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对不同社会群体传统文化认同的调查研究——基于18个省38个市的问卷调查*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引 言

“文化”从一般意义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及其创造和保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总和。文化结构可以简单地分为互相有着内在联系的两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1]。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可以称之为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外显文化最直接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特性,通常以建筑、艺术、服饰、饮食等物质载体表现出来,人们能直观感受到文化形态;内隐文化则通常体现为在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人们看待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文化形态。根据以上的理解,本研究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的总和。中国传统外显文化具体从建筑、服饰、饮食、音乐、艺术等方面考量,而内隐文化则具体从制度典籍、行为规范、生活习俗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考量。

文化自信对于国家而言是关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国之大事。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梁启超曾言,“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2]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的最为深层的力量。文化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文化的一种带有肯定性的心理判断和情感归属。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只有符合人的内心期待,才有可能被人们所接受;只有与人们的心灵产生共鸣,才能将其价值理念内化为自己行动的动机和行为正确与否的判定标准。因此,文化认同是个体行动的意义与经验的来源。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辈们为我们积淀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它们构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中华民族能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障。但我们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然深深地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之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受到来自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价值观念的强烈影响和冲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心态。

为了较为准确地了解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念的认知、认同状况,我们于2016年6-9月组织了题为“弘扬核心价值观与继承传统文化”的大型社会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0份,回收问卷4315份,问卷回收率为95.80%;剔除116份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419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31%。本次调查的样本涉及全国18个省、自治区、市,38个市、区、县*考虑到样本的地域分布以及可行性和便利性等因素,本次调查的样本涉及18个省、市、自治区,38个市、区、县以及2个师资培训中心。18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云南省、辽宁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四川省、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于便利性的原因,调研中心组成调研团队在北京市、福建省、广东省和湖北省内各地市县,进行了实地调查。湖北省涉及12个市、县和2个调研点。它们是武汉市、宜昌市、荆州市、黄冈市、十堰市、恩施市、孝感市、黄石市、老河口市、松滋市、嘉鱼县、长阳县,湖大教育硕士培养中心调研点、湖大中小学教师师资培训中心调研点。。在问卷设计时,我们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实际感受到的观念或理念入手,分别从传统建筑、服饰、音乐、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的角度设计了若干题项,要求被调查者认真阅读题项,按照自己的感知或者认同的价值取向在“非常同意”“同意”“不清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的选项中做出相应的回答。在统计分析时,我们根据被访者“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程度,来分析被访者对传统价值观念所持有的基本态度。

为了分析被访者对传统文化认知认同的差异,本研究从职业、学历和月收入三个人口学变量来分析不同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差异。在本次调查的4199份有效样本中,从不同职业群体的分布看,其分布依次为:教师占15.20%,学生占14.60%,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占13.30%,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占12.60%,专业技术人员占11.50%,工人占10.90%,自由职业者占6.40%,农民占6.10%,企业管理人员占6.10%,国家党群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占3.40%。样本的职业构成达到了预期的覆盖面。从不同学历群体的构成看,初中及以下占9.90%,高中(中专)占19. 90%,大学专科占20.00%,大学本科占40.50%,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9.80%,样本中高学历人数居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样本总人数的70. 30%。从不同收入群体来看,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占21. 80%,2001~4000元占42. 80%,4001~6000元占21. 60%,6001~8000元占7.20%,8000元以上占6.50%,样本中平均月收入水平为2001~4000元,人均月收人为3780元。

本报告总体思路在于,将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程度作为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变量,通过对不同群体对传统建筑、服饰、音乐、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的认同差异的统计分析,试图从职业、学历和收入水平这三个变量中找出影响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的原因,并为我们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根据本报告的研究目的,我们抽取调查问卷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本次问卷调查从建筑、服饰、饮食、音乐、制度、行为规范、生活习俗以及价值观念等角度一共设计了近30道题项。本文限于篇幅的原因,只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对职业、学历和收入这些变量影响比较显著的题项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后续我们将会对所有题项作进一步的数据回归分析,以期能更深入地揭示出影响传统文化的因素。。首先我们分析不同群体对传统文化中的外显文化的认同状况。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显文化主要表现在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音乐等方面。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音乐等已经成为向其它民族传递中国文化的符号,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最为直观的文化载体。为了解被调查者对中国传统外显文化的认同感,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城市建设应使用现代建筑元素,老式建筑应该从城市拆除”、“女士穿旗袍,男士穿唐装更显气质”、 “与中国民乐、民歌相比,交响乐更体现和谐与完美”三个题项来分别测度人们对“传统建筑文化”、“ 传统服饰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度。

