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阳新方言词中的婚俗文化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阳新方言婚俗词概观

婚礼为民俗的一种,是人的一生中极为重要盛大的礼仪。阳新人历来重视婚礼,并保持着中华婚俗文化的传统。本节主要介绍独具特色的阳新婚俗方言词。

(一)婚礼前方言词

(1)说媒。又叫说亲、提亲。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谓之说媒。阳新人结亲讲究“明媒正娶”。媒妁多是上了年纪的女性,民间称之为媒婆。媒婆能说会道,在一对新人的婚姻中,起到了介绍、沟通、穿针引线的作用。

(2)相亲。即在媒人的引荐下,男女双方见面。由于旧时阳新人认为女子不宜抛头露面,一般由媒人带着男方及家人,备上薄礼去女方家说明缔婚的请求,并借此让女方及家人相一相男方的容貌、身材、言谈举止等,看是否中意。此番会面不单让年轻男女对彼此有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双方家庭也要参与其中,且双方家庭的态度往往比青年男女自身的态度更重要。

(3)合八字。男女家庭将双方互换的庚帖(八字帖)各自请算命先生加以推算,以卜八字是否相配、五行是否和谐、命相阴阳是否相合。相合者就认为是天生一对,可以成婚;相克者则不能成婚。若无不合之处,就认为是天生一对。若有不合之处,议婚就此打住,防范不幸的婚姻于未然之际,从而提高婚姻质量。

(4)定亲准。又叫订婚、过门。由媒人说妥,双方父母同意后,即行定亲准。首先男方长辈备好财礼,由媒人陪同去女方家相会。然后,女方长辈带上庚帖,在媒人、男方的陪同下去实地考察男方的房屋、家境及为人处世等情况。最后,双方再在一起详细商讨结婚相关事宜,并正式宣告这门婚事定下来了。

(5)看日子。择个好日子完成美好姻缘,寄托着当地人对于婚姻的良好期望。婚期的选择有许多讲究,一般是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生肖、五行、家宅等,测算出一个黄道吉日,随即写在一张红纸上,请媒人给女家送去。这个婚期,在当地一般多择双日,而忌单日嫁娶,因为民间有好事成双之说。

(6)报日。定下婚期后,由男方向媒人提出,经媒人征得女家同意后,男家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嫁娶日期时辰,送到女家,名曰报日,又叫送请期礼书。报日时,男方一般要向女方送去一定量的鲜肉、首饰、衣料等礼物,还要给女方的亲戚、亲房送去鲜肉和饼子等礼物。到出嫁时,女方的亲戚、亲房都要回送衣料、钱物等。报日后,由女方开出礼单,男方办齐礼品(或礼金)送给女方。

(7)送聘礼。由媒人携请期礼书和礼物送往女家。所送之礼,统称三茶,装入抬盒,分格放入果品、莲子、枣子,还有茶食、首饰、田契和房地产契约,以及各色绸、缎、呢、绒等礼品[1] 。另外,还要加送坛酒、鱼肉、红包利事钱。

2.重视婚前之仪

如前文所述,尽管阳新很多传统的婚俗被保存下来,但在现代婚姻文化的影响下,阳新婚俗还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吸收了不少现代婚姻元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9)暖媒。男方娶亲前一天的夜晚,办一桌酒席暖一暖媒人心,使其在第二天的迎亲过程中出力。宴席结束时,举行合席,即将两张餐桌合拢,寓示新娘、新郎将合二为一,合家团圆,好事成双。合席时,礼仪先生高喊“合呀——”,众人则迅速抬起桌子合拢。

(10)开脸。指新娘出嫁前一天,用线索扯去脸上的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的仪式。开脸由两位已婚、儿女双全的妇女操作。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用口含线,相互配合。开脸线有的是一根红线和一根绿线,有的是两根红线,有的是一根索线。在开脸时念开脸辞:“左弹一线生贵子,右弹一线产娇男。一连三线弹得稳,小姐脱胎产麒麟。眉毛扯得弯月样,状元榜眼探花郎。我们今天恭喜你,恭喜贺喜做新娘。”[2] 最后,主人送开脸者利市(酬金),开脸者则把红丝(开脸线)绕戴在嫁女的右手腕上,以示红线好姻缘。

由于不带蓄电池备电,所以在没有市电的情况下,这种供电方式不能为信号源提供电能。综上所述,直流输入不带备电的方案比较适合于信号源为直流输入,对服务要求不高的场景。

日本监管体系的独特性十分明显,相关的监管机构需要对一些进口食品的安全性进行监管,而其他的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地方性的监管机构负责,这和日本食品的产业结构存在很大联系。日本农产品的自给率非常低,食品监管成为重点,所以中国在进行食品监管时,可以将日本的工作经验作为参考。对中日两国的企业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日本企业更重视自身职责,很多企业在生产与加工中都能达到严格规范,特别是在原料加工和出厂方面,整个过程都更严格。

