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英汉方式位移动词差异及对英语词汇教学启示

更新时间:2009-03-28

词汇是人类语言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语言结构是语言骨架,那么词汇就是此骨架的血肉和器官[1]。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认为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述很多内容,但没有词汇,则无法表述任何内容[2]。词汇的影响力可窥一斑。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系统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徐密娥、李炯英[3]回顾了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研究,通过对16种外语类重要学术期刊检索统计显示:国内英语词汇研究总体上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语义学、认知语言学、语体学、语料库等多样化角度研究英语词汇教学。但是综观这些前期文献,很少立足于英汉语言类型差异来研究作为中国学生二语的英语词汇教学。英汉类型差异对中国学生的英语词汇习得有干扰和影响吗?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本文将基于英汉对比,以英汉位移事件词汇化模式差异为切入点,探索英语方式位移动词的教学,以期达到抛砖引玉、触类旁通的作用。

一、词汇化模式差异

学界十分关注位移事件(motion event)的语言表征。在相关的理论框架中,Talmy[4-5]提出的位移事件词化类型理论(lexicalization typology of motion events)最为著名。基于Talmy的研究,人类表征位移事件可分为两大主要类型:(1)动词表述[移动+方式/原因]的卫星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涉及印欧语系、汉语等;(2)动词表述[移动+路径]的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涉及拉丁系语言、日语、韩语等。可用来表述[移动+方式]的动词称之为方式位移动词(下文简称为方式动词),可用来表述[移动+路径]的动词称之为路径位移动词(下文简称为路径动词)。

卫星框架语言偏爱方式动词,英语是其公认的典型代表,它的方式动词就特别丰富。Levin[6] 依据动词语义及其句法特征,把英语动词分成57大类,其中有一大类是“Verbs of Motion”(位移动词),其下分为四个小类: (1)趋向位移动词,包括descend,ascend,enter,exit等;(2)方式位移动词,如fly,walk,rush,climb 等run 类动词;(3)交通工具类位移动词,涉及skate,ski等表述交通工具类词以及drive,fly等未表述交通工具类词;(4) 跳舞类位移动词,比如waltz。第(1)类动词是路径动词,第(2)到(4)类是方式动词[7]。英语中,位移事件通常用[方式动词+路径短语]句式表述。比如,“We walked into the room”,“I ran out of the house”等。walk、run是方式动词表述位移运动及其方式,through、out of 是路径短语表述位移轨迹。

依据Talmy的研究,汉语也是偏爱方式动词的卫星框架语。但有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最有代表性的学者Slobin[8]认为汉语既不是卫星框架语言也不是动词框架语言,而属于方式和路径由地位对等的语法成分编码的对等框架语言(Equipollent Language)。这是因为,汉语多半使用路径动词来编码位移路径,比如“他走进了公园”“接着我登上十米平台”中的“进”和“上”。这表现出动词框架语言特征,但“走进”“登上”是由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共同组成的连动结构,连动式的核心不只有一个单一的动词,而是两个动词组成的复合结构,方式动词“走”“登”和路径动词“进”“上”语法地位对等,因此汉语是对等框架语言。

古彩作为景德镇艺术瓷的一种古老文化,现已荣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作为景德镇当代陶瓷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和创新,继承传统古彩的优良技艺,结合当代艺术的审美情趣,力求丰富古彩的表现形式,反复尝试不同的创作手法,才能使古彩这门艺术不断地前进与发展。

从表1可知,下位层英语方式动词除个别如stagger,pace有对应的汉语外,其他相应的汉语单词都缺位。英语翻译成中文时,只能借用分析式表达,也就是“状语+走”的形式来传递相近的信息。比如tiptoe(蹑手蹑脚地走),shuffle(拖着脚走),strut(趾高气扬地走)等等。但是,英语方式动词往往还包含较多的修饰义,很多时候汉语简单的分析式表达无法还原英语精细的语义内涵。比如,strut的语义内涵包括体态特征(笔挺的)、走路样式(傲慢的)、评价(负面的)等。