二、不同群体对传统文化认同状况的分析

()不同群体对传统外显文化的认同比较

缓冲罐可保证两级过滤器进水量稳定,同时增加来水滞留时间,更好地发挥水处理药剂效果,提高出水水质。同时,为保证现场作业安全,避免H 2 S泄漏的风险,缓冲罐顶部设有排气口,并连接排气管线,将水中挥发出的H 2 S排至海面。

中国古典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社会政治观以及对自然的态度等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向受访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城市建设应使用现代建筑元素,老式建筑应该从城市拆除”。调查结果显示,在4199份有效问卷中,有59.7%的人认为不应该将老式的传统建筑从城市中拆除,也就是说,有将近六成的人表达了对传统建筑的喜好,认为要予以保存。

  

图1 对“城市建设应使用现代建筑元素,老式建筑应该从城市拆除”认同的职业分析

我们进一步从不同群体进行分析。从不同职业群体来看(图1),职业声望越高,表示反对拆除传统建筑、对其应该予以保护的态度越强烈;从不同学历群体来看(图2),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人群也显著性高于低学历人群。再从收入水平来看(图3),收入水平越高,反对拆除传统建筑的人越多。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有超过四成的人认为城市建筑应该更加体现现代气息,老式的传统建筑应该从城市中拆除,这一结果在某种意义上也表明,有相当部分人对中国古典建筑以及它所蕴含的传统价值观念缺乏足够的认同感,而且社会职业声望、学历水平以及收入水平越低的人群,其对传统建筑的认同感越低。

动化系统也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对于设备安全性能与节能方面的贡献,也很十分重大。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设备的性能,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在设备维修与数据的整理分析上,也更加方面和可靠。

  

图2 对“城市建设应使用现代建筑元素,老式建筑应该从城市拆除”认同的学历分析图3 对“城市建设应使用现代建筑元素,老式建筑应该从城市拆除”认同的收入分析

  

图4 对“女士穿旗袍,男士穿唐装更显气质”认同的职业分析

  

图5 对“女士穿旗袍,男士穿唐装更显气质”认同的学历分析

  

图6 对“女士穿旗袍,男士穿唐装更显气质”认同的收入分析

从传统服饰这个角度来测度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我们让受访者对“女士穿旗袍,男士穿唐装更显气质”表明态度。调查数据表明,有23.5%的人表示不同意这一说法,如果我们再把“不清楚项”视为某种程度的不同意的话,那么不同意“女士穿旗袍,男士穿唐装更显气质”的比例高达55.7%。我们进一步从不同职业群体来看(图4),在不同意的人中,专业技术人员、教师等社会职业声望较高的群体显著性高于农民和自由职业者等社会声望较低的人群;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群体显著性高于低学历群体(图5)。数据也表明,收入越高,越不同意这种说法(图6)。我们还设计了另一个问题,即是否“穿带有西方元素的服饰更时髦,更有现代气息”时,调查结果表明,有40.5%的人选择同意这一说法,这一比例超过了表示不同意(28.5%)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西式正装,比如男式的西服,是人们在正式社交场合和工作中首选的着装,其主要原因是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的影响。而当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工作方式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强烈影响,所以对这个题项的测度基本上验证了这样一个结论:造成人们对传统服饰以及它所体现的传统审美价值观念不太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大程度上讲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机能实验技术人员处于学校边缘地位,人们对实验技术教学的偏见及工作缺乏成就感,导致实验技术人员出现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对实验前期准备工作缺乏兴趣,经常出现实验仪器故障没有及时排查、实验动物计划出现失误、配制实验药物不按照规范等问题;回避实验指导过程,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敷衍以对;缺乏上进心,不主动学习新的实验技术,缺乏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动机。

