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劳动同酬、最大利润与中国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引言

人口大国粮食生产与种植效益一直是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的对象。当前,国内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二连增”,基本保障了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但是,中国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下,一方面国际和国内粮食价格差距越来越大,面临着严峻的进口压力;另一方面,粮食种植收益低于非粮作物,粮食生产面临着国内资源禀赋的竞争。为解决这些问题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党中央给予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发展农业现代化、粮食产业化模式”等战略思想,并且提出完善粮食生产的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策略以健全粮食生产现代化的发展机制。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关注农业和粮食问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策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粮食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且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与粮食生产相结合,深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粮食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现阶段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方向。

观察世界农业现代化国家的粮食生产数据,发现在全球范围内不同规模的粮食种植农场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小规模农场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是所有的1公顷以下的农场总面积仅占全球农场总面积的8%,而规模在50公顷以上的农场虽然数量只占1%,但是其面积占比却达到了65%,从两者的比例关系可以看出大规模农场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更广。将全球的国家按国民收入高低分组,观察每个组内不同规模农场的数量占比和面积占比,发现高收入国家与高水平中等收入国家中,大于50公顷的农场面积占比达到82%,而低水平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中大于50公顷的农场面积占比仅2%,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收入的增加,大规模农场不论是在数量还是面积上都呈增长趋势。

以美国和欧盟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发现从2008年到2015年,美国的农场数从218万个下降到206万个,平均规模从169.97公顷上升到了178.06公顷。为了反映美国农场内部结构的变化,美国提出了以中点面积指标来分析农场的变化。2008年,美国农场的中点面积为238.36公顷,2015年上升至447.18公顷,增长将近一倍。欧盟大部分国家的农场规模从2005年至2015年也是处于不断增大的趋势,如丹麦农场的平均规模从57公顷增长到76公顷、德国从48公顷增长到64公顷、英国从59公顷增长到102公顷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不论是从中国的宏观政策出发,还是从其他农业现代化国家的经验出发,均能得出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益存在着相关性,每个国家或地区均存在着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而且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应对现阶段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困难与压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当前的资源禀赋条件下,中国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范围究竟是多少?本文从经济效益出发,探索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条件下的中国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范围。

二、文献综述

对于中国粮食生产是否存在适度规模,学界以经营规模和土地生产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为前提,梳理文献发现学术界对此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线性关系,包括正向关系和反向关系;另一种是非线性关系,包括“U”形关系和倒“U”形关系。在此基础上,一部分学者以农户利润或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另一部分学者从其他角度出发,运用劳均下限分析法、直观评价法等方法对不同样本区域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进行分析。

(一)经营规模和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LnQ=A+αLnL+βLnK+γLnS+μ

(二)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数量分析

一部分学者以农户利润或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分析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钱贵霞等(2004)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0个粮食主产区的30个县为调查区域,选取其中3000个农户为调查对象,在他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贝克尔家庭生产函数推导出计量模型,以农户利润最大化为条件,经过模型测算得到粮食主产区农户经营的最优户均规模是4.52公顷/户,劳均规模为1.75公顷/人[14]。张丽丽等(2013)采用农户家庭利润最大化模型,基于山东、河南、河北三个小麦主产省的小麦经营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出小麦主产区农户在当前的生产条件下,最适粮食生产规模应在8.30公顷左右[15]。倪国华等(2015)从农户受益的效用最大化出发,利用国家统计局2004—2012年农村住户调查面板数据,运用二次函数计算出家庭综合农场的拟合最优土地经营规模区间为8.73—9.00公顷,种粮大户的拟合最优粮食播种面积区间为15.60—15.73公顷,并绘制了农地经营规模决策图谱[16]。李文明等(2015)将22个省134个村庄1552个水稻种植户分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进行分析,分别从规模效益、产出水平和生产成本三个角度考察水稻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最后以水稻单产最大化和水稻生产利润最大化为条件,分析出最优经营规模为5.33—8.00公顷[17]