二、词汇化模式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近年来不少学者试图从语言习得视角探讨位移事件词汇化模式对母语使用者的影响。李恒、曹宇[10]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词汇-视频配对法,探讨英汉位移事件不同语义特征对学习者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方式]信息的词汇,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容易掌握编码[路径]信息的词汇。邓巧玲、李福印[11]则反其道而行之,以位移事件言语表征为切入点,实证考察了外语环境下英语学习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汉语言语表达的反向概念迁移影响。结果显示,汉语单语者更多单独使用路径动词和指示动词表达路径概念,英语学习者在表达方式概念时更加频繁地使用副词修饰方式动词,或者对方式动词进行描述说明,起点、中介、终点及总体背景信息的使用频率更高。这也说明英语方式动词比汉语更为精细和丰富,通常使用综合表达法,而汉语是需要借助修饰语的分析表达法。

组织部门、各派员单位要严把选派关,严格按照第一书记选派范围、条件和程序选派第一书记。一是认真统筹各个层级、各个方面人才资源,不断更新充实第一书记储备数据库。二是尽量选派35岁以下的高学历干部,提高下派第一书记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选派具备农村工作情怀的干部,爱民情怀是开展农村工作的基础。四是选派具有一定基层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五是健全第一书记更换退出机制,对于因病、因公等原因不能继续担任第一书记的,需要及时更换;对于群众满意度不高、不能胜任基层工作的第一书记要及时召回。

中国教师:屈局长,您好!上任之初,您曾说过,广州的教育发展水平应该与广州这座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形象相匹配。近几年来,广州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了较好的态势分布。能谈谈您对广州教育布局的思考吗?

通过以上二语习得实证研究的概述,本文认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到汉语对位移事件表达的负迁移,意识到方式动词对中国学生学习的难度,强化英语方式动词的课堂教学。

三、英语方式动词教学

在讨论方式动词教学前,有必要先引入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层、上位层以及下位层范畴概念。基本层范畴是人们对各类事物范畴化的工具,也是人类认知世界最基本、最直接的层面。上位层范畴是寄生在基本层范畴之上的,因为它依赖后者获得完型和大部分属性。下位层范畴是在基本层范畴基础上进一步的切分,也是寄生范畴,只有当人们需要更加细致的区分时才进行切分。早期此层次范畴划分只限于事物,Ungerer & Schmid[13]提出动作范畴也可以构成基本层、上位层、下位层等级,由此产生不同层级的动词。基本层属于中性词,上位层属概括词,下位层通常突出动作的某一具体属性,从而获得更具体的含义。Ungerer & Schmid以位移动词为例列出了各层级具体单词。比如walk是基本层动词,move为其上位层动词,而limp, hobble, amble, stroll, wander, stride, strut, march, pace, stamp等为其下位层动词。

由于英语方式动词语义的繁杂以及对应汉语的词汇缺位,英语方式动词的掌握和运用必然成为我们中国学生词汇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上除文字描述外,有必要通过其他途径还原其表述的真实位移运动,具体涉及象似性手势教学、多模态教学以及语料库驱动教学。多模态教学包括语言、声音、动作、图像等多类教学形式,本文主要指图像资料的运用。

 

表1 英汉位移动词层次范畴比较

  

上位层基本层下位层英语 move walk creeptiptoestumpshufflestaggerstrutstalkpace汉语 运动 走 ————踉跄——踱步

有关汉语类型的归属,国内学界也众说纷纭,有认为汉语是典型卫星框架语言的,有认为是非典型卫星框架语言的,也有认为是对等框架语言的。但本文认为英语的卫星框架语典型性要强于汉语。其中之一的表现就是对方式动词的偏爱要明显强于汉语。李雪[9]以中、英现代著名小说作为语料来源,选出样本中的位移动词包括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分别统计它们所使用的频率、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在500例英语位移事件描述中,方式动词484个,占位移动词总数量的76.22%,路径动词143个,占位移动词总数量的22.52%。方式动词的类型是137种,路径动词的类型是19种。而在500例汉语位移事件描述中,方式动词486个,占位移动词总数量的70.23%,路径动词204个,占位移动词总数量的29.48%。方式动词的类型是53种,路径动词的类型是26种。由此可见,汉语方式动词的种类以及与路径动词的使用频率之比都要少于或低于英语。这一点也体现在二语习得的实证研究中。

