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空间的应变表达——Revit杯竞赛获奖作品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1—2020年我国能源科学学科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建筑节能发展的重点为“与气候和资源条件相适应的建筑节能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1]。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差异明显,差异化的环境特征要求建筑不能仅仅只是通过内外的分隔空间,来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还应通过合理的空间塑造、技术整合、环境呼应、气候应变,使建筑体现出更多的功能和技术属性[1]

作为使用者接触的直接界面,空间担负着提供交往,挡风遮阳和人流引导的作用,其应变性体现在:在城市尺度上延续所在场地的肌理与文化;在建筑尺度上提供个人停留与同室外融通的模糊性,在技术尺度上回应气候和地域特征[2]

笔者以指导的“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为例,以建筑与功能、场所与时空、技术与空间为主题,通过空间的应变表达,从而探讨设计的绿色实现和客观量化[3]

金隆电解自1997年投产至今,先后经过多次技术升级和挖潜改造,最终实现了46万t的产能目标。为了适应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生产过程中,质量应与产量同步提升。较高的阴极铜质量,是全体员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现,是不断提高品牌形象的重要保障。铜产业发展至今,影响阴极铜质量的内外部因素更趋于多样性及复杂化,因此如何保持较高的经济技术指标,将是生产管理者共同面临的复杂课题。

1 设计背景与理念

1.1 设计背景

竞赛主题为“中东铁路建筑文化遗产体验馆设计”,旨在通过对原有老建筑及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运用绿色低碳技术,打造一座具有强烈文化氛围和主题特色的历史文化信息交流、体验平台。

1.2 设计理念

建筑内部为了尽可能保证主要空间的舒适度,将功能性稍弱,且利用率不高的报告厅置于人流聚集的主体空间360°展厅的西北侧,使其成为自然的“挡风墙”,对西北风进行最大限度的缓冲,减少寒风对建筑主体空间的影响。

2 场所应变

场所应变主要体现在场地逻辑、文化响应两方面。

2.1 场地逻辑

图2为总平面图,基地东北侧为扎兰屯火车站及其站前广场,是基地内的主要人流来源,作为回应,将体验馆主入口作一定角度的旋转,使其能正对车站方向,整个建筑形体在延续周围城市界面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形象,建筑外环境同样也做出对文脉的尊重[4],将保护建筑的轮廓作为基地内主景观形成的依据,成为新老建筑之间融合创的纽带。

为强化历史延续性,提取基地东侧4栋保护建筑的平面轮廓,作为场地内市民广场的构成肌理,并以保留教堂为视觉中心,在广场两侧进行绿化布置,进行视线和流线的双重引导。

  

图1 中东铁路建筑文化体验馆透视图

  

图2 体验馆总平面构思与布局

  

图3 立面生成分析

  

图4 技术集成图

场地位于扎兰屯火车站站前区,周边散落有大量的历史保护建筑,从环境的整体性考虑,方案尊重场地内既有建筑群体形体的布置,延续了周围历史保护建筑南北方向的走势。同时,考虑到场地内部旧教堂保留的因素,在建筑总体布局中,对教堂的十字轴线进行放大处理,形成以新建筑为主的南北轴线和“教堂—体验馆”的东西轴线。

(2)流线交互

建筑处于历史保护建筑群中,将建筑定位为探访中东历史建筑旅程的起点,在建筑出入口均设置文化广场,方便游客从体验馆内外能随时找寻到历史建筑。

下午,是最后一门全院必修课——经济法。颜晓晨去上课时,发现阶梯大教室里人格外多,一眼望去,只看见黑压压的人头,看不到空位。她这才想起今天发期中考试卷,难怪来上课的人这么多。

《路线图》的编制坚持“科学性、前瞻性、创造性、引导性相统一”这一基本原则,按照“印刷传媒、包装印刷、印刷制造、数字印刷、绿色印刷、印刷设备与器材”六个主要产业板块,分析市场、技术、管理、投资与风险管控等几大方面的需求变化,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产业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未来中长期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可以说,凝聚行业智慧和社会力量来组织编制技术路线图,对于我国众多印刷企业认清发展趋势、寻求发展路径、直面产业变革的挑战、把握产业发展的机遇,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制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工科专业,包括高职高专在内的各工科院校一般都开设有此专业。现阶段,省内外高职院校在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下对机制专业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改革,培养目标更精准,培养模式更实用,课程体系更科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景观衍生

