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国际对比研究——基于中、美、德、日四国的对比

更新时间:2009-03-28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重大科技问题上的突破和创新推动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使经济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均衡水平。近年,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临着深刻调整。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一系列政策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在此背景下,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下简称《决定》)[1],标志着我国正式实施这一重大经济发展战略。

从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来看,发达国家普遍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将不同的政策手段有机结合并发挥出了巨大的协同效应[2]。本文将比较分析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以期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规律性的经验镜鉴和启示。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达国家的政策与经验

(一)美国

美国市场机制较为健全,各阶段主导产业的成长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发完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毫无作为,相反,美国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推行了成效显著的促进政策。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美国重新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此后,美国政府不断提高对某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主要有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美国希望通过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持,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其具体政策经验是:

5 L橡木桶,本地购买;生化培养箱,常州普天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磁力搅拌器,美国赛洛捷克有限公司;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溶氧仪JPB-607A,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电导率仪DDS-307,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分光光度计L35,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

第一,加大科研投入,以新能源为核心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在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美国尤其重视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计划依靠科学技术开辟能源独立新路径。2009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科研基建、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医疗信息化分别投入1200亿美元、199亿美元、190亿美元;在科研基建计划中,新能源和提升能源利用率项目占468亿美元。《奥巴马-拜登新能源计划》提出,美国政府将投入1500亿美元来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重点发展混合燃料动力汽车、下一代生物燃料等产业。美国能源部计划在未来15—20年为波浪和潮汐能发电项目提供1720亿美元的资助(姜江,2010)。美国计划以新能源为主导的跨产业技术革命和“再工业化”战略,着力培育和发展领导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王新新,2011)。在医药和生物科学领域,美国政府终止了对胚胎干细胞研究方面使用政府资金的限制。2011年政府将用于国家健康研究机构的生物医药资助由10亿美元提高到321亿美元(骆祖春、范伟,2011)。此外,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业等领域亦加大研发投入,采取税收补贴等方式推动其发展。

第二,从国家层面制定战略计划来引导新兴产业发展。美国是信息技术产业的高地,长期处于行业发展的领头羊地位,拥有谷歌、微软、苹果、亚马逊、IBM、英特尔、思科等国际领先的信息技术企业。在下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美国确定了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重点研究领域,通过实施“国家宽带”计划、“联邦云计算”战略、“星云”计划、“智慧地球”战略等来继续保持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之本,是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的重要基础。美国早在1991年就把新材料列为影响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的六大关键技术之首(蔡柏奇、曾昆,2014)。美国发展新材料产业的特点是以国防部和航空航天局的大型研究和发展计划为龙头,主要以国防采购合同形式来推动和确保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新材料研究和发展工作。奥巴马时期,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计划来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具体见表1)。

第三,重视构建创新型网络、创新型政府和社会环境,着力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美国把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作为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2013年1月,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先进制造业国家项目办公室发布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一个初步设计》方案。根据这个方案,美国计划在2020年之前建立15所制造业创新研究院,以共同组建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推动政府部门、产业界、高校、科研机构形成合力,努力在技术成熟度较高的共性应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拉近科研与商业化之间的距离,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016年2月,美国首份《国家创新网络计划年度报告》,重点介绍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详细进展,《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战略计划》重点对未来三年的战略目标进行了阐述(盛朝讯,2016)。2015年10月美国发布的新版《美国创新战略》,提出要借助人才、创新思维和技术工具的合理组合,建设创新型政府,为美国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美国政府还将通过建设一流的现代化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加强创新激励、构建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等良好社会环境来支撑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德国

 

表1 奥巴马时期先进制造业与新材料科技发展战略

  

