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画白描教学研究——以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白描教学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白描课程在当代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白描是以线条以及书写性的笔法来描绘对象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它具备独特的造型观念与浓郁的东方艺术的审美意味,是先民千百年来艺术实践经验的积累、无数艺术家智慧的结晶,是中国艺术中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白描,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科目,体现出它完备的技法与审美体系,而历代大师白描名作,也凝聚着深厚的文化精神意象,开拓了中国绘画艺术高远的审美境界。

当代艺术学院教学,多是通过长期训练具象素描来提高造型能力,但是它只是人类艺术史中观察与表现方式的一种而已。对于中国画专业的学生,白描也是其最为基础的造型方式,白描课程训练相对于素描在某种意义上更加有益。通过白描课程学习中国画洗练概括的表现物象的艺术手法,掌握白描的艺术规律,吸取东方艺术中最为本质的有益因素,调和固有应试素描中的西式素描造型观察方法,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中国画的专业状态。因而白描课程教学在中国当代艺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要想高效有序的进行海外工程项目的开发,必须要建设好物流服务网络,提升材料设备的管理水平。企业可以联系国内和国外比较优质的物流服务商,沟通建立几条高效通畅的物流渠道,同时,要在项目设立初期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和工程进度计划,对材料及设备在海关等方面的费用和时间必须做好计算工作,在海外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必须按照进度计划表提前3-5个月进行相关材料设备的采购,防止因材料设备的延误导致项目施工进度延误或停止。

相对资源承载力是指通过选定资源承载力的理想状态作为参照区,以该参照区人均资源拥有量为标准,将研究区与参照区的资源存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研究区内资源相对可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相对资源承载力原模型[4]主要包括:相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综合承载力。

二、湖北美术学院白描课程的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

3.范本的选择

2.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上,对于本科一年级在基础课部的两周白描课程,主要是一种白描的初步临摹与体验,很难进入对造型观念的梳理以及造型、笔墨与意境审美层面的认知,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上升到对白描艺术规律的把握,更难以认知传统造型的独特魅力。

(3)群G为素数幂阶循环群.设有限群G的阶为,由(1)和(2)知G为循环群.若s≥2,则生成元个数1)···(ps-1)≥2,故可选取两个不同生成元x,y,再取p1阶元a,p2阶元b以及单位元1构成子集N={1,a,b,x,y},此时的诱导子图P(N)如图2所示,由引理1知P(G)不是某图的线图.

从多年的教学观察与学生的反馈来看,教师对此课程的认知程度不同导致教学质量良莠不齐,每个班的课堂教学因人而异,没有一个提纲挈领的目标与认知,容易导致个人说个人的,因而教学目标能否达到是个问题。

而中国画书法专业以及个别教师的白描选修课程,目标明确,能够在有限的课程教学中,完成白描教学所涉及的内容与任务,并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白描技法,体会白描艺术的造型与审美境界,提升对白描艺术规律的认知与理解,从而能够奠定一定的中国画艺术素养。

课堂教学是该课程的关键,该课程必须认真备课,作为教师,须熟识白描艺术的相关问题,能够讲解白描艺术的风格流变及其审美,剖析技法体系,并亲自示范,从而使学生非常具体、直观地了解白描的技法,并尽快进入白描艺术的学习状态。而目前在基础课部,因为开设白描教学的班级众多,能够胜任此课的教师数量有限,因而一些班级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对于书法班二年级或者个别教师的白描选修课来说,大多能够完满地做好课堂教学,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湖北美术学院早在2006年就在基础课部开设了“中国传统造型基础——白描书法”这门课程,在近11年的教学过程中,每学年有两周的白描课程在全校所有大学一年级的下学期铺开教学,是一门必修课,其中包括中国画系的书法和国画两个专业的本科一年级学生。而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书法专业,在大学二年级开设有一门三周的白描课程。另外,个别老师有时开设的全校公开选修白描课程。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白描教学主要在这三个环节展开,而对于中国画专业的学生而言,进入大学二年级以后,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白描课程。

