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国际化动因、模式及理论模型:一个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采用合资、专利许可、并购等跨国经营模式获取在本国市场无法有效获取的技术、资源、市场等竞争优势,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市场盈利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全球创新技术的输出国,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是创新技术的接受国,所以这个时候实施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的跨国公司绝大部分起源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同时,理论界也主要关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Advanced Market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AMNEs)国际化过程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的理论阐述。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中国、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Emerging Market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EMNEs)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舞台中[1]。根据UNCTAD(2015)[2]数据分析,2014年EMNEs海外投资额为4 680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23%,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额的35%,比2007年增长13%。而且EMNEs参与国际竞争的模式也不同于传统AMNEs的合资经营模式,主要以创建投资和并购方式来实施跨国经营战略。

泥巴起身要摘左小龙的头盔,说道:“不要紧的不要紧的,我是你的女人么,你的手脏成这样我都准你搂着我,我来帮你摘……”

事实上,EMNEs的国际化过程并不是新生事物,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EMNEs发展浪潮[3]。第一次浪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主要是拉丁美洲跨国企业以市场开发为目标的向外扩张。这次发展浪潮的目的地以地理位置、文化、习俗相近的发展中国家为主。第二次浪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4]。它们主要以市场开发和战略资产获取为目标,同时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扩张。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的第三次发展浪潮,与前两次相比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尽管合资、创建投资仍是主要经营模式,但并购模式逐渐兴起,并演变为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市场经验、知名品牌的重要途径。

国际化第三次发展浪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登上国际竞争舞台,EMNEs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华为、海尔、Tata、Infosys、Embrear等企业在各自领域成为全球竞争的领头羊。伴随EMNEs的兴起,其不同于AMNEs的发展轨迹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理论能否解释EMNEs的发展问题成为学术争论的核心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梳理已有研究成果,有三类不同的观点:一类观点认为EMNEs并不是一种新现象,现有的基于发达市场国家跨国公司的理论模型完全能够解释EMNEs发展规律[5-6]。第二类观点认为EMNEs是一种新现象,已有模型无法给出合理解释,需要理论界抽象新的模型方法来进行描述[4,7-8]。第三类观点认为必须对现有理论模型进行补充扩展后才能合理地解释EMNEs现象[9-10]。本文支持第三类观点,即由于EMNEs有不同于AMNEs的特点和规律,所以现有理论必须经过拓展和补充后才能更好地解释EMNEs现象。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创新工坊提供从概念设计、3D打印、原型制作到检验检测,创新产品应用的硬件保障。壁挂新风净化机、Ranger植保无人机、智能浇花系统等创新团队均来自创新工坊。创新团队参加由国家主管部门主办的大赛,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等,在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本文力图在两个方面有所贡献:一是概括总结EMNEs涌现后,理论界围绕其国际化的发展动机和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的热点问题;二是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比并阐述理论界在研究EMNEs时对传统理论模型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拓展和创新。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阐述新兴市场国家的特点以及EMNEs国际化过程中的竞争优势;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综述EMNEs国际化的发展动机和战略模式;第四部分对比分析理论界在研究EMNEs过程中对传统模型的拓展。最后一部分进行总结和对未来研究展望。

新兴市场国家特点以及EMNEs国际化的竞争优势

对于起源于新兴市场国家的EMNEs来说,该理论模型显然缺乏解释力,需要新理论予以解释。而逆向创新理论[18-19]能够较好地说明EMNEs的创新国际化过程。逆向创新理论认为,为了满足新兴市场国家消费者的需求,创新也可能首先发生在新兴国家,满足本国中低收入消费全体的需要。然后为了开拓国际市场,把这种创新逐步跨国推广,尤其是通过对创新产品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逆向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一)新兴市场国家特点及EMNEs发展机会

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的不同和政治文化的差异,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特点[16]。Cuervo-Cazurra(2012)[10]基于跨国公司的策略选择,把新兴国家的特点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这些差异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社会经济、政治法制、基础设施、技术水平。

