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太极柔力球对身体机能的影响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09-03-28

太极柔力球是近年兴起的一项大众化体育运动项目,太极柔力球是集羽毛球、网球等球类和太极、舞蹈于一身的新兴体育运动,其表现了球类的灵活协调,太极之柔和及舞蹈优美的个人、双人或集体性运动项目,其运动形式以弧形为特点,在身体的失状面、冠状面、横状面进行的弧形运动。具有表演、健身、竞技、参与性强等特点,其中蕴含中医太极阴阳理论。主要通过手持专用球拍,运用迎、纳、引、抛等技术将球迎纳抛出,从而使身体得到锻炼。该项运动融健身、娱乐、表演、竞技于一体,目前国内学者对太极柔力球科学研究处于初步阶段,研究显示太极柔力球具有多种对身体机能影响的作用。

1 太极柔力球对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1.1 太极柔力球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研究显示太极柔力球具有一定提升机体力量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平衡能力的作用。刘茂林[1]通过对太极柔力球练习组与无锻炼习惯组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灵敏素质、足底压力三项测试结果比较与分析,发现长期习练太极柔力球可以提高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增强灵敏素质。姚远[2]以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观察6个月太极太极柔力球练习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柔力球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崔建梅[3]等对太极柔力球运动提高老年女性肌肉力量及认知功能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柔力球练习可增高老年女性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对提高老年女性的肌肉力量及认知功能具有一定作用。邱小慧等[4]通过10周系统练习,对太极柔力球与八段锦对女大学生身体机能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柔力球具有对于女大学生形体进行塑造和矫正,提高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作用,在改善女大学生的皮褶厚度、握力、平衡能力和心率的恢复能力方面略优于八段锦。姚远[5]以60~69岁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观察6个月太极柔力球练习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6个月后实验组闭目单足站立时间显著长于实验前和对照组(P<0.05),表明太极柔力球练习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

1.2 太极柔力球对慢性疾病的防治作用

太极柔力球以中医传统太极阴阳理论为动作基础,动作优美,强度适中,经研究表明太极柔力球具有很好的促进脂肪燃烧,改善身体形态作用。降糖、降脂,辅助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症作用。改善老年人神经系统灵活性,防治老年痴呆作用,能有效减缓肌肉萎缩和骨骼、关节的退化,对老年性骨关节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而且可以改善睡眠,缓解心理焦虑、抑郁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也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1.2.1 太极柔力球对肥胖的防治作用 郭静洁[6]以山西传媒学院肥胖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18周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干预,测定干预前后其身体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柔力球运动对肥胖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生理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梁仁春[7]等利用太极柔力球运动结合普洱茶的方式对大学生减肥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两种方式结合对于大学生减脂具有一定作用。赖学鸿等[8]探讨太极柔力球结合决明子茶饮对单纯性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与血脂代谢的双重干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太极柔力球结合决明子茶饮对肥胖女大学生血压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减慢安静心率,提高心肺功能,显著降低体重、BMI值,减少脂肪在腰腹部的堆积。周小银[9]以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6个月太极柔力球的锻炼,研究结果表明中老年女性体重和BMI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腹部、上臂部皮褶厚度都有明显下降。王建泉[10]对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练习前后腹部皮褶、肩胛下角皮褶和上臂的皮褶均显著改善。柔韧、力量、平衡、灵敏等身体素质也显著改善。

1.2.2 太极柔力球对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 韦德良[11]研究观察太极柔力球锻炼对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与体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坚持太极柔力球运动与音乐相结合锻炼可显著增强II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改善血糖和血脂指标,对II型糖尿病有显著治疗作用。

太极柔力球对于改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能、预防慢性疾病等具有很多积极的作用。而且太极柔力球运动具有形式多样、参与人群面积较广,场地器材等外界因素对其影响较小,开展简单易行,运动量便于自己掌握等优点,便于学习与推广。建议在学校、政府机关等更多的机构开展太极柔力球运动,打破太极柔力球健身老龄化的问题,重塑学生柔力球认知,增加柔力球对学生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到此项运动中,并在高校积极推广太极柔力球运动。通过太极柔力球运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心理调节能力,缓减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而且太极柔力球在学生中的有效开展,对于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以上措施,使更多的社会大众参与到太极柔力球运动中,有效发挥太极柔力球在大众健身中的积极作用。

