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入口结构对18 m气固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

更新时间:2009-03-28

引 言

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循环流化床逐渐应用于生物制药、金属冶炼、环境保护、石油化工等能源领域中[1]。虽然已有文献对循环流化床内颗粒流动特性进行较多研究[2-4],但基础研究方面仍显薄弱。研究表明,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颗粒浓度的轴径向分布具有不均匀性[5],这种颗粒浓度的不均匀分布影响了反应器效率[6]。提升管的结构简单,其内颗粒流动主要受出口和入口的影响,入口结构具有气固再分布作用,再分布后的提升管入口颗粒浓度和颗粒速度是气固体系在提升管反应器内流动的初始条件,影响后续的气固流动发展[7-8]。因此,研究入口结构对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对提升管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入口结构对提升管流动特性的影响高度能达到 8 m[9],同时出口结构可影响离出口中心线2 m区域[10-11]。然而,实验室提升管高度一般在 10 m以下,当颗粒循环速率(Gs)增加或表观气速(Ug)减小时,提升管入口和出口的影响区域会形成重叠。此外,针对循环流化床入口结构的研究[11-12]颗粒循环速率大都在 200 kg·m−2·s−1以下,处在低密度操作状态,而随着循环速率增加开始出现不同的流动特性,Grace等[13]初步定义了高密度,并做了一系列相关研究[14-18]。因此,研究颗粒循环速率更大、流化床高度更高的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的气固流动特性具有必要性,尤其是研究入口结构对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

从功能上分析,提升管入口结构可分为两种[19],一种为颗粒入口结构,另一种为气体入口结构。颗粒入口结构通常采用机械式调节装置(如蝶阀、球阀、滑阀)和非机械式调节装置(如L阀、J阀)来控制颗粒从储料罐进入提升管的速率。气体引入一般使用多孔板、喷嘴和多次进风组合的方式,以保证气固两相在提升管入口区域的稳定流动和有效接触。根据实际需要,工业反应器采用不同的颗粒入口结构和气体入口结构[18-20]。良好的布气结构可以实现流体的均匀分布,加强气体对固体颗粒的加速作用,从而快速获得均一的气固浓度分布,提高气固接触效率[21]

本文主要针对提升管入口结构进行研究,以18 m高、80 mm内径提升管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比多孔板、单管式和多管式三种入口结构对提升管底部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探究入口结构对提升管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

1 实验装置和仪器

本实验在高度18 m、直径80 mm的循环流化床提升管中进行,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实验流化介质为压缩空气,储料罐内的颗粒经下料斜管进入提升管底部,在气体的携带作用下沿提升管向上运动至提升管顶部进入旋风分离系统,气固两相由旋风分离器分离后,颗粒经伴床返回储料罐,气体通过布袋除尘进一步过滤后排出。

  

图1 实验装置Fig.1 Experimental apparatus

实验采用FCC催化剂颗粒,其颗粒密度为1500 kg·m−3,堆积密度为 970 kg·m−3,颗粒平均粒径为85 μm。实验使用压力传感器和PV6D颗粒浓度速度测量仪采集提升管内不同轴径向位置的相关数据,参照文献[21-24]进行数据处理。

入口结构对提升管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实际上是由于入口结构影响了气固之间的相互作用[29]。气固相互作用在提升管入口处十分剧烈,压力波动最为剧烈。这种相互作用的强弱可以用压力测定仪测得的压力脉动标准偏差大小来表示[30]。图7表示了 Ug = 7 m·s−1Gs = 300 kg·m−2·s−1操作条件下使用不同入口结构的入口处压力脉动标准差情况。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使用多管入口结构测得的压力脉动标准差最大,说明使用多管入口结构时,气固相互作用最剧烈,多管入口结构对气体和颗粒的再分布程度最大。

借鉴常规提升管入口分布器的特点[6,25-27],本实验设计三种入口结构,如图2所示。实验过程中,提升管入口结构采用分股进气的方式,即压缩空气分两股气路进入提升管,主风从侧面经分布板进入提升管,二次风从提升管底部经二次风管进入提升管,二次风管出口位于下料斜管以上5 cm位置。此外,气体分布板为多孔板,其中孔径为2 mm,孔间距为2 mm,开孔率为23%。使用多孔板入口结构时,由主风进入提升管,二次风管处于关闭状态。单管式入口结构中,采用1根内径16 mm的钢管作为二次风进口,该钢管置于多孔板圆心位置。多管式入口结构中,使用7根内径8 mm的不锈钢管作为二次风进口,其中1根在分布板圆心位置,其余6根均匀分布在多孔板上,在入口底部使用相同开孔方式的不锈钢板分隔主风和二次风。文中单管结构的二次风和主风比例为 1:9,多管结构的为 1:4。