另一部分学者从其他角度出发分析粮食生产适度规模,朱方林等(2014)以江苏省宿迁市为分析对象,以土地边际报酬等于零为适度规模最大值的条件,以农业劳动力数量平均分配到耕地的规模为适度规模最小值的条件,然后以土地适度规模的最小值为工作出发点,以适度规模的最大值作为控制线,推导出适度规模目标值,并最终分析出宿迁市粮食生产户均适度规模应为5.80公顷[18]。赵亚南等(2014)以临夏县北塬地区为例运用劳均下限分析法和直观评价法分析其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劳均下限分析法得出北塬地区粮食适度经营规模下限为0.14公顷;直观评价法的分析结果是外部可能规模为0.25公顷,必要规模为1.37—2.85公顷,内部可能规模为1公顷,取直观评价法的3种计算结果的最小值作为北塬地区粮食种植的适度规模,即北塬地区粮食生产的劳均适度规模为0.25公顷,户均适度规模为0.66公顷[19]。钱克明等(2014)提出我国粮食生产应防止兼业化和副业化,要走专业化和规模化道路,以劳动同酬为基础条件,即农户种粮年收入不低于其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计算出北方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为18公顷/每户,南方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为9公顷/每户[20]

从数据完整性的角度,本文剔除青海和西藏,选择其余25个省域,从4个直辖市中选择重庆市,共计26个省级行政区为样本。以《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等资料为数据来源,搜集2011年至2015年26个省级行政区关于三种粮食(稻谷、小麦、玉米)的基础面板数据,通过简单计算得出这三种粮食的户均产量、户均物资与服务费、户均用工数量和户均生产规模,并以此为变量。

众多学者关于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的争论还在持续,而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种植作物和生产条件都有可能使分析结果不同。现阶段大部分分析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都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的数据进行分析,譬如针对于某些省市或者一些县,而从中国整体出发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研究相对较少。还有一部分学者只是站在规模经济的角度从中国粮食生产现状、政策发展和国外经验借鉴等理论方面提出中国应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并未通过运用数据证实中国粮食生产是否存在适度规模且适度规模是多少。因此,本文构建C-D生产函数与成本、利润联立方程,以劳动同酬为条件函数,以农户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测算2011—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

三、理论模型

S:农户粮食生产的土地投入

(一)模型的设定和说明

1.初始禀赋(LKS

L:农户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投入

K:农户粮食生产的资本投入

农户是否愿意改变现有的粮食生产规模,主要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的利润能否得到提高,实现利润最大化是粮食生产处于适度规模的根本要求。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利润、成本函数构建联立方程组,以劳动同酬为条件函数,以农户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推导出均衡条件,计算出2011—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适度规模范围。

2.效用函数TR=收入-成本

 

P:粮食的市场价格

QLKS):粮食生产函数

w:粮食生产中劳动力市场价格

这种比附说明式的阐述性翻译策略表现在文化上的显著特征就是尽可能套用传统中国的伦理术语来表述异质的现代西方法律概念(俞江2008:10)。丁韪良自己也说:“余督率馆生翻译此书,既将洋文为之讲解于前,复将译稿详加校阅于后”,以中文表达方式适应国人阅读习惯。

m:粮食生产中资本市场价格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有心脏介入治疗史及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4例,各24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6例,年龄62~76岁,平均年龄(69.25±2.61)岁,冠心病史1~8年,平均冠心病史(5.23±0.71)年;试验组男19例,女5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9.54±2.01)岁,冠心病史1~9年,平均冠心病史(5.75±0.9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教师应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等加以分析、指导,重视利用学习策略,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如在培养略读技巧时,可利用幻灯片设置连线题。

n:粮食生产中单位土地成本

3.生产函数Q(LKS

 

αβγ:分别表示粮食生产中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产出弹性

A:除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以外影响粮食生产的其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农户的粮食生产适度模型

将生产函数代入效用函数,农户的适度模型可简化为:

 

使农户总利润最大化,求效用函数的一阶导数:

 

由于慢性病患者的就医行为主要发生在门诊[13]和自购药品[14]上,糖尿病长期而频繁的门诊治疗和疾病管理所花费的医疗费用是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15]。上述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低收入组和中低收入组的患者面临着门诊自付费用带来的更大的疾病经济风险,也即,收入越低对长期而频繁的门诊治疗的花费越敏感。

 

S*即为农户经营的适度规模。

⑨式除以⑦式可得到模型均衡条件下的劳均适度经营规模: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安装水路无需拧、缚等固定方式,无需螺丝、螺母等工具,直接将水管拔插入管路接口即可完成安装,有经验的成人甚至无需厂家安装,自行在家即可完成净水器的初次使用。

