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乡村复兴探索——以台北市竹子湖地区乡村聚落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竹子湖是台湾北部大屯山与七星山之间的一个山谷,位于阳明山国家公园的中心地带,海拔高约650m,面积约120hm2,分为东湖、顶湖、下湖及中央林地等地区。35万年前,由于大屯、七星火山的堰塞作用积水成湖,后湖水外溢,底部外露,形成了现今的盆地地貌。在历经了多种产业形态变更后,竹子湖已从传统的农耕聚落逐渐转变成为了农业主题观光生态旅游村,成为了台北市城郊乡村聚落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之一。此前有关此聚落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其产业规划与区域发展上,有关聚落空间的纵向探索比较少见,因此探究此类现代农业观光聚落的空间重构演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竹子湖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1.1 竹子湖乡村聚落形成的自然环境

竹子湖位于台北市北投区湖田里,是阳明山国家公园重要交通节点上的核心景区之一,其北为小观音山,东邻七星山,西至大屯山,属于盆地地形,拥有大量梯田、原始森林与人工林地。阳明山受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并且由于地形复杂,高度落差大,塑造出丰富的地景景观。据竹子湖观测站资料显示,该区年平均温度约为18.5℃~21.0℃,年降水量近4500mm,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原始的竹子湖盆地土地泥泞且遍地竹林,于是被称为“竹子湖”,另有古老传说,这一带早年间簇生着箭竹林,山风动、竹林摇,似湖水荡漾,故为“竹子湖”。该地区位于阳明山国家公园的重要交通节点上,三面环路的交通要素也为竹子湖地区的生态观光产业发展提供了便捷(图1)。

1.2 竹子湖乡村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史料显示,1000多年前,台湾原住民平埔族凯达格兰人开始进入竹子湖地区屯垦,开林垦地、开圳筑田,至汉人来此开垦之前,凯达格兰族已经出现了土地产权的“番业户”制度。1783年清乾隆年间,曹氏家族从福建来台,定居于现今的下湖地区,成为了最早落居竹子湖的家族;1825年道光年间,高氏家族来台移居于现东湖地区,从原住民手上取得“番业户”允诺,成为了竹子湖最早的垦殖家族;光绪年间,杨氏、林氏家族先后至竹子湖开垦,居于顶湖、水尾一带,至此以同姓氏为主的氏族农耕聚落大抵成形,下湖、东湖、顶湖也构成了最早的竹子湖聚落。日治时期,竹子湖氏族聚落规模逐渐扩大,但氏族家族们依旧散落居住,分区域各据梯田。

 

表1 竹子湖聚落人口及农耕田分布情况

  

区块 人口 原种田面积东湖 16户 78人 约7甲顶湖 9户 79人 12甲下湖 26户 168人 20甲325人 40甲

  

图1 竹子湖环境构成图示

  

图2 原种田时期竹子湖聚落土地利用及生产建筑分布示意图

  

图3 竹子湖聚落空间原型及其分区空间重构图示

  

图4 2006年竹子湖土地利用图

1896年—1899年,由于抗日战争原因,竹子湖聚落被日本人发现,并先后成为了日本内地樱树苗基地和“蓬莱米”原种田基地;至1923年裕仁皇太子来台视察,草山赏樱名所被选定规划,这也是竹子湖聚落产业转型的原始时刻。1969年,日本人引进白色海芋,依托自然气候条件,发展至今,竹子湖地区现已成为台北市郊最大的海芋集中种植区。民国80年代起,竹子湖聚落开始在产业转型下转换角色,发展观光农业,其聚落空间也再次发生变革。

1000多年来社会形态及产业类型不断变更,而竹子湖地区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农耕文化。蓬莱米原种田时期和生态观光农业时期下竹子湖聚落空间重构的变革尤为突出,论文将详细剖析竹子湖聚落空间发展在这两个阶段下的重构模式。

2 基于产业转型的竹子湖聚落空间重构——第一次变革

日治时代借助蓬莱米试验田的角色转换,竹子湖聚落的传统农耕文化被打破,基于农耕的现代农业进驻对原有聚落空间进行了新的划分,该时期下的聚落空间重构尚属保守状态。

T1、T2时间点A、B组外周血中 Th17细胞百分比均高于C组 (P<0.05),A组T3时间点外周血中Th17 细胞比例小于 T1、T2时间点(P<0.05),高于 B组 T3时间点 (P<0.05);T1、T2时 A、B 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 C组(P<0.05),T3时间点 A 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高于B组(P<0.05)。见图1。