  

图2 提升管入口结构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inlet distributors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高度颗粒浓度径向分布

文中颗粒浓度大小用固含率表示,即颗粒在提升管横截面气固两相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实验表明(图3):三种入口结构下颗粒浓度的轴径向分布趋势相近,呈现为提升管底部颗粒浓度较高,且随着轴向高度增加颗粒平均浓度逐渐降低的特点。同时,颗粒浓度在径向分布上呈现出中心区发展迅速,边壁区发展较慢的特点。对比三种入口结构,多孔板式结构对入口中心区颗粒的加速作用强,因此,该结构下提升管中心区颗粒浓度较低且可以沿轴向迅速充分发展。单管和多管式入口结构下,颗粒浓度在提升管底部中心区较大,且中心区与边壁区差别较多孔板式入口结构小,说明在这两种结构下中心区和边壁区的颗粒都得到了加速。因此,这两种入口更有利于入口处气固均匀分布。

  

图3 三种入口结构的颗粒浓度分布情况Fig.3 Profiles of solids holdup with three kinds of inlet distributors

小白笑道:原来是担心治疗费,跟你说,人家一个好心的老板救了你,不但把你送进了医院,医药费也全是人家垫付的。人家说了花多少算多少,不要在乎钱,只要把病治好。

从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发展高度来看,在Ug = 7 m·s−1Gs = 300 kg·m−2·s−1操作条件下,使用单管和多管入口结构在提升管轴向高度H =10 m左右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得到了充分发展;使用多孔板入口结构在H = 11 m左右实现了充分发展。在表观气速Ug达到 9 m·s−1时,单管、多管和多孔板入口结构的沿轴向的发展高度分别在10、9和12 m左右。可见,在不同表观气速下,多管入口结构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发展高度比多孔板低1~2 m,单管入口结构介于两者之间,并且随着表观气速增加,各入口结构下颗粒平均浓度沿提升管轴向发展速度加快。

2.2 不同提升管入口结构下提升管底部的颗粒浓度径向分布

图5表示了三种入口结构在Ug = 7 m·s−1Gs =300 kg·m−2·s−1 操作条件下的提升管底部颗粒浓度径向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三种结构都呈现中间稀、边壁浓的分布形式。使用多孔板入口结构的提升管底部颗粒浓度边壁区最大,从r/R = 0.55增幅开始明显增大,单管和多管入口结构颗粒浓度在r/R = 0.6左右明显增大。此外,多管入口结构在r/R=0.316处颗粒浓度增加后出现减小的趋势,表明了多管入口结构二次风出口对提升管底部颗粒浓度径向分布有直接的影响。

很多妈妈认为发烧会烧坏脑子,其实这是误解,只有脑炎才会对大脑有影响,并且也不是发烧引起的。还有人说幼儿急疹要烧到一定的温度疹子才会出来,也是误解,幼儿急疹是自限性疾病,没有特效药,用不用药都是发烧3天左右,对症治疗即可。

  

图4 表观气速5 m·s−1下入口处颗粒浓度径向分布Fig.4 Profiles of solids holdup with r/R in inlet region when Ug = 5 m·s−1

本文同时考察了不同入口结构对提升管截面平均颗粒浓度(以下称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分布的影响。图8比较了两种操作条件下,使用不同入口结构时的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分布特点。由图8(a)可见,表观气速较低(Ug = 7 m·s−1)时,三种入口结构下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分布相近,呈现 S形分布,平均颗粒浓度差异不大。由图8(b)可见,表观气速较高(Ug = 9 m·s−1)时,多管和单管入口结构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分布为单调指数函数分布,在提升管底部1~2 m以下平均颗粒浓度单调增加。多孔板入口结构下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分布仍为 S形分布。这说明入口结构对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分布趋势有不同影响。入口结构再分布作用强,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分布易形成单调指数函数分布。此外,操作条件也对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分布特性有影响。表观气速越高,入口结构越易转入较强再分布作用的操作,单调指数函数分布趋势也越易实现。这与Zhu等[6]、Cheng等[9]、白丁荣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图4表示了三种入口结构在Ug = 5 m·s−1Gs =300 kg·m−2·s−1 操作条件下的入口处颗粒浓度径向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使用多管入口结构的提升管底部颗粒浓度径向分布均匀,平均浓度高于单管式和多孔板入口结构。单管入口结构和多孔板入口结构颗粒浓度呈现中间稀、边壁浓的分布形式,从中心到边壁,多孔板结构在r/R = 0.3附近颗粒浓度增幅开始明显增大,单管结构则从r/R = 0.55处颗粒浓度增幅开始明显增大。

