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电影《刘三姐》山歌歌辞的特色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作为一种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壮族的刘三姐文化,在民族文化发展之林中,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呈现出了独有的特色性,即使在多变的时代中,仍然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如英国学者威廉斯从结构上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有一个特定时代和地域的活的文化,只有生活在彼时彼地的人,才能充分享有它。有各种各样的记录下来的文化,从艺术到大多数日常生活的事迹,那是阶段文化,还有选择性传统的文化,那是连接活的文化的阶段文化的因素”。[1]通过对电影《刘三姐》中山歌歌辞特色的解读,更好地领略广西刘三姐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基于船舶交通流动态特征的航道通航能力的研究。通常采用排队论方法,将航道内船舶交通视为一个排队系统,以排队与服务均衡时的航道服务水平来评价通航能力。[4-5]排队论方法更多地考虑船舶交通流在整体上表现的动态特性,但对于船舶个体间的干扰关系考虑不足。当前针对船舶个体间的干扰关系,主要对航道内船舶航行状态变化[6]及船舶行为间的耦合关系[7]进行研究,从船舶干扰过程的相关影响参数中挖掘信息来衡量航道的通航能力。

利用Stata14.0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回归,估计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表4中模型以环境规制作为唯一自变量,表5中模型加入控制变量。模型1、模型5和模型2、模型6分别是采用本省环保系统实有人数作为环境规制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模型3、模型7和模型4、模型8分别是采用本省环保系统实有人数与全省人数比重作为环境规制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表5中所有模型整体上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模型设定合理;Hausman检验表明应当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一、“岭南好歌”的地域风情

刘三姐的出现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的《三妹山》记载:“刘三妹,春州人,坐于岩石之上,因名。”[2]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关于刘三姐传说的文献记载,尽管文献很简短,但春州这一地名,经考证在今天的阳春县区,这恰好印证了刘三姐的故事诞生于岭南地区。再到后来清代的《蕉轩随录》做了放大:“广东阳春县北八十里思良都铜石岩东之半峰,相传为李唐时刘三仙女祖父坟,今尚存,春夏不生草。刘三仙女者,刘三妹也。《寰宇记》、《舆地纪胜》均载阳春有三妹山,以三妹坐岩上得名,今不知何在。”[3]刘三姐文化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离不开“岭南好歌”的地域性。岭南好歌的特色由来已久,据王士祯《池北偶谈·粤风续九》记载“相传唐神龙中,有刘三妹者,居贵县之水南村,善歌,与邕州白鹤秀才,登西山高台,为三日歌。秀才歌芝房之曲,三妹答以紫凤之歌;秀才复歌桐生南岳,三妹以蝶飞秋草和之。秀才忽作变调曰,朗陵花,词甚哀切;三妹歌南山白石,益悲激若不任其声者,观者皆 歔 欷。复和歌,竟七日夜,两人皆化为石……”[4]岭南地区自古就有好歌的传统,刘三姐是一个好歌、能歌、善歌的女子。尽管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记载,但这些文献的记载,所涉及的内容也实在有限,不足以让刘三姐鲜明的性格特征得以完美展现。

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让刘三姐的故事焕发出勃勃生机。刘三姐以歌剧、电影、电视剧的形式被搬上了荧幕,呈现给观众一个灵动、机智、美丽、大方的壮家妹仔形象。尤为值得提及是,1961年由长春制片厂推出的电影《刘三姐》,一经播出就受到了极高的好评,电影一度风靡整个东南亚。究其如此火热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演员黄婉秋对三姐形象的完美塑造,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时代记忆;另一方面,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广西秀美的山川、灵动的江河更加增添了人们视觉上对于美的感知,再加上广西还是歌的海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人人善歌,歌声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命之中,视觉与听觉多重感官得以被调动。在影片中,黄婉秋饰演的刘三姐,走哪都能歌,事事皆为歌,如:揭露财主贪婪的嘲讽之歌、展现日常生活的劳作之歌、表露女子内心的恋情之歌等,刘三姐的歌声,婉转悠扬、时而轻柔、时而激昂,如影片中所展示的:“山歌好比泉水流”“过了一滩又一滩”,[5]非常富于变化,直到今天仍然广为人们所传唱。由此也可以看出,刘三姐的故事虽经历了长久的流传,很多时代的新元素被赋予其中,但她好歌的天性却从来没有改变,这也正恰好体现了“岭南好歌”的地域特色。与此同时,流传于岭南地区的民间传说,让刘三姐的故事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岭南地区地形复杂,山多林茂,各个不同的部族相聚在这里,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民俗文化,虽然刘三姐的传说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有关刘三姐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如:刘三妹、刘三姑、刘三太等。但三姐身上好歌的天性确是一致公认的。经有关人士的考证,刘三姐属于广西宜州人氏。广西风景奇秀、山峦叠翠,人人皆能歌善歌,在壮族地区流传着刘三姐的故事,也更为真切可信。相传刘三姐是壮族的农家女,天生喜爱唱歌,歌如泉涌,时常为劳苦大众歌骂地主乡绅,深受四方乡里的爱戴,她走过的地方,皆留下了山歌传唱,后来被人们奉为“歌仙”。至今流行于广西地区的三月三歌屿节,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刘三姐而举行的。