2.1 原始农耕文化与传统聚落空间构成

早期的氏族农耕时期,原始居民的主要生活方式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产业。堰塞湖外溢后,湖底外露,优渥的土地成为了优良的原始农耕田,围绕农田一侧的聚落聚居区占据了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并以氏族公厅为聚落单元呈团状布局,分散居住于三块主要的盆地区域中。单一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下,竹子湖整体聚落空间呈内聚向心的封闭状态,此时东湖、顶湖、下湖三区域间依靠妈祖信仰与祭祀活动联系,聚落物质空间形态上的联系则较弱,农田成为了该时期聚落形态构成的主导因素。

种植黄芩以选择土层深厚、灌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含有一定腐殖质层的中性或微碱性砂质壤土为宜。平地、缓坡地、山坡梯田均可。宜单作种植,也可利用幼龄林果行间。适宜选择以温暖、阳光充足的地方做畦,畦面宽120~130 cm,畦埂宽度50~60 cm,长度视具体情况及实际需要而定,一般以10 m左右为宜。

2.2 农耕产业与聚落空间重构

(1)农业产业与经济形态

在教学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先对2016级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数学基础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将学生均衡分为4个班,力求所分班级学生的数学整体水平大体一致,同时为各班级配备相同的教学设施,打造相同的教学环境。各班级数学课由同一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对照班的数学教学中采用传统的双主教学模式,在实验班的数学教学中以辩证动态双主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设计和建构教学模式。实验班的数学教学环节特别增加了开放性问题讨论环节。为了保证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参与讨论,教师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进程,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生产要素及其空间

在试验田引导的农耕产业下,原有的自然林地基本得以完整保存。根据统计,鼎盛时期竹子湖地区共有51户325人,原种田种植面积达到40甲(表1)。此时农田及相关产业的土地利用还是受自然资源条件的影响,借助竹子湖中央林地的自然划分,试验田分为三个区块进行分批分种试验栽种,农田用地形制保持单一化。配套生产建筑大幅增加,作为最大试验田区域的下湖地区尤为明显,而位于竹子湖聚落交通节点东湖地区则成为了整个试验田的管控中心,蓬莱米原种田研习所、事务所及竹子山庄招待处都设置在这里。试验田周边生产建筑及相关配套设施比例的增加,也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原有的建筑类型,创造了新的公共空间节点(图2)。

(3)生活要素及其空间

虽然系统功能学派对名物化的语篇功能展开了不少有意义的探索,但与词汇语法层面的研究相比还十分不足,在研究视角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为了更好地把握语篇层面名物化现象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拟通过运用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引文空间”(CiteSpace),对比分析国内外核心期刊近20年来发表的文献,全面考察国内外学界对英语名物化现象研究的趋势,以期为今后英语语篇名物化现象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比于生产要素及生产空间的利用,竹子湖聚落的生活空间形态得到了新的开发。虽被辟为原种试验田,但聚落居民的主要生活方式依旧为农耕产业,聚落内部的聚居范围在原有基础上以环状的趋势向外扩张。此外,新耕地需求的上涨带来了聚落空间的新建设,聚落保留了原有的团状布局,但在农耕半径内其聚落内部空间尺度相应扩张;在满足土地节约利用的前提下,生产、生活公共设施的布置与使用也趋于同化。

2.3 聚落空间重构模式分析

从封闭内向的原始农耕聚落到试验产业经济主导下的农耕产业聚落,竹子湖聚落以原始氏族公厅聚居单元为本源,在东湖、顶湖、下湖区域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空间重构模式(图3)。

近年来,肇始于“竹子湖蓬莱米原种田事务所”钦定为文化资产的契机,原种田复耕计划被顺势推出,“寻根运动”的意义除爬梳地方发展史外,将赋予竹子湖现代发展中观光、产业、教育三位一体结合的契机。定位于原始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主题,时间纵轴上的竹子湖聚落农业产业和生活方式得以延续,这也同时对原始的生产生活空间起到了保护与

