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校公用房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更新时间:2009-03-28

自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高校的各类办学条件得以明显改善,资产规模和价值均迅速增长,招生和基建规模也迅速扩张,公用房面积总量不断攀升。同时,高校公用房管理也出现了许多管理问题。高校公用房作为高等院校得以长远发展的重要资源,为各项教学及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持。如何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高校公用房管理体系,科学合理配置公用房,充分发挥其在高校教学、科研等活动中的作用,确保高校公用房的保值增值,进而保证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是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一、高校公用房的概念及特点

高校公用房是特指由国家投资或经批准各单位自筹资金建造,用于教学、科研、生产、经营、行政办公以及各类生活福利、商业服务的用房,其产权属于学校。高校公用房是学校日常运行和正常办学的载体,是保障高校行政办公、教学科研和生活后勤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使用效率和完好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效益和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对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TGF-β1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FIGO分期和癌组织的种植/转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Ⅱ-Ⅳ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均高于I期,且卵巢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种植/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卵巢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与病人的年龄分布及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提示TGF-β1的显著增加发生在卵巢癌晚期,可能是晚期卵巢癌增加的TGF-β1可诱导肿瘤血管生成,从而促进卵巢癌的发展。

按照具体使用性质,高校公用房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教学科研用房,指高校用于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各类用房。包括:教室、学术教研室、教学实验室、学术会议室、计算机房、绘图室、展览室、院系办公用房、学生文体活动室、材料储藏室、科研专项等用房;二是行政办公用房,指高校用于行政管理和办公的各类用房。包括:校党政机关行政办公用房、档案室、资料室、会议室、计算机室等用房;三是后勤服务用房,指高校用于为学生及教师提供后勤服务的各类用房,包括:办公用房、餐厅、水房、设施用房、学生宿舍用房和经营用房等用房;四是产业商业用房,指高校用于技术开发、生产和经营服务的用房,商业用房是指驻学校单位按合同关系承租学校房产从事商业服务的经营性用房。

王姐连忙向老婆挤了挤眼睛,说:老妹,你别冲动,还是出去和妹夫好好商量一下,我还有几句话和段主任唠。不用问,她是要把我支走。

总体来说,高校公用房具有以下特征:

2.服务性。高校公用房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教学科研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支持社会的经营性资产的运营。高校公用房的使用不应以盈利为目的,而只能以服务为根本目的,这种服务性并非仅仅只服务于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营运,而且还必须服务于包括经营性的非国有资产在内的社会经营性生产的营运,即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有效运行。因此,其管理重点是要保证实物形态的安全完整合理使用。

近年来,很多高校根据大学生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对各院、系、专业的公用房尤其是教学、实验室用房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促使他们符合教学管理规定的使用面积。但是被裁减公用房使用面积的单位将公用房视为自己单位的所有财产,往往阻止对自己单位公用房的调整。这样就造成了有些二级使用单位的房屋闲置不用,甚至将空余的房屋转租给外面的人,谋取私利。一些单位却是人满为患,房屋里面拥挤不堪,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这种分配方式显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从各高校原有的管理方式来看,公用房分配时对用房单位的申请进行实际用途考察较少,对所需面积缺乏深入论证,公用房管理一直采取按需随机配给的方式,应给多少且以何种标准去衡量,如何调节,由那个部门负责跟踪、维护等一系列问题都未很好解决,往往分配面积超过应该使用的面积,造成资源浪费。

1.公共性。高校公用房资源隶属于公共资源范畴,如同所有的公共资源一样,具有公共所有、公共利用、公共受益的属性。公共资源的这些属性决定其在管理上必然会承受由于“公共性”和“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引发的重重困扰。“公共性”使得人们都想尽可能多的无偿占有这部分资源。

因各高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各不相同,高校公用房管理工作无固定模式可循,我们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公用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二、高校公用房的现存问题

下午,我们哥几个在工厂的更衣室里。脱了便服,换上工装,离倒班还有几分钟,我们都闭着眼睛,用指头在膝盖上打鼓点。哥们儿朝洛蒙走进来。尽管他咳嗽一声,涮涮嗓子,但我们谁也没睁眼看他。

目前全国各高校在公有房管理使用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短缺,同时又存在资源浪费的矛盾。一方面由于房产资源短缺,影响了学校的建设和学科发展速度,另一方面由于房产资源配置不合理,调整工作难度大,导致现有公用房资源不能充分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具体问题如下: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受前苏联传统的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部分教职工思想上形成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他们认为自己为学校工作,占用房屋资源天经地义。一些不再承担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教师也占着实验室、办公室不腾,形成了公用房实际上的“终身制”、“占有者所有制”,这种现象在高校中较为普遍。同时各学院为自己使用方便,一般都建有会议室、多媒体教室等附属用房,但使用次数并不多。同时,一些院系针对一周只开设几个小时的实验研究,申请了单独的实验室,个别学院甚至将公用房私自向外出租创收,造成学校公用房资源的过度紧张和浪费。

(二)分配机制缺乏合理性

探讨民宿的文章中,大都提及民宿的特色性极其重要,而这种地方性与人文思想作用下产生的多层次表义不失为一种独特的特色。

(三)总体布局不合理

高校不少实验室由于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总体布局方面,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近几年来,由于高校合并、学科重组及扩招等因素,大部分高校公用房管理没有统一规划,往往是为“应急”新建房,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管理(合理调整布局)上。同一部门教学办公地点分散、同类型房屋没有集中、管理过程中弊病较多。一个学院可能分布在几个校区;同一类型的实验室分布在几幢大楼之中;同一幢楼中可能有办公室、实验室、教研室等多种用房;还有可能同一幢楼中存在多部门(主要指学院)使用,而且使用房屋交错分布,很难实现学校人、财、物资源的共享和科学管理。

