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动力、机理的耦合发展及路径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6年5月,国办发〔2016〕27号文件指出:“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广泛普及性体育活动,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健全学生人格品质”[1]。2018年1月,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通知中明确提出“民族中小学和民族地区的体育学校应该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创造条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正式体育课程或乡土教材内容”。民俗体育作为农耕文明积淀的产物,是一种集体性、传统性和生活化的体育活动,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这种文化兼具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因其独具的强身、健心、娱乐价值,俨然成为学校体育亟待挖掘、整理和传承的沃土[2]。学校体育政策文件要求发展民俗体育,积极开展民俗体育课程教学,民俗体育文件也要求学校体育给予相应支持,这使得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成为可能。本研究重点探讨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发展的意义、动力、机理及路径,旨在为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共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实现学生体质提升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双赢。

1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发展的意义

1.1 破除自身发展困境,形成互利双赢的共生系统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是一个联系紧密的共生系统,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发展既能消解民俗体育边缘化问题,又可解决体育课内容空洞与乏味,丰富体育课程资源,实现应然和实然的统一。民俗体育经由体育教学这一动力因素的推广走进学校,将进一步促进民俗体育与其他体育项目的交流、融合与创新,为民俗体育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反哺青少年的发展,从而筑牢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之根基,如此良性循环往复,互促互合,互融互惠,形成交互式共生系统圈。

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煤矿地质测量指的是对矿区的地形情况以及矿区地面的控制网进行分析和测绘,测量煤矿施工过程中相关地形地质状况,获取煤矿施工过程中矿区的地标移动和升降情况,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有效完成。以下是我国煤矿的主要分布图。

1.2 丰富学校体育项目供给,生发学校教育新动力

新时期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耦合发展,势必推动民俗体育运动在学校的普及与推广,由此打破以往以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为主流的一元局面,形成传统与竞技二元共存的新局面[3-4]。源于农耕时期文化积淀的民俗体育,能够丰富学校的体育运动项目供给,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满足学生娱乐性、健身性和多元文化的需求,缓解供需矛盾。民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耦合有效加速了各自的发展,而民俗体育其独特的娱乐性和健身价值能够极大吸引学生的参与,从而提升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促进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1.3 重拾学生精神家园,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民俗体育历经数千年的流变与传承,已由过去的象征意义逐渐演变成关注参与者个体身心健康的健身活动[5]。民俗体育教学以“身体运动文化”和“民族文化”为基本纽带,交互渗透,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学生通过参与民俗体育锻炼,有利于契合文化实际语境去明晰民俗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清晰认知。在感受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有利于重拾学生精神文化的后花园,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1.4 增强学生非遗保护意识,促进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

2016年6月15日,国发〔2016〕37号文件明确指出“扶持民间传统农趣项目,开展多元特色运动项目,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健身的全过程”[9]。2017年1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与魄所在,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0]。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2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发展的动力

2.1 民俗体育本体价值

民俗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以其特有的亲和力把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人生价值、审美情趣传达给受众[7]。源于农耕文明的民俗体育,产生于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和娱乐活动中,因所处地域环境、信仰和文化的差异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了形色各异的“天然”资源,其蕴含的极大本体价值,具体体现在民俗功能(调节、教化、维系、规范)和文化价值(民俗、历史、社会、艺术、经济)层面[8]。民俗体育走进学校,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认知,增强文化自信。

2.2 国家政策的引导

当前学生群体中呈现出非遗保护“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诟病,学生对非遗认知缺失显然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对于民俗体育认知,应当将参与者置于民俗体育文化体系之中,去洞悉民俗体育的演进历程,与民俗体育一起享受成长的过程[6]。学生通过知识主体的建构,可明晰民俗体育项目的演变历程、精神文化内涵及民俗体育所处时代危机。在对民俗体育全面认知的基础上,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非遗保护意识,促进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

2.3 民俗体育传承需求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内容耦合,是指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基于社会发展诉求和学生主体兴趣,并结合学校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等因素,进行的教学内容的创编与更新,进而实现双方资源整合的最优化。第一,结合学生需求挖掘整理特色民俗项目,构筑项目体系;第二,各地区因地制宜,整合周边地区特色民俗体育项目资源;第三,坚守文化内核基因,简化动作结构,创编新的技术体系;第四,结合现代工艺,优化、升级器械的制作流程;第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第六,结合教学环境和教学器械、场地因素,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与评价方式。民俗体育进入学校,既可解决体育课内容空洞与乏味,又丰富体育课程资源,实现应然和实然的统一。