资料来源:根据网络报道等相关资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2012年涉及新材料领域材料基因组计划(MGI)先进材料2012年计划或政策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国家纳米计划纳米材料2013年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主要内容提高国家安全相关行业的制造业水平;缩短先进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周期;投资下一代机器人技术;开发创新的、能源高效利用的制造工艺加大和优化联邦政府、公共与私营部门对先进制造的研发投入,加强所有涉及先进制造的机构的伙伴关系8大重点领域:基本现象及过程、纳米材料、纳米器件及系统、设备研究、测量技术及标准、纳米制造,主要研发设施、环境、健康与安全、教育和社会维度确立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完善3D打印技术相关标准、材料和设备,创造智能制造的框架和方法、允许生产运营者实时掌握来自全数字化工厂的“大数据流”等研究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

德国是老牌工业强国,“德国制造”以其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闻名全球。德国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特别注重科学战略决策的作用,注重发挥战略计划的牵引作用。德国面向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规划了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重点发展领域,并通过多项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促进政策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其主要政策措施是:

第一,将推动创新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把坚持开放创新作为培养竞争优势的源泉。2010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了《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新战略指出,德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与金融政策挑战,解决之道在于依靠研究新技术、扩大创新,目标明确地去激发德国在科学和经济上的巨大潜力。为应对未来挑战,德国新战略重点关注气候和能源、保健和营养、交通、安全和通信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提出各自具体的计划和措施。新战略希望通过这些领域开辟未来新的市场,并推出11项“未来计划”:碳中和、能源高效且适应气候的城市;能源供给的智能化改造;可再生原料作为石油的取代物;通过个性化医疗更好地治疗疾病;至2020年100万辆电动车在德国;更有效地保护通信网络;更多地使用低能耗的网络;数字化且便利地获取知识等。与此同时,德国加强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欧洲新兴产业的框架。2014年,德国加入了“地平线2020计划”,该计划将为德国创新引入国际性战略合作伙伴,使得德国可以进一步开展“基础科学”“工业技术”“社会挑战”三大领域的技术创新,并且与其他欧洲国家共同分享科研创新成果[3]

从《决定》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来看,“十二五”以来某些重点领域的企业营收增速表现优良。其中,节能环保和生物领域的企业营收增速位居前两位。节能环保产业以先进环保高效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为代表,营收由2010年的315.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40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4.8%;生物领域则伴随着居民健康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精准医疗和基因科学等前沿医疗领域的兴起,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营业收入由1567.5亿元扩大至508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6.5%。其产业规模仅次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其他领域按营收增速排序,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分列第三位和第六位。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如火如荼发展的背景下,营业收入由4101.7亿元扩张到1214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4.3%,其产业总额位列七大产业之首;以核电风能及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营收规模由644.0亿元上升到176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4%;以轨道交通航空卫星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为17.5%,规模由1803.5亿元增长至4046.9亿元,其产业规模位居七大产业第三位;新材料营收增速位列末段,年复合增长率为11.4%,营收由916.4亿元增加至1572.2亿元(见图2)。

第三,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型企业为主,而科技型企业在其发展初期往往以中小企业为主。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5]。德国专门设立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管理机构——中小企业局,负责制定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出台了《反限制竞争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提高中小企业效率的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进行保护。为了保障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资金需求,联邦政府的《中小企业重要创新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计划主要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和科学研究计划提供资助经费。资助范围涵盖了纳米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光学技术、资源能效技术、生产技术和公共安全等研究领域。2009—2012年,该计划共资助了1887个企业项目,资助经费达7.7亿欧元(刘朝霞等,2014)。同时,为了向新兴中小企业提供适当、稳定的贷款服务,德国形成了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模式。目前德国已形成了满足不同层次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服务以促进其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是以国家为引导、调解或规制产业发展方向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活动,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贺俊、吕铁,2012)。《“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所提出的目标,包括“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创业环境更加完善”“国际分工地位稳步提高”“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等。围绕上述目标,本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分为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环境、完善管理机制三大类进行分析(具体见表3)。在出台的这三类政策中,优化市场环境类政策最多,占比为45.25%;其次是完善管理机制类政策,占比为32.53%;而加强科技创新类政策最少,仅占22.22%。

