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2015全國首届甲骨文整理與研究學術討論會”紀要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5年12月2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甲骨學殷商史研究中心、中國先秦史學會和山東博物館發起主辦的“2015全國首届甲骨文整理與研究學術討論會”在山東博物館順利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宋鎮豪學部委員及其甲骨文研究團隊宫長爲、馬季凡、孫亞冰、郜麗梅、郅曉娜博士,山東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郭思克研究館員、副館長王之厚研究館員、于芹主任及甲骨整理課題組成員張媛、周坤、湯銘、董倩倩等,故宫博物院研究館員王素,天津博物館副館長錢玲,旅順博物館館長王振芬及翟躍群館員,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金石拓片組副組長趙愛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甲骨墨拓技師何海慧等華北地區七家大宗甲骨收藏公立單位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就如何全面推進對所藏甲骨文的保護、整理、研究和著録,展開了熱烈研討和交流。

山東博物館館長郭思克首先致辭,他介紹了山東博物館甲骨整理項目的進程,並邀請與會專家觀看館藏甲骨實物和定制甲骨收藏囊匣的新樣式,聽取各方意見,交流甲骨收藏保護經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宋鎮豪研究員作了《全面開展甲骨文的整理與研究》的主題發言,他指出,全面加强對全國甲骨文資料的保護與整理研究,已經成爲時代之所需,是爲了把這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更好地傳貽後世,通過整理促進研究,推動交叉學科協同探索,發現與解决問題,培養專門人才,提升學科建設,及時把學術成果奉獻給社會。他報告了全國甲骨文收藏的現狀,以及歷史所團隊開展甲骨整理與研究一系列課題的情况。時下甲骨文研究呈碎片化,甲骨字體組類區分標準不一,趨瑣碎化,研究面臨瓶頸,難有突破。通過全面開展甲骨文整理研究,有序將各地大宗甲骨文藏品加以徹底整理研究與著録公布,能够凝聚共識,激勵創新,有助於改變甲骨文研究“低迷”的態勢,有助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構建和人才培養,有助於加强文化遺産的保護,爲國家制定的“十三五”實施中華典籍整理工程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为改善实践中的给排水控制工况,提升PLC的潜在应用价值,需要注重PLC在给排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探讨,明确其应用要点。

故宫博物院研究館員王素報告了《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與出版》,在介紹故宫甲骨收藏情况的同時,他不無擔憂地指出,近些年來,有關甲骨文研究的新版圖書越來越少,不僅國内如此,國外也是如此,故甲骨文新舊資料的整理與出版,成爲一項十分值得期待的工作。故宫現藏甲骨22463片,大多爲明義士舊藏,其中有的兩片甲骨粘在一起共用一個編號,還有許多片無字甲骨没有統計,因此故宫甲骨整理後數量應該更多。目前正在進行甲骨墨拓與照拍,擬定編著出版《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60卷,可能需要8至10年或15年時間才能全部完成。在編纂體例上,通過徵求專家的各種不同意見後,確定了一個新的著録方案,即先把全書分成三編,明義士藏品共兩編,非明義士藏品爲一編,再按藏家分卷,如馬衡卷、凡將齋卷、謝伯殳卷等。每卷都按分期分組進行編排,文物編號作爲附録。爲了便於讀者閲讀使用,在排版方面,將把每片甲骨的彩色原物照片(正、背、側)、拓本(正、背)、摹本(正、背)、釋文同置一頁,全彩印刷。

天津博物館副館長錢玲報告了《天津博物館藏甲骨概述》。該館珍藏甲骨1700多片,主要爲王懿榮、王襄、孟廣慧三位最早甲骨發現者的原藏品,還有一部分來源於羅振玉、方若、陳邦懷等。這批甲骨藏品的特點是來源明確,著録情况可案,形態品相完好,片形較大,字數較多,内容豐富,以第一期爲多,也有少量第二到第五期卜辭,有較高文物價值和學術史研究價值。錢館長表示,希望能够依託歷史所甲骨研究團隊的學術優勢,並向已經完成甲骨整理與出版的博物館學習取經,對本館的甲骨藏品進行系統整理、編纂出版,爲學界提供重要資料;同時,希望在館藏甲骨整理與研究的課題立項及實施中,爲天津博物館培養若干甲骨研究人才,力争使天津博物館不僅僅是收藏大宗甲骨的文博單位,也能逐漸成爲國内甲骨文研究的重要科研陣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甲骨墨拓技工何海慧作了《甲骨墨拓技巧》的發言。何老師在安陽殷墟工作站工作多年,墨拓甲骨無數,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時有創新,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甲骨墨拓技法。前人采用白芨水或在水裏兑膠水,以便把拓紙粘到甲骨上。何老師獨辟蹊徑,改用蒸餾純净水把拓紙沾濕,貼到甲骨表面,用髮刷輕輕敲打。蒸餾水蒸發後,不會對甲骨造成損傷,也不會在甲骨表面殘留黏性物質,可保持甲骨原態。拓甲骨之前,要仔細查看甲骨的骨面質量,骨面疏鬆易碎、字口纖細的,不能多使水,更不能使勁敲,得非常小心。針對特殊甲骨,比如那些在字口裏殘留毛筆書寫痕迹的甲骨,不能用油泥固定,要拿在手上拓,且不可多使水,使水過多會把朱書或墨痕吸掉。