社会经济:新兴市场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收入、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不高,尤其是较低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了本国企业的创新经营策略。本国企业为了满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处于金字塔中部或底部的消费者(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BoP)的需求,必须设计、生产出价格低廉、功能完善、易于维护、性能优良的节俭式创新产品(Frugal Innovation)[17]。生产这类创新产品的企业不仅能够通过对外投资进入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且经过逆向创新(Reverse Innovation)过程进入发达国家市场[18-19]

学术界在EMNEs国际化战略模式方面的另外一个关注热点是影响EMNEs国际化过程中战略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Cui和Jiang(2009)[51]在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进入模式时发现,当东道国竞争激烈,EMNEs意在获取战略性资产时,通常会选择全资子公司模式而不是合资模式。但当东道国高速发展、面对许多不确定因素时,通常会选择合资模式进入。他们的后续研究认为[52],母国的金融支持有利于其选择全资子公司模式;而当面对东道国的文化差异较大、双边政府限制较多时,又会选择合资形式。同时他们也强调EMNEs所有制形式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进入模式。另外,Ang和Michailova(2008)[53]认为母国和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到EMNEs国际化战略模式的选择。

基础设施:由于社会经济处于起步阶段,通常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缺乏完善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商品物流网络落后。基础设施滞后导致企业的生产、销售必须依托现有的条件来开展,如企业必须生产坚固耐用的产品,满足新兴市场国家落后的运输条件和不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EMNEs企业利用组织创新、过程创新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为其国际化发展创造条件。

技术水平: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处于经济腾飞初期,企业技术水平不高,不具有类似于传统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生产知识等。但是EMNEs利用后发优势、母国优势(资源、劳动力价格低廉等优势)开展国际化经营,获取先进技术和生产知识。另外,Ramamurti(2012a)[9]认为新兴国家之所以不具有享有盛誉的品牌是因为EMNEs处于发展初期,而品牌的建立需要较长期的积累和发展过程。

在馆藏图书流通实践中,流通部门通常关注预约率超过0.5%的图书类别。表1显示,Q类、T类、O类和U类图书应引起流通部门的注意。表1中的“预约频次”从侧面揭示了某类图书的利用效率。“预约频次”的计算公式如下:

(二)EMNEs国际化的竞争优势

Ramamurti(2012a;2012b)[9,20]认为,看起来EMNEs不拥有像AMNEs一样的先进技术、知名品牌以及国际化经验等传统优势,但EMNEs的确拥有一些不同于AMNEs的竞争优势[7]。例如,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客户需求的了解、面向BoP的创新能力、对于发展中国家市场、政体的适应能力以及通过母国市场外国投资(Inwa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FDI)积累的国际合作经验等。而且EMNEs也拥有来自国家层面的竞争优势:廉价的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市场;国家对企业国际化的支持、政策倾斜等。具体见表1所列。

 

表1 EMNEs的竞争优势

  

EMNEs竞争优势描述文献来源EMNEs自身拥有的优势1.对新兴市场客户需求的了解长期生产经营满足新兴市场国家价格敏感性顾客需求的产品;满足特殊利基市场需求的产品Prahalad和Hart,2002[21];Williamson,2010[22];UNCTAD,2006[23]2.创新能力利用劣势生产资料、二手技术进行节约式创新;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改造,以满足特殊用户需求Williamson,2010[22];UNCTAD,2006[23];Prahalad,2012[24]

 

续表1

  

EMNEs竞争优势描述文献来源EMNEs自身拥有的优势3.适应能力EMNEs母国通常具有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法律制度不健全等特点,而EMNEs对此类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Luo和Wang,2012[25];Garcia⁃Canal和Guillen[26],2008;Cuervo⁃Cazurra和Genc,2008[27]4.初步国际化经验EMNEs通常在发展初期就已经通过出口、合资经营等形式,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化经验Buckley等,2007[28];Luo和Zhang,2016[29]5.网络化经营能力为了克服传统市场化优势的不足,EMNEs通常嵌入各种合作网络,获取所需资源或优势Mathews,2006[4];Chen和Chen,1998[30];Elango和Pattnaik,2007[31];Yiu等,2007[32]6.先动优势为了占领市场先机,一些EMNEs通常在某些领域率先进行创新,取得先动优势Ramamurti和Singh,2009[33];Ramamurti,2012b[20]母国提供的优势1.廉价的生产要素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发展初期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Lall,1984[34];Sauvant,2008[35];Buckley等,2007[28]2.国家的支持、政策倾斜新兴市场国家先后实行开放政策、逐步完善政策法规,积极推动并支持本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Rugman,2014[36];Kothari等,2013[37]3.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自然资源禀赋是经济发展原动力之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EMNEs的初期发展提供了保障柴忠东和刘厚俊,2014[38]4.广阔的市场容量新兴市场国家通常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产品国内需求巨大Contractor,2013[39]

