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洋传统唱法吐字对比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我国根据各民族人民的特点和爱好等等因素,创造并发扬中国民族唱法,所以中国民族唱法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一种歌唱方式。民族语言是构成中国民族唱法的基础,加以形体表演的辅助,结合甜美明亮的嗓音,能够展现出特别的艺术。我国的戏曲、民歌以及说唱等都属于民族唱法,最主要是要突出声情并茂及行腔韵味的有效融合。

一、西洋传统唱法介绍

将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尤其是意大利声乐技术作为演唱风格主体的西洋传统唱法,最初是在17世纪出现在意大利地区。对声部进行严格区分,并且将音区和谐作为重点,是该唱法的主要特征,众多追求声乐艺术境界的艺术家都被其展现出的声音连贯性及气息的力量所吸引。所以世界各地对西洋传统唱法的演唱和教学方面都在不断探讨和分析,并且积极进行推广[1]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的出现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面对网络语言的冲击,人们应该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重点对普通话和拼音进行推广和运用,并能够对网络语言进行合理控制,让汉语言文学经受住网络语言的冲击,并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声乐中吐字的重要性

“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这是魏良辅早在明代《曲律》中提出的观点;“一个歌唱者,若没有掌握正确的咬字,就会感到自己无活动的能力,而且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地。而有些歌唱者往往由于漂亮的咬字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这是兰培尔蒂在《歌唱艺术》中写出的思想;“清晰地咬字会使声音更完善、更集中、更柔美。”卡鲁索也曾在《怎样歌唱》中也提出过这样的想法,与其他的器乐不同,声乐是依附人声将美妙的旋律和声音演绎出来,所以对语言及吐字的要求更高,所以歌唱中吐字标准是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注重的问题,其直接影响整个歌曲情感的表达。

三、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洋传统唱法吐字方面的差异

第一,吐字标准性在我国民族传统声乐中要求是极为严格的,对整个民族唱法的研究和分析表明,演唱的清透性受咬字的严重影响。字正腔圆是人们常常对民族唱法的一种描述,在民族唱法中还注重十三辙、四呼和五音等方面的要求,将汉语中十三个辙口作为归韵就是十三辙;吐字发音的四种口形成为四呼;吐字发音时与唇、齿、喉、牙、舌五个部分相接触为五音。西洋传统唱法在吐字方面与中国民族唱法相比,较为简单且通俗易懂。西洋传统唱法将元音作为整个歌唱和发生的基础,所以必须在同一腔体中对五个元音的发音实现统一。口型上表现出圆和竖是西洋唱法的语言风格,也就是说用垂直线唱法以椭圆口型歌唱,单纯的元音与音节的响亮利于歌唱共鸣的形成与释放,以至语言风格和声音效果圆润、丰满、豪放、坚实且富于立体效果。西洋传统唱法最注重的是声音共鸣的效果和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对吐字清晰的要求在此之后[2]

类似微商的关系营销,其特点就是以顾客需求至上,开展各种信息分享互动(品牌信息、产品信息、体验信息等),并产生各种社会化购买(实物商品、团购、资讯及服务、社交产品、产制产品等)。

首先,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利用中西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将结合和发扬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精华作为基础,加以西洋传统唱法中的胸腹式联合呼吸和穿透力等科学发声技巧,对学生进行民族唱法的声音训练。形成一种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独特的行腔为特点、以演唱跟形体相结合的声情并茂的综合性演唱形式。使咬字亲切自然,声音圆润明亮,使演唱者既能演唱风格浓郁的民歌,也能驾驭艺术歌曲以及难度较大的歌剧作品。学生有了良好的发声方法,技术上获得了自由与空间,便可以很轻松的咬清汉字的字音,这样,才能将声乐作品完美的展现出来[3]

第三,我国汉字还分为四个音调,它主要起到对汉语语言中语义进行区别的作用,如果发音的声调不标准,不仅会影响语言的清晰度,还会造成对语义理解的偏差。西洋传统唱法与其截然不同,西洋语言更加简单,不像汉字这样复杂,所以表达起来更加直接。

四、加强吐字教学的相关建议

第二,我国民族唱法在出字前表现较为夸张,以至声母、韵母常连在一起,先咬后放的发声技巧,重点强调咬字强调嘴皮子劲儿。而西洋传统唱法在对咬字发音进行要求时,唇肌保持松弛,且子、母音分离,要求子音的咬字动作快速轻捷,避免对母音的共鸣效果产生影响。

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于10月29日拉开帷幕,并一直持续到12月7日。全国共有120个戏曲剧种、122家单位的155个剧目参演。由福建省文化厅组织选送的梨园戏、莆仙戏、高甲戏、打城戏、竹马戏5个本土剧种的1部传统经典大戏和6折代表性经典折子戏入选此次全国性戏曲展演,分别是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梨园戏《吕蒙正》、莆仙戏剧院莆仙戏《杀狗记·迎春牵狗》、仙游县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莆仙戏《敬德画像》、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高甲戏《审陈三·探牢》、晋江市高甲柯派表演艺术中心高甲戏《骑驴探亲》、泉州打城戏传承中心打城戏《目连救母·代母绕枷》、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竹马戏《唐二别妻》。

其次,在将西洋唱法发声原理作为教学前提的基础上,一方面注重学生喉头放松,强调软腭提起,后咽壁打开、立起,充分建立一个稳固的咽腔,另一方面时刻提醒他们用“闻花香”的方式来吸气并保持,并且借助意语中的元音字母来进行学生声音的训练,从而达到三腔统一,声音通畅,更好的找到歌唱的共鸣。当学生在接触新的歌唱作品时,必须先了解歌曲背景和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最后熟悉旋律,思考演唱细节(技巧),以便演唱时吐字能像说话一样亲切、准确、自然,声音能流畅统一,不要急于听音频,对原唱进行模仿。

五、结语

我国一直在民族传统唱法的发扬与传承方面不断的研究和摸索,目的是让民族声乐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更能够体现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韵味。民歌原貌是我们在创新过程中不能舍弃的部分,但我们更应该借鉴和学习世界先进歌唱艺术的优点,实现中西结合,将中国民族唱法推向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1]李丹.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异同[J].卷宗,2015,12:447.

[2]金得星.民族唱法的语言风格和吐字咬字[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06:104.

[3]丁馨韵.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分析[J].黄河之声,2017,20:104.

 
黄晓晴
《黄河之声》 2018年第07期
《黄河之声》2018年第07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