(11)剃头。新郎在举行婚礼的头一天,要请理发师到家中来剃头。自古以来,婚姻乃终身大事,剃头寓意重新开始,要以崭新的面貌应对。理发师边剃头边念祝福语。剃完后,主家封礼给理发师。

(12)沐汤柏。沐汤柏,阳新方言是洗澡的意思,源于古汉语。沐,洗。汤,热水。在婚礼的头一天晚上,将香草、柏枝、稻草三样烧成的灰,装在簸箕内,用洗澡水滤过后,男女双方在浴盆中净身(洗澡)更衣。

(13)置高业。高业,阳新方言是嫁妆的意思。即备办陪嫁物品,如金银首饰、衣裳布匹、枕箱被帐、烛台灯盏、梳妆镜台、铜锡器皿、瓷漆杯盘、洗涤用具、胭脂水粉、冠巾鞋袜、缝制铺盖等。至于其他生活用品(如家具)多为女方提出,由男方置办。晚清和民国时期,在黄颡口镇的一些村湾,还有用橘子陪嫁的习俗,说是橘子多籽实,可伴女儿发家致富,现有些乡镇仍存用上等冬藏橘子陪嫁的习俗。

(2)崇吉尚礼。这主要体现在:第一,订婚后,男方父母会根据女方的生辰八字,请村中有文化的老一辈或是去附近庙宇中抽签选一个迎亲的良辰吉日,即看日子。结婚是人的一生中最重大的事情,大家都希望选择一个吉日,期盼婚礼吉利喜庆,新婚夫妻幸福美满。所以这一习俗在阳新现代婚礼中也得到了沿袭。第二,婚俗中定亲准、报日等程序皆要送礼,尤以报日所送的三茶最为隆重,当地人称为聘礼。聘礼在阳新人心中占据重要地位。一般男方都会尽自己最大的经济能力去办,一方面表明自己对女方及婚事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综合实力的体现。第三,花轿在阳新现代婚礼中虽已渐消失,但迎亲习俗被保留,只是用汽车代替了花轿。另外,迎亲之后的拜堂仍是阳新婚礼中最重要、最隆重的环节,新人行完拜堂礼后才算正式成为夫妻,虽无须红烛高照、赞礼和奏乐,但会鸣鞭庆贺。第四,现代婚礼中很多媒人只是圆媒,也无须太多四邻乡亲帮忙,但谢媒酒、谢乡亲等习俗还是保存了下来,主人家只是会将婚后第一天举办的谢媒酒和婚后第二天举办谢乡亲合在婚后第一天一起举办,且新人向媒人敬酒致谢,感谢四邻乡亲帮助之礼不变。

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需要从金融和财政两个方面入手,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振兴目标的达成。但是,受到政治、全球经济和金融机制、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仍然存在着包括整体金融机制不健全、金融风险应对机制缺乏和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

(二)正婚礼方言词

(1)抬高业。即抬嫁妆。迎亲日的早上,男方先派出抬嫁妆的队伍到女方家中,女方办酒宴招待所有前来贺喜和抬嫁妆的宾客。出嫁酒宴结束后,即可发嫁妆。发嫁妆时首先发主箱,把箱子抬至大门口,由新娘的哥哥或弟弟将箱子锁好。发完主箱后发被子,然后其他嫁妆就可随意发了。发嫁妆者仅仅送到大门口,便由男方抬嫁妆者接去。抬嫁妆的工具和嫁妆要一一挂红。女家要为抬嫁妆者封利市。

(2)牵床。为新婚夫妻的新床铺垫新被,谓之牵床。牵娘两名,由子孙满堂、长幼辈中无缺损、家运兴旺的妇人担任。铺床时,先在底絮四角搁上银币或古铜钱,谓之垫金;再在新絮中洒花生、红枣、桂圆若干,谓之秧床。然后铺鸳鸯枕,再置五谷礼品。最后,将婆母亲手订缝的铺盖摊开精叠。此时,牵娘可得到铺盖里藏的礼金。铺完床,两牵娘坐在床沿,待新娘入洞房。

(3)花轿迎亲。男方将嫁妆抬回家后便发花轿迎亲。抬轿的轿夫选由夫妻原配、儿女双全的壮汉担任。花轿从男家出门,名叫发轿。轿前是鼓乐班子,轿后是抬礼盒、抬架子的接亲人员。架子为两人一抬,架上放鱼肉之类。

(4)贴轿封。贴在迎亲花轿轿门两旁的对联,只能用一张红纸对裁,上联由男方写好。花轿抬到女家后,由女家将上联换到左边,再将写好的下联贴在右边。拟上联名叫出轿封,由男方自拟或亲人代拟,拟下联名叫对轿封,由女方自拟或请人代拟。对轿封忌回头连珠,如“偕情伉俪同白头,白头夫妻结同心”等等,内容一般以夫妻结好为主,如“千里姻缘结秦晋,一根红线连朱陈”等等 [3]

[15] 陈卫军.鄂尔多斯西部煤矿冲击地压治理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8,46(10):99-104.