2.4 课程结构优化需求

2014年4月1日,教社科〔2014〕3号文件提出强调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13]。2016年5月6日,国办发〔2016〕27号文件指出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14]。课改以来,许多简便易学、趣味性和锻炼性强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作为正规的课程内容进入了课堂,既受到学生的喜爱,又使学生学得有趣、有劲和有效[15]。因此,立足新时代国家课改要求基础上,结合课程优化发展的现实语境,充实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3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发展的机理

3.1 理念一致性耦合发展

4.1.1 出口利润薄 以近年来出口单价逐年攀升的非种用鲜甘薯为例,2017年其出口单价攀升至1.35美元/kg,折合人民币约9.18元/kg.看似高价的背后,从成本收益角度,当前我国鲜食甘薯品种田边收购价通常高达1~2元/kg,考虑到运输、筛选、包装、保鲜、损耗以及购销中间环节的利润成本,以及出口企业加工厂房、设备等的购置与建设成本,实际甘薯出口利润薄.一些甘薯产品出口企业通常以OEM代工、贴牌,或以生产原料等形式向周边国家出口产品,产品附加值低,导致企业利润水平不高.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当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时,学生就能带着一种探究的理念进行学习,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了这种新的育人理念,这场教育变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针对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探究式教学将是这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我们教师的各种素质又是影响探究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关于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笔者谈谈自己的想法。

3.2 内容渗透式耦合发展

在新城镇化的建设中,伴随着民俗体育主体的迁徙和外出流通,民俗体育渐趋失去其传承的主体,加之受域外体育文化思潮的冲击、舆论的引导以及经济杠杆的调节等因素,在中西体育对峙中,民俗体育生存空间逐步被压缩,特别是一些流传范围较小的民俗体育活动正面临着消失的危机,民俗体育应当顺应时代对本体文化进行适时的变异,使之适应当代民众的需要[11-12]。因此,立足民俗体育的现实生存语境,坚守民俗体育文化内核,实现其在学校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承,对民俗体育非遗传承大有裨益。

3.3 功能复合式耦合发展

提升青少年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国家内涵式发展的诉求,青少年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文化的反哺,青少年体质的增强离不开体育健身的供给。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不仅可以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多元价值需求,同时亦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反哺,从而破解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尴尬境地,提高其对传统文化认知,增强其文化自信,为民俗体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作为两种类型的“体育活动资源”,在文化教育、健体娱乐和提升社会适应力等价值方面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民俗体育作为传统体育的代表,深受道家、儒家思想影响,以追求“天人合一”,健身娱乐为主,与诞生于西方工业文明,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精神的竞技体育二者可以耦合形成有机互补,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教育的宗旨和使命的精炼概括。源于农耕文明的民俗体育既体现着独特的社会价值,也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对于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塑造、体质的增强、社会适应力的提升、传统文化的反哺和文化自信的增强,颇具教育价值。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虽有不同,但对于教育核心层面—人德性的塑造却从来摒弃过。民俗体育融入学校教育,其根本着眼于育人,因此把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基点。教学理念融合是实现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的关键,通过标准规范有效整合,为双方重构发展奠基固源。

3.4 资源互享式耦合发展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发展,人才是关键。目前,我国高校开设民俗体育课程的学校,仅局限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设较好的体育院校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师范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等。此外,相比体育教育专业,每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相对较少。当前,专业师资缺乏问题是制约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借助高校教育平台,培养出理论与技术二者兼具复核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寻索陆游的诗,我们不难发现,他惜花、爱花的情结比比皆是,梅花、菊花、海棠诸品都曾给他带来诗情诗境,心事寄托也都融入其间。那么,此时此刻,放翁对于眼前的海棠花缘何表现了如此痴迷的情感呢?一定是什么情思触动了年逾花甲的老诗人。