本文以2011年至2020年的计算结果为中国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取值范围。前述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得出α的值为0.065553,γ的值为0.541723,根据公式⑩,计算适度经营的劳均规模还需要劳动力的市场价格(w)和单位土地成本(n)两项数据。2011—2015年的劳动力价格和单位土地成本可从《农产品成本收益统计年鉴》与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搜集到,2016—2020年的劳动力价格和单位土地成本需进行一定的预测。首先对劳动力价格进行预测,以劳动同酬为原则,非农就业的工资应为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w表示劳动力价格,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取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预测中国2017—202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6.5%,要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不低于GDP增长速度,因此劳动力价格选取6.5%作为2017—2020年的工资增长率,并测算出每年的数值。其次对单位土地成本进行预测,土地成本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稳定性,因此假设2016—2020年的土地成本不变,以2015年单位土地成本217.76元/月作为固定值。最后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⑩计算出中国粮食生产的劳均规模。农村家庭平均每户的劳动力具有稳定性,因此选取2011—2015年的平均数据2.8人/户为2011—2020年的平均每户农村家庭劳动力,计算出2011年至2020年粮食生产的户均规模,结果如表3所示。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以中国的现实情况为基础,为更加充分地进行比较,加入亩均产量、亩均物资与服务费、亩均用工数量这三个变量进行对比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粮食生产的户均规模标准差较小,即户均规模差别不大,而户均产量的标准差与亩均产量的标准差相比差别巨大,加之中国粮食生产的亩产具有较大相似性,因此说明中国粮食生产的农户规模较小,甚至大部分都处于均值以下,农户规模的变动引起了户均产量标准差比之亩均产量标准差的巨大变动。户均物资与服务费和亩均物资与服务费的对比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而户均用工数量与亩均用工数量的标准差差别不大,说明粮食生产过程中土地投入和资本投入对其产量影响较大,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即使户均规模增加了,也不需要巨大的劳动力投入。

 

表1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户均规模生产函数模型估计

 

变量户均产量亩均产量户均物资与服务费亩均物资与服务费户均用工数量亩均用工数量单位kg kg极小值422.39 295.82极大值11719.46 773.99均值3466.22 456.65标准差2255.46 62.56 454.5110720.183117.65元元天天公顷2017.09 253.26558.25415.3765.35 6.96114.4847.8419.84 2.0415.437.402.93(二)0.071.880.490.31

为对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将②式转化为如下对数形式:

综上所述,术前伴有膝前痛及髌股关节退变并不影响Oxford内侧单髁置换术短中期疗效。作者认为髌股关节退变不应作为UKA的绝对禁忌证,但应做好单髁置换转全膝关节置换的准备,如术中发现有大面积的严重髌股关节软骨全层破坏并不适合行单髁置换术,可转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但本研究的病例数量较少,随访时间短,今后尚需要进行大宗病例的长期随访研究。

一部分学者认为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包括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关系。其中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反向关系最早是由Chayano在考察俄罗斯的农业生产中发现的。Sen(1962)[1]、Bardhan(1973)[2]等在对印度的农业研究中也观察到此现象。国内的一些学者(罗必良,2000;林善浪,2000;姚监复,2000;许庆等,2011)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实证分析也得出了扩大经营规模不但不会提高土地产出率,反而会导致土地产出率降低的观点[3][4][5][6]。与上述结论相反,一些学者认为土地生产率与农地经营规模正相关,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国的实证分析中发现,土地生产率与农地经营面积的正向关系尤为明显(Mundlak,2005)[7]。在国内同样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经营规模与土地产出率是正向关系(宋伟等,2007;郭江平,2003)[8][9]。石晓平等(2013)将土地生产率与经营规模之间的反向关系归结为要素市场失灵、扩大规模所导致的劳动力监督成本增加、风险规避和信贷市场不完善等原因[10]。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辛良杰等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吉林省的农户固定观察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当吉林省农户经营规模小于2公顷时反向关系很弱,大于2公顷时反向关系较明显[11]。张忠根(2001)以浙江省的固定观察点数据为样本,对不同规模农户的农地生产率进行比较,发现土地生产率与农地经营规模呈“U”形关系[12]。杨春华等(2016)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对谷物单产与农户经营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谷物单产与农户经营规模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当农户经营规模大于121.14公顷时两者之间呈现负向关系,当农户经营规模小于121.14公顷时两者之间呈正向关系[13]

