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空谷足音 深长清新——读孙英臣、张勇著《信息网络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当今网络时代,出本书不难,难的是出一本有震撼力的书,更难的是出一本既富有正能量又拥有震撼力的书。有些书感染力很强而成为畅销书,但不具震撼力。那种有震撼力的书,是能震撼心灵,引起重大共鸣的书,又能给出新理念新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的书。我觉得,孙英臣、张勇合著的《信息网络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样一部力作。

这部书给人的震撼,不在于它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也不在于它是洋洋数十万字的成果著述,而在于它选择亟待回答的一个前沿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有诸多创新。

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也在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研究执政党建设的成果汗牛充栋。然而,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执政党建设的新课题也层出不穷。如何抓住当今社会形势的新变化,着眼于一两个重大问题全力攻坚,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全面分析、综合研究,系统提出破题的思路,无疑是执政党建设研究的主要取向。《信息网络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研究》一书,正是这样精心研究的结晶。

作者在信息网络视域中,敏锐地看到了网络时代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使科研站在了高起点上。在网络社会、网络政治、网络民主领域,挑战更多地体现在民主政治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党的运作方式、党的动员能力以及执政能力等六大方面;而机遇更多地体现在为民主政治建设开辟了新渠道,为意识形态建设搭建了新平台,为党的组织建设拓展了新途径,为反腐倡廉打造了新利器,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新方法等五大方面。

理论引导实践,理论创新引领实践科学发展。所以,理论创新不仅具有积极的科学进步的意义,也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作者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通过努力探索,提出了以理论创新推进网络社会的实践创新,推进执政党建设的创新,用理想信念为信息网络时代的党员、干部铸魂,依靠网络民智推进决策、民主决策等新理念。细致审视,该著中确有一些闪闪发光的理论新观点。如,根据实践要求加强执政党的理论创新,强化党的理论武装与学习型政党的建设,牢固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社会的领导权;妥善处理网络政治、网络民主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关系,让网络技术成为党员队伍建设的助推器,使网络平台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载体;重视网络民意、关注网络民生,促进党的作风建设;利用信息网络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掌握舆情,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预防与惩治腐败水平;依托信息网络系统,提升制度建设的系统性;运用信息网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奋勇向前等。

在执政党建设研究方面,不仅需要创新理论方法,更重要的是关注实践诉求;不仅在于说明问题,更有意义的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略。作者在研究层面,注重紧扣时代脉搏和党建主题,全面系统地分析新问题、探索新路径,深入分析信息网络时代新的挑战与机遇,围绕如何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思路。概观是书,确实在研究新形势、抓住新课题、提出新思路上下了功夫,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与思路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譬如,在思想认识上,需要准确把握网络时代的新特征,形成浓厚的强化网络党建的新意识;在工作方法上,需要探索和利用信息网络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新方法;在组织建设上,需要把现代信息网络作为一种提高党建水平的新载体;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利用信息网络不断把制度建设提升到科学、系统的新高度;在信息网络运用上,需要注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新问题;在执政能力上,让信息网络成为开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新模式。作者相信,我们也相信,只要审时度势、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努力实践,就会将信息网络时代的严峻挑战变为更好更多的难得机遇,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①本文所引《墨子》皆据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不一一出注,只在引文后括号内标注篇章。

本研究创新点体现在,技术回归教育本质的应用探索,适应大数据时代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研究,资源建设从独享思维走向共享思维,既有利于推动我校数学课程文化资源的建设,又向其他中小学和社区开放资源共享平台.

这部著作,将一项重要科研成果、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写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确实难能可贵。读者不难发现,这部著作还富有逻辑的力量,围绕信息网络条件下的执政党建设研究这一主线,结合大量一手材料,抽丝剥茧,综合研究分析,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层层升华。这无疑是作者熟练掌握、运用科学研究方法与著述方法的一大硕果。

(作者系河北省贸促会原巡视员)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利用校准的模型参数,结合区域气象预报,预测了未来10年强人为干扰条件下流域径流量的变化趋势。根据流域径流量的背景值和预测值,分别分析并预测了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安阳河流域中下游径流量变化的影响(表3)。

 
张清华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