三、EMNEs国际化的动力

该模型由Rugman(1981)[59]提出,用于分析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国际战略等问题。该模型认为成功的跨国企业通常是建立在国家特定优势(Country Specific Advantages-CSA,比如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政治文化基础等)和企业特定优势(Firm Specific Advantages-FSA,比如专有技术、品牌、能力等)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传统的CSA/FSA模型认为CSA是一种公共资源,该国范围内任何企业都能平等地获取,所以EMNEs采用什么样的国际化策略(全资、合资或者专利授权)只与其本身拥有或能够拥有的资源有关。

(一)推力

式中:ωxyz表示经过误差补偿后的陀螺仪三轴角速度,q0~3表示四元数。对四元数进行实时更新,并根据四元数和欧拉角的旋转矩阵对应关系,可以获得实时欧拉角信息。

(二)拉力

外部市场所拥有的技术、市场、互补性资源等是EMNEs采取国际化战略的外部拉力。Dunning和Lundan(2008)[44]认为资源获取(Resource Seeking)、市场开发(Market Seeking)、战略资产搜寻(Strategy Asset Seeking)和效率提升(Efficiency Seeking)是企业国际化的外在动力,EMNEs之所以采取国际化战略也受以上因素的影响。Kim和Park(2014)[45]研究认为,最初EMNEs以市场开发和资源获取为目标进行海外投资,但自21世纪以来,EMNEs主要以战略性资产比如技术、知识的搜寻获取为目标进行国际化经营,也就是说,随着EMNEs内外环境的变化,其国际化发展的目的、方向也在变化。另外有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倾向于通过国际化过程来获取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而私有企业以市场开发、技术提升为其主要目标[46]

EMNEs国际化战略动力因素如图1所示。

  

图1 EMNEs国际化战略动力因素

四、EMNEs国际化的战略模式

EMNEs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模式(或跨国经营模式)是其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Slangen和Hennart(2007)[47]认为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合同模式,包括直接出口和专利许可;另一类是股权模式,包括绿地投资(全资或合资)和并购。不同的战略模式意味着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会面对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Cuervo-Cazurra (2007)[48]据此提出渐进国际化战略模式,这也是发达国家AMNEs普遍采取的一种模式。但Luo和Zhang(2016)[29]研究表明目前学术界的一个较统一的观点认为,EMNEs国际化过程不同于传统AMNEs的渐进过程,通常会采用一种激进快速的模式来追赶国际化过程中的先行者。如Rui和Yip(2008)[49]、Satta等(2014)[50]的实证研究表明许多大的EMNEs经常采用一些高风险、高控制的快速模式,尤其是会采用并购模式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

政治法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存在“制度缺失(Institutional Voids)”现象:政治法律制度不健全、不稳定、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等。一方面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经营风险增加,促使本国企业加快国际化过程,出现“逃离母国”现象。另外一方面却也增强了企业在制度缺失情况下自我发展的能力,例如通过关系嵌入(Relationship Embeddness)、企业抱团(Business Group)等形式参与竞争,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利于EMNEs在政治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中,取得非传统意义的竞争优势。