在大学一年级的教学环节中,白描课程的范本选择也因任课老师的不同而不同,差异较大,有些课堂是复印经典的白描范画,而有些课堂学生或老师找来的却是三流画家或当代人画的不堪为范的白描作品图片,这反映了课堂教学对于学习对象认知的混乱。而对于初次了解白描艺术的学生来说,这个时候是不具备完全判断能力的,必须由教师来把控范本的艺术水准与质量。

只有以最为经典的范本为学习对象,才能从这些大师的力作中体会白描艺术的绝美高度,感知白描艺术的精彩魅力,提升对白描艺术的认知,故而学习对象——范本的选择极为重要。而这个环节对于书法专业的白描课程,以及个别老师的白描选修课程来说大多是以经典白描作品为范,作为他们学习、研究、临摹的对象,并能够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白描之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演变至唐代以后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样式,是因为它由先前“稿本”、“白画”逐渐演变成“白描”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审美体系与丰富的技法体系,而这种技法体系具备完全的表现能力,同时在审美体系上又暗合了中国传统道释的思想与境界,以“线”的方式“描”取本质物象,脱略色相,疏密相聚,有无相生,虚实相较,方圆互参,从而在“白”中流出气韵,生成境界。这是中国艺术极为重要的特质,而历代白描大家无不把其作为精神空间的载体,在白描艺术中迹化个人的精神气质与所托,这才是白描艺术的魅力所在。

矿区出露地层有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陆相火山岩、阿克沙克组灰岩及第四系。地层近EW向展布,走向90°~30°,总体向NW倾斜。大哈拉军山组为英安质凝灰岩、安山质凝灰岩,局部见火山角砾岩及集块岩。阿克沙克组为灰岩、生物灰岩,夹砂岩、凝灰岩和阳起石岩,在北部勘查过程中发现火山碎屑鲕粒灰岩(图2),是铅锌矿床的主要赋存层位,与下伏大哈拉军山组为不整合接触。第四系主要为砂质、粉砂质及粘土质。

经过上面的流程,可以得到有关相机虚拟运动轨迹(即每个相机的位置姿态),并且得到相对稀疏的点云,接下来需要对稀疏的点云进行稠密化,使用Yasutaka Furukawa等人提出的CMVS算法结合PMVS2算法[21]对目标物体进行稠密点云的重构,首先使用CMVS算法将输入图像分解为更容易处理的图像簇,使之能更好并行处理来减少稠密点云重建的时间,然后使用PMVS2多视角立体视觉算法得到目标的准确并密集的点云。PMVS2是一种基于面片的多视角立体视觉算法,算法大体上流程为特征点匹配,点云的扩展和点云的过滤,循环点云扩展和过滤过程三次得到最终的稠密化的点云。

三、白描课程的主要问题

1.认知

白描在中国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本文的开始环节已经做过简单陈述,在这里我们主要是从深层次认知白描作为一个艺术表现样式,以它所具备的文化精神内涵来深入探究。

习近平强调:“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马克思的众多著作中闪烁着生态思想的光芒,相关生态思想对生态旅游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马克思的生态实践理论是解决当前生态问题和遵循现代实践方法论的当代转向,是在保证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前提下对人的行为的内在制约,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物质性实践思想。马克思的生态实践理论对当前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美丽中国”新时代背景下促进中俄界江生态旅游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

4.课堂教学

2.造型

白描不是个简单的绘画手法,而是具有深层的文化精神内涵。通过白描课程的学习,也不仅是为了掌握该技法,而是上升到对这门艺术的高度认知,只有这样,才能转换个人对于这门艺术深层的理解,从而形成一定的中国艺术审美的素养。白描课程须通过向历代白描大师、经典白描范本的学习与研究,加强学生对这门艺术的认知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对白描艺术有所理解。