(三)日本

第四,注重社会需求的牵引作用。产业的发展往往离不开社会需求的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着眼于未来重大发展需求的产业,其发展更应注重与本国具体社会需求相结合。能源是推动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由于美国是全球能源消耗第二大国,而德国和日本长期以来对外部资源的依赖较大,所以三国都将新能源作为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关注领域。同时,日本针对其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大力发展健康养老、生物医疗等产业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第二,发挥战略规划的引导作用。科学合理的国家战略规划能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能够使新兴产业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少走弯路。能够使国家在某些优势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例如:美国在下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等领域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来确保美国在这些领域的领导地位;德国则出台了《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明确其发展的五大重点领域,并提出了各自具体的发展措施;日本在新能源、信息技术应用、低碳经济等领域制定国家战略,规划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9]

动物性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和酶的作用,蛋白质被分解而产生氮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通过测定TVB-N值,即可判定肉的新鲜程度[4]:TVB-N≤15mg/100g为新鲜肉(一级鲜度);15mg/100g   30mg/100g为变质肉(不得供食用)。从表5可知,泡椒猪皮经过上述工艺加工后,在常温下保存14d仍为新鲜肉,63d为次鲜肉,并且细菌总数小于1.0×106,pH值<4.5,故通过本处理保鲜期可达63d。 

第二,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财税杠杆,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日本政府逐年增加对于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及应用的财政补贴,加大对于重要节能技术开发、节能设备推广和示范项目的补贴力度。同时,对节能投资企业给予低息优惠贷款,鼓励中小企业进入新兴产业领域(秦海林,2014)。对于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燃料电池汽车,日本政府提供每辆最高85万日元的补贴,同时设立燃料电池车补助机制,在推广期间政府至少要给每辆燃料电池汽车补助200万日元。在税政方面,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减税来提升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在2014年提出要废止振兴特别法人税,下调法人时效税率[7]。在高端装备投资上,使用简化手续办理相关的缴税事项。

第三,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将新兴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日本是传统的科技强国,凭借充裕的科研投入、长期的技术积累、高效的科研制度和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日本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基础技术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极具竞争力。2010年6月,为了应对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等不利经济条件,日本在其公布的《产业结构展望2010方案》中,提出了日本未来将重点培育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环保和能源产业、尖端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基础设施产业,以及包括生物医疗、护理、健康等在内的社会公共产业(王新新,2011)。近年,日本将发展重点锁定在有一定基础和规模,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兴产业和领域,借助民间消费拉动新兴产业发展。通过发展以信息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环保型社会为服务对象的信息通信、医疗装备、环保装备、保健食品药品等一大批新兴产业,达到产业发展与社会进步互为促进的目的。

(四)美、德、日三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与经验总结

第一,明确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有机融合,其核心在于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没有技术作为支撑,新兴产业就难有持续健康的发展。从三国发展的实践来看,无一不把科技创新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美国一方面在多个新兴领域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另一方面积极创建创新网络,有效沟通科研与产业化。德国将研究新技术、加大创新力度作为应对未来经济挑战的解决之道。日本一直以来奉行“科技创新立国”的理念,将科学技术的发展视为其赢得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8]

第一,制定国家战略计划,规划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新能源领域,由于长期以来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刺激日本产生了对新能源的巨大需求。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能废物发电等新能源产业,近年更是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使市场化程度提高(具体见表2)。200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了8大能源战略重点:节能领先计划、新一代运输能源计划、新能源创新计划、核能立国计划、综合资源确保战略、亚洲能源环境合作战略、强化能源紧急应对和制定能源技术战略(彭金荣、李春红,2011)。由于受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影响,日本政府在2014年宣布放弃之前做出的到2030年核能占能源总量50%的规划,转而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计划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发电总量中的比例达到30%[6]。目前,日本在新能源领域技术领先,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只有美国的37%,是发达国家中最少的。按照日本官方的预测,到2030年,日本对传统能源的依存度将仅有40%。在信息技术领域,2009年,日本出台了为期3年的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侧重于促进信息技术在医疗、行政等领域的应用。此外,日本还推出了“新增长战略”,将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锁定在新能源汽车、低碳经济、医疗护理、清洁能源发电等方面(秦海林,2014)。