安装PCCPL时排气孔在管道顶部,进水孔在管道下部,以方便打压操作;管道升压过程中,压力表数字摆动不稳,说明管道气体没排尽,应重新排气再升压;每次打压,检查管道环向对接缝处有无漏水现象,同时观察压力表读数变化是否在设计规定范围内;第三次打压合格后,及时封堵打压孔;接口打压若判定为不合格,确认接口漏水、损坏现象时,应及时停止打压,拆除管节,查明原因,更换橡胶圈,重新安装,直至符合要求。在第三次打压不合格时,因接头已灌浆,土方已回填,需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设计、质量监督、施工等单位共同协商处理办法,经建设单位同意,予以处置。

杜新星等[18]研究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发现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促进卵泡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可有效减轻围绝经期女性因增龄而引起的骨密度下降的趋势;能提高血液镁、钙和磷的含量,对于维持围绝经期女性的骨矿含量,保持骨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杜浩等[19]研究太极柔力球结合红外光照射治疗慢性肩周炎,结果显示实验组肩周力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肩关节活动度对照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太极柔力球结合红外光照射治疗慢性肩周炎具有较好效果。

陈翠冉[25]对太极柔力球与残疾人健康促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柔力球运动不但对残疾人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有助于残疾人走出自我,敞开心扉;与此同时,给残疾人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助的平台,提高了社会适应的能力。朱琼华等[26]认为太极柔力球可以促进残疾人肌肉关节协调配合,提高残疾人判断力和平衡力,增强心肺功能,解除焦虑、偏执等不良情绪,改善残疾人情绪和睡眠的作用。

1.2.4 太极柔力球对老年性骨关病的防治作用 邱晓军[16]以中老年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6个月太极柔力球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柔力球独特的顺关节运动形式,在大肌群参加活动的同时,小肌肉群也协同参加,能有效减缓肌肉萎缩和骨骼、关节的退化,对肩周炎的康复具有较好疗效。王洁[17]通过对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情况进行研究,以探析太极柔力球对绝经后妇女骨形态、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极柔力球能够显著改善绝经后妇女的骨代谢和骨状态,提高绝经后妇女的腰椎等部位骨密度和骨矿含量。增加骨钙素、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具有预防骨质疏松发生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林柏松[14]以19名年龄在50~60岁之间的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太极柔力球锻炼,结果表明太极柔力球锻炼可以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提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血脂,对增加动脉血管弹性,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1.2.6 太极柔力球对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作用 刘鲁明[24]选取某高校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为Ⅰ或Ⅱ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且无其他器质性疾病的男性患者90名为研究对象,观察太极柔力球结合山楂茶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90天的的太极太极柔力球结合山楂茶饮可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ALT、AST、TG、TC、LDL、GLU的含量(P<0.01),升高HDL水平(P<0.01)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山楂茶结合人们娱乐性强、经济有效的降脂、控制体重和防治疾病的太极柔力球运动,良性干预效果非常明显。

1.2.5 太极柔力球对改善睡眠,缓解心理焦虑、抑郁的作用 刘洋[20]探讨太极柔力球运动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心境状态、生活满意感等影响。结果表明通过18周的太极太极柔力球锻炼后,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提升;紧张、疲劳、愤怒、抑郁等负面情绪得以缓解,3年追踪研究发现有超过50%的老年人实验后继续坚持太极柔力球锻炼,自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张路等[21]认为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开放性的运动。在音乐的伴奏下运动,具有缓解紧张情绪,愉悦心情的作用。李可[22]研究认为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实验对象心理和谐的个性特征、负性体验、人际氛围维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而对心理和谐整体、满意度、人际信任维度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太极柔力球可以提高心理和谐整体得分,同时对心理和谐的个性特征、负性体验、人际氛围维度有积极的作用。刘平等[23]对太极柔力球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老年人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显示SAS水平和SDS评分均降低,表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可改善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关于太极柔力球对身体机能影响多集中于作用效果研究,缺乏具体作用机制研究。研究广度和深度不够,研究内容缺乏习练太极柔力球时间、强度、频率等因素对身体机能影响的具体研究。

