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传承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述评

更新时间:2009-03-28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璀璨历史文明的古国,中国文化遗产资源异常的丰富,不单单遗留着大批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拥有众多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及经济全球化历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蕴涵中华民族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从现代人的生活中渐渐消亡。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问题被国内外广泛关注,如何坚持和宏扬优秀的民族精神,保护、传承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成为当代必然的文化诉求。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民族传统体育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推动力和助燃剂,其“内卷化”的问题日益严重,传统体育式微、衰弱、迁移的过程逐渐加深[1],而且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临着两个严峻的问题,一个是“内容继减”,传统体育项目日益减少,诸多有着辉煌的过去体育技艺项目现在却已经失传或面临失传。另一个是“传承断裂”[2],民族传统体育技艺往往是以单线的家族式传承(即传男不传女)为主,这样使得许多传统技艺无人传承,面临失传或已经失传。在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浪潮下,许多传承人不能凭借自身传承拥有的传统体育技艺维持基本生活,更不要说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样现在很多年轻人更多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愿去学习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技艺,于是这些“绝技”随着年龄已高的传承人去世而失传。如何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到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基于传承保护视角下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评述和研究,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及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与策略。

1 对传承人的研究

传承人是继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和基本内容,而传承人的认定更是传承人保护工作的关键和基础环节。但传承人有争议[3]等诸多问题不断涌现,使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工作遇到很大的挑战,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也很难落到实处。其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是整个传承人保护的逻辑起点,是启动和完善非遗传承人保护制度的重要环节[4]。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非遗传承人认定问题上,首先应该成立第三方调查的机构,增加评审现场对传承人的面试答辩以及专家到实地考察的环节;然后明确文化部门和体育部门的责任,加强民间的权威声音及确保其话语权;最后细化民族传统体育非遗传承人的评审标准,加强项目申报与地域申报的有机结合等[5]。在保护传承人上,牛爱军认为保护传承人是保护传统武术的重要手段与方法,目前可以通过资助传承个人和团体,以及明确传承人的义务与权力,授予其荣誉称号等方式进行保护[6]。在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方面应着重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传统的传承制度和物质条件,构建稳定的传承途径,形成传承梯队与传承群体[7]。对传承人自身,应该加强传承人及申报人的文化和专业知识的水平、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生活补助制度和资金补助制度、把握对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调查采录时机、保存文化生存空间,培养杰出优秀的传承人[8]。传承人才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主体,他们在传承传统体育的过程中,是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和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如果这一环节断裂,何谈传承与发展。在对代表性传承人的研究中,应该更加深入深刻的了解其内心世界与想法,多与代表性传承人沟通,如果对其都不够了解,怎样去制定保护传承策略。夯实基础才能成就辉煌,对传承人方面上的基础打牢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其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传承人进行规模化培养。如:在当地社区服务中心,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培训活动;在高等院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师资的培训和科学研究等等。

2 对传承模式的研究

对民族传统体育技艺的传承应该转变过去以往的传承模式,如传男不传女、家族传承制等,并加快创新形成新的传承模式。其传承模式应以静态为辅,动态为主的方式进行,让人民群众进而在实践层面以自觉自主的理念、积极主动的态度、科学理智的行动,将传承工作落到实处[9]。而现代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应该是逐步以社会传承模式为主导,传承主体由个体走向群体,传承场域由乡村走向城镇,传承内容由仪式走向身体动作,传承手段由单一走向多元,传承目的由娱神走向娱人事体育非遗传承模式变迁表现[10]。在村落民俗体育方面,其保护传承模式应该是相关政策的倾斜,鼓励社会加大资金支持;深入开展普查工作,摸清家底,建立完整全面的资料数据库;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吸收各种演出人员,培养民间技艺人才[11]。民俗体育的保护传承模式应该注重民俗体育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以旅游发展为契机,发挥产业推动作用[12]。民族传统体育非遗文化是运动变化的,发展与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传承。所以其传承模式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审时度势,推陈出新,不能闭门造车、还是用老一套。而对其研究更应该立足当下,着眼于未来。跟随时代的步伐,去粗取精,去其糟粕,大胆创新,使民族传统体育历经沧桑仍能散发耀眼的光芒。

3 对传承协同融合发展的研究

对于传承发展我们应该与旅游、教育及传媒相结合,协同融合发展。王海提出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该加强与教育、竞赛,特别是旅游相结合,协同融合发展,以期为其良性健康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13]。民族体育非遗传承结合经济和旅游的发展,能进一步开发传统体育,而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和引人入胜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极大地顺应了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两者相融合可以增强两者的生命力和活力,蓬勃健康持续发展[14]。在休闲旅游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上,不仅能为休闲旅游增添了文化底蕴和观光亮点 ,也能使体育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得以提高,形式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还提出目前休闲旅游与体育相结合的一些困境,有些休闲旅游开发将文化作为摆设 ,破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的生态环境,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极大消极的影响[15]。所以传承发展与休闲旅游如何协同融合发展是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在传承中创造经济利益,又不对其环境产生危害,如何协同互利发展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传承发展也应该与教育协同融合发展,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而加强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活动,可以增强其传承活力。同时,可与通过学校体育系统培养民族传统体育需要的传承人才以及建设民间体育教育系统,以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体系[16]。而王书彦着眼于广大农村学校,这里具有先天的教育传承条件,提出大力开发民间体育传统课程的人力资源,推动体育非遗技艺项目列入体育师资培养全过程,打造体育非遗技艺项目传承教育研究团队,着力培养和发展广大农村学生体育非遗项目的学习兴趣等措施[17]。在教育中传承,在传承中教育,“教育传承”应大力广泛开展。传媒在当今现代信息化社会有着巨大的威力,通过传媒文化可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如在开展全运会、大运会时,可以提早联系媒体网络,确定节目档期和时间,打好提前量,确保各媒体网络的宣传报道按时、保质、保量;强调宣传深度,加强宣传报道力度,充分挖掘和展现体育盛会的丰富内涵。此外,对一些跟节庆和传统节日有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舞龙、高跷、龙舟竞渡等项目,从体育文化的视角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的主旋律,有利于其的传承和发展[18]。如今,协同融合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大规律,方方面面都在协同融合发展。在大规律下,作为中华民族精气神的民族传统体育也不能落后,而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更应该奋勇争先,不仅仅是在与旅游、教育和传媒方面,与其他方面也应该协同融合,共创繁荣富强的“中国梦”。

