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进入21世纪后,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进入高等学府就读的人数越来越多,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时,也给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一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期建设与社会稳定,需要采取得力措施认真解决。为此,从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出发,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与对策进行研究。

一、我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2016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从2016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虽然整体就业压力十分严峻,但最终结果还是较为可观的。据统计,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6%,与2015届基本持平,比2014届92.1%略低,整体就业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就业效果较好。从就业专业分布上来看,2016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3.6%),其次是工学(93.5%),最低的是法学(84.9%);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护理学类(95.4%),最低的是历史学类、法学类(均为86.1%)。综合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仍然存在,但全社会就业安置能力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够使大部分的毕业生完成就业。

实地调查数据显示,珠三角有超七成的企业有招聘外籍员工的需求,但是这些有需求的企业当中有大部分(62%)表示招聘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外籍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入,这种人才紧缺的状态有可能不断加剧。由于外籍人才供不应求,珠三角企业普遍愿意支付比一般高校毕业生更高的薪酬。调查企业对应届外籍毕业生给出的起薪中位数为7 000元,而管理岗、设计岗以及技术岗的起薪则达到9 000元甚至更高。

罗爹爹是老寒腿,天一凉就要拄拐棍,走路奇慢。阿里先是跟在他的身后,突然记起姆妈的话。姆妈说过,罗爹爹腿疼,要去搀他。阿里便嘟着嘴,上前了几步,把自己的胳膊递给罗爹爹。

学困生的存在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就这一点,我谈谈个人的想法。

(二)201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与面临的挑战

虽然2016年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从2017年的情况来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仍然不容乐观。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毕业生人数规模较大。据统计,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95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0万人。如图1所示,2001年-2016年期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2014年之后就一直保持在700万以上的规模,2017年已经十分接近800万。与2001年相比,2017年的毕业人数增长了近6倍。人数规模的居高不下带来的最重要影响就是对于岗位需求的大幅递增,这就会直接提高整个社会方面的安置压力。同时,大学毕业生规模的居高不下也会导致毕业生之间就业竞争的加剧,客观上增加了就业难的问题。

2.市场的就业歧视

  

图1 2001年-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

首先,要对自身能力与社会经济的客观形势有一个基本准确的判断,尽量避免过高的评估自己,导致“眼高手低”。其次,要对自身的能力结构一个较为清晰的判断,学校、老师、家庭应该帮助毕业大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自我评估,了解能力特长之后才能更好地把握就业机会。第三,要学会控制自我情绪。要学会情绪调节的技巧,及时排除压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样也有助于在应聘中更好地展现自我。

重型颅脑损伤会由于神经应激因素导致患者血糖出现升高,而高血糖会导致患者出现昏迷、心脑肾等中药脏器出现损害,使得患者出现感染及水电解质紊乱,病情不断出现加重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1]。对于这类危重患者,需要及时检测检测动态血糖,并通过有效的治疗,早期进行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帮助患者尽早获得康复,及时降低血糖,提高一定生活质量[2]。本文通过将合理的护理措施纳入其中,内容如下。

三是就业方向不平衡。不同专业的表现呈现出很大的不同,部分热门专业由于人数过多导致整体压力较大,而另一些则是由于培养人数相对较少,而使得其面临的问题相对较小。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调整,这一问题已经有了部分缓解,但目前来看仍然不容忽视。从毕业生的流向来看,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过于集中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大量的求职者宁愿选择生活成本较高的中心城市,也不愿到中小地区和县市就业。这种不平衡的就业方向选择,直接导致了一线城市就业压力增加,而三、四线城市人才供给不足的双重矛盾。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产生的原因

总体来看,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形成较为复杂,其中既有着个人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外界条件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就业歧视问题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当中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部分企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歧视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性别歧视,即对女性毕业生需求较少,歧视较为严重;二是学历歧视。当前,在我国市场运行中还有着唯学历论、唯出身论等问题,一些机构在引用人才时不论职位需求盲目划定较高的学历要求,这一点在大型企业等机构中较多。同时,也有部分机构的部门对于出身有着明确的要求,不是要求的水平不行,并不考虑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实际能力。这也在客观上约束了可能存在的安置方向,导致了就业问题的产生。

1.学校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及个人素养的培养

从我国当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来看,部分学生的技能水平与岗位要求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匹配问题。一些大学生基础文化素质较差,在人际关系管理、基础工作经验上更加匮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一情况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大学人数规模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导致学生在素质上就出现了一定的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由于学习动力与能力上的不足,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充分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一些同学没有到企业进行实际工作,使得自己在岗位能力上有所缺陷。

1.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必须紧跟国内外警务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和新成果,不断更新、完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项目、实验条件等,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和整体更新,构建贴近警务一线实际需要的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全力促进学生学到和掌握主流技术和最新成果。

2.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存在偏差

与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不足相对,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预期待遇过高,就业选择过于挑剔。部分学生对于就业待遇想要高于目前市场的平均水平,这就使得他们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此而错过适合自己的岗位。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除了少数岗位外,多数岗位的薪资增长速度是比较缓慢的,大学生必须端正自己的心态才能够有效解决就业问题。

(二)外部社会原因

除了主观原因,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有着较为复杂的客观原因,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内容缺乏就业针对性

2.3 安全性分析 蛋白尿、高血压、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腹泻、乏力以及食欲减退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73.91%、65.22%、56.52%、34.78%、30.43%、39.13%、30.43%。 达到Ⅲ-Ⅳ度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分别为蛋白尿21.74%(5/23)、高血压17.39%(4/23)、手足综合征 13.04%(3/23)、骨髓抑制4.35%(1/23),暂停用药并积极对症治疗后均获得缓解,随后以原剂量或下调1个剂量继续治疗。