3.5 市场共拓式耦合发展

隆两优1377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利用隆科638S×R1377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7年6月29日通过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76007)。2017年引进怀宁县农科所试种2.0公顷,2018年纳入安徽省级粮食生产发展项目怀宁县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并在怀宁县黄龙镇2个示范户种植20公顷。该组合在国家区试、生产试验及2年来示范种植表现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是适宜怀宁县及周边县市订单栽培的中籼优质新组合。

4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发展的路径

4.1 深入开展“一校多品”活动, 积极打造精品项目体系

前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2017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遵循规律,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推广教学资源,发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同时完善机制,强化课外锻炼和竞赛体系建设[16]。目前,我国民俗体育在校开展尚处发展阶段,在民俗体育精品数量和赛事开展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民俗体育在学校开展尚未形成清晰的定位。以时代发展为引领,后期民俗体育在学校开展,应深入开展“一校多品”活动,积极打造精品项目体系。首先,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着重提升特色项目娱乐竞争属性、精神面貌和传统文化内涵,优化运动参与体验环节设计,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增强学生文化实践环节,这是校园特色品牌运动建设的基础。其次,聚焦学生课外锻炼活动,建立民俗体育兴趣社团。课外锻炼是学生增强体质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方式形成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其三,借鉴其他同类项目的推广经验,整合周围有利资源,借助亲子运动会、校运会和校际运动会等活动为契机,开展多元的民俗体育赛事,增强学生内心的认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民俗体育运动,从而形成每个学生一专多能亦或是多专多能的局面。其四,加强校际间的交流,融摄互鉴,不断优化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 “双边”互利共赢,丰富民俗体育精品体系。

采集站点的光学参数测定和水样采集同步进行,后向散射系数测量主要使用HOBI Labs公司研发的hydroscat-6p后向散射测量仪,该议器有6个波段,分别是420、442、470、510、590、700 nm(顾艳镇等,2008;Doxaran et al.,2016),测定水体从表层垂直到距湖底50 cm范围内不同深度的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测定过程中仪器保持匀速下降,每秒钟获取1次数据。由于鄱阳湖水体为高动态水体,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受到水流影响而波动较大,为了减少高动态的变化引起的干扰,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获得建模数据。

4.2 深化“产教结合”模式,培养民俗体育专业人才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发展,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双边”发展新格局,民俗体育无论从运动内容丰富性、趣味性、健身性,亦或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层面都蕴含着巨大潜力,二者的耦合互鉴,在合作中融摄各自所需,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第一,民俗体育在文化全球化、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以时代发展为诉求,在坚守文化内核基因基础上,与他国优势项目进行多元交流、创新、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亦可为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拓宽受众基础;第二,学校体育借助民俗体育的融合与创新,可优化项目结构资源,增加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趣味性,开创学校体育发展的新局面;第三,民俗体育入校,在提升学生体质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文化实践,有利于促进对学生文化反哺,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二者的 “双边”耦合发展,既体现了民俗体育的内在驱动效应,亦体现了学校体育对民俗体育项目及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外在推动作用。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价值融合,是指民俗体育的健身娱乐、修心明智和文化反哺等社会价值,借助学校体育平台寻求二者的契合点,形成学校体育教学价值的新品牌。学校体育通过校园文化、校本课程和组织竞赛等方式,在学生群体中宣传与推广,增强学生对民俗体育的认知,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的反哺,为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拓宽受众基础。教学价值的融合不仅为民俗体育活态传承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校体育课程结构优化和教学内容创新转型注入了新的血液,打破了以往学校体育竞技倾向的窘境,实现了耦合双方共赢。如作为古代祭祀、祈福的龙狮运动和龙舟运动,经校园课程普及和校际赛事的推广,得到有效发展,此外,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运动参与、运动体验和文化实践等环节,对传统文化形成新的定位。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结合”模式。“产教结合”是指在市场经济背景的指导之下,促使教育定位与市场需求紧密融合,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17]。因此,立足于新时代、新机遇和新挑战背景,以创造转型,创新发展为引领,加强学校体育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整合周边高校资源,拓展高校学生实习基地,打造产、教、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新培养实用性人才。此外,定期加强师资 教学“比武”和培训工作,促进教师教学思想的更替,理论的填充,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创新。