(5)盘女婿。盘,阳新方言是戏弄、游乐、戏耍的意思,源于古汉语。《尚书·无逸》:“文王弗敢盘于游田。”(文王不敢以游玩和打猎为乐。)[4] 新郎到女方家中迎亲之时,女家要盘女婿。有的出难题、有的戏耍、有的用锅底灰在新女婿脸上涂抹,新郎为躲避戏弄,一般要用糖果、铜钱、红包等物,进行友好“还击”。打闹时双方均不得触碰对方头部,更不准伤人,最后以参与女家盘女婿的人都能得到新郎“还击”的铜钱、糖果、红包而结束。

(6)出轿。花轿抬进宗堂中间,嫁女由同胞的兄弟(或亲房兄长)背进花轿,新婿亲锁轿门,祭轿阁者手提酒壶,一边贺唱彩文,一边酌酒,贺到什么方位,酒酌到什么方位。接下来,嫁女的同胞兄弟(或亲房兄长)四人抬起花轿,轿门朝里,他们一个跟一个步出耳门百步;男方抬花轿的要交换红包,接过花轿,打转轿门并转向前。此时,嫁女在轿内哭唱谢轿歌,以美言夸赞轿夫,以盼轿夫不要颠轿。

(7)催嫁。迎亲花轿停放在女家门前,新娘有意拖延时间,要迎亲人“三请四接”再三说好话。如果不经催就上轿,就会被人说:“这姑娘不怕羞,急于想同新郎同床共枕。”“这姑娘没良心,对父母没有依恋之情,说走就走。”[5] 上轿之前,新娘及其亲属有的还要故意刁难,讨要利市,不满足便不上轿。

(8)辞祖宗。嫁女临行前要辞别祖宗。由于新娘在出嫁之前脚不能沾地,以免带走娘家的财气,所以娘家人一般用地毯铺地,由卧室铺至堂前。新娘子里穿一双新鞋,外套一双旧鞋,由同胞兄弟背至堂前。堂前有一个米斗,米斗前面放一个反扣在地面的方升,新娘子在米斗前脱掉旧鞋,再跨过米斗向祖宗辞行。

(9)上轿。新娘上轿后,新郎锁上轿门,由一位福寿双全的婆婆手持装有米谷、豆子和茶叶的簸箕或米升,边撒向花轿边念祝词。花轿启动,鼓乐鞭炮齐鸣,女家将一把筷子撒向庭外,默告祖先,求神灵保佑。新娘上轿后,新郎来至轿前向新娘三鞠躬,接着锁上轿门,钥匙由新郎保管。

(10)祭轿。新娘上轿后,轿夫将花轿抬进宗堂,由族中德高望重、子孙满堂的长老担任祭官来祭轿,表示出嫁女辞别祖宗。祭官身着长衫,头戴礼冠,一手托举八方礼盘(红蛋四枚、果品数件),一手执酒壶,对宗堂、天地四方及轿子周围祭酒发歌。祭辞念毕,祭官拿出用红布包裹的红蛋和果品,赐予新郎装入礼袋,带回家中,在“入帷”时新郎新娘一起吃掉。

制作:锅内放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蒜蓉、红椒米、红葱头米炒香,下入剩余的调料(盐除外),小火翻炒均匀,倒入清水250 g煮开,用盐调味即可。

(11)颠轿。迎亲花轿返回男家途中,抬轿人有意嬉闹,将花轿颠上颠下,左右摇晃,此为颠轿。颠轿之由:一是抬轿人有意宣泄对新娘的“不满”,因为新娘上轿要三催四请,让抬轿人苦苦久等;二是用颠轿之法向新娘讨利市,当新娘在途中被颠得头昏眼花不好受时,便拿出红纸封好的利市,从轿门缝塞向抬轿人,以示求饶;三是抬轿人有意闹喜。

(12)婆婆回避。花轿进入男方村庄后,立即有人到男方家报信,准备放爆竹接轿。婆婆听说花轿到,迅速找个地方回避,公公则主持安排相关事宜。待新娘与家中其他人见了面,婆婆才“姗姗来迟”。