  

图5 表观气速7 m·s−1下入口处颗粒浓度径向分布Fig.5 Profiles of solids holdup with r/R in inlet region when Ug = 7 m·s−1

图6表示了三种结构在Ug = 9 m·s−1Gs = 300 kg·m−2·s−1 操作条件下的入口颗粒浓度径向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多孔板和单管入口结构下,颗粒浓度呈现中间稀、边壁浓的分布形式,多管入口结构下,提升管入口处颗粒浓度径向分布均匀。单管入口结构下,颗粒浓度径向分布在r/R约为0.7处增幅开始明显增大,中心区颗粒浓度比多孔板入口结构下小。对比不同表观气速下的研究结果(图4、图5)还可以发现,多管入口结构对颗粒径向分布的影响在大的表观气速下表现更加明显,且在r/R= 0.316处出现颗粒浓度极大值。

图3表示了表观气速Ug = 7 m·s−1,颗粒循环速率 Gs = 300 kg·m−2·s−1的操作条件下,分别使用多孔板、单管和多管式三种入口结构得到的颗粒浓度分布情况。从图3(a)中看出,使用多孔板结构,入口处颗粒浓度在径向上从中心到边壁是逐渐增加的,在r/R = 0.5处增幅开始变大。提升管底部(H=0.38 m)中心区颗粒浓度与提升管4.06 m及14.56 m轴向高度处中心区浓度相近,边壁区颗粒浓度则在上述三个高度处差别较大。相比于单管和多管结构,多孔板入口结构颗粒浓度径向分布的中心区较窄,边壁区较宽。图3(b)、(c)表示了单管与多管式入口结构下颗粒浓度在不同轴向位置的径向分布。两种入口结构中均采用较细的钢管作为二次风入口,二次风出口气速较大,从而产生流动负压区,一部分颗粒将向负压区运动,实现了颗粒的再分布。进一步对比图3(b)、(c),使用单管和多管结构,入口处颗粒浓度在径向上 r/R = 0.7~0.8处增幅开始变大,随着轴向位置的增加,中心区的颗粒浓度逐渐降低。这说明单管和多管结构加速作用覆盖在更宽的区域,使得入口处中心区颗粒浓度更大,径向分布更均匀。因此,单管和多管式入口结构可以保证更为均匀的气固分布和接触。此外,多管结构的入口处颗粒浓度中心区比单管大。也就说,多管式入口结构对于气固均匀分布的作用更明显。从图3中还可看出,颗粒浓度径向分布都是呈中间稀,边壁浓的形式,在4 m以上提升管轴向高度颗粒浓度在径向中心区基本达到充分发展,边壁区颗粒浓度随着轴向高度增加逐渐降低,颗粒浓度发展较中心区慢。

  

图6 表观气速9 m·s−1下入口处颗粒浓度径向分布Fig.6 Profiles of solids holdup with r/R in inlet region when Ug = 9 m·s−1

1944年5月21日,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延安召开,期间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历史上若干重要问题,特别是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做了详细的剖析和正式的总结,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图7 不同结构入口处压力脉动标准差Fig.7 Standard deviation of pressure fluctuation in inlet region with different distributors

 

A—Gg=5 m·s−1, Gs=300 kg·m−2·s−1; B—Gg=7 m·s−1, Gs=300 kg·m−2·s−1;C—Gg=9 m·s−1, Gs=300 kg·m−2·s−1