传统音乐与传统服饰一样,也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外显文化形式。在我们的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问题:“与中国民乐、民歌相比,交响乐更体现和谐与完美”,调查显示,有39.4%的人表示同意这一说法。而表示不同意这一说法的比例是25.9%。值得注意的是,有34.7%的人选择了“不清楚”*“不清楚”的选择,导致原因很多,可能是不了解不予回答,可能了解不愿回答,也可能是其他,此文暂不讨论这一回答(后同)。,这表明在对待中西方音乐的态度上,有相当多的人的审美价值取向是矛盾的。再进一步从不同人群的认同状况来看,我们发现,社会职业声望越高的人群,对这一说法越是不同意,表明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度越高(图7);而学历和收入水平越低的人群反而越是同意这一说法,表明他们对西方音乐更感兴趣(图8、图9)。

  

图7 对“与中国民乐、民歌相比,交响乐更体现和谐与完美”认同的职业分析图8 对“与中国民乐、民歌相比,交响乐更体现和谐与完美”认同的学历分析

  

图9 对“与中国民乐、民歌相比,交响乐更体现和谐与完美”认同的收入分析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家庭观念的,对于“与父母分开住的核心小家庭,比四世同堂居住的大家庭好”,调查结果是,选择同意核心小家庭比四世同堂好的比列高达49.7%,而选择不同意的则只有22.8%。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和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的传播,个人与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传统关系已然并将继续发生剧烈变化。我们的调查结果基本上验证了这一结果,并进一步向我们提出这样的时代要求,即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转化和革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从不同学历和职业群体来看(图13、图14),其总体趋势是,学历和职业声望越高,同意核心小家庭比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好的比列越低,初中及以下人群和农民等群体在赞同与父母分开住这个问题上显著性高于其它群体。对以上不同群体的认同差异,我们的解读是,一方面,人们总体上希望传统文化能够得到转化和革新;另一方面,它也说明知识水平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具有正相关性,也就是说,知识水平越高的人群,他们内心中对传统文化及其生活方式的依恋和认同程度会越高。

()不同群体对传统内隐文化的认同状况

价值观念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内核,它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规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那么,在当代中国,人们到底对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一个什么样的认同状况,为此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仁爱之心应该根据血缘亲疏关系而有不同”、 “讲原则、求正义乃至大义灭亲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四平八稳的中庸处世之道不利于社会创新”三个题项*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的观念主要指的是以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涵的道德规范。而“中庸之道” 指的是一种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本次调查中,为了让具有不同知识水平的群体能较为直观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在问题的表述上尽可能地通俗易懂。我们在问卷调查中,也会向受访者解释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以便受访者能比较真实地表达他们的态度。,以测度人们对“传统人伦关系”和“传统中庸之道”这两个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度。

在对“中国人也可以过圣诞节”的回答中,选择同意的比例高达64.1%,而且选择非常同意的将近20%。但在不同群体内部还是呈现出一些差异。从职业的角度来看(图10),各群体的差异不大,但总体趋势是职业声望越高,对过洋节的宽容度越高。数据也表明,青年学生和从事服务行业的人群更热衷于过洋节,而农民则是最不同意过洋节的。造成这种情形的可能原因是,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则是出于商业的目的而热衷于过洋节,农村地区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在保留和传承传统文化上较之开放程度越大的领域和地区做得更好一些。从学历和收入水平来看(图11、图12),则表现出的正好相反的情形,其整体趋势是学历和收入水平越高,赞同过洋节的比例则相对越低。但数据也显示,处于中间层次的群体(比如大学专科、月收入4000~6000元的人群)则表示同意的比例相对要小。

  