除了各甲骨收藏單位介紹甲骨藏品、甲骨整理和著録刊布經驗外,本次會議還有學者從另一視角闡述了甲骨再整理研究的重要性。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研究員孫亞冰博士宣讀《釋合集36960中的“”字》一文,通過《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新刊布的一片甲骨的高清晰照片,考釋了一個“雲”的異體字,糾正了前人的誤識,説明新近整理著録甲骨資料對於甲骨文研究的推進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宫長爲博士則提出了“甲骨文獻學”的新概念,他認爲海内外掀起了甲骨整理和著録的熱潮,現在已經具備了提出“甲骨文獻學”分支學科的基本條件,應該把甲骨整理著録作爲一個新的分支學科,並對以往的甲骨流傳、著録成果進行梳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吴長青發言,表示希望能繼續爲甲骨著録出版工作做出新貢獻。山東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郭思克提出,在整理出版甲骨著録書的同時,應該注重甲骨資源電子數字化的建設,可以把各館藏甲骨的單字抽取匯總整合,做成網絡數據庫或電子詞典,方便大衆使用,擴大甲骨文知識的普及。

山東博物館保管部主任于芹做了《山東博物館藏甲骨的來源與整理》的演講,介紹了山博甲骨的來源情况、著録情况、保護情况。山博甲骨主要包括: 明義士舊藏8562 片,其中105片僞刻,無字骨1400餘片;羅振玉舊藏1200多片;孫文瀾舊藏9片,均爲1907年以前所得;柏根氏舊藏74片;以及其他移交藏品。館藏甲骨著録情况: 部分羅振玉舊藏品著録於《殷虚書契》和《殷虚書契後編》;《甲骨文合集》收録1400 片;1988年劉敬亭編《山東省博物館珍藏甲骨墨拓集》著録1970片;未經公布著録的多達8000片以上,主要爲原明義士所藏。甲骨保護情况: 保管員把每一件甲骨的原始包裝信息都記録下來,並通過到各博物館考察學習,招標定制了新的囊匣,以利於更好盛放保存甲骨。

旅順博物館翟躍群館員受王振芬館長委托,做了題爲《旅順博物館藏甲骨介紹》的報告。他回顧了宋鎮豪帶領歷史所甲骨研究團隊和旅順博物館鼎力合作、共同整理完成出版旅博甲骨的經過。旅博藏甲骨2200多片,主要是羅振玉舊藏,也有部分岩間德也舊藏。從2011年宋先生到旅博調查甲骨情况、簽訂合作協議,隨後帶領團隊前往旅博墨拓、照拍甲骨,綴合整理,製作摹本,組類區分,分期斷代,釋文考訂,到2014年編著出版《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前後歷時四個年頭。此次整理出版大大弘揚了旅博甲骨庋藏的知名度和科研價值,旅博爲全部甲骨藏品專門定制了庋藏櫃,加强了保護力度。

山東博物館攝影師周坤報告了《山博甲骨拍攝情况》,山博甲骨總共10588片,已完成照拍6129片,2016年可完成全部拍攝工作。攝影器材是數字單反照相機和翻拍架,最大分辨率爲5616×3144,照拍時可在電腦上實時回放。每張甲骨照片都附有比例尺和原藏編號信息。甲骨的正面、背面和有鑽鑿等人工干預痕迹的側面都要進行拍攝。照拍要力求達到曝光準確,顔色還原真實,骨面質感自然,字口筆畫清晰。由於甲骨片形較小,主要使用小面積攝影閃光燈,照射範圍控制在20cm以内。通過兩年來的拍攝實踐,他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甲骨照拍方法,專家謂其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國家圖書館趙愛學作了《國家圖書館的甲骨收藏與整理概况》的報告。國圖珍藏甲骨的來源與批次比較清楚,共收藏甲骨35651片,其中35009片有字,234片僞刻。來自善齋劉體智舊藏達28000多片,陳夢家曾對這批甲骨做過研究。除了甲骨實物,國圖還收藏有善齋甲骨拓本《書契叢編》18册。目前國圖也啓動了對甲骨藏品進行整理的課題立項準備工作,計劃全部出版,以享學界。他還提出希望學術會議方能專門開設“甲骨保護”方面的議題,各收藏單位之間加强交流,共同探討甲骨收藏與保護整理的經驗和做法。