(1)轴线生成

2.2 文化响应

文化馆位于城市历史街区,如何从形态上响应该地区的地域文化,是本方案的重点考虑之一,设计主要从立面生成和材质选择两方面进行了元素提取和重构,表达出对于中东铁路文化的尊重。

(1)立面生成

另一方面,在夏季,为迎合夏季的东南风,将建筑主要的通风口设置在建筑的东部和屋顶处,最大限度的增大迎风面。对于通风要求较高,也是人流最为集中的展览部分,方案设置了嵌入主题展览厅之间的玻璃边庭,通过这样布置,边庭两旁的展厅都能获得充足的新风。倾斜的屋顶高侧窗在夏季会自动开启,通过烟囱效应带来的拔风效果,弥补由于建筑进深过长带来的通风能力不足的弱点[7]

场地布置充分尊重严寒地区气候特点,一方面,在入口广场西北侧设置高大乔木树阵,阻挡西北寒风;另一方面,建筑整体呈南北走势的长条状,可以保证主入口广场与教堂广场在寒冷的冬季不受西北风肆虐[6]。同时,广场局部点饰的树与矮墙能降低风速,提供给人们舒适的交流休息的场所。通过图5所示的CFD模拟结果,可知方案将冬季西北风对场地及主要景观面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从铁轨的形态中抽取元素,一是双轨道线;二是纵向的线条组合,进而对两者进行组合。经过透视上的变化,以钢条的形式加入到建筑外墙上,形成新的空间形式与外墙表达。

对老建筑的墙体提取形象单元,对装饰部件进行合并、删减,加以现代简洁的格栅元素,构成了展览厅外墙的形式。

提取坡屋顶元素,并移动中心线,增强形体的前进感,再对形体进行局部的减法处理,形成侧天窗,从而构成建筑最终的屋顶形态(图3)。

测定方法参考Cai等[16]。将浓度为30%淀粉样品密封于 DSC盘中,平衡过夜,以空盘作为参照,从30 ℃加热至150 ℃,加热速率为10 ℃/min,通过Pyris软件分析淀粉球晶的起糊温度(To)、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和焓值(△H),并记录结果。

(2)材质选择

中东铁路旁旧有建筑材质多为砖石和木材,带有浓郁的俄罗斯乡村风格,尤其是在墙面装饰以及建筑颜色的选取上极具特色。为了和周边历史建筑相和谐,立面设计特意选择和周边建筑色调相近的米黄色,选取当地资源丰富的木材和石材做立面装饰材料。

3 气候应变

方案所在地扎兰屯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属于我国严寒地区,夏季温暖而短暂,冬季漫长而寒冷,冬季保温与防风是设计的重点;另外,扎兰屯位于我国光气候分区中的II区,晴天多,阴天少,天然采光和被动式太阳能采暖也须重点考虑。

运用Ecotect、Revit软件,以被动式设计为导向,严寒气候特点为设计参数[5],通过仿真模拟与量化分析,引导设计的深化,为空间植入理性的技术要素(图4)。

2004年以来,广垦橡胶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经过十几年的拓展和建设,先后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老挝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共建立了43个天然橡胶经营项目,构建起集科技研发、种苗繁育、种植基地、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2016年,成功收购全球第三大天然橡胶企业泰国泰华树胶公司,天然橡胶年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掌控海内外橡园面积200万亩,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经营企业。

3.1 风环境引导的空间设计

方案从中东铁路建筑文化中提取了三个主要元素:铁轨、外墙、机车库,并重新诠释,向这条历史悠久的铁路线致敬。

方案取名为“补给站”,即以补给为主题,意在通过文化与技术的补给,在建筑内外之间产生具体而客观的绿色连接,在空间塑造中,对火车补给站进行认知—分析—重塑,通过场所和气候的应变性表达,使其符合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文化气质,并体现“历史文化再生”所期待的空间情结,图1为设计方案的透视图。

自由式的和串联式的游览路线进行相互交叉。将传统走廊连接展厅的模式与交通、展览空间合并的模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自由行进式的游览空间,建筑当中的序厅、主题展厅、360°建筑场景展厅、阅览室以及周边的老建筑依次对应着心理变化:起点—认知—体验—寻找—探索,循序渐进,引导参观者感受扎兰屯的文脉所在。同时,模仿机车库的单元式建筑体型,为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提供了明确的层次感,随着游览的深入,对中东铁路文化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朴宰范认为,死亡与再生原型是《边城》故事构成的根本原型,翠翠的母亲、祖父和天保的死亡使翠翠的情感世界趋于复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通过对翠翠的影响获得了“重生”[18]。然而,朴宰范的研究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他认为天保是在对歌输了之后在途中投江自尽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边城》并没有写到天保自杀,只是说天保途中遇难淹死了。其次,他虽然指出月亮、渡船、白塔等事物与人物命运有关联,但是并没有对这些事物的原型作具体的论述。