下湖地区地势最为平坦开阔,也成为了最大的试验田基地,在原有的氏族公厅聚居单元上,建筑斑块数量和面积大幅增加,产业化变更更为显著。对比于东湖和顶湖区域,下湖区的聚落空间已逐渐显现出边界破碎化的现象。

为迎合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竹子湖聚落在空间变更时创造出了更多的公共节点空间。

竹子湖聚落的产业入口空间节点位于东湖区域,其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带来了交通系统的扩大,该区域原始聚落空间沿着道路系统呈带状布局扩张,但依旧保留了原始的团状聚居空间格局。

3 基于生态观光农业的竹子湖聚落空间重构——第二次变革

3.1 缘起与契机

依据台湾地区《农业政策白皮书》的划分,民国81年—86年台湾农业发展开始转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的“三生事业阶段”。高度都市化进程中,农村与农业发展开始被重新评估,休闲农业开始纳入规划范畴。在“创意城市”的规划思路下,竹子湖地区开始从单一的海芋种植园转向生态农业观光园区,以观光教育园区的群聚效应推动台北的都市再发展,以农业形态聚落的定位展现自然、人文环境的新风貌。

近年来,随着休闲精致农业的兴起,以海芋种植采摘为代表的竹子湖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大台北地区休闲旅游的最佳去处。商业经济模式的介入打破了原有的产业经济形态,半农半商的农业观光产业成为了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方式。

  

图5 公共节点空间分析

  

图6a 水车寮石柱

  

图6b 修缮后的水车寮步道

3.2 观光农业主导下的空间重构

(1)空间格局分析

农业用地是传统农耕聚落竹子湖生态经济产业、景观产业、文化产业的集中地。自竹子湖观光农业发展以来,以前的林业用地、闲置用地以及新开垦用地一部分转化成了以商业目的而开发的农业用地,新增的农业用地也趋于集中在人口活动密集的东湖、顶湖以及下湖中的商业区。依托观光农业的发展,配套观光交通用地、农田灌溉水利用地与建筑、游憩用地也相应增加。据统计,至2006年原始林地面积已减至431.85km2,由于发展早期当地居民主导的无序建筑用地扩张,整个竹子湖地区的空间格局更显复杂,相较之前,其聚落的部分空间格局边界破碎化现象明显(图4)。

图7 竹子湖三区域聚落空间重构分析复兴作用。

实现高度场与观察射线的交点计算是整个视差贴图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决定了最终渲染效果的正确性和真实感程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先秦文化学术的繁荣昌盛。在音乐思想上儒家、墨家、道家音乐思想他们有利也有弊,不能否定也不能肯定他们。受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文文化的发展和其他思想家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有利的一面也就有弊的一面,对如今的现状来说很大的重要意义。

原有的竹子湖蓬莱米原种田事务所及湖田国小在东湖区营造出整个竹子湖观光区的重要入口空间节点,产业记忆、历史建筑的结合赋予了竹子湖观光农业发展下新的文化复兴。此外,原有的聚落居住区街巷被纳入到观光道路系统的规划中,成为游客观光体验步道之一,居住区亦成为游览线路中的重要节点。现竹子湖聚落的旅游观光节点基本沿着8km的环湖步道布置,亲水平台、阶梯栈道、景观桥等,各类观光公共空间节点基本完备(图5)。

(3)产业文化遗址重生及利用

尽管历经产业类型变更,竹子湖聚落依旧保留了一部分特色人文资源,在观光农业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导向下,其产业文化遗存的再生值得借鉴。

产业历史建筑:作为原种田时期的特殊产物,以原蓬莱米原种田事务所为代表的产业历史建筑也在空间重构中植于文化,并凭借其空间位置与建筑形制被开发成为了相关文化展示中心及游客服务中心。

应用实践小学期以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诚信度与社会规范意识、专业学科领域的操作动手能力为重点,以专业实习、实训、技能提升、产学研用合作教学必须的实验实践环节等项目为内容,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青岛工学院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全面修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从教学内容、组织管理、成绩认定、教学保障与质量监控等方面执行应用实践小学期。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产业设施:水车寮是蓬莱米时期的产业设施,是当时本地区仅有的一处能够提供完整碾米作业流程的场地,其石头屋形式、支撑水车轮轴的石柱及水陆路径现仍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其中紧邻阳明溪的水陆路径被铺设修缮为水车寮步道,以产业记忆遗存的角色融入聚落的新游览路径中(图6)。另一处重要的产业设施是于1932年日治时期兴建完成的草山水道系统,是水源区展示的重要遗存之一,一些民间团体还会定期以“草山水道系统”为主题举办讲演活动,普及草山水道的历史演变文化。