2.4 液化性坏死的处理与转归 2例患者术后消融区液化性坏死经口服抗炎药治疗后自行消散,局部未作处理(图3)。10例患者行手术切开放置皮片引流,14~26 d 后切口愈合,其中 3例行患侧甲状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和负压引流,2例颈部皮肤留下明显瘢痕。6例采取超声引导下扩开穿刺窦道引流,任坏死物自然引流或轻压辅助引流,皮肤破溃处使用安尔碘消毒液擦洗,用无菌纱布覆盖并每天更换,10~20 d 愈合,颈部皮肤均无瘢痕形成。

在过去近六十年的编程历史中,编程语言的抽象级别不断提高,人们都在努力让编程语言更有表现力,这样我们可以用更少的代码完成更多的工作。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如今影响力较大的趋势主要有三种,“声明式的编程风格”(包括“领域特定语言”及“函数式编程”)、“动态语言”(其最重要的方面便是“元编程”能力)以及多核环境下的“并发编程。此外随着语言的发展,原本常用的“面向对象”语言,“动态语言”或是“函数式”等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例如各种主要的编程语言都受到函数式语言的影响。

宋鎮豪研究員對本次學術會議做了總結,他指出這是甲骨文發現110多年來七家大宗甲骨文收藏單位共同就甲骨文保護、整理、研究和著録展開的研討,在甲骨學發展史上前所未有,很有意義。研討會把握學術動向,拓展學術發展契機,倡導科學精神,繼往開來,合力推進文化遺産保護,非常及時,爲甲骨文與殷商史研究增添了助力,對今後工作的開展有鼓舞人心的推動作用。會議主要研討了六方面内容: 一、 甲骨文整理的現狀和未來趨勢。甲骨文的整理正以海内外大宗甲骨文藏品單位的全面徹底再整理爲主體展開,歷史所藏甲骨、旅順博物館藏甲骨、俄羅斯冬宫藏甲骨,以及去年山東博物館和故宫兩家甲骨文整理與研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的同時立項,都是具有標誌性的範例,也預示着甲骨學科未來若干年的發展趨勢。在適當時候,可以籌備召開甲骨文整理國際性學術研討會。二、 有關甲骨文整理的研究。展開對甲骨收購、入藏的來龍去脉,以及藏家、收藏批次、數量的精細考訂,揭開塵封的舊事和甲骨出土後輾轉流傳的滄桑過程,對於甲骨文整理和研究的深化,以及甲骨學術史的研究都有推進作用,可以滿足人們對有關歷史知識的渴求和文化的認同,凝聚國民的自豪感與自信心,提高中華古老文明的影響力和國家的文化軟實力。三、 甲骨整理研究和著録的多種可操作方案。歷藏、旅博藏、俄藏、山博藏甲骨采用彩照、拓本、摹本三位一體著録體例,辨析甲骨真僞,鑒定材質,組類區分,分期斷代,殘片綴合,釋文詮解,來源列表。故宫甲骨擬按藏家、批次分編分卷刊布,便於提取信息,其照、拓、摹、釋同置一頁的全彩印刷,便利讀者。方法不同,目標一致,都是爲了甲骨文物遺産的整理保護、科學研究、學術史追踪、文化傳播及歷史教育。多元化的整理手段和著録體例,可以互相借鑒。四、 甲骨文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搶救性保護措施。甲骨文整理,要遵循“保護第一,整理第二”的原則,如何保護,需要引起國家層面的重視,加大經費投入,開展全國甲骨藏品家底的清查和保存現狀的調查研究,增强研究力量的培養。山博工作人員到全國各地甲骨收藏單位學習取經,收集各種保存甲骨的囊匣樣式,嘗試新的製作設計,有所創新,值得肯定和推廣。五、 甲骨墨拓、拍攝等方面的經驗總結與交流。六、 大數據時代甲骨文電子資源庫的建設。郭思克常務副館長提出搭建一個合理的數字化平臺,集中展示各家甲骨文資源,值得重視。如何更好地利用甲骨文資源,如何保護相關知識産權,服務社會需求,擴大甲骨學公衆層面的認知度和影響力,還需大家出謀劃策。總之,這是首届引領全國甲骨文全面整理的重要學術研討會,達到了預期設想,取得了圓滿成功。

此外,部科技委组织开展5次水利重大问题调研,其中与民盟中央共同完成的“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回补保护”调研报告经中央领导批示,提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任平生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17年第00期
《甲骨文与殷商史》2017年第00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