篷车在积雪的树林里走了很长一段路才来到丕平镇。玛丽和劳拉以前曾来过这儿一次,不过现在看上去却不一样了。商店的门以及所有房屋的门都关着,树墩上落着厚厚的积雪,没有一个小孩在外面玩,只有两三个脚蹬皮靴、头戴皮帽、身穿色彩鲜艳的方格花呢外套的男人在外边走动。

 

表2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蓝皮书》

 

重点领域风能太阳能项目主体日本政府日本政府主要内容和目标2020年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占发电量比例提升至20%利用再生能源所生电力的卖电所得来充作配发股利的资金,充作整备发电设备的费用,来促进再生能源的普及每年为该计划拨款570多亿日元,用于新能源开发、每户住宅太阳能电池板补助等把生物质相关产业作为日本战略性产业来培育,加快生物质能源发电生物质能源在室外大规模生产“葡萄藻”,大规模燃料基于微藻技术开发使用在该地区未开发资源,提供财政补贴典型项目能源远景计划太阳能/风力投信新阳光计划日本生物能源综合战略微藻新技术生物质利用补贴日本政府社会资金日本政府日本DIC集团和筑波大学合作日本政府

第三,重视财税金融的保障作用。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初期投入高,社会资金往往不愿意进入这些领域。这时候就需要政府提供财税优惠政策和金融资金支持,来保障新兴产业的长远发展。对于美国和德国这样的市场经济占主导的国家而言,采取的更多的是风险投资、信贷投放等金融手段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较少使用消费者补贴和税收优惠等财政措施;而对于日本这样的经常使用产业政策的国家来说,往往将财税杠杆和银行信贷相结合来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新兴产业。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长期以来坚持“科技创新立国”的战略。政府的产业政策在日本的经济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日本政府将政策支持重点放在与其传统优势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领域,通过增加投资,税收优惠,促进研发创新等手段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其主要政策经验是:

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由于人员素质不够高,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实施及必要性没有充分的了解。国家应当对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系统培训,第一,让管理者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其有效运行给公司带来的好处;第二,让其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在充分了解成本与效益的基础上,培养中小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的意识。[2]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回顾

自2010年《决定》颁布以来,国务院又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与部署,制订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特别是在近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为调结构、保增长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27个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达16.9万亿元,占工业总体收入的比重由2010年的11.9%增加到2015年的15.3%(见图1)。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4%增加到2015年的8%左右,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

  

图1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收入(万亿元)及其占工业总体收入的比重(%)

 

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第二,注重培育政产学研创新体系。与其他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德国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相关科研机构的紧密结合,将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和产业现实相结合,从而使德国的政产学研创新体系更具有长期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德国政府要求企业与政府之间就研发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研究与创新”联合计划,向企业提供额度不等的资金支持[4]。例如,为了实现2020年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德国的目标,德国政府通过锂电池创新联盟,联合巴斯夫、博世、赢创工业、Lintec、大众五大企业巨头,以及高校和研究所在内的共60多家机构,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产业化,以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除资金以外,德国政府还为相关企业提供一系列的咨询建议,确保企业得到全方位的支持。

  

图2 “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上市公司营收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注:由于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数量少,代表性不足,所以没有列出相应的数据

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 余海(11-257)

 

表3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目标分类

  

类别科技产业环境管理机制目标导向加强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人才与知识产权管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工程;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其他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与商业模式创新;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改善金融服务支持改进税收激励政策;其他加强宏观规划引导;加强组织协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为了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中央政府从加强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人才与知识管理等方面出台了多种措施,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积极培育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此,政府在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改善标准体系等方面出台了多种措施,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发展新兴产业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中央政府从加强宏观规划引导、加强组织协调管理等方面出台了政策,以完善新兴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体系。

曹寿槐[35]指出,帖学与碑学的区别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区别还在于用笔。因此,帖学要求,首先是笔法法度的严谨性,从执笔、运腕、运笔都要熟练掌握,在法度的变化中求韵致、求格调、求创造,在平和中求新意,而碑学则特别强调个性的渲染,情趣的表达,其用笔求随意,求率真,求趣味,求创作的绝对自由发挥。

