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本体与维度: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选择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中的优势

(一)资本积累成熟,经济发展起点较高

国际关系理论强调,理性行为体为了保障物质安全而采取的物质行为最终导致自身安全的下降,这种物质主义和理性主义理论却不足以解释国际关系现实。[1]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资本主义经济共生模式,各世界经济体在日趋完善的国际经济金融货币秩序中逐渐能够谋求到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一席之地,由于资本积累的成效显著化、成形可视化以及成果普遍化,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优势日益凸显,金融话语权逐步增加,经济发展的起点以及经济增效处于同步高位。

(二)国际金融立法模式不断完善

全球金融业长期以来由作为国际软法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而非国际公约予以规范,但多次金融危机反映了不完善的全球金融治理下产生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难以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2]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立法模式在全球金融治理理论的指导下出现一些新发展。在主权国家与政府间国际组织之外,越来越多的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到立法活动中,这使立法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3]全球金融法治是规范金融秩序,维护金融体系利益格局的重要保障,传统发达国家在充分尊重传统秩序格局的基础上逐步开放市场和利益分配点多头融入发展中国家资本,促进扩大市场,基于互利共赢的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营造了诸多良好发展机会,并在金融制度与秩序维护上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起步与向好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力量抗衡与区域融合

(一)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力量抗衡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至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金融领域,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发达国家仍在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经济格局与金融权力之间形成明显的错配,造成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不平等。[4]历史上新兴大国的兴起势必会导致与守成大国的矛盾冲突和对抗,而跨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冲突对抗的修昔底德陷阱,就需要以中国为代表的全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与美国这一当今世界一超多强格局中唯一的超级大国妥善处理在全球金融治理格局中因话语权争夺引发的诸多矛盾,在中美矛盾冲突和对抗中应当谋求多端对话问题解决模式,在探索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冲突应对模式中不断谋求多方利益平衡点。参考和借助中美双方争端处理模式有助于为日趋激烈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竞争中出现的矛盾冲突提供解决范式,从而开创发展中国家转型新兴大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完善世界金融秩序格局的新动力引擎。

(二)金砖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

在现有国际治理格局中,依赖新兴增长力量对抗传统经济霸权是有效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正式由于这种抗衡,才塑造了当前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型。无论是全球还是地区层次,国际体系都可以被区分为完全均势、部分均势、完全霸权和部分霸权四种基本形态,国际体系转型是在这四种模式之间或短暂或漫长的交替转换。[5]

中央空调主机智能节能系统利用云端网络建立管理平台,控制器与管理服务器双向传输。系统的控制器和数字电表等可支持RS485接口,接到主机加/卸载控制柜。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各种网络终端设备(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即时掌握空调主机运行状况的所有信息,示意图如4所示(注:此图仅供参考与示意,实际架构以设备数量为主)。

青辰心生好奇,盯着那张隐在薄雾后的脸,努力想将他的面目看得清楚,却越看越是头晕,如何也辨认不清。他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他的双眸拥有异乎常人的视力,能够将很远处的东西看得清晰,但眼前这人,他却无法看清。他看着看着,终觉心底一阵发慌发冷,急忙移开视线,不能直视。

不论是资本还是货币主导的国际金融战争都是徒劳的,发动战争可以带来胜利,却无法带来更好的和平,并不会改善帝国的整体处境。[6]这就依赖于新兴经济体结合的力量与传统霸权力量抗衡。然而目前现有的金砖机制还正处于一个摸索期,其能否实现组织内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巨大发展仍然受制于各国间传统政治关系模式,尤其是中印的微妙国际关系。而至于其能否在G20框架下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制度行为体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从而彻底改变长期由发达国家垄断国际金融事务的局面,取决于金砖成员国能否继续保持较快经济发展速度,能否形成强大的利益交汇点,以及能否保持该机制的相对封闭性。[7]最终看来,依赖于外部经济合作与谋求利益平衡的难度其实并不亚于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只有一个强大的自身,才是得到话语权与实现对外合作的根本砝码与关键所在。