(13)拜堂。新郎新娘行拜堂礼之际,堂屋中红烛高照,司仪赞礼,鸣炮奏乐。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宗,次拜高堂,最后夫妻对拜。然后,由蜡烛姑(两人)持烛引入洞房。新郎新娘挨床沿(男左女右)坐定后,牵姑牵新娘衣角以示祝贺,旋即退出。

(14)抬茶。抬茶,阳新方言是敬茶的意思。闹新房时,新娘新郎双手抬茶敬给尊长、亲戚,并收取见面礼或红包。另有一种不收见面礼或红包的抬茶,由新娘新郎将本乡本土时兴的各种茶食准备齐全,放在红漆托盘里,由一对新人抬着,分别送到客人座前敬茶,被敬的客人说个“四言八句”,谓之赞茶。客人想喝哪种茶,赞辞中就点出茶名。赞茶辞既有世代相传的现成段子,也有现编的,还有夹杂着玩笑戏谑色彩的。

(15)吃红蛋。新婚之夜,新人在司仪的主持下,拿出祭轿时的四枚红蛋,分装两碗,新人各一碗,由父母看着吃掉,以获取生养之吉。吃毕,拿竹筷置于碗口,表示吞宝成功(故又称得元宝),司仪此时要恭言“秧子秧孙”。

(三)婚后礼方言词

(1)拜见长辈。婚后第一天早晨,新婚夫妻要到堂前拜见长辈和亲眷,给他们敬茶。长辈们会给新妇利市,并说一些祝福新婚夫妇的话。新郎会把自己的亲戚一一引荐给新娘,促进彼此的了解。

(2)谢媒酒。在结婚后的第一天举办,媒人坐首位,并邀请新郎家的贵宾作陪。知宾先生领新郎和其父母至席前,向媒人敬酒致谢。酒席之后,新郎新娘还要拿着细茶、糖果谢媒人。

(3)谢乡亲。在结婚后的第二天举办,主人家会在自己家中设宴款待四邻乡亲,感谢他们在婚礼中给予的帮助。正是有了这些乡亲,婚礼才能顺利圆满。

(4)回拜。结婚后的第三天,新郎准备一些简礼,陪妻子回娘家拜见父母,谓之回拜。回拜时,新婚夫妇也要给女方亲戚长辈们一一敬茶。这是婚后礼中不可缺少的礼节,表示对女方父母与亲友的尊重。

(5)回门。结婚满月后,女家着人接新娘回家,谓之回门。新娘可随意在娘家住二十天或个把月,由于新娘初为人妇,住在婆家刚开始会有诸多不习惯,借着回门,新娘可以再次感受娘家的生活,也可解思乡之愁。

二、阳新方言婚俗词的文化特征

(一)婚前新人尚民仪,媒道同趋且言礼

阳新地处鄂赣交界,经济与交通相对滞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较传统与迷信。阳新人结亲讲究明媒正娶,新人在婚前要谨守各种民仪礼俗,婚姻中比较看重财礼物质,而且还深受佛道之说的影响,执着于男女方的生辰八字与命相。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3)婚姻思想现代化。阳新传统婚俗中的合八字是须经过男女交换生辰庚帖,并各自请算命先生加以推算,以卜八字是否相配、五行是否和谐、命相阴阳是否相合。相合者可以成婚,相克者则不能成婚。而在现代婚俗中,父母即使发现新人生辰八字不合,但若儿女相爱,也不会坚持反对,有的父母甚至直接把合八字这一环节舍弃了,认为那是封建迷信。由此可见,父母更重视年轻人的情感,所谓的命相已不再能左右婚姻的成立与否。另外,传统的红色婚服也受到白色婚纱影响。旧时阳新,新娘的婚服须一身红色,喜气洋洋,男家婚礼布置的基本色调也须是红色。白色在婚礼上是禁忌的,因为它是不祥的象征,会给新人及其家庭招致厄运。但在现代婚俗的影响下,更多的年轻男女也大胆地选择白色婚纱与西服作为结婚的礼服。

阳新人结亲讲究明媒正娶、匪媒不得、无媒不立,认为只有通过媒人说媒后的婚礼才是正式的,才会被世人接受承认。所以,媒人是一对新人的中间桥梁,周旋于两个家庭之间,为双方的良好沟通牵线搭桥。即使是相亲成功后的未婚男女,在后期交往中仍须谨守各种民仪礼俗,不能独自贸然来往,否则就会被认为坏了规矩,对家庭气运不利。