手术后,为防止患者放松对腹部切口的重视,产生并发症,则护理人员要及时叮嘱患者要床上大小便、科学起坐,避免牵扯腹部切口张力增加,不利伤口愈合;另外,指导患者术后坚持早期下床活动,这能够有效预防产后静脉血栓,促进胃肠蠕动与体力恢复,防止肠粘连,对提高术后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式中:μ为干扰项

㉙吕芳上:《蒋介石:一个“继承性创业者”初期人际网络的建立》,载汪朝光主编《蒋介石的人际网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通过收集到的26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对上述生产函数的对数形式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需进行Hausman检验,其检验结果显示应拒绝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的原假设,建立固定效应模型。Eviews8.0对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2。

由分析结果可看出,R2估计结果为0.99,说明方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且F值说明了方程整体显著性较好,可以用来预测中国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资本、劳动力与土地投入对粮食生产都具有正向作用,且分析结果都较为显著。资本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系数(β)为0.388369,土地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系数(γ)为0.541723,劳动力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系数(α)为0.065553,三种影响因素中劳动力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最小。这与前述统计性描述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意味着为使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并不需要通过增加过多的劳动力投入才能达到。结果显示三者中土地的产出弹性最大、资本次之,说明在资本、劳动力、土地这三大要素投入中,土地是最关键的因素,其次是资本,再次是劳动力。因此,一定的土地投入和物资资本投入是进行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

肌理在工笔花鸟画中有许多的表达形式,不同种类的肌理制作体现出画面的不同效果。时代在改变,人们的思想也在改变,肌理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新的材料与手段的运用已成为当前绘画创作的课题之一。”从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来看,艺术家们为了追求绘画中的新语言形式,他们不断推陈出新,大胆探索,制作出许多新种类的肌理效果。

通过简化可得到下列均衡条件:

 

表2 生产函数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解释变量 系数 标准误差t值 概率C LnL LnK LnS R2 3.654353 0.065553 0.388369 0.541723 0.991161 0.890668 0.135590 0.118800 0.208293—4.102934 2.038384 3.269110 2.600780 F值0.0001 0.0441 0.0015 0.0107 404.5079

(三)中国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计算

1970年末,涌现出众多的乡镇农药厂,1979年后,全国农药生产厂家快速增加,农药产量也随之增加,而后,农业改革与发展直接推动了我国农药工业由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20年里,农药业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投资者的青睐,基本上每个农业县都有自己的农药企业或分装厂,农药产业逐渐强势起来。

五、结论与建议

 

表3 2011—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的适度劳均规模和户均规模

  

时间 劳均规模(公顷/人)户均规模(公顷/户)35.88 36.17 36.49 35.52 36.61 38.99 41.53 44.23 47.10 50.16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劳动力价格(元/月)3483.25 3897.42 4290.25 4696.67 5169.08 5505.07 5862.89 6243.98 6649.84 7082.08单位土地成本(元/月)149.75 166.19 181.36 203.96 217.76 217.76 217.76 217.76 217.76 217.76 12.81 12.92 13.03 12.68 13.07 13.92 14.83 15.79 16.82 17.91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中国现阶段粮食生产的劳均适度规模为12.81公顷至17.91公顷,户均适度规模为35.88公顷至50.16公顷。

(一)结论

本文基于中国26个省级行政区2011—2015年三种粮食作物的相关农业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农户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从宏观和实证两方面出发,对中国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现代农业发达国家的粮食生产规模远远大于中国,且从整体上看大规模农场占有绝对优势,有些国家甚至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超大规模农场。

(2)中国当前的粮食生产量已经能够满足国内粮食安全的需求,但是,规模过小导致粮食生产成本过高,粮食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采用生物统计学SPSS19.0软件对本次试验记录到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剂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对中国粮食生产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生产函数回归分析均发现劳动力投入对粮食生产量的促进作用最小,土地投入对粮食生产量的促进作用最大。最终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粮食生产的劳均适度规模为12.81—17.91公顷,户均适度规模为35.88—50.16公顷。