阶段2中轨道两侧导向轮之间的间距会发生变化,弹簧形变量不断变化,同时会出现只有三个导向轮与轨道接触的情况,即弹簧的形变增量δ和导向轮与轨道之间的偏移距离ξ会导致移动车体过弯的不稳定性。阶段3中导向轮与轨道之间均始终保持压紧状态并且弹簧形变量保持不变,因此阶段3也属于稳定行驶阶段,相比于阶段1,其弹簧被进一步压缩。

三、在全球金融治理格局中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内部措施

(一)基于现有区域化经济合作组织谋求新发展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经济带在现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增进我国同周边国家的传统友谊,进一步加强区域国家联系,坚持发展成果共享,坚持互利共赢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强化区域纽带联系,维护区域稳定与和平的重要基础。

(二)基于G20经济合作平台的跨区域经济合作谋划

G20作为全球经济合作主要平台之一,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极为重要的,同样也是极具开创性的发展机遇平台。中国是当今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也是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之前在成功举办的杭州G20峰会中我国不仅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声,还成功借助此次峰会的举办向世界宣示了“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等倡导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为目标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具有鲜明实践意义的举措。阐明内容含义,深化战略主旨,与更多国家进行良性互动,通过倡导发展成果共享借以实现多边国家的共赢发展。

我国目前推行的国际战略具有显著的继承性特点,而在继承性中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延续性。延续性主要反映在原则化信念层面,而变化主要反映在因果信念层面,然而这种建构模式却并非无懈可击,还存在着影响经济向好发展的掣肘因素,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转变根源既在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必须调整的关键时刻,亦在于既有国际经济秩序及其治理机制的不足当中。[10]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基于这种深刻而复杂的内在延续性,目前就中国的现实实践以及战略的通盘考量而言,继续发扬这种延续性是提升我国话语权同时并有效维护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有效手段。

四、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格局中利益拓展战略

达成国家利益共识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共识是国际关系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既有国际合作理论和战略理论研究等均将共识作为合作的基本条件或潜在假定之一,而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将追求、落实和巩固共识作为一项基本的外交目标和合作实践。[8]近代以来崛起的大国,无不充分利用了外部资源和市场,而自我孤立和封闭的国家往往不能有效汲取外部营养而陷入衰落之中。[9]通过G20经济合作平台加深发展中国家联系,加强当前主要发展中国家联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推动和丰富G20经济合作平台同“东盟10+3”、“非盟”、“阿盟”之间的经济文化战略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治理格局中的作用。

(一)拓展与深化“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影响范围

在当地政府及企业所引进的外语人才中,很多是的纯语言专业类外语毕业生,往往知识面较窄。在对外交流中经常出现业务人员不懂外语,翻译人员不懂业务的现象,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障碍。而有的外语人才虽然具备专业知识,但在和外国人直接交往中往往是讲不出,写不好,听不懂。根据调查,从总体上看,全市缺乏具有较高的外语交流能力,同时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只有49%的用人单位认为他们现有的外语人才的专业能力能够满足要求。大约50%的企事业单位对近几年高校历届毕业生的印象是: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太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应用实践能力,很难胜任其本职工作。

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组有着深远影响的主要包括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独联体经济联盟、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中美洲自由贸易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等大大小小二十余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国家相较于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略显薄弱,要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的经济体,强化与提升国际金融格局中的话语权,客观上就要求发展中国家不仅要加强南南合作,更要积极谋求本区域的区际国家间经济合作,参考借鉴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范本,构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从而通过强化区域经济力量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形成区域国家间的优势互补,扩大金融市场,通过提高国际金融话语权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二)推进亚洲基础设置投资银行整体战略实施

由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投行已经升级为当前全球金融治理领域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亚投行对于全球金融治理的冲击更多地是观念层面上而非实际意义上的冲击,其全球金融治理意义则是增量上的改革以及对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贡献和改变。[11]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置投资银行其实质是推进实施参与全球金融秩序格局治理所实施的重要国家战略行动,中国方面应当在亚投行多边框架下充分发挥创始成员国以及股东的核心作用,积极沟通各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利益诉求,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银行业基础设置建设金融秩序中的矛盾,协调处理各国地缘政治的诸多冲突,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累积宝贵经验。借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建设增进经济发展,加强区域间国家沟通和联系,从而承担国际责任,发扬大国风范,增强国际影响力。中国同时还应当以亚投行为平台,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和领导国际金融事务方面积累经验,开展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区域或国际金融合作,[12]积极维护好发展中国家群体的利益,带领并推动更多国家参与到国际金融秩序的共同治理中来。