2.3 不同入口结构对截面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分布的影响

提升管入口结构对气固流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气体和固体的再分布作用[28]。气体入口的分布方式不同,对颗粒的加速作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固再分布情况。多孔板入口结构进气均匀,气体易从提升管中心上升,因此,气体对边壁颗粒的加速作用较弱。所以,多孔板入口处中间稀、边壁浓的颗粒浓度径向分布特征更为明显。多管和单管入口结构下则因二次风进气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中心区颗粒浓度更大,颗粒径向分布更均匀。二是不同入口结构对气固两相运动的约束不同。单管和多管结构由于钢管本身粗细和长短对颗粒进料有一定的阻力。在达到相同操作条件时,相比于多孔板入口结构,多管和单管结构需要更大的储料罐流化风以保持颗粒循环的稳定操作。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颇大,涉及外汇储备、物价、就业、货币供给、进出口、国际资本流动等方面,且其程度受人民币汇率不同升贬值周期的影响。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和时机选择也要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制约,两者互相影响,具体影响及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图8 两种表观气速下不同结构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分布Fig.8 Solids holdup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inlets with height when Ug = 7 m·s−1 and Ug = 9 m·s−1

在婚礼常规流程的拍摄中,我们能发挥的空间往往是最小的,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考验着摄影师的功力,你是否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双发现的眼睛,以及无限的想象力和面对瞬间的反应能力,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技术和审美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的。要勇于尝试打破常规的角度和表达样式,色彩、线条、光比,这些看似基础的要素也正是令一幅画面简洁、明晰的关键,让画面的重点集中,在复杂的场景中找到有趣的结构样式与独特的瞬间,共同作用产生丰富的意味,会给人带来全新的视觉观感。

3 结 论

(1)使用多管入口结构时,提升管底部颗粒浓度的径向分布较为均匀;使用单管和多孔板入口结构,提升管底部颗粒浓度径向分布呈现不均匀的中间稀、边壁浓分布形式。多孔板入口结构下颗粒浓度径向分布在中心区和边壁区浓度大小相差最大,单管入口结构下颗粒浓度径向分布相差较小。

(2)从提升管底部压力变化可知,提升管底部区的气固碰撞在多管入口结构下最剧烈,流动再分布程度最大,单管入口结构下次之,多孔板入口结构下最小。

(3)从平均颗粒浓度轴向分布及发展趋势来看,多管入口结构下的颗粒加速段长度要比多孔板入口结构下短1~2 m,单管入口结构下加速段长度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多管入口结构对颗粒加速作用更好,颗粒浓度轴向发展更快。

致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赵亮教授、魏强副教授及邓春副教授对本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帮助,实验过程中得到了裴华健、苏鑫和李婧雅等同学的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References

[1] 金涌, 祝京旭, 汪展文, 等. 流态化工程原理[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JIN Y, ZHU J X, WANG Z W, et al. Fluidization Engineering Principles[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1.

[2] 杨勇林. 低密度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体力学行为的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1989.YANG Y L. Fluid flow structure in a dilute two-phase suspension system in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D].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1989.

[3] 燕兰玲, 祝京旭, 蓝兴英, 等. 两种新型流化床——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和循环湍动流化床的对比分析[J]. 化工学报, 2014, 65(7):2495-2503.YAN L L, ZHU J X, LAN X Y,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novel fluidized beds—HDCFB and CTFB[J]. CIESC Journal, 2014, 65(7):2495-2503.

[4] 徐令宝. 小型提升管冷模实验研究[D]. 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 2011.XU L B. Experimental study of mini-riser cold model[D]. Beij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2011.

[5] GENG Q, WANG L, LI Z C, et al. Radial non-uniformity index research on high-density, high-flux CFB riser with stratified injection[J].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2012, 14(4): 64-72.

[6] ZHU J, XU J, PENG B, et al. The effects of distributor design on the solids distribution in a CFB riser[C]//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ization - New Paradigm in Fluidization Engineering. Art.53. Korea: ECI Digital Archives, 2010: 1-9.

[7] YAN A, PÄRSSINEN J H, ZHU J X. Flow properties in the entrance and exit regions of a high-flux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iser[J].Powder Technology, 2003, 131(2): 256-263.

[8] YOU J, WANG D, ZHU C. Entrance effects on gas-solid riser flow structure[J].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08,48(1): 310-319.

[9] CHENG Y, WEI F, YANG G, et al. Inlet and outlet effects on flow patterns in gas-solid risers[J]. Powder Technology, 1998, 98(2): 151-156.

[10] 白丁荣, 易江林, 金涌, 等. 快速流化床入口结构对床层流动特性的影响[J]. 化工机械, 1995, (2): 10-14.BAI D R, YI J L, JIN Y, et al. Effects of inlet structure on bed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ast fluidized bed [J]. Chemical Engineering &Machinery, 1995, (2): 10-14.