(8)哭血堂。通常在女子出嫁前49天之夜哭血堂,地点一般在嫁女出生的房内。陪哭嫁者有生母辈血缘妇人、村中年长妇人及年轻嫂子,以及与嫁女要好的女伴。礼仪始,众人拥嫁女坐于床前踏板,母亲坐在床沿,领女儿踩踏板十下后便开始哭。众人分别哭十月怀胎、哭盘古等。相传在血堂内哭这些歌,是告诉后人不要忘记生母十月怀胎之苦。

阳新传统婚俗认为,新娘在出嫁前必须行开脸之仪。开脸有美容之效,新娘会愈发明艳可人,开脸也意味着褪去稚气,迈向成熟。而男子在婚礼前一天也要剃头,寓意新生、从头开始。正所谓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6] 婚礼既为人生一大喜,自然不得马虎。剃头既是对婚礼的重视,又是对新的人生阶段的寄寓。另外,在婚礼的头一天晚上,新郎新娘都须净身更衣,寓示“除旧更新”,称为“新人”。 凡此种种婚前之仪,阳新人都非常重视,从不敢马虎对待。

3.看重财礼物质

从本文第一节列举的婚礼前的说媒、相亲、定亲准、报日、送聘礼、置高业、压箱底,到正婚礼的抬高业、牵床、花轿迎亲、贴轿封、盘女婿、出轿、催嫁、颠轿、拜堂、抬茶,再到婚礼后的拜见长辈、回门等各个阶段的婚俗方言词,我们可以看出阳新人是非常看重财礼物质的,他们几乎在婚礼的各环节都会索要利市(酬金)、红包或财礼。有的财礼高达万元,互相攀比之风日盛。而因财礼产生纠纷,以至婚事告吹的也不在少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阳新各乡镇婚礼中至今仍流行男方要给女方及至亲一定量的鲜肉,俗称“离娘肉”。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一是买卖婚姻的遗留;二是过去物质生活匮乏,为攒家当;三是大家也想沾沾新人的喜气,讨个吉祥与好的寓意。

4.深受佛道影响

阳新人相信星命之说,认为八字不合者就不能相配,并敬畏佛法普度众生。如在看日子过程中,就时常发生因男女双方属相相克而亲事告吹之事,因为民间歌谣云:“自古白马不配牛,羊鼠相配一旦休,金鸡不与狗相见,青龙见兔泪交流,猪猴见面如刀割,虎蛇相配不到头。”[7] 另外,在选择婚期时,男家会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选一个吉日,这个吉日一般多择双日而忌单日,因为民间有“好事成双”之说。如遇禁婚年,则不能结婚,需要将婚期推迟,否则会给新生家庭带来不幸,而父母长辈亦会求取神佛庇佑。另外,旧时阳新盛行的嫁女在出嫁前49天之夜哭血堂,也是古代佛道思想的遗留。

功能性食品通常是指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20世纪60年代功能性食品概念率先由日本提出后,随后受到世界各国重视,我国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和开发也迅速成为食品和相关行业发展的新潮流。相对于药品,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食品这种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治疗方式来达到健康的目的,因此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持续增加,相应的功能性食品加工企业加工规模和加工产品类型也随之不断增加,“功能性食品”课程应运而生,为功能性食品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二)正婚唱词讨吉寓,地区虽异犹敬祖

阳新地域辽阔,各乡镇之间的婚俗虽有一定差异,但敬祖孝宗之观、语唱祝福之言、讨吉寄寓之心等方面却是相同的。正婚礼体现如下特点。

1.敬祖孝宗之观

根据径向耐压试验结果可知,5根碳纤维复合芯棒试件最小失效压力为46.12 kN,取46 kN作为导线芯棒失效压力边界条件进行仿真计算。

阳新人敬祖观念很强,即便新娘出嫁后成为别家人,依然不能忘祖。新娘上轿前须与祖宗辞行,叩谢祖先的庇护。上轿后花轿启动时,新娘也要在心里默告祖先,求神灵保佑。然后由轿夫将花轿抬进自家宗堂天井正中线,坐北面南,完成祭轿仪式,正式辞别祖宗。而在男家,男家的婚宴以及拜堂礼基本都是在其氏族祠堂里举行的,只为请祖先见证。新婚后的头一天早上,新婚夫妻在拜见父母长辈和亲眷后,也需要到氏族祠堂告知祖先,以求保佑。然后还要去祭祖坟、放鞭炮,称“报喜”:一是告诉祖先后继有人,子孙成家了;二是祈求香火永续。