3.2 光环境引导的空间设计

首先,要解决眩光的不良影响。眩光是高纬度地区建筑最主要的问题之一,眩光的存在势必会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所以将容易产生眩光的东西两向,布置对光线要求相对较弱的功能房间,如主题展厅。建筑的南侧则留给了对光照要求较高的研究所和阅览室,让游客和研究人员能有一个舒适的光环境进行阅读、工作(图6)。

其次,采用水平天窗为主,高侧窗为辅的采光方式。贯通中庭的天窗使中间大厅充满光线,水平天窗从入口序厅延伸到中庭,延长了建筑内部自然采光的时间。倾斜屋顶上留出的高侧窗的光线补充,可以强化采光需求,同时,光影摇曳的效果也赋予了这幢建筑的略带神秘的文化气息,实现了创意与节能相结合。

室内在满足天然采光的同时也有了变化的韵律。中间大厅主要是天然采光,和展厅以人工采光为主不同,两者的对比形成了不同的场所感(图7)。

3.3 被动式采暖设计

体验馆形体采用较为厚实,相对封闭的长条形,开窗面积严格控制,体形系数为0.34,外墙采用聚苯乙烯塑料保温,其保温层最小厚度为11.5cm,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规定。

如果说墙体保温设计是传统的设计思路,那么集热屋顶的植入则是节能技术的创新。集热屋顶设置于展厅之间的过厅上,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到黑色的楼板面上,白天阳光对整个空间进行辐射加热,形成集热屋顶。夜间屋顶收集的热量向建筑内部辐射,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图8)。

  

图5 冬季风环境模拟与分析

  

图6 建筑内部的天然光照度分布

  

图7 展厅与中庭的光环境分析

  

图8 墙体保温和集热屋顶构造设计

另一方面,在建筑内外之间,设置中庭,用以气候缓冲,有效降低室外恶劣气候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提升室内热舒适度。同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辐射,通过合理的运用集热中庭的温室效应,加热重要的功能房间。

结语

关注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是建筑学的主题。从城市、建筑、技术三个层次的尺度上,探讨建筑与功能、场所与时空、技术与空间的关系,从而对空间进行有效的应变表达,无疑使得未来的建筑设计有了更为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最终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变建筑。

资料来源:

本文正式基于上述背景,首先分析了南方电网范围内雷击共塔线路引起双极闭锁的物理过程,在此基础上,以±800 kV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为例,研究了共塔线路的反击和绕击耐雷性能,并与独立架设直流线路进行对比,最后讨论了几种降低共塔线路双极闭锁风险的措施,为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共塔线路建设提供参考。

图1~2,7:Revit杯获奖作品《补给站》;

通过对智能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阶段的了解,发现智能工程建造中存在着各种影响因素。因此,为确保政府大楼智能工程项目可以按时保质完成,需要在智能工程建设施工中进行方案设计,做好工程进度控制。

其余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丹水更其南,”这是说上林苑之南界在丹水。《文选》郭璞引应劭注曰:“丹水,出上洛冢岭山,东南至析县,入汮水。”[7]123但冢岭山、析县在西汉属关外之弘农郡,在东汉属南阳郡,离关中的上林苑还很遥远。但若与苍梧、西极等更其渺远的地方比起来,此丹水又“与苍梧、紫渊、西极不类”[7]1721。因而更有引《山海经》“丹穴之山”为此“丹水”作注。

参考文献

[1] 张军杰. 寒冷地区住宅建筑复合应变界面设计研究[J]. 建筑节能,2017,45(314):75-78.

[2] 郦文曦,李文驹. 三种尺度上的策略应变[J]. 华中建筑,2015(5):166-169.

[3] 金熙,沈守云,高波. 量化思维在绿色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149-152.

[4] 干俊波,张策栋. 浅谈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更新设计方法的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6(7):80-81.

[5] 解明镜,周春员,李鑫.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J]. 工业建筑,2013,43(4):42-44.

[6] 蒲宏宇,蔡余萍. 绿色策略选择在湿地建筑中的运用研究——由“REVIT杯”设计竞赛引发的思考[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12):79-83.

[7] 吕爱民. 应变建筑[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41-44.

 
金熙,周红
《华中建筑》 2018年第06期
《华中建筑》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