国际化主要理论模型以及基于EMNEs的扩展

理论界对于企业国际化的起因、过程、战略、绩效等问题有很长的研究历史,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按照这些模型的内在逻辑及研究视角,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际化过程模型(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Model),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理论[54-55]、Uppsala模型[56-57]等。另一类是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Theory),包括OLI模型[12-13,58]、CSA/FSA模型[59]等。但随着EMNEs的兴起,传统理论模型的解释力受到挑战[10],有许多学者对这些主要基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传统理论模型进行了扩展和创新,来解释EMNEs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国际化过程(见表2所列)。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交软件的兴起,表情包在成为人们网络日常交流重要部分的同时,更是衍生出一门新的生意——表情包经济。近日有媒体报道,作为中国颇有名气的表情包出品企业,厦门萌力星球网络有限公司已经创造出多种受到欢迎的产品,如憨态可掬的小熊猫“野萌君”、又萌又可爱的浣熊“萌二”、圆滚滚的“汪蛋”等,这些表情包产品均是爆款,目前在市场上受到众多消费者的热捧。

从小,苏石就听村里村外的人说他爸是个流氓,但苏石不信,他爸怎么会是流氓呢?他爸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为女人戳瞎了自己的双眼,母亲丢下他和姐跟别的男人跑了,他爸都没有吭一声,只是全心全意地将他们姐弟拉扯大。从小,在苏石眼里,他爸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可是今天,他…他……

 

表2 对传统模型的扩展和创新

  

基于DMNEs的传统理论模型主要观点基于EMNEs的扩展主要观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Vernon,1966[54];1979[55])1.创新首先起源于发达国家,然后向其他发达国家扩散,最后进入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2.发达国家企业首先进行满足本国市场需求的生产,然后为了降低成本、拓展市场、提高利润开展国际化经营逆向创新(Immelt,Govindarajan和Trimble,2009[18];Govindarajan和Trimble,2012[19])1.创新首先起源于新兴市场国家,满足新兴市场国家消费者需求,然后进入其他发展中国家,最后经过改良升级进入发达国家市场;2.EMNEs先是根据本国情况开发满足本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然后经过破坏式创新,以直接对外投资(OFDI)的形式开发发达国家市场

 

续表2

  

基于DMNEs的传统理论模型主要观点基于EMNEs的扩展主要观点Uppsala模型(Johanson和Wiedersheim⁃Paul,1975[56];Johanson和Vahlne,1977[57])1.企业国际化过程遵循渐进、低风险、低承诺模式;2.先向地理位置、政治文化、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相邻近的国家发展,然后在学习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向“心理距离”更远的国家发展;3.国际化过程中,先采用低承诺、低风险的合作合资模式,然后逐步采用高承诺、高风险的独资、并购模式Springboard理论(Luo和Tung,2007[8])1.EMNEs国际化过程通常是跨越式、高风险、高承诺;2.为了获取技术、市场先向发达国家或者同时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扩展;3.按照该理论EMNEs一方面获得所需的资源技术等,另一方面也规避了本国的制度、市场约束OLI模型(Dunning,1977[12]、1980[58]、1988[13])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尤其是需要具备:所有权优势(O)、本地优势(L)和内部化优势(I)LLL模型(Mathews,2006[4])EMNEs国际化过程中所利用的竞争优势不同于OLI模型,它主要通过Linkage、Leverage、Learning三个过程来获得竞争优势CSA/FSA模型(Rugman,1981[59])1.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必须把企业特有优势(FSA)和国家特有优势(CSA)有机结合,才能克服外来者劣势(liabilityofforeignness);2.东道国CSA的获取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机会均等Bundling模型(Hennart,2009[60])1.东道国CSA的获取机会不均等,而且市场机制不健全;2.需要把EMNEs所拥有的FSA与东道国所拥有的CSA按照不同情况进行组合,以决定EMNEs的经营策略

(一)从传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到逆向创新理论的扩展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54-55]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AMNEs的角度出发,认为创新产品由发达国家起源,并逐步向其他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扩散,相应的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价值增值活动也随之自上而下进行转移。