1.3 太极柔力球对于残疾人健康促进的研究

1.2.3 太极柔力球对老年痴呆症的防治作用 周勇等[15]以40名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太极柔力球为干预方法,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改善,表明其具有一定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的作用。

2 太极柔力球对身体机能影响研究主要存在问题

2.1 研究对象老龄化

从太极柔力球研究对象看,多以老年人为主,这与国内太极柔力球暂时还未出现专业的组织机构,多为民间团体组织,太极柔力球的宣传主要依靠中国老年体协组织。老年人的组织能力等条件有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太极柔力球的发展。刘占峰[27]对武汉10所高校进行太极柔力球在高校发展困难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59.75%大学生认为太极柔力球是老年人的运动。姜凯[28]对1994-2014年20年柔力球研究论文进行整理发现,柔力球研究对象多以老年人为主,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柔力球习练对象主要是老年人。研究对象群体老龄化和单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太极柔力球运动更好的发展[29]

2.2 研究内容单一化、缺乏深度

由于研究对象老龄化,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对老年慢性疾病的防治作用研究。而对在大众健身中的效果研究较少,由于此方面理论研究的匮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太极柔力球在社会大众中的推广普及。

首先将回归函数进行更新,支持向量回归在线训练算法能够在新样本点添加到训练集中后,在有限的步骤中找到适合的系数θc并且该系数与该样本对应同时满足KKT条件。

人工肝治疗的并发症有出血、凝血、低血压、继发感染、过敏反应、失衡综合征、高枸橼酸盐血症等。需要在人工肝治疗前充分评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人工肝治疗中和治疗后严密观察并发症。随着人工肝技术的发展,并发症发生率逐渐下降,一旦出现,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2.3 理论研究匮乏

太极柔力球以对身体机能影响的实证性研究居多,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如中医的太极阴阳理论是如何在太极柔力球实际动作中体现的,其理论对于太极柔力球促进健康的效果是如何体现的,这些方面在实际研究中少有体现。郝亮[30]认为太极柔力球研究尚未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项群归属研究,导致在实践中很难把握该项目的共同特点和发展规律。理论指导实践,太极柔力球理论研究的匮乏,也限制了太极柔力球项目的发展。姜凯[28]认为太极柔力球理论研究存在研究方法单一,多数停留在简单的、描述的、定量的低层次研究上,研究水平不高。

3 促进太极柔力球身体机能研究的对策

3.1 打破参与者老龄化问题,增强太极柔力球在全民健身中积极作用

杨丽娜等[12]以29名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3个月太极柔力球训练,比较锻炼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太极太极柔力球锻炼使受试者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表明该运动能够改善中老年女性脂类代谢,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揭光泽等[13]以60~69岁3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集中进行3个月的太极柔力球锻炼,对老年人血糖和血脂进行干预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柔力球通过长期锻炼,可以使老年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等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促使老年人血脂水平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对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疾病有积极作用。

根据上述预测:5G配套传送带宽需求大体如下:接入40/100GE,汇聚200/400GE,核心400GE/1T over OTN,满足5G架构要求。

3.2 加强太极柔力球对身体机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太极柔力球的对身体机能影响研究,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打破研究对象老年化的瓶颈,以社会更广泛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进行太极柔力球科学研究,挖掘太极柔力球更多积极的健身作用、慢性疾病的预防辅助治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形成较为系统的太极柔力球理论研究体系。并且可以将研究成果形成科普读物等形式出版,以促进太极柔力球在大众健身中的普及作用。同时也可以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太极柔力球竞技,促进竞技太极柔力球水平的提升。

3.3 加强太极柔力球理论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太极柔力球的发展需要自身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而相关科研理论的创新性突破是太极柔力球发展的关键所在。应继续加强太极柔力球理论方面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丰富太极柔力球理论研究的方法,提升太极柔力球理论研究的层次水平,以促进太极柔力球理论的发展,更好的指导太极柔力球的运动实践。促进太极柔力球更好的、可持续性的发展[3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标准:(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相对稳定、运作规范的实体性研究机构;(2)特色鲜明、长期关注的决策咨询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成果;(3)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代表性人物和专职研究人员;(4)有保障、可持续的资金来源;(5)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成果转化渠道;(6)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7)健全的治理结构及组织章程;(8)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良好条件等。