(四)使用效率偏低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是高校公用房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国内多数高校教学、科研和行政办公等公用房的管理往往是延续学校配给各教学院部、行政单位无偿配置使用的做法。这种近似于用房“终身制”的管理体制,容易造成公用房管理和使用之间的脱节,房屋分配后缺乏约束机制,房管部门无法根据各单位的实际需要予以合理调整,无法实现有效管理。其次,大部分院校公用房依然处于无序管理状态,由不同的主管部门设置与管理,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管理职能相互脱节,各部门都有一定范围内的公用房调配权。有的高校将房产管理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归口为国有资产管理处或国资办;有的将管理设在房地产管理处;有的纳入后勤集团(乙方)物业管理范围,将房产管理与维修并为一个部门;还有的则把房产管理放在代表学校对后勤集团实施宏观监控的甲方后勤管理处。多部门管理的状况往往令管理者和使用者都无所适从,房屋使用协调起来比较困难,容易产生矛盾,导致公用房闲置、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再者,由于现在高校公用房建设经费来源渠道有多种,致使其分配形式多样化,许多大课题用自筹经费建设的公用房不能纳入到学校统一调配中来。最后,高校在建设、维护以及分配使用公用房时,未能做好系统的管理,导致中间环节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

三、应对策略

3.有限性。高校公用房资源同时具有有限性。因此,随着需求的增加,才会引发供给与需求“脱节”的问题,作为一项公共资源,高校公用房是保障高校各项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高校公用房管理必须是以满足教学、科研场所的数量与质量需求,保证高校教学、科研长足发展为最终目标。

(一)完善管理机制

首先,提高对公用房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公用房管理上升到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关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高度来对待。加强学习,了解政策,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用管理经营性资产的理念来管理学校的公用房,讲求成本,注重效益。其次,根据学校公用房的使用性质,分门别类,有选择性地引入有偿使用机制,以达到适度调配房屋资源、提高房屋使用效率的目的。在公用房管理中,教学科研用房是难点也是重点,学校以此为突破口,出台了教学科研用房管理办法,引入了市场调节机制,采用科研用房有偿使用等经济手段合理调配房屋,全面改善了各教学院部的房屋使用状况。可以根据学校发展情况统一规划和调配使用,提高了房屋使用效率,使公用房管理更为科学合理。

(二)科学调配

调配要考虑布局的合理性和留有适当的发展空间两方面因素,各学院原占房面积仅作参考。采取以学院设置为基础,对同一学院的办公、教学、科研用房相对集中,各学院在区域布局上相对集中,用房尽量不跨校区。将各学院分散在不同校区内的公用房进行系统调整,尽量集中到一、二幢楼内,既保证教学、科研实验室用房面积,同时又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将教学用房及公用科研实验大平台相对集中,提高房屋使用效益、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效率。

水塘干涸之后,红树林鳉鱼通过改变身体结构和新陈代谢来应对“水外”生活。它们的鳃会转而用来储存水和各种营养物质,将含氮的废弃物通过皮肤排到体外。一旦回到水中,一切功能便照旧运作。

(三)定额配置,有偿使用

高校公用房管理必须打破无偿用房的陈规,全面推行公用房有偿使用制度。这是健全高校公用房两级管理体制的最佳途径,也是在公用房管理中引入“资产经营”理念的必然结果。按照“保证一般,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向教学倾斜,对所有科研用房全部实施收费管理,按照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纵向研究课题和企业等校外单位联合进行课题研究、产品开发应用等横向课题的不同类别,确定房屋资源占用费的收费标准,核算科研用房收费数额。通过公用房“定额配置,有偿使用”的实施,优化学校公用房资源配置,提高利用率,同时在全校职工思想上形成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的高校公用房管理、使用理念,推进公用房科学管理。

(四)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伴随着公用房管理的专业化、信息化,公用房管理工作不能停留在过去分房开门发钥匙、收房关门拿钥匙的层面,需要上层次、上水平,需要意识强、有知识、懂管理、重服务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员。坚持对各级资产管理人员开展规章制度、管理要求、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综合培训,提高其基本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逐步建立起一支懂专业、会管理的高素质队伍。

总之,高校的公用房管理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管理过程,它贯穿于房屋的规划、论证、建设、验收、分配、调整以及报废等各个环节,是一个动态精细管理的过程。通过规范、科学的房产管理,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科学管理资源、有效利用资源的目的。从而建立适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需要的公用房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基础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军,汪海,李姗珊.新形势下高校公用房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S1):137-141.

[2]许鸿雁.高校公用房管理模式的优化对策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5,(02):112-113.

[3]黄振江.新时期高校公用房管理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30):284-285.

[4]王正栋,蒋菲菲.当前高校公用房管理工作的切入点[J].中国房地产,2014,(15):61-63.

[5]沈益朋,韦伟然,杨军.高校公用房管理思路与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2,(36):204-205.

[6]王桂花.高校公用房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J].现代商业,2009,(32):132-133.

[7]郑雅萍,李斌.构建高校公用房管理新体系努力提高房产资源的办学效益[J].华东经济管理,2005,(12):80-82.

 
刘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