新兴市场国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制度环境对企业经营有很大的影响;企业发展通常依赖于各种关系战略并在这种网络关系上投入巨大;经济发展迅速,都在经历市场化转型[29]。正因为新兴市场国家有这些特点,所以会对企业国际化战略产生深刻影响。Cuervo-Cazurra和Ramamurti[11]认为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都暗含一个假设条件:只有来自具有技术和体制优势的国家以及由相对富裕的消费者构成国内市场的企业才能进行国际化发展。Dunning(1977、1988)[12-13]认为拥有技术、品牌等特定优势是产生跨国企业的先决条件,因为这些优势能够克服和补充外来者劣势(Liability of Foreignness)[14]。但是自21世纪伊始,大量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EMNEs走上了国际舞台。通常来说,它们不具有这些优势,它们的出现似乎有悖于现有跨国企业理论[15],所以关于它的起因、背景及竞争优势等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3]

(二)从Uppsala模型到Springboard理论的扩展

Uppsala模型,也被称之为渐进国际化过程模型[56-57],认为企业国际化是逐步发展的,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一方面企业的经营模式、市场承诺服从渐进过程,即先是发展商品出口贸易,然后逐步建立国外销售代理、销售子公司,最后建立生产子公司。从股权份额的演化来看,遵循从出口到合资经营,再到完全独资并购的过程。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效率和规避风险,企业通常首先选择进入临近的具有类似的社会政治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的国家,然后选择差异性更大的国家进入。对于EMNEs来说,首先会选择发展中国家作为目标市场,然后在国际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逐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现实中,EMNEs通常会采用不同于EMNEs的国际化模式。一是快速国际化过程,直接进入“心理距离”较远的发达国家市场。二是高承诺模式,以全资并购方式直接获得国外企业。为了解释EMNEs的国际化过程,Luo和Tung(2007)[8]提出了“Springboard”模型,认为EMNEs为了规避本国“市场缺失”以及在东道国的“外来者劣势”等问题,尽快弥补其与AMNEs的差距,利用快速进入、高承诺模式获取竞争性资源,从而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

(三)从OLI模型到LLL模型的扩展

OLI模0型也叫“折中范式”,由Dunning(1977)[12]首先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之所以国际化经营是因为它拥有国际化的条件和动力:①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s),主要指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他国企业没有或者无法得到的无形资产和规模经济优势,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其从事国际直接投资的能力。②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s),是指东道国本地或生产地的政策和投资环境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所产生的吸引力。Dunning认为,区位优势不仅决定着企业从事国际生产的倾向,也决定着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和国际生产类型。③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是指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会使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丧失或无法发挥,企业通过内部化可以使其优势获得最大收益。

Mathews(2006)[4]认为,EMNEs自身没有传统的竞争优势,其国际化目的是开发(Exploration)国内市场无法得到的竞争优势(技术、市场、知识等),而不是利用(Exploitation)自身优势。所以EMNEs走向国际化的过程必须采取“连接(Linkage)—学习(Learning)—杠杆(Leverage)”策略,建立广泛的连接关系,以便于获取资源,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竞争优势,以此达到国际化的目标。

所谓国际化推力,指起源于新兴市场内部、EMNEs自身的驱动力。首先,Buckley等(2007)[28]、Kalotay和Sulstarova(2010)[41]认为中国、俄罗斯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存在“制度缺失(Institutional Voids)”问题:法制体系不健全、要素市场不完善、存在腐败现象、公司产权不明确、经营风险高等,使得企业有强烈的意愿向海外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发展以规避“制度缺失”产生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42]。其次,Luo等(2010)[43]研究认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及鼓励发展外向型经济政策的实施,也客观上激发了本土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动力。最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大量的外资进入新兴市场国家,EMNEs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市场竞争压力,这成为EMNEs寻求自身发展空间,采取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重要动力。

海外投资者通过强化自身风险管理以应对东道国安全风险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安全风险难以预测、难以防范,通过保险法律制度转移安全风险损失是基本的法律防范措施。国家需通过宣传和制度导向作用,促使中国投资者提高通过保险法律制度防范安全风险的意识,使投资者不仅具有寻求中国商业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的意识,还要树立充分利用MIGA担保的意识。

(四)从CSA/FSA模型到Bundling模型的扩展

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动机是EMNEs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由于EMNEs的发展水平和东道国的资源禀赋不同,所以EMNEs有不同的国际化发展动机[23]。Jormanainen和Koveshnikov(2012)[40]把EMNEs国际化发展动机进行归纳,认为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促使EMNEs向海外扩张:一种力量概括为推力(Push),另一种概括为拉力(Pull)。