2.语唱祝福之言

阳新人在婚礼前、正婚礼和婚礼后三个时段,均会语唱祝福之言。如牵床时,一人铺床,一人念祝词:“牵被角,得金楼阁;牵被头,得胖毛头;牵被牵被,秧子秧孙,得富得贵。”[8] 出轿时唱喝彩词:“伏以!好,一轮红日升东方,喜,今日阁女会才郎。才郎阁女相配合,一路笙歌作鼓乐。鸢副百架齐摆起,百辆盈门喜气多。阁女出嫁轿中坐,今日我来祭轿阁。一祭天来天长地久,二祭地来地久天长。之子今日庆于归,配成一对巧鸳鸯。百事顺遂定如意,五世必然起隆昌。酒祭东方甲乙木,之子于归喜气多;酒祭南方丙丁火,新婚燕尔万事多;酒祭西方庚辛金,瓜瓞绵绵子传孙;酒祭北方壬癸水,双喜齐眉又得体;酒祭中央戊己土,同偕天长与地久。举酒壶祭轿顶,子孙万代上朝廷;再奠美酒祭轿杠,四大金刚鸿运上。衾裘屏目新金凤,金银财帛满华堂。自从今日祭轿后,荣华富贵与天长。”[9] 祭轿时祭官奠酒发歌:“伏以!喜。先祭天,天赐良缘万万年。再祭地,地赐良缘方方利。美酒祭在轿之东,龙凤呈祥得春风。美酒祭在轿之南,南斗六神保平安。美酒祭在轿之西,和合如意,之子于归……祭轿阁,凤出阁。祭轿顶,得灵性。祭轿门,好前程……”[10] 抬轿人颠轿时还唱歌助兴:“抬起花轿闪闪合,新郎不要吓不过,八大兄弟护新日,保你五更见娇娥。”[11] 抬茶时也有赞茶辞:“子于归,茶喝双杯;宜室宜家,还要抬茶。”“今年喝豌豆子(度子)茶,来年生个嫩娃娃。”“花茶花了心,小妹(哥)子仔细听,你的男(女)人是人精,你可要管紧。”“泡茶泡得多,小心堂客揪耳朵;抬茶抬得忙,莫要男人跪踏板。”[12]

3.推崇讨吉寄寓

阳新人在婚礼的各个环节都推崇讨吉寄寓。如在置高业时,女家缝铺盖(被子和褥子)其实是在缝制憧憬与希望:缝制时讲究被里、被面用整幅,一根线缝到头(不打结,不倒针,不续接),寓意着新人琴瑟和谐,白头到老;婚后日子一帆风顺;新人不走回头路,更不会“断弦续接”。另外,女家置办的所有嫁妆全部要备双份,家具、床单、被面等选带鸳鸯或双“囍”图案的。因为鸳鸯是吉祥鸟,性喜双宿双飞,形影不离。双“囍”代表皆大欢喜。发嫁妆时,一般路远的要发早一点,以便在太阳下山前赶至男方家中,谓之“赶整日头落山”;路近一点的晚一点发,以示恋恋不舍。发箱子时,由新娘的哥哥或弟弟先将箱子锁好,然后一只脚在门内,一只脚在门外,取“内财与外财,全部锁进箱内来”的吉兆。如果箱子多,一母所生兄弟又少,则由女方叔伯锁箱,有“肥水不落他人田”之意。花轿启动时,鼓乐鞭炮齐鸣,女家将一把筷子(取“快快生子”之意)撒向庭外,默告祖先,求神灵保佑。轿夫将花轿颠上颠下,左右摇晃,使坐在轿中的新娘奈何不得,从而促其“晕(孕)”轿,以寓早孕得子之吉。拜堂前,家人事先将一抱柴火置于门外,让新人双双象征性地抱回,意为抱财。新郎持秤杆掀去新娘盖头,表示称心如意。新人在新婚之夜将祭轿时的红蛋吃掉,以获取生养之吉,又称得元宝;吃红枣,寓意为早(枣)生贵子;吃花生,寓意为一男一女“花”着“生”;吃玉米、白米泡,寓意生的孩子又白又胖。

4.尚存村镇之异

阳新各乡、镇、村的婚俗都不尽相同,正照应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谚。各村镇之异主要体现在:第一,阳新各村镇的轿封内容多以夫妻结好为主,格式也以七字联为主,但潘桥一带忌六字联和三字联,且多字联要写回“门”形。第二,宏卿一带有“公公接轿,婆婆回避”的风俗,婆婆回避,谓不要“拿着热面向冷面”。当地人认为,这样做的风俗是为了将来的婆媳关系融洽。除宏卿一带之外,其他乡镇婆婆无须回避。第三,北河乡村,嫁女上轿,均由兄长或男性亲人用黑布将出嫁女披遮后,从闺房抱出,中途不能着地歇息。出嫁女作难舍难分状,抱者婉言相劝,并恭送她登上好前程。但在洋港镇乡村,无须兄长或男性亲人将嫁女抱出,嫁女可自行走路上轿。第四,在黄颡口镇的一些村湾,有用上等冬藏橘子陪嫁的习俗,说是橘子多籽实,可伴女儿发家致富。但在阳新其他乡镇,没有用橘子陪嫁的习俗。