3.3 生活方式变更与空间重构

竹子湖聚落的第二次空间变更,一部分来自于有序的乡村规划;一部分来自村民的自组织营建。商业经济下的半农半商观光产业成为了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方式,花卉生产工人及游客的大规模进驻对聚落空间要素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商业经济模式已成为了竹子湖聚落空间重构的主导因素。以下将分区详解东湖、顶湖、下湖三个区域的生活要素及空间重构(图7)。

(1)东湖区空间重构

在大丰收,很多农户都是第一次种植柑橘,来自云南的柑橘种植大户李云鹏介绍,他第一年种植柑橘,由于技术、知识双匮乏,导致500亩柑橘收获惨淡。2018年在大丰收服务人员的技术指导和使用云图的肥料产品,柑橘的质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柑橘种植户杨永盛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并表示:“感谢云图控股和大丰收能给果农提供这样一个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希望大家能够在大丰收和云图控股的帮助下,年年大丰收。”

现东湖区成为了主要居民居住区,空间格局变化明显,一侧以高家公厅为核心的原始居住风貌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另一侧则是新建的居住区。新旧两种风貌下,古迹建筑保存或功能置换,成为了原生文化的展示体,在农耕文化“复耕”中至关重要。

(2)顶湖区空间重构

竹子湖聚落空间的第一次主要变更发生在日治时代,虽被辟为原种田实验基地,但该地区并未大面积公开开放。试验田农业产业是政府管控下的基于农耕产业的内向、单一的农业经济。除过当地原住民,一部分生产试验工人的进驻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传统农耕生活,自此,封闭的氏族聚落开始逐渐瓦加。此时聚落空间的变更主要受耕地和试验产业经济的共同作用,因此,原始的农业用地范围得以被最大程度的保留了下来。

顶湖居于山间谷地,相对面积最小,这里保留了较完整的农耕地貌,是竹子湖聚落农耕景观格局塑造的关键。该区域中的原住民逐渐迁出,原有的团状聚落聚居布局变为了分散式的布局,居住与观光在功能上的更替创造了更多服务于生态观光农业的空间。

(3)下湖区空间重构

下湖区则是现在主要发展的花卉体验采摘区,这里原有的聚落格局被打散,民居也已被改造为各类商业建筑;新建民居围绕梯田沿竹子湖道路呈线性分布,“店面+步道+采摘田”已成为这里休闲农庄集居住、采摘、游憩为一体的典型发展模式。

4 产业转型下的竹子湖空间重构的特征与启示

4.1 聚落空间演进要素分析

通过两个阶段的竹子湖聚落空间重构分析,笔者发现聚落空间随着乡村产业和乡村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聚落空间演绎中既受到如乡村政治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外部环境要素的影响,又受到内生环境因素的作用,如地域文化、社会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间接对聚落空间作用,而内生要素则直接作用于空间风貌(图8)。

4.2 聚落空间重构规律

(1)社会形态的推进带来聚落空间重构的源动力

(3)乡村文化的导向带来聚落空间风貌的变化

4)比较蛋黄指数是否大于相应阈值(G时为0.26和0.38,B时为0.72和0.84),如果大于则判定其为双黄鸡蛋并转入6),否则转入5);

2.1 3种检测方法检出结果比较 固体培养法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47.8%(269/563),液体培养法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44.8%(252/563),PCR法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50.1%(282/563)。PCR法支原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固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但3种方法的支原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经济环境的提升带来居民价值观的变化

从封闭的农耕经济到开放的商业经济,原有的氏族聚落步步瓦解,居民构成与其价值观的变更从内部推进了聚落空间的变化。竹子湖聚落经历了“独立→产业链接→经济连接”的结构体系整合。

从农耕时期社会形态的简单亲缘关系到商业经济社会下业缘、地缘及其他要素的综合作用结果,社会形态的动态演进过程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竹子湖聚落空间的重构之中,聚落空间在物质层面上也愈发丰富(图9)。

2.3 条播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适用条件: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