三、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经验镜鉴与对策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当前,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表现出产业规模增长快、创新较为活跃、产业水平迈向中高端、整体效益好等特点(见表4)。但是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兴产业在产业链的高端部分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不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存在产业链上的“低端锁定”风险。因此,我国应积极从发达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经验镜鉴[10]

 

表4 各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雷同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规划文件整理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列入重点发展的省域数量30 29 28 24 27 23 20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水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技术创新催生、技术应用支撑的新兴产业部门。从美国的国家创新网络建设、德国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日本的“科技创新立国”方针中,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技术创新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作用。因此,我国要积极实施促进科技创新的各项措施。

(1)重视基础研究的重要作用。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源泉,新兴产业领域内相关的基础研究实力,将决定着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朱迎春,201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在整个R&D投入中的比重还非常低,因此必须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在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取得重大颠覆性技术突破,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2)构建政产学研创新体系。学习德国和日本的发展经验,将技术创新与产业现实、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发挥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创新主体作用,由政府牵头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对重大科学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突破和掌握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3)营造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具有高投入、市场不确定性高等特征,因此政府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政府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资金奖励等措施来支持那些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发展。同时,构建多层次高效完善的投融资担保体系,以满足不同创新型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提高对知识产权申请的审批效率,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优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二)制定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

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于2009年、2011年和2015年相继出台了三个版本的《美国创新战略》;德国政府自2010年以来也陆续推出了三个版本的“德国新技术战略”;日本也出台了类似的一系列“新增长战略”。从这些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中不难看出它们的共同特征:一是这些战略非常注重政策的连续性,既一脉相承,又根据国际新兴产业发展的动态而与时俱进;二是这些国家都是根据自身在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中的优势条件来确定符合本国定位的新技术、新产业(盛朝讯,2016)。因此,我国可以参考这些国家的经验,确定符合我国国情和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同时应根据产业和企业的政策需求,来制定我国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2016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原先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上增加了数字创意产业,并以全球视野超前布局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物技术、核技术等四大领域。新的规划对各个新兴产业领域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并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发展措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整个课堂中,情境教学贯穿始末。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就像德国学者所说:一把盐巴放在人们面前,很难直接吞下。但是将其放入到菜中,则会使人品味到美味佳肴。只有将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有效结合,才能够发挥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过多,则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创设问题情境主要目的是挖掘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创设过大,那么就会使教学内容变得复杂,学生很难接受,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心理,对教学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1]。

从区域层面来看,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部署,充分考虑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选择在本地区基础较好的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实现优先发展,做到有的放矢,切忌盲目发展、贪多求全,以达到错位发展的目的。地方政府之间应加强区域协调、整合区域之间的要素资源,促进要素资源的跨区域合理流动,形成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沈宏超,2014)。同时,以产业链、价值链为纽带,通过上下游配套合作,共建区域性产业集聚区,促进新兴产业在区域间的合理布局,减少新兴产业的盲目投资与重复建设(洪勇、张红虹,201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Z].北京:国务院,2010.

[2]朱迎春.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11(1):20—24.

[3]李奎,陈丽佳.基于创新双螺旋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政策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12):179—186.

[4]吕铁,贺俊.技术经济范式协同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重构[J].学术月刊,2013(7):78—89

[5]姜江.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J].中国科技产业,2010(7):54—59.

[6]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23):90—95.

[7]骆祖春,范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1(7):35—38.

[8]蔡柏奇,曾昆.美国新材料科技政策的演变与启示[J].新材料产业,2014(3):29—32.

[9]盛朝讯.发达国家新兴产业政策的新动向与启示[J].经济纵横,2016(11):76—81.

[10]刘朝霞,刘卫国,史安娜.发达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科技信息,2014(16):5—8.

 
马静洲,伍新木
《河南社会科学》 2018年第04期
《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