展有利,因此在董事会上投了赞成票。最终,董事会一致通过此次融资方案。

受以上理论启发,笔者运用益气化痰祛瘀法,方选陈夏六君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白扁豆健脾益气渗湿;姜半夏、陈皮、石菖蒲化痰祛湿通窍;路路通、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通窍;升麻、葛根使清阳上升。诸药合用,起到益气健脾,化痰祛瘀,通窍开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葛根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利于中耳炎炎性分泌物的吸收及炎症因子的清除;党参、陈皮、石菖蒲等有祛痰作用,有利于抑制腺体分泌,减少分泌物的生成;升麻、陈皮、姜半夏、石菖蒲、当归等都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有利于中耳腔内残余病原体的杀灭[18]。可见该方剂针对形成分泌性中耳炎的各个病理环节起着全方位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表明,运用中医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有效的,且其对咽鼓管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临床上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对咽鼓管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中医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维.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2):3006-3007.

[2] 马慧琴,张治军.分泌性中耳炎相关细胞因子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2,26(4):78-81.

[3] 刘波,周长华,熊虹全,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炎性介质及血液免疫指标的变化[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1):1167-1169.

[4] 李智量,屈季宁.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系统评价[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3):107-110.

[5] 任伟.吉诺通胶囊和雷诺考特鼻喷雾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7):1385-1386.

[6] 王丽超,吕琨,黄潭荣,等.耳塞通窍汤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6,24(3):220-221.

[7] 刘大新,严道南.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全文)耳胀耳闭中医诊疗指南[A].刘大新,严道南等.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17-18.

[8] 刘娅,杨军,张杰,等.临床实践指南:分泌性中耳炎(更新版)[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6,24(5):499-519.

[9] 陈彬,俞晨杰,沈晓辉,等.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的应用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5):582-585.

[10] 刘俊杰,赵艳丽,朱艳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病率及相关病因的调查[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6.

[11] 韩开亮,孔娟,宋忠云,等.鼻内镜下咽鼓管扩张导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13例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5):19-21.

[12] 罗伟国,李琴,韩丽,等.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导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4):327-328.

[13] 李永奇,陈愈彬,尹根蒂.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5):610-614.

[14] 张利,乔健,王晨.复聪通窍汤联合耳聋左慈丸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318-320.

[15] 蔡美平.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0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7):76-77.

[16] 李杰祥,贾德蓉.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进展[J].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5,5(1):56-57,60.

[17] 孙小迪.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180-181.

[18] 张艳艳.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3):80-81.

 
吴毅超,周少珺,宋丰琪
《海南医学》 2018年第10期
《海南医学》2018年第10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