竹子湖聚落空间风貌变更的主线之一是其农耕文化,从地缘导向下的原始农耕聚落到业缘导向下的观光农业聚落,地域文化空间及特色建筑的保留、置换延续了聚落空间的特色地域风貌,并为其后续发展注入了独有的地域风貌基因。

4.3 特征与启示

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开始推广以观光、休闲、采摘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业,政府扶持下,休闲农业步入正轨,颇有成效。作为台北城郊的重要农业观光聚落,竹子湖聚落空间变更是随着综合系统的复杂作用而逐渐脱离原始状态的,针对个案,笔者得出以下聚落规划启示。

(1)生态景观的复辟

丰富的地景生态景观是竹子湖聚落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在保护、修正顶湖与东湖生态景观的同时,下湖区的生态景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复辟。原生生态景观已成为竹子湖生态观光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融入到了游憩方式的规划中。

(2)生产生活方式的复兴

顶湖区区域空间相对较为封闭,受限于原始地质地貌,其聚落空间形态变更最小,只是在团状扩张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应的生产公共设施。

  

图7a 东湖聚落空间变化图示

  

图7b 顶湖聚落空间变化图示

  

图7c 下湖聚落空间变化图示

(2)公共节点空间分析

  

图8 竹子湖聚落空间演进要素分析

  

图9 传统聚落社会结构演进关系

(3)保护发展的区域划分法则

对于分散区域化聚落而言,竹子湖聚落空间变更中的区域划分法则具有借鉴意义。不同区块的发展定位规避了聚落自身在物质空间上的较弱联系,不同区块中的产业记忆、生态景观、观光发展构筑且优化出有效的产业发展主题链,形成区域的协同发展策略。

结语

传统农耕聚落是当地居民文化生活的载体,保留和传承历史文化信息是开发中的重要工作环节和内容。从传统农耕聚落到生态观光区域产业,竹子湖地区在1000多年的聚落演变中,各种社会形态及产业类型的变更始终围绕着农耕文化。从原住民、产业工人到自营户、游客,聚落人群结构的变更及不同的产业需求推动了空间重构,规划引导与自组织营建下聚落空间历经扩张、整合、修补与再利用,具有产、农、商协调过程中聚落空间重构的普遍规律,且其在区域划分发展策略和生态、生产、生活上的生态优先与产业主题规划具有借鉴意义。相关做法和概念可为同类型聚落空间的规划建构提供参考,有助于定位以农耕文化、农耕产业为突破口的聚落文化发掘与聚落营建的落实。

资料来源: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有心脏介入治疗史及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4例,各24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6例,年龄62~76岁,平均年龄(69.25±2.61)岁,冠心病史1~8年,平均冠心病史(5.23±0.71)年;试验组男19例,女5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9.54±2.01)岁,冠心病史1~9年,平均冠心病史(5.75±0.9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图5:翻拍自《竹子湖蓬莱米原种田》;

图6:来自刘彦杰. 基于GIS技术的竹子湖景观生态规划研究[D]. 福州:福建农

林大学,2013;

其余图表均为作者自绘或改绘。

注释

① 竹子湖:闽南语中“湖”有泥泞地的意思。

② 草山赏樱名所:阳明山旧称为“草山”。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9.0 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

③ 甲:台湾地区计算田土面积的传统基本单位;一甲约为十一亩三分地,现换算为0.9699公顷。

参考文献

[1] 刘彦杰. 基于GIS技术的竹子湖景观生态规划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2] 中国文化大学森林暨自然保育学系. 竹子湖地区自然与人文资源细部调查[R]. 内政部营建署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中华民国九十四年.

[3] 杨豪中,王赢,温亚斌.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村落形态发展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院,2012(1):262-265.

[4] 谢留莎. 甘肃岷县马场村公共空间演进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5] 王鑫. 环境适应性视野下的晋中地区传统聚落形态模式研究[D]. 北京:清华大学,2014.

[6] 周琼,曾玉荣. 台北市海芋季创意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J]. 中国乡镇企业,2013(12):19-23.

[7] 孙思晗,孙梦琪,邓石帆. 文化视角下的两岸传统聚落景观价值评价比对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16(10):111-117.

[8] 兰天泽,王佩琦,刘帆,等. 关中地区乡土聚落空间叙事与价值重构[J].小城镇建设,2015(5):100-104.

 
贾梦婷,靳亦冰
《华中建筑》 2018年第06期
《华中建筑》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