(三)区域协同发展新战略:亚洲共同体模式

亚洲共同体模式受到亚洲地缘政治模式以及已经成功实践的欧盟模式的影响,实现的可能性较小,加之英国脱欧公投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众多国家对于区域共同体合作发展模式的再次评估与担忧。并且其可行性也依赖于诸多论证的完善和发展,亚洲基础地缘存在的冲突和矛盾体现在东北亚、东南亚以及个别国家的激烈冲突之中。中日、中印的关系处理模式是将来亚洲国际关系处理的难点,同时也是影响众多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治理格局中话语权的重要因素,是维护其自身利益的重要发声点。未来印度与美国亚太盟友的安全合作会继续发展,但“亚太版”北约难以成形,他们之间的安全合作也面临着地区格局变动、各大国关系和各国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13]

当前国际经济组织的目标与追求逐渐建构于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各经济集团组织的峰会为实现推动区域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动力源参考,进一步深化了各成员国经济互信,为积极开展政治、能源等多领域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为更好地适应当代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建立新的国际金融公共秩序,更好地维护国际金融安全的需要,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契机,国际社会揭开了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大幕。在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金融治理框架处于大变动和寻求新均衡的背景下,中国应抓住有利时机,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和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坚持命运共同体理念,遵循责任、权力相一致和平衡的原则,[14]以欧洲合作模式为参考,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建设模式倡导亚洲命运共同体。通过应用可操作性的合作手段,积极谋划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周边国家一道在全球金融治理格局中维护自身权益,拓展自身利益,提升金融话语权。

五、结语

金融领域在区域与全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发展中国家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国际金融治理格局中。在国际金融治理秩序格局中如何坚守本位,多维度地保护和落实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通盘考量。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中具备一定优势,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重要的动力来源,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矛盾同时也推动着金融秩序结构的完善各经济合作组织也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保障其自身发展提供了良好舞台。因此为更好地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应当从发展中国家自身出发,通过积极发挥现有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功效,从不断完善其架构体系出发,着眼于区域经济共同体构建的新尝试,打破目前合作的困境与僵局,突破传统地缘政治对于发展新型国际关系的桎梏,才能实现国际金融秩序格局的有效实力,切实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而对最终落实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层面,规范我国金融市场秩序,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巩固和推广我国倡导的国际发展战略,以及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积极性构筑重要保障。

[参 考 文 献]

[1]袁 莎.言语习惯与安全困境:超越物质主义与理性主义的思考[J].国际安全研究,2016,(01):56-150.

[2]周仲飞.全球金融法的诞生[J].法学研究,2013,(05):175-194.

[3]张金矜.全球金融治理视野下国际金融立法模式的新发展[D].沈阳:辽宁大学.2016.

[4]高海红.布雷顿森林遗产与国际金融体系重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03):4-156.

[5]刘 丰.东亚地区秩序转型:安全与经济关联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05):32-157.

[6]王泉伟.构想天下秩序:汉代中国的对外战略[J].外交评论2016,(03):100-132.

[7]李 巍.金砖机制与国际金融治理改革[J].国际观察,2013(01):33-40.

[8]尹继武.共识的国际战略效应 [J].国际安全研究,2016(01):33-149.

[9]苏长和.从关系到共生——中国大国外交理论的文化和制度阐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01):5-156.

[10]孙伊然.亚投行,”一带一路”与中国的国际秩序观[J].外交评论,2016,(01):1-30.

[11]王 达.项卫星.亚投行的全球金融治理意义、挑战与中国的应对[J].国际观察,2015,(05).

[12]张 伟.亚投行对国际金融治理的贡献、挑战与发展建议[J].国外动态理论,2016,(11):94-104.

[13]凌胜利.战略能力、共同利益与安全合作——基于印度与美国亚太盟友安全合作的分析[J].南亚研究,2016,(01):1-147.

[14]羌建新.金融全球化、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与国际金融安全——基于信息科技革命的视角[J].国际安全研究,2015,(06)24-153.

 
陈威仪
《黑河学刊》 2018年第03期
《黑河学刊》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