(二)建议

理论分析得出的中国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远大于当前的粮食生产实际规模。因而,中国粮食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是扩大生产规模,可以从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扩大融资渠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定与规模挂钩的扶持政策方面着力。

1.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推动土地流转

第二,学校要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严禁老师占用体育课上专业课的现象。许多学校之所以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就在于学校和学校的老师们自身没有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校方,我认为学校有义务的要加强自身的体育责任建设,将培养具有高度体育素质的人才真正的布置和实施下去,杜绝老师占用体育课为己用的现象,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女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的环境,给体育课的发展指明一条道路。

中国耕地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阶段中国户均耕地面积为0.26公顷,与本文分析出的户均适度规模35.88—50.16公顷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尽管近年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流转,每年新增流转面积260多万公顷,但无论是流转数量还是流转方式都难以达到适度规模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等战略思想,因此在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之前要先完善农民的基本保障制度。为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基本权利不变,可以利用土地托管方式,农民把土地交给供销社等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并由其代为耕种和管理。该方式不仅使农民获得生产环节的相关服务,而且土地所有权和农产品仍属于农民,农民收入与粮食生产收入挂钩。与传统的给予农户固定租金数的土地流转方式不同,该方式能够在不改变现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这种方式与十九大提出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相契合。耕地股份制合作同样具有这些优点,农户以耕地入股,由合作组织或农业公司统一经营并获取收益,在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的同时还能提高农户的话语权。当然,为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并促进土地的流转,农业合作组织或农业公司还可以灵活制定如农民可以从盈利中分红,或者以优惠价格从承包商手中购得生活用粮等具体惠农措施。土地流转还可以与互联网相结合,构建网络交易平台,将价格信息、土地测量、交易完成的全过程公布于众,避免之前土地流转存在的信息失真、虚假地源、乱收中介费等现象,帮助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以较低的交易费用找到连片的土地来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2.扩大融资渠道

粮食生产过程的资本投入主要包括物资与服务费、人工费用和流转地租金,从2011年至2015年种植三种粮食的成本收益数据来看,粮食生产每公顷平均需要资本投入12384.31元。当前中国粮食生产的户均规模仅为0.26公顷,每年仅需3219.92元的资本投入,小规模粮食生产需要的资本投入对绝大多数农户来说是可以负担的。但是,从本文分析出的户均35.88公顷的规模来看,每年需要的资本投入就达到44.43万元,这个数字对大多数农户来说是巨大的,单纯以家庭资产作为粮食生产的资本投入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扩大经营规模必须完善农户的融资贷款通道。当前中国农村融资难主要表现在农村正规金融供不应求、体系不完善、效益偏低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等。为了使农民可以低成本、便捷地筹集到资金投资于粮食规模化生产,一是通过改革加大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力度,从制度上规定涉农金融机构必须将一定比例贷款投向农村地区,并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二是正规金融机构从农户需求出发研究设计出适合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创新针对粮食规模化生产主体的评级、授信、贷款以及监督方式,逐步提高涉农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三是鼓励非正规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农民深度融合,探索耕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互联互保贷款等模式,满足粮食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粮食规模化生产条件下,农民不仅仅是一名生产者,更准确的身份是农民企业家,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农业知识、技术能力,更需要懂得农业经营管理知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等是国家和人民对新时代农民的新要求。2017年1月9日,农业部印发了《“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做出了“政府主导、立足市场、产业为本、精准培育”为原则指导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顶层设计,提出到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的规划目标。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战略目标,并提出加强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该以政府为主导,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经验丰富的农民等群体可作为优先培训对象,并为有意向参加培训的农民进行全方位规划,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培训要做到内容全面、丰富,除农业技术培训外,还需包括经营管理、政策教育、法律法规、生态意识等各个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做好培训内容的反馈工作。