白描与造型是两面一体,通常在讲中国画造型的问题时都是以最为经典的白描作品在作为示例说明问题,而用线条来塑造形象的白描、用线来“立骨”的绘画样式也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特色之一。对于造型的认知,我们需要调整思路,中国画的造型,特别是人物画的造型问题亟须研究探索,主要是我们几十年来的学院应试素描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当然,应试素描有它有益的一面,但对于中国画专业的学生需要以最大的勇气从应试素描的观念中走出来,不然素描画得再好,如果不会转换到中国画的造型理念上就会在后期的创作过程中碰到一系列硬伤,这不是技法问题,而是观念问题,学习白描的造型方法就是一条转换的途径。

中国画的白描造型,是一种空灵的空间。谢赫所谓的“骨法用笔”从另一个侧面讲是通过用笔在“立骨相”,而这一“骨相”又不是实体的可触空间,而是一种指向性的,暗示性的二维意象空间。这种空间没有被实体充盈,反而灵气四溢,想象力、拓展余地巨大,加上东方的浪漫与神秘色彩,以中国人的固有的“比德”观念,来形成一个意象的造型,以丰富的笔法塑造物象,比拟物象,并物化为艺术家的精神图式,产生造型的审美与造型的意境。这是中国白描艺术造型最为高妙之处,在历代大师的作品中都能找到这种例证。

3.笔墨

中国画极其注重笔墨问题,而白描造型更是以笔墨的精彩运用而达到神乎其技的境地,譬如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之用笔”中就深入论述了用笔与“意”以及“全神气”的关系。而对白描艺术的笔墨问题,主要体现在用笔上面,因为白描多是以单线勾勒形象,其墨色变化不能太大,虽是单色,但用墨也不能死板。“运墨而五色俱”,也就是要有墨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墨的品质、气息、以及墨的干湿浓淡上面,总而言之需墨中有笔,笔中有墨。

在用笔上,须通过各种笔法来充分表现物象的形体、空间与质感,但这种形体空间与质感都是暗示性的,有一定先验的经验,如在行笔过程中加强提按,就形成了一种起伏变化的线,同时交代了物象的穿插与结构,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下笔便有凹凸之形”。同时在用笔上要求中锋直入,力透纸背,中侧互用,变化多样。例如要表现匀净冲和的线条则需中锋直入,平直婉转,匀速勾勒,形成一种高古游丝的线条感受,又如表现起伏动荡,激情澎湃的场景,则须加强提按,中侧互用,快慢相谐,综合运用各种笔法,形成丰富的表现力,如梁楷的《十六应真图》就属于这类作品。

本试验采用柱端加载装置进行加载,试验加载装置如图2所示。在柱下端设置固定铰约束,左右梁端设置链杆约束,水平荷载由MTS电液伺服作动器施加,竖向荷载由稳压千斤顶施加,在千斤顶底座与反力梁之间设置滚轮,以保证在水平加载过程中千斤顶能跟随柱顶实时水平移动。图3为试验加载装置现场。

4.艺术处理

白描的艺术处理,主要体现在一些相反相成的观念与艺术规律之中,也就是中国艺术的一些对偶范畴,例如疏密、虚实、方圆、开合等等,这是中国艺术最为特色的一些处理手法,它受到朴素的中国哲学观念的影响,千百年来慢慢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实践中,形成艺术规律,故而,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内容,通过临摹学习研究大师名作来体验与掌握这些艺术手法。

总之,对于中国画的白描教学,我们需要在中国的文化情境中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来认知它的重要性,在课程管理上统筹规划教学目的、意义、任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构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中国艺术的深层认知,对白描艺术的深入理解。同时灵活规划教学环节,更新鲜活的教学方式,如通过举办白描习作展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他们的学习态度。还有通过组织参观博物馆,参观大师原作来体验原作的气息,通过对大师的作品极为深入的分析来提高认知等等。只有更加立体地做好教学的各相关环节,才能整体提升白描课程的教学质量。

 
周颢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