英汉位移事件词汇化模式的差异体现在位移动词层次范畴的不同规律上。由于英语的卫星框架语典型性要强于汉语,对方式动词的偏爱要多于汉语,方式动词的语义颗粒度比汉语精细,因此描述具体运动属性的下位层方式动词要远远丰富于汉语,这致使对应的汉语词汇缺位(lexeme gap)。下文以基本层动词walk(走)为例对其上位以及下位(例举)英汉层次范畴进行比较,具体信息见表1。

还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位移事件的表达与二语水平的关系。学者普遍认为二语水平与位移事件表达中母语的迁移作用有一定的关联。许子艳[12]通过将15名中级英语水平学习者和15名高级英语学习者与29名英语本族语者的位移事件表达语料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汉语的框架结构对路径表达习得具有负迁移作用,由于框架结构的英汉差异,方式动词的习得成为中国学生学习的难点。尽管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相较于中级英语水平者能更好地掌握方式动词,但仍无法很好地掌握丰富的英语细粒度方式动词。

(一)象似性手势教学

象似性手势(iconic gesture)具体描述物体形状、运动和行为,通过与事件或物体的形式及结构象似性模拟完成交际功能[10]。在母语学习方面,Signleton & Saks[14]发现,婴幼儿的母语学习效果与父母对他们的象似性手势的反馈呈正相关关系。在二语学习方面,Kelly et al.[15]发现,手势更好地促进外语学习,比如英语母语者如果在学习Nomu (drink) 时做出喝水的动作,就能够更为高效地识记此单词。

方式动词的手势是对物体具体运动方式的象似性比划。教师在解释动词语义的同时,可使用手势来模拟物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轨迹。李恒、曹宇[10]通过实验考察手势教学法对二语(英语)方式动词学习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无手势学习组相比,象似性手势蕴含的图像信息可以明显促进被试析取运动事件词汇中隐藏的语义特征,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手势的象似度比单词符号高,所传递的运动语义特征会比文字释义更形象、直观和丰富,这就会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方式动词的理解,提升学习效果。比如,amble和meander两个英语方式动词,汉语均释义为“漫步、闲逛”。但后者蕴含“不断改变方向”的语义信息,可通过手势对此语义信息进行动态比划,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两词。

在狭小空间进行高质量的焊接接头施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针对该风扇结构特点,在充分考虑母材焊接性与空间可达性后,我们选择比较灵活的手工电弧焊进行焊接。

(二)多模态教学

多模态教学涉及图片、影像或动画等图像资料,通过图像资料传授词汇的词形、词义、句法等相关信息。多模态对语言教学有补缺、强化、抒发情感、吸引注意力等作用,可以使交流的信息容易被学习者接受和理解,以及避免不确定的理解[16]。刘凌,秦晓晴[17]通过拉丁方实验方法对课堂环境下,词汇表、图片/动画/影像、附带语境三种呈现方式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图片/动画/影像呈现方式对词汇记忆与输出的效果很明显,而词汇表和附带语境呈现方式的影响差异却并不显著。

2.3 不同肥料增效剂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叶面积指数(LAI)是反映植物群体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与最终产量高低密切相关。由表2可知,处理间抽丝期玉米叶面积指数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施用氮肥处理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施用肥料增效剂的处理叶面积指数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各处理叶面积指数在3.521~4.584,以处理⑨最高,其次为处理⑩。施用肥料增效剂可以使玉米植株获得较大的叶面积指数,从而更好地吸收光能,达到增产的目的。

方式动词的多模态教学可以动态呈现运动物体的具体位移场景,包括方式、背景、路径等,帮助学生建立真实语境,有效习得动词。一方面,图片、影像或动画等能更具体形象地呈现运动语义特征,尤其是语言难以表述的概念,难以激发的听觉、视觉表象特性。另一方面,利用图像呈现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对汉语的依赖,减弱汉语的负迁移,促使学生具体、全面、准确地掌握方式动词。比如,汉语缺位的strut词,其语义内涵极其丰富,仅依赖文字表述习得此词比较费力。可以在课堂上呈现相关的具体动画,通过视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strut一词精细的语义特征。