图10 对“外国人喜欢过中国的春节,中国人也可以过圣诞节”认同的职业分析

传统风俗习惯的认同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过春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人们一年中最重视的传统节日。由于中西文化的交融,也有中国人按照西方的习惯过圣诞节。那么,在传统的过节习俗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多少改变呢?又如,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四世同堂是一个家族繁荣昌盛的标志,也是人们追求的人生理想之一,那么,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为此问卷设计了“外国人喜欢过中国的春节,中国人也可以过圣诞节”、“与父母分开住的核心小家庭,比四世同堂居住的大家庭好”两个题项,以测度人们对“传统节日习俗”和“传统家庭观念和孝道习俗”的认同度。

  

图11 对“外国人喜欢过中国的春节,中国人也可以过圣诞节”认同的学历分析图12 对“外国人喜欢过中国的春节,中国人也可以过圣诞节”认同的收入分析

从以上的调查来看,虽然总体上不认同的比例略高于认同的比例,但是不同群体内部的认同状况却呈现出差异,基本上是社会职业声望、学历和收入水平越高,其认同度越高。对此,我们的一个初步判断是: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部分确实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是体现在这些文化遗产中的内在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仍然对人们具有吸引力。而正是这种魅力的内在性,使得职业声望、学历和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越能体会和领悟其中的魅力。这说明知识素养水平的高低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具有相当的影响。

调查显示,不同意“仁爱之心应该根据血缘亲疏关系而有不同”这一说法的比例为42.2%,超过表示同意的比例仅5.4个百分点,还有超过两成的人表示不清楚。为了进一步测度不同群体对传统文化中的人伦关系的认同状况,我们问了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即“讲原则、求正义乃至大义灭亲才能推动社会进步”,调查表明,同意这一观念的比列比不同意这一观念的比例要多出18.2%。现代社会已然从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进入一个以契约关系为纽带的社会,调查结果反映了在这种社会转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要素确实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应该予以变革。我们进一步从不同人群的认同情况来看,职业声望、学历和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越不同意这一说法(图15、图16、图17)。这一结果与我们的预期有一定差距。我们的预期是:职业声望、学历水平和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可能会更加同意一个讲原则、求正义的社会才更有可能是一个进步更快的社会,但是,数据分析表明:总体上讲,职业声望、学历和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反而对这一说法的认同度越低。如果考虑在对“仁爱之心应该根据血缘亲疏关系而有不同”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总体上不同意的人仅仅只比同意的人高出5.4个百分点,那么,我们尝试做出这样一个可能的解释:阶层地位越高的人群一方面看到了传统文化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而改变,但另一方面,出于对自身阶层地位和利益维护,他们又一定程度上害怕社会有激烈的变革。反而是社会阶层低的人群,他们更希望能在原有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变革中来实现自身社会地位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阶层地位和利益的分化会导致对传统文化认同上的复杂化。

针对重难点和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制作施工模拟动画,并在方案交底会议上以视频方式展示,方案可视化提升了施工班组对方案的理解程度,更准确地传达了方案信息。

  

图13 对“与父母分开住的核心小家庭,比四世同堂居住的大家庭好”认同的学历分析图14 对“与父母分开住的核心小家庭,比四世同堂居住的大家庭好”认同的职业分析

2.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状况

  

图15 对“讲原则、求正义乃至大义灭亲才能推动社会进步”认同的职业分析

  

图16 对“讲原则、求正义乃至大义灭亲才能推动社会进步”认同的学历分析

1. 传统风俗习惯的认同状况

  

图17 对“讲原则、求正义乃至大义灭亲才能推动社会进步”认同的收入分析

1.2.3 相关定义 吸烟:最近30 d,每天吸烟数量达到1支以上[3]。饮酒:平均每周饮酒大于4 d,男性饮酒量大于2个标准量,女性饮酒量大于1个标准量[3]。每天静坐时间:指闲暇时间,每天看电视、使用计算机、阅读、打牌等[4-5]。每天睡眠时间:正常睡眠时间为7~8 h,睡眠过短为小于5 h,睡眠过长大于或等于8 h[6]。每天新鲜蔬菜摄入:每天新鲜蔬菜的正常摄入量为300~500 g[7]。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吃早餐频率(<6次/周),经常吃饱晚餐频率(≥4次/周),运动频率(<2次/周),静坐时间(≥3 h/d)。