4.制定与规模挂钩的扶持政策

当前针对小规模农户的普惠性扶持政策不足以对大规模粮食生产起到扶持和保护作用,因此,政府应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增加粮农收入为目标,制定出有利于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的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补贴政策、保险政策和环境维护政策。补贴政策要求增强财政支农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加大对大规模粮食经营主体的直接补贴,制定与粮食生产、种植面积直接挂钩的累计分级补贴机制,提高补贴精准性和指向性。针对种粮大户增加病虫防治补贴、机械化种植补贴等补贴种类,并改进粮食补贴方式,如采取贷款贴息、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等新型补贴方式;还可简化种粮补贴申报程序、审核程序,使种粮大户可以在短时间内拿到补贴资金,且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地粮食适度规模生产的弹性补贴政策。保险政策要面向大规模粮食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将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与风险防范机制结合。细分农业保险市场,超越传统产品“低保费、低保额”的局限性,开发针对适度规模的专属产品,提高保障程度、扩大保障范围,满足大规模生产者规避较高风险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突出环境问题,在农业方面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污染源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环境政策方面要针对规模化经营的粮食生产者利用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替代劳动投入,造成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对周围土壤环境、水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甚至一些地方仍有秸秆焚烧等行为,需要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活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鼓励建立生态高效的绿色循环种植系统,支持地方重点开展土壤改良计划,鼓励各地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力度,健全秸秆多元化利用补贴机制等。

图9 为在摩擦磨损过程中,水和油润滑条件下C/C试样表面的示意图.由于C/C复合材料是疏水亲油材料,其内部孔隙中水的体积分数较小,摩擦面间形成的水膜稀薄,在摩擦过程中只能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随着摩擦的进行,摩擦表面的水减少,剥落的磨屑开始积聚,因此水润滑条件下摩擦表面的磨屑呈堆积状.在油润滑条件下,C/C试样内部孔隙中渗入油的体积分数较大,形成的油膜铺展在试样表面,有效隔离了试样与对磨销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摩擦系数及磨损率;同时,油膜对磨屑起分散作用,因此C/C试样表面未形成完整的磨屑膜,只能看到碳纤维清晰的轮廓.

参考文献:

[1]Sen A.An Aspect of Indian Agriculture[J].Economic Weekly,1962,14(4/6):243—246.

[2]Bardhan P K.Size,Productivity and Returns to Scale:An Analysis of Farm-Level Data in Indian Agricultur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81):1370—1386.

[3]罗必良.农地规模经营的效率决定[J].中国农村观察,2002,(5):31—36.

[4]林善浪.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率评价[J].当代经济研究,2000,(2):37—43.

[5]姚监复.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与农业综合生产率:访华盛顿大学农村发展所徐孝白先生[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0,(5):19—21.

[6]许庆,尹荣梁,章辉.规模经济、规模报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基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3):59—71.

[7]Mundlak Y.Economic Growth:Lessons From Two CenturiesofAmerican Agriculture[J].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5,(43):989—1024.

[8]宋伟,陈百明,陈曦炜.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域农户粮食生产函数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7,(06):206—211.

[9]郭江平.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与提高农业效率并行不悖[J].理论探索,2003,(3):11—12.

[10]石晓平,郎海如.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率研究综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3,(13):76—84.

[11]辛良杰,李秀彬,朱会义,刘学军,谈明洪,田玉军.农户土地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及其解释的印证——以吉林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9,(5):1276—1284.

[12]张忠根,史清华.农地生产率变化及不同规模农户农地生产率比较研究——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农地经营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1):67—73.

[13]杨春华,李国景.国际视角下农业生产力与经营规模关系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6,(2):4—13.

[14]钱贵霞,李宁辉.粮食主产区农户最优生产经营规模分析[J].统计研究,2004,(10):40—43.

[15]张丽丽,张丹,张俊峰.中国小麦主产区农地经营规模与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的问卷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2013,(17):85—89.

[16]倪国华,蔡昉.农户究竟需要多大的农地经营规模——农地经营规模决策图谱研究[J].经济研究,2015,(3):159—171.

[17]李文明,罗丹,陈洁,谢颜.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规模效益、产出水平与生产成本——基于1552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5,(3):4—17.

[18]朱方林,王清举,朱大威.农户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学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4,(8):468—470.

[19]赵亚南,陈英,刘书安,王道骏.西北地区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研究——以甘肃省临夏县北塬地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4,(26):53—57.

[20]钱克明,彭廷军.我国农户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4,(3):4—7.

 
沈琼,苏丹
《河南社会科学》 2018年第04期
《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