二、“以歌传情”的文学渊源

刘三姐文化铭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反映出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据学者考证,刘三姐生活在唐朝,社会总体繁荣稳定,但沉重的徭役赋税,还是如沉重的大山一样,重压在百姓的身上。这一时期如:杜甫、白居易等,他们都有反映底层民众不幸遭遇的诗歌传世,像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也都不同程度的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的同情,对统治阶级无法体察民情的不满。只是他们作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语言上相对缓和。在“不平则鸣”鸣的程度和效果上,刘三姐的歌声可谓深得《诗经》中讽喻诗的真谛。《诗经》中有《相鼠》一篇,这首诗是他们发泄心中怒火之作,人民对统治者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全诗饱含着他们满腔的咒骂之声。刘三姐,是壮族的传奇女子,她代表着民心和正义,她用歌声抗争着现实社会的不公正、抗争着压迫。在影视题材中,与地主老财,斗智斗歌的场面,最能振奋人心。正如她在山歌中唱的:“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13];她唱歌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宣泄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气。在电影《刘三姐》中,有很多地方体现“不平则鸣”的时代特色。

歌声最能够展现人们丰富多变的情感世界,歌词是另一种形式的诗歌。刘三姐的山歌就完美诠释了“以歌传情”的这一特色,尤其是那些展现男女之间恋情的歌谣,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借山中的大树和青藤,来比喻自己和阿牛哥的爱情,“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8],这首歌唱出了她的心里的呼喊,她用女子的主动深情,表达了对这段感情的美好期望,希望能够以此来点醒憨厚木讷的阿牛哥。此外,在此之前刘三姐独坐床前,一边绣着绣球,一边流露着自己心底的秘密,“花针引线线穿针,男儿不识女儿心”“鸟儿到知鱼在水,鱼儿不知鸟在林。”[9]“针”“线”“鱼儿”“鸟儿”皆是用来比喻恋爱中的男女,明明都互相深爱着彼此,却又羞于表达,两颗心因现实的距离而苦恼着。这一借喻手法的运用,深受着《诗经》比兴传统的影响,看似没来由的一句话,却引出了“男儿不知女儿心”的深情和抱怨。这类情感在《诗经》中也是比比皆是的,如《唐风·有 杕 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10],用路边的杜梨来起兴,实则写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君子的爱慕。再有《王风·大 车》:“ 榖 则异室,死则同穴”[11],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矢志不渝的果决。刘三姐在与阿牛哥连情对歌之后,也接着唱出了:“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12]的心愿,爱情的伟大足以超越生死,不受时空的阻隔和限制。千百年来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往往都是不谋而合的,质朴、热烈的语言中充满着大胆而又浪漫的想象,带给人强烈的感情冲击。“以歌传情”无论是在文学的世界,还是在音乐的领域,都是人们共同的情感选择和归宿。

三、“不平则鸣”的时代记忆

刘三姐文化永葆生命力,还在于其歌辞的文学性。《诗经》作为古老的周代民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歌作为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学样式,他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记载着他们生产生活。《诗经》三百零五篇,每篇皆以一个独立的主题存在着,他们各自流露着别样的情感。《书》曰:诗言志,歌咏言。《诗经》里收集来的各地的歌谣,皆是是可配乐演唱的。在《诗经》中有很多表现女子积极主动,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恋歌,如《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6],用榛树和草苓来比兴,表达了自己对男子的思念。再有《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7],这是女子写给自己丈夫的悼亡诗,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和坚守。