[11] KIM J S, TACHINO R, TSUTSUMI A. Effects of solids feeder and riser exit configuration on establishing high densit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s[J]. Powder Technology, 2008, 187(1): 37-45.

[12] MARZOCCHELLA A, ARENA U. Hydrodynamics of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operated with different secondary air injection devices[J].Powder Technology, 1996, 87(3): 185-191.

[13] GRACE J R, ISSANGYA A S, BAI D, et al. Situating the high-densit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J]. AIChE Journal, 1999, 45(10): 2108-2116.

[14] ISSANGYA A S. Flow dynamics in high densit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s[D].Canada: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1998.

[15] ISSANGYA A S, BAI D, BI H T, et al. Suspension densities in a highdensit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iser[J].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1999, 54(22): 5451-5460.

[16] ISSANGYA A S, BAI D, GRACE J R, et al. Flow behavior in the riser of a high-densit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 AIChE Symp. Ser.93.1999: 25-30.

[17] ISSANGYA A S, GRACE J R, BAI D, et al. Further measurements of flow dynamics in a high-densit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iser[J].Powder Technology, 2000, 111(1/2): 104-113.

[18] ISSANGYA A S, ZHU J X, BAI D R, et al. Solids radial flux profiles in a high densit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iser[C]//Fluidization Ⅸ.New York: Engineering Foundation, 1998: 197-204.

[19] 郭慕孙. 流态化手册[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GUO M S. Handbook of Fluidization[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8.

[20] 李鹏飞, 章敬泉, 朱晓华. 循环流化床入口结构对流态化效果影响比较[J]. 环境工程, 2011, 29(4): 82-85.LI P F, ZHANG J Q, ZHU X H. Effect of entrance structure on fluidization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1, 29(4): 82-85.

[21] PENG B, ZHANG C, ZHU J, et al. New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the radial solids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n CFB risers[C]// Proceedings of the ASME 2012 Fluids Engineering Summer Meeting.FEDSM2012. Rio Grande Puerto Rico: ASME, 2012: 1351-1357.

[22] ZHANG H, JOHNSTON P M, ZHU J X, et al. A novel calibration procedure for a fiber optic solids concentration probe[J]. Powder Technology, 1998, 100(2/3): 260-272.

[23] 黄卫星, 漆小波, 潘永亮, 等. 气固循环床提升管内的局部颗粒浓度及流动发展[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2, 16(6): 626-631.HUANG W X, QI X B, PAN Y L, et al. Local solid-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d flow development in a long CFB riser[J].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2, 16(6): 626-631.

[24] 林海波, 孔春林, 黄卫星. 气固循环流化床提升管颗粒速度和浓度的测量技术[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5(4):28-33.LIN H B, KONG C L, HUANG W X. Measurement techniques of solids concentration and solids velocity in circulating fluid beds riser[J].Journal of Sichua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2002, 15(4): 28-33.

[25] 漆小波. 循环流化床提升管气固两相流动力学研究[D]. 成都: 四川大学, 2003.QI X B. Hydrodynamics of gas-solid two-phase flow i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isers[D]. Chengdu: Sichuan University, 2003.

[26] YAN A, PÄRSSINEN J H, ZHU J X. Flow properties in the entrance and exit regions of a high-flux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iser[J].Powder Technology, 2003, 131(2): 256-263.

[27] 王成秀. 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增浓——高密度提升管及下行床流体力学特性研究[D]. 东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WANG C X. Increasing the density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eactors—hydrodynamics in high-density riser and downer[D].Dongy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2014.

[28] ZHU H, ZHU J. Characterization of fluidization behavior in the bottom region of CFB risers[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8,141(1/2/3): 169-179.

[29] 周发戚. CFB颗粒上行系统压力脉动特性的实验研究[D]. 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3.ZHOU F Q.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of the upstream system in CFB[D]. 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2013.

[30] 周发戚, 陈勇, 魏志刚, 等. 循环流化床提升管T形弯头动态压力的小波分析[J]. 化工学报, 2015, 66(5): 1697-1703.ZHOU F Q, CHEN Y, WEI Z G, et al. Wavelet analysis of dynamic pressure in T-abrupt of CFB riser[J]. CIESC Journal, 2015, 66(5):1697-1703.

 
毛晓阳,王成秀,蓝兴英,高金森
《化工学报》 2018年第05期
《化工学报》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