(三)婚后席宴谢乡媒,礼孝传德亦播美

由于婚礼的习俗主要集中于婚礼前与正婚礼,婚后礼的方言词相对不多,因此婚后礼方言词所呈现的婚俗特点也相对较少。

(4)婚姻习俗都市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男女外出学习、务工,他们传统的思想受到了都市文化的洗礼,在婚姻习俗上也慢慢向城市靠拢。比如,电子请柬、婚庆公司、婚礼司仪、汽车迎亲、婚礼全程录像、新娘穿婚纱等,在现代阳新的婚礼中随处可见。这里尤其要说的是,受都市价值观影响,现代新人结婚的最低标准是要拥有一套房,有的女孩不仅要求农村老家一套房,城里也要有一套房。当然,现代都市化婚礼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这给男方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的甚至负债累累。近几年,阳新传统婚俗似有返潮的趋势。

1.心怀感恩之心

阳新人历来懂得投桃报李,于己存恩之人必会相报。阳新人讲究媒妁之言,对媒人也是极为尊重、心怀感恩之心的。一般情况下,男方都会在娶亲前一天的夜晚,办一桌酒席暖一暖媒人心;结婚后的第一天,男方还会举办谢媒酒,赠送烟酒、细茶(指精致的茶叶)、糖果等谢媒人,且在整个酒宴中,媒人未离开酒桌,所有的陪客都不能离席。另外,除暖媒、置办谢媒酒外,阳新人还会在婚后第二天,设宴款待四邻乡亲,分享喜事,感恩乡邻们的帮扶,呈现阳新人友睦乡邻、知恩图报之德。

2.明礼重孝之德

新娘上轿前,要给父母磕头,拜别父母,以谢养育之恩。婚后第一天早晨,新婚夫妻要到堂前拜见长辈和亲眷,给他们敬茶,这不仅是传统的礼节,更是对长辈们的孝心。婚后第三天,新郎备简礼,陪新娘回娘家拜见父母与亲朋,并给女方亲戚长辈们敬茶,这是不可缺少的礼节,凸显了新婚夫妇对双方长辈亲戚的同等孝心。而新娘回门不仅为解思乡之愁,重要的是要借此机会孝敬娘家父母长辈,毕竟已为他人妇,以后回娘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以上所举,都体现了阳新人明礼重孝之德。

三、 现代婚俗的发展对传统婚俗的影响

(一)对当地传统婚俗文化的继承

阳新现代婚礼,保留了很多传统的婚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鳴鍾擊鼓,遊行乾坤,收捕逆鬼,摧斬魔群。(《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四,《中华道藏》30/558)

检验机构实验室存在安全布局、配置、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如实验室水、电、气等管线布局不规范,设备的安全距离不足(特别是低温冰柜),化学品未按照分类分开存放,危险物品柜无报警系统,堵塞安全和消防通道,环保设施不达标,缺乏必备救助设施和药品,门禁、监控系统覆盖不到位,消防设施设备配备不足或布局不合理。

[78] [美]彼得·卡赞斯坦:《国家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规范与认同》,宋伟、刘铁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45页。

(1)明媒正娶。虽然时代发展迅速,社会日益开放,但如今的阳新人结婚依然讲究明媒正娶。这主要体现在:第一,男女结婚一定要请媒人说媒。即使是自由恋爱,也要请媒人圆媒。第二,在阳新现代农村婚姻中,由介绍人引荐年轻男女相亲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只是主动权、话语权由父母转移到了青年男女自身,父母愈来愈尊重年轻人的个人看法。现代相亲的男女一般不会当天就定下来,而是选择互留联系方式,先互相了解一段时间。如若双方都满意,即可正式进入后续恋爱、婚姻环节。反之,要是其中一方不满意,也会好聚好散。第三,定亲准(订婚)是结婚程序中必不可少的。订婚在过去是一种民间约定俗成的结婚凭据,现在只是一种设宴与亲友分享喜悦的形式,而结婚凭证则要走法律程序。

(14)压箱底。女方出嫁的前一天夜里,诸事准备妥当,门口鞭炮齐鸣后,前来恭贺“之子于归”的女宾(一般为姑妈、姨妈或嫂嫂)为主装人,其先将主箱打开,将压箱钱、香胎、红枣、花生、桂圆等装在主箱内,其他各种陪嫁品也须一件件地往其他箱子里装,然后在主箱上放一床新婚之夜盖的主被子,被子上面压一枚青铜镜,里面放酥果、糖果及少许零钱等。