此外,提升产品质量,就影视作品而言,吸收或发掘编导专业人才、专业的摄像师和特效师有助于增强影视产品题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可增加观众感受到产品的视觉丰富性,全面推动产品专业化发展。

(三)语料库驱动教学

语料库驱动教学是建立在语料库索引基础上的一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它提倡学生基于真实的语言现象,主动探索词汇使用规律,发现词汇意义单位,从而准确掌握和应用词汇[18]

英语方式动词的教学可以利用的是国际上较权威的英语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 (BNC)或者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Antconc, Wordsmith Tools等词汇检索软件搜索需要学习的方式动词。通过搜索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位移事件中位移主体、位移、路径、场景、方式、使因等要素的语言编码,了解英语的词汇化模式,从而更好地掌握方式动词的语义和句法。比如,在BNC中搜索stomp一词,共34个,可见其使用频率并不高。在34个例句中,18个是动词用法(其余是名词语例),其中有11个是[stomp+adv./prep.]句式,可见这是它的主要动词句式。通过这些数据的了解和真实语例的学习,学生能更深入地领悟单词。

四、结论

英汉位移事件存在词汇化模式差异,此差异体现在词汇上表现为英汉位移动词层次范畴具有不同规律:描述具体运动属性的英语下位层方式位移动词要远远丰富于汉语。由于英语方式动词语义的繁杂以及对应汉语的词汇缺位,英语方式动词的掌握和运用必然成为中国学生词汇教学的难点。因此,在课堂上除文字描述外,有必要通过其他辅助教学手段比如象似性手势教学、多模态教学以及语料库驱动教学来尽可能准确、全面地还原方式动词表述的位移事件,前两者辅助教学手段补缺、强化语义,后者补缺、强化句法。本文只探索了英语方式位移动词的教学,其他类词也可基于英汉对比理论,尤其对词汇差异或缺位的英语单词要强化教学手段,提高其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Har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Longman, 1990:158.

[2] Wilkins D 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2.

[3] 徐密娥,李炯英.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回顾和前瞻[J].外语界,2007(3):69-74.

[4] Talmy L.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 In Timothy Shopen (ed.), Language Typology and Semantic Descrip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5] Talmy L.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2000.

[6] Levin B. English Verb Classes and Alternations[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7] 李雪.“方式移动动词”还是“动作动词”——英语移动事件表达中方式动词的成份意义与构式意义分析[J].外语学刊,2015(1):79-84.

[8] Slobin D I. The Many Ways to Search for a Frog: Linguistic Typology and the Expression of Motion Event[C]//Stronmqvist S, Verhoeven L. Relating Events in Narrative: Typological and contextual Perspectives.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4.

[9] 李雪.英汉移动动词词汇化模式的对比研究——一项基于语料的调查[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2):39-42.

[10] 李恒,曹宇.运动事件语义特征和学习方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5):113-120.

[11] 邓巧玲,李福印.中国英语学习者汉语运动事件言语表征中的反向概念迁移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1):73-85.

[12] 许子艳.英语运动事件表达习得与二语水平关系研究[J].中国外语,2013(5):64-71.

[13] Ungerer F, H J Schim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 Longman Limited, 1996.

[14] Singleton N C, J Saks. Co-speech Gesture Input as a Support for Language Learning i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Early Language Delay[J].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Learning and Education, 2015,22(2):61-71.

[15] Kelly S D, S Ward, P Creigh, et al. An Intentional Stance Modulates the Integration of Gesture and Speech during Comprehension[J]. Brain and Language, 2007,101(3):222-233.

[16]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15-20.

[17] 刘凌,秦晓晴.词汇呈现方式对英语词汇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4(2):67-75.

[18] 王勇,杨晶.数据驱动的词汇路径:二语词汇教学的新理念[J].山东外语教学,2008(4):50-54.

 
刘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