山歌又像泉水流,深山老林处处有;若还有人来阻挡,冲破长堤泡九州;若还有人来阻挡,冲破长堤泡九州;虎死虎骨在深山,龙死龙鳞在深潭;唱歌不怕头落地,阎王殿上唱三年;如今世界实在难,好比滩头上水船。唱起山歌胆气壮,过了一滩又一滩;财主刁,半夜举起杀人刀,害我不死偏要唱,唱的大河起浪涛。[14]

屋顶部分,浊漳河两岸的民居多用悬山顶,山墙面屋顶木构架裸露,屋顶敷小青瓦。虹霓河、宑底河由于海拔较高,交通不便,建筑材料短缺,民居屋顶会使用石板。有部分民居,同一建筑屋顶会混合铺砌石板和青瓦,并运用石板叠涩出际山墙。立面上的门窗洞口采用石质或木质过梁,规模较大的商贾大院,门窗过梁上都有精美的木雕,二层开的券窗上会有精美的砖雕;山区民居建筑屋顶多铺石板,出山墙面不做或略作悬挑。由于山区温度较低,建筑立面门窗洞口都比较小,其式样也较为简洁,且山墙面和后檐墙面一般都不开门窗。结合建筑高度及结构类型,依据墙体及屋顶的建造材料可将民居正立面及山墙面归纳为如图12、13所示的几种类型。

这是在影片一开始,刘三姐顺江水而下,她所唱起的山歌。歌词中她用“泉水”表明自己的歌声是充满力量、势不可挡的,“虎骨”“龙鳞”,展现自己敢于斗财主的勇气;“唱歌不怕头落地,阎王殿上唱三年”,表明自己视死如归的决心。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唱歌于他们而言更是“满腔怒火压不住,哪用旁人来挑唆”,是他们对内心不平之气的发泄。财主对他们的剥削,已经将他们逼上绝境:“十担香茶九抵税,十箩稻米九当捐,剩下一箩养儿女,财主又把饭碗端”,面对赋税的重压,他们能够做的,只有愤起反抗。刘三姐的歌代表着众多百姓的呼声,她用自己的歌来同黑暗的势力作斗争,对财主变着花样的辛辣嘲讽,像“平常看见锅煮饭,今天看见饭煮锅”“狐狸跑来修鸡窝,恶狼摇身变外婆;世上也有人一等,好吃人肉念弥陀等”[4歌辞中]看似很矛盾、滑稽的场面,却深切地刻画出了财主的虚伪阴险,虽不着讽刺之语,讽刺之意却表露的淋漓尽致。此外,刘三姐的山歌还极富变化,随着民众与地主间矛盾的不断激化,刘三姐的歌声也一改先前侧面烘托式的委婉,转而变成了最大胆的直接讽刺。“算你嚣,算你主意出得高,一人能唱两台戏,杀人会使两面刀”“莫夸财主家豪富,财主心肠比蛇毒,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15]。甚至在影片的最后,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刘三姐,仍不忘对财主进行冷嘲热讽一番,“哎,才把金钩丢下水,起杆钩得癞头龟,拿去送给财主佬,养在灶角好扒灰。哎,好篮从来不装灰,好人从来不做贼,今天碰上刘三姐,红薯落灶你该煨”[16]。当劳苦大众与封建势力间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自己的方式来让问题得以解决。因此,刘三姐的故事得以诞生,也是时代的必然。

总之,今天刘三姐的文化,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保护,作为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她也不仅仅只是民族的形象代言,而应该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通过对刘三姐故事三个特色的探究,在文学的世界里探寻其经久不衰的文化渊源,这不仅对于刘三姐文化的研究意义重大,而且也为其他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英)雷蒙·威廉斯:《漫长的革命》[M].转引自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46.

[2](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M].北京:中华书局,1992:3065.

[3](清)方浚师.蕉轩随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8:356.

[4](清)王士祯.池北偶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2:382-383.

[5][8][9][12][13][14][15][16]乔羽,苏里,雷振邦,黄婉秋.刘三姐(电影)[Z].长春电影制片厂,1961.

[6][7][10][11]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7、183、181-182、113.

 
许德坤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