我们进一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这个角度,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四平八稳的中庸之道不利于社会创新”,调查的数据显示,选择同意这一说法的比例为51.6%,选择不同意的为21.4%,还有27.0%人表示不清楚。而我们在从反面问与之相关的另一道题“为人处世应该遵循中庸之道,不要锋芒毕露”时,总体上同意的人的比例是50.4%。通过对同一个价值观念正反的测度,我们认为,人们在对传统价值理念的认知上是存在相当程度模糊性的。这不仅反映在社会阶层较低的人群中,在职业、学历和收入较高的人群中也不同程度存在这种情况。

  

图18 对“四平八稳的中庸之道不利于社会创新”认同的职业分析

我们进一步从不同群体的认同来分析,图18、图19、图20综合显示,不同意“中庸之道不利于社会创新”这一说法的人群,从职业声望、学历和收入水平上讲,是从高到低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可能的原因是,社会阶层地位越高的人群,越是能够认识到,虽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立市场经济模式,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这种契约关系和市场模式有其固有的不足,在很多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出现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而社会阶层地位越高的人群,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较高,能较为理性地认识传统价值文化中的不足,愿意主动在日常生活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西方市场文化的精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图19 对“四平八稳的中庸之道不利于社会创新”认同的学历分析图20 对“四平八稳的中庸之道不利于社会创新”认同的收入分析

三、对当前传统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十次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3]因此,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以及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成为当前思想文化领域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之所以要强调传承和转化的辩证统一,是因为:一方面,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作为一种观念的力量,它为维系政治权威与制度的合法性提供道义上的诠释,是国家整合社会公众思想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越来越融入全球化进程以及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社会民众的价值观和观念愈来愈开放和多元,其行为方式则愈来愈主动、积极,思考和处理问题也同时变得理智和成熟,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意识” [4]。这些特点导致不同群体在对传统价值体系的认同上呈现出复杂化的情形。我们的调查表明,从总体上讲,社会各群体对传统文化是认同的,但是,在当前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消除传统文化认知中的模糊性引导对传统文化的正确弘扬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在不同群体之间,往往呈现出这样的现象,即学历和收入水平越低的人群,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越低。这些调查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说明,在某些群体中,人们对某些传统价值观念内涵的理解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必然会影响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弘扬和传承。不可否认,工业化、全球化以及城市化所带来的中西文化的剧烈碰撞使得社会不同群体在文化认同上出现极为矛盾的心理。自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来,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气魄寻求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和理想。建立在西方文化价值理念之上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成为中国强国富民的主要途径,而这种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使得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家庭结构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出现剧烈变化。一方面,工业化、全球化以及城市化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贫穷落后面貌,中国开始走向大国复兴之路,这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并摒弃中国传统文化,并进而吸纳和认同西方文化;另一方面,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内在文化基因中所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仍然在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理想中扮演着虽然是潜在的但又十分重要的角色。中西文明和文化的这种碰撞使得我们的文化心理处于一个十分复杂状态,这也进一步又加深了我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清晰的界定和阐释。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正是这种“博大精深”使得人们对它的理解和阐释出现多样化、简单化,甚至是庸俗化的倾向。甚至学术界在对传统文化典籍理解和阐释上也往往存在诸多不一致,缺乏系统、权威的解释体系。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人群况且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存在模糊和分歧之处,可想而知,在普通群众中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因此,这种状况必然会影响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即使调查数据显示,许多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得到比较高的认同,但是,人们所认同的到底是什么,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的系统化、权威化的理论概括和阐释,真正形成对传统价值理念各范畴内涵的清晰界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普通民众进行宣传是当前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高校创新能力是指高校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设计和进行新实践的综合能力。[6]有学者将创新能力视作单维度构念,没能兼顾创新能力的丰富内涵;有学者按照创新知识的获取路径,将其分为自主研发型创新能力和引进吸收型创新能力;[7]有学者按照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将其细分为学习、管理、研发、组织和资源支持等五种能力;[8]有学者将创新能力分为创新潜力与创新实力。[9]可见,现有研究对创新能力的划分与测量主要针对企业和科研机构而言,并不符合高校的特殊情境,无法有效地指导高校的创新管理实践。因此,开展符合高校情境的创新能力发展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摒弃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引导对传统文化的理性传承