“种了一辈子地,就没遇到过这种问题,打什么药都没用,大家都说不行就毁了重新种吧。”今年62岁的辛文胜表示,现在家中只剩下他自己打理着两亩多地,这对拥有十多年种植经验的他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是毁了重新种费工夫不说,上市肯定会晚,经济效益也将会大打折扣。

Hennart(2009)的“捆绑模型(Bundling Model)”[60]则认为EMNEs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必须考虑东道国互补资源拥有者的情况,必须把自己所拥有的无形资源与东道国的互补资源进行捆绑,其国际化模式受互补资源捆绑绩效影响。

六、总结与研究展望

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并不是新生事物,它至少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理论界对这类企业的起因、动力、模式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关于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能否解释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国际化的争论方兴未艾。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总结分析,发现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在国际化过程中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特点,如快速国际化、逆向创新、技术开发、并购模式等,这就需要理论界对现有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创新以更好地解释这些新特点。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归纳,认为结合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国际化的新特点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EMNEs的竞争优势

传统理论认为企业在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时才能实施国际化战略,而EMNEs的起源国背景、自身较弱的技术创新能力等决定了它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但现实情况却相反,有越来越多的EMNEs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以至于出现EMNEs发展的新浪潮。面对这样的情况,理论界应该思考几个问题:EMNEs的竞争优势究竟在哪里?EMNEs国际化过程是在利用它的竞争优势还是在发展它的竞争能力?起源国背景对EMNEs有什么样的正向或负向影响?

(二)EMNEs的所有制形式的影响

起源于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尽管所有制形式多样,但真正能够实现国际化的许多企业具有国有背景,往往承担国家战略角色,并采用高承诺、高风险的并购模式快速实施国际化战略。而其他所有制的EMNEs在国际化过程中缺少国家的支持,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所以,各种所有制形式的EMNEs国际化过程的比较研究,国有EMNEs国际化的风险及效果研究等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本文从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模型入手,构建含技术进步指标的分析模型。考虑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途径并不完全相同,笔者引入了虚拟变量以区分两者区别。另外,本文构建了ISU指标作为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并以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公开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不仅验证了前文假设,同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另外,通过虚拟变量的相关系数测算,本文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转移是显著存在的,且金融发展水平对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提升产业结构的作用显著。

(三)EMNEs国际化的路径

EMNEs国际化路径主要考察EMNEs首先进入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问题。目前,EMNEs的发展路径呈现多样化,有些以发达国家为目标市场,有些以发展中国家为目标市场,当然也有同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的。传统理论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技术、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巨大“距离”,所以EMNEs应首先开拓与起源国背景类似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然后向发达国家拓展。理论界应对以下几个问题给出回答:EMNEs有没有国际化的最优路径?“距离”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阻碍了EMNEs的发展吗?

(四)EMNEs的逆向创新

创新是社会、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来源。传统理论认为,创新首先起源于发达国家,然后向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扩散,而按照Govindarajan和Trimble(2012)[19]的观点创新也可起源于发展中国家,然后向发达国家扩散,即存在“逆向创新”现象。尽管Govindarajan和Trimble[19]以及其他学者主要关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AMNEs)的“逆向创新”问题,但同样EMNEs的“逆向创新”值得深入研究。

(五)EMNEs国际化的绩效

EMNEs在国际化过程中绩效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察,比如经营利润、市场占有率、创新能力提升、对于母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等。尽管独立地研究某一项指标也能反映EMNEs的发展状况,但系统地考察EMNEs的绩效,需要建立一套综合性指标客观地反映EMNEs的发展状况,这也是理论界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ECONOMIST. The challengers: A new breed of multinational company has emerged [J/OL].(2008-01-10)[2017-06-05]http://www.economist.com/node/10496684.

[2]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15)[R]. New York: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2015.

[3]AMIGHINI A,COZZA C,GIULIANI E,et al.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from Emerging Economies: What Theories Suggest,What Evidence Shows. A Literature Review [J]. Economia e Politica Industriale,2015,42 (3) : 343-370.