在波浪式话语推进过程中,实体和命题评价相互转换(实体信息拓展成为命题信息;命题信息浓缩为短语,成为实体信息),语篇的自主层面和互动层面也相应过渡,作者邀请更多的声音加入,语篇由单声向前推进转换成多声向前发展。“声音是一个与人际意义密切相关的概念”(李战子 2006:26),语篇的多声推进实现了语篇与外在世界的交流,突出了人际功能中“人”的因素。

从他们个人的角度来看,就业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3.扶持政策缺乏有效性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大学生实践经验较为不足,社会关系与资本驾驭能力还有欠缺,其创业难度十分巨大,很容易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支持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从我国很多地方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地政府虽然提出了要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内容并无实质效果,很多都是减负或宣传性的,没有直接的实际效果。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政府的支持是其成功的必要保障之一,政府一方面不重视,另一方面缺乏资金来支持大学生,造成了这一问题的发生。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学生自身建设方面

1.加强个人基础知识学习

式中:m为测量灵敏度(cps/(μg/g));Ib为背景X射线强度(cps);t为背景的总测量时间(s)。

这些知识对于岗位任务而言十分重要,因此,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力度,在学业方面不断积累技能水平,增强在市场上的可需求度。要对社会上流传的“学而无用”的思想保持警惕,知识不是负资产,更多的知识就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只有努力才会把握住机会。同时,也要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不断获得可用的技巧和思维方法,进而全方位地提升自我。

当前,我国高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内容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育,特别是在一些非重点大学中,其理论水平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距,实践不足的问题就更显突出。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教学时,几乎不考虑学生的底子如何,多数都按照第一类人才的来培养,这就导致毕业生从技能上与市场的岗位需求出现了偏差。

2.端正就业心态

二是岗位供给增长放缓。2015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岗位供给增长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据统计2016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需求人数减少50.8万人,这与经济增速下降密切相关,也与经济转型升级后,岗位的技能条件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从岗位工具的角度来看,在当前的宏观环境面前,整体的形势就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二)社会、学校等外界条件建设方面

外界社会因素作为一个重要原因,它的处理事关整个工作的进行。为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也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1.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不匹配

工作是一种现实的能力运用过程,只有具备基本的素质才能在岗位上发挥作用,因此,加强对全面技能的培养就十分关键。首先,要强化学生理论学习质量的保障,大学生只有具备合格的知识,才能够体现出足够的技能水平。其次,要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普通高校而言,开展实践课程十分必要。第三,要加强学生性格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组织心理学教师通过公开课的方式来对学生们进行传授等等。第四要强化职业观念培训,通过公开课或必修课等方式,向毕业生传授职场观念,特别是职场思维,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2.加强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双向互动

SMT项目[11],致力于为移动设备提供一个有激励措施的通信平台,其考虑更多的是IoT的数据通信方式的问题。从愿景上看,该项目希望提供一个平行于互联网的全球移动设备通信平台。从技术组成上看,该项目基于以太坊,准备采用雷电网络的技术支持移动设备之间的“链下”支付。该技术特点与愿景是有矛盾的,因为雷电网络终究是不能离开以太坊的在线支持。该项目的激励措施在于转发数据可以获得奖励,但白皮书中并没有披露具体的奖励算法,毕竟数据的来源往往是一个用户,而参与转发的则涉及多个用户。另外,IoT场景中的通信问题是否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还需要实践检验。

发挥用人单位的积极性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要加强企业与办学单位的配合与互动,通过相互熟悉来提高高校人才教学的针对性,提升他们对于岗位本身的吸引力。要建立完善实习管理机制,在学期中安排相应的实践机会,通过亲自参与工作,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自己的技能分布。要改变企业原有的招聘误区,避免学历歧视、性别歧视等问题,给大学毕业生更加公平和合理的就业环境,也为企业自己扩展人才获取的渠道。

3.改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政策

自谋职业是一个增加空间的可用办法,对于毕业生而言,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协助。为此,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在资金方面,积极引导社会投资进行协助,同时可以重点扶持部分优秀项目,由金融机构提供专门的支持和辅导。二是在税负方面。应给予大学生创业项目一定的免税期限,最大程度的减少他们创业的成本。三是积极引导企业与创业大学生展开合作,不仅是项目间的合作,也可以进行技术领域合作,如创业项目的知识产权通过交易的方式入股到企业,形成双赢。

为了加强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方法的应用,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完善,教师要对学生的水平、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进行调查了解,以此制定具有教学目标,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制定完善的微课内容,且要与学生的日常实际结合。二是课中的应用,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的应用该学习方法,发挥其优势与作用。三是课后工作,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兴趣、登陆频率、在线时间等,据此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据此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善;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解决学生的问题和疑问。

结论

当前,在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就业难问题在未来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从原因上来看,这一现象的形成是由内外两方面的要素导致的,二者虽然影响的方式不同,但却都有着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就需要从这两方面着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实施,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维护经济与社会的安宁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郑燊浩.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J].企业导报.2015(19):78-80.

[2]卢娓娓.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根源与对策——基于人力资本视角[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01):34-37.

[3]昌忠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行为经济学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7(01):97-99.

[4]三智卓玛.基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6(07):32-33.

[5]张小敏,王菥,李政通,白彩全,易行.产业结构优化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吗——基于ARDL模型的实证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6(12):98-99.

 
纪丽娅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