(3)尊祖承孝。主要体现在:第一,新娘出嫁前需要到家族祠堂辞别祖宗。阳新农村很多地区的民众都是以姓氏群居的,每一个姓氏群体都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氏族祠堂,祠堂内供奉着本氏祖先。家族内若有重大事件,须向祖先禀明。因此,新娘在出嫁前仍要在众人陪伴下来家族祠堂,对本氏祖先作揖行礼,辞别祖宗。辞别祖宗的仪式虽相较于之前简化了,但其礼节不可省。第二,为尊敬祖先,请祖先见证,婚丧寿喜等家族大事也一定是要在祠堂里进行的。所以在阳新农村,男方家的婚宴以及拜堂礼基本都是在其氏族祠堂里举行的。第三,拜堂礼后,新人要分别对男女双方父母长辈行抬茶礼以示孝道。现在为使婚礼程序简洁,旧时繁琐的赞茶已被省免,代之以简单的祝福语。第四,祭祖坟,向祖先“报喜”仍无可替代地保留了下来。

(二)对现代婚姻文化的吸收

(2)真空蒸馏分离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延长蒸馏时间也可以提升蒸馏效果,最优真空蒸馏参数为1 000 ℃,蒸馏9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铅、铋的分离率可以分别达到99%、73%,金、银的直收率可以分别达到94.63%、91.04%。

(1)婚姻关系法制化。在阳新,旧时定亲的大致过程是,先由媒人说媒,经双方同意,由男方找人看男女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命相无违,即定亲。然后看日子决定婚期,这样亲事便定了下来。定亲,在过去是一种确立婚姻关系的契约性行为,也被称为订婚。它是传统婚姻关系缔结的最重要仪式,在阳新人心中被视为婚姻关系确立的唯一合法手续。但随着婚姻法的普及,结婚证作为结婚的唯一凭证日益深入人心,尽管有些年轻夫妻举行过结婚典礼,但都会自觉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如此,阳新婚俗中定亲这一环节还是被继承下来。虽然它跟传统意义上订婚的作用不太一样,但婚前通过订婚这一环节,让双方家人见面,加深对彼此的了解,表明双方家长对这门亲事的认同,在阳新人看来仍必不可缺。

(2)婚姻恋爱自由化。在现代的阳新婚俗中,虽然还存留着旧时的说媒、相亲等形式,但受现代婚姻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青年男女的自由交往与情感。现在,阳新乡村年轻人的婚姻,大多是传统婚俗与自由恋爱相结合,即父母尊重子女的情感自由,子女也会听取长辈的意见。一般表现为这样的模式:父母委托媒人介绍对象,男女双方(含双方父母)有意向后,慢慢相处培养感情,然后按当地婚俗办理婚事。即便自由恋爱交往的男女青年,要想结婚,也会在征得父母意见后,请媒人圆媒,再按婚俗办喜事。这种新型的婚姻观被现在的阳新青年人普遍接受。

原始的成本管理方式过于单一和片面,已经无法迎合当前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需求。对成本管理认识存在误差,导致成本管理结果不真实,无法给企业运营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在制造型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往往把工作重心放置在生产管理上,忽略成本管理,更没有从研发费用、规划成本、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来落实管理工作,仅仅在售后服务过程中,将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但是缺少对各项风险的思考,导致成本管理问题频频出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动态管理理念得到了各个企业的应用,但是从据目前情况来说,制造型企业缺少对动态成本管理的认识,采用的成本管理方式过于滞后,无法满足动态管理要求,从而使得成本管理水平偏低。

1.讲究媒妁之言

译文:“Yes yes,I already know…”Xiao Ning said indifferently,nodding slightly.With a wry smile he looked at Xun’er,proudly saying in his heart,I will let you know,that guy is only a pillow with an embroidered case!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湖北方言及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17JJD740007】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所送之礼中,装入抬盒的前三种,是聘礼中必不可缺之物,故称三茶、三道茶,即第一道:百果;第二道:莲子、枣子;第三道:茶叶。

[2] 政协阳新县委员会:《阳新民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10页。

[3] 政协阳新县委员会:《阳新民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

[4] 王力、岑麒祥、林焘,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284页。

[5] 政协阳新县委员会:《阳新民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16页。

[6] (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9页。

[7] 政协阳新县委员会:《阳新民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12页。

[8] 政协阳新县委员会:《阳新民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12页。

[9] 政协阳新县委员会:《阳新民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15页。

[10] 政协阳新县委员会:《阳新民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

[11] 政协阳新县委员会:《阳新民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18页。

[12] 政协阳新县委员会:《阳新民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20页。

 
陶立军
《华中学术》 2018年第01期
《华中学术》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