[4]MATHEWS J A. Dragon Multinationals: New Players in 21st Century Globalization [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6,23(1) : 5-27.

[5]DUNNING J H,KIM C,PARK D. Old Wine in New Bottles: A Comparison of Emerging-market TNCs Today and Developed-country TNCs Thirty Years Ago [C]∥SAUVANT K. In The Rise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from Emerging Markets: Threat or Opportunity? Northampton,MA:Edward Elgar,2008.

[6]RUGMAN A M. Do We Need a New Theory to Explain Emerging Market MNEs? [C]∥SAUVANT K,MASCHEK W A,MCALLISTER G A.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from Emerging Markets: The Challenges Ahead. New York:Palgrave McMillan,2010.

[7]GUILLEN M F,GARCIA-CANAL E. The American Model of the Multinational Firm and the ‘New’ Multinationals from Emerging Economie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09,23(2) : 23-35.

[8]LUO Y,TUNG R L.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of Emerging Market Enterprises:A Springboard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4) : 481-498.

[9]RAMAMURTI R. What is Really Different about Emerging Market Multinationals? [J]. Global Strategy Journal,2012a,2 (1) : 41-47.

[10]CUERVO C A. Extending Theory by Analyzing Developing Country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Solving the Goldilocks Debate [J]. Global Strategy Journal,2012,2(3) : 153-167.

[11]CUERVO C A,RAMAMURTI R. Understanding Multinationals from Emerging Markets [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

[12]DUNNING J H. 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N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C]∥OHLIN B,HESSELBORN P O,WIJKMAN P M. In 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London:Macmillan,1977:395-418.

[13]DUNNING J H. 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 Restatement and Some Possible Extension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19 (1) : 1-31.

[14]HYMER S.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M]. Cambridge,MA:MIT Press,1976.

[15]BUCKLEY P,HASHAI N. 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Catch up and Domestic Market Growth in the Genesis of Emerging Country based Multinationals [J]. Research Policy,2014,43(2) : 423-437.

[16]MEYER K E,MUDAMBI R,NARULA R.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Local Context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ultiple Embeddednes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1,48(2) : 235-252.

[17]ZESCHKY M,WIDENMAYER B,GASSMANN O. Frugal innovation in emerging markets [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1,54 (4) : 38-45.

[18]IMMELT J,GOVINDARAJAN V,TRIMBLE C. How GE is Disrupting Itself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9,87(10) : 56-65.

[19]GOVINDARAJAN V,TRIMBLE C. Reverse Innovation: Create Far from Home, Win Everywhere [M]. Bost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2012.

[20]RAMAMURTI R. Competing with Emerging Market Multinationals [J]. Business Horizons,2012b,55(3) : 241-249.

[21]PRAHALAD C K,HART S L. 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 [J]. Strategy+Business,2002(26) : 54-67.

[22]WILLIAMSON P J. Cost Innovation: Preparing for a ‘Value-for-Money’ Revolution [J]. 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1/3) : 343-353.

[23]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FDI from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Economies: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C]. New York: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2006.

[24]PRAHALAD C K. Bottom of the Pyramid as a Source of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2,29(1) : 6-12.

[25]LUO Y,WANG S 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trategies by Developing Country Multinationals: A Diagnostic Model for Home Country Effects [J]. Global Strategy Journal, 2012,2(3) : 244-261.

[26]GARCIA C E,GUILLEN M F. Risk and the Strategy of Foreign Location Choice in Regulated Industri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6) : 1097-1115.

[27]CUERVO C A,GENC M. Transforming Disadvantages into Advantages: Developing Country MNEs in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8,39(6) : 957-979.

[28]BUCKLEY P J,CLEGG L J,CROSS A R,et al.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 Journ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 (4) : 499-518.

[29]LUO Y,ZHANG H. Emerging Market MNEs: Qualitativ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Direction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16,24(4) : 333-350.

[30]CHEN H M,CHEN T J. Network Linkage and Location Choice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8,29(3) : 445-468.