97 视频头脉冲试验检测前庭神经炎急性期半规管的受损情况及其恢复特点的应用 陈 瑛,庄建华,李 斐,周晓闻

4 结 语

太极柔力球具有良好的增强身体素质,促进体能、预防慢性疾病的作用。应该发挥其多方面提升身体机能作用的优势,运用到全民健身的体育运动实践中。但是目前研究发现太极柔力球对身体机能影响存在研究对象老龄化、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理论研究匮乏等问题,应采取更多手段和方法促进太极柔力球全面推广和普及,以更好发挥太极柔力球在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中作用,加强太极柔力球理论研究,促进理论研究向更广泛、更深入领域研究发展,从而使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化,更好的指导运动实践。以促进太极柔力球运动更加全面、均衡、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茂林.太极柔力球锻炼对老年女性平衡与灵敏能力及足底压力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2] 姚远.6个月太极太极柔力球练习对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8(5):74-75.

[3] 崔建梅,杨丽娜.太极太极柔力球运动对老年女性血清雌激素、肌肉力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2(3):110-114.

[4] 邱小慧,秦永修,邱之智.太极柔力球与八段锦对女大学生身体机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4,33(5):37-40.

[5] 姚远.6个月太极太极柔力球练习对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5):74-75.

[6] 郭静洁.太极太极柔力球运动对肥胖大学生身体形态和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7(3):168.

[7] 梁仁春,张新定.太极太极柔力球结合普洱茶对肥胖大学生的干预影响[J].福建茶叶,2016(2):39-40.

[8] 赖学鸿,杨杨,刘佳.太极太极柔力球结合决明子茶饮对肥胖女大学生的干预影响[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2):121-125.

[9] 周小银.太极太极柔力球锻炼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及骨密度的影响[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5.

[10] 王建泉.太极太极柔力球对中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11] 韦德良.太极太极柔力球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适能的影响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3-16.

[12] 杨丽娜,门卫东,刘鸿宇,等.3个月太极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中老年女性血脂的影响[J].体育世界,2010(3):55-56.

[13] 揭光泽,付爱丽,吴剑明.太极太极柔力球锻炼对老年人血糖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2016,37(4):53-54.

[14] 林柏松.太极太极柔力球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健康体适能及相关血液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2.

[15] 周勇,赵岁岁,赵梦影.太极太极柔力球运动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6(1):78-80.

[16] 邱晓军,董天新.太极太极柔力球训练对中老年肩周炎康复的影响[J].2008,21(4):46-48.

[17] 王洁.太极太极柔力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9):1226-1228.

[18] 杜新星,张明军,苟波,等.太极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85.

[19] 杜浩,孔海军.太极太极柔力球配合红外光疗法对慢性肩周炎的干预作用[J].武术研究,2016(6):56-58.

[20] 刘洋.18周太极太极柔力球运动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心境状态及生活满意感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1-126.

[21] 张路,程元晋.太极太极柔力球的文化内涵及价值体现[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30(2):101-103.

[22] 李可.太极太极柔力球教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心理和谐影响的实验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3] 刘平,陈伟,冉林武,等.太极太极柔力球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3):323-325.

[24] 刘鲁明.太极太极柔力球结合山楂茶饮对NAFLD患者的实验观察.(医学专业)[J].中国社区医师,2012(4):274-275.

[25] 陈翠冉.太极柔力球与残疾人健康促进[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5.

[26] 朱琼华,刘乐,姚敏,等.太极太极柔力球训练对残疾人康复的前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26):203.

[27] 刘占峰.太极柔力球运动在普通高校开展困难的原因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88-90.

[28] 姜凯,杜银玲.我国太极柔力球运动近20年学术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研究,19(4):45-50.

[29] 孙涛.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老年人健身柔力球项目调查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6):139-141.

[30] 郝亮.太极柔力球运动的项群归属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技,2015,36(6):13-14,16.

[31] 黄建军.柔力球运动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的定位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3):52-55.

 
刘宇飞,李晓琳,王刚,姜桂萍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