传统价值观念中的某些核心要素对弘扬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和当前我国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既有对当代社会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文化要素和价值观念,也有许多消极的影响因素。当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对现代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产生消极影响时,人们很容易从整体上怀疑和排斥传统文化,使得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人们的认同。在我们调查人们对传统人伦关系的态度时,当让受访者回答 “仁爱之心应该根据血缘亲疏关系而有不同”时,不同意这一观念的比例仅为42.2%,还有超过两成的人表示不清楚。而在回答“讲原则、求正义乃至‘大义灭亲’才能推动社会进步”这个问题时,同意的比例仅为42.9%。与此同时,当我们更为直接地问到“只有人心无私、正直,才会有社会的公正”时,竟有高达34.2%的人表示不认同。职业声望、学历和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在总体上对这种传统人伦关系的认同上高于职业声望、学历和收入水平低的人群。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传统价值观念中的某些要素对人们的传统文化的认同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也对我们倡导的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产生消极影响。

ddPCR设置引物浓度400~900 nmol/L、探针浓度100~300 nmol/L、退火温度 55~65 ℃,加入 ddPCR Supermix for Probes (No dUTP) 10 μL,用水补足至20 μL,进行ddPCR扩增,扩增条件为:95 ℃ 10 min,94 ℃ 30 s,55~65 ℃ 1 min,40 个循环;98 ℃ 10 min;4 ℃ 60 min,升降温速率 2 ℃/s。通过比较ddPCR的微滴生成数,微滴分布状态、微滴荧光信号的强度等来确定优化的结果。

有鉴于此,我们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时,必须警惕把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等同的倾向。从历史上看,传统文化产生并发展于农业文明下的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内容的复杂性,其中既有显而易见的精华,也有同样明显的糟粕,而更多的是精华与糟粕纠缠在一起。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来促进当代中国的伟大复兴;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惕部分人假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阻碍现代文明理念在社会中的传播和弘扬。

()实现社会公平合理的诉求推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分层,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呈现多样化的格局,职业、学历和收入等因素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广泛而复杂的社会资源重新分配、利益关系深刻调整、阶层和群体分化重组。社会阶层或利益群体的分化一定会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因此,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空前复杂的状态,不同的阶层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会接受或形成不同的价值主张。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些现象:传统上人们会认为,社会精英阶层(通常对应的是高学历、高职业地位和高收入这些群体)应该是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进行创造性继承和转化的主要力量,他们会对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和某些消极的因素有着比较强烈的革新的意愿。但我们发现,事实并不完全如此,社会精英阶层有时比社会较低阶层的人表现得更为保守。比如,正如我们前面分析,在表达对“讲原则、求正义乃至大义灭亲才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态度时,职业声望、学历和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越不同意这一说法。这表明,随着社会职业声望、学历水平和收入的上升,反而同意对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的革新的意愿在下降。

一种价值理念能否获得人们的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解释力度。如果我们需要弘扬的价值观念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各种社会现象,满足人们情感归属需要,就容易为社会公众所认同。因此,传统文化要想在现代社会显示它的存在价值和发挥作用,最根本的还在于,它所指导和影响的社会是否能使人们真正感受到个人在这个社会中能得到合理地对待,是否能真正关切自身的利益诉求。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传统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制度缺失等原因造成的在地区之间、社会不同阶层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分配不公正现象在现阶段还比较突出,尤其是广大处于社会中低层的群众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的获取上还存在比较大制度性障碍” [5]196。这些现象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广大群众对社会合理性的认同,进而影响他们对这个社会所弘扬的价值观念的认同。因此,建设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是该社会所倡导和弘扬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是否能得到人们认同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杨宪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张立文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6)》(专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文献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5/c_119499523.htm.

[4]袁祖社:《优良价值理性信仰与美好心灵生态的制度文化重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性转化是如何可能的》,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5]江畅等:《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及其建构研究(研究报告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闫丽莉,陈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