[31]ELANGO B,PATTNAIK C. Building Capabilities for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Through Networks: A Study of Indian Firm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4) : 541-555.

[32]YIU D W,LAU C M,BRUTON G D. International Venturing by Emerging Economy Firms: The Effects of Firm Capabilities, Home Country Networks, and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4) : 519-540.

[33]RAMAMURTI R,SINGH J V. Emerging Multinationals in Emerging Markets [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34]LALL S. The New Multinationals: 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es [M]. London: John Wiley & Sons Ltd,1984.

[35]SAUVANT K P. The Rise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from Emerging Markets: Threat or Opportunity? [M]. 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8.

[36]RUGMAN A M,NGUYEN Q T K,WEI Z. Chinese Multinationals and Public Polic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s,2014,9(2) : 205-215.

[37]KOTHARI T,KOTABE M,MURPHY P. Rules of the Game for Emerging Market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from China and India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13,19(3) : 276-299.

[38]柴忠东,刘厚俊. 解析新兴市场大国跨国企业竞争优势的母国因素[J].南京社会科学,2014(8) : 24-31.

[39]CONTRACTOR F J. Punching above Their Weigh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s,2013,8(4) : 304-328.

[40]JORMANAINEN I,KOVESHNIKOV A.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of Emerging Market Firms: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Research in Top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Journals [J].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2012,52(5) : 691-725.

[41]KALOTAY K,SULSTAROVA A. Modelling Russian outward FDI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10,16(2) : 131-142.

[42]STOIAN C,MOHR A.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rom Emerging Economies: Escaping Home Country Regulative Voids [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6,25(5) : 1124-1135.

[43]LUO Y,XUE Q,HAN B. How Emerging Market Governments Promote Outward FDI: Experience from China [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0,45(1) : 68-79.

[44]DUNNING J H,LUNDAN S M.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M]. 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8.

[45]KIM C,PARK D. Emerging Asian MNCs [J]. 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2014,21(4) : 457-463.

[46]RAMASAMY B,YEUNG M,LAFORET S. 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ocation Choice and Firm Ownership [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2,47(1) : 17-25.

[47]SLANGEN A,HENNART J F. Greenfield or Acquisition Entry: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Foreign Establishment Mode Literatur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7,13(4) : 403-429.

[48]CUERVO-CAZURRA A. Sequence of Value-added Activities in the Multination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y Firm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7,13 (3) : 258-277.

[49]RUI H,YIP G S. Foreign Acquisitions by Chinese Firms: A Strategic Intent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8,43 (2) : 213-226.

[50]SATTA G,PAROLA F,PERSICO L. Temporal and Spatial Constructs in Service Firms’ Internationalization Patterns: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Accelerated Growth of Emerging MNEs[J]. Journal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14,20(4) : 421-435.

[51]CUI L,JIANG F. FDI Entry Mode Choice of Chinese Firms: A Strategic Behavior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9,44(4) : 434-444.

[52]CUI L,JIANG F. Behind Ownership Decision of Chinese Outward FDI: Resources and Institutions [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27(4) : 751-774.

[53]ANG S H,MICHAILOVA S. Institutional Explanations of Cross-border Alliance Modes: The Case of Emerging Economies Firms [J].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2008,48 (5) : 551-576.

[54]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 : 190-207.

[55]VERNON R. The Product Cycle Hypothesis in a New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9,41(4) : 255-267.

[56]JOHANSON J,WIEDERSHEIM-PAUL 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 Four Swedish Case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75,12(3) : 305-322.

[57]JOHANSON J,VAHLNE J E. The International Process of the Firm: 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7,8(1) : 23-32.

[58]DUNNING J H.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ome Empirical Test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0,11 (1) : 9-31.

[59]RUGMAN A M. Inside the Multinationals: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l Markets [M]. London:Croom Helm,1981.

[60]HENNART J F. Down with MNE-centric Theories! Market Entry and Expansion as the Bundling of MNE and Local Asset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9,40(9) : 1432-1454.

 
张林刚,汪朗峰,JulienPénin
《华东经济管理》 2018年第05期
《华东经济管理》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