4 对数字化传承研究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发展的方向。在中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上,陈小蓉提出资源数据库应达到先进性、规范性和扩展性等性能要求,认为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不仅是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及工具,也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展示、传播以及传承提供广阔空间[19]。姜娟则开创了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叙事的四种数字化生存方式,认为应该构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据库,建设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开发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游戏与竞技,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思路[20]。在如今这个互联网的世界中,数字化技术被各个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在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也应该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研究,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传承,增加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多元化生存方式的研究,实现多元化传承。

在未来研究中,应该持续和深化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深层次的研究;加快转变并创新传承模式,改变其家庭制或传男不传女传承模式,审时度势,推陈出新;加快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使其能在创造利益中不断传承下去;加快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教育、旅游以及传媒的协同发展渠道,能协调、持续、健康繁荣发展;最后,应加大对先进数字化技术来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加强数字化生存模式的研究。

基于上述级配设计,设计最佳油石比范围,在145℃,旋转角度1.4°,垂直压力0.9MPa条件下进行GTM成型试件,测定相关马歇尔和GTM相关技术指标,结果见表4。

对传承的研究有必要且很重要,传承代表着发展,如果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失传、消亡了,何谈发展可言。而现在民族传统体育非遗正在面临传承内容继减和断裂以及“内卷化”问题的困境,“传承发展”更显示出其重要和可贵。“传承发展”是最初的目标和最终的结果,只有不断的传承,才能持续健康繁荣的发展。在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21]。 在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 年)》中指出,重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和传播推广工作,将优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传承和保护[22]。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重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做好将优秀民族民 间传统体育纳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的工作[23]。从上述诸多文件方针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重视,而通过对关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文献的阅读,发现在研究内容表面化,缺乏深层次研究;研究成果简单化,缺乏综合性研究;对传承人的深度研究,传承模式的创新,传承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传承与教育、旅游和传媒协同融合发展的研究以及先进的数字化传承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和提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及2015年1月—2017年12月新入科培训的各25名护士为对象,分别采取传统培训法(25人)及SOP培训法(25人),培训时间为1年。两组护士均为女性,应届本科,SOP培训组与传统培训组在年龄[(22.4±2.1)岁vs.(22.8±1.7)岁]、成绩方面[(81.32±4.46)分vs.(80.69±5.67)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感官评分结果采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通过 Design-Expert 8.0.6 软件对响应面及模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 Origin 9.0 软件作图。

5 结束语

在历史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助推力。综观文献,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应该是多方面、深层次、立体化的。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进步的助燃剂,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注重“协同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繁荣富强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仇 军,张 帆.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卷化”问题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12):43-46.

[2] 华 志,卢 兵.论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其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0(01):98-102.

[3] 虞定海,牛爱军.中国武术传承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80+82+91.

[4] 田 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探究[J].政法论坛,2013(04):81-90.

[5] 王书彦,韦启旺,张英建,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制度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2):23-27+36.

[6] 牛爱军.从“非遗”视角对“传统武术传承人”保护问题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0):52-55.

[7] 张志雷.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04):57-61.

[8] 康娜娜,张志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遗”传承人的法律地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29(1):19-21.

[9] 王 林,虞定海.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04):85-88+93.

[10]刘喜山,邓星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及其变迁[J].体育学刊,2016(01):22-26.

[11]徐晓琴,雷军蓉.村落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以郴州汝城香火龙考察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10(12):96-98.

[12]温艳蓉.闽西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以连城姑田游大龙的考察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13(01):93-95.

[13]王海,邓永汉.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赤水独竹漂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02):62-64.

[14]郝国栋,石 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贵州民族研究,2011(02):58-61.

[15]黄春颖.休闲旅游开发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以金山打莲湘为例[J].体育科研,2015(02):98-103.

[16]夏琼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J].体育与科学,2010(01):70-72.

[17]王书彦,张英建,韦启旺,等.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普及推广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6(04):75-79.

[18]刘凤虎.从文化学的视角谈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0(05):73-75.

[19]陈小蓉.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数据库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13(08):105-108.

[20]姜 娟,陈小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07):202-206.

[2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123.htm,2018-03-05.

[22] 《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 年)》[EB/OL]. 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zwgk/2011-02/24/content_1809557.htm,2018-03-05.

[23] 《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国家体育总局网站 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1843577/1843747.html,2018-03-05.

 
王瑜,韩春利,李锋
《湖北体育科技》 2018年第04期
《湖北体育科技》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