4.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制度文化规引入校

民俗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和健身项目融入学校体育教育,须借助一定的载体巩固其发展根基。学校作为文化教育与传播的基地,其本身就是以一种实体文化身份存在,且校园体育文化是由多种体育文化构成的多元动态文化系统。在民俗体育融入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校文化显性作用,切实彰显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以校园体育文化为民俗体育入校奠基,以制度文化规引民俗体育文化入校,以民俗体育潜在传统文化内涵浸润学生内心。首先,在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好显、隐性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一方面,不断加强显性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如宣传栏等途径充分体现传统体育文化的理念,生动、形象还原民俗体育项目本源;另一方面,加强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如主题班会等途径,增进学生个体精神文化与民俗体育精神蕴含的民族精神交流,刺激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式,使学生对民俗体育形成新的的认知。其次,民俗体育入校应该建立在师生广泛认同基础上,只有在此基础上民俗体育入校才可能付诸于实践。就教学层面而言,民俗体育入校应充分体现项目本身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娱乐性和趣味性,以场地、器材和学生需求为导向,创新、融合形成独具特点的教学文化。最后,教学文化既不可盲从,亦不可一蹴而就,应依据学生的反馈与教学实践不断调整,逐步形成科学的教学制度文化,实现其对教学组织的可持续性规引作用,为民俗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奠基固源提供制度保障。

4.4 以评价促发展,坚持教学评价的问题指引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学校体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要坚持改革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体系,探索建立新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

教学评价对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作用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引领;二是改进。总体而言,将民俗体育引入学校教学中尚处初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融入对师生产生怎样影响、如何客观测评融入效果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深究。因此,为促进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发展,教学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组织环节。评价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教学评价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吻合,确保教学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第二,教学评价的实施须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性,确保教学活动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价值;第三,教学评价本身的信效度,确保教学评价客观、准确的反映教学存在的问题,为民俗体育入校保驾护航。如此,借助评价的标尺衡量课程教学,确保民俗体育内涵贯穿的课程实践过程。

5 结 语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改革创新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孕育新的征程,以科教兴国战略和体育强国战略为背景,深化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积极探索“一校多品”和“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应然表达。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以民俗体育的现实生存语境为依据,加强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耦合发展,是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国际文化话语权的实然追求。以时代感召为引领,坚持创造转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二者耦合发展,是实现全民健康、体育强国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力保障,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奠基。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J]. 青少年体育,2016,36(5):37-40.

[2] 刘旻航,李储涛,赵壮壮.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演进规律研究[J].体育科学,2012,32(6):85-89.

[3] 彭响,雷军蓉.机遇与挑战:舞龙运动纳入全运会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8(3):39-43.

[4] 彭响,雷军蓉.舞龙运动的标准化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6):92-96.

[5] 李刚.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成机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6):38-42.

[6] 刘旻航,郄捍烈.超循环视角下的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 34(5):78-81.

[7] 刘旻航,李树梅.我国民俗体育的现代功能及社会文化价值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8] 王敬浩,周爱光.民俗体育对身体和谐的建构—谈民俗体育的发展逻辑及其现代道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0):15-19.

[9]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37号)[EB/OL].(2016-6-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6/23/content_5084564.htm.

[10] 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1-2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126/c1001-29049653.html.

[11] 郎勇春,李刚,李伟艳.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民俗体育演进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31(2):165-167.

[12] 储亚娟.民俗体育发展现状与趋势:以江苏省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1):33-37.

[13]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2014-04-01) 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1/content_2651086.htm.

[14] 国务院.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EB/OL].(2016-05-06)http://www.gov.cn/xinwen/2016-05/06/content_5070968.htm.

[15] 杨文轩,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6] 刘延东.《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N].中国教育报,(2017-10-27)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710/t20171027_317625.html.

[17] 罗生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机制创新[J].教育科学研究,2017(3):52-55.

[18] 雷军蓉,王世友.本土异域间: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研究的审视与论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133-139.

[19] 彭响.“一带一路”战略下舞龙运动跨文化传播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33(5):98-103.

[20] 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33-139.

[21] 涂传飞.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概念再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1):27-33.

[22] 周婷娜.民俗体育文化在我国体育强国进程中的必要性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2):25-28.

[23] 廖上兰,吴玉华.身体与精神双重构建下的民俗体育村落治理——以江西宁都“中村傩戏”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2):60-64.

 
彭响,朱亚成,刘如,王世友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